第9節 戰後總結一

陳家崖已下,蒙山軍的破莊之戰落下了帷幕。

離開蒙山後曉宿夜行的強行軍,接着整夜的激戰,讓所有官兵都已疲倦不堪。戰鬥結束,一些沒有分配到任務的士兵隨便找個避風的地方就睡着了。當晚,龍謙親自帶軍官們及騎兵隊巡邏警戒,安排督促所有的士兵吃了熱飯,洗了腳,讓士兵們睡了個好覺。

傷亡情況是龍謙最關心的,晚飯前,各連仔細統計的傷亡數字便由參謀組統計了出來,一夜的戰鬥,全軍共計傷亡五十七人,其中陣亡二十一人,重傷十三人。陣亡軍官最高的爲排長,魯山五連二排長陣亡。

總計殲滅三莊鄉兵九百六十二人,其中擊斃八十一人,擊傷一百零一人,其餘即爲俘虜了,這個數字裡含了陳家崖解除武裝的九十四人。

以不足六十人的傷亡奪下三莊,斃傷俘敵近千人,無論如何也算大捷了。尤其是武器的大量繳獲,一下子解決了蒙山軍彈藥的極度匱乏。鄭經這廝購買的都是德國委員會式步槍,而不是國內仿製的產品,僅靠鄭家莊的步槍便讓原先五花八門的槍支徹底統一了起來。而繳獲的子彈也超出了龍謙的預期,他命令部隊全部換裝,子彈也全部統一爲7.92mm口徑了,每人配發了三十發子彈,裝在皮質的子彈盒裡,其餘的暫時保存起來,初步統計,繳獲的7.92mm子彈超過了五萬發,足夠再打一次大仗了。

至於糧食和銀兩,已經從鄭宅發現的糧倉就讓龍謙等人大吃一驚,具體的數量還需要統計,銀子也是如此,已經查出了兩萬多兩,其中大部分都是五十兩一錠的官銀,白晃晃的耀人眼睛。

鄭宅需要徹底地搜查,鄭經跑了,但他的家財都在。這個不着急,龍謙要等自己的“紅管家”宋晉國來了之後再仔細搜查清點造冊,這方面,龍謙很信任山西老摳宋晉國。

但龍謙的心情卻很沉重,怎麼也高興不起來。半年整訓的精兵一戰就折損了五分之一,怎麼想也覺得心痛。龍謙的心情也影響了軍官們,大家將興奮的心情總算平息下去了。

上午龍謙看着兩個土醫生爲傷號們處理傷口。醫院就設在鄭家祠堂的前院,很寬敞的一所兩進院子,足以安置傷號們。醫生是下面找來的,一箇中醫,一個跌打醫生,除了做外科的處置,還開了中藥。龍謙不懂藥理,想來都是消炎去火的方子吧。

鄭家莊負傷的鄉兵們都交給了各自的家屬,那些招來的外來戶也安置在祠堂裡,龍謙吩咐給這些負傷的俘虜都做了處理包紮。此舉極大地安定了惶恐不安的鄭家莊村民。

午飯後龍謙眯了一個時辰,李三才根據他的命令將他準時叫醒了。軍官們陸續來到祠堂,在內院,龍謙召集了排長以上軍官的戰後總結會,龍謙首先講話。

“弟兄們,我們打了個大勝仗,超出我的預計,我們一夜工夫便奪取了白魏、鄭家莊及陳家崖三莊,取得了我們出山後的第一塊根據地。爲什麼叫根據地?樹木要生長,必須深深地紮下根,否則就難以存活。軍隊也一樣,沒有自己的地盤,我們吃穿用都沒法子解決,所以必須有一塊適合我們生存的地盤。現在,三個莊子就是我們的地盤,我將它叫做根據地。

“過去蒙山算不算根據地?也算,但是不理想,或者說那不過是響馬棲身之所,不適合一支軍隊生存和發展。這個道理,我在蒙山就多次講過了,現在再說一遍:我們不是土匪了,必須丟掉靠打劫、綁票生存的念頭,否則,我們就不會有出頭之日。從現在起,大家腦子裡要有經濟意識,什麼是經濟意識?說穿了就是要考慮吃穿用的問題,更要考慮隊伍的擴充問題,昨晚的戰鬥,造成了我們二十一個好兄弟的陣亡,負傷好幾十,有人想這是沒辦法的事,的確,確實沒辦法,只要打仗,就會有傷亡。但是,如果沒有補充,我們這支小部隊很快就打光了。所以,我們要建立新兵補充機制,就是要用一個方法讓合格的新兵源源不斷地補充進來。現在,蒙山有百十號願意加入我們的俘虜,就是陸三麻子的那些手下。我已經派人回去接他們過來了,但是我要提醒大家,那些人不可靠,軍事訓練也缺乏,還不懂我們蒙山軍的規矩。等他們來了之後,要成立一個新兵連,狠狠地訓練上兩三個月,讓他們懂咱們蒙山軍的各種規矩,然後,才能將他們補充進現在的五個連隊中。

“你們一定要學會一種思維,什麼是思維,就是想事情的習慣,我們打了勝仗後應當注意那些問題?沒有這種思維,我們將吃大虧!昨晚好多人,包括你們在座的人,興奮的忘乎所以,士兵們可以這樣,但軍官們不行。所以昨晚我沒讓大家休息,就是這個意思。打了勝仗後,第一件事情就是要總結分析面臨的形勢以及戰鬥中存在的問題,如果做不好這個,很快就要吃虧,吃大虧!

“現在我們面臨的局勢很危險,隨時可能遭遇失敗,就我們這點人馬,是經不住失敗的。外面,沂州、兗州、曹州甚至濟南府的官軍隨時可能發兵來攻打我們,已經覈實,鄭經跑了,這個很麻煩,這個老東西有兩個兒子都在官府當差,很可能將我們的情況原原本本地告知官府,袁世凱手下至少有兩萬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新軍,以我對這位袁大人的瞭解,他是不允許我們佔據這塊地盤的。大家想一下,別說來兩萬人,就是來三千人,我們只能設法逃跑了。這是外面的危險。內部呢?這一仗打完,我們雖然得到了糧食、武器的補充,但是我們的實力卻下降了,幾十號傷號需要我們照顧,我們可用的兵力少了近一半!這個非常非常的危險。而且,三莊,包括放下武器的陳家崖,對我們都有仇恨,尤其是鄭家莊,死傷了那麼多的子弟,擱在你頭上,你不想着報仇?我們這點人住在這麼多的帶着仇恨的老百姓當間,你們不害怕?我是很怕的,怕的我睡不着覺。

“所以,千萬不能有任何的高興想法,不能有鬆氣享受的想法。否則,我們就要倒黴了,倒大黴!”

大家嚴肅起來,想想還真是麻煩事一堆。

“現在我們就要開始做鞏固根據地的事情了,今後一段時間,我們都要圍繞着這件事開展工作。建設根據地比打下一塊地盤要難的多,馬上你們就會明白我說的沒有任何的誇張了。首先做什麼?第一,要對周圍的敵情進行儘可能細緻的偵察。這件事由江雲負責。騎兵隊留下的人,以及江雲從各連抽出的人,組成一支臨時性的偵察隊,配備馬匹,將周圍的莊子、地形,老百姓的反應,統統給我查清楚,但不準驚動他們。最近的村子都在三十里之外,我們暫時沒有力量去佔領他們,先不要驚動他們,讓我們緩過氣來再說。第二,要將繳獲的武器糧食全部整理出來。武器不準村民們再擁有了,誰家藏匿武器,就是準備跟我們作對!查出來就槍斃!這個,一定要跟村民們說清楚。誰不長眼,活該誰倒黴!第三,要做好對三莊的村民登記工作,有多少人,青壯年有多少?當過鄉兵的有多少?有多少地?多少作坊?這個都要登記清楚。這是我們的本錢,馬虎不得。糧食暫時只沒收鄭經老賊的就可以了,先不動其他人,包括白魏的蕭觀魚和陳家崖的陳超。這樣做,是孤立最少的人,爭取最多的人支持我們,至少讓村民們接受我們駐紮的現實。

“分一下工,白魏鎮,由明遠和馮侖帶二連、三連駐守。明遠總負責。陳家崖派一個排過去,要在陳家崖北山建立幾個哨位,不準村民從那邊出去。這件事由魯山負責。其餘部隊駐紮鄭家莊,這是我們這段時間的核心,處理好鄭家莊的事,我們就基本上站住腳了。

“國柱和春先帶四連和騎兵隊十個人回蒙山,將後勤組、軍械組以及俘虜們帶回蒙山。明天就走,將彈藥帶足,確保路上的安全。國柱抓總,注意不要驚動沿途的村鎮,還是要按我們來時的辦法,晚上行軍,白天休息,悄悄地去,悄悄地回。

“鄭家莊是個大村子,這邊的事情,我和周副司令親自抓,首先要將鄭經老賊的財產做一個徹底的清查,除掉留給其家眷必要的生活費用外,全部沒收以做軍用。四連走後,葉延冰具體負責鄭宅的管理,但不要侵犯其家眷。鄭經老賊魚肉鄉里,民憤極大。其所作之壞事,和他的家屬沒有多少關係,特別是他的老婆女兒,女人嘛,外事上有幾個能做了丈夫的主的?二虎跟鄭老賊有血海深仇,想報仇雪恨的心情我理解,但冤仇有主,咱是男子漢大丈夫,不和女人較真。”

昨晚程二虎進入鄭宅再次搜查鄭經,想親手處死這個逼死其父兄的惡霸,當然未能找到。一氣之下要去找鄭經老婆的晦氣,被四連負責執勤的士兵所阻,差點發生衝突,等龍謙和封國柱趕來纔將二虎勸回去。所以龍謙專門說出此事。

“弟兄們,當前一切事情要圍繞着立足鄭家莊等三莊開展。鄭經老賊的罪惡是一定要清算的,二虎也證明,這個老小子乾的壞事不少,所欺壓的絕非二虎一家。二虎上山三年多了,這期間鄭老賊又做了多少壞事,只有鄭家莊的鄉親們清楚。這個我不是瞎說,我和江雲就親眼所見嘛。我準備發動起那些受過鄭經欺負的窮哥兒們,他們起來支持咱們蒙山軍,我們就基本立住腳了。但要嚴格區分鄭經及極少數劣紳和一般村民,我的要求是絕不對一般的村民採取抄家,沒收財物等手段,更不準隨便抓人,拷打甚至殺人。殺人見效最快,你殺幾個不服氣的,別人就不敢出頭了,但老百姓心裡不會服氣。老百姓不服氣,不願意接納我們,我們就難以在鄭家莊站住腳。”

龍謙一篇話講下來,口乾舌燥,端起碗喝水,周毅終於得着說話的餘地,“司令愛民之心我是知道的,在蒙山的這半年咱們沒有幹過原來的一次營生嘛。但是我懷疑司令的法子,我是指佔據鄭家莊的法子是否行得通。沒別的緣故,我們是打開人家莊子的響馬嘛,昨晚死於咱們槍下刀下的不少啊,這些人都有父母兄弟,能不恨咱們?所以,必要的武力還是要有的,誰不服,拉出去砍了,狗日的們就老實了。”

“副司令說的對,我贊成。”馮侖開口道。

“司令一再講了佔據鄭家莊的意義,我不知你們,反正我認爲是理解司令的想法了。就是將這兒當作第二個蒙山寨嘛。”說話的是王明遠,“這個地方,真是不錯。四面環山,還有水,地勢很好。我真沒想到山旮旯裡海藏着這麼富裕的寨子,瞧瞧鄭家莊的寨牆寨門,真他媽的氣派!說真的,要不是司令指揮的好,讓咱們像打白魏一樣爬牆,不知要死多少人。咱們能佔住這兒,有人有糧,足夠咱們大幹一場了。我覺得啊,對於如何消化這個大餡餅,司令的主意一定是高明的,咱們不妨先照着司令的法子幹,不行,咱再變嘛。”

葉延冰接話,“明遠哥說的是,我贊成。亂殺人肯定不好。打仗殺人和對手無寸鐵的百姓動武不是一回事﹍﹍”

馮侖大聲道,“俺不是反對司令的法子,俺是擔心這兒的百姓不那麼容易馴服。”

第17節 王士珍一第5節 南京二第20節 初遇義和團三第19節 陳超眼中的龍謙一第6節 沂州軍議第2章 一戰成名天下知第一節方向第25節 紛亂的局勢二第7節 政府第22節 授勳第17節 刺殺第38節 大勢七第5節 肘腋之變一第25節 重組預備役及整頓巡防營二第23節 整編前後十三第8節 彼得堡四第24節 紛亂的局勢一第25節 重組預備役及整頓巡防營二第41節 初聞革命黨第28節 神槍隊的成立第19節 陳超眼中的龍謙一第12節 阻擊五第23節 韶關會議第33節 洪粵誠二第28節 戰長沙一第28節 招商會四第35節 沂州三第8節 彼得堡四第20節 波東戰役一第2節 陳超的心煩事第15節 方時俊第3節 周毅一第14節 軍規三第22節 授勳第14節 十年盤點一第7節 肅貪的思考第2章 小人物第一節鄭嬋第28節 重組預備役及整頓巡防營五第31節 展望第7章 遠征軍第一節局勢第10節 江雲的愛情二第10節 彼得堡六第11節 伍廷芳第11節 故土第8節 終戰協定第6節 李純的進剿五第8節 繁雜的頭緒二第25節 招商會一第25節 新生活第35節 沂州三第2節 陳超的思考第6節 歐戰結束和遠征軍回國一第24節 縱論二第3章 彰德秋操第一節山東出現了同盟會第3章 唐紹儀第18節 建設根據地的措施一第6節 嶧縣第22節 京師的亂局二第20節 建設根據地的措施三第6節 家事國事第3節 總統府第8節 歐戰結束和遠征軍回國三第24節 紛亂的局勢一第28節 唐紹儀來了鄭家莊第6節 抗洪六第40節 誓師出山第2節 北京二第3節 西沽之戰二第19節 北京九第4章 再戰新軍第一節鄭家父子第14節 平叛四第18節 建設根據地的措施一第41節 初聞革命黨第4節 李純的進剿三第10章 新時代第一節陳豪的報告第8節 連樹鵬第6節 最血腥的一夜第23節 春節前一第24節 紛亂的局勢一第6節 就職第12節 危機與變局四第22節 貪腐案一第8節 終戰協定第5節 洹上第5節 太原第2節 坦克第18節 初遇義和團一第22節 義軍第7節 這一仗一第2節 北京二第17節 東北局勢二第28節 招商會四第8節 彰德秋操四第24節 俘虜們一第14節 平叛四第6節 羅馬尼亞攻略一第29節 慈禧對龍謙的態度第28節 拖刀計第15節 張作相第26節 平定第8節 初識方聲遠二
第17節 王士珍一第5節 南京二第20節 初遇義和團三第19節 陳超眼中的龍謙一第6節 沂州軍議第2章 一戰成名天下知第一節方向第25節 紛亂的局勢二第7節 政府第22節 授勳第17節 刺殺第38節 大勢七第5節 肘腋之變一第25節 重組預備役及整頓巡防營二第23節 整編前後十三第8節 彼得堡四第24節 紛亂的局勢一第25節 重組預備役及整頓巡防營二第41節 初聞革命黨第28節 神槍隊的成立第19節 陳超眼中的龍謙一第12節 阻擊五第23節 韶關會議第33節 洪粵誠二第28節 戰長沙一第28節 招商會四第35節 沂州三第8節 彼得堡四第20節 波東戰役一第2節 陳超的心煩事第15節 方時俊第3節 周毅一第14節 軍規三第22節 授勳第14節 十年盤點一第7節 肅貪的思考第2章 小人物第一節鄭嬋第28節 重組預備役及整頓巡防營五第31節 展望第7章 遠征軍第一節局勢第10節 江雲的愛情二第10節 彼得堡六第11節 伍廷芳第11節 故土第8節 終戰協定第6節 李純的進剿五第8節 繁雜的頭緒二第25節 招商會一第25節 新生活第35節 沂州三第2節 陳超的思考第6節 歐戰結束和遠征軍回國一第24節 縱論二第3章 彰德秋操第一節山東出現了同盟會第3章 唐紹儀第18節 建設根據地的措施一第6節 嶧縣第22節 京師的亂局二第20節 建設根據地的措施三第6節 家事國事第3節 總統府第8節 歐戰結束和遠征軍回國三第24節 紛亂的局勢一第28節 唐紹儀來了鄭家莊第6節 抗洪六第40節 誓師出山第2節 北京二第3節 西沽之戰二第19節 北京九第4章 再戰新軍第一節鄭家父子第14節 平叛四第18節 建設根據地的措施一第41節 初聞革命黨第4節 李純的進剿三第10章 新時代第一節陳豪的報告第8節 連樹鵬第6節 最血腥的一夜第23節 春節前一第24節 紛亂的局勢一第6節 就職第12節 危機與變局四第22節 貪腐案一第8節 終戰協定第5節 洹上第5節 太原第2節 坦克第18節 初遇義和團一第22節 義軍第7節 這一仗一第2節 北京二第17節 東北局勢二第28節 招商會四第8節 彰德秋操四第24節 俘虜們一第14節 平叛四第6節 羅馬尼亞攻略一第29節 慈禧對龍謙的態度第28節 拖刀計第15節 張作相第26節 平定第8節 初識方聲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