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節 初遇義和團三

攻入教堂的拳民們正在搜索教堂找出最後的抵抗者,但背後突然出現了大股的強人,讓已經騙開大門衝入教堂正在殺人放火的拳民們大吃一驚,領頭的“大師兄”下令掉頭攻打強人,這是下意識的動作,比起傳教的洋人,殺進莊子的強盜更加危險,那意味着滿莊富紳的滅戶,大量錢財的損失及年輕婦女的被淫辱。

衝突不可避免地發生了,當頭上包着黃色頭巾的“大師兄”被新對手一陣排槍打死,手持大刀長矛的拳民們頓作鳥獸散,憑藉着地形熟悉,幾下着便消失的無影無蹤,只留下兩具屍體橫陳於教堂前的街道上。

龍謙帶領王明遠的小隊衝進了煙霧瀰漫的教堂的大門,門口躺着一人,是被刀砍死的,不是洋人,腦後的辮子表明了他是地道的中國人。

“不要開槍!我們不是義和團,是來救你們的!”透過煙霧,龍謙看到大廳的門邊還躺着一具屍體。

“我們幹嘛救洋人?”王明遠不解地問。

“別廢話!執行命令,不準開槍。”

一連喊了幾遍,終於有結結巴巴的漢話傳來,“你們是什麼人?”

龍謙突然喊出一串令王明遠馮侖大吃一驚的洋話!

龍隊長會說洋話?王明遠和馮侖面面相覷。

一個拎着左輪手槍的高個子洋人從一間屋子裡出來,嘴裡禿嚕着洋話。

所有的蒙山賊們都驚異萬分地看着他們的頭領跟洋人用他們根本聽不懂的語言交流,終於,那個洋人將手槍扔到了地上。龍謙則走過去撿起來,跟着洋人走進剛纔的那間屋子。

屋子的牀上還躺着一個洋人,湊過去一看,洋人肚子上一片血跡,人早已死了。人們看清剛纔端着手槍的洋人其實很年輕,這時那個很年輕的洋人抱着死去的洋人哭起來。

“那是他的叔叔,這間教堂的傳教士。被拳民們打死了。”龍謙輕聲對王明遠說。然後龍謙拉起洋人,又對他說了一大串洋話,洋人用毛絨絨的手抹着淚,連連點頭。

“馮侖,去用被單將牀上的死人包起來,擡上,退出鎮子!”

馮侖不解地問,“死人我們要來作甚?”

“哪來那麼多的廢話?讓你幹什麼就幹什麼。”

龍謙帶着王明遠的小隊將教堂的火滅掉,“不要爲難這個人,他是來探親的,不是壞人。”龍謙解釋道。

將教堂裡可以帶走的東西帶上,多是傳教士的私人物品,書籍,衣服和一些糧食。尤其令大家高興的是,在教堂的地下室裡發現了幾大袋食鹽,這可是寶貝。對於書籍紙張筆墨一類的東西,龍謙的手下看都不看,但龍謙卻視爲珍寶,命令不準丟棄全部帶走。最令龍謙感興趣的是得到了兩架軍用望遠鏡,估計是哪個叫大衛的青年從美國帶來的。望遠鏡也引起了王明遠馮侖等人的好奇,看龍謙的樣子,對那黃澄澄的玩意的喜愛猶在那個小巧的手槍之上。

不解地問龍謙緣由,龍謙說這可是寶貝,等我慢慢教給你們用。

很快,龍謙帶着隊伍撤出了鎮子,村民們一個個都躲回了家,領頭的已死,沒有人再敢與幾十號全是洋槍的強人爲難了。臨近中午時分,龍謙帶着隊伍大搖大擺地沿着官道朝東南走,他估計,曹錕最快也要明天才得知自己打劫毛陽鎮和平邑寨的消息,那時,自己就已經回蒙山啦。

下午龍謙找了一個隱蔽的山腳休息,這裡據平邑寨也就六七裡地,憑着江雲的機靈,他和程二虎一定可以找到自己。

乘着這個機會,龍謙和那位跟着隊伍撤出鎮子的洋人交談了一陣,看那洋人不斷地點頭,龍謙下令就在樹林裡挖一個坑,將那具從平邑帶出來的洋人屍體葬了。

“我知道你們想問我什麼,”龍謙微笑着看着幾個骨幹,“奇怪我爲什麼會洋話?是吧?”

“是啊是啊,我是想知道隊長你還有什麼不會的。”魯山點頭如小雞啄米。

“詳細的情況,以後跟你們說吧。其實我是出過洋的,不過過去不願意讓人知道。那個洋小夥子不是壞人,讓他暫時跟着我們吧。”

龍謙已經瞭解了洋人的情況,他叫大衛.狄文,今年二十六歲,是美國加利福尼亞人,畢業於加州大學經濟學系,愛好旅行探險。其父在加利福尼亞經營着一個鐵廠,大衛在大學畢業後便進了父親的公司見習,兩年後擔任了公司策劃部門的負責人。因其叔父在中國傳教,大衛便利用探親的機會來中國旅行,這時他第一次來中國,卻遇到了如此慘事。幸好,他遇到了通英文的龍謙。而龍謙的部隊看起來更像一支正規軍而不是土匪。

不過這些,龍謙沒有詳細告訴部下,只說那是個美國人,他叔叔在平邑傳教,他呢,從美國跑來看他叔叔,順便旅遊一番。因爲他之前從來沒來過中國嘛。已經去過了上海、青島、濟南,從濟南又跑到這裡,沒想到遇到這件事。

“要他跟着幹什麼?宰了算了。洋人沒一個好東西。”馮侖做了個抹脖子的手勢,也不顧忌大衛在場。

“唔,洋人沒有一個好人?不見得吧?”龍謙平靜地對馮侖說,“你知道平邑寨的拳民們爲什麼攻教堂嗎?”

“爲什麼?”

“因爲大衛,哦,就是他,記住大家以後叫他大衛好了。大衛的叔叔懂一點醫道,是西醫,但昨天他叔叔救治的那個病人死了,村民們認爲是大衛的叔叔害死了那位鄉鄰,於是衝突就爆發了。大家也看到了,不僅大衛的叔叔被殺了,連在教堂看門幫忙的也被殺了,他們可都是地道的中國人。”

“一幫該死的假洋鬼子。”馮侖鄙夷地說,“殺了活該。”

“哪位醫生也不敢說一定治好病人,所以纔有‘醫治不死病,佛渡有緣人’嘛。我相信大衛的叔叔沒有害死那個村民。你們不信,我信。”

“隊長,洋鬼子真的沒什麼好東西……龍隊長,這件事你辦的不對,不應該幫助洋人打拳民的。”馮侖一橫心,還是將心裡話說了出來。

“不要說了,道理以後再給你們講,現在按我說的做。”龍謙用力揮了下手,打斷了馮侖的囉嗦,“魯山,這個大衛,就交給你帶着,不準少了他一根汗毛。明白了?”

“明白了。”魯山有些不情願,但龍謙的命令他不會違反。

“隊長,照時間算,二虎他們也該回來了。會不會因爲找不到咱們迷了路?”魯山想到另一件事。

“是的,應該回來了,我相信他們會找到咱們的。”龍謙肯定地說。

果然,在隊伍用過午飯後,江雲帶一個人氣喘吁吁地找到了大隊。

“怎麼樣?二虎呢?”

“二虎哥留在山上了。官軍走了,老宋他們都沒事……”江雲喘息着說。

“太好了。等到天黑,咱就會咱老窩去!”龍謙心底還有最後一塊石頭沒落地,“對了,大隊的消息有沒有?”

“沒。老宋說,官軍只在山上稍微搜了一圈就走了,順着大道朝東去了。”

“好了,咱們等到天黑就回山。”龍謙用力揮下手,轉而對一直跟在他身邊的大衛說,“狄文先生,恐怕你暫時要跟我們在一起了。”龍謙做出了他人生最重要的決定之一。

“你們究竟是誰?要去哪裡?”大衛已經從最初的感激中清醒過來,發現這幫人並非大清國的正規軍。

“我們是誰不要緊。要緊的是我們從死亡線上將你拉了回來,希望你記住這點。”龍謙用英語對大衛說。

“謝謝您救了我!但是,我要離開這裡。我是美國平民,不是軍人,你們無權限制我的自由。”

“不,你現在不能走。”

“爲什麼,你們這是綁架!懂嗎,綁架!是強盜的行爲!”大衛大叫起來。

“您說的對。因爲我早已告訴你了,我們就是土匪。美國的土匪從來不綁架平民嗎?”

大家不明白隊長爲什麼要帶上這個魔鬼一般的金髮碧眼的洋人,但龍謙卻知道袁世凱就任山東巡撫後將要開始對義和團進行前所未有的武力鎮壓。曹州一帶是鬧義和團鬧的最厲害的地方,袁世凱的關注度會很高。這個叫大衛的美國人一旦放出去,官府立即知道了自己的虛實。

“魯山,這個人就交給你。部隊到哪兒,他到哪兒。他在哪兒,你在哪兒。懂了嗎?注意,他不是戰俘,不準虐待打罵,他的情況我會過問的。”

“隊長,我最煩洋鬼子了,沒一個好東西。再說,他的話我也聽不懂哪。”魯山終於表達了自己的不情願。

“用不着跟他說話。吃飯的時候給他一份飯,睡覺的時候給他找個地方,保證他不跑掉就行了。其他的事情,我會處理的。”

龍謙指揮部隊當天晚上開始東折,向蒙山回師。好在八隊官兵中家鄉在這一帶的頗多,嚮導都不用找。好在回師的路上,基本沒有遇到危險情況。

回山的路上,龍謙一直與被“綁架”的大衛聊天。大衛雖然對將其綁架的龍謙深爲痛恨,取代了之前的感激,卻又盼着龍謙陪着他,因爲只有龍謙才能與其做語言上的交流。一夜之間,大衛暗自懷疑龍謙是不是去過美國,因爲龍謙與自己聊起美國來,似乎非常的熟悉,不僅對首都華盛頓,第一大都市紐約,西部第一大城洛杉磯很是熟悉,竟然對好萊塢的電影業也能說出個一二三來。

第13節 大幕拉開第19節 楊士驤的困局第39節 練兵後的首戰第23節 德州之戰五第4節 鐵良發難第2節 春節一第11節 這一仗五第8節 連樹鵬第21節 曹錕的報告第27節 龍謙與周馥第9節 初識方聲遠三第7節 許思一第3節 走向戰爭第2節 從白嶺支隊到南滿支隊一第4節 鍾火星和英阡陌第19節 對策第14節 危機與變局六第32節 驚變第3節 不是尾聲的尾聲第23節 韶關會議第30節 張前村談判二第27節 風波二第6節 羅馬尼亞攻略一第12節 回國三第5節 肘腋之變一第19節 楊士驤的困局第24節 紛亂的局勢一第12節 政治版第6節 彼得堡二第11節 故土第32節 大勢一第6節 比武放對第4節 黑溝臺二第18節 平叛之後第34節 大勢三第34節 整編一第33節 洪粵誠二第16節 整編第12節 布爾什維克第23節 德州之戰五第7節 外交沙龍第22節 德州戰役四第7章 建國之前第三節汀泗二第19節 王士珍三第21節 司徒均第4章 山東之戰第一節海軍第2節 抉擇第23節 波東戰役四第17節 股份第3節 要塞三第21節 秋瑾二第10節 生意第24節 重組預備役及整頓巡防營一第33節 變化九第3章 太原第一節救駕第2節 唐努烏梁海二第10節 寺內第11節 繁雜的頭緒五第22節 北京十二第9節 勘電一出天下驚一第10節 兗州行四第4節 軍方第23節 波東戰役四第5節 周毅回來了第9節 晉銜與調職第2節 國會二第4節 普洛耶什蒂一第27節 軍械組第26節 俘虜們三第13節 大幕拉開第3節 不是尾聲的尾聲第13節 橡膠危機第1章 大人物第一節王月蟬第2節 喀山一第27節 風波二第6節 等待第15節 軍法裁判所第3章 太原第一節救駕第26節 陳淑的心事第7章 體制與軍銜第2節 坦克第4節 各方第11節 戰後四第20節 建設根據地的措施三第8節 繁雜的頭緒二第6章 出巡第一節濟南第5節 膠州灣第26節 林家橋戰役第4節 軍方第3章 太原第一節救駕第8節 這一仗二第4章 再戰新軍第一節鄭家父子第18節 平叛之後第27節 變化三第4節 春節三第2節 國會二第8節 日本第21節 司徒均第24節 寧時俊一第7節 這一仗一
第13節 大幕拉開第19節 楊士驤的困局第39節 練兵後的首戰第23節 德州之戰五第4節 鐵良發難第2節 春節一第11節 這一仗五第8節 連樹鵬第21節 曹錕的報告第27節 龍謙與周馥第9節 初識方聲遠三第7節 許思一第3節 走向戰爭第2節 從白嶺支隊到南滿支隊一第4節 鍾火星和英阡陌第19節 對策第14節 危機與變局六第32節 驚變第3節 不是尾聲的尾聲第23節 韶關會議第30節 張前村談判二第27節 風波二第6節 羅馬尼亞攻略一第12節 回國三第5節 肘腋之變一第19節 楊士驤的困局第24節 紛亂的局勢一第12節 政治版第6節 彼得堡二第11節 故土第32節 大勢一第6節 比武放對第4節 黑溝臺二第18節 平叛之後第34節 大勢三第34節 整編一第33節 洪粵誠二第16節 整編第12節 布爾什維克第23節 德州之戰五第7節 外交沙龍第22節 德州戰役四第7章 建國之前第三節汀泗二第19節 王士珍三第21節 司徒均第4章 山東之戰第一節海軍第2節 抉擇第23節 波東戰役四第17節 股份第3節 要塞三第21節 秋瑾二第10節 生意第24節 重組預備役及整頓巡防營一第33節 變化九第3章 太原第一節救駕第2節 唐努烏梁海二第10節 寺內第11節 繁雜的頭緒五第22節 北京十二第9節 勘電一出天下驚一第10節 兗州行四第4節 軍方第23節 波東戰役四第5節 周毅回來了第9節 晉銜與調職第2節 國會二第4節 普洛耶什蒂一第27節 軍械組第26節 俘虜們三第13節 大幕拉開第3節 不是尾聲的尾聲第13節 橡膠危機第1章 大人物第一節王月蟬第2節 喀山一第27節 風波二第6節 等待第15節 軍法裁判所第3章 太原第一節救駕第26節 陳淑的心事第7章 體制與軍銜第2節 坦克第4節 各方第11節 戰後四第20節 建設根據地的措施三第8節 繁雜的頭緒二第6章 出巡第一節濟南第5節 膠州灣第26節 林家橋戰役第4節 軍方第3章 太原第一節救駕第8節 這一仗二第4章 再戰新軍第一節鄭家父子第18節 平叛之後第27節 變化三第4節 春節三第2節 國會二第8節 日本第21節 司徒均第24節 寧時俊一第7節 這一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