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節 貪腐案一

6月24日,第五鎮司令部,龍謙在聽方聲遠和曹敏忠關於第十協後勤部門貪腐的彙報。在座的還有後勤處長宋晉國,他是在彙報開始後被龍謙叫來旁聽的。

天氣已經大熱了,濟南的夏天總給人悶氣的感覺。龍謙幾次想解開軍裝的風紀扣,但最終還是忍住了。主彙報的曹敏忠隔一會兒便用歐陽中給的溼毛巾擦汗。

線索是曹敏忠軍法處駐第十協成員上報的,軍法處擔負着對內監察的任務,這是他們第一次發現嚴重的貪污問題。

前半個月,主管軍法監督處的方聲遠接到曹敏忠的後舉報線索後便向龍謙做了彙報,引發了龍謙的重視,他先是不動聲色地對第十協司令部及駐曹州、兗州所部進行了視察,然後通過宋晉國,將第十協後勤科長夏家榮調入後勤處任職。完成了這些準備工作後,軍法處與後勤處聯合組成督查組,由曹敏忠帶隊進駐兗州,對第十協後勤科展開了經濟調查。

現在曹敏忠便是彙報調查組的工作成果。

“督察組到達兗州後。首先向周毅、藍心治出示了司令手令,他倆倒是配合,只是表示驚訝,並未阻擾行動,”曹敏忠彙報道,“爲避免走漏風聲,立即以召集後勤會議的名義拘捕了第十協後勤科相關人員及與案件有關的相關單位負責人,由軍法處分開關押審訊,另一部分人馬隨即對被拘捕人員展開了抄家,在晉源銀行兗州分行的配合下,夏家榮等三人的家產在三天內全部查清。其中在夏家榮家中搜出金銀銀元總計摺合銀元4500元,另在晉源銀行兗州分行查出其存銀9000元。除此之外,夏家榮還在兗州以其內弟的名義購買房屋一所,商鋪一間。費銀780兩,這些錢,相當於夏家榮正當軍餉十五年所得。他已對貪污供認不諱。另外……”

“確認的總數有多少?”龍謙打斷了曹敏忠。

“35000元。這是初步的數字,另外。有線索表明,還有更高級的軍官涉及此案。”方聲遠斷然道。

夏家榮不過是第十協後勤科的科長,按照蒙山軍的規定,相當於正營級,竟然在不到一年內夥同他人貪污銀元三萬五千塊。

第五鎮自去年初夏完成整編後,兩個步兵協都仿照司令部成立了相應的參謀、後勤機構,使其成爲可以獨立作戰的單位。因部隊擴大,訓練任務繁重,這一年來。司令部直轄分隊。駐濟南、青州、萊州的第九協。駐東昌、曹州、兗州、沂州的第十協各部都按照司令部後勤處的要求建造了大批永久性的軍營和訓練場,爲此投入了鉅額資金。客觀上爲兩級後勤部門貪污提供了機會。夏家榮身爲第十協後勤科長,直接受第十協協統周毅、參謀長藍心治領導。案涉周、藍是意料中的事。

“不必吞吞吐吐,是周毅還是藍心治?”龍謙面無表情地問道。

“不是他倆。是馮侖。”曹敏忠再次擦汗,“案子暴露在曹州,駐曹州的是馮侖第十九標所部。我們在拘捕夏家榮後,馮侖曾找我爲夏說情。”

“這是推測。夏家榮等嫌犯有明確的交代嗎?”龍謙問。

“沒有。我覺得夏家榮在替人抗罪……”

“猜測不能作爲定罪依據。我問你,審問夏家榮等人時用刑了嗎?”

“司令,不用刑的話,您覺得他們會招供嗎?”曹敏忠爲此專門找江雲手下的審訊專家,請教了刑訊而不留明顯痕跡的法子。

“我不是專門叮囑過你不準刑訊嗎?”龍謙的話語嚴厲起來。

方聲遠咳嗽一聲,“大帥,是我讓敏忠不擇手段拿到口供的。”

其實抄家的結果已經足以爲其定罪了,審訊顯然是爲了深挖。找出夏家榮等人背後的“主謀”似乎沒錯,但方聲遠未必真實爲了清潔內部,龍謙對此一清二楚。至少現在被他們定爲“疑似主謀”的馮侖就公開反對過龍謙重用方聲遠。

龍謙的臉色愈發陰沉了。貪污腐化是必然的事,對此他早有心理準備。自蒙山軍改編爲威勝軍右翼,部隊就安逸起來,訓練抓的再緊,總不如處於生死懸於一線的戰場。着兩年來,高級軍官們大多娶親成家了,納妾的有(蒙山軍未禁納妾),嫖娼的舉報也不少(蒙山軍嚴禁嫖妓),治家業的更多了。別說是一支沒有明確奮鬥目標的軍隊,便是後世有着明確理論指導和奮鬥目標的軍隊,也難以禁止腐敗的產生……

“夏家榮是你的老部下吧?”龍謙盯着曹敏忠。

“是。蒙山整軍時,他被調入了伍烈的軍械組。”曹敏忠想起了過去。夏家榮和他都是老五隊的人,跟隨周毅突出包圍折返蒙山的情形歷歷在目。

“夏家榮很能幹,在後勤處是立過功的……”宋晉國說了第一句話。

“能幹?當然能幹!不能幹司令會將他安放在如此重要的位子?”方聲遠立即反駁,“但是他辜負了司令對他的器重!他在毀掉司令的基業!”方聲遠厲聲道。

宋晉國低下頭,不再吭氣了。曹敏忠對方聲遠訓斥宋晉國感到不舒服。方聲遠是蒙山軍兩大參議之一(另一個是陳超),參議是什麼職務,龍謙一直沒有明確。但宋晉國知道,方聲遠的薪餉是和參謀長寧時俊等同的,每月280銀元,僅次於龍謙這個一軍之主(龍謙爲300銀洋),比總部的處長們高。但宋晉國是蒙山軍資格最老的那批人,出身龍謙的老八隊,一直是龍謙最信任的人,曹敏忠自認自己都無法與宋晉國相比。但方聲遠一個去年武定抗洪時才“入夥”新人當着司令的面訓斥老宋,讓曹敏忠感到了不舒服。

“這件事該如何處理?你們說說意見吧。”龍謙終於開口道。

“軍規有明確規定。”曹敏忠回答。

“好,那就按軍法辦。”龍謙定了調子。

“司令。”宋晉國急了,蒙山軍軍法規定,貪污軍餉100銀元即處死刑!照此夏家榮可以槍斃幾百回了!

“晉國!敏忠的意見是對的。軍法就是軍法,不能網開一面!以後誰還會遵守?”龍謙擺手制止了宋晉國對老部下的求情。

“不僅如此!”方聲遠冷聲道。“事關我軍的前途,司令的大業!別說是一個小小的後勤科長,便是標統、協統,照殺不誤!”

“好吧。敏忠你起草命令吧。”龍謙似乎要結束會議了。

“司令,本案似乎尚未完全查清,是不是……”

“鳴皋,曹敏忠開了不好的先例,知道嗎?禁止肉刑也在軍規所列,爲什麼軍法處帶頭違反?情有可原?你剛纔說的沒錯,夏家榮在毀掉我們全軍,但是,軍法處這次也犯了錯!一樣在毀掉我們的基業!鳴皋你是主管軍法處的。你擬一個處理軍法處違紀的意見出來。至於案件沒有明確證據的。可以用正當的手段查。但不能用刑訊逼供!三木之下,什麼樣的口供得不到?”龍謙厲聲道,“此案涉及第十協、後勤處及軍法處的嚴重失職。你一併拿一個意見出來。待召集更高級別的會議研究通過後公佈全軍!以爲懲戒!”

“是!”方聲遠起立答道。

小範圍會議結束後,龍謙讓歐陽中叫來了代參謀長司徒均和另一位參議、自己事實上的岳父陳超。

“司徒。你不覺得司令部的組成應當調整了嗎?”龍謙指指椅子,示意司徒坐下談。陳超是他長輩,用不着他出言已經落座了。

“時俊管着巡防營,沒有精力顧這邊了。你這個代參謀長的‘代’字可以去掉了。部隊的編制是一個大問題,你這個參謀長必須根據不斷變化的形勢去做調整,不能光顧着抓部隊的訓練。”

“是。”司徒均起立答道。

“司徒的兼職夠多了。”陳超呷了口茶,“以我看,司徒將隊伍的訓練和軍校一攤子事管好已屬不易,誰也不是神仙。退思,近來有些傳聞,你有話就直說嘛。”

龍謙知道,沒有不透風的牆,消息傳到陳超耳中是必然,要想打動他的決定,陳超怕是不二人選。“叫你們來就是通報下這件事。軍法處根據舉報,覈實十協後勤科出了點問題。剛纔與方鳴皋、老宋及曹敏忠商議了此事……”

“要怎麼處理?”陳超問。

“該怎麼處理就怎麼處理!軍法無情,誰說清也不行。”

“但也不要窮究了。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如今朝廷派了楊士驤主政山東,唯恐拿不到你的把柄呢。”陳超不顧龍謙越來越黑的臉色,“該是誰的事就是誰的事!我不反對你嚴明軍紀,但是,貪腐之事,歷朝歷代,誰能禁絕?想那曹阿瞞何等的精明,打天下還要推出‘求賢令’呢!什麼是求賢令?只要有本事,什麼雞鳴狗盜之徒一概用之!聽說現在周毅那邊人心惶惶,方聲遠此舉失策之甚!說的好是激濁揚清,說得過分一些,就是公報私仇了!退思,蒙山軍是你所創,自然人人敬畏於你。但是,正如你所說,只要有人羣,就有左中右。你不能希望人人都像司徒一樣,清心寡慾,不偏不倚。”

司徒均心裡一噔,這個陳先生,幹嘛提起我?他雖然加入蒙山軍已經兩年餘,升遷迅速,超越了龍謙許多蒙山舊部,現在龍謙口許他接任寧時俊兼任的參謀長了。但他在部隊卻無根基,與王明遠、魯山、周毅、馮侖、封國柱等統兵大將不能相比。正因爲此,司徒均只做自己分內之事,絕不越權。甘心當好龍謙在軍事上的參謀。

“哈哈,越之先生指教的是。”龍謙突然笑起來,“司徒,你也算進入蒙山軍核心圈子了。這支脫胎於響馬的軍隊分成幾個派別,我心裡一清二楚,你心裡也一樣清楚。爲什麼不敢像越之先生一樣指出來?”

司徒均沒有吭氣。心道陳先生不管軍,徒掛着一個高級參議之名,不過是每月領取280元薪餉罷了。又是你的岳父,自然無所顧忌。我怎麼能與陳先生相比?

“魯山走後,明遠、國柱算一派,姑且叫做老八隊派吧。宋晉國勉強可以算作這一派別。寧時俊雖出身老八隊,但他一直做參謀長,在下面不如王明遠他們根基深,他和總部下去執掌軍權的參謀們走的近,算做參謀派吧。現在時俊已離開了第五鎮,另當別論了。第三派就是周毅和馮侖了,是不是?陳先生認爲鳴皋先生是受了別人的唆使,藉機打擊周毅嗎?”

“方鳴皋心氣太高,學的是屠龍術。受別人唆使倒不至於。但是……”

龍謙打斷了陳超,轉而對司徒均說,“司徒,我不問你如何處理。這個我自有主意。我是問你這件事發生了,暴露我們在後勤管理上存在很大問題。我多次講過,好的制度會將壞人變成好人,壞的制度能把好人變壞。一個後勤科長,一年的工夫,或許還不到一年,就能貪污兩萬銀洋有餘。這說明說明?失察怕不能全部說明問題吧。”

司徒均內心長長鬆了口氣,“晉國處長這兩年忙的要死,我都看在眼裡,期間還出了趟國。要讓他徹底管好下面的事確實勉爲其難了。我的意見是將後勤處細分一下,成立軍械處,專管武器採買配備,後勤處則負責營房、軍餉、被服、糧草等事務爲好。另外,”司徒均看了眼龍謙,“財務之事,儘量集中於總部,現在不宜對下面放權過多。”

龍謙點點頭,“司徒說的有道理,設立軍械處甚爲必要。晉國勤勉,自持甚嚴,我是知道的。他管後勤基本上做的不錯。軍械這塊,你看誰來做此事爲好?”

“司令早有定算了吧?”司徒均問。

“司徒,你已是參謀長!”龍謙不悅。

“連樹鵬可以。他在後勤處一直是管軍械這一塊的。”

“好!就用連樹鵬。”龍謙拍了板。

“那這個案子呢?”陳超問。

“一些事實還沒有全部查明。待查明全部後軍法審判吧。”龍謙不再談下去了。

第3節 動員第13節 北京三第12節 布爾什維克第3節 立憲上了議事日程第27節 風波二第14節 北京四第5節 外交第3節 失敗的偷襲一第5節 破莊五第5章 整肅第一節文武第2節 南滿支隊2第2節 陛辭第2節 李純的進剿一第18節 王士珍二第21節 分地和濟貧第6節 隨營軍校第3節 李純的進剿二第24節 俘虜們一第21節 京師的亂局一第10節 千里進軍三第7節 肅貪的思考第37節 初會陳超五第7節 兗州行一第2節 唐努烏梁海二第11節 進京一第30節 欣欣向榮的山東第35節 社會調查第8節 日本第40節 周馥二第15節 平叛五低二十九節廣州會議二第13節 大幕拉開第17節 再戰李純六第3節 立憲上了議事日程第5節 太原第39節 練兵後的首戰第22節 沂州遇伏二第19節 王士珍三第22節 袁世凱的心事一第22節 授勳第3節 唐努烏梁海三第8節 千里進軍一第5節 白瑞庭第21節 秋瑾二第4節 家事國事天下事二第23節 袁世凱的心事二第3節 破莊三第21節 整編前後十一第2節 從白嶺支隊到南滿支隊一第14節 突圍一第6節 歐戰結束和遠征軍回國一第3節 走向戰爭第34節 沂州二第25節 計劃第8節 膠縣之敗第12節 這一仗六第8節 湖北第1章 大人物第一節王月蟬第13節 危機與變局五第16節 龍謙的練兵之道一第21節 龍謙的練兵之道六第43節 莫理循的報告第25節 紛亂的局勢二第13節 大幕拉開第24節 貪腐案三第7節 初識方聲遠一第23節 整編前後十三第3節 生計與編隊第6節 武昌一第9節 沈旦堡一第8節 如願以償第12節 預備役第8節 歐戰結束和遠征軍回國三第9節 國慶日二第11節 再會陳超一第11節 封國柱第2節 坦克第23節 波東戰役四第26節 俘虜們三第11節 伍廷芳第8節 阻擊第11節 再會陳超一第38節 山東提督第10節 回國第13節 德軍的計劃第16節 陳豪的使命第11節 特種作戰第37節 初會陳超五第14節 袁世凱出山及北洋軍事計劃第37節 初會陳超五第2節 坦克第16節 新局面四第22節 軍旗與軍歌第15節 整編前後五第3節 聖旨到山東一第3節 吳永第29節 張前村談判一第33節 初會陳超一第6節 聖旨到山東四第24節 風箏
第3節 動員第13節 北京三第12節 布爾什維克第3節 立憲上了議事日程第27節 風波二第14節 北京四第5節 外交第3節 失敗的偷襲一第5節 破莊五第5章 整肅第一節文武第2節 南滿支隊2第2節 陛辭第2節 李純的進剿一第18節 王士珍二第21節 分地和濟貧第6節 隨營軍校第3節 李純的進剿二第24節 俘虜們一第21節 京師的亂局一第10節 千里進軍三第7節 肅貪的思考第37節 初會陳超五第7節 兗州行一第2節 唐努烏梁海二第11節 進京一第30節 欣欣向榮的山東第35節 社會調查第8節 日本第40節 周馥二第15節 平叛五低二十九節廣州會議二第13節 大幕拉開第17節 再戰李純六第3節 立憲上了議事日程第5節 太原第39節 練兵後的首戰第22節 沂州遇伏二第19節 王士珍三第22節 袁世凱的心事一第22節 授勳第3節 唐努烏梁海三第8節 千里進軍一第5節 白瑞庭第21節 秋瑾二第4節 家事國事天下事二第23節 袁世凱的心事二第3節 破莊三第21節 整編前後十一第2節 從白嶺支隊到南滿支隊一第14節 突圍一第6節 歐戰結束和遠征軍回國一第3節 走向戰爭第34節 沂州二第25節 計劃第8節 膠縣之敗第12節 這一仗六第8節 湖北第1章 大人物第一節王月蟬第13節 危機與變局五第16節 龍謙的練兵之道一第21節 龍謙的練兵之道六第43節 莫理循的報告第25節 紛亂的局勢二第13節 大幕拉開第24節 貪腐案三第7節 初識方聲遠一第23節 整編前後十三第3節 生計與編隊第6節 武昌一第9節 沈旦堡一第8節 如願以償第12節 預備役第8節 歐戰結束和遠征軍回國三第9節 國慶日二第11節 再會陳超一第11節 封國柱第2節 坦克第23節 波東戰役四第26節 俘虜們三第11節 伍廷芳第8節 阻擊第11節 再會陳超一第38節 山東提督第10節 回國第13節 德軍的計劃第16節 陳豪的使命第11節 特種作戰第37節 初會陳超五第14節 袁世凱出山及北洋軍事計劃第37節 初會陳超五第2節 坦克第16節 新局面四第22節 軍旗與軍歌第15節 整編前後五第3節 聖旨到山東一第3節 吳永第29節 張前村談判一第33節 初會陳超一第6節 聖旨到山東四第24節 風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