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節 南京二

果然不好伺候。程德全爲龍謙舉辦的接風宴極爲豐盛,坐了上席的龍謙雖未發作,但用提早離席表示了他的不滿。

其實他心情不快並非由程德全而起。

範德平見龍謙離席,隨後也跟了出去,向康繼勇問清楚龍謙回到了自己的臥房,範德平便追了過去。

“司令是嫌酒席太奢華了嗎?”

“官場陋習必須改。你們可不要學他們這一套。”龍謙哼了一聲。滿清屬官多少都沾了舊制度下的毛病,程德全也是循例而已,換個角度,他怎麼敢怠慢龍謙?

“司令不生我的氣了?”

“你哪裡惹我生氣了?”龍謙冷冷地看着範德平,沒讓他坐。

“我已經想通了。既然司令讓我從政,那我就好好在上海乾出一番局面來。絕不給司令丟人。”範德平嘆了口氣。

“嘆什麼氣?嗯?”

“司令,您知道的,我們這幫人誰願意離開軍隊?我做錯事,您降職撤職都行,可是一下子剝去了我的軍裝,心裡實在鬱悶。”

“脫了軍裝的多了。又不是你一個!姜義柳鄭雙慶不是立馬上任了?說來說去還是你自恃立了點微功,尾巴翹到了天上,心裡早就沒有紀律的約束了。我說的不對嗎?”

“司令冤枉我了。我豈敢自作主張?魯司令犧牲,我必須做好跟俄國人打大仗的準備嘛。”

“有沒有那點心思,你自己清楚。範德平,不要以爲自己打天下有功,不要擺老資格,天下離了誰都行!別說是你,就是我龍謙退下。國家一樣進步!說實話,你很讓我失望。”

範德平撲通一聲跪了下去。龍謙也沒拉他起來。“司令,我儘管不願意,但您讓我去上海。我二話不說就去了。這些日子,我可是盡心盡力地工作。我是跟你成長起來的。就怕丟了你的臉。”

“嗯,這倒是事實。你在上海的情況我知道,也算滿意。尤其是整治幫會,做得好。你起來吧。以後少用這一套,我最煩封建社會那套尊卑禮儀了。德平,你,時俊、清華,還有藍心治,是我最早選的參謀,現在一個個都擔當大任了。我讓你去上海。不是貶斥你,更不是因爲你在東北全面備戰,而是你有一些不合適的講話!知道嗎?外交大政,必須出自中樞。哪有軍人隨意公開發表意見的?還有重用北洋民黨滿清的人物,既是大局的需要,更是因爲人才難得。這豈是你能評價的?嗯?這個毛病慣出來,豈不要軍人干政?上海是極爲重要的所在,別看只是一個直轄市。你好好做吧,我給你幾個任務,第一,上海多洋人,而且有外國領事機構,你要處理好跟洋人的關係,做到不卑不亢,有禮有節,絕不準丟了國家的臉面,更不準擅自引發外交糾紛;第二,千方百計振興上海的經濟,特別是金融和實業,將上海給我打造爲全國經濟的火車頭;第三,移風易俗,用你的實際行動改變上海的風氣,培養質樸剛健勤儉的社會風氣,絕不要沾了滿清那一套陋習。能做到嗎?”

“保證完成任務。”

“吹牛吧。這三件事,沒有一件事容易的。你要拿出當年學習參謀業務的那股子勁頭來,虛心學習,不恥下問。需要你學習的東西多啦。脫軍裝?難道我們蒙山軍的將領只能打仗?治理地方必須依靠別人?你去數一數,全國的省長、直轄市長,有多少是我們軍隊系統的人?除了政治方面的因素,更是因爲我們沒有民政人才!這點你要學習鄧清華,現在你落後他多了。”

“是。司令教訓的是。”

“上海要成立警備區,你兼任司令官。任命很快下達,別再提脫軍裝的事了!這件事我跟延冰時俊說了,關於部隊配備等具體事宜你跟他倆商量,拿出個章程,報王明遠和司徒均批准。警備區配部隊卻不是單純爲了防禦。你要深刻理解,多跟時俊溝通,把上海的造船航空業搞好,這是最重要的。跟德國人合作的潛艇,跟美國人合作的飛機發動機,都是事關國防及國家前程的重要項目,要切實保證項目進度和保密安全!另外,上海註定是國家對外的主要窗口,是各國間諜活動的最佳舞臺,國安局的上海站要升格爲分局,你還要關注協調好反間諜工作。”

“是。司令交代的我都記下了。”

“這次我不去你那裡了。還有一件事,你一定要做好。知道什麼事嗎?”

“司令是指民黨要員?”範德平跑到兩淮接龍謙,目的就是像將龍謙請到上海轉一圈,龍謙明確說他不去上海,令範德平至爲失望。

“你腦子還沒有生鏽嘛。”龍謙指指椅子,“黃興、張靜江,還有林森居正等人都要密切關注,但不準輕易動他們!對於從日本或者南陽潛回上海的民黨要員,也不要輕易動。這是政治。明白嗎?不僅不要動,而且要關心他們的生活,爭取將他們拉過來!比如王寵惠,是難得的外交、司法人才,不用可惜了。還有湖南人熊希齡,據說也在上海。給你一個具體的任務,黃興張靜江也就罷了,但要將王寵惠、熊希齡爭取過來,讓他們爲我們出力!你給他們帶我一個口信,就說我不在意他們過去的立場及政治主張,過去的事,一筆勾銷了!今後在振興中華的大旗下,我希望他們發揮作用,只要他們願意爲新政府效力,我絕不吝高官顯祿。但是那些青洪幫一類的組織,毫不客氣地給我打掃乾淨!必要的時候可以動用軍隊,動用警備區的力量!我的國家絕不允許那些烏七八糟的組織存在!”

“是!”

“你這就滾回上海吧。不要跟着我了。”龍謙揮退了範德平。

接風宴後,龍謙一刻不停地開始了他的考察。程德全是舊官僚,完全不適應龍謙的作風,讓他有些苦不堪言的感覺了。

程德全在滿清的最後一個職位是江蘇巡撫,官夠大了。頂頭上司就是兩江總督了,由於不同城。程德全實際上不受制約。至於皇帝南巡,那就更不可能了。自乾隆帝之後,滿清帝王身上的雄性因子急劇減少,別說江南。連京師都少出了。如果不是外敵入侵。什麼熱河山西,統統不會去。所以程德全最多不過接待一下京師來的部堂御史。好酒好菜地吃上兩頓,程儀土產帶上一批,一切就妥當了。而總統出巡卻顛覆了他已有的知識和習慣,一是去哪裡。看什麼,根本不聽他的,二是總統巡視的方法讓他吃不消,比如到了南京一家織布廠,從工廠的資產,設備,人員。產品,市場、技術水準及盈利狀況一路問下來,這些問題連工廠主都不能完全說得清楚,他就更是兩眼一抹黑了。不僅如此。總統還到織機邊跟工人親自交談,詢問他們的收入,住房,子女上學等情況,還問及工人是否瞭解國家出臺的有關工人養老金政策,恰好這個廠子是沒有執行民政部關於施行養老金制度的,大冷天的,工廠主一腦門子汗,連聲說馬上補辦,馬上補辦。

總統沒有批評企業主,而是冷着臉問出身蒙山軍南方軍系統的南京市長,“政府首長的主要任務就是執行政令,確保中央法律政令的通暢。實施企業職員養老金制度是?...

事關無數企業職員切身利益的大事,卻不是企業主願意執行的。你身爲市長,這樣重大的問題不去關注,失職了。”

軍人出身的市長急忙表態,立即整改。龍謙說,“要學會管理城市,更要學會管理企業,不是去管工廠做什麼,而是管政策法律在工廠的執行。私人的是一方面,還有國家的工廠,更要管好。”

確實出現了國企。美國貸款到位後,一批新型企業落戶江蘇,南京和蘇州是兩個重點城市,南京電子廠是列入總參和工業部重點關注的企業,終極產品是無線電收發報機,技術完全來自於美國,目前尚在未完成基礎建設。在電子廠尚自蕭條的工地,龍謙問程德全該廠的土地如何徵得的。程德全也不清楚情況,急忙找相關部門,龍謙制止了他,“程省長,我知道你對《土地法》有不同的看法。但頂着不辦不行。我對下屬的要求是思想可以不統一,但行動必須統一!或許你有自認爲充分的理由,可是小道理要服從大道理!而且,《土地法》並非統死了各省的自主權,中央是注意到了各省形勢的不同的,我給你一個月時間啓動這項工作,逾期不辦,我立即換人。”

程德全默然良久,“總統……”

“你不要解釋了。我不想聽。我只是告訴你,不對舊有的封建土地制度進行變革,工業化就是一句空話!你辦工業的人員來自哪裡?辦工廠的土地來自哪裡?資金來自哪裡?不能依靠外國的貸款,更不能依靠中央的撥款。現階段,農業必須做出犧牲,以取得工業化需要的一切!犧牲農業不等於犧牲農民,面面俱到的政策我定不出來,那麼,地主就只能付出一定的代價了。這就是我的大道理!程省長,你給我表一個態,辦不辦?”

程德全感受到巨大的壓力,“總統,我辦。”

“那好。我等着來自江蘇的好消息。既要執行《土地法》,還不準江蘇的農業水平下降!這就是我對你的要求!自明季始,江蘇就是國家的財賦重地,也是國家的主要糧食基地之一!今年你要向中央財政上繳1500萬元稅款,這個任務,同樣必須完成!我看了兩淮鹽場,弊端重重,不知流失了多少稅收。江蘇隱田甚多,我是知道的,要徹底清理!是站在少數地主的立場上執政,還是站在國家大局上行動,你要拎得清輕重!”

程德全頓感壓力巨大。

“程省長,你要相信,國家推出的政策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富國強軍!誰擋了國家富國強軍的路,我就讓誰滾蛋!我知道你是支持我對俄強硬的,但我現在硬度有限,沒辦法,國家實力太弱了,打人家不過,犧牲了我的大將軍,打贏了俄國的干涉軍,我還得乖乖退出自己的領土。這口氣我是咽不下的!這些話你好好想一想吧。江蘇的情況總體上我不滿意,你好之爲之吧。蘇州之行,你不要跟我去了,江蘇總體情況的彙報我也不聽了。你好好學習下中央的政策,理一理思路,迎頭趕上吧。至於跟上海的關係,跟軍方的關係,我不偏袒他們,有困難,跟我講!有委屈,跟我講!但要在國家經濟建設的總體方針下迅速行動起來!”

當日,龍謙便乘軍艦離開南京去了蘇州。到蘇州的當晚,江雲對龍謙說,“要不要去趟無錫?那邊的情況我清楚,她在,一切安好。”

龍謙默然良久,“不去了。那邊的事,你費點心,不要讓她們母子受人欺負就行。做個太平世道的平民,未嘗不是幸福。等我退位了再說吧。”

第8節 膠縣之敗第4節 普洛耶什蒂一第5節 聖旨到山東三第21節 分地和濟貧第8節 彼得堡四第5節 彼得堡一第10節 這一仗四第8節 羅姆內戰役二第11節 特種作戰第3節 喀山二第7節 肅貪的思考第24節 貪腐案三第37節 初會陳超五第31節 展望第19節 視察第6節 沂州軍議第26節 風波一第4節 普洛耶什蒂一第4節 國會四第7章 遠征軍第一節局勢第21節 司徒均第18節 十月第2章 精兵之路第一節誓言第30節 龍謙與秋瑾第9節 羅馬尼亞攻略四第20節 通信與戰局第43節 陳淑第7節 彰德秋操三第9節 不可能的重逢一第1章 蒙山賊第一節曹錕進剿第2章 立憲風雲第一節次子出生第19節 龍謙的練兵之道四第20節 袁世凱的解脫第10節 阻擊三第2節 初戰一第15節 外蒙第19節 北京九第29節 慈禧對龍謙的態度第4章 山東第一節自治委員會第18節 十月第6節 戰火重燃第27節 清廷宣戰萬國第2節 疑惑第2節 李純的進剿一第22節 授勳第4節 軍方第11節 阻擊四第9節 阻擊二第7節 彼得堡三第25節 自治委員會的設想第14節 突圍一第17節 東北局勢二第14節 于右任第16節 雜音第30節 文尼察之戰二第6節 就職第6節 嶧縣第8節 連樹鵬第32節 驚變第7章 體制與軍銜第12節 軍規一第9節 危機與變局一第7節 新軍第11節 江雲的愛情三第10節 不可能的重逢二第5節 德國的條件第11節 整編前後一第11節 進京一第21節 龍謙的練兵之道六第4節 家事國事天下事二第3節 干涉第7節 政府第34節 大勢三第6節 家事國事第5節 抗洪五第7節 羅姆內戰役一第14節 整編前後四第2節 國會二第14節 平叛四第19節 龍謙的練兵之道四第1章 京師第一節趙舒翹第25節 變化一第2節 初戰一第8節 交底第12節 進京二第31節 蔣繼英與橡膠第31節 情報處二第9節 阻擊二第2節 陳超的思考第29節 周毅的心思第3節 要塞三第7節 羅姆內戰役一第6節 西沽之戰五第34節 初會陳超二第7節 武昌二第1章 滿清新政第一節內幕第11節 楊士驤一第27節 愛國者聯盟第11節 危機與變局三第34節 清廷
第8節 膠縣之敗第4節 普洛耶什蒂一第5節 聖旨到山東三第21節 分地和濟貧第8節 彼得堡四第5節 彼得堡一第10節 這一仗四第8節 羅姆內戰役二第11節 特種作戰第3節 喀山二第7節 肅貪的思考第24節 貪腐案三第37節 初會陳超五第31節 展望第19節 視察第6節 沂州軍議第26節 風波一第4節 普洛耶什蒂一第4節 國會四第7章 遠征軍第一節局勢第21節 司徒均第18節 十月第2章 精兵之路第一節誓言第30節 龍謙與秋瑾第9節 羅馬尼亞攻略四第20節 通信與戰局第43節 陳淑第7節 彰德秋操三第9節 不可能的重逢一第1章 蒙山賊第一節曹錕進剿第2章 立憲風雲第一節次子出生第19節 龍謙的練兵之道四第20節 袁世凱的解脫第10節 阻擊三第2節 初戰一第15節 外蒙第19節 北京九第29節 慈禧對龍謙的態度第4章 山東第一節自治委員會第18節 十月第6節 戰火重燃第27節 清廷宣戰萬國第2節 疑惑第2節 李純的進剿一第22節 授勳第4節 軍方第11節 阻擊四第9節 阻擊二第7節 彼得堡三第25節 自治委員會的設想第14節 突圍一第17節 東北局勢二第14節 于右任第16節 雜音第30節 文尼察之戰二第6節 就職第6節 嶧縣第8節 連樹鵬第32節 驚變第7章 體制與軍銜第12節 軍規一第9節 危機與變局一第7節 新軍第11節 江雲的愛情三第10節 不可能的重逢二第5節 德國的條件第11節 整編前後一第11節 進京一第21節 龍謙的練兵之道六第4節 家事國事天下事二第3節 干涉第7節 政府第34節 大勢三第6節 家事國事第5節 抗洪五第7節 羅姆內戰役一第14節 整編前後四第2節 國會二第14節 平叛四第19節 龍謙的練兵之道四第1章 京師第一節趙舒翹第25節 變化一第2節 初戰一第8節 交底第12節 進京二第31節 蔣繼英與橡膠第31節 情報處二第9節 阻擊二第2節 陳超的思考第29節 周毅的心思第3節 要塞三第7節 羅姆內戰役一第6節 西沽之戰五第34節 初會陳超二第7節 武昌二第1章 滿清新政第一節內幕第11節 楊士驤一第27節 愛國者聯盟第11節 危機與變局三第34節 清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