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節 重組預備役及整頓巡防營五

陳淑和兒子被安置在提督府東院最後一進的正房東套間,據那位剛認識的方參議講,這裡原是馮國璋的住處。不過大部分傢俱都被馮氏帶走了,大帥吩咐過一切從簡,所以只是添置了必須的幾件傢俱,有些疏陋了,如果還缺少什麼,直接交代他就行。他就住在中院西廂。

陳淑知道這位一身洋裝顯得風流倜儻的方參議是丈夫新招納的謀士,很見信重,所以客氣地說,已經很好了,多謝方參議了。

方聲遠笑着說,這裡將是大帥和夫人在濟南的家,可不能將就。

陳淑注意到,方參議對丈夫的稱呼爲大帥,而蒙山軍官兵們則習慣稱呼丈夫司令。她自然不懂,如今龍謙身爲一省提督,是有資格叫大帥的。官場上還有一個習慣稱呼叫做軍門。

陳淑自前年秋天與龍謙成親,也算錦衣玉食地過了兩年,生活質量比起在陳家崖的小地主日子高了好幾個檔次,所以眼光自然也提高了。在陳淑看來,沂州府城裡,還沒有如此精緻豪華的院子。

她現在所居的院子南北走向,三進的格局。前院和中院住着參謀處及警衛,只有後院,顯然留給了龍謙,算是他的私人空間。院子很大,栽了三棵樹,一大兩小,陳淑只認出大的那棵是棗樹,其他兩顆細小的樹身包了白布,像是怕凍死樹木。陳淑還是第一次見給樹木穿衣服的。

還有一個西院,也是司令部機關所居。一道新開的月亮門連接了東院的中院。使兩座院落連接爲一體。

陳淑沒有注意前院和中院的格局,但後院無疑是她的新家了。正房五間,東西廂房各三間,寬敞的迴廊將正房與東西廂房連接在一起。不過,只有正房的窗子鑲了玻璃,東西廂房還是糊着白色的毛邊紙。

正房中間開門,是一個過道兼會客室,鋪了深灰色的地毯,北牆上掛了一副關公夜讀春秋圖,兩面懸着鑲在鏡框中的對聯:柳營春試馬。虎賬夜談兵。關公畫像下襬了一張八仙桌。兩張紅木太師椅兩邊各有四張椅子,每兩張椅子間都有一個高腳茶几。

東西各有兩間套在一起的屋子。東套間就是她和龍謙的居室了,外屋算是一個起居室,裡屋則是臥室了。取暖不是用沂州的鐵爐子。而是擺了一個支在架子上的炭火盆。

西房則佈置成龍謙的辦公室了。書架書桌已經置辦妥當。只是他這兩年收集購置的大批書籍尚未運來。還留在沂州。

張嫂被安置住在了東廂。

陳淑沒想到丈夫竟然不在濟南,倒是先期來濟南的父親在,就住在中院。聽父親說。龍謙已經在折返濟南的路上了。出了昨晚的亂子,他當然要趕回來。

整個白天,司令部都瀰漫着緊張的氣氛,這種氣氛陳淑是領教過的,直如當初迎戰官軍進剿一般。父親只是簡單跟她聊了幾句,問了留在沂州的母親弟妹的情況,便被人叫走不知在忙乎什麼去了。熟識的司令部軍官們只有司徒均和宋晉國過來寒暄了幾句。陳淑問司徒昨晚的情況,司徒說暴亂已經平定,沒有什麼大事了。但看司徒的神色,似乎局勢還很緊張。

上午的時候陳淑將兒子交給張嫂,她則與住在西廂的唐紹儀夫人聊天。唐紹儀身爲客人,但跟蒙山軍高層至爲熟悉,上午一直不在後院,大概是在前面與父親他們談正事吧。

按說以唐紹儀的身份,正房似乎應當留給唐家人,但丈夫手下顯然沒有顧忌這點。而唐夫人一直在嘮叨東北的冷,據說那裡的冬天會將鼻子凍掉,拿不定主意該不該跟唐大人去東北。

陳淑有些鄙視唐太太,心想換做自己,別說是東北,就是天涯海角,也會跟丈夫在一起。何況,唐大人身爲奉天知府,哪裡會遭半點罪?

午飯是送過來的,涮羊肉,陳淑請了唐太太一家過來用餐,唐大人只是露了下面,又被人請走了。

下午的時候,來了兩個老朋友來看望她,張紅草和羅二丫,穿着笨拙厚重的綿軍衣。她倆依舊在蒙山軍醫院做事,張紅草已經是一個什麼官了,但依舊未嫁人,倒是當初王月蟬的丫鬟羅二丫已經出嫁,男方是後勤處一個參謀,陳淑不認識。

羅二丫是在武定府抗洪時成親的,也算新娘子。陳淑連聲道喜,起身想找一件合適的賀禮,忙亂中未曾找到。張紅草笑着說你就別忙乎了,想給,以後再說嘛。二丫只坐了片刻就走了,說昨晚傷號不少,醫院有幾個手術,她必須回去了。但張紅草卻沒走,抱着振華一直在逗孩子,很是慈愛的樣子。陳淑便說,你也該找個合適的人了。你看,當初那幫姐妹,只剩你了。

張紅草聞言立即神色黯淡下來,別說了,俺是不會嫁人了。

陳淑知道,當初龍謙手下那幾個女兵因爲其出身,不免受人歧視。便是已經嫁人的孫娟、黃玉等人,日子也不好。孫娟因爲不生育,幾次與丈夫鬧,龍謙還曾上門解勸過。而她們中間最漂亮的黃玉,嫁的人最好,盛光如今也算蒙山軍的高級軍官了,據說在外面找了人。不過沒人挑明,陳淑也沒有告龍謙,怕龍謙生氣。因爲她知道,龍謙一直對這幾個他從刀口下救下來的苦命姐妹頗多關照。

“不說這個了。俺們遇上司令,這輩子就算是有了靠山了。也就是司令,不嫌俺們出身賤,當俺們個人看。現在衣食無憂,看着咱蒙山軍越來越強大,心裡真是高興。哦,不說這個了,對了,俺覺得你該給孩子起個小名了,別總叫他大號。男人的大號不能輕易給人叫的。”

“他卻說名字就是給人叫的嘛。”陳淑看着坐在張紅草懷裡的振華,帶了張紅草剛帶來的一個手工縫製的虎頭棉帽,更顯得虎頭虎腦的。

“那不行。他可金貴着呢,就是咱蒙山軍的小主子嘛,那能輕易給人喊大號?豈不是亂了規矩?”

“你呀,還不知道他爹的性子,最煩那些規矩了。我看他和下面的士兵在一起,心情總是最好。哦,忘了問你,昨晚究竟是咋回事?俺爹和司徒也沒細說。死傷了人多嗎?”

“該殺的巡防營作亂。那不是找死嗎?害得死了咱們一個兵,傷了好幾個,有一個給截肢了……”張紅草在軍醫院已久,見慣了死亡傷殘。說起來神色自如。

“還是找個人吧。一個人總不是個事。現在咱老營都搬來省府了。不一定非找隊伍上的……”

“不提這個了。俺就是過來看看你。醫院離這兒不遠,有空你及過去。俺倒是覺得,像你斷文識字的。不應該一直呆在家裡的。算了,這可不是俺該操心的事。聽說司令一兩天就回來了……”

陳超過來,張紅草便告辭走了。

“淑兒,俺要離開華源了。”陳超接過陳淑泡好的茶,輕輕吹着水面上的浮沫。

“爲啥?”

“已經大致與機器局那邊談妥了。這些日子一直在忙乎這件事。董事長準備讓給機器局總辦徐建寅擔任。”

“那你做什麼?”陳淑一驚。父親離開華源,意味着每年少了大筆的進項了。

“他的意思是先在司令部掛個參議的名義。”陳超講茶杯放下,“華源要與機器局合併,他看中了人家的技術和人才,不用求洋人,就能解決造子彈了,總要給人家一些好處嘛。下一步他準備給我配幾個人,包括那位方參議,啓動對全省的社會調查。所以,我待在省府的時間不多,我琢磨着是不是將你嬸兒他們也搬來濟南?”

陳淑思考着。陳超以爲她在想自己差事的事,其實不是。陳淑是爲自己惦記錢財而羞愧。確實,陳家已經不必爲錢財操心了,只要龍謙軍權緊握,哪裡會缺錢用?略一思忖,“叔,小嫺將來自然是跟葉延冰,這個不要管了。嬸兒當然是來這邊好。就是小志,是不是讓他來濟南做事?”

“他跟我說過小志的事。他的意見是讓小志進山東大學堂唸書去。”

“那感情好。還是他想的周到。”陳淑高興起來,“那就這麼定了,接嬸兒他們來,一家人住在一起,多好。不過,聽說那大學堂自延請了留學西洋的總辦後,課程都是學的西洋教程。小志不過是私塾的底子,在沂州也不過唸了點技術學校的皮毛,能考上?”陳淑又擔心起來。

“無妨。據退思講,巡撫衙門每年都有推薦名額。這點面子,周大人是會給的。另外,大學堂的學子,大都是山東本土子弟,像小志一般學問的,未必有多少。就是考,小志也未必考不上。”陳超在兒子身上用功最勤,督課最嚴,對兒子的學問還是有自負的,“周學熙辭掉學堂總辦到沂州,便跟我提過此事,我當時未應允。覺得他年紀小,有些不放心。現在咱們舉家來濟南,當然要進大學堂唸書去了。”

“那可太好了。小志對學西洋學問很上心,這我知道。他曾說要發明比機關槍更厲害的武器呢。”

“孩子話。”陳超笑了笑,臉色又嚴肅起來,“淑兒,有時候總是想,最近更是如此。想什麼呢?就是覺着他這幾年過於順了些。有清一代,沒有像他這樣,短短兩三年就升到提督的高位的。月圓則虧啊。當初曾侯是什麼功績?什麼地位,還給自己的書房命名爲‘求缺齋’!你要時時提醒他,千萬不可志得意滿。”

“嗯。可是,你不是要俺少管他的正事嗎?”

“這不是干政,而是爲了他的前程,也是爲了全家的前程。仕途兇險哪。這次巡防營騷亂,已經查明便是直隸那邊唆使。人家畢竟佔着中樞,早晚能遞話給帝后。他呢,幾年才見太后一面。聽說西太后身子骨已大不如前了。而且,無情最是帝王家,那點救駕的情分能維持多久?他更是劍走偏鋒,不大理會皇上,而且總是與袁世凱對着擰。一旦太后不虞,大權歸於皇帝,事情就麻煩了。”

“俺倒是聽說,朝廷總是欺軟怕硬。只要軍權在手,誰也不敢怎麼樣……”

“是葉延冰說的嗎?”陳超雙眉一擰,“簡直是胡說!葉延冰是自己人,不必說。你以爲在富貴面前,都會像延冰一樣?這次巡防營鬧事,說不得會有人直接上書朝廷,找他的麻煩。而且,據說朝廷要派重臣前來點驗第五鎮了,這麼大的一支軍隊握在他手裡?朝廷會真的放心?”

“都說朝廷已是日落西山了……”

“胡說!大清建政二百餘年,根深蒂固,靠他手下萬餘兵馬,就想改朝換代?淑兒,好在龍謙頭腦清醒,不肯聽他手下一幫虎狼之將的胡說,你身爲他的妻子,與他休慼與共,千萬要勸慰他時刻警惕,要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晚上陳超是與女兒外孫一起用餐的,正吃飯間,有人傳報司令回來了。陳超讓陳淑繼續吃飯,起身便去了前院。陳淑以爲丈夫會過來,便讓張嫂通知前面再加些飯食來。誰知張嫂回來說,龍謙只待了一刻鐘,便被周撫臺請走了。這一去就是一個多時辰,直到亥時時分,龍謙纔回到後院。

兩個月不見,陳淑見丈夫越發清減了,一臉的疲倦。不由得心疼起來。

“喔,一路辛苦。讓我看看孩子……”龍謙掩上門,先擁抱了妻子一下,然後舉步往裡屋走。

“振華睡了,你身上涼的很,別動他……”陳淑跟着進了臥室。龍謙卻不管,低下頭去親吻熟睡的兒子。

“別,你別扎醒了他……”他大概有兩天未刮鬍子了,臉鬢間黑森森的。

“好親……”

“下午紅草來,說該給孩子叫個小名了。”

“這是你當媽的權力。小貓小狗的叫一個也好。”龍謙凝視着熟睡的兒子,一動不動。

“什麼小貓小狗,屬虎的,叫虎頭吧?”陳淑從後面抱住了丈夫,那種熟悉的味道讓她着迷。

“虎頭?好。就叫虎頭。”

“還沒有吃飯吧?我去給你熱一熱。”

“嗯,真是餓了。剛纔我推掉了司徒他們,有現成的,隨便搞點就行。”龍謙解開外套,脫下軍裝掛在屋角的衣架上,轉身抓住妻子的手,“想我了嗎?”

“去,都當提督了,也沒個正形……”

“哈哈,老婆想老公,天經地義。我可是想得你不行。”

“別老公老公的叫,像是宮裡的太監……”

第8節 湖北第12節 阻擊五第5節 洹上第22節 貪腐案一第2節 葉五與吳狗子第5節 從白嶺支隊到南滿支隊四第4節 西沽之戰三第十七 北京七第16節 肅奸第6節 武昌一第13節 阻擊六第2節 要塞二第20節 秋瑾一第10節 江雲的愛情二第1章 骰子已經轉起來第一節軍事代表團第7節 這一仗一第19節 莫理循與陳超第16節 推廣村民自治的深意第29節 慈禧對龍謙的態度第40節 周馥二第5節 日俄戰爭的後果第35節 整編二第10節 阻擊三第6節 家事國事第22節 義軍第4節 李純的進剿三第4章 山東第一節自治委員會第19節 犧牲三第6節 破莊六第5節 國會五第10節 這一仗四第27節 清廷宣戰萬國第3節 端方第24節 寧時俊一第4節 春節三第2節 分歧第32節 出征二第3節 大隈內閣垮臺第17節 規勸第8節 日本第9節 繁雜的頭緒三第29節 變化五第9節 阻擊二第11節 危機與變局三第23節 春節前一第12節 政治版第35節 初會陳超三第8章 俄國,俄國第一節北京一第7節 慈禧在太原的日子第3節 周毅一第4節 抗洪四第5節 周毅回來了第3節 動員第5節 黑溝臺三第9節 危機與變局一第9節 戰後總結一第29節 戰長沙二第6節 中國成了香餑餑第2節 司徒均第20節 陳超眼中的龍謙二第2節 抉擇第14節 突圍一第10節 勘電一出天下驚二第5節 聖旨到山東三第16節 逆襲一第6節 破莊六第4節 上海第25節 新生活第2章 第一節陳嫺第20節 秋瑾一第4節 去哪兒?第9節 天津三第21節 秋瑾二第40節 誓師出山第13節 機場宣言第9節 繁雜的頭緒三第29節 周毅的心思第5節 事與願違第16節 龍謙的練兵之道一第6節 彼得留拉反了第10節 天津四第10節 繁雜的頭緒四第30節 龍謙與秋瑾第19節 對策第5節 周毅回來了第14節 北京四第40節 誓師出山第19節 初遇義和團二第4節 黑溝臺二第13節 新局面一第7節 太原第13節 軍法監督處第11節 這一仗五第5節 膠州灣第34節 清廷第19節 視察第14節 根據地的變遷二第13節 楊士驤三第14節 危機與變局六第8節 終戰協定
第8節 湖北第12節 阻擊五第5節 洹上第22節 貪腐案一第2節 葉五與吳狗子第5節 從白嶺支隊到南滿支隊四第4節 西沽之戰三第十七 北京七第16節 肅奸第6節 武昌一第13節 阻擊六第2節 要塞二第20節 秋瑾一第10節 江雲的愛情二第1章 骰子已經轉起來第一節軍事代表團第7節 這一仗一第19節 莫理循與陳超第16節 推廣村民自治的深意第29節 慈禧對龍謙的態度第40節 周馥二第5節 日俄戰爭的後果第35節 整編二第10節 阻擊三第6節 家事國事第22節 義軍第4節 李純的進剿三第4章 山東第一節自治委員會第19節 犧牲三第6節 破莊六第5節 國會五第10節 這一仗四第27節 清廷宣戰萬國第3節 端方第24節 寧時俊一第4節 春節三第2節 分歧第32節 出征二第3節 大隈內閣垮臺第17節 規勸第8節 日本第9節 繁雜的頭緒三第29節 變化五第9節 阻擊二第11節 危機與變局三第23節 春節前一第12節 政治版第35節 初會陳超三第8章 俄國,俄國第一節北京一第7節 慈禧在太原的日子第3節 周毅一第4節 抗洪四第5節 周毅回來了第3節 動員第5節 黑溝臺三第9節 危機與變局一第9節 戰後總結一第29節 戰長沙二第6節 中國成了香餑餑第2節 司徒均第20節 陳超眼中的龍謙二第2節 抉擇第14節 突圍一第10節 勘電一出天下驚二第5節 聖旨到山東三第16節 逆襲一第6節 破莊六第4節 上海第25節 新生活第2章 第一節陳嫺第20節 秋瑾一第4節 去哪兒?第9節 天津三第21節 秋瑾二第40節 誓師出山第13節 機場宣言第9節 繁雜的頭緒三第29節 周毅的心思第5節 事與願違第16節 龍謙的練兵之道一第6節 彼得留拉反了第10節 天津四第10節 繁雜的頭緒四第30節 龍謙與秋瑾第19節 對策第5節 周毅回來了第14節 北京四第40節 誓師出山第19節 初遇義和團二第4節 黑溝臺二第13節 新局面一第7節 太原第13節 軍法監督處第11節 這一仗五第5節 膠州灣第34節 清廷第19節 視察第14節 根據地的變遷二第13節 楊士驤三第14節 危機與變局六第8節 終戰協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