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夢中的臺海之戰吳琦

第一部

2002年9月4日,中國人大常委會就臺灣問題舉行了特別會議,經激烈的討論,最終做出了使用武力解決臺灣問題的決定,通過了《關於最終解決臺灣問題的決議》。經過長期的等待之後,對臺使用武力的決心終於下定了。隨後國家主席胡思考正式批准瞭解放軍總參謀部提出的《對臺軍事準備計劃》,該計劃隨即開始實施。

《對臺軍事準備計劃》是按世界大戰的標準來制定的。按計劃全部戰爭準備工作必須在2005年3月1日之前完成。全面的戰爭準備工作開始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計劃在2005年2月前將部隊員額增加到350萬,並準備在開戰後將軍隊立即擴編到550萬人以上。2004年初將重新組建野戰軍,計劃共組建3個野戰軍,其中第三野戰軍用於對臺作戰。爲此將重建多個集團軍,部分已撤消的集團軍番號得以恢復,其中西藏地區將部署一個新的集團軍――第5集團軍,即西藏特別集團軍。空軍將組建新的指揮機構--航空兵指揮部,以負責戰役指揮,還有新一級作戰單位--航空兵集團軍,每個航空集團軍擁有400到500架作戰飛機。由航空兵指揮部下轄航空集團軍以及防空、雷達、通訊等部隊。海軍將組建太平洋艦隊,以用於臺海方面。二炮部隊也將組織一支導彈部隊參戰。

軍工生產大幅度增加了,重要戰略物資的生產和流通也進行了整頓,以保證戰時的需要。例如:爲增加糧食儲備,中國增加了糧食進口,以平衡中美貿易爲由,大量從美國進口糧食,結果使從進口美國的農產品在短時間內大幅度增加,國際糧食市場因此受到了影響。……

正當戰前準備工作順利進行時,臺灣的政局出現了動盪,陳水扁當政幾年來雖積極推行臺獨政策,但不敢宣佈臺灣獨立,這爲某些人不能接受。同時民進黨執政以來的表現早已令臺灣人民失望,支持統一的力量在增強,民進黨的執政地位受到了威脅,民進黨人爲擺脫困境,將全部負責推到了爲陳水扁的身上。成了“替罪羊”的陳水扁的日子越來越不好過了,不得不於2003年1月21日以健康原因爲由,住進了醫院,隨後以健康原因爲由辭職,副總統呂秀蓮隨即任代總統。

呂秀蓮擔任代總統之後,積極推進臺獨政策。通過賄賂選民、選舉舞弊,甚至陷害其它候選人等方法,呂秀蓮作爲唯一的總統侯選人,在5月9日的大選中當選爲總統。

5月10日廣州市首先發生了大學生舉行的反臺獨遊行,北京、上海等地的大學生隨後也紛紛舉行了遊行等活動。反臺獨遊行的規模越來越大,參與者日益增多,到5月末已擴大到全國。軍人雖沒有參與公開的遊行活動,但廣大士兵已紛紛上交請戰書,高級將領們則直接進京請戰。當中國人民銀行於6月2日宣佈發行2000億元人民幣的特別緊急國債時,許多人都明白這沒有說明發行目的的特別緊急國債的爲對臺灣採取軍事行動籌款,於是特別緊急國債很快就被人們搶購一空。

6月6日北京市的上萬名大學生在天安門廣場舉行反臺獨集會,中國國家主席胡思考在此次集會中發表演說宣稱:“爲實現統一,中國將不惜生命和鮮血!”

在此情況下,戰爭準備不得不提前結束了。年初的命今是要求在2004年開戰,而3月12日就要求在年內開戰,5月10日要求進一步提前的命令下達了。

戰爭的氣味越來越濃了,人們已經開始感覺到明顯的戰爭將要開始了,戰爭不再是“可望不可及”了。軍隊招回了正在休假的官兵,部分部隊進入臨戰狀態,並調整了軍事部署,部隊和物資開始向東南沿海地區集結。各種戰時動員計劃和應對方案開始向各級政府下發,以便戰時實施。報紙上,有關“和平統一”的內容開始減少了,最後是隻字不提,“絕不放棄使用武力”的內容也沒有了。

6月15日,中國宣傳將於8月初在東南沿海地區舉行大規模軍事演習,代號:“決戰”。6月18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攻臺總指揮部以“決戰”演習總指揮部的名義成立,地點設於南京,由關蒼海大將任司令員兼政委,下轄第三野戰軍,第二航空兵指揮部,太平洋艦隊,長江導彈羣等。其中第三野戰軍於6月21日正式成立,其下轄八個集團軍和金門集羣。第二航空兵指揮部已於6月初成立,主要下轄由空軍部隊組成的第三航空集團軍和由海軍航空兵部隊組成的第四航空集團軍。太平洋艦隊是以東海艦隊爲基礎,以及由南海和北海艦隊抽調的部分兵力組成。由二炮部隊組成的長江導彈羣下轄了幾乎所有的常規地地導彈和巡航導彈部隊。

7月1日,中國國家主席胡思考在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82週年的講話中,有關臺灣問題的內容僅有一句話:“我們有能力、有信心,更有勇氣解決臺灣問題!”以往“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等內容不見了,如果沒有聽到這句話,有人還以爲演講稿中忘了提臺灣問題。

臺海地區局勢的進一步緊張,把人們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臺灣問題上了,以至於中國政府關於朝鮮半島的聲明沒有多少注意到。原來朝鮮半島的南北雙方關係出現了緊張,尤其是近來發生的事使雙方的對立加深了。首先是韓國情報部門利用雙方擴大交流之機,對北朝鮮開展情報活動的事情暴露了,雖然韓國政府爲此道歉了,但影響了雙方關係。接着,北朝鮮的一隻商船在前往韓國途中,在韓國空軍的海上訓練區域附近經過時,被錯誤的當做靶船擊中,結果雙方相互懷疑。5月3日一架美軍飛機由於機械故障迫降到了三八線北朝鮮一側,這本來這不是十分嚴重的事件,可此時臺海局勢已經緊張了,於是美國就藉此機會向亞洲增派了部隊。5月29日北朝鮮與韓國的海軍快艇間發生相撞事件,事後雙方相互指責,局勢緊張了。6月美國再次增兵韓國,並舉行了大規模的軍事演習。7月3日三八線附近發生了交火事件,局勢進一步緊張。爲尋求支持,北朝鮮的秘密特使於7月6日到達北京。8日中國政府召見美駐華大使,要求美國政府爲緩和朝鮮半島局勢,減少在韓國的兵力,中止軍事演習,否則中國有自由行動的權利,一切後果應由美方承擔。

攻臺總指揮部於6月26日下達通知,要求各參戰部隊於7月末完成集結,戰爭就在開始了!

可是解放軍怎麼也沒有想到,臺灣方面很快就從各方面的情報中判斷出解放軍的進攻日期爲8月初,對此臺灣方面沒有表現出畏懼之色,因爲他們早已確信戰爭不可避免,但他們對形勢充滿信心。多年的兩岸分裂局面,使廣大的臺灣民衆相信社會主義就是法西斯主義,共產黨就是法西斯政黨,統一將使臺灣人生活於“黑暗”之中,相信“臺獨有理”。經過臺灣島內輿論的不斷宣傳,臺灣民衆對前景充滿了信心,相信大陸不會動武,臺灣軍隊不可戰勝,解放軍一擊必敗。臺灣軍隊在長期的“臺灣獨立”思想的影響下也充滿了必勝的信心,昔日因支持臺獨而倍受排斥的軍官們,近年來都得到提升,現在正愁沒有一展才華的機會,希望一點的想法產生了。還有讓人高興的是經過多年的秘密研究之後,臺灣終於掌握了核武器的製造技術,馬上就可以生產出可用於實戰的核武器了。中程導彈的研製工作也取得了重大突破,第一批中程導彈可以出廠了。

美國人的態度讓他們更加有信心了。美國政府一邊宣稱不支持臺獨,一邊大量向臺灣出售軍火,胡思考七、一講話之後不久,美國就宣佈了一項總額超過20億美元的對臺軍售案。美國國會提出議案支持臺灣,某些美國官員公開發表支持臺灣的言論,宣稱如果中國對臺動武,美國會立即以武力保衛臺灣。當海峽局勢出現緊張之後,美國向中國派遣了航空母艦。

於是一個大膽的計劃產生了,呂秀蓮在陸海軍方面的反對聲中,批准了空軍的“慶典”計劃,其計劃的要點是對解放軍實施突然襲擊,一舉摧毀中國空軍主力,奪取制空權,最終迫使中國屈服,承認臺灣的獨立地位,夢想製造第二個“珍珠港事件”。

“慶典”計劃是臺空軍多年前秘密制定的,並經過了多次修改。臺空軍認爲取勝關鍵在於奪取制空權,首先必須消滅敵空中力量,也就是敵人的作戰飛機,最好的方法是將敵機消滅在機場上。所以該計劃的要點在於集中力量攻擊解放軍的各軍用機場,僅對威脅較大的防空導彈陣地實施攻擊。最後確定的目標爲:6個防空導彈陣地、19個機場。

臺灣的情報部門也開始積極活動,準備配合空軍的空襲行動,利用在大陸有情報人員,破壞解放軍的通信指揮系統。臺灣的信息戰部隊也將參與行動,以配合空襲行動。

臺海軍和陸軍將不參與12日的戰鬥,因爲計劃是空軍提出的,空軍想獨佔這份功勞,加之認爲海軍和陸軍在偷襲中發揮不了什麼作用,而且臺陸軍認爲陸軍的任務是防禦,尤其是金門等島嶼的守軍不應主動出擊。海軍則對參與空襲行動沒有興趣,但決定出動潛艇到大陸沿海地區活動,尋機破壞大陸的海上交通線。很快臺灣海軍僅有的兩艘作戰潛艇“海虎”號和“海龍”號潛艇就秘密出航了,其中“海龍”號去上海方向,“海虎”號去香港方向。它們將在開戰之前,到達上述兩地附近的海域。之所以選擇上海和香港,是因爲臺海軍認爲上述兩地都是大陸重要的對外貿易港口,有大量船隻進出,實施攻擊的機會多,而且攻擊成功後的影響也大。

爲達成行動的突然性,實施了嚴格的保密,知道“慶典”計劃真實存在的只有10多個人,知道確切實施時間的人就更少了。爲給對手造成錯感,臺軍沒有進行任何明顯的戰備活動,部分官兵還得到休假的許可。甚至由於怕美國人反對此計劃,未將計劃告知美國。還有意對臺灣工商界封鎖消息,以免臺灣公司轉移在華資產,引起注意力。

實施瞭如此嚴密的保密措施之後,呂秀蓮相信一切正在人不知鬼不覺之進行,可美國中央情報局很快就發覺到了,只是因無法確定情報的準確性,沒能採取行動干涉臺灣的計劃。接着解放軍的情報系統也查覺到了,可此時解放軍內部充滿了必勝的信心,根本就不相信臺灣會發動突然偷襲,當關於臺軍要實施偷襲的情報傳來時,首先是對情報的可靠性、真實性提出疑問。解放軍直到7月11日才確信敵人的計劃是真的,但對敵實施計劃的時間判斷爲7月13日。攻臺總指揮的關蒼海大將看過新的報告後,當即決定在12日的召開特別緊急會議上討論此事,同時下達了進一步加強防空的命令。

第2章

2003年7月12日早晨臺灣空軍的飛行員們突然發現他們與外局的聯繫中斷了,接通作戰命令就到了。每個飛行員都收到一個秘封的紙袋,紙袋內裝有作戰地圖,作戰方案以及任務說明等,這時飛行員才知道作戰計劃和自己的任務。對此飛行員沒有顯示出多少驚訝,因爲他們正等着這一天的到來,爲此他們已經進行了長時間的訓練,以掌握了執行任務所需要的技術和戰術。與此同時,地勤人員也接到了命令,並正按命名要求爲飛機加油裝彈。

中國人民解放軍攻臺總指揮部召開的特別緊急會議於9點正式開始。關於臺軍將實施偷襲的情報被列爲最高級別的機密,所以會前僅有少數人員知道,當與會的大部分者從會議開始時下發的材料中知道敵人的計劃時,不禁大吃一驚。關蒼海大將看着與會人員吃驚的表情後說道:“我和你們一樣,根本就沒有想到,不過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

與會者的情況會報讓關蒼海感到情況並不樂觀。由於軍工生產計劃未能按時完成,參戰部隊的裝備補充計劃已不能按時完成。目前許多部隊剛剛收到新裝備,正忙於改裝訓練。第三野戰軍下轄的八個集團軍中,只有三個集團軍按戰時編制補充完畢,還有三個集團軍是新組建的,正忙於補充人員和裝備,戰鬥力還很弱。金門集羣則只完成構築陣地和部隊集結,但大部分部隊還未進入發射陣地,彈藥儲備也不足。海軍和二炮導彈部隊的準備工作完成的較好。不過最讓他不安的還是空軍,由於飛機老化,許多飛機已經服役數十年了,所以出勤率很低,某些部隊不到50%,雖然這都是一些老式飛機,但這也使部署於一線機場的900多架戰機,實際上只有600多架可用,而作戰計劃要求爲800架以上,而且幾支精銳部隊現在都不在一線。此時空11師正在後方機場進行改裝訓練,空三師則在南方參加軍事演習,海航的幾支精銳部隊也不在一線。

“劉海風,那幾支精銳部隊在那?爲什麼不放在一線?沒有幾支部隊這仗沒法打!爲什麼要把最精銳的部隊放在後面?”關蒼海大將向第二航空兵指揮部總指揮劉海風問道。

劉海風回答道:“因爲這些部隊剛剛完成改裝,正在到後方進行改裝訓練。不過我們已經做好了準備,可以保證這些部隊在二十四小時之內調到與一線。”

“你立即將這些部隊調上來,無論如何明天都要到位,最好今天。”

“是!我保證明天早上這些部隊都在一線機場待令!”

當呂秀蓮、新任參謀總長夏健等人登上機場指揮塔臺,看到即將出動的戰機整齊的排列在跑道上,整個機羣已經整裝待發之時,每個人心中不禁產生了一股“必勝”的信心,不過此時夏健心中多少有點不高興。作爲一個堅定的臺獨分子,他希望實現“臺灣獨立”,可時也是報達呂秀蓮的“知欲之恩”,正是因爲呂秀蓮的支持,他才能成從一個普通的軍官在短短的幾年之內成爲參謀總長,因此他不希望出現任何問題,可是問題還是出現了。原來爲實施“慶典”計劃,臺空軍原計劃投入428架戰機,這幾乎是空軍的全部精華,可因氣候、維修等因素的影響許多飛機替時不能飛了,現在能夠參與行動的只有399架了,雖然抽調了部分原定參與第二波空襲的戰機,使參與第一波空襲兵力依然爲原定的246架,但這樣一來,第二波的兵力就要減少了。這可是一個解決不了的問題,戰機出勤率低不是說解決就能解決的問題,行動馬上就要開始了,不可能因爲有幾架飛機不能參戰而取消行動。

11點20分,幾架擔任正常空中巡邏的戰鬥機返航降落了,派飛機正常巡邏就象對手造成一種一切正常的假象。直到此時一切掩蓋真正意圖的行動都成功了,解放軍依然沒有發現異常情況,不過這種情況很快就結束了。

11點25分,臺空軍參加第一階段行動的246架戰機開動了發動機,隨後一架接着一架滑向起飛路道,偷襲行動馬上就要開始了。注視着即將出擊的機羣,當時間到達11點30分整時,站在呂秀蓮身邊的臺軍新任參謀長夏健發出了命令:“開始!”

等待多時的戰機開足馬力,衝上了藍天。第11戰鬥機大隊長何尚駕駛幻影-2000第一個衝上天空,今天第11戰鬥機大隊擔任空中掩護任務。擔任攻擊任務的F16與IDF也緊退其後起飛了。爲了實現行動的突然性,行動力求一個“快”字。爲了讓全部戰機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升空,除了將各個機場的備用跑道都投入使用外,還實施編隊起飛,以求每次能夠起飛儘可能多的飛機,編隊間的起飛間隔也被壓縮到最短,甚至達到了不安全的成度。這樣一樣,起飛顯得相當混亂,不過整個起飛過程還是沒有出現什麼大的問題,這應歸功於平時的訓練和計劃的詳細。戰機起飛之後,僅編成雙機或四機編隊就高速衝向各自的目標,雖然這樣整個空中編隊就相當“散亂”,但這也減少了對手的反應時間。

臺軍的戰機一起飛就被解放軍的空中預警機發現了,但並沒有馬上引起注意,因爲近日來臺空軍總是在這個時候開始飛行訓練,等發現不對勁時,再發出戰鬥警報爲時已晚。

這時解放軍的特別緊急會議剛剛結束了,人們正在離開會議室,突然傳來了一聲爆炸聲。

“出了什麼事?”關蒼海馬上意識到出問題了。

“以前的情報有誤,最新情報表明,敵人的空襲行動已經開始了。”這是剛剛趕來的情報部尚部長的回答。

“馬上去指揮中心”“快”,還沒等尚部長說下去,關蒼海大將就下了命令,並帶頭衝向指揮中心。

當他到達指揮中心時,指揮中心早已一片混亂。

“報告,通信設備機房內發生爆炸!目前自動化指揮系統已不能正常工作,備用系統正在起動中,一切恢復正常需要一個小時時間!”呂思良作爲指揮中心的技術主管不得不做出這樣的報告,雖然他本人根本不想做出這樣的會報。

關蒼海大將急切的問道:“能不能再快點?”

“不可能了,如果不是剛剛按裝了“雨傘”系統,那麼至少需要十個小時,一小時已經是最快的了!”

聽了這些關蒼海大將感到形勢的嚴峻,敵人是有預謀的行動,通信設備機房發生的突然發生爆炸必是臺灣情報人員所爲,相必整個自動化指揮系統都已處於癱瘓之了中,被動挨打已成定局。一個小時對於敵人來說足夠了,只能希望各部隊能夠堅持往了。事實的確如他所想,大部分自動化指揮系統都癱瘓了,尤其是空軍的。

最讓關蒼海大將不放心的是部隊的思想狀態,由於在力量對比上解放軍佔有絕對優勢,各參戰部隊都存在着嚴重的輕敵思想,認爲勝利一定屬於自己。早就制定了反空襲的具體計劃,還組織了大量的演習,檢查組多次檢驗,昨天還下達了進一步加強反空襲準備的命令。可各部隊所想的問題都是如何對臺軍實施突然襲擊,根本就不相信臺軍會發動偷襲,認定打“第一槍”的是自己。把要求加強反空襲準備的命令看成是對付美軍的,全軍都擔心美國會出兵臺灣,訓練都是以美軍爲作戰對象的,根本沒把臺軍放在眼裡。敵人實施空襲行動的時間選擇的太好了!今天是星期六,按規定這天應是假日,由於處於臨戰狀態中,已經取消了假日,但各部隊在每週六、日都有意讓官兵們休息一下,如果沒有任務,一般會有意減少訓練的時間和強度,增加一些休息時間。現在還是午間時間,大部分人正在吃飯,只有少數人員在值勤。敵人的行動是多麼的突然!部隊根本沒有在心理上做好準備。指揮系統的癱瘓使指揮部與部隊間的聯繫中斷了,可能某些部隊還知道發生了什麼,就是知道了,他們也無法準確瞭解情況,不得不依自已的判斷行事,造成失誤不不可避免的。

與此同時,臺軍參謀總長夏健正高興的向呂秀蓮報告了好消息:“共軍的資迅系統陷入癱瘓了!”

空中的戰鬥已經開始了。

“全體注意,準備應戰”楊威下達了命令,在接到警報之後,他立即率領四架殲-7戰鬥機飛向作戰空域,做爲空12師副師長的他心中早已一片焦急,在空中值勤的戰鬥機除了他這一個編隊外,還有兩個編隊,每個編隊各四架殲-7戰鬥機,總共不過十二架,這太少了。那兩個編隊已經與敵人交火了,不知戰況如何?他們的無線電信號突然消失了,是不是他們都被敵人擊落了?如果是那樣,現在就只剩下一個編隊在空中迎敵了,不知道能不能阻止往敵機的進犯?不知道增援什麼時候能到?可能此時師長已經率隊起飛了,希望他們快點。不要再想了,必須準備戰鬥吧!他告誡自已,他現在要對付的是比殲-7先進許多的幻影-2000。

楊威所擔心的事情的確發生了,前面的兩個編隊已經被全部擊落了。此時臺空軍第11戰鬥機大隊長何尚正爲親自擊落一架殲7高興不以。本來他對以小編隊分散出擊的做法不理解,這時他明白了,這樣做雖然使已方兵力分散了,但留給對手作出反應的時間也少了,所以到目前爲至,一共只有八架殲7對其實施攔截。憑藉幻影-2000先進的雷達和中程導彈,他們將這八架殲7全部擊落,其中有一架就是他擊落的。

這時何尚發現又一批對手出現了,4架殲7衝了過來,可機上的中程空對空導彈已經全部用完了,同一編隊的其它飛行員也報告中程導彈用完了,原來中程空對空導彈的命中率不高,消耗的太快了。此時何尚本可以讓後面跟進的友機實施中程導彈攻擊,可友機還距此很遠,還無法發射導彈,這樣一來,他就必須先躲避一下,以讓前面的對手進入後面的友機的導彈射程之內,否則他馬上會與對手進入近距格鬥。何尚想都沒想的就選擇了近距格鬥,因爲在他看來,以任何理由躲避戰鬥是膽小的表現,尤其是當對手是對被他視爲“廢銅爛鐵”的殲7,那就是貪生怕死。於是他下令:“衝過去,趕掉他們!”“是!”其他幾個飛行員立即迴應道,他們與何尚一樣根本沒把對手放在眼裡。

此時楊威發現形勢對他有利,對手只有4機幻影-2000,雙方兵力對比是一比一,其它敵機則一時還趕到,而且雙方的距離已經很近了。

“大家放鬆一點,準備攻擊。”楊威下完命令就瞄準了一架敵機,而且正好是何尚的座機,經過苦苦的等待之後,他發射了一枚霹靂-9C。

何尚此刻也在瞄準楊威,不過楊威佔了先,何尚不得不放棄攻擊,以躲避飛來的導彈,當他成功的躲過那枚導彈之後,他在內心中大叫道:“好傢伙!再慢一點,一定被擊中!”。很快何尚就找到機會也回敬了楊威一枚“魔術2”格鬥導彈,導彈也被楊威輕鬆的躲過了。

“誰說共軍用的破飛機?誰說共軍飛行員技術差?我被那些傢伙騙了!”何尚很快就大罵起來了,以前許多人對他說共軍飛機如何如何落後,飛行員技術如何如何差勁,可現在他才發現在近距格鬥中殲-7非常難纏,對手的飛行技術也不比他差。雖然他想呼叫隊友支援,可最終還是放棄了,因爲不想讓別人笑他無能,對付不了幾架破飛機。

4機幻影-2000與四架殲-7在空中展開了激烈的空中格鬥,很快雙方的空戰編隊亂了,在瞬息萬變的格鬥中雙方的飛行員都一心只想把對方擊落,戰前反覆訓練的空戰戰術被忘記了,各自選個對手就開始“單挑”上了。何尚與楊威正好分爲一組,兩人越打越吃驚,因爲發現對方是一個非常難纏的傢伙,可以說這是一場高手與高手之間的決鬥。

很快他們之間的戰鬥就有了結果,楊威看準機會,果斷的使用機炮向正在轉彎中的何尚開火,雖然大部分炮彈沒有擊中目標,只有少數幾枚擊中目標。何尚突然間感到肩上和腿上一麻,隨後就是巨痛專來,他意識到被擊中了,而且受了不輕的傷,看來跳傘是不行了。雖然他感覺到飛機還可以操縱,但他清楚自己已經無力飛回基地了,唯一的辦法是迫降了。當他向下望去時,才發現他已經到達了大陸上空了。他的傷勢太重了,傷口不斷的流血,一陣陣巨痛幾乎使他昏過去,唯一令人心喜的是,他還能操縱飛機,憑藉着頑強的意志堅持着,艱難的操縱着飛機減速下降,起落架也放下來了,不久他在一條平坦的公路上安全降落,當飛機停下來時,他再也堅持不住了,昏了過去了。

楊威並沒有因爲擊中敵機發出笑聲來,原來他發現敵人的援軍就要趕到了,面對處於優勢的敵人,他不得不下令撤退,率隊俯衝加速脫離,憑藉殲-7的高速度最終他們成功的擺脫了,但還是有一架殲-7被擊落。

當楊威率隊撤退之時,空12師師長何能率隊趕來了,只可惜與他一起出擊的只有八架殲-7飛機,而且起飛後不久就受到敵中遠程空對空導彈的攻擊,沒有機會對敵攻擊機羣實施攔截了。

臺軍護航戰鬥機的成功掩護,使攻擊機羣未受阻擋的到達了目標上空,擔任轟炸任務的F-16飛機開始投彈了。

空12師駐紮的4號機場此時一片忙碌,地勤人員正在爲戰機加油裝彈,飛行員紛紛奔向戰機。戰鬥警報來的太突然了,人們根本就沒有心理準備,當警報聲剛響起來時,有人還以爲是警報器出了問題,當警報被證實是真的時,有些人都有些慌了,不知道應做些什麼,好在平時的訓練,使人們很快就知道該做什麼了。當時機場上的大部分飛機都沒有做好戰鬥準備,只有八架殲-7飛機因擔任戰鬥值班任務可以起飛。上午值班的飛機剛剛降落不久,飛機上的燃油已經不多了,必須加油。還有些飛機剛剛加完油,可沒有裝掛導彈,而且飛行員還在前往機場的路上。所以當時整個機場上能夠立即參戰的飛機只有八架殲-7。

當又一批戰鬥機完成起飛準備,馬上就可以起飛時,臺軍的炸彈也落下了。此時一輛大客車正載着飛行員飛速衝向停機坪,雖然車速已經超過80公里,可惜太晚了,車上的所有人只能眼睜睜地看着敵機投下的炸彈落下,將整齊排列着的戰機炸燬。爆炸造成的碎片和衝擊波使大客車受到損傷,好在車上沒有人受傷。可是車上的飛行員都不禁流下了眼淚,對手當着他們的面將他們的座機炸燬了。停機坪上的戰機被擊中後,引起了接二連三的爆炸,一時間碎片橫飛,大火四處蔓延,人員傷亡慘重。

“成功了”“我擊中了”當駕駛F-16的左宗天看到自己投下的炸彈擊中了目標之後,大叫了起來。可他馬上就閉上了嘴,原來他突然發現在機場旁的樹林後面好象有一處防空導彈陣地,一處在他的作戰地圖上沒有標明的防空導彈陣地,而且他正從其上空飛過。可以奇怪的是,他安全的飛過了那處防空導彈陣地,並且機上的警報器也沒有發出了警報,跟在他後面的幾個對友也沒有受到攻擊,以至於他懷疑自己是不是看錯了。

實際上,左宗天沒有看錯,那的確是解放軍的防空導彈陣地,當時解放軍不是不想發射導彈,而是沒有準備好。這處防空導彈陣地上部署的是陸軍的第14防空導彈旅,其裝備是中國最新研究的“神箭”導彈,一種因剛剛研究成功,還沒有來得及正式定名的導彈。爲在實戰中驗證“神箭”的性能,解放軍迫不及待的將“神箭”導彈試驗隊改組成第14防空旅,並派到前線,其實它只是一個導彈營。該旅是於昨天部署到這裡的,以加強這裡的防空能力。

當左宗天安全的返航之時,第14防空導彈旅的旅長汪洋正在大發脾氣,因爲他只能眼睜睜地看着敵機投下炸彈之後安全的返航。原來該旅接到戰鬥警報的時間太晚了,與上級指揮機關間的通信設備被臺灣特工人員破壞了,使戰鬥警報沒能傳達到第14防空導彈旅。而駐4號機場的空軍指揮員收到戰鬥警報後也沒想到要通知該旅,因爲該旅是陸軍部隊,雙方相互間的瞭解太少,雖然雙方與間已經架設了專用通信線路。當機場方向專來戰鬥警報聲時,汪洋還以爲空軍在進行軍事演習,還和其它幾個人走到指揮部外,觀看空軍的“演習”,直到機場指揮部向他們尋問情況時,才知道這不是演習。等第14防空旅準備好了,負責攻擊4號機場的8架F16已經飛遠了,發射導彈的時機失去了。

就在汪洋大發脾氣的同時,第34防空導彈旅旅長的文健正在微笑,因爲他們剛剛擊落了一架敵機。更令人高興的是總裝備部派來的攝製組正在該旅進行一個訓練教材攝製工作,今天因爲一點小事上午的攝製工作沒能按時完成,所以他決定晚一點休息以便完成攝製計劃,結果當戰鬥警報傳來時,該旅的全體人員都在陣地上。當一架F16從其發射陣地上空經過,被他們一舉擊落,並且整個過程部被攝製組拍攝下來了。

可惜他們的戰果並沒有改變解放軍被動的局面,形勢依然對解放軍不利。整個指揮系統陷入了癱瘓,這僅僅是由於計算機系統受到了病毒的攻擊,還是因爲通信設施同時受到了破壞。除了攻臺總指揮部的通信設備機房內的爆炸外,解放軍各通信線路也受到了人爲的破壞,雖然多爲線路被切斷,修復起來很容易,但這些線路都是重要的通信線路,而且不可能立即修復,所以在短時間內其影響是巨大的。這當然應歸功於潛伏於大陸地區的臺灣特工人員,自國民黨退守臺灣之後,國民黨的情報機關就在大陸地區建立了規模巨大的情報網,尤其是在大陸實行改革開放之後,其活動和規模有增無減,雖然國民黨已經失去了臺灣的執政權,但這一情報網依然存在,而且爲臺灣當局所控制。經過長期的工作之後,臺特工人員已經掌握瞭解放軍的通信網絡情況,提以找到最重要的幾條線路加以破壞,破壞通信線路也是相當容易的,大部分線路都是無人看護的。雖然戰鬥警報在接到報告之後就下達了,但通信系統也是同時陷入癱瘓,使戰鬥警報未能及時下達,許多部隊只接到一半的命令,通信就中斷了,有些則根本就沒有收到。指揮系統的混亂使整個作戰行動陷入了組織的狀態,各部隊只能各自爲戰。而部隊本身也是問題很多。由於存在嚴重的輕敵思想,許多戰備工作存在問題。擔任戰鬥值勤任務的戰鬥機只有計劃的一半,地面防空部隊的大部分人員正在午間休息,許多裝備還停放在訓練場上,陣地上只有少數人員,還缺少彈藥,按規定彈藥平時要儲存在彈藥庫內,結果只有三分之一的地面防空部隊對空開火。還出現了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某部隊地勤人員將戰鬥警報當成了演習警報,將戰鬥機推入了掩護所,雖然這些飛機因些沒有被擊中,但是這些本已準備好參加戰鬥的戰鬥機也因此失去了參加戰鬥的機會,原來該部隊最近有這樣的演習計劃。起飛參戰的戰鬥機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不及對手,戰鬥力最強的幾支部隊還在後方機場進行訓練。

空中的地面指揮系統已經不能正常工作,只有空中指揮系統還可以正常工作,可空中只有一架空中預警機,而需要指揮的戰鬥機又太多了,致使許多重要的信息無法及時傳達給飛行員,本來可以數字傳送,可殲7等老式飛機沒有有關的設備,只能還使用人工傳送的方式。預警機上指揮人員的指揮水平也很有限,加之戰前的協調工作沒做好,預警機指揮不了戰鬥機,戰鬥機也接受不到預警機的指揮,許多飛行員根本就不知道如何接受空中預警機的空戰指揮,結果空中指揮一片混亂。

“慶典”計劃是非常嚴謹,每架飛機只攻擊一個目標,並儘量一次就將炸彈全部投下,投彈後立即返航,儘可能減少在大陸上空停留的時間。當攻臺總指揮部的自動化指揮系統於12點35分恢復正常時,空中的戰鬥已經基本結束了,此時大陸上空只有少數臺軍戰機,而且正在返航中。

“敵人的計劃太周密了,保密工作做的太好了,而我們也太輕敵了!”此時關蒼海不禁對對手產生了一種敬佩,對手的確有許多讓他感到敬佩的地方。成功的保密工作使解放軍被動挨打,運用信息戰手段攻擊解放軍指揮系統取得了成功的,當然特工人員的破壞活動功不可沒;空襲時間選擇的很好,利用了午休時防備鬆懈之機;空襲方案制定的不錯,小編隊分散出機,快速攻擊,沒等解放軍反應過來空襲就結束了。當然他對己方部隊的表現也是滿意的,雖然部隊在戰鬥開始時有些驚荒失措,但很快就平靜下來了,動作變得有條不紊,完全達到了平時訓練的要求,使損失大大降低,經初步統計作戰飛機損失只有一百多架,遠遠低於估計的數字。

“尚部長,我們的情報工作需要加強,如果你的情報早到幾分鐘就好了,好了,不說別的了,敵人的間諜已經混入我軍內部,我命令你立即組織人員,把這些間諜全部找出來,去吧!”關蒼海大將對身邊的尚部長下達了命令,他沒有過多的注視尚部長,因爲他不想看到尚部長那無法用語言來形容的面部表情。

第3章

這時關蒼海看到第73通信團一營營長劉如華正與幾個人討論着什麼,於是他走上前去,因爲現在非常想找他們談一談,第73通信團是解放軍信息戰部隊,而其一營是唯一一支有實戰能力的信息戰部隊。第73通信團一營營長劉如華今年雖然剛到三十歲,但軍銜已經是中校了,但人們還稱其爲營長。關蒼海以前在開會時見過她幾面,知道她是一個相當有才華的軍官。

“爲什麼會這樣?我們的指揮系統是我軍最先進的,裝有最好的防護系統,你們也時刻防範着敵人的攻擊,可整個系統依然癱瘓了一個多小時。是我們的系統不行嗎?還是什麼其它原因?還會出現這種情況嗎?”關蒼海迫不及待的發出了一連串的問題。

“敵人不會再有機會了”劉如華非常自信的回答道。

“爲什麼?”

“敵人不過早動手了一點,我們瞭解了敵人所使用的方法和工具,而敵人對我們則還不瞭解。我們可以馬上實施反擊,不過攻擊行動要配合全軍的行動才能達到最佳效果。”

“那你們有沒有把握癱瘓敵人的指揮系統?如果能,能達到什麼成度?”

“有把握,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敵人所掌握的技術並不比我們多,而且還沒有與“雨傘”系統相類似的系統,所以其指揮系統的抗攻擊能力與恢復能力還比不上我軍。”聽了這些關蒼海的心情好多了,接着劉如華又報告道:“現在還有一個好消息向您報告,我們完成了‘洪峰’工程。”

“‘洪峰’工程是什麼?”

“它是我軍的一項信息戰計劃,主要用於打入敵通信指揮系統。”

“現在你們有什麼需要嗎?”

“我們需要‘網絡步兵營’的支援。”

“什麼是網絡步兵營?那個部門的?”

“‘網絡步兵營’是我國民間的一個黑客組織,也就是近年來不斷攻擊臺獨網站的人,“雨傘”系統最終也是由他們提出的,後來由我們接手完成的。如果有了他們的幫助我們的攻擊效果能夠更好,不過現在他們分佈在全國各地,最好能將他們立即集中到這裡。”

“你能與他們聯繫上嗎?”

“可以!”

“這樣吧!我負責在最短的時間內將他們送到這,不過你們不要讓我失望!”

這時他發現大家一付愁眉苦臉的樣子,似乎大家的心情都很沉重,於是向周圍的人說道:“我提醒大家一下,敵人取得的只是戰術上的勝利,在戰略上則是一大失誤。”這引起了人們的注意。

第3野戰軍的參謀長崔偉亮問道:“爲什麼?戰略上的失誤?”

“偷襲行動是成功了,但挑起戰爭的責任也隨之由臺灣當局承擔了,這樣我軍出師有名,國內國際輿論對我們有利,其它國家的干涉行動也少了一個藉口。這還有助於消除全軍上下的輕敵思想,讓我們從盲目樂觀中走到現實中來,正確地對待敵人。”大家聽了之後,表情多少顯得輕鬆了點,接着關蒼海又說到:“偷襲行動也不是完全成功的,我軍主力並沒有被摧毀,我們還有還手之力。”

就在這時,一位參謀人員報告道“空三師有一個團馬上就到,是不是要他們追擊敵機?”

關蒼海作出了決定:“不,先穩住了,命令部隊停止追擊,現在我們還有許多事要做。”

崔偉亮追問道:“爲什麼不馬上組織反擊?”

關蒼海反問道:“現在是反擊的時候嗎?敵人的第二波馬上就要開始了!敵人是不會放棄擴大戰果的機會的。”

經此一問,崔偉亮馬上回答道:“對於敵人的攻擊行動我軍已經有準備了,不用太擔心了,可我擔心的是國內民衆的反應,光捱打不還手影響不好,容易引起人們的驚慌,我想開戰的消息已經傳播開了。”

關蒼海說道:“爲避免引發不必要的驚慌,必須馬上想出一個對策,可我現在最重要的任務是如何應對敵人馬上就要發動的第二個攻擊波。”

可是臺空軍沒有再次發動空襲,整個下午沒有一架臺空軍戰機飛過臺灣海峽。原來臺灣迫於美國的壓力不得不放棄了空襲計劃。

臺灣方面是在空襲行動開始之後將開戰的消息通知美國的,時間正好北京時間上午11點35分,即美國華盛頓時間晚上8點35分,此時美國總統布什正在總統辦公室中與幾位政府高級官員討論朝鮮半島局勢。

布什將中央情報局局長尼韋爾帶來的報告僅僅翻了幾頁之後,臉上就顯露出驚訝之色,與平時相比很不自然。

“你能保證這些情報的正確嗎?”布什一邊問中央情報局局長尼韋爾,一邊將還沒有看完有報告遞給了美國國務卿鮑威爾,鮑威爾接過來報告後僅看幾眼表情也和布什一樣了。

中央情報局局長尼韋爾堅定的回答道:“情報絕對準確,韓國軍方的確在準備發動進攻,而且進攻準備基本完成了。”

“那你的報告爲什麼才送來?你的情報送來的太晚了。”

“因爲我們需要時間證明情報的準確性,我和你一樣開始時不相信這是真的,可事實證明我們以前的判斷是錯誤的,三八線附近的交火實際上都是韓國軍方一手製造的,根本不是我們所認爲的那樣,是由朝鮮方面挑起的。”

布什說道:“這羣傢伙想幹什麼?韓國政府爲什麼不阻止他們?”

這時鮑威爾提出的意見:“派特使去漢城,阻止韓國軍方的行動。”

“韓國政府阻止不了軍方的行動。”尼韋爾的話一出口,就讓衆人將目光集中自已身上了。

鮑威爾不解的問道:“爲什麼?”

尼韋爾解釋道:“韓國與朝鮮的關係不同於中國與臺灣,韓朝雙方都有統一爲一個國家的心願,且相當強烈。近年來雙方爲實現和平統一作出了大量努力,但主戰派在韓國依然有很強的勢力,其中最主要的是韓國軍方,政府內部也存在主戰派。而且韓國軍方計劃在政府極力反對的情況下發動政變,推翻現政府。”

聽了尼韋爾的話之後,布什說道:“現在的形勢不太樂觀,必須阻止韓國軍方的行動。應該立即派一位特使去中國,瞭解一下中國的態度,解決朝鮮半島的問題需要中國的參與,中國一定會與我們合作,現在研究派誰去好?”

可尼韋爾卻問:“現在中國能否與我們合作?”

布什問道:“你是說臺灣問題嗎?放心,我們的特使已經出發了,我們能夠阻止臺灣的軍事行動,臺灣的行動無法逃過我們的眼睛,我們可以迫使臺灣做出讓步,臺海危機就可以得到解決。”說到這裡他的臉似乎有了點笑容。

這時總統辦公桌上的電話響了,於是布什抓起了電話,可他很快就將電話使勁的掛上了,並且口中大罵了一句:“呂秀蓮是個婊子!”

布什的舉動把衆人嚇了一跳,因爲他從來沒有這樣過,不過等他們知道臺灣對中國大陸發動了突然襲擊之後,吃驚得一時都說不出話了。衆人很快就恢復了平靜,可面對當前的形勢他們還拿不出好的應對方案。美國雖然多次聲稱要“保衛臺灣”,可實際上美國還沒有準備好參戰,因爲美國根本不想與中國開戰。不出兵也不辦法,因爲美國不願放棄臺灣,結果是左右爲了難。最後布什決定採取保持中立態度,除向亞洲地區增兵以外,力求通過外交手段平熄戰爭。布什親自給英國、法國、德國、俄羅斯、日本等國首腦打電話,希望得到各國的支持,可各國的反應令他失望。英國、法國、德國等國首腦首先對布什大發脾氣,因爲他們認爲臺灣發動偷襲是因爲有美國的支持,結果布什不得不先向他們說明自己也是受騙者,然後才能說明意圖,最後只有日本表示可以出兵,不過僅限於支援美軍的行動。英國、法國、德國表示同意支持美國的調停,但僅限於外交方面,且明確表示反對美國出兵干涉。俄羅斯總統普京只答應向中國領導人傳達美方的意思,而無意阻止中國的軍事行動,因爲中國的行動是合情合理的。布什給中國國家主席胡思考打電話,得到的答覆是:“中國只保證不首先使用核武器。”

胡思考可以拒絕美國的要求,呂秀蓮可不行,臺灣不能失去美國的支持。這時“慶典”計劃的第一階段已經結束,返航的戰機正緊張的加油裝彈,參與第二波的戰機已經準備起飛了。可是準備進行的並不順利,原定的出機時間被推遲了。美國要求臺灣停止軍事行動的壓力,使臺灣的立場開始動搖了,出機時間再一次被推遲,最終在美國的壓力下,“慶典”計劃的第二階段行動被取消了,就這樣“慶典”計劃只進行了一半就中止了。

戰爭已經開始了,可金門等島嶼還保存着和平的氣氛,隔海相望的敵對雙方都沒有開火,即便對方就在射程之內。

梓東溪是臺灣軍界的新秀,被認爲是軍事天才,再加上他積極支持臺獨,所以他近年來不斷升官晉級。“慶典”計劃決定之後,爲防衛金門等島嶼,臺軍除向金門、馬祖等島少數增兵外,呂秀蓮親自點將,由梓東溪擔任金門守軍總司令。可實際上是由他的參謀長楊浦負責指揮作

第35章 第1節 第62章 第2節 第2節 第1節 第一章 第2節 第3節 第1節 第37章 第1節 第1節 第2節 第58章 第64章 第62章 第2節 第20章 第3節 第3節 第49章 第3節 第1節 第2節 第1節 第2節 第58章 第42章 第52章 第3節 第1節 第10章 第一章 第29章 第2節 第34章 第1節 第1節 第2節 第3章 第1節 第34章 第37章 第2節 第1節 第2節 第2節 第1節 第1節 第34章 第15章 第2節 第27章 第9章 第12章 第2章 第41章 第60章 第1章 第30章 第1章 第2節 第1節 第40章 第59章 第3節 第1節 第1節 第5章 第2節 第27章 第37章 第6章 第6章 第1節 第59章 第1節 第2節 第51章 第34章 第1節 第2節 第35章 第5章 第3節 第2節 第2節 第54章 第1章 第52章 第1節 第2節 第1節 第2節 第5章 第1節 第1節
第35章 第1節 第62章 第2節 第2節 第1節 第一章 第2節 第3節 第1節 第37章 第1節 第1節 第2節 第58章 第64章 第62章 第2節 第20章 第3節 第3節 第49章 第3節 第1節 第2節 第1節 第2節 第58章 第42章 第52章 第3節 第1節 第10章 第一章 第29章 第2節 第34章 第1節 第1節 第2節 第3章 第1節 第34章 第37章 第2節 第1節 第2節 第2節 第1節 第1節 第34章 第15章 第2節 第27章 第9章 第12章 第2章 第41章 第60章 第1章 第30章 第1章 第2節 第1節 第40章 第59章 第3節 第1節 第1節 第5章 第2節 第27章 第37章 第6章 第6章 第1節 第59章 第1節 第2節 第51章 第34章 第1節 第2節 第35章 第5章 第3節 第2節 第2節 第54章 第1章 第52章 第1節 第2節 第1節 第2節 第5章 第1節 第1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