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節

“上當了”楊國雄在心中大叫,“風玄真可恨!竟不明說那幾個人是被那的警方拘留的,”他後悔爲什麼不問明情況再做決定。事實上還有許多他沒有想到的,他沒有細想此事就答應下來,令人協助處理,可是負責處理此事的軍官就是一名鐵血之盟組織的成員,他利用楊國雄沒有交代清楚的漏洞,將協助改爲命令,直接聯繫駐港部隊出面直接辦理,而不是按常規經中央政府駐港機構辦理。駐港部隊司令員接到攻臺指揮部傳來的“命令”後立即將此事當成了頭等大事來辦,楊國雄是他的老上級,他正想憑藉這個關係調他到前線去參戰,正愁沒有機會表現一下。

這時李思華又說道:“我估計你是上當了,你一點也不瞭解情況,否則你根本不會這樣。”

“是的,有人找我幫助,我就答應了,可是我沒問具體的情況。”

“那我來告訴你整個事件的經過,其實我也是剛剛知道,被保釋的那幾個人是鐵血之盟組織的核心級成員,曾合著《中國的明天》一書,號稱四大麻煩人物。”

這下楊國雄可感覺到事情的麻煩了,提起網絡步兵營來,幾乎沒幾個人知道,可提起鐵血之盟組織,包括他在內的許多人都知道,鐵血之盟組織可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最有名的民族主義組織。《中國的明天》一書更有名,被西方新聞界視爲“狂熱的民族主義者”,《中國的明天》的內容視爲中國民族主義者的“狂言”。

李思華繼續說道:“他們是因爲打架被香港警察拘留的,他們4個人對對方的7個人打成了平手,可謂身手不錯。其實打架不是什麼大事,還成不了新聞,可是與他們打架的是一羣臺獨分子,這樣小事也成了大事。他們不承認自已錯了,還認爲這是愛國之舉。如果是以前,這沒什麼,可現在是戰爭時期,誰也不會認爲他們錯了。麻煩的是,處理此事的香港警員沒有意認到這個問題,將他們拘留了,結果真正的麻煩開始了。”

“現在他們幾個已經出來了,事情可以過去了。”

“沒那麼簡單,他們被捕後,立即引起強烈反應,等香港方面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決定放人時,已經晚了,而且被拘留的這幾個人是麻煩人物,不是小麻煩,是大麻煩,他們竟然拒絕出去,說要等到事情處理明白了再出去,直到駐港部隊的人去了他們才離開警察局,可是事態已經擴大。”柴狼、王西民、西瓜、夏子寒自稱爲思想理論工作者,“以理服人”的人物,這個時候更要說“理”了,他們不怕事情鬧大,相反越大越好。

這下子,楊國雄頭上有點冒冷漢了,他可感到事態的嚴重性,“事情竟然會是這樣!如何是好?”

“你沒有想到的事情還多着那!前些日子有人提出要修改香港和澳門特區基本法,現在他們有了一個很好的藉口,麻煩的事情在後面那!”

是的,這僅僅是麻煩的開始!

柴狼、王西民、西瓜、夏子寒是應鐵血之盟組織香港地區分部的邀請,去參加香港地區分部的成立大會,他們達到香港的時間是7月12日,正趕上臺海戰爭爆發,當天晚上,爲慶祝臺海戰爭的開始,他們幾個到香港的一個酒店喝酒慶賀。結果意外的發現在同一個酒店,有人正在慶祝“臺灣獨立”,於是引發雙方的爭執,接着就發展爲暴力衝突。餐廳成了戰場,酒瓶子成了手榴彈,酒杯四處飛舞,酒店保安人員根本無法控制局勢,等香港的警察趕到現場時,餐廳內已經是廢墟一片,參戰人員是個個帶傷,不過都是輕傷,簡單的處理一下就可以。最後交戰雙方的人員被“請”進了警察局,他們因對警方採取不合作的態度被警方拘留,而與他們打架的人則在作了簡單的錄了口供之後,取保候審了。因爲他們不僅有錢,還有勢力,在香港的許多朋友爲他們出面說情。

此事件發生後,互聯網上就出現了有關的消息,引起巨大的反應,鐵血之盟組織在網上發表聲明,宣稱支持其成員的行動,因爲這是愛國的行動,要求香港警方立即放人,這一態度得到了大陸網民的全力支持。可惜處理此事的香港警員根本就不知道此事在大陸的反應,沒有立即放人。

麻煩就此開始,不放人,鐵血之盟組織可不答應,更何況他們認爲這是愛國之舉,因此調動一切力量加以救援,這纔有了風玄尋求楊國雄幫助一事。也就在風玄忙於活動之時,香港警方已發現問題的嚴重性,於是決定放人,可是警察局裡的那幾位竟然拒絕出去,簡直是沒事找事,對於打架一事,這幾個人是“理直氣壯”,對於被拘留一事,他們更是“不服”,宣稱:“此事還沒完!我們要讓香港警方永遠記住此事!”雖然最後他們在駐港部隊人員的勸說下,走出了警察局,可問題剛剛開始。一場聲討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運動開始了。

香港特別行政區首長李士嶼從此犯上愁,一個小小打架事情已經成了大事,先是有人打電話表示不滿,要求放人,可是放人之後,抗議之聲更是一聲高過一聲,形勢一點好轉的跡象也沒有。臺灣人已被視爲臺獨分子,打架事件又使香港人被視爲臺獨支持者,這嚴重影響了香港的形象,迫使李士嶼公開發表聲明對打架事件進行解釋,希望消除不良影響。

當李士嶼想盡一切辦法平息此事之時,正有人決定將此事鬧大,絕不是動口,發表一下抗議,而是採取實際行動,修改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這並非不可能,對於“一國兩制”持反對意見的人不是沒有,以前就有人提出修改特區基本法的問題,可惜這個提意當時沒能通過,現在機會來了,當然不能放過。

鐵血之盟組織也積極推動修改基本法一事,14日該組織舉行一個網上會議,所有能參加會議的人都按時上網,來到專用聊天室開會。其實許多人早已在聊天室內等候多時了,會議的主要內容是討論有關柴狼、王西民、西瓜、夏子寒等4人被香港警方拘留的問題,事情發生的當天他們就已經正式表態了,這次則是進一步討論有關問題,原來事情越鬧越大。

首先是由情報組的人介紹情況,該組織的情報組是一個專門負責收集信息和資料的部門。有關這次事件的各種資料已經被他們收集的差不多了,經過整理之後,情報組組長魏少東報告道:“此事件絕不簡單。”聽起來好象說與沒說都一樣,不過此話是由魏少東,一個平時少言寡語,怕熱,喜靜之人說出的,那就絕不是簡單。果然,接下來的彙報內容讓所以與會的人怒氣沖天,“經過仔細的調查分析,我們發現這絕不是幾個臺灣分子的集會,對方的7個人中,有5個人是臺灣建國黨黨員,其中有1人是臺灣建國黨在香港地區設立的支部負責人,另外4人則是建國黨黨內的積極分子。”

這時有人問道:“除了這5個人之外的2個都是什麼人?”。

魏少東回答道:“1個美國人,據悉他是美國反華組織成員之一;另一個是香港人,而是不是普通的香港人!這也是問題所在。”這樣的回答,引起了人們的注意力。

“這個香港人據悉是一名警察,有關他的姓名、以及所擔任的職務目前還在覈實中,但現在可以確信的是他是一名警官。”

“香港人蔘與臺獨分子的集會,還是一名警察,職務還不低,這說明了什麼?香港人支持臺獨嗎?”這是鐵血之盟組織宣傳組負責人“小雨”的話,“小雨”真名是孫國權,一個能言善辯,也是誰也管不了,喜歡獨斷專行的主。

“某些香港人的確存在支持臺獨的言論,當然那只是極少數人,絕大多數香港人還是支持統一的。”魏少東聽了“小雨”的話之後,立即解釋道,因爲他感到要出事,在他的記憶中“小雨”從不輕易發言,不喜歡說沒用的話,尤其是一開口就提出問號的時候,一定會有事,而且不是小事。

的確,在接下來的會議中,“小雨”控制住了會議。

“只是極少數人嗎?那是與幾百萬香港居民相較的結果,實際上爲數不少,絕不是一個二個的問題。”這可以是“小雨”的正式發言的開始,也是基本論點。

“成立了香港特別行政區就是考慮到了香港的特殊性,實行“一國二制”“高度自治”“港人治港”都是基於此,香港的確是特殊的,但這這不意味着香港的特殊化,可獨立於中國的法律之外。

然而某些香港人的所作所爲是不能接受的。有香港人公開宣揚“臺灣獨立萬歲!”,還有打着“反共”的旗號,進行“反華”的活動。某些香港記者以採訪爲名,收集國家機密,其中有些人根本就是臺灣的間諜人員。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行爲也不可理解的。內地正在大力打擊“***”之時,“***”還可以在香港地區長期合法的存在和活動。特區行政長官出訪美國時,美國人是以國家元首的標準來接待,這不是把香港當成一個國家來看待是什麼?特區行政長官是否有資格接受國家元首一級的接待還是一個沒有定論的問題,可是他並沒有表示過拒絕。……

香港是中國的一個部分,不能獨立於中國的法律之外。可事實上,香港人與內地人之間存在着權利和義務上的不平等。已經有全國人大代表提出修改香港特別基本法的議案,我們應支援這一議案,併爲這一議案提供支持。”

也許這些話本身不具有很強的煽動性,可惜這些話是在由鐵血之盟組織全體高層領導人員參加的會議上由善於煽動的孫國權說出,因此這些話產生出的效果是鐵血之盟組織非常自然地通過有關聲討香港特區政府、支持修改香港特別基本法的決議。

以某些標準來衡量,鐵血之盟組織只是一個“小”組織,甚至有人不知道它的存在,這樣一個組織按理說,應不能產生出什麼影響力;然而它是中國最大的民族主義組織,一向被認爲是一個激進派,屬於強硬的“鷹派”;而且現在又是戰爭時期--一個非常特殊的時期,和平時期的某些論點與理論並不適合於這一時期。人們不得不改變對它的看法,鐵血之盟組織彷彿在一晚之間變得強大起來,影響力無限擴張,無人再敢小看它。

13日這一天,每一個普通的中國人都爲前線傳來的消息高興着。與昨天相比,人們的心態更加穩定了,對戰爭已經不再感到驚慌了,對於解放軍更加有信心。早晨人們起牀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開電視機收看早間新聞節目,人們急切的想了解前方的戰況,尤其那些遠在大後方的人們。炮擊金門的消息讓人們感到了鼓舞,接下來有關發生大規模空戰的報道則使人們興奮起來了。戰爭已經成爲人們關注的焦點,新聞媒介自然也大力關注,因此早間新聞節目的播出時間被無限制的沿長,以至於許多人沒有時間看完,上班的時間已到。

戰爭以意想不到的方式開始,讓人們事前沒有任何心理準備,但人們都知道應返回工作單位去,爲戰爭出力。實際上,戰爭爆發的當天,許多人就放棄休假,急忙返回工作單位了。“一切爲戰爭服務”已經成爲人們的口號。軍需部門下發的戰時緊急訂單已發出,不僅軍工企業全力投入戰時生產,許多民用企業也開始轉產軍品。

對於那些身在戰區的人來說,這一天還許多事情可做。清晨飛機的轟鳴聲將還在睡夢中的人驚起,於是人們紛紛起牀,舉目觀戰。接着就是搶救跳傘的飛行員,還有抓俘虜,許多跳傘的臺灣飛行員一落地就受到人們的“歡迎”。對於遠離戰場的人們來說,除了返回工作單位上班,就是參加爲戰爭捐款的運動。

戰爭爆發後,有關爲戰爭捐款的活動也隨之展開,許多人準備捐款,以實際行動支援統一大業,然而讓人們失望的是,政府並沒有準備好接受大量捐款,因此爲戰爭捐款運動最初的組織工作並不順利,不過這不影響人們的熱情。除了爲戰爭捐款之外,人們還可以通過購買特別緊急國債的方式支援戰爭。中國人民銀行已宣佈2000億元人民幣的特別緊急國債,目的是解決戰時的軍事行動開支,由於有以前的國債發行系統的支持,發行起來較爲順利,僅數天時間,即超額完成任務。

政府工作人員已經從開戰之初的慌亂之中解脫出來,工作秩序已恢復正常,各項工作開始步入正軌。公安機關開始對臺灣人實施甄別。當身在大陸的臺灣人懷着不安的心情,按要求來到公安機關時,才發現所謂的對在大陸的臺灣人實施甄別,實際上只不過到當地的公安局報個告,填寫個表格;只有被懷疑爲間諜的人,事情要多一點,但一般也只是被告知:‘請隨時與我們保持聯繫,以配合我們的調查工作!’然後被告知幾點注意事項,接着就可以離開。所謂對臺灣人在大陸的財產實行“國家監督”,只不過是要求臺灣人將其在經營活動的情況報告一下吧了,根本不存在“沒收”的問題。只有有關審判支持臺獨的人員和公司的事,由於還沒有開始進行,還不得而知。

中國大陸經濟不可避免地受到戰爭的影響,只不過諸多影響之中,惡性影響少。中國經濟在2002年出現明顯的好轉。國有企業經過幾年的調整之後,渡過了最困難的階段,私營企業的發展依然強勁,進出口貿易額不斷增長。就業機會的增多,使失業問題不再嚴峻,從總體上說經濟形勢已擺脫困境,走上良性發展之路。戰爭的爆發,給這一切帶來了陰影。

戰前,中國已對戰爭對經濟的影響問題進行過深入研究,經計算得知,中西方間的“經濟制裁”將使中國約3000萬人的就業受到影響,其中1000萬人失業。而生產替代進口品的工作,約爲800萬人提供了就業機會,投入軍需生產的人員將增加約600萬人,同期軍隊將擴充至550萬,加上執勤的民兵、武警部隊等人員,中國的武裝力量將增加至1000萬,約比戰前增加600萬人。合計,失業人數與新增的就業機會相等,不會出現大規模的失業。不過這種情況不可能長期維持下去,否則情況會越來越糟。

中國與西方國家間相互“經濟制裁”使許多出口商品的貿易中止,許多工廠停工,工人失業。以出口加工業發達的地區深受其害,如東南沿海地區,好在來自國內的訂單增加,因爲進口品的來源中斷了,不得不用國產品代替,許多出口加工企業因此得以生存下去。

進口農產品的減少,促使農產口的價格上漲,雖然幅度不大,但足以中國大部分農民深受其益。同時也令許多從事出口農產品生產的農民“欲哭無淚”,因爲他們的產品多是專門爲國外生產的,國內需求量小,幾乎無法內銷。這時政府宣佈以正常的價格收購全部因“經濟制裁”無法出口,又不能內銷的農產品,首期專項收購資金爲2000億人民幣。這一政策雖救了農民,但有人認爲:“這樣只能應一時之需,根本無法長期實施,同時這也將給經濟造成長期性的負面影響,因爲這消耗了太多的資金。”

戰爭對第三產業,也就是服務業的影響最大,萬幸的是中國國民經濟中第三產業所佔比重不高,對整個經濟影響有限。旅遊業受損最嚴重,海外旅遊者的人數大幅度下降,尤其是來自西方國家的,西方國家政府勸人們不要去中國旅遊。國內旅遊者在一定程度上的減少,戰爭讓人們失去旅遊的興趣。昔日人滿爲患的風景名勝區變得冷清,旅遊業收入成直線下降,好在情況還沒有到崩潰的成度。

戰爭對工業則具有刺激作用,由於戰爭的巨大需求,已開始動員民用企業投入軍需生產,隨着時間的推移,將有越來越多的企業投入到了軍需生產的行列。鉅額軍需訂單的突然間到來的,竟讓某些企業不知所措,尤其是國有大中型企業,因爲這些企業的生產多年來一直處於不景氣中,大量職工已經下崗了,企業突然間面臨着勞動力不足的問題。本以爲,只是通知下崗工人回廠上班就可以解決問題了,可許多下崗工人不願返廠上班,因爲他們在下崗後找到了新的工作了,其中不少人的生活過的還很不錯。因此企業領導們不得不親自去耐心勸說工人返廠上班,把退休工人被找回來,甚至要招收部分臨時工,尤其是那些有經驗的技術工人。軍需生產的增加對於以工業,尤其是以重工業爲主的地區無疑是一個好消息,如東北地區。

因某些物資被列爲戰時專控物資,如石油,實行國家專控,以保證軍事需要,造成這些物資對民用市場的供應出現了短缺,甚至中斷,許多企業因此減產或停產,甚至倒閉。金屬鎢因屬於重要戰略物資,一直屬於國家專控物資,可是金屬鎢的非法加工與活動銷售一直沒有停止過,可是自金屬鎢被列爲戰時專控物資之後,有關非法被徹底的取締。以前盜竊原油的活動一直無法有效制止,可是自原油實行國家專控之後,盜竊原油的活動基本消失,非法的小煉油企業因此得不到原油,紛紛倒閉。以前解決不了的問題解決了,原來沒有人想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現在對這類非法活動的處罰,比平時嚴格了許多,甚至可以被處以死刑。

市場上的進口商品迅速被國產品所代替,許多企業因此生意興隆。昔日被進口商品的衝擊下度日艱難的中國企業重獲生機,國內某公司總裁在一次會議上說:“經過多年的努力,我們的產品終於可以與進口貨相比,可外國公司的低價傾銷行爲,使我們處理艱難,以前要求政府進行反傾銷調查,現在不用了!中止進口後,庫存的進口貨將很快消耗一空。我們的產品將成爲唯一的選擇,會供不應求,所以必須立即增加產量,價格也要提高,價格戰已經結束了!我們要借戰爭之機獨佔中國市場!”這一點也不是夢話。

大型鋼鐵公司可樂壞了,中小型鋼鐵公司則想“哭”。以前中國進口的鋼鐵產品多爲高檔產品,出口的多爲初級產品。現在進口的中斷,使高檔鋼鐵產品的價值上漲,可中小型鋼鐵公司多沒有生產高檔鋼鐵產品的能力,軍需訂單也多進入了大鋼鐵公司的帳下。與此同時,大鋼鐵公司還將因出口的中斷,而原本出口的產品轉向國內銷售,使初級產品的價值不升反降,這就衝擊了依賴內銷的中小型鋼鐵公司。

對於這種情況,一位經濟學家說道:“雖然有許多壞消息,但這是進行產業結構調整的好機會!”

相比之下,戰爭對臺灣經濟的影響更大,實際上,戰爭已令臺灣經濟陷入崩潰的邊緣,別看戰爭僅開始幾天,影響已顯露出來。臺灣經濟屬於典型的外向型經濟,需要進口原料或半成品,加工成成品之後出口。臺灣經濟自我保障能力差,除自身資源有限外,基礎工業也是薄弱環節,許多工業品根本無法生產,尤其是軍工產品,如:IDF戰鬥機是利用進口零配件組裝的,談不上臺灣製造。

由於戰爭的爆發,外商紛紛撤出在臺灣的投資,中止或取消合同,臺灣失去大量出口訂單,令許多企業不得不停工。解放軍宣佈封鎖臺灣後,立即使進出臺灣港口的商船明顯減少,貨運量也隨之下降,隨後對基隆和高雄實施的沒有造成多大損失的空襲,更使之進一步減少。雖然海運並沒有完全中斷,但貨運量已下降到很低的水平,依靠這麼一點貨運量根本滿足不了需要。因此生產原料運不進來,產品運不出去。

臺灣經濟發達的原因之一就是與大陸間的貿易往來一直處於出超地位,臺灣產品大量輸入大陸市場,而大陸產品被人爲的阻止於臺灣市場之外,如果除去對大陸的貿易順差,臺灣實際上處於入超的地位。戰爭開始後,臺灣與大陸間的貿易往來已經中止,臺灣失去了一個重要的市場,這對臺灣經濟的打擊也不小。

對臺灣電力系統的破壞則無疑是“雪上加霜”。正如解放軍先前所預料的那樣。如果攻擊發電站,雖然效果會很好,但不利於戰後重建工作,必竟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因此決定破壞輸變電系統。實際效果比預期的好許多,電力可以說是現代文明的動力,沒有電,人的生活進入了黑暗之中。空調不能用、電視不能看、冰箱不製冷。當然大停電也讓許多臺灣黑客無法使用電腦,更不要說上網,海峽兩岸間的網絡戰場也多少受到了影響。也許人可以忍受沒有電的生活,時間長了甚至可能習慣沒有電的生活,但是機械設備不行,沒有電力供應,機械設備無法工作,機械不能開動的結果是工廠不得不停產,工人隨之失業。正如一位西方經濟學家所說:“這幾乎要了臺灣經濟的命!”

更爲嚴重的問題是,當臺灣電力公司的員工進行搶修時搶修所需的備品備件儲備不足,他們沒有想到解放軍會大規模攻擊破壞輸變電系統,因此沒有儲備太多的備品備件。臺灣島內的企業根本無法生產所需的大型輸變電系統設備,全部需要從國外進口的,這時再緊急向外國訂貨已是“遠水解不了近渴”。經過電力公司員工的努力,最終電力供應得以部分恢復,但只能保證某些重點單位的用電需要,從此臺灣全島開始出現普遍的停電現象,昨天還燈火通明的臺北市,當晚就實施了燈光管制,表面上說是防空襲,實際上是無電可供,大規模停電對臺灣民衆士氣打擊非常大。

許多臺灣企業已陷入困境,大型企業還可以依靠雄厚的實力支持下去,而實力弱小的中小型企業多無力支撐下去,紛紛停產,甚至倒閉,而且數量會越來越多。大陸對臺商資產實行的“國家監督”被許多臺灣人認爲是“沒收”,使許多人不得不宣佈“破產”。

戰爭影響的不僅僅是大陸與臺灣經濟,對其它地區經濟也構成影響,港澳地區首先受到影響,香港的轉口貿易最先受到衝擊。經香港的海峽兩岸間人員和貿易往來活動的中止,以及中國與西方國家間的“經濟制裁”,使經香港的貿易活動大幅度下降。戰爭也使前往香港旅遊的人數大量減少,旅遊收入隨之大幅度下降,相關行業也受到了嚴重影響。澳門的情況與香港相近,不過如果港澳地區要與臺灣地區相比,情況就要好得太多!

港澳臺地區及大陸地區的經濟動盪很快影響到整個東南亞地區,此時東南亞國家,尤其是越南、菲律賓等國正在美國的策動下,紛紛挑起事端,加入到反華的行列中,認爲中國因爲臺海戰爭已無心顧及南海問題,正是奪佔地盤的好機會。可是他們怎麼也沒有想到,經濟危機正從他們的身後襲來,一位經濟學家預言:“一場新的經濟危機將在東南亞地區爆發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危機!”這真可謂“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如果“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僅僅是殃及東南亞地區是完全錯誤的。人們關心戰爭,但是很少有人考慮戰爭起引發的經濟問題,雖然有經濟學家預感到東南亞地區將發生經濟危機,但對場危機的嚴重性多缺少認識,認爲這僅僅是一場地區性的經濟危機,不會引發世界性的經濟危機。可實際上,引發世界性的經濟危機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一場世界性的經濟危機則開始萌發了!現在就看人們能不能阻止這場危機發芽!這談何容易,2003年的世界經濟早已爲這場危機準備好一切必要的條件,就缺少導火索了!

更’多‘小’說,‘盡’在‘星’月‘書’吧‘!

第1節 第8章 第43章 第2節 第1節 第1節 第41章 第6章 第2節 第2節 第10章 第2節 第62章 第65章 第2節 第1節 第2節 第2節 第1節 第49章 第3節 第2節 第54章 第1節 第2節 第1節 第3節 第8章 第34章 第4章 第44章 第1章 第2節 第2節 第3節 第2節 第18章 第32章 第3節 第64章 第13章 第26章 第60章 第7章 第14章 第3節 第11章 第61章 第2節 第3節 第1節 第1節 第26章 第47章 第19章 第3節 第53章 第2節 第33章 第1節 第61章 第59章 第2節 第3節 第1節 第一章 第47章 第1節 第2節 第30章 第2節 第1節 第3節 第34章 作者的話第1節 第31章 第44章 第32章 第45章 第41章 第3節 第1節 第27章 第26章 第36章 第3節 第2節 第17章 第2節 第3節 第28章 第3節 第12章 第48章 第2節 第2節 第1節 第21章
第1節 第8章 第43章 第2節 第1節 第1節 第41章 第6章 第2節 第2節 第10章 第2節 第62章 第65章 第2節 第1節 第2節 第2節 第1節 第49章 第3節 第2節 第54章 第1節 第2節 第1節 第3節 第8章 第34章 第4章 第44章 第1章 第2節 第2節 第3節 第2節 第18章 第32章 第3節 第64章 第13章 第26章 第60章 第7章 第14章 第3節 第11章 第61章 第2節 第3節 第1節 第1節 第26章 第47章 第19章 第3節 第53章 第2節 第33章 第1節 第61章 第59章 第2節 第3節 第1節 第一章 第47章 第1節 第2節 第30章 第2節 第1節 第3節 第34章 作者的話第1節 第31章 第44章 第32章 第45章 第41章 第3節 第1節 第27章 第26章 第36章 第3節 第2節 第17章 第2節 第3節 第28章 第3節 第12章 第48章 第2節 第2節 第1節 第2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