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節

此時臺灣的那些執政者們現在正頭大着,苛刻的停戰條件正等着他們執行。

停戰條件中要求,臺灣必須立即宣傳放棄獨立,因此趙京於8月1日上午,發表公開聲明宣佈放棄臺灣獨立,輕鬆的滿足了這個條件。這個聲明中漏洞不少,彷彿是一篇“勝利公告”,否認戰爭失敗,讓人們以爲臺灣迫使中國大陸屈服了!結果引起許多人的批評,可是中國政府竟默認了這個聲明。不過這樣還是讓趙京等人的心很難受。

臺灣好不容易纔研製出核武器,還發展了不少生、化武器,研製了自己的中程導彈,可是停火協議中,明確要求臺灣接受由聯合國主持的武器覈查,以銷燬其核、生、化武器以及遠程導彈。這等於給臺灣“拔牙”,無異於自斷自臂,失去威懾對手的最有效手段。然而不執行又不行,不僅中國不答應,美國人也不同意。美國人只想要一個聽話的“棋子”,而不是一個擁有核武器的“反華盟友”。

當武器覈查小組於8月6日抵達臺灣時,歐陽濤差一點暈過去,原來協議中寫明由聯合國安理會5大常任理國組織“多國聯合覈查小組”,可實際上武器覈查小組的300多名成員中,只有1個英國人,1個法國人,5個美國人,7個俄羅斯人,其他成員都是中國人,這等於是中國大陸獨自對臺灣實行武器覈查。

組長是蘇青陽,原是參加中美巴黎秘密和談的代表,爲人辦事認真,大公無私,他統率的武器覈查小組想去什麼地方覈查就去什麼地方,什麼時候想去什麼時候去,很少會事前通知一下臺灣方面,甚至覈查小組的成員也不通知。對於他的“獨斷專行”,讓臺灣方面吃了不少苦頭,然而又毫無辦法,俄羅斯人明顯是與中國人是一個“鼻孔”出氣,美國人毫無“責任感”,對工作一點也不關心,英國人和法國人根本不管事。而且(YU)的脾氣不好,動不動就出口威脅之詞,他手下的脾氣也好不了那去,某次檢查某研究室時,差點與臺灣警衛人員動起武來。對於這些壞脾氣的人的舉動,李思華竟無一點批評之意,還不時予以鼓勵,甚至表示要不惜撕毀停戰協議以支援武器覈查小組的工作。武器覈查小組在組長蘇青陽的帶領下如入無人之境,將臺灣用於生產、研究核武器、生化武器及遠程導彈的各種設置及材料、技術資料等全部摧毀,同時利用武器覈查之便,對臺灣的軍事工業進行了一次全面的瞭解,隨手還收集了不少軍事情報。

對此臺灣當局只能聽任之,因爲禁止或限制武器覈查小組的活動只能引起麻煩。

臺灣不僅要接受全面的武器覈查,還要將澎湖列島設爲不設防的地區,既:不得在澎湖列島佈置作戰飛機和艦艇,澎湖列島上的岸基反艦導艦及岸炮要立即拆除。澎湖列島駐軍不得超過3000人,並其裝備進行限制,如:不得裝備超過100毫米口徑的火炮,不得擁有坦克,裝甲車輛也不得超過30輛。這樣一來,中國要封鎖臺灣海峽就相當容易了,臺灣等於又失去一個天然的防線。

如此苛刻的條件,讓臺灣幾乎無法接受,可是美國人的態度讓臺灣方面無法拒絕。

停戰之後,趙京將歐陽濤找來商討整理軍備問題,臺灣面臨的當務之急是重整軍備,臺灣海空軍的損失不小,急需補充,尤其是作戰飛機。臺灣軍事工業水平有限,重要裝備必須多國外進口,然而受停戰協議的影響,美國人又不敢向臺灣出售大量軍火。美國已將與中國達成的秘密協議中有關對臺軍售內容的部分通知臺灣方面,具體內容爲:美國對臺軍售必須於事前通知中國;每月運交臺灣的軍火價值不得超過4000萬美元;美國還不得向臺灣直接出售、間接提供或者支援臺灣獲得潛艇、空中預警機、遠程雷達及其技術等。

趙京說道:“我們必須加緊整理軍備的速度,臺灣要生存下去,沒有強大的軍隊不行。”

歐陽濤應道:“是的,中國正在加緊戰備,滅我之心不死!”

趙京插言道:“除了美國之外,又有誰能爲我們提供力需有軍火?可是美國人不信任我們,不願意提供軍火,這如何是好?”

歐陽濤回答道:“東西是死的,人是活的,總會有解決之法的,美國不可能放棄臺灣,表面上的拒絕,不過是給中國人看的,內心就不一定了,美國人也不會願意接受什麼限制的,因此最好馬上派去美國活動。”

“好的,我馬上派人去了活動,下面我們討論一下,有關澎湖駐軍的問題,如果真按要求辦,臺灣不就是完了嗎?”

“不是限制澎湖列島的駐軍嗎?不駐軍隊,駐紮“警察”不行嗎?只不過警察的裝備不是手槍、警棍,而是機槍,導彈。”

“可是不能裝備重武器,那怎麼辦?”

“可以秘密儲備於倉庫中,平時不拿出來,戰時再裝備起來!”

“很好,就這麼辦!”

確如歐陽濤所說的,美國人並無意放棄臺灣,因此經過一番活動之後,美臺軍售活動繼續進行,只是爲避免中美秘密協議的限制採取了一些措施。

新東西不買,不能買舊貨嗎?美國人將庫存的許多舊裝備以“報廢物資”之名,賣給臺灣,表面上是東西售價很低,實際上臺灣實際支付的錢比買新的差不了多少,誰讓臺灣急需這些東西?400輛美軍淘汰的M-60坦克按廢鋼鐵出售時總售價僅200萬美元,但美國人學會了亂收費,如:臺灣出付的運費爲正常情況的30倍,還有什麼代保管費、檢疫費等,結果等運到臺灣港口,每輛坦克的價格變爲200萬美元。

臺灣以“民用航空零件”的名義進口了大批飛機零配件,除了修復受損飛機之後,主要是用於再生產300架IDF戰鬥機之用,IDF戰鬥機名爲臺灣製造,實爲美國零配件臺灣組裝。不過中國大陸成功的迫使法國拒絕向臺灣提供幻影飛機的零件,結果大部分受損幻影飛機無法修復,不得不停飛。

新生產的IDF戰鬥機一時間無法交貨,於是臺灣將已封存的F-5、F-104等飛機啓封,重新投入使用。還以收購“舊金屬”等名義,從美國等國獲取了大量舊飛機,這些舊飛機到達臺灣之後,經過修理之後即交付部隊使用,以應一時之需。

最幸運的是,中國大陸對此基本上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只有不過分就行。因此有關對軍售的限制並沒有阻止臺灣的重新武裝,但是臺灣花了大價錢之後只解決了裝備數量問題,而裝備質量明顯下降,臺灣基本失去了遠程預警能力,原有的地面遠程預警雷達被摧毀,空中預警機只有1架能用,只有依賴於美軍的情報支援。

除了重整軍備外,臺灣也沒忘解決其它問題,其中尤以經濟爲重。雖然臺灣在戰爭中損失的主要是軍事裝備,但電力系統的癱瘓對臺灣經濟影響不小,加上進出口貿易基本中止,令依賴於進出口貿易的臺灣經濟幾乎陷入絕境,戰時僅有軍事工業能保持滿負荷生產,但是臺灣的軍事工業基礎太差了,對臺灣經濟沒有多大幫助。戰後,臺灣的電力供應很快恢復正常,進出口貿易也恢復了,然而戰爭帶來的影響並沒有馬上消除,尤其是東南亞經濟危機的發生,臺灣隨之發生了金融危機,引發臺幣連續貶值,而臺幣貶值對臺灣經濟的打擊超過了戰爭。

解決面臨的經濟問題成了臺灣當局不得不考慮的問題,因此趙京下令組成專門研究小組,研究解決經濟危機的辦法,然而研究小組的報告她只看了幾眼就受不了,隨手到報告扔掉之後,她將研究小組負責人康偉請來,康偉是臺灣最著名的經濟學家之一,沒有比他再優秀的人。

趙京問:“當前的經濟形勢有希望嗎?”

“非常困難!”康偉做出了回答,這並非他情願說的話,並解釋道:“當前的主要問題是阻止臺幣的繼續貶值,可我們沒有足夠的資金。戰時的鉅額軍費開支早已耗光了今年的財政預算,我們的財政開支早已經是赤字,實際上我們在財政上已經破產了。”

“不能求助於美國人或者日本人嗎?”

“毫無效果!”康偉解釋道,“能籌集的資金太少,可說是杯水車薪,沒有實效。”

“中國人不是要提供2000億人民幣的援助嗎?”趙京想起了這件事,剛剛宣佈停火,中國大陸就宣佈將向臺灣提供援助以幫助臺灣人民進行戰後重建,援助金額竟高達2000億元人民幣,聽聞此消息,趙京以爲聽錯了,這個數量太大。

“說是2000億,可其中有500億是被用於金門與馬祖重建,我們無法支配,實際上只有得到1500億,而且全部是物資,我們需要的是金融援助,而不是大米和電視機,”接着又補充道:“大陸的援助不僅無助,相反惡化了經濟形勢。如果不穩定臺幣幣值,臺灣經濟就沒有希望。”停了一下,他又說道,“有關三通的內容更是惡毒,將臺灣與大陸間經貿活動定性爲國內貿易後,雙方經貿活動不再受任何限制,不能阻擋大陸商品的涌入,如何保護臺灣本土企業。”原來臺海停火協議中的內容中明確要求臺灣與大陸實現三通,貿易自由化。

“我原以爲實現三通,貿易自由化,不就是中國想打經濟戰嗎?沒什麼大不了的,打經濟戰誰怕誰?”趙京說道,“以前利用禁令將中國商品拒之門外,以前市場上中國商品幾無立足之地,要在短時間內佔領市場根本不可能,況且經過戰火之後,臺灣人的消費能力下降,那就更加困難。所以我以爲沒必要過分擔心,甚至對我們有利,可是一執行起來,我才發現麻煩大了,中國以援助爲名進行傾銷,而且臺灣本土企業根本無法從中受益。”

康偉說道:“對金門與馬祖的500億援助存屬別有用心,金門與馬祖雖早已是一片焦土,但投入如此巨資重建絕無必要,我看到重建設計後才發現,重建設計絕不是簡單的修復摧建築,而是脫胎換骨式的重新規化建設,我們永遠失去了金門與馬祖。”說到這裡他感覺是心痛無比,其實宏偉的重建計劃令許多臺灣人感覺是心痛,金門與馬祖將成爲兩個特殊行政區重新歸入福建省的管轄之下。

此時趙京關切的問道:“面對眼前的經濟形勢有什麼好的解決之法嗎?”

“有!”康偉猶豫了一下才說道:“那就是緊縮開支,中止目前戰時狀態,裁減軍隊,大量壓縮軍費開支,目前的軍費開支實在是太大了。相反,只要在獨立問題上退回以前的立場,不激怒大陸,戰爭是可以避免的。”

然而趙京沒有立即接受這個意見,她還需要考慮一下,接着她立即請來參謀總長歐陽濤。當她將康偉的意見說給歐陽濤聽後,歐陽濤說道:“結束戰爭狀態、裁減軍隊、壓縮軍費開支等確實是解決經濟問題的好方法,然而現在絕對不能執行。”

趙京說:“擔心中國人再進攻嗎?”

“不是擔心,而是可以確定中國會再發動進攻。雖然經過一戰之後,中國人應能明白臺灣的實力,以及美國的態度,但中國攻臺之心不死。李思華說要在到臺北過春節之言絕非虛傳。當務之急是重整軍備,目前的情況下,質量一時間難以提高,那唯有保持提高數量的,因此不能裁減軍隊,軍費開支也不能壓縮。”

“那爲什麼還不能結束戰爭狀態?”

“一旦戰爭狀態結束,國民黨、親民黨那樣傢伙能老實嗎?他們一定會借這個機會向我們發難,甚至要你我的腦袋,那時臺灣必陷入內亂之中,因此絕對不能結束戰爭狀態。”

“不結束戰爭狀態又如何是好?那些人能不說什麼嗎?”

“戰爭狀態之下是不存在民主與法制,掌握着軍隊就掌握了一切,順我者昌,逆我者亡。”歐陽濤接着又說道:“你我不過是當一回蔣介石吧了!沒什麼大不了的!”

“我們已經上絕路,回頭已經晚了,只能繼續走下去,我不擔心中國方面的問題,擔心的是美國人的態度,沒有美國人的支持不好辦。”

“怕什麼?可以做美國人的工作,再說臺灣處於我們的控制之下,美國人也拿我們沒有辦法。當務之急是控制軍隊,沒有軍隊什麼辦不了。”

“當然了,不過這個時候,我們也不能過分的刺激中國人。”

“是的!”歐陽濤表示同意的說道:“以後應小心的處理與中國的關係,尤其不要再談‘獨’的問題。”

“關於武器覈查怎麼辦?還有停火協議中那些附加條件怎麼辦?”

“中國人畏懼核武與遠程飛彈,美國人也不同意我們繼續擁有,因此只能放棄,以後有機會再發展,反正武器檢查會結束的。中國人在停火協議中加入的那些附加條件不過是爲方便他們所謂的‘統戰工作’,我們要小心應對,不能對中國人太多的口實。”

令臺灣當局高興的是,大陸方面對於臺灣內部的事物,基本上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似乎是臺灣人愛怎樣就怎樣,只要不鬧獨立就可以,關心的問題唯有臺灣當局是否按停火協議辦事。

臺灣方面當然知道大陸宣佈提供援助是想收賣人心,因此他們馬上宣稱:“這是大陸的宣傳,根本不會有2000億元。”等援助物資馬上運到又改口說:“這是給臺灣的戰爭賠償。”

對於戰爭賠償這一說法,令許多大陸人生氣,然而李思華並沒有感到吃驚,反而平靜的說道:“他們的臉皮確實是厚!”

他的秘書問道:“2000個億就這麼沒了?”

“怎麼能說沒了?我們不缺錢,缺的是臺灣人的心。”

“那也不用2000億吧?”

“不多,少了不起作用,2000億正好,其實就是用20000億去換臺灣人的心也不貴,人心是無價的!”

“那也太便宜臺獨分子了!”秘書說道,“那可是2000個億!”

“臺獨分子是不會從中得到好處的!”

臺獨分子確實無法中得到什麼好處。中國答應提供500億用於金門與馬祖的戰後重建,這似乎有點太浪費了,可是等重建計劃公佈後,人們發現這點錢並不多。如:以金門爲例,按照新的規劃,金門將被建設成爲擁有30萬人口的城市,可是金門原有人口只有3萬多,因此需要接歸25萬人的新居民,這些人將主要來自大陸地區。這樣的計劃改變了金門的人口構成,使金門真正變爲大陸的一部分。可是實施起來之後,人們發現錢又太多了,金門重建後將呈現於人們面前的是一個宏偉的景象,再加上優惠的政策,不僅吸引了大量人口移民金門,也引來無數開發商也涌入金門。開發商將一個又一個重建項目承包下去,不僅不要政府的一分錢,還是向政府交歸一定的費用,以獲取承包權。結果最終重建計劃完成了,政府的500億重建經費還沒有用完。

1500億的援助其實是1500億的商品傾銷,一時間大陸商品如潮水般涌入臺灣市場,這對臺灣經濟是一種打擊,對臺灣經濟的戰後恢復不利。然而普通人看到的是臺灣沒花一分錢就得到了數以億計的物資,商船不斷將物資運送到臺灣的各港口,大批物資正堆積於倉庫或者碼頭上,經受着風吹雨打,無人過問。正如李思華所說的那樣2000億的援助確實打動了許多臺灣人的心,臺灣民衆對大陸的看法開始出現改變,雖然人數不是很多,但這絕不是臺獨分子願意看到的。

實行三通,貿易自由化對臺灣是非常不利的,大陸商品要進入臺灣市場,只需中國大陸海關放行,根本無需臺灣當局批准,因爲是國內貿易往來,商品在國內流通是不受任何限制,也無需納稅的。

除商品之外,各種出版物也可以自由進入臺灣,按停火協議規定,中國大陸的報紙、雜誌等出版物可以在臺灣自由發行。《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報社、雜誌社等可在臺北設立發行機構了,這將極大的方便大陸對臺宣傳工作,這讓臺灣當局受不了又無可奈何,只能採取一些特殊手段。

臺灣除了無法阻止大陸商品的“傾銷”之外,對大陸人員的大量涌入也毫無辦法,實行三通的重要內容就是取消對人員往來的限制,一個大陸人如果想去臺灣,除需出示個人的身份證之外,就是帶足路費了,而臺灣方面無權禁止他入境。

對人員往來限制的取消,並不能促進大陸與臺灣的人員往來,戰爭剛剛結束,沒幾個大陸人想去臺灣觀光,臺灣人也缺少去大陸的興趣。於是中國政府以支持臺灣旅遊業發展爲由,宣傳由政府出資組織人員赴臺觀光。最初觀光團成員多爲老者,有參加過50年代“抗美援朝”的老戰士,有爲祖國建設做出突出貢獻的老幹部、老領導,也有近年涌現的優勢工人、農民,優勢的科研人員等,這些人員的前來觀光,臺灣方面還能接受。接下來的觀光者就要讓臺灣方面頭痛了,因此這些觀光的成員都是現役解放軍。

9月初,大連陸軍學院的幾百名學員與教員打着“畢業生旅遊團”的大旗乘包機赴臺觀光,這些人雖然是按正常旅遊路線活動,但給人的感覺他們在進行“參謀旅行”,彷彿將風景區當成了演習場。聽說前來“觀光”的學員回去之後立即畢業,並且分配到南京軍區所屬部隊。

“畢業生旅遊團”剛走,“戰鬥英雄旅遊團”又來,這是由剛剛從朝鮮戰爭上返來的第39、40集團軍的50名戰鬥英雄組成的;接是由飛行員組成的“天之驕子旅遊團”也來了,這下可把臺灣當局忙碌壞了,這不明擺着是來進行戰前偵察嗎?

按照停戰協議臺灣方面立即遣返在戰爭中的被俘的解放軍人員--多爲跳傘後被俘的飛行員,可是被解放軍俘獲的臺灣軍人的並沒有被立即遣返,而是在大陸各地參觀一番之後,才被分批遣返,這可是共產黨進行“統戰”工作的老傳統。

臺灣當局想方設法阻止“參謀旅行團”、大陸商品傾銷之類事情的發生,然而這是相當麻煩的事,現在大陸不只是會說:“絕不放棄使用武力!”,李思華手中的大棒彷彿正在準備以一個“合造的藉口”打下去。在朝鮮半島與中國人大打一場之後,美國人已經真正體會出中國人對臺灣問題的態度,因此不時告誡臺灣:“不要再製造麻煩!”

由於擔心大陸的進攻,臺灣只得積極加強戰備工作。爲了應付巨大的開支,不得不發多發行紙幣,引起貨幣貶值,貨幣貶值的結果又是不得不增加開支,加印紙幣。因此整個臺灣企業中除了軍工廠之外,只有印幣工廠開足馬力的生產。對於臺灣經濟只能是傷口上再來一刀,外資爭先撤走,臺灣本地資本也大量外流,臺灣的各類人才也外流了,移民海外成一個潮流。

對此臺灣民衆可不答應,反對臺灣當局的示威遊行出現了,國民黨、親民黨等政治組織也活動,結成了反政府同盟。結果換來當局的鎮壓,最初是警察的催淚彈,高壓水龍,接着是軍隊的真槍實彈,於是臺灣的民主不復存在;再加上執政黨帶有臺獨的色彩,一時間執政黨壓制異已,打擊統一派人士,重用分裂派分子,實行獨裁政治的局面出現,其實執政黨實行獨裁統治其實也是不得不而爲之,否則不僅是執政黨下臺的問題,趙京也要被送上法院。鎮壓民主運動的同時,臺灣社會的種種問題體現出來了,貪污受賄,黑金政治等等,不過這回臺灣人民有了反抗暴政之勇氣,爭取民主與自由的運動興起。美國等西方國家政府對於這些民主運動一點也不關心,本國國內的事情還沒有管過來那,那有心情管臺灣人民的事,這些讓臺灣當局越來越大膽的,毫無顧及的鎮壓民衆。

大陸提供的鉅額援助,雖然受臺灣當局的抵制,許多物資在港口的倉庫內等候變成垃圾,或者被某些臺灣官員明目張膽的侵佔,拿到黑市上出售。然而這些援助確實使大陸在臺灣人的心目出現變化。隨着大陸的各種書籍、報紙等出版物等開始在臺灣出現,總之,大陸經過一切可以使用的手段,讓臺灣人瞭解大陸,臺獨分裂思想受到了不小的衝擊,臺灣當局的宣傳開始變得無力了,暴力鎮壓越來越成爲唯一的方法。

臺灣當局與臺灣人民的心越來越遠了,相反中國大陸人民與臺灣人民的心越來越近了,統一已經爲越來越多的臺灣人所接受。

更’多‘小’說,‘盡’在‘星’月‘書’吧‘!

第10章 第65章 第50章 第44章 第1節 第3節 第1節 第33章 第38章 第49章 第40章 第2節 第2節 第3節 第2節 第60章 第21章 作者的話作者的話第26章 第2節 第2章 第13章 第1節 第47章 作者的話第47章 第27章 第2節 第37章 第30章 第33章 第49章 作者的話第2節 第29章 第3節 第30章 第65章 第23章 第23章 第42章 第60章 第2節 第3節 第3節 第44章 第1節 第7章 第1節 第62章 第3節 第1節 第25章 第19章 第1節 第2節 第49章 第1節 第37章 第19章 第18章 第62章 第23章 第3節 第11章 第3節 第34章 第3章 第42章 第45章 第50章 第19章 第2節 第2節 第11章 第2節 第2節 第38章 第7章 第48章 第35章 第63章 第5章 第21章 第50章 第50章 第35章 第3章 第25章 第2節 第2節 第52章 第3節 第1節 第33章 第57章 第53章 第59章 第2節
第10章 第65章 第50章 第44章 第1節 第3節 第1節 第33章 第38章 第49章 第40章 第2節 第2節 第3節 第2節 第60章 第21章 作者的話作者的話第26章 第2節 第2章 第13章 第1節 第47章 作者的話第47章 第27章 第2節 第37章 第30章 第33章 第49章 作者的話第2節 第29章 第3節 第30章 第65章 第23章 第23章 第42章 第60章 第2節 第3節 第3節 第44章 第1節 第7章 第1節 第62章 第3節 第1節 第25章 第19章 第1節 第2節 第49章 第1節 第37章 第19章 第18章 第62章 第23章 第3節 第11章 第3節 第34章 第3章 第42章 第45章 第50章 第19章 第2節 第2節 第11章 第2節 第2節 第38章 第7章 第48章 第35章 第63章 第5章 第21章 第50章 第50章 第35章 第3章 第25章 第2節 第2節 第52章 第3節 第1節 第33章 第57章 第53章 第59章 第2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