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射胡月(三)

三百步....兩百步....一百五十步....

“射!”

密密的細雨中破空之聲尖銳響起,數千支箭結成箭雨,黑壓壓地向迎面向衝來的回紇騎兵射去,大唐騎兵的標準裝配是長短橫刀各一口、制式長槊一杆、弓一把、箭三十支,圓盾一面,而張煥率領的這支騎兵則是河東軍的精銳,他們配備有最強勁的弓,有最鋒利的刀,有最堅固的甲,而現在又有着最高昂的士氣。

儘管敵軍已在眼前,他們卻意志堅定,一陣一陣的箭雨向密集的敵軍陣中射去,而回紇騎兵則異常靈活,他們不斷分散、集中,並不時在馬上左右躲避,或高舉圓盾以減輕唐軍箭陣對他們的傷害,儘管如此,由於唐軍的箭陣過於密集,還是有大量的回紇騎兵中箭倒下,或是被中箭的戰馬掀翻。

www• тт κan• ℃O 五十步....

第一波回紇騎兵近千人已經衝到五十步外,張煥一舉長刀,厲聲喝道:“第一隊上!兩翼分開。”

一支一千二百人的唐軍刷地端平了長槊,密集的陣型儼如一塊堅實鋼鐵,戰馬緩緩前進,兩邊各有三百餘騎漸漸拉開,儼如兩隻細長的翅膀,向回紇騎兵的後方包抄而去。

而身後的第二隊唐軍依然射箭不止,更加冷靜、更加精準,他們要用箭來重挫回紇騎兵的攻勢。

這是一支不需要激勵的職業軍隊,他們有着鋼鐵般的意志,他們可以三天三夜不合眼地在草原上奔馳,他可以在一夜的暴風驟雨中靜立,他們對戰功的渴望是如此強烈,在三十萬敵軍圍困他們的皇帝,即將給大唐蒙上恥辱之際,他們來了,深入敵境三千里,彷彿一把鋒利無比的尖刀直插敵人的心臟,他要用鮮血乃至生命來捍衛大唐帝國的尊嚴。

兩軍終於交匯,天空密密的雨絲依舊溫柔滑膩,它彷彿要洗淨人世間的殺戮,把戰爭的殘酷降到最低,但是戰爭的殘酷不是雨能阻攔。

第二波又是千人回紇騎兵掩殺而來,唐軍的第二隊也隨即投入戰鬥,長達一里的戰線上,兩支騎兵在進行着生死鏖戰,森冷的刀光在雨霧中翻飛,雨水、汗水、血水混在一起,令人心悸的慘叫聲不絕於耳,唐軍集結成兩支方陣,彷彿左右兩隻鐵拳,一次又一次地衝擊敵軍的陣腳,他們無情而殘酷地撕扯敵軍。

雙方人數相當,但唐軍的武器裝備和訓練明顯要強於對方,距離遠則用長槊刺挑,而貼身肉搏卻用橫刀劈砍,儘管回紇人自小就在馬上長大,但在訓練有素、擅長配合作戰的唐軍面前還是漸漸落了下風。

尤其是唐軍的兩翼,他們象兩張密密的網,不斷將衝散落單的敵軍絞殺,他們忽然集中成一線,一鼓作氣從後方殺向敵軍的脊背。

前後夾擊,回紇軍的陣勢大亂,已經出現即將崩潰的勢頭........

“殺!”一名高大的唐軍怒目迸裂,手中的橫刀劃出一道咆哮的弧線,閃電般向一名回紇軍官脖子砍去,回紇軍官也毫不示弱,狂吼一聲舉刀相隔。

‘喀嚓!’唐軍士兵滿身的力量彷彿能將山也劈碎,回紇軍官的刀竟被生生砍斷,刀勢依然迅猛凌厲,冰冷地從對方肩頭砍過,將一顆斗大的頭顱劈出三丈多遠,對方頭顱在空中怒目依然圓睜,鮮血從脖腔噴出,激了唐軍一臉,他仰頭狂笑,一抹臉,將臉上的粘稠的血悉數送入口中。

“那是何人?”張煥指着那名狂笑的士兵問道。

“他叫李橫秋,原是一名校尉,因衝撞崔帥而被貶爲小兵。”

張煥點了點頭,立刻下令道:“去告訴他,我現在升他爲偏將!”

......

城牆之上,陸俱莫達幹臉色異常陰沉,他已經看出回紇騎兵漸漸處於下風,而大王子卻生死不知,是自己大意了,原來得到的報告唐軍只有一千餘人,所以派出三倍於敵軍的兵力去迎戰,原以爲穩操勝券,不料唐軍的實際兵力卻也近三千人,而且更加驍勇善戰。

自己的軍隊已經支持不住,再不支援就來不及了,他當即回頭令道:“傳我的命令,後備二千人全部投入戰鬥!”

“不行,那可是我們最後的兵力!”一名回紇都督跳起來大聲反對。

陸俱莫達乾眼一瞪,厲聲喝道:“不上怎麼辦?難道要敵軍將我們一一吃掉嗎?還有大王子,你去向可汗解釋!”

回紇都督無話可說,恨恨地低下了頭,城門大開,最後一支騎兵似鐵流奔瀉而出,向戰場殺去,陸俱莫達幹緊張地凝視着遠方,勝負就在此一舉了。

“將軍,敵人的援軍來了!”一名親兵指着遠方黑壓壓奔馳而來的騎兵,大聲叫道。

張煥緊緊地盯着援軍,約二千人,敵軍是傾巢而出,機會終於來了,他立刻一揮手令道:

“後撤!”

軍令已下,沒有人問爲什麼,即將取勝的唐軍一起調頭撤離戰場,向北奔逃,回紇軍壓力頓減,他們見援軍到來,禁不住大聲歡呼起來,趁着勝利之風向唐軍銜尾追去。

戰場迅速北移,兩支軍隊一前一後,漸漸地消失在草原盡頭,草原上屍橫遍野,雨依然在濛濛的下,沖刷着地上的鮮血,喧囂聲消失了,天地間忽然變得寂靜無聲。

城中已沒有軍隊護衛,可就在這時,城門附近一處大宅的門忽然開了,從裡面涌出三百名殺氣騰騰的大唐勇士,橫刀出鞘,向城牆上奔殺而去。

...........

離開翰耳朵八里已經十里,奔逃的唐軍忽然停步整隊,他們重新排列陣勢,迅速恢復了戰力,在他們對面一里外,三千多回紇騎兵正鋪天蓋地殺來,回紇騎兵也取出弓箭,準備射擊唐軍的騎兵陣。

“前排結盾陣,後排弓箭準備!”

唐軍的陣勢迅速變化,數百名士兵高舉盾牌,結成盾牆,而他們身後的士兵則拉滿了弓弦,蓄勢待發。

回紇軍的弓箭傳自突厥,是一種用木、骨鑲拼而成的複合弓,也十分犀利,在前一場戰鬥中由於救人心急而未使用,吃了大虧,這一次他們不再輕敵,直衝到百步外,雙方一齊發箭,天空中黑壓壓的箭矢交互穿梭,團團簇簇,去勢強勁,竟彷彿搭起了一座箭做的拱橋。

三十步.....戰鼓聲如雷擊響,唐軍陣營中忽然爆發出驚天動地的怒吼,二千餘名勇士激發出最後的潛力,結陣而上,主動向敵軍發起了進攻。

年輕的主將披堅執銳,用他犀利的刀向敵陣橫掃而去,唐軍已戰了近兩個時辰,人困馬乏,面對兩千騎剛剛投入戰鬥的敵人,必須鼓舞士氣,若此時再採取保守的防禦,士氣和體力都將滯澀而衰竭,背水一戰對訓練有素的職業軍人將會起到致死地而後生的神奇作用。

‘當敵勇敢,常爲士卒先‘,主將身先士卒的勇氣極大地鼓舞了唐軍鬥志,他們個個捨身忘死,聲音嘶啞、眼睛血紅,不顧一切地向胡騎殺去。

廝殺的血腥已經到了令人髮指的程度,刀劈人骨發出的喀嚓聲,人的呻吟聲,垂死者發出的可怕的咯咯嚥氣聲,此起彼伏,槊斷了就用刀砍,刀鈍了就用弓抽,用手勒、用牙咬,人頭‘喀嚓!’落地,哀嚎聲還回蕩未消;戰馬失足,將馬上騎兵掀翻,他已經無法爬起,羣馬奔過竟被踐踏如泥。

這時,回紇主帥左殺將軍也瞅準了張煥,他擺了擺手,數十名回紇騎兵一涌而上,亂砍亂劈,張煥的親兵們一起上前迎戰,左殺將卻悄悄繞到後面,突然加速奔至,從他背後猛地一刀劈去。張煥正將一名回紇兵迎面劈死,忽然聽見了腦後有凌厲的風聲,他不及細想,反手將刀投射出去,同時伏身向前疾衝,投去的刀阻礙了敵將的衝勢,使他刀速一滯,就這麼慢了毫釐,使張煥躲過了死神之吻,刀劈在了戰馬臀上。

戰馬慘嘶,前蹄高高揚起,兩馬平行交錯,就在這一剎那,張煥大吼一聲,甩掉馬鐙,飛身撲到敵將的馬上,一手抓住他握刀的手臂,另一手拔出短刀向他後背猛刺去。

回紇將一扭身也抓住了張煥的手腕,在力量與勇氣的較量中,短刀一寸寸向敵將的面門逼近,兩人的臉都扭曲了,顯得異常猙獰,這一刻死神離他倆都近在咫尺,在猶豫地選擇將要帶走之人。

兩旁的士兵都呆住了,面對鏖戰成一團的兩軍主將,誰也不敢輕舉妄動。

一霎時,前世的滄桑感儼如潰堤的洪水衝進了張煥的內心,勢不可擋,黑暗和嗜殺的渴望肆無忌憚地在他內心瀰漫,他忽然露出一絲殘酷的笑容,在衆目睽睽之下,短刀慢慢刺進了敵將的眼睛.......

回紇將發出野狼般的嗥叫,手終於鬆了,鋼刀如穀粒脫殼墜地,張煥趁勢將他受制的手反穿過肩胛,又將他的猙獰的前額死撳在鞍頭上,然後從他箭壺裡抽出一支箭,對準他的額頭,一箭一箭戳下,回紇將嗆窒着,落下馬來慘死於地,

回紇主將已死,唐軍猛烈地爆發出一片歡呼聲,士氣高漲,將回紇軍殺得節節後退。

就在這時,翰耳朵八里的城池上忽然冒起沖天的黑煙,成功了!三百奇兵終於發揮了作用,張煥忍不住仰天大笑......

回紇軍軍心開始動搖,在唐軍一波接一波近似瘋狂的進攻中,終於全面潰退,向城池方向奔逃。

..........

張煥聲音嘶啞,他竭盡全力振臂高呼,“弟兄們,殺進城去,女人、財寶任你們享用。”

“殺!”

唐軍猶如一羣瘋狂的猛虎,咆哮着、亮出鋒利牙齒和利爪,殺氣沖天,挾着*般的氣勢向翰耳朵八里城席捲而去。

慶治十六年五月下旬,一支唐軍三千里奔襲,在大雨中攻破了回紇都城翰耳朵八里......

第83章 探家主第70章 射胡月(三)第24章 同船渡第51章 巴格達之變.第317章 安西戰略(七)第26章 碎葉風雲(七)第204章 格局之變(一)第20章 碎葉風雲(一)第211章 終南異士第59章 馬後炮第342章 肅整兵部第260章 重建張家(上)第388章 大治開元第93章 臨抉擇第129章 梟雄本色(下)第195章 飛奴客第339章 無後爲大第268章 風雨將至(上)第243章 故人來迎第236章 回紇來使第289章 漕運之爭(上)第272章 朝堂內外第179章 磨刀(上)第208章 格局之變(五)第76章 返長安第3章 遲到的朝覲第330章 矛盾叢生(上)第340章 矛盾叢生(下)第401章 朝廷內外(下)第45章 年夜飯第209章 格局之變(六)第15 章 戰爭的第一條導火線第291章 漕運之爭(下)第76章 返長安第165章 含元拍天浪(下)第371章 步步連環(上)第356章 兩處佈局第214章 枝節橫生第42章 圍爐話第16章 引發危局的妖龍城.第222章 風雲突變第45章 年夜飯第310章 回紇劇變第150章 談判(上)第109章 真正的較量(下)第309章 天降奇兵第18章 軟刀鋒第222章 風雲突變第158章 打破僵局第268章 風雨將至(上)第30章 唐兵營第286章 朝戰風雲(上)第50章 重返巴格達.第172章 私塾第360章 再遇故人第336章 細微變化第34章 碎葉風雲(十五)第34章 碎葉風雲(十五)第91章 導火線第3章 揮琵琶(中)第290章 漕運之爭(中)第21章 碎葉風雲(二)第228章 厲兵秣馬(一)第57章 君不知第249章 真實意第380章 江淮風雲(七)第391章 臨朝首日第102章 爭奪家主(四)第16章 引發危局的妖龍城.第15章 不速客第327章 安西戰略(十七)第158章 打破僵局第407章 碎葉銀礦第244章 長孫壽宴第366章 大唐變天(中)第190章 勸君收刀第198章 事關重大(下)第172章 私塾第340章 矛盾叢生(下)第362章 朝廷家庭第72章 爭兵權(一)第118章 崔張結盟第212章 奴隸風波第334章 國事煩憂(下)第377章 江淮風雲(四)第201章 隴右收官第35章 利與情第396章 項莊舞劍第37章 綁佳人(上)第358章 慶功之死(下)第394章 泄密事件(上)第30章 碎葉風雲(十一)第192章 崔圓妥協第210章 格局之變(七)第346章 渤海求助(上)第190章 勸君收刀第412章 制科考試第8章 聞母訊第120章 爾虞我詐(一)第91章 導火線
第83章 探家主第70章 射胡月(三)第24章 同船渡第51章 巴格達之變.第317章 安西戰略(七)第26章 碎葉風雲(七)第204章 格局之變(一)第20章 碎葉風雲(一)第211章 終南異士第59章 馬後炮第342章 肅整兵部第260章 重建張家(上)第388章 大治開元第93章 臨抉擇第129章 梟雄本色(下)第195章 飛奴客第339章 無後爲大第268章 風雨將至(上)第243章 故人來迎第236章 回紇來使第289章 漕運之爭(上)第272章 朝堂內外第179章 磨刀(上)第208章 格局之變(五)第76章 返長安第3章 遲到的朝覲第330章 矛盾叢生(上)第340章 矛盾叢生(下)第401章 朝廷內外(下)第45章 年夜飯第209章 格局之變(六)第15 章 戰爭的第一條導火線第291章 漕運之爭(下)第76章 返長安第165章 含元拍天浪(下)第371章 步步連環(上)第356章 兩處佈局第214章 枝節橫生第42章 圍爐話第16章 引發危局的妖龍城.第222章 風雲突變第45章 年夜飯第310章 回紇劇變第150章 談判(上)第109章 真正的較量(下)第309章 天降奇兵第18章 軟刀鋒第222章 風雲突變第158章 打破僵局第268章 風雨將至(上)第30章 唐兵營第286章 朝戰風雲(上)第50章 重返巴格達.第172章 私塾第360章 再遇故人第336章 細微變化第34章 碎葉風雲(十五)第34章 碎葉風雲(十五)第91章 導火線第3章 揮琵琶(中)第290章 漕運之爭(中)第21章 碎葉風雲(二)第228章 厲兵秣馬(一)第57章 君不知第249章 真實意第380章 江淮風雲(七)第391章 臨朝首日第102章 爭奪家主(四)第16章 引發危局的妖龍城.第15章 不速客第327章 安西戰略(十七)第158章 打破僵局第407章 碎葉銀礦第244章 長孫壽宴第366章 大唐變天(中)第190章 勸君收刀第198章 事關重大(下)第172章 私塾第340章 矛盾叢生(下)第362章 朝廷家庭第72章 爭兵權(一)第118章 崔張結盟第212章 奴隸風波第334章 國事煩憂(下)第377章 江淮風雲(四)第201章 隴右收官第35章 利與情第396章 項莊舞劍第37章 綁佳人(上)第358章 慶功之死(下)第394章 泄密事件(上)第30章 碎葉風雲(十一)第192章 崔圓妥協第210章 格局之變(七)第346章 渤海求助(上)第190章 勸君收刀第412章 制科考試第8章 聞母訊第120章 爾虞我詐(一)第91章 導火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