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碎葉風雲(十二)

大治五年九月,回紇人和大食人達成了協議,兩國將聯合進攻大唐北庭,大食人以書面形式答應了回紇人的條件,保證碎葉戰役勝利後,將大清池以東、以北的土地劃入回紇的版圖,作爲回報,忠貞可汗也答應不立大唐公主爲可敦,回紇的可敦只有大食公主一人。

回紇當即發兵十萬,由忠貞可汗親自率領,向大唐的北庭進軍,半個月後,回紇大軍抵達了位於阿爾金山的多邏斯水北岸,大軍在此紮營,正如李泌所料,回紇大軍引軍而不發,忠貞可汗在等待大唐對他所提條件的答覆。

就在大唐北庭的危機慢慢開始醞釀之時,一隊唐軍騎兵正在夷播海以北廣闊無垠的土地上疾馳,他們從阿史不來城出發,穿過大片黑黝黝的森林,躍過潺潺的小溪,與馴鹿同行、與野狼共舞,足足行了十日,這一天他們抵達了黠戛斯腹地。

“將軍,再行三十里,我們便到黠戛斯王族聚集的地方了。”一名曾幾次押運武器赴黠戛斯的騎兵隊正成爲嚮導,他指着遠方一座巍峨的大山道:“我記得繞過那座大山,就到了。”

率領這支騎兵來尋找黠戛斯人的首領正是都尉將施洋,十天前他接到碎葉用飛鴿轉來的命令,皇上命阿史不來城派人前往黠戛斯,命黠戛斯人立即向回紇發動進攻。

皇上的命令十分嚴厲,施洋意識到了情況緊急,他命賴金麟防守阿史不來城,自己親自率一隊騎兵向遙遠的北方而去。

黠戛斯人漢朝時稱昆堅,漢將李陵投降匈奴後,便被封於此,故黠戛斯人也自稱李陵後人,他們大多是紅髮白膚,喜歡用油彩覆面,唐初時屬薛延陀汗國。其首領失鉢屈阿棧入唐,唐以其部爲堅昆都督府,封失鉢屈阿棧爲都督,後被回紇擊敗,成爲其一部,被其奴役近百年。但反抗回紇人的起義此起彼伏,始終沒有平息過。

黠戛斯人控制的地方原本位於劍河上游(即今天俄羅斯葉尼塞河上游),但十幾年前,回紇人派五萬大軍殘酷地鎮壓了黠戛斯人的一次大規模起義,當時回紇登利可汗一怒之下便將黠戛斯人趕出其家園,黠戛斯人被迫離開世代居住的土地,向西遷移到夷播海以北,靠放牧和捕魚爲生,每年的收穫都要向回紇上繳大半。去年北方連續降暴雪,黠戛斯和回紇皆遭受了嚴重災害,黠戛斯人在回紇人的逼迫下開始向大唐求援。大唐皇帝張煥當即決定扶持黠戛斯人,經過近半年的支援,從碎葉發出地大批物資繞夷播海以西,秘密送給了黠戛斯人。

唐軍騎兵越過一條小河,來到一片叢林前,唐軍們都有些疲憊了,兩名斥候準備去探路,其餘的唐軍則紛紛下馬,在小河邊休息。

但他們剛剛下馬。忽然傳來斥候的一聲大喝,“什麼人!”

嗖!地一箭從樹林射出,疾若閃電,直取施洋的臉龐,施洋卻一動不動,冷冷地盯着這支箭,箭嚓!地從他的耳輪邊擦過,直定定地釘在他臉旁的一棵大樹上。

唐軍驚得紛紛跳了起來。就在這時。從密林裡涌出大羣武士。足有數百人。個個紅髮鬼臉、身着皮甲。他們圍成一個半圓。拉弓搭箭。逼住了唐軍。

“不要反抗!”施洋一眼便認出了他們地裝備。皆是唐軍地武器和皮甲。他知道。這些人必然就是黠戛斯人。

他將手高高舉起。走到這羣人面前。用突厥語大聲道:“我們是唐軍。從碎葉而來。尋找你們地可汗。”

這時。從隊伍裡走出一名年輕精壯地男子。他上下打量了一下施洋。又看了看剛纔那支箭。眼中露出了驚訝之色。他忽然回頭喝喊兩聲。大羣黠戛斯人紛紛將弓箭放了下來。

“庫爾班德。是你嗎?”領路地唐軍隊正忽然認出了那個年輕地首領。他激動得大喊起來。那年輕地黠戛斯人一怔。他隨即也認出了唐軍隊正。嚴肅地臉上頓時綻放出燦爛地笑容。“是李隊正!”兩人同時哈哈大笑。象孩子似地緊緊摟抱在一起。

“李隊正。你們認識嗎?”旁邊施洋不露聲色地問道。

一下子提醒了隊正,他連忙將這個年輕的黠戛斯人漢子拉過來介紹道:“他叫庫爾班德,黠戛斯人的第一勇士,以箭法出名,我前兩次押送武器,都是他來迎接。”

你叫庫爾班德。施洋淡淡一笑道:“箭法果然不錯!”他頭也不回,拎起鋼弩反手就是一箭,只見箭光一閃,二十步外剛纔那支釘在樹上地箭忽然掉了下來,它的位置被另一支弩箭取代。

“好箭法!”庫爾班德悚然驚歎,如果是他,他也能射下來,而且還會射得更好,比如釘在對方的箭尾上,可是對方卻沒有回頭,全憑感覺而射,這他就辦不到了。

李隊正連忙給他介紹施洋,“這是我們的都尉施將軍,也是我們碎葉軍中第一神箭手。”

庫爾班德深深地看了一眼施洋,鄭重地向他拱手行禮道:“在下剛纔只是試探,得罪了,請將軍恕罪。”

“小事而已,不用放在心上。”施洋擺了擺手道:“我有要事尋找你們葉護,事情緊急,請速帶我去!”

“好!我們也正是在回去的路上,請施將軍隨我一起回去。”

黠戛斯人從樹林裡牽出了大批戰馬,馬上馱載着無數的獵物,他們翻身上馬,縱馬奔馳,帶着唐軍沿着小河向下遊疾駛而去。

又行了二十餘里,繞過了一大片森林,衆人眼前頓時一亮,只見一條大河靜靜地流淌在草原之上,彷彿一條蜿蜒的玉帶,在河兩岸,點綴着星星點點的帳篷,一望無際。這裡就是黠戛斯葉護的牙帳所在地了。

見獵人們回來了,無數地孩子歡呼着向這邊奔來,獵人們紛紛下馬,張開臂膀將孩子們抱起來,又高高地拋向天空,笑聲、叫喊聲連成一片。

這時。遠方又奔來幾匹馬,爲首之人正是出使大唐的石慕華,他已事先得到報信,前來迎接唐軍一行,而在他身後跟着一個身材嬌小的騎士,一襲黑袍將她緊緊包裹,只露出一雙美麗動人的眼睛,她自然就是古黛了,黠戛斯人的規矩。未婚女人不能以真面目示人,如果不願臉上塗油彩,那就必須以黑袍遮面。

庫爾班德見到她。興奮得從馬上一躍而下,他捧起一隻獵獲的火狐,雙手奉上,深情地目光目不轉睛地注視着她,黠戛斯的公主,是要嫁給黠戛斯第一勇士,而他就是黠戛斯的第一勇士,古黛見庫爾班德攔住去路,便對他笑道:“庫爾大哥地火狐應該獻給你的母親或者我們的可汗。而不應該給我,如果你一定要給我,那我就代可汗收下它。”

庫爾班德眼中一陣黯然,古黛又一次拒絕了他,自她從長安返回後,已經是第三次婉拒了他地愛意,他悲傷地收回了火狐,一咬牙翻身上馬,向遠方的營地打馬狂奔而去。

古黛歉意地望着他的背影消失。她搖了搖頭,她心有所屬,不可能再接受他了,她隨即催馬跟着大哥向唐軍而去,她是來找碎葉的唐軍,問他們是否認識一個叫崔曜的少年郎。

“歡迎你們,我是黠戛斯王子石慕華,我代表父親歡迎你們到來。”

石慕華流利的漢語讓施洋頗爲驚訝,他連忙拱手見禮。“我們是從碎葉來。在姓施,是碎葉第一軍下都尉。這次奉大帥地命令帶着我們皇帝陛下地旨意來見你們的可汗。”

“請問!”古黛聽說他們是從碎葉來,她按耐不住心中地激動,插口問道:“你們認識一個叫崔曜的年輕人嗎?他也在碎葉做官。”

崔曜,施洋的臉上浮起了少有地笑容,“當然認識,他是我的大哥。”

古黛嚇了一跳,崔曜才十六歲,難道眼前這個看上去老氣橫秋的軍官還不到十六歲嗎?但這個念頭只一閃而過,她現在關心的是她的崔郎,遲疑一下,她又問道:“他、他現在還好嗎?施洋少年老成,已經略略懂得了男女之事,見眼前這個蒙面女子提起崔曜的名字時,眼睛閃放出一種異彩,他心中若有所悟,便微微笑道:“其實我一直在外,還沒有機會見到他,我只聽說他現在是碎葉的戶曹參軍事,是最近一批年輕官員中的佼佼者。”

古黛還想再問,石慕華卻攔住了她的話頭,“妹妹,他們是有要事來見父親,我們不要耽誤了大事。”

古黛無奈,只得退後一步,施洋從她身邊經過,又爽朗地一笑道:“我回後一定會把你地關心轉達給崔曜。”

古黛呆立了片刻,她忽然又大聲問道:“那你們什麼時候回去?”

施洋已經衝出了數百步,遠遠傳來了他的聲音,“我們下午就走!”

黠戛斯人只是回紇人的一個部落,因此它的最高首領只能稱爲葉護,但黠戛斯人並不理這一套,他們都稱自己的首領爲可汗,況且前不久大唐皇帝已經冊封他們的首領爲忠雄可汗,這是一個讓黠戛斯人極爲滿意的封號,回紇是忠貞可汗,他們是忠雄可汗,在大唐眼裡,黠戛斯人和回紇是平等關係。

黠戛斯人的可汗,也就是石慕華與古黛的父親,他地名字叫做蘇達羅努爾曼,是一個五十餘歲的中年男子,雖然他有古黛這樣嬌小美麗的女兒,但他本人卻長得十分粗壯,身材魁梧、體壯如牛,最讓他自豪之事,就是他的四任妻子先後給他生了十三個兒女,石慕華與古黛是他的第三任妻子所生,現在的妻子只生了兩個女兒,按照黠戛斯人繼承人立幼的原則,石慕華就將是黠戛斯人的下一任可汗,當然,如果他現在的妻子或者下一任妻子又生了兒子,那就另當別論了。

蘇達羅將施洋熱情地迎進了大帳。命人用最新鮮地馬奶招待遠來地唐軍,對大唐給予黠戛斯人的無私幫助,蘇達羅心中充滿了感激,他們現在有了四萬人地武器和鎧甲,這樣到了十月時,回紇人再向他們勒索牛羊。他們就可以大聲地說不,而且他們還要遷回劍河祖地,那是祖先留給他們的土地。

施洋喝了一大盆馬奶,擦了一下嘴角,從懷中小心地取出皇上的手諭,這是用鴿信從長安轉來,寫在一幅薄如蟬翼的絹上,施洋將絹旨慢慢地抖開拉伸,雙手遞給了蘇達羅。“可汗,這就是我們大唐皇帝給你的手諭,希望你們遵照旨意行事。”

蘇達羅臉色異常嚴肅地接過張煥的手諭。他雖然不認識漢字,但下面鮮紅地大印他不久前卻見過,這時,石慕華靠近父親,將大唐皇帝的旨意翻譯給他聽,旨意裡說很清楚,命黠戛斯人立即進攻回紇。

進攻回紇?蘇達羅猛地想起一件事,他急忙對施洋道:“我前天剛剛聽說回紇集結大軍向南方進軍,極可能是進攻你們北庭。”

施洋臉色刷地變白了。回紇人竟然進攻北庭,難道那兩萬大食軍也這一刻,他忽然明白了皇上命黠戛斯人出兵回紇的用意,從北邊牽制住回紇人。

“可汗,我大唐皇帝不到萬不得已,不會讓你們出兵回紇,現在事態緊急,還請可汗即刻派兵,以解北庭之危。”

蘇達羅沉思不語。旁邊的石慕華卻急道:“父親,大唐如此幫助我們,我們應知恩圖報纔是。”

“我們當然要出兵!”蘇達羅不高興兒子對自己的誤解,他擺了擺手道:“現在回紇軍大軍南下,翰耳朵八里必然空虛,我們可殺他個措手不及。”

說到這,他又回頭對兒子道:“我決定親自帶兵去回紇,你負責將族人們暫時北遷,防止回紇軍調頭來報復我們。”

石慕華連忙答應了。施洋見他們肯出兵。心中大喜,連忙起身向蘇達羅深施一禮道:“多謝可汗了。”

蘇達羅微微點頭。“施將軍請放心,我會立刻集結軍隊,後天便出兵回紇,七天之內就可殺到翰耳朵八里,這一回我們要狠狠地教訓回紇人。”

下午,略作休整的唐軍便動身返回阿史不來城,蘇達羅率領二十幾名黠戛斯貴族一直送唐軍到二十里外,直到唐軍消失在遠方,他們才返回營地,準備集結各地的軍隊,忽然,遠方一匹戰馬疾駛而來,馬上正是黠戛斯人有名的勇士庫爾班德,只見他滿頭大汗地稟報道:“大汗,古黛公主失蹤了。”

蘇達羅一怔,他似乎想到了什麼,立刻回頭向兒子石慕華望去,石慕華心知肚明,他點了點頭道:“妹妹一定是追趕唐軍去碎葉了。”

蘇達羅也知道女兒喜歡上了一個漢人,不過黠戛斯人從來都視繁衍族人爲第一要務,所以對男女間的戀愛十分寬容,從不干涉他們地婚姻自由,所以蘇達羅也沒有干涉女兒的感情,只是女兒單身前往碎葉讓他有些不放心,秋季正是虎狼出沒的季節,女兒雖會一點武藝,但畢竟年少,不等他想好,庫爾班德便大聲道:“可汗,讓我去保護公主,我不準任何人欺負她。”

蘇達羅笑了,他重重地拍了拍庫爾班德地肩膀,又牽了兩匹馬給他,“你去吧!你是我黠戛斯的第一勇士,如果你能把古黛勸回來,我就把她嫁給你。”

庫爾班德激動得面如豬肝色,大吼一聲,猛地一抽戰馬,戰馬衝出,向南方的唐軍方向疾追而去,三馬一人也漸漸消失在草原的盡頭。

蘇達羅一直望着他的背影消失,立即回頭命道:“速去通知黠戛斯人所有的勇士務必兩天之內趕到牙帳集結。”

大治五年九月下旬,一支三萬人的黠戛斯犀利騎兵如箭一般向回紇人的腹地殺去。

多邏斯水北岸,回紇大軍的營帳密密麻麻、一望無際,渡河後再向前走兩百里,便到了大唐北庭地地界,但回紇軍在此已經駐紮了五天,卻絲毫沒有渡河的跡象。

在河邊的一處高丘上,回紇忠貞可汗目光冷漠地注視着遠方的莽莽羣山,他看不見羣山背後唐軍的動向,也看不見千里之外碎葉地鏖戰。但他卻能感受到自己八萬大軍給大食和大唐帶來的壓力,弓月城外的大食軍已經三次來人催他進軍,大食軍將配合他進攻北庭。

進攻北庭,忠貞可汗的嘴角露出了一絲難以察覺地笑意,迄今爲止,他布的棋都走得極爲順暢。現在這步棋已經到了關鍵時刻,就看大唐如何迴應他所施加地壓力了,他不相信唐廷對回紇的出兵會無動於衷,他也知道唐廷會對自己極爲惱火,但他並不在意,關鍵是自己這一棒敲到了大唐的骨節眼上,碎葉的戰役已經進入膠着狀態,大唐如果不想輸掉這場戰役,那就算再有沖天的怒氣也會不得不拿出錢糧來交換回紇的退兵。

至於大食人。忠貞可汗更是不屑一顧,纔出兵兩萬人便要叫囂共取北庭,這明顯是把他當冤大頭了。什麼讓出北庭、什麼以大清池劃界,諸般動聽的承諾都是水中之月罷了,如果拿不下北庭呢!大食人又會有什麼損失?就算拿下北庭,大食人也同樣沒有任何損失,而且還會變成大食人地一面盾牌,所以他採取地策略是引兵而不發,要在這場三國博弈中贏得最大地利益。

就在忠貞可汗注視着遠方思緒萬千之時,數騎戰馬從大營疾馳而來,“稟報可汗。大唐使者再次到來,要求見可汗。”

“終於來了!”忠貞可汗忽然縱聲哈哈大笑起來,他就知道大唐人一定會來。

忠貞可汗地大帳裡殺氣騰騰地站滿了近百名大漢,他們刀劍出鞘,虎視眈眈地盯着大唐使者緩緩走進大帳,大唐來的使者還是裴明遠,就在回紇人出兵地第三天他接到了張煥的密旨,皇上的旨意很簡單,只有四個字:張儀之策。其餘便沒有任何說明了,裴明遠當然知道這張儀之策的含義,可就算忠貞可汗是楚懷王,要實施這張儀之策還是需要許多技巧,而這些技巧旨意裡並沒有說明,也就是需要他裴明遠的即興發揮了。

儘管大帳裡殺氣騰騰,但裴明遠卻視而不見,他快步走進大帳,上前向忠貞可汗躬身施禮道:“大唐銀青光祿大夫裴明遠參見回紇可汗。”

忠貞可汗冷冷地瞥了他一眼。半天才哼了一聲。“兩國交戰在即,莫非唐廷派你來做我的祭旗之牲不成?”

“可汗言重了。”裴明遠不慌不忙地行了一禮。“自可汗向公主提出退兵條件後,我們立即向朝廷稟報,但報信人未去,朝廷便發來了旨意,大唐希望與回紇結爲長期盟友,爲此我大唐願向回紇追加援助部分錢米。”

忠貞可汗點了點頭,他知道裴明遠說的是實話,唐廷應該也意識到了回紇與大食聯手的可能,所以才主動提出援助,這是唐廷的對回紇地一貫做法,援助只是好聽的說法,他對此並不奇怪,如果說大唐公主向朝廷彙報後得到了指示,那纔是奇怪之極,相隔數千裡,就算使用鴿信,時間上也來不及,想到這,忠貞可汗的臉色略有和緩,又問道:“那你們朝廷準備給我回紇多少錢米?”

“回可汗話,大唐結束亂世不久,又要應對碎葉戰爭,國力已疲乏之極,所以朝廷提出兩個援助方案,一是按年援助,每年大唐援助回紇二十萬石米,五萬匹絹,分六年完成,另一個方案就是一次性援助回紇一百萬石米和二十萬匹絹,另外去年借給回紇的錢米也不用再還,兩個方案請可汗選擇其一。”

“貴國似乎沒有足夠的誠意啊!”忠貞可汗冷笑一聲道:“我提出五百萬石米和一百萬匹絹,可你們只給二成,真當我回紇是叫花子嗎?”

“可五百萬石米大唐實在拿不出

不等裴明遠說完,忠貞可汗狠狠一拍桌子,砰!地一聲巨響,忠貞可汗站起來厲聲喝道:“拿不拿得出是你們的事,我告訴你們,我開出的條件一文一斗都不會讓步,十天之內給我明確的答覆,否則,就休怪我不客氣了。”

說罷,他一腳踢翻桌子,怒氣衝衝地離開了大帳。

但不用等待十天,僅僅一刻鐘後,一匹快馬風馳電掣般從翰耳朵八里馳來,馬上騎士連滾帶爬地衝進忠貞可汗的大帳,“可汗,大事不好了

緊接着,大帳裡傳來了忠貞可汗暴跳如雷地吼聲,“該死的黠戛斯人,我要剝了他們的皮!”

大帳裡,裴明遠正應忠貞可汗的要求提筆給朝廷寫信,他已經看出了忠貞可汗無心進攻北庭,只是想借此機會勒索大唐,在信中他提議把援助追加到兩百萬石糧食和四十萬匹絹,當然,這封信送達長安一來一往至少要兩個月時間,再談判、再準備,那時碎葉戰爭也該結束了,他這個張儀的使命也由此結束,至於回紇人會不會殺他泄憤,那就要看碎葉戰役的結果了。

信還沒有寫完,帳外忽然傳來了一陣雜亂的腳步聲,“你們有什麼事?”這是他隨從的聲音。

“奉可汗之命而來,可汗要見你們裴大夫。”

裴明遠微微一笑,居然稱自己的官名了,看來忠貞可汗似乎想通了什麼,他立刻將信收了起來,揹着手走出帳問道:“什麼人在這裡喧譁?”

一名千夫長上前施禮道:“裴大夫,我家可汗要見你,請立即跟我們前去。”

裴明遠點了點頭,“好吧!我這就跟你們去。”

一行人快速向可汗大帳走去,一路之上,到處可見士兵們竊竊私語聲,人人面帶驚惶之色,整個大營裡充滿了一種緊張地氣氛,裴明遠心中也頗爲驚訝,難道回紇出了什麼事不成?

“請問這位將軍,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這個千夫長嘆了一口氣,神色黯然道:“裴大夫,我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你就不要問我了。”

裴明遠知道他不肯說,便不再多問,隨他來到了忠貞可汗地帳前,千夫長高聲稟報道:“可汗,大唐使者已經帶到。”“請他進來!”大帳內傳出的聲音充滿了憤恨和無奈。

裴明遠走進大帳,只見忠貞可汗正負手盯着一幅地圖出神,他立刻上前躬身道:“裴明遠參見可汗。”

良久,忠貞可汗才緩緩轉過身,鐵青着臉道:“裴大夫,我可以答應貴國地第二個方案,一次性給我回紇一百萬石米和二十萬匹絹,我立刻退兵。”

(整整一天一夜了,一張月票也沒有得到,老高不由扼腕長嘆,心酸啊!)

第369章 重鎮興商第166章 機會第117章 皇后的決定第276章 朱泚之死第231章 厲兵秣馬(四)第283章 各逞心機(中)第402章 明遠薦賢第43章 左相國第281章 指點迷津第38章 綁佳人(中)第15章 不速客第5章 張家主第343章 中原亂起第335章 再返長安第38章 回紇驚變(上)第119章 崔圓遇刺第63章 別佳人(下)第49章 扣留葉哈雅.第315章 安西戰略(五)第260章 重建張家(上)第132章 三渡黃河(下)第2章 碎葉截銀(下)第62章 別佳人(上)第8章 疑蹤驚現第8章 聞母訊第61章 楚尚書第405章 夢月老人第13章 重返西域第48章 重大決策.第382章 困獸猶鬥(上)第342章 肅整兵部第119章 崔圓遇刺第107章 真正的較量(上)第386章 最後的較量(中)第164章 含元拍天浪(中)第81章 巧栽贓第38章 綁佳人(中)第280章 以牙還牙第289章 漕運之爭(上)第388章 大治開元第162章 兩日風雲(四)第152章 鳳翔訴情第46章 大唐帝第24章 同船渡第332章 家事曖昧第37章 碎葉風雲(十八)第403章 裴瑩省親第219章 明修棧道第144章 使者第26章 碎葉風雲(七)第349章 局勢迷離(下)第154章 京孃的酒樓第36章 碎葉風雲(十七)第193章 各讓一步第145章 杜梅之策第103章 爭奪家主(五)第385章 最後的較量(上)第403章 裴瑩省親第74章 爭兵權(三)第128章 梟雄本色(上)第28章 碎葉風雲(九)第382章 困獸猶鬥(上)第268章 風雨將至(上)第274章 兩支奇軍(上)第122章 爾虞我詐(三)第146章 裴瑩出使(上)第211章 終南異士第289章 漕運之爭(上)第123章 玄武門之變(上)第31章 碎葉風雲(十二)第63章 別佳人(下)第60章 罷官職第278章 翻雲失蹤第226章 絕地反擊(中)第189章 朱泚造反第340章 矛盾叢生(下)第360章 再遇故人第190章 勸君收刀第79章 計中計第236章 回紇來使第362章 朝廷家庭第329章 安西戰略(十九)第369章 重鎮興商第402章 明遠薦賢第336章 細微變化第259章 不倫之愛第344章 淮西有事第42章 圍爐話第171章 殺雞儆猴第47章 封鎖與反封鎖第41章 故人信第296章 回首西望第13章 抓把柄(下)第2章 揮琵琶(上)第19章 舞財權(上)第27章 救少主第35章 利與情第332章 家事曖昧第348章 局勢迷離(上)第196章 事關重大(上)
第369章 重鎮興商第166章 機會第117章 皇后的決定第276章 朱泚之死第231章 厲兵秣馬(四)第283章 各逞心機(中)第402章 明遠薦賢第43章 左相國第281章 指點迷津第38章 綁佳人(中)第15章 不速客第5章 張家主第343章 中原亂起第335章 再返長安第38章 回紇驚變(上)第119章 崔圓遇刺第63章 別佳人(下)第49章 扣留葉哈雅.第315章 安西戰略(五)第260章 重建張家(上)第132章 三渡黃河(下)第2章 碎葉截銀(下)第62章 別佳人(上)第8章 疑蹤驚現第8章 聞母訊第61章 楚尚書第405章 夢月老人第13章 重返西域第48章 重大決策.第382章 困獸猶鬥(上)第342章 肅整兵部第119章 崔圓遇刺第107章 真正的較量(上)第386章 最後的較量(中)第164章 含元拍天浪(中)第81章 巧栽贓第38章 綁佳人(中)第280章 以牙還牙第289章 漕運之爭(上)第388章 大治開元第162章 兩日風雲(四)第152章 鳳翔訴情第46章 大唐帝第24章 同船渡第332章 家事曖昧第37章 碎葉風雲(十八)第403章 裴瑩省親第219章 明修棧道第144章 使者第26章 碎葉風雲(七)第349章 局勢迷離(下)第154章 京孃的酒樓第36章 碎葉風雲(十七)第193章 各讓一步第145章 杜梅之策第103章 爭奪家主(五)第385章 最後的較量(上)第403章 裴瑩省親第74章 爭兵權(三)第128章 梟雄本色(上)第28章 碎葉風雲(九)第382章 困獸猶鬥(上)第268章 風雨將至(上)第274章 兩支奇軍(上)第122章 爾虞我詐(三)第146章 裴瑩出使(上)第211章 終南異士第289章 漕運之爭(上)第123章 玄武門之變(上)第31章 碎葉風雲(十二)第63章 別佳人(下)第60章 罷官職第278章 翻雲失蹤第226章 絕地反擊(中)第189章 朱泚造反第340章 矛盾叢生(下)第360章 再遇故人第190章 勸君收刀第79章 計中計第236章 回紇來使第362章 朝廷家庭第329章 安西戰略(十九)第369章 重鎮興商第402章 明遠薦賢第336章 細微變化第259章 不倫之愛第344章 淮西有事第42章 圍爐話第171章 殺雞儆猴第47章 封鎖與反封鎖第41章 故人信第296章 回首西望第13章 抓把柄(下)第2章 揮琵琶(上)第19章 舞財權(上)第27章 救少主第35章 利與情第332章 家事曖昧第348章 局勢迷離(上)第196章 事關重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