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碎葉風雲(七)

郭牧發狂一般在大街上奔跑,在他身邊一隊隊的民團軍面無表情地向北撤離,他推開了一個又一個擋路的人,不顧一切地向南奔跑。

他剛剛得到一個消息,大食人開始使用火油彈進行攻城,唐軍出現了傷亡,一支搬運傷員的木蘭軍被火油彈擊中,二十名婦女被當場燒死,而他記得早上妻子給他說過,她今天的任務就是在城南運送傷員,這二十名可憐的女人中,會不會有自己的嬌妻?郭牧眼睛通紅,淚水幾乎要奪眶而出。

城南到處是火光沖天,空氣中瀰漫着一種嗆人的黑煙,無數的房屋被燒燬,焦木殘垣、一片狼藉,大街上救火的民團隊伍交叉奔跑,他們或用簸箕、或用木桶裝滿了泥土。

大食人的火油彈其實就是用捆紮成球狀的棉花團浸滿了火油,點火後射出,但大食人用的火油是希臘火的精油,遇水不滅,粘在人身上也難以撲滅,直至將人燒死,當它射中一物後,火油立刻向四周蔓延,形成一片火海,威力奇大,它原本是拜占庭最神秘的武器,十五年前被蘇爾曼從君士坦丁堡偷走了配方,也成爲大食人最犀利的武器。

郭牧剛跑到城南,只聽見周圍一陣大喊,他仰頭向空中望去,只見一團熾紅的火球劃過天空,長長的尾翼火光閃閃,就彷彿夜空中掠過的彗星,直向他這個方向落下。

郭牧嚇呆了,他不知該怎麼辦纔好,就這時耳畔有人大喊,“快趴上!”緊接着一股大力推來,他一下滾翻在地,緊緊地趴在地上。手抱着頭、一動也不敢動。

轟!地一聲巨響,火油彈擊中了不遠處的一棟民宅,大火沖天而起,慘叫聲四起,躲在那棟民宅下避難的幾名民團兵被火油彈波及,只叫了幾聲便聲息全無。立刻有數百人撲去救火,一名士兵大喊,“不要用水潑,水越潑火越大,用泥土!”

許多人倒掉了水桶中的水,用各種容器裝滿泥土向大火潑去,火勢漸漸向中心合攏,雖然這棟民宅逃不脫燒燬的命運,但至少火勢不會蔓延。

郭牧臉色煞白,他發了一陣子呆。猛然想起妻子,立刻跳起來繼續向前奔跑,這時,一隊送飯的婦女正迎面跑來,約有百人,郭牧一眼便認出當先地一名年輕女子。正是都尉將韓越的妻子,她與自己的妻子是好友,郭牧當即踮腳大喊,“韓夫人!韓夫人!”

那女子聽見喊聲,扭頭看見了郭牧,她連忙焦急向他揮手。“這裡太危險,你快回去。”

“你看見我妻子沒有?”郭牧大聲問道。

“白芳被臨時換到城北去了,她沒有事。”

郭牧一顆心落下,就在這時,遠方忽然傳來了一陣悶雷般的爆炸聲,緊接着爆炸聲四起,大街上的將士們頓時歡聲雷動,“我們的大唐雷發威了,大唐雷萬歲!”

城頭上。唐軍地十幾顆大唐雷遠遠射出,其中一枚擊中一架登城車,赤焰迸發、黑煙騰空,爆炸聲如雷鳴,登城車頓時被炸榻,上面的數十名大食軍慘叫着從登城車上摔下,死傷一地。

大食軍的第一輪進攻已經開始了近一個時辰,他們的投石機發揮出了巨大的威力,兩千步的射程使唐軍的石相形見絀,尤其是他們的希臘火使沒有經驗的唐軍吃了大虧。造成了近千人士兵和民團兵的死亡。直到唐軍發現這種火用水無法撲滅,只能用泥土蓋滅後。才控制住了火勢蔓延。

而城上地唐軍已經全部穿上了直袍一樣的火烷服,這是大唐軍器監在三年前研製成功的防火服,專門對付大食人的希臘火,目前碎葉城中一共有五萬套這樣的防火服,正規軍一人一件,有了這種防火服,雖然被火油彈波及還會燃燒,但至少不會傷了性命,若撲救得及時,甚至毫髮無損,這樣一來,火油彈對唐軍的傷害便大大減輕了。

在火油彈地數輪射擊後,大食人的登城車終於隆隆開來,登城車有點象大唐的巢車,大食人本身沒有這種武器,但東方的昭武諸國卻從大唐那裡學來,又傳授給了大食人,使他們多了一件攻城利器。

但登城車和投石機、攻城槌不同,它是需要運送士兵登城,因此造得太高容易造成重心不穩而傾覆,唯一的辦法是將它設計成金字塔型,可這樣一來,頂端的士兵又難以靠近城頭,大食地工匠在反覆試驗後,採用了一個變通的辦法,在登城車上設計幾塊長長的浮橋板,用鐵鏈拉拽,可以加長登城車的高度,又能抵擋對方的弓矢,這就有點象大唐的雲梯了,只不過遠沒有云梯那樣靈活精巧,顯得十分笨重。

唐軍石的射程雖然不及大食人的重型投石機,但對付慢慢逼近的登城車卻是極爲有效,當大食人地登城車進入射程後,唐軍立刻發射了火藥彈,與大食的火油彈爭鋒相對,一聲聲巨大的爆炸聲在碎葉城外迴盪,登城車中彈者無不支離破碎,轟然坍塌,大食士兵紛紛墜落,或死或傷,很快,第一批五十架登城車還沒有抵達護城河,便已被摧毀或破壞掉四十四架,剩下的六架駐立在射程之外,不敢再向前一步。

阿蘭目光陰沉地望着敵軍的大唐雷發威,他一點辦法也沒有,五年前,大食曾經委託回紇人去偷取大唐雷的配方,出馬之人就是當年偷取希臘火的蘇爾曼,他不負哈里發的重託,終於偷回了這種神秘大唐雷的配方,但是,大食軍匠足足研製了五年,造出的所謂大唐雷只會燃燒而不會爆炸,甚至比希臘火還差得太遠,哈里發甚至爲此大發雷霆。處死了三十名有名地匠人,還是一無所獲。

終於開始有人懷疑,蘇爾曼偷回來地配方並不是真正的大唐雷配方,不知他是有意糊弄哈里發,還是他本人就被唐人欺騙。

這時,身邊地副將默雅利終於忍不住開口了。“梅賽因將軍,大唐雷威力強大,再派登城車上去只能徒增傷亡,我們或許應該採用夜戰,利用攻城槌撞城,或許能有效果。”

阿蘭鬱悶地嘆了一口氣,“好吧!這次就聽從你的意見。”

長長的號角聲再次響起,富有節奏的鼓聲連續敲擊,這是退兵的命令,大食軍開始緩緩地撤退。第一次試探性的進攻告以段落,城上唐軍一片歡呼之聲,但主將王思雨卻凝神不語,對方威力巨大地火油彈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況且還有那五架宛如小山般的攻城槌還巍然未動,他意識到白天的戰役只是敵軍試探性的進攻。真正大戰還在後面。

入夜,守城一天的唐軍都已疲憊不堪,紛紛結束防禦返回駐地休整體力,城頭又換上了另一批唐軍,但主帥王思雨卻得不到休息的時間,他率領一支親兵隊在城中視察防禦工事的進展。

白天。大食人的火油彈給唐軍積累了經驗,尤其是他們的重型投石機,竟能將燃燒地火油彈射進城內,爲防止大食人將大量火油射入城內引發火災,唐軍已經開始緊張的準備。

首先是拆除距離城牆五百步內的一切木製建築,不僅是南城,東、西、北三面靠城牆五百步內的木建築也一律要拆除,石制建築不拆,留下來用作臨時躲避烈火。但它的門窗及一切可以燃燒之物都要拆除,拆房只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要修建一條隔離牆,防止大食軍傾入的火油蔓延。

城內地八萬民團軍已經全部動員起來,他們分成三大部分,一部分拆除木製房屋,並在空地上挖掘坑道,使隔離帶變成一個v字型的地形,使大食人的火油和火油彈能自動落向坑底;另一部分約四萬人正加緊修建隔離牆,城池四面同時動工。工程已經進行了一個多時辰。隔離牆雛形初現,形成了一道兩尺高的矮牆;最後一支兩萬人的民團充作物資運輸隊。他們不僅將一筐筐石彈和用特製防火木箱裝着的火雷彈送上城樓,現在又多了一項新地任務,就是將大量泥土運上城頭,這是防止城頭變成一片火海的唯一辦法,爲此,碎葉城西南的校軍場已經變成了一個深達五丈的大坑。

八萬民團軍正異常忙碌地進行着工事,一隊隊身影在城內來回奔跑,有的挑着滿籮筐的泥土、有的推着小車,車上裝滿了從各處拆來的磚石,腳步急促,伴隨着隊正一聲聲的低罵。

王思雨沒有干涉民團軍地忙碌,又轉道到了城東,這裡也是重點防禦的地段,也同樣在拆除房屋、修建隔離牆,他剛到隔離牆附近,忽然聽見有人叫他,王思雨回頭,只見黑暗中跑來數人,跑近了只見當先一人正是孟郊,旁邊一人卻是監察侍御史武圓衡,出使拔汗那的任務擱淺,孟郊便留在碎葉城暫時任職,他擔任了碎葉都督府長史一職,全面負責碎葉的政務,但在戰爭時期,他實際上就擔負起了所有的後勤保障,旁邊的武圓衡也暫時擱置了監察的職能,成爲碎葉軍的軍事參謀。

王思雨見他們二人跑來,連忙翻身下馬,上前笑道:“碎葉大戰,讓二位勞累了。”

“大帥說此話就見外了,能爲大戰效力,是我們的本份,何談勞累二字。”孟郊上前施一禮,取出一本冊子道:“今天民團被火油彈燒死了六百餘人,很大程度上是死在混亂之中,何該爲,何不該爲?哪些地方民團能去,哪些地方不能去?都沒有一項明確的規定,適才我與武參事商量,便草擬了這份規則,請大帥過目。”

王思雨大喜,孟郊地建議說到了點子上,他地軍隊能令行則行、令止則止,這是經過長期訓練,但民團卻是臨時組織起來的普通民夫,風平浪靜時好像是整齊有序。可一旦出現危機,便立刻暴露出訓練不足地弱點,彷彿一羣沒頭的蒼蠅,今天被燒死地六百人絕大部分都是四散奔逃的民團兵,真正隨隊而亡的民團兵卻不足百人。

兩名親兵點燃火把送上,王思雨翻看了數頁。便笑着遞給了孟郊道:“好是極好,正合我意,只是還煩請孟使君再寫得通俗一點、簡短一點,琅琅上口最好。”

孟郊臉微微一紅,接過冊子道:“好!我這就去修改,明早之前再給大帥過目。”

王思雨一擺手道:“不用給我再看了,略作修改便直接頒佈,事急,須越快越好。”

王思雨的話音剛落,大地便開始微微顫抖起來。衆人皆愕然,一名士兵飛奔而來,急聲稟報道:“大帥,大食人又開始進攻了。”

王思雨忽地轉身,厲聲令道:“隔離牆修建不得停止,要加快動作。所有民團軍一概撤到隔離牆後,再調一萬弩兵上城,嚴防敵軍填河。”

城池之外,王思雨的預料不錯,三萬昭武軍鋪天蓋地而來,他們這次進攻的仍然是南城。確切說並不是進攻,而是要填平城外地護城河,他們騎着馬,手執盾牌,一人揹負着三四隻泥土袋,從三裡外向這邊疾奔而來,夾雜在他們中間,三百架重型投石機又再次轟隆隆駛出,數百隻巨大的火油彈騰空而起。呼嘯着劃過黑沉沉的夜空,帶着一團熾熱噴焰的火球,刺眼的火光照亮了城池,城頭頓時一片火海,近百具牀弩也被點燃了,火勢之猛烈連防火服也抵擋不住了,無數唐軍捂着臉慘叫着在地上打滾,但希臘火卻撲滅不掉,越燒越猛,燒焦了皮肉。燒爛的骨頭。直至氣絕身亡,此刻。城樓也燃燒了,沖天的火焰直衝九天,在數十里外也清晰可見。

在熊熊的烈火中,唐軍並沒有沉默,藏在防護牆後的唐軍石羣也發威了,幾百枚滾圓黑亮的天雷彈破空而出,瓷彈上地導火索在瘋狂燃燒,天雷彈落進密集的敵羣中,猛烈地爆炸了,頓時大片血肉橫飛,肢體和頭顱四濺,成片成片的敵軍哀嚎着倒下,戰馬受驚,高掀嘶叫,四散奔逃,無數落馬的士兵被踐踏成泥,地上的黏稠的血匯成河流,咕咕地冒着氣泡。

火油彈和天雷彈在天空交織,不時碰撞在一起,猛烈地爆炸,爆炸聲震耳欲聾,形成無數團熾亮無比地小火球,向四周散落,在慘烈的攻防戰中,碎葉城亮如白晝,城上城下都堆滿了武器殘骸和屍體,生命在這一刻變得脆弱無比。

三萬昭武軍被擊退了,又再次衝上來,儼如海潮一浪高過一浪,密集的天雷彈形成了一道寬約百步的死亡通道,衝進去的士兵必然會粉身碎骨,大食軍主帥阿蘭見昭武軍已經損失近半,但仍然無法逾越天雷陣一步,狂怒之下,他也失去了理智,厲聲吼叫道:“安國軍繞道東面填河,若後退一步者,殺無赦!”

從大營的北側衝出大隊騎兵,這是一萬安國軍,他們也揹負着泥土袋,從東面繞過天雷陣,直衝護城河,此刻東城上地唐軍石也發射了,大地上綻放開了一朵朵赤亮的妖異之花,阻止住了安國騎兵向東城靠近。

安國軍無奈,只能有折道轉回城南,緊貼着護城河疾奔,他們竟成功地穿過了天雷陣的封鎖。此刻城頭上瀰漫着刺鼻地焦臭味,近萬名身着防火服的唐軍在拼命用泥土覆蓋四處流溢的火舌,經過數十輪的投射,大食軍近一半的投石機出現了故障,數百名隨軍工匠在緊急修理,隨着火油彈數量逐漸減少,熊熊的火勢也開始減弱,八千弩兵返回陣地,他們緊靠城垛巍峨不動,緊緊地盯着越來越近的第一波安國騎兵。

城頭上轟隆隆地鼓聲驟然響起,城頭萬箭齊發,密如疾雨,但安國騎兵有備而來,他們高舉盾牌在箭雨中瘋狂地向前衝刺,儘管不斷有大批騎兵中箭倒下,但還是有數萬袋泥土扔進護城河內,連同上午河內的屍體,竟在浮橋板旁形成了一道堤壩,碎葉河上游已經被大食軍攔截,護城河成了死水。無法沖垮這道由屍體和泥土袋築成了河堤。

隨着安國騎兵狼狽不堪地逃回陣地,大食軍的進攻勢頭忽然減弱了,再沒有火球射上城頭,城頭上的熊熊烈火也燃燒殆盡,整個南面城上焦臭撲鼻,唐軍開始清理戰場。

這時。城上的唐軍都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大食軍在築起一道堤壩後,便再沒有騎兵前來補充,所有地敵兵都開始後撤了,而且連重型投石機也開始後退,他們似乎已經達到了目的。

許多唐軍疑惑地望着城下護城河那近三十丈寬的堤壩,它緊靠着上午鋪成的浮橋,一部分沒有釘死地浮橋已經河水沖掉,現在還剩下一座寬不到三十丈浮橋,浮橋就緊靠着堤壩。形成了一道寬約六十丈地通道。

這時,遠方忽然傳來怪異地號角聲,彷彿傳說中妖龍雪山上月圓之夜地尖嘯,唐軍擡頭向遠方望去,遠方一座小山一般的攻城槌開始緩緩地動了,它的移動彷彿使大地也爲之痛苦呻吟。這是被大食人稱之爲魔獸的攻城槌。價值二百萬第納爾,它的價值可以養活五千呼羅珊軍一年,這種攻城槌整個大食有十部,這次碎葉戰役便動用了其中的五部,也由此可見拉希德對此戰是志在必得。

城頭上,唐軍士兵們都神色肅然地注視着這架龐然大物的到來。它就彷彿一支無以倫比的蜘蛛巨怪,六支粗大支柱就是它的六隻巨爪,漆黑地撞槌就是它吃人的利齒。

轟隆隆!驚心動魄的震動聲彷彿整個大地都要坍塌,四百匹駱駝和兩千力士在驅動着這個龐然巨怪,它巨大的木輪滾滾向前,一步一步逼近城牆。

“發射!”一聲令下,唐軍的石再次出擊,密集的天雷彈夾雜着唐軍自己地火油彈,鋪天蓋地地向這支人間巨怪飛去。爆炸聲在它身上、身邊四起,斗大的火油球落在它的巨槌之上,除了拉拽的駱駝驚叫奔跑外,唐軍最有威力的武器卻難撼動它半點。

攻城槌滾滾向前,巨大的槌頭露出猙獰地笑容,唐軍臉色慘白,束手無策地望着它逼近城牆,這座攻城槌底盤寬五十丈,堤壩和浮橋板組成的通道正好容它通過,大食軍中的大鼓猛烈地敲響了。鼓聲逼人心魄。也催動着攻城巨槌的上前。

二百步一百步它身後兩千大食齊吶喊,五百條拉索同時發力。巨槌緩緩地向後拉動了,彷彿摧毀天地萬物般的力量在慢慢積蓄,碎葉城即將迎來它雷霆萬鈞般的一擊,無論守衛者還是他們的死敵,所有的人都感受到了一種莫大的恐懼,人們自動垂下手,弓箭停止了射擊,一時間整個戰場一片寂靜。

突然,這架小山般地魔獸向右首猛地一傾,就彷彿它一腳踏空,巨大撞槌猛烈地向右蕩去,喀嚓!一聲砸斷了一根支柱,攻城槌左右劇烈晃動,它就像一個腿骨折斷的巨人,在劇烈地晃動幾下後,全身轟然斷裂坍塌,巨大的鐵鏈四散飛揚,撞槌滾落,兩千力士大半都被壓成肉醬,慘死在大食最強悍的攻城武器之下。

這一幕讓所有的人都目瞪口呆,不知所然,但答案很快便揭曉了,護城河中那座用泥土和屍體築成的堤壩消失了,浮橋板也只剩下五、六塊,其餘皆被壓成碎片,大食耗盡心力築成了通道承受不住攻城槌的萬鈞之軀。

城頭上頓時歡聲雷動,城下大食軍卻一片沉默,阿蘭無比沮喪地望着攻城槌的失利,副將默雅利恨恨道:“將軍,我們還有四架攻城槌,不如再架浮橋,加寬加厚。”

不等他說完,阿蘭便輕輕擺了擺手道:“不了!架浮橋付出的代價太大,也沒有必要。”

他仰望着西方的疾風吹過大旗,冷冷地笑道:“哈里發給我半年時間拿下碎葉,時間遠遠充足,我們就等待寒冬之神降臨吧!讓唐軍在漫長地圍困中去體會什麼叫做恐懼和絕望。”

第55章 戰朝堂(四)第64章 使回紇第274章 兩支奇軍(上)第369章 重鎮興商第214章 枝節橫生第181章 鏖戰會西堡(上)第311章 安西戰略(一)第28章 立奇功(上)第382章 困獸猶鬥(上)第351章 時機成熟第13章 重返西域第28章 碎葉風雲(九)第35章 利與情第163章 含元拍天浪(上)第95章 崔小芙第415章 筆筒案(三)第154章 京孃的酒樓第42章 拉希德的煩惱第37章 碎葉風雲(十八)第22章 碎葉風雲(三)第346章 渤海求助(上)第141章 棋高一籌第357章 慶功之死(上)第402章 明遠薦賢第61章 楚尚書第224章 針鋒相對第227章 絕地反擊(下)第34章 崔家主第372章 步步連環(中)第37章 碎葉風雲(十八)第350章 形勢逆轉第8章 聞母訊第276章 朱泚之死第221章 吐蕃名將第33章 風波起第247章 一步怪棋第311章 安西戰略(一)第209章 格局之變(六)第65 章 慢收官第226章 絕地反擊(中)第130章 三渡黃河(上)第322章 安西戰略(十二)第43章 意外發現.第391章 臨朝首日第44章 過新年第356章 兩處佈局第179章 磨刀(上)第261章 重建張家(下)第244章 長孫壽宴第115章 顏杯裴酒第240章 奇襲成都(上)第120章 爾虞我詐(一)第26章 碎葉風雲(七)第374章 江淮風雲(上)第233章 厲兵秣馬(六)第137章 帳篷春色(上)第11章 萬里來使第56章 危險邊緣第239章 三方角力第13章 抓把柄(下)第16章 順水情第267章 裴瑩的難處第8章 疑蹤驚現第375章 江淮風雲(中)第48章 張破天第226章 絕地反擊(中)第28章 立奇功(上)第33章 風波起第368章 風聲再起第51章 巴格達之變.第342章 肅整兵部第217章 欲加之罪第37章 碎葉風雲(十八)第388章 大治開元第263章 聯姻雙刃劍第233章 厲兵秣馬(六)第295章 回紇西至第214章 枝節橫生第412章 制科考試第284章 各逞心機(下)第8章 疑蹤驚現第94章 綾綺殿第128章 梟雄本色(上)第131章 三渡黃河(中)第50章 重返巴格達.第2章 揮琵琶(上)第185章 改革思路第63章 別佳人(下)第293章 巴陵遇刺第411章 張煥的深謀第197章 事關重大(中)第58章 放下屠刀第112章 圖窮匕現第168章 抉擇(下)第108章 真正的較量(中)第223章 大軍壓境第31章 碎葉風雲(十二)第265章 崔王交惡第207章 格局之變(四)第18章 葛邏祿人的瘋狂
第55章 戰朝堂(四)第64章 使回紇第274章 兩支奇軍(上)第369章 重鎮興商第214章 枝節橫生第181章 鏖戰會西堡(上)第311章 安西戰略(一)第28章 立奇功(上)第382章 困獸猶鬥(上)第351章 時機成熟第13章 重返西域第28章 碎葉風雲(九)第35章 利與情第163章 含元拍天浪(上)第95章 崔小芙第415章 筆筒案(三)第154章 京孃的酒樓第42章 拉希德的煩惱第37章 碎葉風雲(十八)第22章 碎葉風雲(三)第346章 渤海求助(上)第141章 棋高一籌第357章 慶功之死(上)第402章 明遠薦賢第61章 楚尚書第224章 針鋒相對第227章 絕地反擊(下)第34章 崔家主第372章 步步連環(中)第37章 碎葉風雲(十八)第350章 形勢逆轉第8章 聞母訊第276章 朱泚之死第221章 吐蕃名將第33章 風波起第247章 一步怪棋第311章 安西戰略(一)第209章 格局之變(六)第65 章 慢收官第226章 絕地反擊(中)第130章 三渡黃河(上)第322章 安西戰略(十二)第43章 意外發現.第391章 臨朝首日第44章 過新年第356章 兩處佈局第179章 磨刀(上)第261章 重建張家(下)第244章 長孫壽宴第115章 顏杯裴酒第240章 奇襲成都(上)第120章 爾虞我詐(一)第26章 碎葉風雲(七)第374章 江淮風雲(上)第233章 厲兵秣馬(六)第137章 帳篷春色(上)第11章 萬里來使第56章 危險邊緣第239章 三方角力第13章 抓把柄(下)第16章 順水情第267章 裴瑩的難處第8章 疑蹤驚現第375章 江淮風雲(中)第48章 張破天第226章 絕地反擊(中)第28章 立奇功(上)第33章 風波起第368章 風聲再起第51章 巴格達之變.第342章 肅整兵部第217章 欲加之罪第37章 碎葉風雲(十八)第388章 大治開元第263章 聯姻雙刃劍第233章 厲兵秣馬(六)第295章 回紇西至第214章 枝節橫生第412章 制科考試第284章 各逞心機(下)第8章 疑蹤驚現第94章 綾綺殿第128章 梟雄本色(上)第131章 三渡黃河(中)第50章 重返巴格達.第2章 揮琵琶(上)第185章 改革思路第63章 別佳人(下)第293章 巴陵遇刺第411章 張煥的深謀第197章 事關重大(中)第58章 放下屠刀第112章 圖窮匕現第168章 抉擇(下)第108章 真正的較量(中)第223章 大軍壓境第31章 碎葉風雲(十二)第265章 崔王交惡第207章 格局之變(四)第18章 葛邏祿人的瘋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