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七章 升的太快

這個時候,崇禎忽然停止了講述,面露饒有興致之色,笑吟吟地看着盧象升,意味深長地問道:“盧愛卿,你可知道,朕爲何選你爲遼東的都司之職?”

盧象升被崇禎問得一愣,這麼突兀而無厘頭的問題,問得是那麼沒來由,使得他有一些摸不着頭腦,更是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此刻,盧象升心中有一些不安,實在是,在這一年多的時間裡,自己升的也太快了,從一個從四品的大名府知府,一躍成爲從二品的巡撫,可謂是連升四級!

現在又要被任命爲遼東都司,這可是正二品的存在,幾乎是仕途的頂峰,乃是大明的絕對重臣了。

在整個大明歷史之上,除了建國之初,還有中書省之時,有着正一品的宰相之職,廢除宰相制之後,再無活着的正一品的官員,更沒有這樣的實缺。

當然,也不是沒有例外,也不是沒有特殊的存在,比如掌管宗人府的宗人令,就是屬於正一品的官階,但卻是沒有實權,僅僅是爲了方便管理皇室宗親而已。

所以說,在大明的朝堂之上,最高的官階也就是從一品,但也多是虛銜,純粹的爲了加官和贈官,只是一種榮譽而已,並無實職。

比如三孤{少師、少傅和少保}和太子三師{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和太子太保},都是從一品的官職,有都與皇家有着密切的關係。

因此,在大明的朝堂之上,實職的官階,最高也就是正二品!

顯然,不過是一年多一點的時間,一下子就達到了官職的頂峰,將會使得無數人的眼紅,木秀於林風必摧之,高處不勝寒,年僅二十九歲,就有這樣的高度,盧象升又怎能不緊張?

“皇上,臣不知~”

猶豫了半天,盧象升這才緩緩地吐出這句話,神色是那麼的不自然,而崇禎就好像沒有發現他的神色變化,依舊自顧自地說了下去。

“古往今來,戍邊,不管是文臣,還是武將,都是最不願意述職的地方,不僅是因爲邊境的形勢複雜,邊將很難駕馭,主要還是在於那裡的環境極爲惡劣,常人很難忍受。”

“尤其是像遼東,這樣靠近極北的苦寒之地,環境更加的艱苦,更加的惡劣,自然而然地,帶兵打仗,整肅軍紀,也就更加的艱辛,作爲主將,若是不能身先士卒,起着表率的作用,若是不能吃苦耐勞,恐怕很難帶好軍隊,更不用說進行相應的軍改了。”

有着帶兵經驗,盧象升當然能夠明白,並理解崇禎這番話的意思,主將身先士卒,和將士們同甘共苦,是同樣的待遇,衣食住行一樣,不搞特殊,很容易就能獲得將士們的認可和尊重,同樣也很難做到。

只要做到了這一點,後面的事情就好辦多了。

這一刻,盧象升也反應了過來,明白了崇禎的真實意圖,爲何這麼的絮絮叨叨,近乎於婆婆媽媽,不厭其煩地說出這番話,意思就是讓自己提早有一個心理準備,到了遼東之後,環境將會更加的艱苦。

毫無疑問,以自己創建天雄軍的那種做派,和將士們同吃同住,到遼東進行軍改,不僅要考驗一個人的心理素質,做好得罪人的準備,還有就是做好吃苦耐勞的準備。

“是,皇上,臣明白了~”

崇禎再次露出了讚賞之色,沒有再在這個問題上繼續糾纏,望向盧象升之時,臉上佈滿期待之色,轉而說道:“好了,象升,你先回去吧,將這個小冊子拿着,帶回去,好好研究研究。”

崇禎頓了頓,看到盧象升的神色有一些不自然,就好像看出了他的心思一般,猜到了他的顧忌之處,崇禎微微一笑,進而安撫了起來。

“象升,不要有任何的顧忌,朕的這種想法,只是一個大概,只是一個思路,具體的細節,還需要你自己拿主意,進而完善一下。”

“而且,你也沒有多少的時間了,過了這個冬天,明年開春之時,你就要走馬上任,在遼東進行軍事改革試點。”

“是,皇上,臣先行告退了~”

看着盧象升離去的背影,消失在金色的暮色之中,崇禎有一些失神,而就在這個時候,始終都是閉口不言、站於不遠處的冷曉磊,面露猶豫之色,似乎是藏着什麼話,不知道該如何開口?

“皇上——”

“怎麼了,小磊?有什麼事情嗎?”

最終,在心裡猶疑的過程中,冷曉磊還是開口了,聽到崇禎的連連詢問,看到對方轉過來的神色是那麼的溫和,這才語速平緩地再次問道:“皇上,不知道您是否記得,準備對江南的那些士紳動手,將以往的那些稅收全都徵收上來的事情?”

“嗯,記得~”

崇禎條件反射一般的迴應了一句,輕輕點頭,神色依舊平靜無比,進而又問道:“怎麼了?”

“皇上,是這樣的,如果進行相應的軍事改革的話,雖然只是侷限於遼東,但無法忽視的是,一定會對朝廷的其他軍隊產生影響,勢必會影響到江南的軍隊穩定,難免會在軍中引起一些恐慌情緒。”

“而在這麼一個檔口,要是再強徵回那些士紳的偷稅漏稅,如果其中的一些愛財如命之輩,與軍中的勾結在一起的話,恐怕江南會出現......”

言雖盡,而意無窮。

崇禎當然聽出了冷曉磊的弦外之音,後面的未言之語,無非是兔子急了還咬人,事情一個一個來的好,可以減少許多的風險,也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畢竟,軍中總會存在一些插科打諢之輩,沒有才能,更缺少令將士們信服的威信,自然而然地,面對這種優勝劣汰的軍事改革,什麼承襲之類的都不管用,那些將領又怎麼可能不急?

一旦兩者勾結在一起,狼狽爲奸,一個有錢有糧,一個有兵,即便不能禍亂於天下,也會使得江南動盪不已,出現局部區域的sāo luàn。

“呵呵...曉磊,放心吧,既然朕準備這樣做,一定會做好萬全的準備。”

崇禎淡淡一笑,顯得是那麼的輕鬆,看向冷曉磊的目光,更是給人一種風輕雲淡之感,一副十分自信的樣子,有着充足的把握,進而又補充道:“別忘了,曉磊,對於那些江南士紳,咱們早就做了準備,莫要忘了朕的錦衣衛和東廠。”8

第十一章 改革二十四衙門(下)第一百九十九章 新的陰謀第二百一十六章 猛火油櫃第一百五十七章 一個名額第六百二十五章 新難題第二百六十七章 孫祖壽第三百三十四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八)第六百零二章 啓動後手第六百一十一章 正主來了第二百九十五章 陽謀第三百一十一章 沒有絕對的信任第二百八十九章 絕望的鄭芝龍第二百九十四章 憂心忡忡的徐光啓第四百一十六章 籌謀第二百零八章 製造混亂第三百六十三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十七)第六百三十七章 得道高僧代表團第六百二十四章 狠辣勁兒第二百七十五章 高家三兄妹第十六章 社長的人選第三百五十五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九)第五百七十七章 不對勁第三百四十八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二)第二百八十九章 絕望的鄭芝龍第六百零五章 第一受害者第六百三十三章 契機第一百八十七章 棄翰林院,轉投皇家軍事學院第二百一十八章 鮮爲人知的秘密通道第五百三十四章 效果出奇的好第六十二章 被消磨的文官骨氣第一百八十二章 小範圍寶鈔試點第三百六十四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十八)第六百三十章 無形的氣機第一百二十三章 一篇稿子第四百七十章 島上局勢第五百七十一章 蒸汽機第一百零零章 潛在的共識第二百七十九章 那麼一個管道第一百八十八章 南石北王第五百五十章 大明開出的條件第七十四章 “合適”的內閣首輔第二百七十二章 三面環敵第四百五十八章 上帝視角第四百八十九章 替罪羊第三百五十一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五)第十一章 改革二十四衙門(下)第二百四十二章 貨幣戰爭(七)第六十五章 絕聲衛第二百四十章 貨幣戰爭(五)第五百三十二章 取消兩京制第三百七十三章 收復遼東失地(五十七)第二百五十二章 東南形勢第三百零八章 最大污點第五百八十九章 清查土地第十七章 兩成佣金第五百五十章 大明開出的條件第四百四十章 餿主意第六百零五章 第一受害者第三百八十三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七)第六百一十九章 改得面目全非第三百五十一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五)第一百九十二章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第五百零一章 亦師亦徒第三百四十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四)第三百五十二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六)第四百二十三章 便宜行事之權第四百二十四章 “能屈能伸”的海上馬車伕第三百八十六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第一百六十九章 楔一顆釘子第一百三十四章 “開胃菜”第一百七十九章 鞏固既得成果第一百二十六章 辣椒第二百九十章 董事會(上)第十八章 針鋒相對第五十章 膽戰心驚的李祖白第五百四十六章 重組內閣第九十四章 張揚而強勢的鄭芝龍第二百六十三章 扭虧爲盈第二百二十五章 近乎於下馬威的開場白第三百四十七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一)第一百三十一章 心有餘悸第一百五十五章 小惡魔第一百四十六章 滅天雷第五百一十六章 明軍的一大弊端第二百五十五章 訓斥第五百二十六章 遲則生變第六百零一章 災難財第一百九十三章 跛腳鴨第一百九十六章 令人振奮的消息第三百四十八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二)第四百二十六章 一字之差第五百六十二章 聖諭第五百七十四章 理論付諸於實際第四百三十二章 禁忌第五百一十六章 明軍的一大弊端第二百七十八章 化腐朽爲神奇第一百三十八章 據理反駁第二百三十五章 調查幕後黑手第五百三十五章 爲恢復最強時期的萬能都司而準備第九十三章 東南捷報
第十一章 改革二十四衙門(下)第一百九十九章 新的陰謀第二百一十六章 猛火油櫃第一百五十七章 一個名額第六百二十五章 新難題第二百六十七章 孫祖壽第三百三十四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八)第六百零二章 啓動後手第六百一十一章 正主來了第二百九十五章 陽謀第三百一十一章 沒有絕對的信任第二百八十九章 絕望的鄭芝龍第二百九十四章 憂心忡忡的徐光啓第四百一十六章 籌謀第二百零八章 製造混亂第三百六十三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十七)第六百三十七章 得道高僧代表團第六百二十四章 狠辣勁兒第二百七十五章 高家三兄妹第十六章 社長的人選第三百五十五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九)第五百七十七章 不對勁第三百四十八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二)第二百八十九章 絕望的鄭芝龍第六百零五章 第一受害者第六百三十三章 契機第一百八十七章 棄翰林院,轉投皇家軍事學院第二百一十八章 鮮爲人知的秘密通道第五百三十四章 效果出奇的好第六十二章 被消磨的文官骨氣第一百八十二章 小範圍寶鈔試點第三百六十四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十八)第六百三十章 無形的氣機第一百二十三章 一篇稿子第四百七十章 島上局勢第五百七十一章 蒸汽機第一百零零章 潛在的共識第二百七十九章 那麼一個管道第一百八十八章 南石北王第五百五十章 大明開出的條件第七十四章 “合適”的內閣首輔第二百七十二章 三面環敵第四百五十八章 上帝視角第四百八十九章 替罪羊第三百五十一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五)第十一章 改革二十四衙門(下)第二百四十二章 貨幣戰爭(七)第六十五章 絕聲衛第二百四十章 貨幣戰爭(五)第五百三十二章 取消兩京制第三百七十三章 收復遼東失地(五十七)第二百五十二章 東南形勢第三百零八章 最大污點第五百八十九章 清查土地第十七章 兩成佣金第五百五十章 大明開出的條件第四百四十章 餿主意第六百零五章 第一受害者第三百八十三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七)第六百一十九章 改得面目全非第三百五十一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五)第一百九十二章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第五百零一章 亦師亦徒第三百四十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四)第三百五十二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六)第四百二十三章 便宜行事之權第四百二十四章 “能屈能伸”的海上馬車伕第三百八十六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第一百六十九章 楔一顆釘子第一百三十四章 “開胃菜”第一百七十九章 鞏固既得成果第一百二十六章 辣椒第二百九十章 董事會(上)第十八章 針鋒相對第五十章 膽戰心驚的李祖白第五百四十六章 重組內閣第九十四章 張揚而強勢的鄭芝龍第二百六十三章 扭虧爲盈第二百二十五章 近乎於下馬威的開場白第三百四十七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一)第一百三十一章 心有餘悸第一百五十五章 小惡魔第一百四十六章 滅天雷第五百一十六章 明軍的一大弊端第二百五十五章 訓斥第五百二十六章 遲則生變第六百零一章 災難財第一百九十三章 跛腳鴨第一百九十六章 令人振奮的消息第三百四十八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二)第四百二十六章 一字之差第五百六十二章 聖諭第五百七十四章 理論付諸於實際第四百三十二章 禁忌第五百一十六章 明軍的一大弊端第二百七十八章 化腐朽爲神奇第一百三十八章 據理反駁第二百三十五章 調查幕後黑手第五百三十五章 爲恢復最強時期的萬能都司而準備第九十三章 東南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