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小惡魔

然而,崇禎依舊在笑,神色不變,沒有一絲惱怒的意思,好像對方不是在砸他的場子,緊接着,更是拋出了令衆人再次意外的話語,氣氛卻變得僵硬起來,充滿詭異之感。

“可以...當然可以,姑母,既然你這樣講了,朕又怎麼好駁你的面子,不答應呢?”

崇禎說得很慢,慢條斯理,聲音拉得很長,衆人的神色再次不自然起來,再次出現那種埋怨的神采,朱軒媖不管其他人是什麼反應,心裡多麼的不是味兒,她卻是聞之一喜,就要說什麼感激地話語,隨着崇禎後面的轉折話語,身體就是一僵,臉色大變。

“不過,姑母,既然這樣,朕可不能保證那些表兄弟有沒有什麼閃失?會不會招出什麼?”

崇禎的聲音依舊很輕,說得還是那麼慢條斯理,卻使得大殿裡的氣氛爲之一滯,變得極其冰冷起來,令人心中發寒。

這一刻,在場的沒有一個是傻子,怎麼會聽不出話裡的弦外之音,其中的威脅之意?又怎麼會不知道皇上口中的“表兄弟”是指誰?

榮昌大長公主的子嗣,不就是皇上的表親嗎?..

腦海裡閃過這些念頭,衆人只感覺遍體生寒,皇上居然可以對自己的親姑姑如此,狠辣如斯,一點不講情面,更遑論他們這些人,幾乎沒有什麼血緣關係,亦或是血緣關係極其淡薄。

一時間,感覺心寒的同時,更多的是慶幸,還好自己沒有說出類似的“請求”。

很顯然,衆人看向崇禎的眼神變了,充滿恐懼之感,只感覺,眼前的這位即位不久的新皇帝,雖然只有十七歲,但卻像一個小惡魔,手段極爲凌厲,該狠得時候,下手絕不手軟。

不過,像英國公張維賢這些武將出身之人,更多的是信服和讚賞,非常的理解,在他們的心裡,更加的明白一個道理,人不狠,站不穩。

何況,榮昌大長公主,根本就是在觸皇上的黴頭,掃人家的面子,逼迫人家對自己下狠心,在這個時候,說出這番話,根本就是**裸地挑釁,如果皇上有所退讓的話,還怎麼服衆?日後如何施政?

所以,在衆人的心裡,不自覺地將朱軒媖和蠢女人聯繫在了一起,化成了等號。

此時,朱軒媖的身體顫抖了一下,嘴脣微動,臉上的喜色早已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一陣慘白,早就心亂如麻,慌做了一團,她又怎麼聽不出崇禎話裡的冰冷攝人之意?

雖然口口聲聲喊着自己姑母,卻未給她絲毫的安全感。

“皇上,不用了,就當姑母沒有說那些話語,只要給姑母留下幾百畝良田,就足以夠公主府的日常花銷了。”

“嗯,那就謝過姑母了,能夠體恤侄兒的艱難之處,能夠爲國着想。”

崇禎象徵性的客氣了一句,並未繼續爲難,看到朱軒媖近乎於哀求的神情,望向自己,進而又補充道:“姑母,你儘管放心,朕會向有司打一聲招呼的,光夔、光阜和光旦他們不會有事的,很快就能夠回去了。”

“皇上,有你的這句話,我就放心了,姑母就先行告退了,至於北直隸的那些田地,回去之後,就會將其地契交出來。”

看着榮昌大長公主離去的身影,那近乎於落魄的蕭瑟之意,宛若身體被透支了一般,顯得可是可憐。

同時,衆人也明白,皇上之所以沒有給予明確的答覆,確切的放人日期,就是在看長公主與自己等人的後續表現。

換句話說,交出土地之時,就是自己的子侄平安歸來之日。

很顯然,崇禎一番的“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尤其是最後針對榮昌大長公主的表現,近乎於冷血,絲毫不念親情,着實震懾了衆人。

大殿裡的這些人,他們還是有一些自知之明,自問,自己還比不上榮昌長公主和福王這樣地位尊顯之人,也就乖乖地交出自己侵佔的土地,相繼離去,有一些膽戰心驚的樣子。

就在這時,張維賢抽身站起,擡腳剛要離去,卻被崇禎給叫住了。

“英國公,你等一下,朕還有一些事情找你,商談一下。”

說話之間,崇禎已經從上座走了下來,臉上帶着幾分笑意,手裡還拿着一份奏摺和一份邸報,進而繼續說道:“自從成祖開始,一直到現在,英國公府都是滿門忠烈,堪稱朝廷的柱石,每一代英國公,都執掌着中軍總督府,五大京營之一。”

“除了第一代英國公張輔,跟着永樂帝南征北討,驅逐韃虜,以後的幾位英國公,雖然還是手握重兵,卻鮮有東征西討之人,更像是京城的護法門神。”

“尤其是這一帶的英國公,你張維賢,更是功勞卓著,要不是你坐鎮於京城,不管是朕的大哥熹宗,還是我本人,都很難那麼順利地即位登基。特別是天啓年間,若不是你的從中震懾,恐怕魏忠賢將會更加的囂張,肆意妄爲,不可一世,朕也不會那麼容易的將其一舉剷除。”

這一刻,看到崇禎向自己走來,還有那徐徐的話語,語氣裡蘊含着絲絲讚賞之意,但張維賢卻高興不起來,反而更加的緊張起來。

崇禎剛剛的一番表現,可是着實給他留下了一些陰影!

經歷了四朝三代,侍奉過萬曆皇帝、泰昌皇帝和天啓皇帝,還有當今的崇禎皇帝,見慣了風風雨雨,經歷了各種的爾虞我詐,可是,看到走向自己的崇禎,猶如閒庭信步一般,距離越來越近,經過世事錘鍊的英國公張維賢,就那麼毫無原因的忐忑了起來。

很快,張維賢反應了過來,明白了自己爲何那麼不堪?

原因很簡單,崇禎的這種談吐,這種灑脫模樣,舉手投足之間,自帶着一股壓迫性的氣質,使得他心神險些失守,或者,這就是帝王的王霸之氣。

心中浮現這些念頭之時,張維賢還未來得及迴應,崇禎已經來到了他的身前,並將手中的邸報遞了過去,同時說道:“英國公,根據山西到京城的各個驛站送來消息,面對林丹汗的進犯,順義王卜失兔自知不敵,已經派出了使團,向咱們大明求援,使團已經在來得路上,最遲兩天的時間,就將抵達京城。”

第一百零一章 上!第二百一十章 衆人皆疑惑第一百零六章 丘兆麟的重要性(三更)第二百二十九章 離間計第一百一十七章 暗中交鋒第二百六十五章 京城的那位第四百六十七章 洋人統治的短板第一百三十九章 頓悟第二百二十四章 開學典禮第四百九十六章 榜上有名第四百七十三章 新的條件第一百三十八章 據理反駁第九十六章 我沒有龍陽之好第四百九十七章 求情第一百六十七章 鞏固皇權第九十七章 尷尬第五百八十三章 侵略者與被侵略的最大區別第六十章 喜訊第六百五十三章 放棄待遇第五百八十三章 侵略者與被侵略的最大區別第四百九十一章 反應不正常第五百六十四章 吏制改革第二百四十二章 貨幣戰爭(七)第三百零三章 孫元化的好意第五百一十一章 “億”和“兆”第四十五章 帶頭作用第八十九章 很嚴重第六百零二章 啓動後手第三百六十九章 收復遼東失地(五十三)第三百四十六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第三百九十六章 收復遼東失地(八十)第四百一十七章 處境微妙的毛文龍第三百六十三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十七)第六十一章 敞開心扉第一百九十四章 兵出塞外第四百六十七章 洋人統治的短板第五百五十八章 破壞了大明的根基第五百一十七章 升的太快第四百一十七章 處境微妙的毛文龍第三百二十四章 收復遼東失地(八)第六百三十六章 心結第一百四十九章 英國公第六百三十四章 此“煙”非彼“煙”第一百三十五章 爲奪回外事權做準備第一百九十六章 令人振奮的消息第五百二十一章 鬱悶的漢斯·普特曼斯第四百五十七章 理由有三第六百五十五章 更遑論潞王府?第四百四十六章 沸騰了起來第五百六十一章 前科第六百三十六章 心結第二百五十四章 餘波第五百五十三章 紫衣事件第六百一十章 少得可憐的稅銀第一百八十五章 熱門人選第二百七十七章 機會第三百一十三章 狠辣第四百四十一章 更深層次用意第一百四十章 格外的平靜第四百零二章 觸目驚心第一百八十七章 棄翰林院,轉投皇家軍事學院第六百四十三章 “妥協”第四百七十七章 殺雞儆猴第二百七十七章 機會第五百六十章 流言滿天飛第一百一十七章 暗中交鋒第八十二章 遙遙跟隨第一百四十七章 重啓滅天雷計劃第五百八十七章 千萬兩級別第四百零八章 諸多因由第五百九十七章 巨大的商機第五百七十二章 成本很高第五百八十一章 馬六甲海峽第二百一十二章 決絕的否定第五百五十二章 爭執第一百九十三章 跛腳鴨第六百五十二章 理所當然第三百二十九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三)第六百一十六章 天人交戰第四百五十九章 江戶幕府第三百八十七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一)第二百一十八章 鮮爲人知的秘密通道第三百零七章 豪氣沖天第一百八十一章 保駕護航第二百九十七章 “兩柄利劍”第四百八十四章 一場豪賭第五百九十六章 “大鐵疙瘩”第七十八章 分化瓦解第五百三十六章 煙鬼第三百一十二章 最佳時機第三百四十八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二)第一百二十九章 莫大的恩賜第四十二章 推遲第七十五章 武科開試第二百一十三章 我也太傻了第三百九十八章 宗教衝突第三百三十章 大膽的猜測第三百一十六章 大明錢莊第四百二十三章 便宜行事之權第四百九十七章 求情
第一百零一章 上!第二百一十章 衆人皆疑惑第一百零六章 丘兆麟的重要性(三更)第二百二十九章 離間計第一百一十七章 暗中交鋒第二百六十五章 京城的那位第四百六十七章 洋人統治的短板第一百三十九章 頓悟第二百二十四章 開學典禮第四百九十六章 榜上有名第四百七十三章 新的條件第一百三十八章 據理反駁第九十六章 我沒有龍陽之好第四百九十七章 求情第一百六十七章 鞏固皇權第九十七章 尷尬第五百八十三章 侵略者與被侵略的最大區別第六十章 喜訊第六百五十三章 放棄待遇第五百八十三章 侵略者與被侵略的最大區別第四百九十一章 反應不正常第五百六十四章 吏制改革第二百四十二章 貨幣戰爭(七)第三百零三章 孫元化的好意第五百一十一章 “億”和“兆”第四十五章 帶頭作用第八十九章 很嚴重第六百零二章 啓動後手第三百六十九章 收復遼東失地(五十三)第三百四十六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第三百九十六章 收復遼東失地(八十)第四百一十七章 處境微妙的毛文龍第三百六十三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十七)第六十一章 敞開心扉第一百九十四章 兵出塞外第四百六十七章 洋人統治的短板第五百五十八章 破壞了大明的根基第五百一十七章 升的太快第四百一十七章 處境微妙的毛文龍第三百二十四章 收復遼東失地(八)第六百三十六章 心結第一百四十九章 英國公第六百三十四章 此“煙”非彼“煙”第一百三十五章 爲奪回外事權做準備第一百九十六章 令人振奮的消息第五百二十一章 鬱悶的漢斯·普特曼斯第四百五十七章 理由有三第六百五十五章 更遑論潞王府?第四百四十六章 沸騰了起來第五百六十一章 前科第六百三十六章 心結第二百五十四章 餘波第五百五十三章 紫衣事件第六百一十章 少得可憐的稅銀第一百八十五章 熱門人選第二百七十七章 機會第三百一十三章 狠辣第四百四十一章 更深層次用意第一百四十章 格外的平靜第四百零二章 觸目驚心第一百八十七章 棄翰林院,轉投皇家軍事學院第六百四十三章 “妥協”第四百七十七章 殺雞儆猴第二百七十七章 機會第五百六十章 流言滿天飛第一百一十七章 暗中交鋒第八十二章 遙遙跟隨第一百四十七章 重啓滅天雷計劃第五百八十七章 千萬兩級別第四百零八章 諸多因由第五百九十七章 巨大的商機第五百七十二章 成本很高第五百八十一章 馬六甲海峽第二百一十二章 決絕的否定第五百五十二章 爭執第一百九十三章 跛腳鴨第六百五十二章 理所當然第三百二十九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三)第六百一十六章 天人交戰第四百五十九章 江戶幕府第三百八十七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一)第二百一十八章 鮮爲人知的秘密通道第三百零七章 豪氣沖天第一百八十一章 保駕護航第二百九十七章 “兩柄利劍”第四百八十四章 一場豪賭第五百九十六章 “大鐵疙瘩”第七十八章 分化瓦解第五百三十六章 煙鬼第三百一十二章 最佳時機第三百四十八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二)第一百二十九章 莫大的恩賜第四十二章 推遲第七十五章 武科開試第二百一十三章 我也太傻了第三百九十八章 宗教衝突第三百三十章 大膽的猜測第三百一十六章 大明錢莊第四百二十三章 便宜行事之權第四百九十七章 求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