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跛腳鴨

聞聽此言,崇禎的眼前頓時一亮,心中有了主意,暗道:“對啊,我怎麼沒有想到這一點?既然鄭芝龍動不得,卻可以調離他的幾名心腹偏將,如此一來,不僅最大化的不影響鄭家水軍的戰鬥力,還能削弱鄭芝龍的實力,一點一點的將其蠶食,不斷地削,弱,直至最後實質性的收回軍權。”

一念及此,崇禎的心情頓時大好,變得非常愉悅起來,但還是很好地掩飾住了,平靜地看着茅元儀,沉聲說道:“不錯,確實應該給孫元化找幾個得力干將,協助組建水師,如此才能在最短的時間裡,使得水師初具規模,形成一定的戰鬥力。”

“那...那...皇上....”

茅元儀遲疑地還未說完,卻被崇禎給打斷了。

“好了,茅愛卿,你先回去吧,至於給孫元化配置的副將,朕自有安排,一定會給他尋到得力的干將。”

“是,皇上,那微臣先行告退了。”

看着茅元儀離去的身影,崇禎一臉的凝重之色,喃喃自語道:“朕的心裡也很迫切,又何嘗不希望,在遼東半島的水師儘快組建起來,形成一定的戰鬥力,如此就能更快而有效的遏制建奴的發展勢頭,不斷地襲擾他的大後方,搞得皇太極焦頭爛額,疲於應付。”

話語一頓,似乎想到了什麼,擡頭看向大門之處,對着一片虛無之處,喊道:“冷曉磊,通知洛養性,讓他立即派人前往江南,到秦淮河畔,給名ji楊宛和王微贖身,將其帶到京城來,直接送到茅元儀的府上,就說是朕賞賜給他的妾室。”

“是,皇上,屬下遵旨。”

那片虛空中傳來冷曉磊的聲音之時,崇禎的腦海裡浮現一些信息,茅元儀不僅是文武兼備之人,年紀輕輕,二十幾歲,就編撰除了兵書鉅著《武備志》,還是一個風流人物,那兩個秦淮名妓,也就是他的紅顏知己。

下午之時,剛剛用過午餐不久,崇禎就在文華殿的後殿召見了兵部尚書霍維華和戶部尚書畢自嚴以及禮部尚書劉鴻訓。

“劉尚書,想必你已經看過了武進士的名單,應該也知道前三甲都是誰,此次武舉科考,將會不同於以往,規格和文舉科考一樣,也要舉行盛大的傳臚大典,百官要與朕齊聚金鑾殿,聽鴻臚寺官員傳唱武狀元和武進士的姓名,事過之後,金殿傳臚的第三天,朕還要御賜恩榮宴。”

“身爲禮部尚書,不管是傳臚大典,還是事後的恩榮宴,以及整個過程的禮儀,事無鉅細,劉尚書,這些可都是你要負責的,如果有什麼紕漏,朕可要拿你是問。”

“是,皇上,微臣一定將所有的事情安排的妥妥當當,不出現絲毫的紕漏,敬請您放心。”

此刻,不管是回話的禮部尚書劉鴻訓,還是其他兩人,平靜而謹小慎微的神情之下,心中泛起了陣陣漣漪,震動不已,愈發相信京城裡的那些傳言,皇上將會大幅度提高武將的地位,最少也要與同樣品階的文官齊平。

換句話說,以前的那種情形將會一去不復返,文官再難將武將壓下去,使其成爲自己的附屬。

身爲朝中的重臣,六部之一的尚書,三人的心裡都很清楚,自大明建國以來,尤其是經過幾代皇帝的打壓,大明雖已強硬著稱,從不向外敵屈服,但武將並沒有得到相對應的地位,沒有得到相應的重視,地位反而大幅度的下滑,一日不復一日。

大明就像一隻跛腳鴨,而武將就是那條瘸了的腿,發展越來越平衡。

都說一朝天子一朝臣,相似的道理,有時候,換一個官員,比如更換一省的總督、巡撫或提督,往往那裡的諸將也會被繼任者的官員所更換,換上自己的心腹。

如此一來,將會嚴重破壞一地的軍事防禦體系,出現重複**費建設,畢竟,每個將軍的理念不同,佈置的防禦和對敵的理念也就不同,這樣就破壞了當地的既定戰略。

如果每個將領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去構築防禦體系,那還不得全都亂套了,缺乏一種長遠性的戰略性防禦體系。

若是被替換上去的將軍是良將倒還好,能夠體會前任的良苦用心,並予以延續,否則的話,將會帶來難以彌補的損失,後果將會難以預料。

儘管深知這一點,也知道皇上做得對,應該扶正武將的地位,三人的心裡多多少少還是有一些失落,那種說不明的異樣之感,總之就是,心裡有一些不舒服。

畢竟,一旦這樣的話,武將的地位得到應有的提升,也就意味着,他們這些人很難再控制那些武將,使得他們以自己馬首是瞻。

“好了,劉尚書,你去操辦這些事情吧,先行退下。”

“是,皇上,微臣告退!”

劉鴻訓躬身退出去之後,緊接着,崇禎將目光投到了兵部尚書霍維華的身上,詢問道:“對了,霍尚書,察哈爾右翼那邊的情況怎麼樣了?林丹汗有沒有退去?”

“啓稟皇上....”

霍維華遲疑了起來,一副吞吞吐吐的樣子,似乎感受到了崇禎的不滿,緊接着繼續回答:“林丹汗還未退去,正與以卜失兔爲首的蒙古部落打得正酣,陷入膠着狀態,已經有了取勝的趨勢。”

“怎麼回事兒?”

崇禎的眉頭微蹙,心中油然而生一股疑惑和着急,忍不住地問了這麼一句之後,進而繼續說道:“按理來講,林丹汗不是一個愚蠢之人,形勢所逼之下,面臨我們與察哈爾右翼等蒙古部落的聯手,他們不可能還繼續發動這場戰爭,應該不會做出這樣的不智之舉啊?”

“除非,他真的是破罐子破摔,不想返回遼東,非要與咱們死磕,可是,以林丹汗狡猾的秉性,這也不可能啊?”

“何況,朕還做出了允諾,只要他退回遼東,將會予以一定的補償,協助他收回在遼東失去的地盤,助他平息一些部族的叛亂,如此利害攸關非常明顯的情況下,難道林丹汗還要非取察哈爾右翼不可?”

“皇上,事情是這樣的,英國公的大軍並未開出關外,與卜失兔等人的會合在一起,現在還在大同府與宣府停留,處於觀望之態,因此,纔會給了林丹汗一種錯覺,朝廷不敢、也不會插手他們之間的征伐。”

第一百六十七章 鞏固皇權第六百一十四章 一種手段第三百零三章 孫元化的好意第五百六十七章 軍事部署第二百八十三章 挑釁皇權第二百八十八章 用錢堆起來的戰鬥力第一百六十九章 楔一顆釘子第六百一十九章 改得面目全非第三百六十九章 收復遼東失地(五十三)第五百八十八章 繪製地第十六章 社長的人選第五百八十四章 摸底第七十八章 分化瓦解第一百零九章 事無絕對第一百七十三章 拖延救援第六百零四章 統一計時第四百一十五章 不惜一切代價第二百四十九章 自信滿滿的洪先春第一百三十八章 據理反駁第六百二十六章 漸變的過程第三百五十五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九)第六百一十章 少得可憐的稅銀第二百六十章 沒有那麼簡單第二百七十一章 不利局面第五十八章 不該啊第二百三十三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五百一十章 失態的畢自嚴第二十一章 孫傳庭第四百二十五章 爭吵第六百零七章 好處多多第三百三十三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七)第五百二十章 第一次第一百三十六章 班軍第六百三十章 無形的氣機第六百五十一章 不想做得太絕第三百零章 另一層打算第一百八十三章 積分制比武第六百二十一章 牴觸與親近第四百零二章 觸目驚心第三百三十二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六)第四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求收藏求推薦)第三百二十七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一)第六百一十六章 天人交戰第四百七十一章 祈求和談第三百二十四章 收復遼東失地(八)第五百三十五章 爲恢復最強時期的萬能都司而準備第三百五十九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十三)第五百五十三章 紫衣事件第一百九十章 沒落的大明海軍第七十章 茅元儀的意圖第四十四章 洪承疇的預判第三百九十二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六)第六百一十一章 正主來了第五百二十七章 大氣魄第六百三十一章 女子學院第一百二十五章 秘密武器第九十六章 我沒有龍陽之好第五百九十七章 巨大的商機第一百三十八章 據理反駁第五百一十章 失態的畢自嚴第二百七十一章 不利局面第五百二十四章 絕望了第六百零章 疫情第二百二十章 第七部第二百九十二章 最爲粗糙的飛行器第七十章 茅元儀的意圖第四百七十五章 兔死狐悲第六百五十二章 理所當然第三十八章 最爲迫切的問題第三百一十三章 狠辣第三百九十四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八)第十七章 兩成佣金第三百零三章 孫元化的好意第四百六十七章 洋人統治的短板第五百八十五章 決心第一百五十三章 宴請第五百八十七章 千萬兩級別第四百六十二章 不該改變嗎?第一百一十五章 成熟與穩重第四百零九章 明君聖主的相似點第一百七十八章 憤怒的諸將第三百九十一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五)第二百六十一章 不一樣的反應第二百五十二章 東南形勢第六百零二章 啓動後手第四十二章 推遲第五百五十一章 導火索第六百五十五章 更遑論潞王府?第三百二十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第三百四十二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六)第五百七十章 儲藏水源第一百零三章 削藩的大概策略第二百二十六章 另一項重任第四百四十五章 唯有自救第二十六章 分化瓦解第四百六十七章 洋人統治的短板第一百零八章 遐想滿天飛(下)(五更)第四百九十五章 九州探題第二百八十七章 戰鬥力飆升五倍第三百零三章 孫元化的好意
第一百六十七章 鞏固皇權第六百一十四章 一種手段第三百零三章 孫元化的好意第五百六十七章 軍事部署第二百八十三章 挑釁皇權第二百八十八章 用錢堆起來的戰鬥力第一百六十九章 楔一顆釘子第六百一十九章 改得面目全非第三百六十九章 收復遼東失地(五十三)第五百八十八章 繪製地第十六章 社長的人選第五百八十四章 摸底第七十八章 分化瓦解第一百零九章 事無絕對第一百七十三章 拖延救援第六百零四章 統一計時第四百一十五章 不惜一切代價第二百四十九章 自信滿滿的洪先春第一百三十八章 據理反駁第六百二十六章 漸變的過程第三百五十五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九)第六百一十章 少得可憐的稅銀第二百六十章 沒有那麼簡單第二百七十一章 不利局面第五十八章 不該啊第二百三十三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五百一十章 失態的畢自嚴第二十一章 孫傳庭第四百二十五章 爭吵第六百零七章 好處多多第三百三十三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七)第五百二十章 第一次第一百三十六章 班軍第六百三十章 無形的氣機第六百五十一章 不想做得太絕第三百零章 另一層打算第一百八十三章 積分制比武第六百二十一章 牴觸與親近第四百零二章 觸目驚心第三百三十二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六)第四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求收藏求推薦)第三百二十七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一)第六百一十六章 天人交戰第四百七十一章 祈求和談第三百二十四章 收復遼東失地(八)第五百三十五章 爲恢復最強時期的萬能都司而準備第三百五十九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十三)第五百五十三章 紫衣事件第一百九十章 沒落的大明海軍第七十章 茅元儀的意圖第四十四章 洪承疇的預判第三百九十二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六)第六百一十一章 正主來了第五百二十七章 大氣魄第六百三十一章 女子學院第一百二十五章 秘密武器第九十六章 我沒有龍陽之好第五百九十七章 巨大的商機第一百三十八章 據理反駁第五百一十章 失態的畢自嚴第二百七十一章 不利局面第五百二十四章 絕望了第六百零章 疫情第二百二十章 第七部第二百九十二章 最爲粗糙的飛行器第七十章 茅元儀的意圖第四百七十五章 兔死狐悲第六百五十二章 理所當然第三十八章 最爲迫切的問題第三百一十三章 狠辣第三百九十四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八)第十七章 兩成佣金第三百零三章 孫元化的好意第四百六十七章 洋人統治的短板第五百八十五章 決心第一百五十三章 宴請第五百八十七章 千萬兩級別第四百六十二章 不該改變嗎?第一百一十五章 成熟與穩重第四百零九章 明君聖主的相似點第一百七十八章 憤怒的諸將第三百九十一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五)第二百六十一章 不一樣的反應第二百五十二章 東南形勢第六百零二章 啓動後手第四十二章 推遲第五百五十一章 導火索第六百五十五章 更遑論潞王府?第三百二十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第三百四十二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六)第五百七十章 儲藏水源第一百零三章 削藩的大概策略第二百二十六章 另一項重任第四百四十五章 唯有自救第二十六章 分化瓦解第四百六十七章 洋人統治的短板第一百零八章 遐想滿天飛(下)(五更)第四百九十五章 九州探題第二百八十七章 戰鬥力飆升五倍第三百零三章 孫元化的好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