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楔一顆釘子

“如果讓黃豬皮整合遼東的蒙古各部落成功,真正的爲他所用,那麼,建奴的整體實力將會急劇攀升,上升一個新臺階,戰力更是會連翻好幾倍,勢力範圍將會延伸到漠南腹部,威脅到察哈爾右旗。”

“以黃豬皮的野心,他絕不會只滿足於這些,若是向南拓展實力範圍不成,遭到咱們的強力阻擊,那麼,他勢必就會向西發展,攻打察哈爾右旗,佔據整個漠南,甚至還有漠北!”

王永光雖然沒有繼續說下去,但衆人的心裡都很清楚,如果讓黃豬皮陰謀得逞,收服了蒙古各部落,佔據漠南和漠北,僅就領土而言,將會與大明的疆域不相上下,隱隱還略佔上風。

最爲關鍵的一點,那就是,一旦收服了蒙古各部落,建奴就徹底解決了一個一直存在的短板,那就是人口過於稀少,兵源不足,無法得到及時補充。

畢竟,一直以來,制約着建奴大舉進犯的關鍵所在,主要就是在於,相對於大明的百萬大軍,上萬萬人口的規模,後金不過是數十萬的總人口,都使得建奴不敢孤軍深入,無法大舉進犯關內,只能是小規模的騷擾邊境,一點一點的蠶食遼東。

一旦兼併或者徹底收服了蒙古,那可就完全不一樣了,建奴的人口將會暴漲到百萬以上,兵力也會大幅度增加,少說也得增加個十到二十萬人。

那樣的話,他們就有了正面與大明一較長短的資本,也就有了大舉進犯關內的底氣。

歷史上的後來演變,皇太極發動的己巳之變,就正好證明了這一點,那就是在他打跑了林丹汗之後,徹底奠定了建奴在遼東的霸主地位。

因此,雖然韃子騎兵的戰鬥極爲彪悍,有着“滿萬不可敵”的神話,但由於兵力過於薄弱的原因,致使無法深入中原腹地,只能在大明的邊境不斷騷擾,燒殺搶掠。

畢竟,對於建奴而言,每死一個兵卒,都很難得到補充,要是損失的過於嚴重,沒有個十幾年,根本無法恢復元氣。

任何的力量,都無法與大自然相抗衡,更無法打破自然規律,再如何的英雄人物,也是如此,畢竟,人的成長總需要一個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這個過程又是那麼的漫長!

或許,這就是毛爺爺那格言的真諦所在,不要在意一城一池的得失,儘可能地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

這一刻,衆人明白了,明白了崇禎的真實意圖,皇上之所以這麼做,和林丹汗結盟,不惜付出巨大的代價,主動出兵援助,就是想在遼東楔一顆釘子,在蒙古各族的內部,製造一個對黃豬皮的不穩定引子,從而限制住後金的勢力範圍。

畢竟,建奴的地盤就那麼大,遼東的面積是固定不變的,皇太極要想進一步地發展壯大,唯有向南和向西拓展勢力範圍,東面是一望無際的遼東灣,北方是蠻荒苦寒之地,根本不適合人的居住生活。

皇上現在的意圖非常明顯,那就是將建奴死死地釘在那裡,固定在一定的範圍之內,無法進一步發展,而朝廷只需加固寧錦防線,不時地出擊一下,配合着林丹汗的行動,讓黃豬皮吞併蒙古的一些計劃落空。

最爲關鍵的是,朝廷已經出現了清明的風氣,漸漸掃除前幾朝留下的萎靡之態,皇上雖然年輕,但眼光很毒很準,手段更是了得,不僅能夠看透問題的本質,更是有着慧眼識人的本事。

將近半年的時日裡,皇上重用的官員,雖多是年輕人,但這些年輕的官員,幾乎每一個都是能臣幹吏,從他們在地方的施政表現來看,就可見一斑。

而且,皇上將徐光啓派到陝西,作爲陝西的左布政使,專門負責地方行政,更是絕妙的一筆,委實緩解了陝西的局勢。

將陝西的賑災與抗旱相結合,大舉徵用民夫,修建水利,挖溝渠,除淤泥,更是給那些民夫少量的報酬,不再是完全的無償徵用。

總之就是一句話,以大搞建設,增加工作的崗位,以此提高百姓的收入,能夠有一個生活來源的地方。

如此一來,陝西的旱情不禁得到了一定的緩解,更是很好地遏制了百姓暴動的根源所在。

尤其是那些新農作物的引入和推廣,僅僅是今年,陝西的糧食產量已經有所提升,收穫了大量的土豆、玉米和番薯,這些他們幾乎從未聽說過的東西。

東西雖然陌生,不能磨成麪粉,但勝在可以吃食,讓百姓能夠果腹。

一想到這些,衆人情不自禁的全都望向了崇禎,眸光閃閃,油然而生一股欽佩之情,這才意識到,皇上力排衆議,不顧大臣們的反對,大膽起用新人,那是有多麼的英明!

還有,如果不是陝西巡撫孫傳庭的鼎力支持,這位年輕官員的秦軍作爲後盾,即便徐光啓有再好的治理地方之策,也是英雄無用武之地,無法施展。

如果不是延綏巡撫洪承疇的策應,圍剿亂軍,陝西將會亂的一塌糊塗,徐光啓也不會有一個相對安穩的外部環境。

當然,最爲主要、也是最爲重要的是,不管是孫傳庭,還是洪承疇,他們都掌握着一支直系軍隊,就像兩座大山,坐鎮於漢中和陝北,威懾着那些士紳與權貴,徐光啓的那些土地政策才能夠得以實施,進而穩住百姓,讓他們耕者有其田,不再流離失所。

再輔以新農作物,加上朝廷下撥的一筆筆糧銀,絕大多數的陝西百姓能夠果腹,不至於餓死。

如此一來,也就除去了民亂的根源所在。

恍惚間,像周道登這樣長期浸yin在官場上的老狐狸,忽然發覺,皇上那些看似胡亂而爲的做法,宛若任性一般,隱隱間,卻極有章法,意圖直至軍權!

細細回味,不難發現,京師的禁衛軍,其中的十之六七,都已經在皇上的控制之中。

因爲,道理很簡單,那些京營的統帥,要麼是極爲忠心朝廷,死忠的那種,黨派的性質幾乎沒有,或者極爲薄弱,要麼就是從外地調來的將領,幾乎不與京城的權貴、官員來往。

這些人很簡單,都是以朝廷的旨意爲基準,皇上的聖旨要遠勝於那些朝中重臣的威望。

第五百四十一章 配合第一百四十七章 重啓滅天雷計劃第四百四十一章 更深層次用意第六百三十六章 心結第五章 拍板(求收藏求推薦)第二百七十七章 機會第一百九十七章 早有圖謀第二百六十五章 京城的那位第二百七十章 學員的優勢第二百四十五章 後續(上)第七十一章 燧發槍和望遠鏡第二百九十五章 陽謀第一百五十章 壯觀的早朝第五百零四章 新的正使第五百八十五章 決心第二百一十三章 我也太傻了第六百二十九章 摻沙子第五百八十章 也有一個條件第八章 聖意難測(求收藏求推薦)第二百零四章 迂迴勸說第四百三十一章 敲打第一百六十八章 林丹汗這條鮎魚第五百六十七章 軍事部署第四百九十九章 賣個人情第六百三十章 無形的氣機第一百一十六章 反常表現第三百九十一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五)第三十四章 懿安皇后第二百六十九章 軍中全面推行寶鈔第一百一十六章 反常表現第二百零七章 爭執第一百八十四章 打壓第四百四十一章 更深層次用意第四百八十二章 製造無人區第五百一十三章 暴利第一百六十三章 務實的帝王第六百三十六章 心結第一百三十四章 “開胃菜”第五百一十章 失態的畢自嚴第十八章 針鋒相對第二百三十六章 貨幣戰爭(一)第四百六十四章 未嘗不是一件好事第五百零四章 新的正使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明中興有望了第五百三十五章 爲恢復最強時期的萬能都司而準備第二百三十章 另一個巨大意圖第三百四十三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七)第六百三十二章 爲大明培養女官?第二百九十八章 狼狽爲奸第三百零三章 孫元化的好意第三百二十八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二)第五百二十章 第一次第五百九十四章 捉摸不透第二百八十章 郵票的概念第一百八十一章 保駕護航第三百八十七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一)第七十二章 西南風起第六百四十四章 聯繫之處第十五章 遙遙跟隨第一百零一章 上!第一百五十七章 一個名額第一百六十一章 畢自嚴第九十一章 宋獻策第二百九十章 董事會(上)第二百五十一章 好言相勸第六百四十七章 微調第四十二章 推遲第五百零五章 人爲刀俎第三百一十章 折中第二百九十九章 伴君如伴虎第五百八十二章 大明的優勢第二百七十九章 那麼一個管道第二百七十九章 那麼一個管道第八十四章 慫恿第三百三十八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二)第五百七十三章 拉人頭第一百五十八章 天之驕女的不幸第六百一十八章 考成法第六十八章 秦良玉的深意第六百一十七章 一個開場白第二百二十章 第七部第二百一十九章 萬事開頭難第三百五十一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五)第七十三章 無人敢惹的福王府第一百六十二章 互市第一百零零章 潛在的共識第四百八十八章 盛氣凌人第三百零四章 暗流涌動第五十七章 孫承宗的大局觀第六百四十五章 厚重的信任感第一百五十一章 疑惑第一百一十五章 成熟與穩重第四百零一章 最危險之人第三百八十八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二)第九十三章 東南捷報第二百三十七章 貨幣戰爭(二)第二百四十九章 自信滿滿的洪先春第四百五十三章 人無信不立第二百三十七章 貨幣戰爭(二)第二百八十三章 挑釁皇權
第五百四十一章 配合第一百四十七章 重啓滅天雷計劃第四百四十一章 更深層次用意第六百三十六章 心結第五章 拍板(求收藏求推薦)第二百七十七章 機會第一百九十七章 早有圖謀第二百六十五章 京城的那位第二百七十章 學員的優勢第二百四十五章 後續(上)第七十一章 燧發槍和望遠鏡第二百九十五章 陽謀第一百五十章 壯觀的早朝第五百零四章 新的正使第五百八十五章 決心第二百一十三章 我也太傻了第六百二十九章 摻沙子第五百八十章 也有一個條件第八章 聖意難測(求收藏求推薦)第二百零四章 迂迴勸說第四百三十一章 敲打第一百六十八章 林丹汗這條鮎魚第五百六十七章 軍事部署第四百九十九章 賣個人情第六百三十章 無形的氣機第一百一十六章 反常表現第三百九十一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五)第三十四章 懿安皇后第二百六十九章 軍中全面推行寶鈔第一百一十六章 反常表現第二百零七章 爭執第一百八十四章 打壓第四百四十一章 更深層次用意第四百八十二章 製造無人區第五百一十三章 暴利第一百六十三章 務實的帝王第六百三十六章 心結第一百三十四章 “開胃菜”第五百一十章 失態的畢自嚴第十八章 針鋒相對第二百三十六章 貨幣戰爭(一)第四百六十四章 未嘗不是一件好事第五百零四章 新的正使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明中興有望了第五百三十五章 爲恢復最強時期的萬能都司而準備第二百三十章 另一個巨大意圖第三百四十三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七)第六百三十二章 爲大明培養女官?第二百九十八章 狼狽爲奸第三百零三章 孫元化的好意第三百二十八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二)第五百二十章 第一次第五百九十四章 捉摸不透第二百八十章 郵票的概念第一百八十一章 保駕護航第三百八十七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一)第七十二章 西南風起第六百四十四章 聯繫之處第十五章 遙遙跟隨第一百零一章 上!第一百五十七章 一個名額第一百六十一章 畢自嚴第九十一章 宋獻策第二百九十章 董事會(上)第二百五十一章 好言相勸第六百四十七章 微調第四十二章 推遲第五百零五章 人爲刀俎第三百一十章 折中第二百九十九章 伴君如伴虎第五百八十二章 大明的優勢第二百七十九章 那麼一個管道第二百七十九章 那麼一個管道第八十四章 慫恿第三百三十八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二)第五百七十三章 拉人頭第一百五十八章 天之驕女的不幸第六百一十八章 考成法第六十八章 秦良玉的深意第六百一十七章 一個開場白第二百二十章 第七部第二百一十九章 萬事開頭難第三百五十一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五)第七十三章 無人敢惹的福王府第一百六十二章 互市第一百零零章 潛在的共識第四百八十八章 盛氣凌人第三百零四章 暗流涌動第五十七章 孫承宗的大局觀第六百四十五章 厚重的信任感第一百五十一章 疑惑第一百一十五章 成熟與穩重第四百零一章 最危險之人第三百八十八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二)第九十三章 東南捷報第二百三十七章 貨幣戰爭(二)第二百四十九章 自信滿滿的洪先春第四百五十三章 人無信不立第二百三十七章 貨幣戰爭(二)第二百八十三章 挑釁皇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