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改革二十四衙門(下)

剎那間,大殿裡變得極爲寂靜起來,每個人都在屏息凝神,賈亦韜更是直直地看着三人,神情顯得是那麼風牆雲淡,並無強迫之意。

此刻,王承恩與曹化淳滿臉的錯愕,前者更是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作爲掌管御馬監的太監,又兼管皇店之權,王承恩好想阻止賈亦韜的這個決定。

最終,攝於賈亦韜那若有若無的威嚴,還是將到嘴的話語給嚥了回去,雖心有不甘,但也無可奈何,只能看着皇店這塊“肥肉”離自己而去。

似乎是幾年的牢獄之災使然,使得吳用譽、吳逢元和吳邦宰有一些精神恍惚,反應變得有一些遲鈍,也許還沉浸在劫後餘生的慶幸,三人一時有一些晃神,怔怔的看着賈亦韜,好像還不敢相信這一切都是真的。

這時,曹化淳已經反應了過來,看到三人的模樣,一想到他們的遭遇,可謂是到在鬼門關走了一遭,想通了這一點,很是理解三人的心情,面帶三分笑意,連忙的催促道:“快啊...還愣着幹嘛?趕緊謝主隆恩啊!”

自古以來,尤其是中國的商人,巴不得能夠與衙門搭上關係,頂上一個皇差的名頭,那樣的話,生意將會好做得多,毫不客氣的講,暢通無阻,堪堪能夠形容。

尤其是吳家這樣的商賈,格外想要交好朝廷,博得一個美名,謀得個一官半職,否則,也不會那麼積極地向朝廷捐輸,出手就是二十萬、三十萬。

求貴,是一種普遍的社會心理,商賈的這種心理尤爲強烈!

一日而五中書之命下,吳家領中書銜的吳養京、吳養都、吳養春、吳繼志、吳希元,不就是發生在二次捐輸白銀三十萬兩之後嗎?

所以,三人興奮了,興奮地難以自抑,經曹化淳這麼一提醒,當即就反映了過來,連忙磕頭跪謝。

“謝主隆恩,草民願意接這份皇差。”

很顯然,這一切都在賈亦韜的意料之中,不管是皇商之中蘊含的暴利,還是天威使然,都容不得他們拒絕。

“好了,都起來吧....”

賈亦韜吐出這麼一句話之後,稍稍一頓,看到三人很是痛快地答應下來,露出滿意之色,轉而看向王承恩,朗聲說道:“王承恩,你帶他們下去吧,連同御馬監掌管的皇店,一併交給駙馬鞏永固,朕還會有其他的安排。”

“是,皇上,奴才領旨....”

王承恩的雙腿很沉重,不再掌管皇店,好像跟割了他的一塊肉,神情是那麼的萎靡不振,轉身看向吳用譽、吳逢元和吳邦宰,丟下一句話之後,徑直就往外走。

“你們三個跟咱家走吧....”

曹化淳的臉上掛着淡淡的笑容,看着四人離去的背影,尤其是目光始終在王承恩的身上打轉,配合着他那看似平和的笑容,頗有幸災樂禍之意。

然而,這種狀態並未持續多久,隨着賈亦韜的聲音響起,聽到後面之言,曹化淳再也笑不出來了。

“曹化淳,你過來一下。”賈亦韜平靜地吐出這一句話之後,示意曹化淳走到近前,同時從龍案上抄出一張名單,緩緩說道:“既然你已經掌管東廠,身爲東廠提督,朕現在就交給你個秘密任務。”

曹化淳的腳步明顯停頓了一下,稍稍一愣神,轉瞬就反應了過來,繼續向前走,直至停在龍案旁,躬身就要詢問,卻又被賈亦韜給打斷了。

“喏...朕這裡有一份名單,全都是山西的晉商,你立即遣出東廠的密探,給朕密切監視這山西八大商賈及其家族生意的動向,一旦查到什麼,沒有朕的旨意,切不可輕舉妄動,如果出了什麼岔子,朕拿你是問。”

“是,皇上,奴才遵旨,一定辦成此事!”

曹化淳的心中一緊,顫了顫,出於本能的反應,還是立即恭敬地迴應了一句,等到心緒稍安之時,接過那份名單,快速瀏覽之際,忍不住地一陣暗自猜測。

“難道皇上真是爲了銀子急了眼,想要效仿魏忠賢,拿商人做文章,查抄那些商賈的家產,以此補上軍餉的虧空?”

容不得曹化淳繼續深想,在這個時候,賈亦韜再次抄出了一張紙,這次雖然不是一份名單,但曹化淳看到上面的內容之時,心裡頓時就是一驚,賈亦韜的聲音已經再次響起。

“化淳啊,你也知道,朝廷現在的財政非常的緊張,不僅遼東的軍餉亟待解決,陝西又遇到百年難見的大旱,還有其他地方,處處都要用錢,所以,朕準備精簡宮裡的宦官機構,以此節省錢銀,好緩解朝廷的財政支出。”

說話之間,賈亦韜將手裡的改革方案圖紙遞了出去,同時繼續說道:“當然,司禮監和御馬監,以及你現在掌管的東廠,朕是不會動的,只有這些衙門。而且,你聽好了,朕說得是精簡,不是裁撤,不要有抵抗情緒喔....”

曹化淳的臉色僵在那裡,只覺得嘴裡有一些發苦,失神的看着圖紙上的內容,那羅列而出的一個個衙門名單,尚膳監,四司除了惜薪司以外,全在“精簡”的範圍之內,還有八局的銀作局、針工局、內織染局......

這一刻,曹化淳只覺得自己的腦袋有一些不夠用,無法接受賈亦韜的改革,雖然很想大吼般的拒絕,但奈何不過是一個奴才,只能強壓着心裡的那股躁動,耐着性子的說道:“皇上,這樣做的話,是不是有一些不和禮法,有失皇家和朝廷的體面啊?畢竟,自古以來,這些都是皇家獨享之物,特有的標準,豈容他人沾染?”

“不不...化淳,做人不要這麼狹隘嘛....”

賈亦韜連連的擺手,臉上堆滿了笑意,更是說道:“換個角度來看,朕這是與民同樂,讓百姓們瞭解到帝王家的生活,這有何不可?”

“可是...可是....”

曹化淳不甘地還想再爭取一下,卻又被賈亦韜給打斷了。

“平常之時,這些衙門都是處於閒置狀態,無事可做,經朕這麼一整改,他們就不再無事可做,還可以掙一些銀子,以作離宮之後的生活之資。而且,如此一來,還能最大化的發揮他們的才能,提高他們的手藝,也能爲朝廷省一筆開銷,有何不可?”

看着賈亦韜一臉堅持的模樣,誰也改變不了,曹化淳放棄了,卻轉而說道:“皇上,即便是要精簡這些衙門,予以改進,但...這畢竟是宮裡的衙門,將其交給外臣管理,是不是有一些不合適啊?”

賈亦韜的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絲嘲諷之意,轉瞬就恢復了正常,隨即迴應道:“化淳啊,這沒什麼合適不合適的,之所以這樣做,朕也是無奈之舉,畢竟宦官不可以輕易出宮,還是交給外臣管理比較合適,方便。何況,鞏永固乃是朕的妹夫,皇親國戚,沒有人比他更合適。”

與此同時,賈亦韜心中在暗想,如果不是朕的基礎還不夠牢靠,還沒有完全掌控軍權,哪還會和你一個宦官在這裡囉裡囉嗦?

哼...之所以這麼反對,無非是沒有分到改革之後的最大利益,私心作祟,用得着說得那麼冠冕堂皇嗎?

賈亦韜的心裡鄙夷了一番,似乎察覺到了皇上的不高興,帶給自己一起全力和榮耀的給予者,曹化淳心裡一驚,連忙做出了補救措施,提醒道:“皇上,奴才這裡沒有問題,就怕那些大臣們會反對,出言阻止?”

求收藏求推薦,拜謝了

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可以第二百零四章 迂迴勸說第三十四章 懿安皇后第六百一十二章 吃力不討好第四十三章 立軍威第四百零一章 最危險之人第八十一章 新的政策第四百四十一章 更深層次用意第四百二十九章 欣欣向榮第二百五十章近乎於無禮的強勢第四十三章 立軍威第五百三十五章 爲恢復最強時期的萬能都司而準備第六百二十三章 接地氣第七十七章 相同的特點第二百四十五章 後續(上)第三百三十章 大膽的猜測第五百七十九章 貿易的條件第五百七十七章 不對勁第二百七十章 學員的優勢第三百二十一章 收復遼東失地(五)第三百六十二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十六)第五百八十五章 決心第四百八十六章 彌天大謊第三百六十二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十六)第一百八十四章 打壓第五十九章 楊景辰第四百三十五章 最佳時機第三百四十一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五)第八十八章 無奈之舉?第四百五十三章 人無信不立第一百二十九章 莫大的恩賜第一百零六章 丘兆麟的重要性(三更)第五百九十二章 兩碼事兒第六百四十六章 解決之策第三百四十八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二)第四百四十七章 自下而上的控制軍權第四百一十二章 取消風聞奏報第十二章 崇禎時期的最大威脅第二百五十四章 餘波第一百一十六章 反常表現第五百一十八章 遼東局勢大變第六百一十八章 考成法第一百零四章 悲催的父子倆(一更)第五百零零章 磨鍊心性第六百五十九章 新的規則(大結局)第二百九十五章 陽謀第一百八十四章 打壓第九十六章 我沒有龍陽之好第十八章 針鋒相對第三百五十八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十二)第一百七十八章 憤怒的諸將第五十五章 奪情第三百二十七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一)第七章 莫名的慶幸之感(求收藏求推薦)第三百七十章 收復遼東失地(五十四)第四百八十五章 令人震撼的名單第三百七十三章 收復遼東失地(五十七)第四百七十二章 太瘋狂了第三百三十五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九)第三百一十七章 收復遼東失地(一)第四百九十六章 榜上有名第六百零五章 第一受害者第四百零三章下定決心第五百五十七章 礦監稅使第一百三十章 大搞建設第一百三十四章 “開胃菜”第二十章 眼饞拍賣行第三百二十六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第三百八十四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八)第三百二十一章 收復遼東失地(五)第三百一十三章 狠辣第二百四十五章 後續(上)第六百一十九章 改得面目全非第一百一十六章 反常表現第一百五十九章 西南的威脅第六百三十一章 女子學院第六十二章 被消磨的文官骨氣第三百八十四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八)第一百零三章 削藩的大概策略第九十一章 宋獻策第六十五章 絕聲衛第五百六十八章 聚變第五百九十五章 莫大殊榮第五百一十九章 以蒙治蒙第五百七十章 儲藏水源第六百四十五章 厚重的信任感第一百九十八章 從中漁利第六百三十五章 當務之急第五百四十二章 皇太極的不安第四百五十九章 江戶幕府第三百一十三章 狠辣第一百九十一章 組建新水師第九十章 三卦第七十三章 無人敢惹的福王府第一百九十一章 組建新水師第八十章 化名第一百五十二章 收買人心第三百六十六章 收復遼東失地(五十)第四百八十二章 製造無人區第二百八十一章 諸多弊病
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可以第二百零四章 迂迴勸說第三十四章 懿安皇后第六百一十二章 吃力不討好第四十三章 立軍威第四百零一章 最危險之人第八十一章 新的政策第四百四十一章 更深層次用意第四百二十九章 欣欣向榮第二百五十章近乎於無禮的強勢第四十三章 立軍威第五百三十五章 爲恢復最強時期的萬能都司而準備第六百二十三章 接地氣第七十七章 相同的特點第二百四十五章 後續(上)第三百三十章 大膽的猜測第五百七十九章 貿易的條件第五百七十七章 不對勁第二百七十章 學員的優勢第三百二十一章 收復遼東失地(五)第三百六十二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十六)第五百八十五章 決心第四百八十六章 彌天大謊第三百六十二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十六)第一百八十四章 打壓第五十九章 楊景辰第四百三十五章 最佳時機第三百四十一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五)第八十八章 無奈之舉?第四百五十三章 人無信不立第一百二十九章 莫大的恩賜第一百零六章 丘兆麟的重要性(三更)第五百九十二章 兩碼事兒第六百四十六章 解決之策第三百四十八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二)第四百四十七章 自下而上的控制軍權第四百一十二章 取消風聞奏報第十二章 崇禎時期的最大威脅第二百五十四章 餘波第一百一十六章 反常表現第五百一十八章 遼東局勢大變第六百一十八章 考成法第一百零四章 悲催的父子倆(一更)第五百零零章 磨鍊心性第六百五十九章 新的規則(大結局)第二百九十五章 陽謀第一百八十四章 打壓第九十六章 我沒有龍陽之好第十八章 針鋒相對第三百五十八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十二)第一百七十八章 憤怒的諸將第五十五章 奪情第三百二十七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一)第七章 莫名的慶幸之感(求收藏求推薦)第三百七十章 收復遼東失地(五十四)第四百八十五章 令人震撼的名單第三百七十三章 收復遼東失地(五十七)第四百七十二章 太瘋狂了第三百三十五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九)第三百一十七章 收復遼東失地(一)第四百九十六章 榜上有名第六百零五章 第一受害者第四百零三章下定決心第五百五十七章 礦監稅使第一百三十章 大搞建設第一百三十四章 “開胃菜”第二十章 眼饞拍賣行第三百二十六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第三百八十四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八)第三百二十一章 收復遼東失地(五)第三百一十三章 狠辣第二百四十五章 後續(上)第六百一十九章 改得面目全非第一百一十六章 反常表現第一百五十九章 西南的威脅第六百三十一章 女子學院第六十二章 被消磨的文官骨氣第三百八十四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八)第一百零三章 削藩的大概策略第九十一章 宋獻策第六十五章 絕聲衛第五百六十八章 聚變第五百九十五章 莫大殊榮第五百一十九章 以蒙治蒙第五百七十章 儲藏水源第六百四十五章 厚重的信任感第一百九十八章 從中漁利第六百三十五章 當務之急第五百四十二章 皇太極的不安第四百五十九章 江戶幕府第三百一十三章 狠辣第一百九十一章 組建新水師第九十章 三卦第七十三章 無人敢惹的福王府第一百九十一章 組建新水師第八十章 化名第一百五十二章 收買人心第三百六十六章 收復遼東失地(五十)第四百八十二章 製造無人區第二百八十一章 諸多弊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