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四)

“以李延庚所具有的實力,他手中握有的兵力,要想將其控制起來,不是不可能,也不是辦不到,但卻存在着相當的風險,現在這個時候,又不允許咱們輕易冒這個風險,已經沒有那麼多的時間了。”

劉興祚語氣一頓,稍稍停了一下,臉上閃過一絲複雜之色,若有所思地繼續說道:“嗯...這樣吧,本將軍隨後調整李延庚的城防,讓其守在復州城的北門。”

“將軍英明,就算是李延庚中途改變了主意,生了二心,守在北門的他,即便手中有軍隊,但也不至於影響到袁大人的入城。”

金應魁如此附和的同時,心中更是一動,想到了許多,瞬間明白了劉興祚的另一層用意,這是在感念舊情,如果李延庚真得想要反悔,不想重歸大明,而北門,正好方便李延庚離去,逃到建州,尋找其父李永芳。

換而言之,總之就是一句話,劉興祚這麼安排,可謂是一舉兩得,不僅是對自己,還是對李延庚,都留下了餘地。

這個時候,復州城略微偏西南的方向,羊官堡,正在上演着一場攻防之戰,然而,戰鬥還未持續半個時辰,就迅速結束了,隨後就是蜂擁而上的大量明軍,猶如密密麻麻的蟻羣一般,很快就佔領了整個羊官堡,並繼續向北推進。

在大軍快速推進的隊伍之中,稍靠前的位置,袁可立策馬而行,鄭芝虎緊跟在一旁,黝黑的方臉之上,散發着淡淡的疲憊之色,有一些擔憂的說道:“袁大人,從登陸開始,加上之前的戰鬥,咱們已經不眠不休了一天一夜,如果再不做短暫的修整,讓將士們稍作休息的話,恐怕他們就要堅持不下去了。”

“而且,雖然劉興祚的誠意十足,非常想重回大明,但是,即便如此,在未佔領復州城之前,一切都還充滿着變數,如果以疲憊之師,趕赴復州城,有着相當大的風險。”

“畢竟,這裡距離復州城還有幾十里路,再這樣趕路下去,將士們的身體就要吃不消了,勞師以遠,可是兵家大忌。”

袁可立沒有立即作出迴應,而是回顧了一下四周,看了看大軍,相比而言,騎兵的精神面貌還好一些,沒有那麼的疲憊,但是那些步兵,行軍的速度越來越慢,有一些人更是拖着武器,搖搖晃晃的跟着大部隊。

這一刻,袁可立明白,如果再照這樣行軍下去,隊伍非垮了不可,恐怕剛一趕到復州城,至少有一大半的人因爲疲憊、脫力而喪失戰鬥力。

若是復州城真得有什麼變數,原本大好的局面,恐怕就會因爲自己的迫切,過於心急,而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壞。

似乎看出了袁可立的心中所想,爲何這麼着急地趕赴復州城,鄭芝龍換了一種口氣,頗爲誠懇地轉而說道:“大人,末將能夠理解您的良苦用心,只要收復了復州,再佔領永寧、旋城和岫巖,就能和毛文龍的鎮江連成一線,如此一來,整個遼東的東部區域就能連成一片,徹底盤活起來,到時候,咱們就能在這裡真正的站穩腳跟,但也不能操之過急啊~!”

說話之間,鄭芝龍一直都在留意袁可立的神色變化,看到對方神色微動,放慢了騎馬的速度,更是流露出思索之色,似乎是在考慮自己的建議,心中就是一喜。

“大人,現在看來,雖然越早佔領這些地方,對朝廷越有利,袁崇煥和滿桂他們所面臨的壓力也就小很多。可是,從某種程度上來講,這樣稍稍放慢行軍速度,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兒?”

“大人,您也知道,如今之時,毛文龍率軍已經打到了合蘭城衛附近,現在最爲着急的莫過於野豬皮,越接近他們的祖墳所在地,他就越着急,壓力就越大,就不得不從遼東抽調更多的兵力,進行回援,穩固老巢。”

“鄭將軍,無需多言,本官自然明白這些道理,行動確實可以稍稍放緩,但復州城必須得儘快拿下,否則的話,將會影響後續部隊的登錄,無法展開全部兵力。”

袁可立忽然開口了,打斷了鄭芝龍的講話,更是停了下來,在鄭芝龍微微一愣的時候,轉頭看向了另一側的山東總兵張可達,命令道:“張將軍,你率領五千騎兵,先行一步,趕赴復州城,接手復州城。”

“此行的目的,你的任務不僅是先行探路,更是爲了試探一下劉興祚的態度,是否真的是想重回大明?”

“若劉興祚沒有絲毫的抵抗,徑直打開城門,將復州城的城防交到你的手裡,就沒有問題。”

“同時,即便是順利地接手了復州城,也不要急着控制整個復州城,和劉興祚分而把守,各自負責一半的城防,接下來的所有行動,等本官率軍到了復州城再講。”

聽着袁可立的一個又一個交代,鄭芝龍心中一動,爲之恍然,袁可立之前的反應,不是被自己說動了,而是在想着補救之策。

一念及此,鄭芝龍就有一種莫名的失落感。

等到張可達離去之後,袁可立一揚手,大軍瞬間就停了下來,緊接着,對着旁邊的旗令兵命令道:“傳本官的命令下去,除了張可達的騎兵,所有的人馬原地休息,埋鍋造飯,明天一早,再繼續行軍。”

“是,大人,小的領命!”

不久之後,除了負責巡邏和警戒的士兵,所有人都進入了夢鄉,有的人甚至於嘴裡還咬着饅頭,就那麼睡着了,徑直躺在火堆旁邊的草地上。

這一刻,看着眼前的這一幕,看着倒頭就睡的將士,袁可立暗暗爲之慶幸,還好現在還是盛夏,否則的話,在這氣候本就偏冷的遼東,將士們若是像現在這般睡覺,非得出大問題不可。

忽然間,似乎想到了什麼,袁可立連忙對着身後的一名護衛吩咐道:“快,傳本官的命令下去,入夜之時,在每個火堆裡面,都撒一些驅除蚊蟲的草藥。”

“是,大人!”

一說到驅除蚊蟲的草藥,袁可立就十分佩服崇禎的細心之處,先見之明,相比於關內,相比於中原,遼東的蚊子極大,一旦叮咬在人的皮膚之上,不僅會起大包,還會瘙癢難耐。

而這個時候,將士們最需要安穩的消息,才能養足精神,儘快回覆體力。 щщщ TTKдN ¢ ○

儘管這裡都是軍人,皮糙肉厚,吃得了苦,耐得了嚴寒,可是,遼東的這種極爲惡劣的環境,還真不是一般人能夠承受得了的。

c

第四百一十九章 不差錢第五百四十二章 皇太極的不安第二章 決定(求收藏求推薦)第五百九十七章 巨大的商機第五百七十六章 一個機會第五十一章 “爺”文化第二百六十二章 終於來了第二百零八章 製造混亂第四百五十三章 人無信不立第二百五十三章 鼎力支持第二百一十六章 猛火油櫃第三百六十二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十六)第五百五十一章 導火索第四百九十三章 皇權與教權的衝突第三百六十七章 收復遼東失地(五十一)第五百七十四章 理論付諸於實際第一百一十六章 反常表現第二百零三章 恩威並施第三十六章 《大明日報》引起的朝堂震動第二百九十一章 董事會(下)第六百三十四章 此“煙”非彼“煙”第五十六章 秦良玉的將令第二百二十一章 首位商部尚書第五百七十七章 不對勁第二百四十二章 貨幣戰爭(七)第一百四十七章 重啓滅天雷計劃第一百零七章 遐想滿天飛(上)(四更)第二百九十九章 伴君如伴虎第六百一十九章 改得面目全非第五百零六章 禍不單行第一百零三章 削藩的大概策略第四十章 賈亦韜的要求第一百五十七章 一個名額第四百零八章 諸多因由第四百二十三章 便宜行事之權第三百二十六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第六百二十七章 罌粟第一百五十一章 疑惑第五百二十六章 遲則生變第六百三十二章 爲大明培養女官?第五百三十二章 取消兩京制第七十六章 皇家軍事學院第一百六十七章 鞏固皇權第三百四十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四)第三百四十八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二)第五百九十八章 拿來主義第五百零九章 培養翻譯人才第一百五十四章 軟硬兼施第九十四章 張揚而強勢的鄭芝龍第五百零零章 磨鍊心性第三百一十一章 沒有絕對的信任第二百五十二章 東南形勢第三百二十八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二)第七十七章 相同的特點第四百二十三章 便宜行事之權第五百九十七章 巨大的商機第五百八十七章 千萬兩級別第十六章 社長的人選第二百七十三章 按月分值第二百一十二章 決絕的否定第六百三十四章 此“煙”非彼“煙”第三百六十八章 收復遼東失地(五十二)第三百九十三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七)第四百五十五章 佔盡優勢第五百零八章 “增強皇太極的實力”第一百八十一章 保駕護航第四百一十章 咄咄逼人第一百二十八章 儲藏之處第三百二十九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三)第三百一十五章 身心俱疲第五百四十一章 配合第二百六十五章 京城的那位第四百九十三章 皇權與教權的衝突第一百三十七章 試探第六百四十二章 架構圖第一百六十五章 免除市賞第三百八十五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九)第一百八十八章 南石北王第二百三十九章 貨幣戰爭(四)第六百零七章 好處多多第二百三十九章 貨幣戰爭(四)第二百二十七章 誘人的條件第六百二十五章 新難題第六百一十六章 天人交戰第三百六十二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十六)第三百八十九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三)第三章 免除三餉(求收藏求推薦)第五百零九章 培養翻譯人才第六十二章 被消磨的文官骨氣第四百六十二章 不該改變嗎?第二百七十五章 高家三兄妹第五百二十八章 險惡用心第五百七十四章 理論付諸於實際第三百一十章 折中第四百零四章 培養新一代的黔國公第四百二十三章 便宜行事之權第一百七十六章 生化武器第四百一十八章 又是錢的問題第二百四十一章 貨幣戰爭(六)第五百六十三章 突然到來
第四百一十九章 不差錢第五百四十二章 皇太極的不安第二章 決定(求收藏求推薦)第五百九十七章 巨大的商機第五百七十六章 一個機會第五十一章 “爺”文化第二百六十二章 終於來了第二百零八章 製造混亂第四百五十三章 人無信不立第二百五十三章 鼎力支持第二百一十六章 猛火油櫃第三百六十二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十六)第五百五十一章 導火索第四百九十三章 皇權與教權的衝突第三百六十七章 收復遼東失地(五十一)第五百七十四章 理論付諸於實際第一百一十六章 反常表現第二百零三章 恩威並施第三十六章 《大明日報》引起的朝堂震動第二百九十一章 董事會(下)第六百三十四章 此“煙”非彼“煙”第五十六章 秦良玉的將令第二百二十一章 首位商部尚書第五百七十七章 不對勁第二百四十二章 貨幣戰爭(七)第一百四十七章 重啓滅天雷計劃第一百零七章 遐想滿天飛(上)(四更)第二百九十九章 伴君如伴虎第六百一十九章 改得面目全非第五百零六章 禍不單行第一百零三章 削藩的大概策略第四十章 賈亦韜的要求第一百五十七章 一個名額第四百零八章 諸多因由第四百二十三章 便宜行事之權第三百二十六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第六百二十七章 罌粟第一百五十一章 疑惑第五百二十六章 遲則生變第六百三十二章 爲大明培養女官?第五百三十二章 取消兩京制第七十六章 皇家軍事學院第一百六十七章 鞏固皇權第三百四十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四)第三百四十八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二)第五百九十八章 拿來主義第五百零九章 培養翻譯人才第一百五十四章 軟硬兼施第九十四章 張揚而強勢的鄭芝龍第五百零零章 磨鍊心性第三百一十一章 沒有絕對的信任第二百五十二章 東南形勢第三百二十八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二)第七十七章 相同的特點第四百二十三章 便宜行事之權第五百九十七章 巨大的商機第五百八十七章 千萬兩級別第十六章 社長的人選第二百七十三章 按月分值第二百一十二章 決絕的否定第六百三十四章 此“煙”非彼“煙”第三百六十八章 收復遼東失地(五十二)第三百九十三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七)第四百五十五章 佔盡優勢第五百零八章 “增強皇太極的實力”第一百八十一章 保駕護航第四百一十章 咄咄逼人第一百二十八章 儲藏之處第三百二十九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三)第三百一十五章 身心俱疲第五百四十一章 配合第二百六十五章 京城的那位第四百九十三章 皇權與教權的衝突第一百三十七章 試探第六百四十二章 架構圖第一百六十五章 免除市賞第三百八十五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九)第一百八十八章 南石北王第二百三十九章 貨幣戰爭(四)第六百零七章 好處多多第二百三十九章 貨幣戰爭(四)第二百二十七章 誘人的條件第六百二十五章 新難題第六百一十六章 天人交戰第三百六十二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十六)第三百八十九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三)第三章 免除三餉(求收藏求推薦)第五百零九章 培養翻譯人才第六十二章 被消磨的文官骨氣第四百六十二章 不該改變嗎?第二百七十五章 高家三兄妹第五百二十八章 險惡用心第五百七十四章 理論付諸於實際第三百一十章 折中第四百零四章 培養新一代的黔國公第四百二十三章 便宜行事之權第一百七十六章 生化武器第四百一十八章 又是錢的問題第二百四十一章 貨幣戰爭(六)第五百六十三章 突然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