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七章 得道高僧代表團

儘管很想反駁英俄爾岱的這一個觀點,然而,卻是事實勝於雄辯,事實就擺在眼前,誰也無法硬氣地站出,信誓旦旦地講,沒有突然爆發的天花,一樣也能渡過難關,一樣也能提前結束建州的戰亂。

誰也無法硬氣地說出這番言辭,畢竟,在場之人都曾經經歷過,去年的那場遼東之戰,都是明眼人,有着強大的火器配備,再加上軍紀得到了極大地整飭,明軍的實力強悍的一塌糊塗,騎兵根本就沒有發揮的空間。

最爲關鍵的是,就在這種慘敗之後,損失了那麼多的兵力,又相繼遭到了朝鮮王國和林丹汗的大肆入侵,再加上三大女真部落的相繼背叛,使得後金的處境愈發的不妙,等同於雪上加霜。

正如英俄爾岱所講的那般,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天花的突然爆發,迅速蔓延開來,就等同於一場及時雨,使得後金以最小的代價,幾乎是不費一兵一卒,就退掉了兩大來犯之敵。

毫無爭議,不管是林丹汗的騎兵,還是李倧的朝鮮軍,都對天花畏懼如虎,避之唯恐不及,深怕自己的軍隊被感染到天花,剛一出現天花,立馬全都撤軍了,比兔子跑的還快。

否則的話,一旦被感染到,那將是災難性的後果。

畢竟,不同於後金一方,他們兩方勢力的人馬更加的集中,更加的密集,一旦出現天花,那就等同於全軍覆沒,那可就真的是出師未捷身先死了。

無獨有偶,就在這個時候,遠在千里之外的京城內,在文華殿之中,也在商談着一個相類似的事情,也是關於出使的事情,不過,氣氛要融洽的多。

“圓悟禪師,此次的出使日本,你們雖然是從事交流佛法的事宜,弘揚佛法,與政治無關,但從某種程度上來講,你們卻也是代表着我大明的形象,因此,不管是發生任何的情況,也不能有損我大明的國威,行事不可有任何的怯懦表現。”

“阿彌陀佛,盡請皇上放心,老衲一定會注意的,還明白這個道理,佛法雖無國界,但僧人卻有着國籍的不同,出門在外,尤其是行走在別的國家,卻也代表本國的形象,萬萬不可受辱。”

“呵呵....有禪師的這一番話,朕就放心了。”

崇禎爽朗地一笑,讚歎了一句之後,就在這個時候,似乎想到了什麼,對着面前的高僧,進而補充道:“對了,圓悟禪師,如果在日本遇到了什麼困難,亦或是什麼麻煩,可以直接到江戶,尋找大明使團的正使朱舜水,他自會爲你們解決麻煩。”

“如果是幕府,或者是日本的一些官員之類的,干涉或者阻撓你們的佛法交流,也可以尋找大明的使團尋求幫助,由他們向德川家族提出交涉,表達相應的不滿。”

“畢竟,若是隻靠你們自己的力量,在日本行走,進行佛法交流,弘揚佛法,雖不至於寸步難行,但也是艱難險阻,若無大明在背後支持,恐怕你們也會舉步維艱,倍受排擠。”

文華殿裡聚集着好幾個得道高僧,頗有名望的禪師,而在他們之中爲首之人,正是密雲有名的得道高僧,俗稱密雲圓悟禪師。

此刻,聽到崇禎的這一番帶着幾分慷慨激昂的話語,已經年逾六旬的圓悟法師,他那爬滿歲月滄桑的臉上,時而眉頭微蹙,時而舒展開來,雖然不明白崇禎話裡的一些詞語,但還是聽懂了大致意思。

“謝皇上隆恩,老衲感激不盡,定當銘記在心!”

這個時候,表達感謝的過程中,圓悟禪師雙手合十,深深施了一禮,連同左右身後的幾名高僧,也是相同的表現,口唸佛號,似乎是默唸着什麼,表達感激之情。

東渡日本,進行佛法的弘揚,對於這些高僧而言,無疑是一件大功德,而和日本的佛教有着一定的聯繫,自然也就知道,東渡日本的這個過程,不僅危險重重,還需要極大的成本。

若是隻靠他們,靠那些積攢的香油錢,想要成行,不知道要等多少年。

因此,對於這次的東渡日本之行,由朝廷出資,他們本就懷着感激之情,卻未曾想到,朝廷支持的力度如此之大?幾乎是方方面面都爲他們想到了,感激之情也就愈發的強烈。

這些德道高僧,其中的絕大多數人,不是出生在江南,就是東南等地,早年倭寇肆虐之時,伴隨着的也有日本僧人西渡,對於那些日本僧人的倨傲與強勢,他們至今還是記憶猶新,歷歷在目。

倨傲也好,強勢也罷,即便他們這些僧人不問世事,不理塵俗,但也明白着一點,那些日本僧人之所以這樣的表現,還不是在於他們背靠着日本,有着國家的暗中支持。

不同於盛唐,在大明的整個歷史之上,一直以來,得勢的一直都是道教,而非是佛教,自然而然地,一旦牽涉到外交糾紛,他們這些本地僧人就算是佔理,也會有着諸多的麻煩,被朝廷所問責。

因此,一時間,面對崇禎的這種重視,這種榮寵,他們反而有一些不適應,有一些受寵若驚了。

密雲圓悟禪師幾人離去了,就在這個時候,在冷曉磊的引領之下,又有幾個僧人走了進來,分別是隱元隆琦的幾個徒弟,也是要跟着密雲圓悟禪師、隱元隆琦禪師和超遠一起東渡日本的和尚。

“阿彌陀佛,小僧拜見皇上!”

在冷曉磊的指引之下,十一人口唸佛號,雙手合十,異口同聲地山呼了一句話,更是深施一禮,滿臉的緊張之色,隱隱間,有一些手足無措。

“免禮,都起來吧~”

崇禎大手一揮,面帶幾分得意之色,心裡有一些享受這種感覺,這種被所謂的得道高僧所頂禮膜拜的感覺,進而朗聲地直接說道:“朕非常滿意,你們這些出家人還胸懷大義,心懷家國天下,能夠加入錦衣衛。”

崇禎的話語頓了頓,目光緩緩轉移的同時,最後落在了十以人中間的一人,更是說道:“到了日本之後,你們都要聽從破山禪師的指令,他就是你們的頂頭上司,也是錦衣衛在日本總負責人。”

“是,皇上,小僧遵旨!”

作爲隱元隆琦禪師的十大弟子,良靜、良健、獨癡、大眉、獨言、良演、唯一、無上、南源、獨吼立馬做出了迴應,一副以破山禪師馬首是瞻的樣子。

天才本站地址:.。www

第五百九十九章 自行車?第四百九十六章 榜上有名第三百七十二章 收復遼東失地(五十六)第三百七十二章 收復遼東失地(五十六)第五百一十五章 裁撤衛所制第二百八十七章 戰鬥力飆升五倍第五十七章 孫承宗的大局觀第五百三十四章 效果出奇的好第二十八章 一石二鳥第一百五十六章 弊大於利第五百八十七章 千萬兩級別第三百七十章 收復遼東失地(五十四)第四百四十五章 唯有自救第二百八十五章 難言之隱第二百六十五章 京城的那位第五百三十八章 潛移默化第六百三十章 無形的氣機第四百四十九章 兩大糧倉第二百五十七章 “活體”試驗第二百四十二章 貨幣戰爭(七)第七十一章 燧發槍和望遠鏡第六百三十四章 此“煙”非彼“煙”第二十八章 一石二鳥第三百零三章 孫元化的好意第一百九十九章 新的陰謀第一百八十四章 打壓第一百七十七章 缺乏全局眼光第一百七十七章 缺乏全局眼光第二百零八章 製造混亂第三百零二章 要求很簡單第七十九章 荒蕪的良田第十二章 崇禎時期的最大威脅第四百三十八章 忠貞營第一百二十四章 一個念頭第二百六十四章 凡事以穩爲先第一百九十七章 早有圖謀第五百四十一章 配合第一百六十章 變質的沐府第五百二十六章 遲則生變第三十章 洛養性的小心思第五百八十三章 侵略者與被侵略的最大區別第五十二章 不甘與慶幸交織在一起第四百八十一章 毛文龍的變化第三百九十六章 收復遼東失地(八十)第五百零六章 禍不單行第五百七十二章 成本很高第二百九十三章 馳道第四十一章 扣下茅元儀第六百四十章 不好的預感第三十八章 最爲迫切的問題第六百二十三章 接地氣第一百八十七章 棄翰林院,轉投皇家軍事學院第二百三十一章 潑髒水第二百二十一章 首位商部尚書第一百三十一章 心有餘悸第七十四章 “合適”的內閣首輔第三十八章 最爲迫切的問題第十章 改革二十四衙門(上)第四百一十四章 暗恨第一百二十八章 儲藏之處第四十章 賈亦韜的要求第六百四十八章 量化標準第四百九十一章 反應不正常第四百八十六章 彌天大謊第五百零五章 人爲刀俎第六百一十三章 有苦說不出第二百六十三章 扭虧爲盈第五百八十章 也有一個條件第六百零四章 統一計時第六十章 喜訊第五百三十六章 煙鬼第一百五十章 壯觀的早朝第一百八十九章 毛文龍不再那麼重要第三百三十九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三)第四百三十章 輿論壓力第一百零九章 事無絕對第六百四十八章 量化標準第五百零六章 禍不單行第三百二十九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三)第三百七十三章 收復遼東失地(五十七)第四百三十五章 最佳時機第一百三十三章 膽識過人第五百七十六章 一個機會第二百四十七章 落幕第四百二十五章 爭吵第六百零四章 統一計時第六百二十四章 狠辣勁兒第一百六十四章 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第三百八十三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七)第三百七十八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二)第三十三章 赤裸裸地綁票打劫第六百四十七章 微調第五百四十八章 坤輿萬國圖第三百二十七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一)第三百二十二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第三百六十四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十八)第七十五章 武科開試第四十六章 優先原則第二百二十五章 近乎於下馬威的開場白第六百一十六章 天人交戰
第五百九十九章 自行車?第四百九十六章 榜上有名第三百七十二章 收復遼東失地(五十六)第三百七十二章 收復遼東失地(五十六)第五百一十五章 裁撤衛所制第二百八十七章 戰鬥力飆升五倍第五十七章 孫承宗的大局觀第五百三十四章 效果出奇的好第二十八章 一石二鳥第一百五十六章 弊大於利第五百八十七章 千萬兩級別第三百七十章 收復遼東失地(五十四)第四百四十五章 唯有自救第二百八十五章 難言之隱第二百六十五章 京城的那位第五百三十八章 潛移默化第六百三十章 無形的氣機第四百四十九章 兩大糧倉第二百五十七章 “活體”試驗第二百四十二章 貨幣戰爭(七)第七十一章 燧發槍和望遠鏡第六百三十四章 此“煙”非彼“煙”第二十八章 一石二鳥第三百零三章 孫元化的好意第一百九十九章 新的陰謀第一百八十四章 打壓第一百七十七章 缺乏全局眼光第一百七十七章 缺乏全局眼光第二百零八章 製造混亂第三百零二章 要求很簡單第七十九章 荒蕪的良田第十二章 崇禎時期的最大威脅第四百三十八章 忠貞營第一百二十四章 一個念頭第二百六十四章 凡事以穩爲先第一百九十七章 早有圖謀第五百四十一章 配合第一百六十章 變質的沐府第五百二十六章 遲則生變第三十章 洛養性的小心思第五百八十三章 侵略者與被侵略的最大區別第五十二章 不甘與慶幸交織在一起第四百八十一章 毛文龍的變化第三百九十六章 收復遼東失地(八十)第五百零六章 禍不單行第五百七十二章 成本很高第二百九十三章 馳道第四十一章 扣下茅元儀第六百四十章 不好的預感第三十八章 最爲迫切的問題第六百二十三章 接地氣第一百八十七章 棄翰林院,轉投皇家軍事學院第二百三十一章 潑髒水第二百二十一章 首位商部尚書第一百三十一章 心有餘悸第七十四章 “合適”的內閣首輔第三十八章 最爲迫切的問題第十章 改革二十四衙門(上)第四百一十四章 暗恨第一百二十八章 儲藏之處第四十章 賈亦韜的要求第六百四十八章 量化標準第四百九十一章 反應不正常第四百八十六章 彌天大謊第五百零五章 人爲刀俎第六百一十三章 有苦說不出第二百六十三章 扭虧爲盈第五百八十章 也有一個條件第六百零四章 統一計時第六十章 喜訊第五百三十六章 煙鬼第一百五十章 壯觀的早朝第一百八十九章 毛文龍不再那麼重要第三百三十九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三)第四百三十章 輿論壓力第一百零九章 事無絕對第六百四十八章 量化標準第五百零六章 禍不單行第三百二十九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三)第三百七十三章 收復遼東失地(五十七)第四百三十五章 最佳時機第一百三十三章 膽識過人第五百七十六章 一個機會第二百四十七章 落幕第四百二十五章 爭吵第六百零四章 統一計時第六百二十四章 狠辣勁兒第一百六十四章 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第三百八十三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七)第三百七十八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二)第三十三章 赤裸裸地綁票打劫第六百四十七章 微調第五百四十八章 坤輿萬國圖第三百二十七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一)第三百二十二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第三百六十四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十八)第七十五章 武科開試第四十六章 優先原則第二百二十五章 近乎於下馬威的開場白第六百一十六章 天人交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