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獻忠正攻打江西,下一步便是順江而下攻打南京,而長江便對明西兩軍之間至關重要,誰能控制了長江,便能取得戰場的主動。
爲了此戰的勝利,陳越調集了足足五艘蓋倫戰船,爲的便是以強大的火力封鎖長江。
當然長江江道遠沒有大海寬闊,而現在是三月份,風向時南時北極不穩定,帆船能借風力不多,又是逆流而上,速度不算太快。
江面上,數百艘戰船迤邐十多裡,船帆高高升起,兜着微風,船隻便在風的帶動下緩緩向上遊而去。
“一日行不過二十多裡,到達九江至少需要二十餘天,恐怕等到九江時,張賊獻忠已經徹底佔領了江西全省。”感受着江水裡行船緩慢的速度,陳越無奈的說道。
“不然,江西幅員千里,山巒密佈合流縱橫,境內多山脈丘陵少平地,行軍十分不宜,張賊獻忠若是隻滿足佔領南昌等潘陽湖畔膏腴之地也還罷了,若是想着佔領江西全境的話不是那麼容易,從南昌往到最遠的贛州府,足足一千餘里,又都是山區,便是行軍個來回也需要數月的時間。”
路振飛搖頭道。他進士出身,又做過內閣次輔督師,看過無數的輿圖,各省山川地理俱在他心中。
“就怕張獻忠佔領南昌附近各府便已經滿足,他原本就有大軍二十餘萬,在江西一路挾裹,恐怕現在的軍隊更多,咱們只有五萬餘人,便是加上安慶的餘楓部也才六七萬人,人數相差太多,打下九江很是困難。”陳越嘆道。
自從西賊攻打江西之後,消息便已經斷絕,偶有消息從南昌各府傳來,卻也是信使翻山越嶺送到南京,從時間來看已經滯後了許多。現在江西到底什麼情形卻是誰也說不清。
劉能已經授命帶人先頭趕往了江西,探查九江等地的動靜。不過讓衆人欣慰的是,西賊還沒有發兵沿江而下進攻的打算。
......
吉安府治廬陵縣,城外密密麻麻鋪天蓋地都是流賊的軍隊。
城頭箭矢如同飛蝗,一片又一片攻城的流賊倒在箭雨之下。燒的滾燙的油鍋被放到垛口,傾倒而下,下面正在雲梯上攀爬的流賊立刻發出不似人聲的慘叫,一支火把扔下,整個雲梯迅速被點燃起來,成了一支碩大的火炬,十多個衣衫沾上熊熊燃燒菜油的流寇慘叫着滿地打滾。
一個穿着綠色官服的官員站在城頭,神色冷靜的指揮着,數個將領站在他的身旁,隨時聽從命令,旁邊路過的不論是軍官士兵,還是徵召的民壯,看向他的目光都充滿了敬慕。
在不遠處的城樓裡,數個身穿紅色青色官服的官員戰戰兢兢的坐着,身邊衙役士兵環繞。
城上作戰的一半士兵,另一半分明是臨時徵召的民夫,可相互之間配合默契,守城作戰有序,足見那個綠袍官員指揮有當。
終於,在拋下一地的屍首之後,賊軍如同潮水般退了下去,城頭守軍頓時歡呼了起來。
“閻主薄,賊軍退了,賊軍退了!”一個遊擊將軍飛奔而來,向着綠袍主薄興奮的叫着,他是從三品的遊擊將軍,卻絲毫沒有爲聽從一個九品主薄指揮爲恥。
在十多萬賊軍連續半月的攻城中,廬陵縣主薄閻應元已經用他的能力奠定了在滿城軍民心中的地位。
是的,他叫閻應元,原是江陰縣典吏,一個沒有品級的縣吏小官。在典吏任上,因平定鹽盜,平服民亂,政紀突,被吏部擢升爲廬陵縣主薄,從不入流的典吏升爲九品官員,在仕途上是絕大的進步。
而廬陵是吉安府治所在,非常富饒,江西距離江陰又不算太遠沿着長江水路非常方便,閻應元便欣然前來上任。
誰知道上任不到半年,便遭此大亂,西賊張獻忠帶領二十萬大軍攻入了江西,江西首府南昌很快陷落,數以十計的州縣爲賊軍攻破。
面對鋪天蓋地氣勢洶洶的賊軍,吉安知府以及廬陵知縣等官員慌了手腳,根本不知道該如何去做。
關鍵時刻,閻應元挺身而出,指揮全城軍民進行防守。
請示知府之後,由官府的名義號召全城士紳捐獻錢糧,用捐獻的錢糧徵召民夫,他按照城牆垛口數目分派兵力,每個垛口分派名士兵兩個青壯共同把守。
廬陵是吉安府城,城內士紳衆多,若是賊軍打入城池,所有的人都落不得好,對閻應元的呼籲士紳們很是支持,畢竟捨命不捨財的人只是少數。
有了足夠的錢糧,閻應元開出厚賞鼓舞士氣,在大量銀錢的鼓舞下原本慌亂的守軍也提起了士氣,在軍民的通力合作下,竟然打退了兩次賊軍的進攻,這使得城內軍民士氣高漲。
張獻忠打下九江之後,爲了籌措足夠的糧草,也爲了有個穩定的後方,便定下了先打江西再順江而下攻打南京的策略。進入江西后立刻分兵攻打各府。
南康、南昌、廣信、饒州江西北部各府先後打下,誰知派往吉安的軍隊卻攻打廬陵不下,反而損失了數千人。
張獻忠大怒,派出了義子艾能奇親自領兵五萬攻打吉安,誰知艾能奇又敗在廬陵城下,連續十日都無法破城,反而損兵萬餘。
入江西以來,攻城掠地無往不利,大西軍兵威所致,各處城池紛紛投降,沒想到現在卻碰到了一顆硬釘子。張獻忠決心拔了這顆硬釘子,屠了吉安以儆效尤!
張獻忠親率主力十萬來到吉安,會同艾能奇的軍隊,兵力達到十五萬之多,把吉安城圍得水泄不通,開始了四面攻打,然而十多日過去了,卻始終未能踏上城頭,吉安明軍把城池守的如鐵桶一般。
“陛下,南京明軍逆江而上,已經到達安慶,九江的劉文秀將軍請求陛下回援!”就在張獻忠在吉安城下發飆之時,有哨探帶來了明軍的消息。
是繼續攻打這小小的吉安城,還是回兵迎擊從南京攻來的明軍,張獻忠猶豫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