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初露崢嶸_第137章:執行新政



終於過了正月十五,朱萬化長出了一口氣,總算過完年了。

站在堂屋的玻璃窗前,朱萬化夫婦看着在院裡的兒子朱鈺逗着他的小妹妹蘭兒玩,蘭兒大名叫朱金蘭。蘭兒的母親春香拉着她的手教她走路,蘭兒才一歲還不會走路。院子裡不時的傳來童音的笑聲。

朱萬化不常在家,所以在家裡的時候大部分時間都是陪着妻子章氏。本着雨露均沾的原則,也要關照親近春香。一家人生活在一起,也是其樂融融。

章氏說:“我弟弟已經來了,你什麼時候見他?”

章氏的弟弟章世勳,在杭州管理紡織廠,廠子日漸擴大,已經穩穩的居於浙江的首位,也展示了他的管理才能。這次朱家的企業大舉遷往臺灣,紡織廠也在遷移之列。趁過年期間找來章世勳主要是談廠子遷移臺灣的事情。另外,由於朱大典在山東任所,朱萬化也要去臺灣,朱萬傑已經在臺灣了,朱萬雄常年在舟山,朱萬文將來也要遷移到臺灣,金華的老宅只剩下了朱萬武。這樣一來,在浙江的朱家產業就要有個可靠的人來管理,朱萬化選了章世勳。他除了繼續管理留在杭州的紡織廠(這個紡織廠縮小了)之外,主要全面監督朱家留在浙江的產業。

朱萬化找來秋香,找出需要交給章世勳的文案,對章氏說:“你先把這些文案給他,讓他先看一看,明天我就見他。”

章氏說:“大老太太來信說想念孫子,要我們帶鈺兒去濟南。路途遙遠,車馬勞頓,孩子要受苦了。蘭兒太小,就不要去了。”

過年期間已經定下來了:年後朱萬化攜夫人一起去山東,除了探親之外,將與朱大典商議臺灣政權的基本架構,山東的施政也要有所作爲。朱家的力量已經逐漸顯露,這種態勢不能不利用,朱萬化已經可以爲自己爭取政治的話語權了。

那麼在自己的政治理念中,將來國家政權的架構究竟應該是個什麼樣子?我們的政治主張究竟是什麼?我們將如何表達自己的政治訴求?這些都要有一個章程。

臺灣、遼寧是自己說了算的地方,該如何施政?與朝廷應該是個什麼關係?朱大典做山東巡撫,山東第二個巡撫孫元化也不是外人,如何利用這一態勢在山東施政?

在朱家具備一定政治頭腦的只有朱大典和朱萬化,因此,也不需要大張旗鼓的把其他兄弟們都找到山東。所以,朱萬化與在家的幾個弟兄商議過後,就準備過完年,帶上夫人孩子去山東濟南。考慮到蘭兒太小,長途舟馬勞頓不便,則命他們晚些時候,與朱萬雄一同出發,直接到臺灣,朱萬化這一房的丫鬟、僕人、下人也都跟隨春香一路。

倪汝學已經等了很久了,朱萬化找來五弟萬雄和姐夫倪汝學,交代此去臺灣的任務,順便也聽聽他們的意見。

朱萬化首先解釋了今後若干年都要以糧食爲綱領的戰略。爲什麼要以糧爲鋼?在這個綱領下首先要做什麼事?

朱萬化列出了近期的工作:出訪東印度羣島和呂宋、開闢南洋糧食貿易的航路、組建南海艦隊保護這條航路、打擊海盜、全力開發臺灣的農業潛力,增加糧食產量、創新改進一批農具、整體佈局修建臺灣的水利工程等等。倪汝學在臺灣的工作還是很繁重的。

還有臺灣臨時的施政綱領、原則,臺北地區的工業佈局等等,相關的文案也都交給了他。這樣倪汝學就可以擇日出發到臺灣赴任了。那邊需要的軍樂隊,組建駐東印度羣島和呂宋商館的人員也一同到臺灣。

同時也告訴他,臺灣的省一級政權還要與朝廷協商,現在的機構都是暫時的。也就是說你這個行政長官也許當不了幾天,當然我們也會有相應的安排。

倪汝學笑着說:“萬化,不管我這個官能當幾天,印信不能沒有吧?否則我算個什麼官?”

一句話說的大家都笑了,他還真有官癮。印,就是官印。信,就是上級的任命文書。

朱萬化說:“你說的還真是問題,以前我們從沒有對外事務,也就忽略了這一層,這樣吧,你今天就出去找幾個刻字匠人,我還真需要一批官印。咱們不歸朝廷管,也要有個規矩,你在多等一天,我給你準備印信,否則你怎麼發號施令?”

向朱萬雄交代了組建南海艦隊的事情,共同商議了當前各種艦船的分配、軍官人員的配置。讓他和倪汝學同行,到臺灣組建南海艦隊。同時囑託他帶上春香一行人到臺灣。

......

既然準備在山東有所作爲,山東的軍事力量就不是自保安全那麼簡單了。而威海民團(即威海獨立營)基本是剛剛完成訓練的新兵,只有剿匪的經歷,尚未經過大戰的考驗。於是,讓朱萬武從浙江護路隊選拔大約100人的基層軍官骨幹,跟隨朱萬化一起到濟南。會同朱大典身邊擔任護衛的一個營(營長趙四海),再從威海獨立營抽調一批骨幹,用於組建一個團級的部隊,可以起一個民團性質的名稱。這個團的基本裝備也將跟隨朱萬化一同到達濟南。朱家現在軍火生產能力還不足,特別是火炮、戰車等重裝備,因此,缺少的戰車、火炮等需要等一段時間。等生產出來之後再陸續運抵濟南。

考慮到人員貨物數量大,爲了減少路途疲勞,也避免一路招搖,所以決定走水路。本來應該選擇走運河到山東聊城,入黃河到濟南。運河行船風浪小,船隻平穩,乘坐很舒適。但是不巧趕上春季,風向依然北風居多。朱萬化人多貨物多,必須用大船,在內河頂風行駛的大船唯一的辦法就是拉縴。兩千多裡的路程,靠拉縴要走到什麼時候?迫不得已之下,只能選擇經杭州出海到山東了。

......

朱萬化對章氏說:“夫人,過兩天就要出發了,你和春香一起收拾一下,該帶的東西都整理好裝箱,蘭兒母女就不要去濟南了,他們晚幾天隨五弟一起走,直接到臺灣。臺灣那邊安置我們一家的宅院也應該建好了。”

章氏說:“相公,你儘管忙你的事吧,內宅我會安排妥當的。”

看着窗外孩子們玩的熱鬧,朱萬化忍不住說:“咱們也出去吧,和孩子們一起樂一樂。”看到丈夫歡喜,章氏高興的隨朱萬化一起,到院子裡,和孩子們一起遊戲,一時間,小小的院子歡聲笑語。

......

對朝廷購買火銃作坊一事,也專門的找朱萬文做了交代,特別是價格談判。朱萬文是老實人,不會耍花腔,朱萬化囑咐他談判時帶上朱富貴。我們不想賺朝廷的錢,但也不能太吃虧。可以在分期付款方面讓步。

新式火銃的生產也是一個大系統,如果從冶煉、軋鋼開始直到出成品那就太大了。所以要有一個斷開點,這個斷點就選擇在金屬加工上。

例如:朱家提供無縫鋼管,賣給朝廷的火銃工廠用鋼管加工成爲成品火銃槍管。其他的零件,也都是這樣,朱家提供各種規格的鋼板、鋼條、彈簧鋼絲,由工廠加工成零件。對於子彈,朱家提供衝壓、鋼珠研磨設備,使工廠具備從鋼條到鋼珠的生產能力。火藥部分,朱家提供火藥配方。黑火藥工廠完全可以自己製造,添加的消化棉,由朱家提供。包裝子彈的紙彈殼,朱家提供原料紙張,和卷制彈殼的設備、裝藥封裝的設備、五發子彈大包裝的設備,子彈裝箱制箱的設備。

其他的還有圖紙、工廠製圖曬圖(藍圖)設備、生產工藝文件、檢驗標準、測試設備、設備維護管理、各種測量工具(量規、模板、卡尺卡鉗、天平、量杯、量勺等),如此等等。

從無到有,建設一個現代加工廠很不容易。別的不說,工廠需要的一批工人、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對

於朝廷就是一個大問題。

工廠的工人需要識字,懂一些基本的數理化知識,起碼要能看懂圖紙,能開動機器。大明朝的知識分子只懂得之乎者也,作詩對句。他們對數理化完全不懂,還不屑一顧的斥之爲“雕蟲小技”、“奇淫技巧”,拒絕學習這些知識。沒讀過書的人就是文盲了,大字不識一個,左右都分不清楚。這些工人、技術員讓朝廷到哪裡去找?就是把現成的工廠給朝廷,沒有個三年五載,他也開動不起來。

通過辦工廠,也能給那些冥頑不化的老學究一點教訓,這也算一個收穫吧。

......

崇禎四年二月初一,倪汝學作爲被任命爲臺灣的行政長官。帶着朱萬化一系列的指示與朱萬雄等人一起到了臺灣。

倪汝學上任的第一個長官公署政令就是稅收。

明朝的稅收制度是一大弊政。無論是明代初期,還是明代晚期,平均的農業稅率都低於三十分之一,而明末甚至低於五十分之一。這樣的一個稅率不能不說已經低到了極限。有功名的、有官職的、皇親國戚還都是免稅的。導致朝廷財政緊張。

商業稅在明代基本上是屬於名存實亡,朱元璋規定,“凡商稅,三十而取一,過者以違令論”。多收稅有罪,少收稅就沒人過問了。整個大明朝,商業稅幾乎是零!

大明朝廷能不窮嗎?民富而國不強。

行政長官倪汝學頒佈的新稅法規定:

臺灣省所有居民都有依法納稅的義務,無一例外。就是皇上的產業也要納稅。

農業稅、商業稅、個人所得稅、海關貿易稅開始徵繳,其他稅種根據需要另行頒佈。未經省官府批准的稅種均不得徵收。

凡大陸進入臺灣的移民,第一年免農業稅。

農業稅按年徵收,額度:按收成徵收半成(百分之五),佃租部分不能免稅。由當地衙門根據本原則,按本地產量和田畝優劣分三等規定具體數額徵收。

明朝有官階的、有功名的(秀才以上),都是免稅的,沒有免稅資格的地主,佃租部分是不納稅的。比如一畝地出產一石五斗糧食,佃租是五五,佃戶、地主各收一半,即七鬥半,糧價按一兩五錢算。那麼地主納稅(按百分之二算)是:1.5兩 乘 0.75石 乘 0.02 = 2.25分銀子,佃租的七鬥半是不納稅的。臺灣的政策是按全部產量(1.5石)納稅,就是4.5分銀子。所以佃租不免稅的區別很大。

商業稅按月徵收,額度:零售業,月營業額的半成(百分之五)。批發業,零二成(百分之二)。

個人所得稅,一次收入超過十兩(人民幣5000元)白銀者徵收累進稅,收入越高,稅率越高。

臺灣省在各港口設海關,徵收貿易稅,稅額按商品、地區另行規定。

廢除通過稅(過路費)、人頭稅,廢除所有收費哨卡。公路的過路費須經官府批准設置,它屬於交通費,按政府規定額度收繳。

凡是拒絕納稅、偷稅、漏稅均屬違法。徵收稅法規定之外的稅同樣違法。

這個新稅法,在臺灣執行是沒有難度的。因爲臺灣原來就是無政府狀態。各地方勢力胡亂的徵繳各種費用,以及各種道路關卡,人們的負擔都很沉重。新稅法等於減輕了他們的負擔。大陸上達官貴人免稅的政策,在臺灣原本就沒有,他們也沒有聽說過。

這個稅法如果在富裕地區執行,它的影響就大了。雖然條款比較溫和,畢竟是變革,也可以叫做革命,搞不好是要動武的。

臺灣省,是朱家可以完全控制的一個完整的省份,在臺灣可以完全實行新政,毫無障礙,也是朱萬化個人政治理念的一個試驗場。

--- 第137章完 ---

(本章完)

卷六:楊威天下_第497章:新紀元卷六:楊威天下_第461章:糧食戰略卷五:縱橫天下_第366章:特色游擊戰卷四:九州風雲_第252章:半潛艇顯威卷二:初露崢嶸_第73章:備戰卷三:嶄露頭角_第160章:工業示範區卷四:九州風雲_第271章:北方的領土卷二:初露崢嶸_第80章:救援趙率教(二)卷三:嶄露頭角_第173章:基本法卷五:縱橫天下_第341章:聯省衙門卷三:嶄露頭角_第192章:楊嗣昌到山東卷三:嶄露頭角_第150章:有人囤積糧食卷一:藏龍臥虎_第42章:南陽戰略地位卷五:縱橫天下_第346章:闞城大戰卷二:初露崢嶸_第116章:剿匪卷三:嶄露頭角_第209章:覺華島卷二:初露崢嶸_第146章:一隻雞引發的動亂卷二:初露崢嶸_第132章:收復臺灣(一)卷一:藏龍臥虎_第27章:有了步槍卷五:縱橫天下_第359章:鐵路通車卷二:初露崢嶸_第111章:兵至基隆卷五:縱橫天下_第393章:未雨綢繆卷五:縱橫天下_第407章:遭遇戰卷四:九州風雲_第242章:憲政時髦了卷三:嶄露頭角_第171章:大海戰(二)卷二:初露崢嶸_第91章:攻克三屯營卷二:初露崢嶸_第98章:初辦郵政卷四:九州風雲_第289章:石門棧道卷六:楊威天下_第453章:高等級婆羅門卷二:初露崢嶸_第118章:平臺奏對(一)卷三:嶄露頭角_第184章:投降專業戶卷一:藏龍臥虎_第50章:金州送信卷四:九州風雲_第330章:清國版閃擊戰卷三:嶄露頭角_第159章:山東的工商業卷一:藏龍臥虎_第38章:編制卷一:藏龍臥虎_第38章:編制卷五:縱橫天下_第361章:秦良玉(續)卷一:藏龍臥虎_第38章:編制卷六:楊威天下_第494章:虛君立憲卷七:巍巍中華_第567章:保護大草原卷四:九州風雲_第318章:澳王國卷五:縱橫天下_第374章:一衙門兩制卷五:縱橫天下_第368章:又一隻獵鷹卷七:巍巍中華_第568章:跨越喜馬拉雅山卷一:藏龍臥虎_第7章:初練兵卷四:九州風雲_第289章:石門棧道卷六:楊威天下_第500章:民主自由卷四:九州風雲_第240章:政局大變卷三:嶄露頭角_第162章:後金進攻朝鮮卷二:初露崢嶸_第129章:鐵甲快艇卷六:楊威天下_第441章:強勢的外交卷六:楊威天下_第487章:起死回生卷二:初露崢嶸_第88章:皇太極離開遵化卷一:藏龍臥虎_第50章:金州送信卷五:縱橫天下_第341章:聯省衙門卷五:縱橫天下_第390章:福王的牢獄之災卷三:嶄露頭角_第184章:投降專業戶卷二:初露崢嶸_第136章:大明朝的國歌卷二:初露崢嶸_第126章:一體納糧卷七:巍巍中華_第568章:跨越喜馬拉雅山卷六:楊威天下_第489章:勃勃生機的草原卷七:巍巍中華_第521章:陰謀卷六:楊威天下_第501章:波斯灣的石油卷六:楊威天下_第443章:憤怒卷三:嶄露頭角_第183章:西北的民亂卷七:巍巍中華_第536章:遭遇戰卷四:九州風雲_第307章:暗流涌動卷三:嶄露頭角_第158章:譚鎰來訪卷四:九州風雲_第286章:奇怪的民俗卷一:藏龍臥虎_第9章: 息事寧人卷二:初露崢嶸_第139章:出訪南洋卷二:初露崢嶸_第129章:鐵甲快艇卷七:巍巍中華_第559章:人口論卷四:九州風雲_第255章:跋扈的太監卷三:嶄露頭角_第209章:覺華島卷五:縱橫天下_第395章:身不由己卷三:嶄露頭角_第165章:炮艇生產線卷四:九州風雲_第295章:褒城大捷卷七:巍巍中華_第541章:穩定波斯灣卷二:初露崢嶸_第115章:聞香教餘孽許湯卷二:初露崢嶸_第62章:養寇自重卷一:藏龍臥虎_第15章:火燒海盜船(二)卷四:九州風雲_第311章:南京救災卷二:初露崢嶸_第79章:救援趙率教卷三:嶄露頭角_第232章:防汛卷四:九州風雲_第308章:南京之亂卷六:楊威天下_第439章:欣欣向榮卷七:巍巍中華_第574章:謀劃卷二:初露崢嶸_第137章:執行新政卷五:縱橫天下_第392章:提前防災卷三:嶄露頭角_第209章:覺華島卷六:楊威天下_第444章:佔領南安達曼島卷六:楊威天下_第513章:尋找油礦卷三:嶄露頭角_第225章:再入山西卷七:巍巍中華_第560章:蹊蹺的剿匪卷二:初露崢嶸_第103章:友好貿易卷二:初露崢嶸_第70章:火炮初發威卷三:嶄露頭角_第180章:汝陽剿匪(二)卷六:楊威天下_第437章:建康南行省卷一:藏龍臥虎_第39章:拉毛文龍一把
卷六:楊威天下_第497章:新紀元卷六:楊威天下_第461章:糧食戰略卷五:縱橫天下_第366章:特色游擊戰卷四:九州風雲_第252章:半潛艇顯威卷二:初露崢嶸_第73章:備戰卷三:嶄露頭角_第160章:工業示範區卷四:九州風雲_第271章:北方的領土卷二:初露崢嶸_第80章:救援趙率教(二)卷三:嶄露頭角_第173章:基本法卷五:縱橫天下_第341章:聯省衙門卷三:嶄露頭角_第192章:楊嗣昌到山東卷三:嶄露頭角_第150章:有人囤積糧食卷一:藏龍臥虎_第42章:南陽戰略地位卷五:縱橫天下_第346章:闞城大戰卷二:初露崢嶸_第116章:剿匪卷三:嶄露頭角_第209章:覺華島卷二:初露崢嶸_第146章:一隻雞引發的動亂卷二:初露崢嶸_第132章:收復臺灣(一)卷一:藏龍臥虎_第27章:有了步槍卷五:縱橫天下_第359章:鐵路通車卷二:初露崢嶸_第111章:兵至基隆卷五:縱橫天下_第393章:未雨綢繆卷五:縱橫天下_第407章:遭遇戰卷四:九州風雲_第242章:憲政時髦了卷三:嶄露頭角_第171章:大海戰(二)卷二:初露崢嶸_第91章:攻克三屯營卷二:初露崢嶸_第98章:初辦郵政卷四:九州風雲_第289章:石門棧道卷六:楊威天下_第453章:高等級婆羅門卷二:初露崢嶸_第118章:平臺奏對(一)卷三:嶄露頭角_第184章:投降專業戶卷一:藏龍臥虎_第50章:金州送信卷四:九州風雲_第330章:清國版閃擊戰卷三:嶄露頭角_第159章:山東的工商業卷一:藏龍臥虎_第38章:編制卷一:藏龍臥虎_第38章:編制卷五:縱橫天下_第361章:秦良玉(續)卷一:藏龍臥虎_第38章:編制卷六:楊威天下_第494章:虛君立憲卷七:巍巍中華_第567章:保護大草原卷四:九州風雲_第318章:澳王國卷五:縱橫天下_第374章:一衙門兩制卷五:縱橫天下_第368章:又一隻獵鷹卷七:巍巍中華_第568章:跨越喜馬拉雅山卷一:藏龍臥虎_第7章:初練兵卷四:九州風雲_第289章:石門棧道卷六:楊威天下_第500章:民主自由卷四:九州風雲_第240章:政局大變卷三:嶄露頭角_第162章:後金進攻朝鮮卷二:初露崢嶸_第129章:鐵甲快艇卷六:楊威天下_第441章:強勢的外交卷六:楊威天下_第487章:起死回生卷二:初露崢嶸_第88章:皇太極離開遵化卷一:藏龍臥虎_第50章:金州送信卷五:縱橫天下_第341章:聯省衙門卷五:縱橫天下_第390章:福王的牢獄之災卷三:嶄露頭角_第184章:投降專業戶卷二:初露崢嶸_第136章:大明朝的國歌卷二:初露崢嶸_第126章:一體納糧卷七:巍巍中華_第568章:跨越喜馬拉雅山卷六:楊威天下_第489章:勃勃生機的草原卷七:巍巍中華_第521章:陰謀卷六:楊威天下_第501章:波斯灣的石油卷六:楊威天下_第443章:憤怒卷三:嶄露頭角_第183章:西北的民亂卷七:巍巍中華_第536章:遭遇戰卷四:九州風雲_第307章:暗流涌動卷三:嶄露頭角_第158章:譚鎰來訪卷四:九州風雲_第286章:奇怪的民俗卷一:藏龍臥虎_第9章: 息事寧人卷二:初露崢嶸_第139章:出訪南洋卷二:初露崢嶸_第129章:鐵甲快艇卷七:巍巍中華_第559章:人口論卷四:九州風雲_第255章:跋扈的太監卷三:嶄露頭角_第209章:覺華島卷五:縱橫天下_第395章:身不由己卷三:嶄露頭角_第165章:炮艇生產線卷四:九州風雲_第295章:褒城大捷卷七:巍巍中華_第541章:穩定波斯灣卷二:初露崢嶸_第115章:聞香教餘孽許湯卷二:初露崢嶸_第62章:養寇自重卷一:藏龍臥虎_第15章:火燒海盜船(二)卷四:九州風雲_第311章:南京救災卷二:初露崢嶸_第79章:救援趙率教卷三:嶄露頭角_第232章:防汛卷四:九州風雲_第308章:南京之亂卷六:楊威天下_第439章:欣欣向榮卷七:巍巍中華_第574章:謀劃卷二:初露崢嶸_第137章:執行新政卷五:縱橫天下_第392章:提前防災卷三:嶄露頭角_第209章:覺華島卷六:楊威天下_第444章:佔領南安達曼島卷六:楊威天下_第513章:尋找油礦卷三:嶄露頭角_第225章:再入山西卷七:巍巍中華_第560章:蹊蹺的剿匪卷二:初露崢嶸_第103章:友好貿易卷二:初露崢嶸_第70章:火炮初發威卷三:嶄露頭角_第180章:汝陽剿匪(二)卷六:楊威天下_第437章:建康南行省卷一:藏龍臥虎_第39章:拉毛文龍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