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聯省議會、成立聯省衙門、朱萬化就任督軍這都是一等一的頭等大事,朱家父子就全部來到了開封,遠在臺灣的朱萬傑、朱萬雄也來了。朱萬雄今年有18歲了,年前已經成婚,家就安在基隆,因爲他的海軍總監部(相當於海軍司令部)就在基隆。
有了聯省這種形式,朱家就等於從軍事、政治、經濟上全面的走上了獨立的地位,對於朝廷的依賴進一步減少了。在此之前朱家父子六人,除了老二朱萬文之外,全部在軍中任職,此時這種狀態就必須要改變了。爲此,他們專門召開了一個家庭會議。
朱萬化首先說話,他要講明今日會議的宗旨,他說道:“俗話說: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我們父子是就是聯省、國防軍,軍政兩界的核心,是最可信賴之人。
在此之前,算是我們的創業初期,軍隊當然就是最重要的,我們的一切努力都是圍繞着軍隊轉,因此,除了二弟之外我們都在軍中任職,這也是形勢使然。
但是從現在起,這個情況就變了,官府衙門的政務將逐步走上前臺,治理國家的政務就越來越重要了。我國防軍還有一條規矩,就是軍政要分開,軍人不能以任何身份參政。所以兼職的事就不要想了。
軍隊很重要,他是我們一切政治主張的有力保證,所以軍隊又必須在掌握之中。
這就需要我們兄弟中要有人留在部隊裡,有的人就要開始進入政界。
今天大家聚在一起,就是議論一下,也要說一說個人的理想,選哪一個先進入政界爲好。”
衆人都在考慮,朱萬雄先說話了,他說:“父親,大哥,我年紀小,讓我來吧。海軍對於國內事務干擾甚少,我離開軍隊影響也就小的多。”
朱萬化說道:“五弟,你就不要想了。你管理海軍應該知道,這世界上並不平靜,我們始終收緊了拳頭,沒有對海外用兵,那是由於國內不安穩,安內才能攘外。等到國內安定之後海外的事情還不少啊。年輕就是你的最大本錢,我們對外要有一個延續性,你的年齡可以使我大明海軍強盛數十年!你是重任在肩啊!”
這就等於點明瞭要在朱萬武和朱萬傑二人中選擇了。
朱萬傑說道:“父親,大哥,選我把,我也想在政務上歷練歷練,我會做好的。”
朱萬武也表了態,願意進入政界,他說:“自從浙江立憲我已經等於是離開了軍隊,我進入政界順理成章。”
人的地位變了,人心也會變,俗話說的:“共患難易,同富貴難!”是有道理的。現在朱萬化的地位開始逐漸明確了,若是取了天下,那就是皇帝,他們弟兄幾個就是親王。親王榮耀無限,可是看一看大明的王爺們就應該明白了,親王就是高等飼料養活的大肥豬!他們有優厚的俸祿,廣有田地房產,就缺一樣——權,特別是軍權。並且,沒有皇帝的旨意,王爺們只能老老實實的駐在王府裡發呆,擅自離開封地的王爺就是圖謀不軌!像什麼旅遊之類的想也不要想。
爲什麼對王爺管理如此嚴格?那是因爲這些人都是有資格坐上皇位的,那可是名正言順,並非造反!明成祖朱棣就是榜樣!對於皇帝的龍椅有如此大的威脅,豈能不嚴格管理?若是王爺的府邸隱藏十套盔甲,那就是謀逆造反之罪!
這兩兄弟都是成年人了,閱歷豐富,豈能不懂這個道理?他們話沒有這麼說,實際上都在躲避這個燙手的山芋——軍權。
許久沒有說話的朱大典說話了,他說:“我兒都不要爭了,我決斷一下吧。萬武兒
在浙江從政也有兩年了,政務上熟練一些,就讓萬武進入聯省衙門把。萬傑,在陸軍中我朱家就剩下你一人了,你物色一個人選,準備接手你的第二師師長的職務。大都督府的意思也仿照海軍設立一個‘陸軍總監’的職務統管全部陸軍。給你這個職務,你纔好掌握部隊嘛。
細說起來萬傑、萬雄你們兩兄弟的軍職也不是鐵打的,一旦需要,也要退出軍界。”
“是,父親,孩兒遵命!”幾個弟兄齊聲回答、
“陸軍總監”就相當於陸軍總司令部。朱家對部隊的控制更嚴密了。
朱萬化做了聯省的督軍,原來的國防軍監軍一職就要辭掉了。這個職務相當於國防軍的總政委,現在就由兵房侍郎兼任了,無論是誰,做了兵房的侍郎,他同時就要兼任國防軍的監軍,也就是說這個職務變成了文職,不在軍籍,沒有軍銜。兵房侍郎的職務很重要,此職務就落到了朱萬武的頭上。
經過多方磋商,聯省衙門的主要官員名單出爐了:
執政官:洪承疇。
執政副官:王元雅、孫元化、朱萬武。
王元雅是專職的,不兼任別的職務,就是第一執政副官了,相當於第一副總理的位置。
吏房侍郎:孫元化。
戶房侍郎:馬士英。
兵房侍郎:朱萬武。
禮房侍郎:孫和京。
禮房的主要職能是:教育、科舉和外交(就是大明的鴻臚寺)。
工房侍郎:周延儒。
刑房侍郎:朱泰。
刑房沒有了審判案件的工作(那是大法官的職責),就剩下了監察部的職能。
朱泰這個人不長露面,他是朱家的內衛頭頭,歸朱大典直接領導,這次給他這個任命,純屬方便他的工作,讓他有了一個公開審查官員的身份。
還有一個重要角色,就是大法官,任命史可法。
六省的官員:
遼寧:巡撫:孫傳庭,布政使:任贊化。
山東:巡撫:盧象升,布政使:朱家棟。
河南:巡撫:吳甡 ,布政使:譚鎰。
陝西:巡撫:毛九華,布政使:馬科(洪承疇的部將)。
浙江:巡撫:樑廷棟,布政使:章世勳。
臺灣:巡撫:倪汝學,布政使:朱明秋。
在這份官員名單中,有不少人不是朱家一系的人物,例如:馬士英、周延儒、盧象升、史可法、樑廷棟、孫傳庭等人。這些人大部分都是大明的在任官員,也有賦閒在家的。這個任命並沒有與他們本人商量,不是不想商量,是通信不便。他們如果前來赴任,那當然最好不過了,如果長時間不到任也只好換人。
有了自己的衙門,有了自己任命官員的權利就是方便啊!天下之士都可以任命,可以取盡天下之才!
馬士英這個時候正在家裡賦閒,原因是:用公款行賄,被革職。這種事情在明朝的官員中是常事,真實與否不清楚,反正過一段還能起用。
馬士英這個人大節是好的,能力也很強,歷史上他在南明小朝廷當了很長時間的內閣首輔,南明敗亡之後,他還是自己組織力量抗擊清軍,很有一點骨氣的。
只要他不是大貪官就可以用,再者說,貪與不貪在於環境,到了聯省衙門,一般的官是不敢貪污的。一方面聯省的制度嚴密,另一方面聯省的官員薪水高,高薪養廉。並且應該官府出的銀子,就不會讓官員自己掏腰包,例如辦公費用,辦公僱員的
費用。對於大明的官員來說這些都是要自己掏腰包的。
盧象升我們以前介紹不少了,從略。還有史可法,他可是歷史上南明政權的英雄人物,氣節高尚,但是能力差一點,做個大法官,主持最高法院的工作絕對稱職。
史可法,字憲之,他就是開封本地人,今年33歲,正是年輕力壯的時候。歷史上,在揚州抗擊清兵被俘,不屈而死!但是無論軍事上還是政治上,他的能力都不行。這是歷史的公允評價,不是作者在這裡胡說。用他做大法官,就是取其公正剛直。
盧象升和史可法這兩個人現在都在宣大邊關,屬於在職官員,他們能不能來真是沒有把握。
周延儒和樑廷棟都是被罷官在家賦閒之人,並且都有不少的毛病。周延儒還親自到潼關迫使西北軍出擊河南,驅趕國防軍,使河南遭受了損失,使山西的亂民逃出一條生路,按說還是有罪的。但是朱家父子知道,他人在朝堂上,身不由己,這次行動本身就是崇禎皇帝和溫體仁聯手下的套子,周延儒是被人當猴耍了,哎,也是可憐人吶!
樑廷棟爲人耿直,他的毛病是膽子小,不要用他帶兵打仗就行了。這位仁兄要是帶兵上陣,自殺的面大,投降也有可能。只要不面對生死的考驗,他還是個好官。
論能力,周延儒和樑廷棟這兩個人都是可以的,都是好官員。
對於人才要講究人盡其用,用人之長處,避其短處。試想一下:如果漢高祖劉邦用韓信去理財、管理政務,用蕭何做領兵的統帥,那麼他必將敗給楚霸王,這就是用人之道。用其長處,才能發揮巨大的作用。
聯省的官府搭起了架子,各種政務也將逐步展開,進入正常的運作。
按大明的規矩,崇禎八年是舉辦科舉取士之年,朱萬化並不重視科舉制度和他們的學問,但是他依然下令各級官府做準備,今年開科取士,具體事務有禮房侍郎孫和京主持。
孫和京在臺灣負責科研和教育,與現在的工作正好對口。現在到開封任新職,臺灣的那一攤子工作,就交給了他的二哥孫和鬥。
辦科舉的好處還是不少。首先,現在絕大部分知識分子還是看重科舉的,通過這個辦法也能取得這個時代的人才,他們總比文盲有用。
其次,重視科舉就可以收買士紳階層的人心。如果反對科舉,普天之下都在辦科舉,唯獨聯省的六省不辦,這不是與天下的士子爲敵嗎?這就會把讀書人推向自己的對立面,毫無緣由的設置對手就太失算了。所以這也是個收買人心的事情,這個主意還是朱萬文出的。
但是辦科舉不等於放棄了新式的學校,按照計劃,正規的初級學校和專科學校,在今年之內每個省至少要各辦一所。新式教育的教材已經搞出來了,正在審定。到了七月新學校就要開學。這件事,新任的禮房侍郎孫和京,就要督促各省做起來。
朱萬化對於行政的命令是要通過洪承疇這個執政官來下達的,同樣,他對軍隊的命令是要通過兵房、大都督府來下達執行的。這也就是說,他這個督軍還是有點權力的,可以下達一些命令和建議。按照朱萬化的理想模式,皇帝這個位置權力極少,至多有一些建議權,並無決策權。那麼他這個督軍既然不是皇帝,他具有一定的權力也是一種過渡的模式,並沒有達到理想境界。一旦真的坐上皇帝的位置,那就要嚴格區分責權了,絕對不能因爲我是朱萬化就可以例外,否則後來的皇帝就都會“例外”下去。
--- 第351章完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