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0章洪水猛獸

在米柱的計劃之中,爪哇是核心,南島羣島也十分重要,控制了澳洲、南島羣島、馬六甲海峽、北暹羅地區,他們進可以稱霸天下,退可以成一個大明天朝般自給自足的世界。

這是一個領土面積突破一千萬平方公里的地方,有農業文明,工業文明所需要的一切生產原料,可以滿足任何一種工業革命的需要,處於世界一隔,四周沒有強敵,控制了馬六甲海峽、巽他海峽,這等於控制了東西方的海上貿易,這其中的油水和產生權力效應,足以摧生一個世界級的帝國。

這將是一個以南洋民族爲核心的新型帝國,他們算是海洋文明與商業文明的結合體,這是原版歷史之中,前所未有的超級帝國,新型文明。

米柱尚是年輕,身體也強壯,也沒有任何不良嗜好,平時也注意養生,他完全的可以再活六十年,也不是問題,他有信心和把握,把南洋地區打造成爲一個超級帝國,世界的核心。

他作爲一個穿越者,擁有先知一般的神力,構建一個世界帝國,也不是什麼難事。

這帝國鋒銳無雙,外敵難憾,最怕者就是從內部攻破,讓人奪取了世界。

米柱在這方面,最爲忌憚的,就是綠教,後世西方世界怎麼說的,綠教女人用子宮奪取了世界。

從這方面,是值得他們引以爲誡的。

在原版世界裡,東南亞和中東相距甚遠,然而馬來羣島的印尼、馬來西亞還有文萊等卻以***教爲國教。此外,新加坡、菲律賓、緬甸、柬埔寨也有不少***。

其中印度尼西亞是全球信仰綠教人口最多的國家。

這些國家一來沒有被信奉***教的國家佔領過或者殖民過,二來國家沒有阿拉伯人,卻信仰***教,這是爲什麼?

從地緣角度看,今天的東南亞在地理位置上與古代印度更爲接近,也因此早年的東南亞很多地區長期受印度教和佛教影響。

也正是由於東南亞特殊的地理位置,爲***教的傳播創造了條件。

據歷史記載,***教大約十三世紀開始在東南亞傳播。

信奉印度教的滿者伯夷王國衰落後,加速了綠教教向各地的傳播,各主要島嶼興起強大的綠教王國。

十五世紀初,馬六甲王國在馬來半島上建立後,王族和上層統治者漸漸改宗綠教。

淡目國原爲滿者伯夷王國的領地,位於爪哇島東北部,因商業利益,該地的商業貴族及封建領主也改宗了綠教。

十五世紀後期,在***商人的支持下,該地建立第一個***教國家,淡目蘇丹國。

可以看出,***在傳播過程中,首先使統治集團綠化,進而使整個國家綠化,馬六甲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在這種類型的國家中,改教往往是自上而下的,統治者在綠教的傳播過程中發揮了關鍵的作用。

另一種類型是綠教的傳播導致新國家的產生,這種類型主要發生在爪哇。

由於貿易的關係,再加上大量綠教國家出現,使得綠教在東南亞得到了廣泛的傳播,也使很多國家最終完成了綠化。

米柱作過更加深入的研究,原本在東南亞這土地之上,佛教和綠教共爭長短,綠教處境艱難,但是隨着荷蘭殖民者的入侵,反而完成了綠化了,在原版,南洋海上諸國,基本是綠教國家了。

米柱十分警惕這一點,他可不想,自己辛辛苦苦建立的國家,最終作了他人的嫁衣。

從世界歷史來看,主要宗教基本上都有自己固定的傳播的區域,如基督教主要在歐洲,佛教主要是東亞等地,而綠教主要集中在中東、北非地區,而距離這些中心區域較遠的國家很難被同化。就像整個美洲,因爲遠離中東綠教地區,所以一直沒有被綠化,至今都是一個綠化國家也沒有。

從地理距離來看,東南亞確實離中東、北非很遠,從陸地上過來,要走西亞、南亞、中南半島,到達印度尼西亞。這個距離其實很遠,而中南半島基本上都是佛教文化,所以綠教教即使從中東傳播過來,那麼阻力也是非常大的。

所以,南區綠教最早不是從陸地,而是從海上來的。在古代中東到東南亞,南亞到東南亞的航線,基本上那是很成熟的,所以,陸路不通,而最早的***是從港口貿易來到印度尼西亞的,這直接繞過了中南半島。

印度尼西亞自古從來不是一個獨立的國家,一萬多個島嶼,基本上就是一萬多個小王國,所以其對外的抵抗力和屏蔽力非常弱。一旦***在印度尼西亞一個島獲得立足點,那麼很快就能逐步站穩腳跟,向其他島嶼開拓。

而從十三世紀末到十四世紀末,綠教在蘇門達臘立足,建立政權,並以此爲橋頭堡向印尼全島嶼滲透的。而蘇門答臘島作爲主體,逐步以此爲基地向全部擴張,才奠定了後來印尼全面綠化的基礎。

原版在近代之前,綠教在蘇門答臘站穩腳跟後,其實傳播也是非常緩慢的。而真正的加速,還是因爲近代殖民地的侵略。近代西班牙、葡萄牙和英國先後入侵,再加上後來的荷蘭,這些入侵,使得印尼各島嶼深受災難,所以在這種情況下,綠教宣揚人人平等,都是兄弟姐妹的思想,成爲底層百姓的解脫。

於是綠教開始在各島嶼加速蔓延,到荷蘭徹底佔領印度尼西亞,綠教也基本統一了印度尼西亞了。而且正是綠教的原因,使得本來從未統一的印度尼西亞上萬個島嶼,有了共同的基礎,纔有了後來的印度尼西亞,可以說,如果沒有侵略,印度尼西亞也不會徹底綠化。

這一點讓米柱十分的警惕,對於這些島嶼上的百姓們來說,南洋軍也屬於侵略者,在本質上與他們沒有什麼分別。

南洋軍的入侵,改變了百姓的生活,讓他們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戰爭和危難之中,人們最容易信念動搖,產生迷茫,這正是宗教大舉入侵,控制人心,擴大傳教的機會,米柱可是不想,他們統一了南島地區,綠教也在不動聲色之間完成了統一。

所以南洋軍佔領了不少的地方,在這些宗教勢力強大的地方,米柱絕對的不允許他摧毀的權力體系後不由自己掌控,而是形成新的權力體系,他絕對不允出現什麼權力真空,從而被野心家利用。

米柱在第一時間頒佈了《宗教法令》,原則上南洋軍允許宗教信仰自由,但是明文規定,政府官員和軍隊將領不允許信教,有信仰者一律勸退或禮送離境。

其二:宗教團體亦需要付稅,不再享受免稅特權。

其三:任何宗教團體和組織,不允許出現宣傳或煽動反南洋軍的行爲,違者禮送離境。

這些政策一出,讓宗教界人士哀嚎一片,怨聲載道,但是沒有人會懷疑南洋軍的決心,他們在南暹羅大舉滅佛的事己傳遍東南亞,這是一些可以等鍍在佛像上的金也剝下的主,沒有什麼幹不出來的。

而且基督教和綠教的人高興不了幾天,南洋軍宗教法令就出來了,他們也高興不起來。

收稅這一條,算是打在了他們的七寸之上,沒有這一條政策的保護和支持,他們談什麼發展壯大?

另有者,當官的和將軍們這些實力派不允許信教,還搞個毛呀?他們就無法藉助上層勢力,自上而下的傳教了。

文萊國、馬六甲國、馬打藍國就是這麼的完成綠化的,這當然也與強大的奧斯曼帝國藉助貿易之機,進行泛***主義擴張有關。

這個盤踞在伊斯坦布爾的巨人,稱霸亞洲歐洲,令世界爲之顫抖,他們的海上力量弱雞,但還是通過貿易,把信仰傳至了東南亞,完成了傳教的任務。

以前信仰佛教的滿者伯夷過於佛系,對於宗教沒有足夠的認識和防範意識,結果在不知不覺之中,讓這巨獸吞噬。

宗教不是平和的,它發飆的時侯,那就是洪水猛獸,現在的奧斯曼帝國牛不牛逼?奧斯曼家族是這個帝國的主宰嗎?不!主宰這個帝國的,早己從那些打江山打天下的貴族手中,轉到了哈里發手中,任何與宗教利益有衝突的法令,都不可能獲得通過,任何一位反對宗教的人,都會被處死,就是貴族和皇帝,也不例外。

米柱可不想,這個無數將士浴血奮戰打來的天下,不能受蔭於子孫,而是變成了宗教的傀儡。

所以,許多人暗示,他應該向宗教靠攏,無論是佛教或綠教,雙方一旦合作,獲得了對方的支持,必定會受益無窮。

米柱否決了這些建議,並且疏遠了這些人,在他的政府之中,宗教政策是一絲不打折扣的執行,他雖然不致於一擼到底,但是肯定會調離一把手,轉往副職,或投閒置散。

第335章破城第470章蒙古名族上第1014章天家難事第973章鐵桿盟友第136章第847章生活方式第407章拿下第850章軍事外交第941章重新奪回無題第354章爆發第637章不服第146章圖謀第795章宴會第420章罪己詔第18章新帝登基第339章賞賜第519章雙方佈局第920章父子相見第734章適時調整第783章反擊第570章國稅第262章艦隊第340章又來了第962章重鎮歸降第166章順天府尹第682章改變第1009章制海權失第768章併購?第611章大計第766章皇帝心思第188章爭端第736章突襲第232章宣傳第146章圖謀第412章一夜變天第511章教化第254章出征笫979章畏懼第34章登基第582章閱兵式第812章反間計第795章宴會第603章不得不戰第281章搜查第412章一夜變天第258章反擊打臉第925章局勢不好第169章風起雲動第430章秦良玉第635章揚帆南洋第1019章印度皇帝第93章開戰在即無題第232章宣傳第1004章雙方必爭第575章兵行險着第1007章大戰開始第389章開打第215章呂宋王族第235章不甘屈服第171章扔蛋糕第342章大汗第391章畫虎不成反類犬第920章父子相見第22章帝皇家第917章秘密潛入第486章遲鈍反應第421章悲喜劇第143章快刀斬亂麻第286章糧食危機第573章資本主義第332章敵情不明第431章不成功的家宴第261章機關槍第887章內部憂化第101章設局第178章形態意識第188章爭端第387章成都風雲第531章自投羅網第464章遼東巡撫第344章功虧一饋第962章重鎮歸降第432章大殺招第753章蔓延第879章新任司令第733章野心第170章斡旋第780章南洋之變第770章君臣相得第242章品茶無題第384章援軍第1038章大陸強權第528章告狀第129章魔爪伸至第308章新鮮血液第661章宣傳第725章公投
第335章破城第470章蒙古名族上第1014章天家難事第973章鐵桿盟友第136章第847章生活方式第407章拿下第850章軍事外交第941章重新奪回無題第354章爆發第637章不服第146章圖謀第795章宴會第420章罪己詔第18章新帝登基第339章賞賜第519章雙方佈局第920章父子相見第734章適時調整第783章反擊第570章國稅第262章艦隊第340章又來了第962章重鎮歸降第166章順天府尹第682章改變第1009章制海權失第768章併購?第611章大計第766章皇帝心思第188章爭端第736章突襲第232章宣傳第146章圖謀第412章一夜變天第511章教化第254章出征笫979章畏懼第34章登基第582章閱兵式第812章反間計第795章宴會第603章不得不戰第281章搜查第412章一夜變天第258章反擊打臉第925章局勢不好第169章風起雲動第430章秦良玉第635章揚帆南洋第1019章印度皇帝第93章開戰在即無題第232章宣傳第1004章雙方必爭第575章兵行險着第1007章大戰開始第389章開打第215章呂宋王族第235章不甘屈服第171章扔蛋糕第342章大汗第391章畫虎不成反類犬第920章父子相見第22章帝皇家第917章秘密潛入第486章遲鈍反應第421章悲喜劇第143章快刀斬亂麻第286章糧食危機第573章資本主義第332章敵情不明第431章不成功的家宴第261章機關槍第887章內部憂化第101章設局第178章形態意識第188章爭端第387章成都風雲第531章自投羅網第464章遼東巡撫第344章功虧一饋第962章重鎮歸降第432章大殺招第753章蔓延第879章新任司令第733章野心第170章斡旋第780章南洋之變第770章君臣相得第242章品茶無題第384章援軍第1038章大陸強權第528章告狀第129章魔爪伸至第308章新鮮血液第661章宣傳第725章公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