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節 雲聚(二)

“EN來,”進了總指揮辦公室,蔣介石儘量放緩語氣,以商量的口吻說:“現在校內軍內對貴黨很多意見,特別是貴黨不公開活動,這造成互相不信任。”

周en來沉默一會,蔣介石曾經向學生們許諾要嚴懲李公俠,可從今天的情形來看,他沒有追究,只是息事寧人,那兩條決議帶有很大的自覺姓,沒有約束力,可以想象效果不大,但現在他又是什麼意思呢?

周EN來嚴肅而又慎重的問:“校長的意思是……。”

“這樣行不行,你把校內貴黨黨員的名單交給我,以後他們的活動就成了公開的,也就不再有閒言碎語。”蔣介石外表很平靜內心卻很緊張,他不知道周EN來會不會交,更不知道共黨高層會怎麼看這一舉動。

周EN來冷靜下來,蔣介石既然提出要求是不可能答應的,黨員名單是黨的高度機密,不可能交出來;問題是蔣介石爲什麼會提出這個要求?僅僅是因爲校內軍內的學生們的抗議,他否決了這個因素,因爲蔣介石在學生們中的威信很高,參與李公俠事件的學生也是少數,況且這些學生右派傾向嚴重,就算走了對革命也是有益無損。

“校長,這是個很嚴重的問題,我沒有權力決定,必須上報廣東區委,甚至要經中央同意。”周EN來先施展緩兵之計,當然這話有真有假。

蔣介石輕輕舒口氣,他也知道這事很難:“這樣也好,這樣也好。EN來,我絕無他意,只是現在議論頗多,我黨同志對貴黨保持秘密活動有看法,校內兩會同學爭吵激烈,貴黨若能讓一步,以示維護國共合作之誠意。”

周EN來眼角輕輕抽動一下:“我黨對國共合作是由衷擁護的,自國共合作以來,我黨黨員在發展國民黨組織上竭盡全力,以至於耽誤我黨自身發展,這些情況黨外人士可能不知道,但我們從沒抱怨。”

“是的,是的,國共合作是總理定下的,我蔣某人是擁護的,對貴黨,對蘇俄我是擁護的,但我黨內部複雜,有些老同志自己不做事卻還指責貴黨,這我是反對的,可也不能不看到,這些老同志以前對革命是有功的,有些還是創黨黨員,在黨內影響很大,把他們團結過來對革命也是有幫助的,至少可以減小革命的阻力,所以貴黨受點委屈,對我黨團結幫助很大,我以人格保證,你交給我的名單我絕不向第三個人透露。”

蔣介石這可是破天荒了,除了發表演說,他說話一向簡單果斷,少見拖泥帶水,很有軍人作風。

周EN來有些氣憤,你國民黨內部不團結卻要我們作出犧牲,更何況那些右派是以[***]爲目的,[***]作出犧牲卻成全[***]的右派的名聲,豈有此理。

但周EN來也知道蔣介石是個很要面子的人,如果當面拒絕,他現在也許不說,不過以後的工作就會受到影響。

“好吧,我向區委報告。”但他的表情顯示恐怕很難如蔣介石的願。

周EN來認爲事情已經已經告以段落,等中央回覆後再做處理,沒想到第二天蔣介石又找他談這個問題。

“現在兩會的爭鬥越來越激烈,已經有導致黃埔分裂的可能,其根本原因還是在與兩黨之間的主義差別,我是絕對不允許黃埔分裂的。”

周EN來嚴肅的聽着蔣介石的話,他感到非常的不安和巨大的危險,果然,蔣介石提出了他的解決辦法。

“我想[***]員可以退出[***],或者”蔣介石說到這裡語氣變得低沉緩慢:“或者退出軍校、一軍和國民黨,我不希望看到這種情況發生。”

周EN來的臉色劇變,他沉聲抗議:“黃埔軍校是國共兩黨共同創辦的,並非國民黨一家所以。”

蔣介石一愣,他一直把軍校當作國民黨的財產,沒想到周EN來會認爲黃埔是兩黨共有,他有些生氣的說:“黃埔是總理親自關懷下成立的,它理應歸國民黨所有。”

“[***]退出國民黨,這是西山會議派的主張。”周EN來沒繼續黃埔軍校歸屬上與蔣介石辯論,因爲黃埔雖然是兩黨共同創辦,卻是以國民黨爲主。

“西山會議派?我是反對他們的,我對他們的態度衆所周知,我只是不想黃埔分裂,也沒有要求[***]退出國民黨,其實你們就算另組軍隊也行。”蔣介石強辯道,當初西山會議派成立時,蔣介石非常生氣,他嚴令廣州孫文學會不得與西山會議派發生聯繫,廖斌、賀衷寒還爲此發表過聲明:“但是你看看貴黨黨員在校內都說了些什麼。”說着從抽屜裡拿出一份報告遞給周EN來。周EN來接過一看原來是王柏齡從黃埔發來的關於校內兩會活動的報告,其中特別提到李之龍,這讓周EN來非常吃驚。

“你看看吧,貴黨有些黨員欺人太甚,他們居然在黃埔軍校內批評總理,批判三明煮義,軍校成立之初即有規定,校內不準懷疑總理,不準懷疑三明煮義,可他們爲什麼敢這樣做?李之龍不是貴黨黨員嗎?”蔣介石怒氣勃發,他對李之龍的失望越來越大了。

周EN來愈發冷靜,他感到這裡面有陰謀,他不懷疑有人說過這樣的話,可是這是在什麼情況下說的呢。

“這是王教育長的一家之言,王教育長對我黨一向有成見,他的話不可信。”

“他是教育長,我不信他信誰?”蔣介石尖銳反駁,王柏齡的報告中有些誇大,但有些基本事實蔣介石卻認爲是真的,革命形勢的發展使蘇俄在廣東的威望越來越高,連帶[***]在青年中的威望也越來越高,基層國民黨青年黨員加入[***]的也越來越多,有些國民黨黨部掛的招牌是國民黨,裡面活動的全是[***]員。

“事情應該經過調查後才能處理,校長不應該只憑一面之詞即作出決定。”周EN來邊說邊斟酌:“而校長作此決定,其他地方羣起效仿,則有可能導致國共分裂,不知校長想過沒有?”

蔣介石沉默了,昨天他反覆思考,當然知道後果嚴重,可他又找不到其他辦法,周EN來見狀,知道蔣介石尚未下決心,事情還有挽回的餘地。

“兩會爭端可以調解,文革原來提出的求同存異就很好,我們作爲師長,不能只壓一派,打一派。”

蔣介石聽清楚了,周EN來這是在指責他一碗水沒端平:“你是說我打擊了青軍會,可我也打擊過孫學會,誰有錯我就打擊誰。”

“少數人,個別人的錯誤不應該有我黨全體來承受。”周EN來立刻接口。

“好吧,你去處理。”蔣介石最後還是沒有堅持原定主張,破壞國共合作的罪名太大了。

周EN來沉重的走出蔣介石的辦公室,他心中充滿不安,感受到巨大的危險。

莊繼華從衛戍司令部小會堂出來,今天衛戍司令部選舉二大代表,在他看來有點像鬧劇,每人一票,每票上面最多可以寫三個人名,只要是國民黨員都可以選,小會議室裡擠得滿滿的,空氣非常差,莊繼華身爲上校投票順序在前面,因此投票完了他就趕緊到院子力吸口新鮮空氣,剛到院子就看一個熟悉的身影,從外面進來。

“鄧主任!”鄧演達突然出現,讓莊繼華高興壞了,他趕緊迎上去。

鄧演達是從歐洲經蘇俄回國參加二大的,回來之前也沒聲張,自己一個人靜悄悄的回到廣州,今天他是專程來衛戍司令部看看的。離開廣州時,黃埔還只是一粒種子,現在它已經長成樹苗了。

“文革!”鄧演達雖然沒有穿軍裝,可是一舉一動依然是軍人舉止,他上下打量莊繼華,滿意的點點頭:“嗯,不錯,才一年不到就是上校了,再過兩年,恐怕就是中國最年輕的將軍了。”

聽到鄧演達的稱讚,莊繼華有些不好意思:“我算什麼,李之龍比我強,他已經是將軍了。”

“哈哈,”看着莊繼華的尷尬樣,鄧演達忍不住哈哈大笑:“都好,都不錯,巫山這麼樣?”

“他幹得挺好,現在已經是中校了,可惜,您要早兩天回來就能見到他。不過在田好像在廣州。”蔣先雲在惠州之戰中負傷,傷愈之後又去了汕頭,莊繼華前天才送他走。

“主任,這次回來就不走了吧?”莊繼華問道。

“不走了,”看到莊繼華他們的樣子,鄧演達心中也有些後悔,當初負氣出走,卻錯過了東征,現在他不想再錯過北伐:“學生上前線打仗,老實躲在一旁看熱鬧,我也臉紅呀。”

“有老師指導,仗,當然就更好打。”

鄧演達看看莊繼華:“不錯,學會拍馬屁了。”

莊繼華痞賴的說:“哪能,老師是牛人,要拍也是拍牛屁。”

鄧演達聞言大笑:“好,這纔是莊文革。”

兩人聊了幾句,這時投票後出來的一期同學也看到鄧演達就紛紛上前問好,鄧演達含笑一一作答,二期同學對鄧演達不熟悉,莊繼華又一一介紹,直到張治中出來把鄧演達帶走。

(未完待續)

第十一節 大捷(十)第五節 積聚(四)第五節 盟國(六)第三節 太行行(二)第四節 謀殺(二)第十節 虎嘯(二)第五節 戰雲密佈(六)第一節 挽弓(十六)第一節 挽弓(三)第五節 反攻(五)第一節 德黑蘭(九)第四節 陰雲(五)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四)第二節 交易(六)第一節 上海陰謀(七)第一節 返川(一)第九節 魅影(二)第四十六節 旁觀(三)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第四十九節 別離(五)第五節 號角(二)第五節 盟國(四)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六)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六)第十節 江戶之花(九)第八節 南線(三)第七節 風波(六)第二十六節 視察(一)第三節 太行行(四)第十節 風雲(五)第一節 德黑蘭(十二)第九節 倒胡驅許(二)第九節 倒胡驅許(二)第一節 挽弓(十五)第六節 禍根(二)第十一節 反擊閃電(四)第四十六節 襲淡水(四)第五節 友人(一)第十節 江戶之花(五)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三)第六節 南京戲(二)第四十七節 分路(一)第三節 新人舊人(二)第八節 刺廖(五)第四十六節 旁觀(七)第三節 鏖兵淞滬(十)第一節 上海陰謀(四)第三十節 中山艦(十)第八節 日薄(十二)第六節 突破(二)第一節 突破(十五)第五節 友人(一)第十一節 重振(六)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五)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二十四)第十節 虎嘯(三)第五節 海關(一)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十二)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三)第七節 閃電(二十一)第一節 遏制(四)第二節 川軍(九)第一節 挽弓(五)第四節 決戰前奏(六)第四節 陰雲(四)第三節 狙擊(六)第七節 誤判第九節 號角(五)第四十四節 襲淡水(二)第一節 破冰(二)第五節 反擊(五)第十三節 冷遇第十節 拉薩風雲(二)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十三)第六節 危機與勝機(一)第三節 重起(八)第三十八節 鐵軍羣英(一)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二)第七節 塞克特(一)第二節 空軍(一)第四節 再戰津浦(六)第六節 和約(一)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六)第三節 暗戰(一)第四節 九天之上(十)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一)第七節 風波惡(九)第二節 川軍(一)第十一節 反擊閃電(三)第三節 戰天津(十四)第三節 調整(三)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三)第十一節 重振(六)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二)第九節 殤(九)第四節 牛人第六節 攻略山東(一)第十一節 反擊閃電(三)第四十七節 分路(三)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三)
第十一節 大捷(十)第五節 積聚(四)第五節 盟國(六)第三節 太行行(二)第四節 謀殺(二)第十節 虎嘯(二)第五節 戰雲密佈(六)第一節 挽弓(十六)第一節 挽弓(三)第五節 反攻(五)第一節 德黑蘭(九)第四節 陰雲(五)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四)第二節 交易(六)第一節 上海陰謀(七)第一節 返川(一)第九節 魅影(二)第四十六節 旁觀(三)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第四十九節 別離(五)第五節 號角(二)第五節 盟國(四)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六)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六)第十節 江戶之花(九)第八節 南線(三)第七節 風波(六)第二十六節 視察(一)第三節 太行行(四)第十節 風雲(五)第一節 德黑蘭(十二)第九節 倒胡驅許(二)第九節 倒胡驅許(二)第一節 挽弓(十五)第六節 禍根(二)第十一節 反擊閃電(四)第四十六節 襲淡水(四)第五節 友人(一)第十節 江戶之花(五)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三)第六節 南京戲(二)第四十七節 分路(一)第三節 新人舊人(二)第八節 刺廖(五)第四十六節 旁觀(七)第三節 鏖兵淞滬(十)第一節 上海陰謀(四)第三十節 中山艦(十)第八節 日薄(十二)第六節 突破(二)第一節 突破(十五)第五節 友人(一)第十一節 重振(六)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五)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二十四)第十節 虎嘯(三)第五節 海關(一)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十二)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三)第七節 閃電(二十一)第一節 遏制(四)第二節 川軍(九)第一節 挽弓(五)第四節 決戰前奏(六)第四節 陰雲(四)第三節 狙擊(六)第七節 誤判第九節 號角(五)第四十四節 襲淡水(二)第一節 破冰(二)第五節 反擊(五)第十三節 冷遇第十節 拉薩風雲(二)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十三)第六節 危機與勝機(一)第三節 重起(八)第三十八節 鐵軍羣英(一)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二)第七節 塞克特(一)第二節 空軍(一)第四節 再戰津浦(六)第六節 和約(一)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六)第三節 暗戰(一)第四節 九天之上(十)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一)第七節 風波惡(九)第二節 川軍(一)第十一節 反擊閃電(三)第三節 戰天津(十四)第三節 調整(三)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三)第十一節 重振(六)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二)第九節 殤(九)第四節 牛人第六節 攻略山東(一)第十一節 反擊閃電(三)第四十七節 分路(三)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