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節 反擊閃電(四)

雖然判斷出是閃電戰,可中島卻想破腦袋也沒想明白,以中國的貧弱怎麼打得起這樣的仗,他們那來的那麼多坦克?而且他們是如何訓練的?在實戰中又怎麼運用的?莊繼華又憑什麼敢投入作戰?

“中島君,該如何對付這種大規模坦克作戰?”河邊正三臉色微紅,可責任讓他不得不吐出這個問題,他不能讓支那派遣軍司令官去問這個犯事的軍官。

“對不起,我沒有研究過這種作戰方式,戰前我們沒有料到支那會採取這種作戰方式,而且,帝國對坦克的發展很不重視。”中島一點也不避諱,坦率承認自己對坦克作戰研究不夠:“不過,我記得垃圾篇文章總也提到過,反坦克作戰主要有三種方式,步兵反坦克武器和坦克、飛機。”

畑俊六心中苦澀,自從曰軍的快速部隊在泗水被全殲後,曰軍中就盛行坦克不能離開步兵單獨行動,而且對坦克的使用更加慎重,中[***]隊的反坦克武器犀利,一年坦克要花費大量鋼鐵,大規模組建坦克部隊在曰軍將領看來是是個不划算的事。以曰本對中國的瞭解,中國僅有幾輛老式坦克,根本用不着特別研究反坦克武器,大部分部隊都沒裝備反坦克炮,連反坦克槍都只有少數部隊裝備。而飛機呢?中國空軍現在可以自由的南京進出,就已經說明一切。

現在面對中[***]隊採取的坦克集團衝鋒,大規模突擊,曰軍只有組織挺身隊,以血肉之軀阻止中國坦白的攻擊,雖然勇敢,悲壯,可效果卻很差,有時就算犧牲十幾人,也炸不了一輛坦克。

“閣下,卑職建議撤退。”中島返身面對畑俊六鄭重的說:“繼續作戰,安藤利吉將軍統帥的三個師團恐怕會全軍覆滅,支那軍一旦擊破安藤利吉,轉頭南下,幾十萬新勝之師圍攻山下將軍,上下將軍恐怕也難以倖免。”

中島說到這裡便住口不言了,這個結論不許需要再說什麼了,畑俊六和河邊正三完全明白其後果是什麼。

八十多輛坦克以正三角隊形向曹莊衝來,天空中,上百架戰機在絞殺,冒着濃煙的飛機墜落,一架已經冒煙的飛機猛地拉起機頭,迎着一架迎面飛來的P40就撞上去,兩架飛機在天空中發出耀眼的紅光,另一架伊-16卻壓下機頭帶着濃濃的黑煙,呼嘯着撲向地面上的太陽旗,一聲巨大的爆炸,太陽旗碎裂成渣,飛向半空。

“轟!”“轟!”….

坦克炮口噴出火光,一發發炮彈噴出炮口,在曰軍薄弱的防線上砸出一個個血花,陣地上的曰軍目瞪口呆,人類歷史上首次大規模坦克集團作戰讓他們發呆,數十輛坦克呼嘯而來,地面在鋼鐵的巨大動能下顫抖,戰壕內的曰軍士兵面色蒼白,機槍手瘋狂射擊,子彈打在鋼鐵上四處亂飛。

“挺身隊!”

隨着軍官的叫聲,一羣士兵高呼萬歲衝出戰壕,沒跑到一半距離,坦克上的機槍開火了,在機槍的嗒嗒聲中,大半人倒下了,爆炸聲接二連三,一團團血霧從空中落下。

終於有兩三個人接近坦克,他們拉響身上的炸藥包撲到坦克上,幾聲猛烈的爆炸,坦克燃起沖天火光。沒等陣地上的士兵歡呼,後面的坦克繞過燃燒的坦克,繼續向陣地突擊,炮口繼續噴出火光,機槍繼續噴出收割生命的彈雨,曹莊成爲一遍火海。

安藤利吉帶領他的指揮部倉皇逃到碭山,斷後阻擊的秋池大隊只抵抗兩個小時,即大部玉碎,大隊長秋池戰死,剩下的分成數股被困在曹莊附近,坦克沒有絲毫停留,履帶帶着泥土,混雜着血肉衝向碭山,安藤利吉甚至來不及架起電臺就被追來的邱清泉趕出碭山。

“命令邱清泉迴轉。”莊繼華接到邱清泉收復碭山的消息後臉色有些難看,第一次進行這樣的大規模作戰,他的內心決不像外表那樣沉着,一直繃得緊緊的,一會擔心缺少訓練,導致作戰失敗;一會擔心曰軍的反坦克武器;一會擔心坦克損失慘重。心裡始終是七上八下的,到現在他終於可以放心了,戰爭中的第一次大規模坦克作戰終於大獲成功。

讓邱清泉回來,莊繼華也有另一個考慮,邱清泉一路衝殺,成功將曰軍三個師團分割包圍,此刻正是集中力量將其殲滅的時候,而坦克依舊是他的殺手鐗。

邱清泉根本沒留任何人防守碭山就率兵返回虞城參加圍殲戰,他走了半天之後,張新派出的一個連纔來接防碭山。

安藤利吉的潰敗引起整個戰場的連鎖反應,爲填補戰場缺口,伊東放棄定陶退守菏澤,筱冢義男放棄對黃崗的攻擊,以二十一師團守衛單縣吸引楊森徐源泉的進攻,他親自率領兩個師團繞道張集,馳援碭山。

南線,谷壽夫停止對毫洲的攻擊,留下荻州立兵率領第九師團佯攻毫洲,他親自率領第十師團、十八師團、十三師團、十一師團增援永城的山下奉文。

谷壽夫的行動欺騙了鄧錫侯,他在一天之後才發現谷壽夫已經離開,鄧錫侯隨即發起反攻,盧漢在左,田鎮南劉汝明在右,三路大軍殺出毫洲,荻州立兵抵擋不住,向渦陽且戰且退。

最激烈的戰鬥還是在虞城城下。

第五師團被分割包圍,湯恩伯、藍運東指揮部隊分別進攻,逐一消滅。可二十八師團和三十九師團就不一樣,這兩個師團的始終保持完整,指揮體系完整,在七十四軍和四十六軍的攻擊中打得極爲頑強。當接到杉山元的撤退令後,兩個師團開始分頭突圍,中[***]隊開始分頭攔截。

爲殺開一條生路,曰軍發起一波又一波的攻擊,袒胸露臂的曰軍端着寒光閃閃的三八槍,嚎叫着衝向中[***]隊的防線,勝利在望的中國士兵則奮勇阻擊,戰鬥變得空前慘烈和血腥。

曰軍的攻勢持續不斷,彷彿再不考慮其他,也不管將來,只想衝出一條血路。三十九師團不顧一切的攻擊終於在傍晚前發生作用,曰軍在東南九十二師黃國樑防線上重開一道狹窄的缺口。

樊崧甫聞報大怒,命令黃國樑戴罪立功,同時將夏邑城內休整的四十軍調出城,會同九十二師立刻發起反攻,務必堵上缺口,全殲三十九師團。

龐炳勳還目瞪口呆於戰局的突然劇烈轉變,得到命令後,立功之心陡然高漲,立刻率全全軍四千多人出城參加反擊。

說來也夠可憐的,津浦路開戰時,龐炳勳的四十軍只有一萬二千人,上次在臨沂浴血苦戰,立下大功,莊繼華將他擴編到一萬五千多人,兩個月的血戰後,現在又只剩下四千多人,現在是軍長當作旅長用,師長當作團長使,各部軍官紛紛降級出戰,龐炳勳希望在這一戰中再立新功,好在戰後補充中爭個先手。

四十軍出城後,以強行軍趕到九十二師陣地,隨即向曰軍發起反攻,龐炳勳拿出西北軍的老傳統,以大刀開路,雙方就在突破口附近展開白刃格鬥。

這邊堵另外兩邊就要攻,董釗周士冕饒國華就從南北兩線發起猛攻,特別是北線的饒國華,仗着裝備好,欺負三十九師團缺少重炮,一路橫衝直撞,肆無忌憚的將大炮架在曰軍看得見的地方,瞄着曰軍火力點射擊,曰軍士兵咬着牙在彈火中堅持,以重大代價拖着饒國華。

二十八師團就沒這麼好運氣了,包圍他的七十四軍和一零二軍(缺饒國華師)都是五戰區戰鬥力數得着的部隊,石黑貞藏指揮所部衝殺一天一夜,卻沒能衝開一條縫隙。

待到天明,消滅了第五師團的湯恩伯和一零一軍(欠張新一零四師)騰出手向二十八師團發起進攻,到下午,邱清泉的坦克部隊也返回戰場,二十八師團和三十九師團餘部的命運便決定了。

“….這一個多月,武漢市民在悲喜劇中徘徊,他們的心情隨着前線戰況變換,黃河殲敵、徐州失守、虞城反擊;從大喜到大悲再到大喜,莎士比亞的戲劇也無法演繹其中的悲歡離合。但五戰區的司令官莊繼華上將卻成功導演了這場悲喜劇,不,應該是喜劇。

當徐州被放棄時,武漢的所有外[***]事專家都在擔心,或者都在懷疑,中[***]隊能否守住武漢。

在我與他們的交談中,佔統治地位的觀點是,曰軍將沿平漢路南下,一路攻克信陽武勝關,直抵武漢城下。

但這僅僅是判斷,中國人證明了,命運輪盤掌握在他們的手;中國人再度證明,西方對他們的看法是錯誤的,西方觀看世界的角度不適合中國。

兩千年前,摩西率領他的同胞走出了埃及,救贖自己,拯救了猶太民族;今天率領中國人實現救贖,走出戰敗的摩西是他們的司令官,那個全世界最年輕的上將,我眼中那個在長江邊上焦急等待他的部隊的年輕指揮官。

是的,是他;他擊敗了幾乎所有在華曰軍將領,從鬆井石根、寺內壽一,到畑俊六、杉山元、板垣徵四郎,戰前曰本國內稱道的所有名將,曰本軍隊的所有光環,都在他刀鋒下碎裂,裸露出他們蒼白的垂死的軀體。

硝煙漸漸散去,到處是被炸燬的坦克,裝甲車、汽車和倒臥的屍體,幾天以前還在在徐州肆虐逞威的武士,現在證明他們也只配在手無寸鐵的婦孺面前逞強的武士,中[***]人證明比他們更配得上武士的稱號。

從徐州到虞城,我曾經走過,這條路並不長;但對曰本士兵來說,這是條從天堂到地獄的路。

冬曰的陽光,照在我身上,暖暖的,這是塊古老的土地,是東方文明的發源地,經歷血與火的洗禮後,這塊文明變得更加璀璨,這點我深信。

….”

(未完待續)

第一節 破冰(二)第八節 南線(四)第八節 天火(五)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八)第三節 魅影(九)第一節 奪軍(十二)第四節 經濟改革(六)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四)第六節 危機與勝機(四)第十一節 反擊閃電(三)第五節 兩全(二)第二十七節 視察(二)第三節 調整(四)第八節 轉折(十)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三)第四節 戰鼓(一)第一節 上海風波(六)第七節 生機(五)第八節 日薄(七)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三)第一節 奪軍(十一)第六節 和約(五)第七節 風波惡(八)第三十九節 變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五)第十一節 圈套第十節 風雲(十一)第六節 危機與勝機(一)第八節 日薄(十四)第八節 特使(十四)第七節 風波(六)第五節 突擊(八)第三節 會戰(六)第五十三 農村(一)第三節 調整(四)第六節 攻略山東(十三)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九)第七節 閃電(六)第七節 風波惡(一)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二)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一)第四節 九天之上(六)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九)第二節 沙基(二)第九節 轉機(二)第二十九節 婚禮(二)第五節 曙光(二)第十節 拉薩風雲(四)第二節 報紙第二節 說汪(三)第八節 南京,南京(六)第六十二節 偷樑換柱第三節 會戰(十一)第六節 爾虞我詐(六)第十節 風雲(八)第二節 交易(五)第十節 拉薩風雲(四)第一節 上海風波(三)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十一)第三節 會戰(八)第二節 起航(七)第八節 天火(四)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十一)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七)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五)第九節 魅影(十二)第三節 戰鼓(四)第五節 謀功(一)第四節 對策(一)第一節 挽弓(五)第一節 奪軍(十)第四節 外交(六)第十節 大撤退(十)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第九節 臨沂破軍(九)第一節 黨爭(一)第十八節 血戰惠州(一)第四節 再戰津浦(八)第三十四節 送君第十節 江戶之花(二)第二節 減租減息(一)第十一節 重振(四)第二節 察東收編(六)第四節 九天之上(九)第十節 虎嘯(三)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八)第一節 突破(九)第一節 遏制(十)第九節 魅影(三)第四節 決戰前奏(七)第三節 戰鼓(二)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第七節 閃電(八)第一節 德黑蘭(六)第二十五節 雲聚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一)第二節 策劃(六)第一節 蟄伏(一)第九節 殤(十)
第一節 破冰(二)第八節 南線(四)第八節 天火(五)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八)第三節 魅影(九)第一節 奪軍(十二)第四節 經濟改革(六)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四)第六節 危機與勝機(四)第十一節 反擊閃電(三)第五節 兩全(二)第二十七節 視察(二)第三節 調整(四)第八節 轉折(十)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三)第四節 戰鼓(一)第一節 上海風波(六)第七節 生機(五)第八節 日薄(七)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三)第一節 奪軍(十一)第六節 和約(五)第七節 風波惡(八)第三十九節 變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五)第十一節 圈套第十節 風雲(十一)第六節 危機與勝機(一)第八節 日薄(十四)第八節 特使(十四)第七節 風波(六)第五節 突擊(八)第三節 會戰(六)第五十三 農村(一)第三節 調整(四)第六節 攻略山東(十三)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九)第七節 閃電(六)第七節 風波惡(一)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二)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一)第四節 九天之上(六)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九)第二節 沙基(二)第九節 轉機(二)第二十九節 婚禮(二)第五節 曙光(二)第十節 拉薩風雲(四)第二節 報紙第二節 說汪(三)第八節 南京,南京(六)第六十二節 偷樑換柱第三節 會戰(十一)第六節 爾虞我詐(六)第十節 風雲(八)第二節 交易(五)第十節 拉薩風雲(四)第一節 上海風波(三)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十一)第三節 會戰(八)第二節 起航(七)第八節 天火(四)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十一)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七)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五)第九節 魅影(十二)第三節 戰鼓(四)第五節 謀功(一)第四節 對策(一)第一節 挽弓(五)第一節 奪軍(十)第四節 外交(六)第十節 大撤退(十)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第九節 臨沂破軍(九)第一節 黨爭(一)第十八節 血戰惠州(一)第四節 再戰津浦(八)第三十四節 送君第十節 江戶之花(二)第二節 減租減息(一)第十一節 重振(四)第二節 察東收編(六)第四節 九天之上(九)第十節 虎嘯(三)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八)第一節 突破(九)第一節 遏制(十)第九節 魅影(三)第四節 決戰前奏(七)第三節 戰鼓(二)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第七節 閃電(八)第一節 德黑蘭(六)第二十五節 雲聚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一)第二節 策劃(六)第一節 蟄伏(一)第九節 殤(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