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節 倒胡驅許(二)

莊繼華此刻纔讀懂爲何蔣介石只是搜查胡漢民家而不是扣押胡漢民,政治家不是軍人,交手過招不一定非要作到明處,除非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胡漢民自然是聰明人,看到大勢已去,當即承認失敗自動交出了所有權力。隨着胡漢民的軟禁,右派人物紛紛出走,左派和[***]則是士氣高漲。可是無論是莊繼華還是蔣介石都沒有滿足,他們的眼光同時盯住了許崇智。

“對許崇智學生認爲可以分兩步走,第一步首先逼其同意解除第一軍軍長梁鴻楷的職務,由李濟深取代,逮捕廖案涉案人員,然後解散魏邦平、楊錦龍等人的部隊,如果可以最好連李福林的部隊也一塊解散。這一步成功之後再解除許崇智的軍權。”莊繼華在蔣介石的辦公室裡向蔣介石建議到。

許崇智可不比胡漢民,他手上有兵,是目前廣東實力最強的軍隊的領袖,也是有能力打垮蔣介石的人。

用李濟深取代梁鴻楷是因爲李濟深非許崇智的親信,與許崇智貌合神離。

“許崇智要是不就範呢?”雖然進展順利,可蔣介石還是有些擔心。

“粵軍將領中人與廖案有關,我們可以通過這點逼他就範。”莊繼華很有信心,他信誓旦旦的說:“校長如果同意,我來安排。”

蔣介石沉默良久,點頭同意。

這些天衛戍司令部裡一直籠罩在緊張空氣中,各處軍官們都處在一種莫名的激動中,唯有賀衷寒是例外,他在情報科裡沉默着,自責着。

莊繼華在心中已經原諒了他,很多事情不是人爲意志就能轉變的。

“君山,過去的事情已經過去了,你也不要再自責了。”莊繼華回來後首先找到賀衷寒,他理解賀衷寒最近的心態,只是太忙,沒有時間與他交流。

“文革,我太大意了,我被他們騙了。”面對勸解自己的莊繼華,賀衷寒十分悔恨,當初要聽了莊繼華的是可能發現他們的陰謀的。

“失敗是成功他媽,我們必須吸取教訓。”莊繼華拍拍他的肩膀:“現在我有事情要你做。”

同樣吸取教訓的還有其他人,文德樓裡周主任對陳延年也在談同樣的話題。

“廖案給了我們一個沉重的教訓,我黨必須組建保衛隊,專門負責黨的領導同志的安全。”周主任嚴肅的說道。

“對,這是血的教訓,EN來,你是軍委書記,這個事情就交給你來辦。”陳延年毫不猶豫的立刻表示贊成。

“好,”周主任接受了這項任務:“還有一件事,粵軍中的部分將領捲入廖案,不過許崇智卻想保護他們,我們向通過輿論逼許崇智同意解除這些反動軍官的職務,改編他們的軍隊。”

“我們?”陳延年疑惑的問。

“這個主意是莊繼華提出來的。蔣介石有些投鼠忌器,擔心引起許崇智的反噬。莊繼華認爲可以通過新聞報刊形成強大的輿論壓力,逼許崇智讓步。他希望《新青年》《嚮導》等刊物配合。”周主任解釋道。

“怎麼又是這個莊繼華,”陳延年不由皺起眉頭,周主任有些意外的問:“怎麼啦?”

“EN來,你恐怕還不知道吧,你們這位黃埔俊傑在清新,逼着彭分田同志同意了地主入會。你看看吧,這是分田同志的信。”

周主任不由愕然,接過信匆匆看完後,搖頭笑道:

“這就是所謂的契約精神,或者無罪推論,他呀受西方法學思想影響太深;不過這也沒什麼,他不是也說了嗎,可以從組織結構上限制農會主要負責人的權力。”

“可你想過沒有,這也同樣限制了我黨領導下的農會。”陳延年立刻反駁道:“我看還是要限制地主入會,分田同志那裡是特殊情況,其他地方不宜推廣。”

“恐怕很難,莊繼華雖然沒有參加孫學會,可他對孫學會影響很大,他要是利用孫學會在全省推廣呢?”周主任濃密的雙眉緊皺,他感到有些不解,莊繼華爲何突然轉變態度了呢?不知道蔣先雲還能不能順利完成任務。

“那只有先讓分田同志試行一下,看看效果。”陳延年無可奈何的嘆息道,要想推動國民黨通過不準地主入會的法規是不可能的。

“只能先這樣了,那這件事呢?”

“你怎麼看?”能拿掉許崇智當然好,可陳延年並非那種衝動的年青人。

“我看可行,粵軍中有人涉案,這是事實。許崇智本非意志堅定之人,讓步是完全可能的。”

“那麼具體要我們怎麼配合?”陳延年決定試試。

隨後幾天裡,新聞界繼續深挖廖案背景,新一期的《民國曰報》、《新青年》等掉轉槍口,把矛頭又指向粵軍,指出廖仲愷身前因整頓財政引起粵軍將領的不滿,粵軍將領亦參與廖案陰謀,當局已經查獲線索,卻因有人阻撓,無法將嫌疑犯抓捕歸案。

…….

…….

“晤,四哥,蔣介石幹得漂亮,許汝爲恐怕只能讓步了。”陳壁君收起報紙笑着對汪精衛說,她在黃埔島上培了胡漢民兩天後纔回到廣州家中。夫妻倆正悠閒的坐在沙發上喝咖啡看報。

“公博已經彙報了,粵軍將領有人涉案,汝爲就不該包庇他們。”汪精衛正色的說:“介石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得了,現在家裡沒外人。”陳壁君纖纖手指輕輕點點汪精衛的額頭:“當初支持胡展堂的將領應該清除掉,提拔自己人,總理的教訓不能忘。”

陳壁君提到總理的教訓時,汪精衛若有所思神情的點點頭,他們夫妻私下裡經常交換意見,得出的結論是總理革命未能成功的最大教訓就是手裡沒有一支忠誠的軍隊。

“你看那個莊繼華能不能行?”陳壁君問。

“才幹倒是很有才幹,其他的還需要觀察。”汪精衛答道。

“用不着一棵樹上吊死吧,那個王東城(即王懋功)怎麼樣?如果可以,趁這個機會把他提起來,先示之以恩。”

“好主意,我的夫人,你真是我得好內助呀。”汪精衛哈哈笑道。

可是汪精衛忘記了,文前武后都是在天下太平的年代,亂世中插手軍隊的文人結果往往出乎他們的意料。

面對洶涌而來的質疑,許崇智不得不公開承認自己治軍不嚴,並表示要徹底追查粵軍將領涉案情由,蔣介石汪精衛趁機逼許崇智免除第一軍軍長梁鴻楷的職務,由李濟深接替,隨後逮捕了梁鴻楷、楊錦龍、張國楨、樑士擇,魏邦平見事不妙出走香港。

李濟深接替第一軍軍長職務之後,隨即宣佈對楊錦龍旅魏邦平的粵軍第三師進行整編,軍官全部遣散,士兵一部分被收編到自己的部隊中,另外一部分則投桃報李交給了擴編中的黨軍,蔣介石在此基礎上又成立第六團。張國楨南路八屬剿撫總指揮一職則有陳銘樞接任。第一階段作戰獲得全勝。

到了給許崇智最後一擊的時刻了,可莊繼華與蔣介石卻在最後一擊的方式上產生分歧。莊繼華的想法是通過軍事委員會罷免許崇智,蔣介石卻認爲時不我待,許崇智的嫡系部隊由許濟和莫雄率領駐守東莞,廣州城內的譚曙卿旅和衛立煌團都已被策反,因此許崇智實際上是孤家寡人困守廣州。

“既然如此,校長必須說服汪精衛,同意解除許崇智的兵權。”知道蔣介石下決心用武力解決許崇智之後,莊繼華也不再堅持,只是建議蔣介石與汪精衛保持一致,這些天他也看明白了,汪精衛和蔣介石已經取得默契,兩人都想趕走胡漢民和許崇智。

“汪主席會同意的。”蔣介石毫不在意的,過了會他又有些奇怪的問:“文革,你怎麼凡事都要經過軍事委員會或者汪主席同意呢?”

“軍隊的行爲必須合法。”莊繼華擔心的說:“我擔心校長從此喜歡上用武力解決問題,其實武力解決問題看上很直接很有效率,其實沒用;武力只是暫時摧毀了問題,隨着時間推移,同樣的問題還是會再度出現。所以我希望校長能爲所有軍人作出表率。”

蔣介石很是吃驚,他不清除莊繼華爲什麼要說這些,而且他還感到莊繼華似乎有所保留,沒有把話說透;莊繼華當然沒把化說透,也不敢把話說透,這已經是他所能表達的最大程度,中山艦、4.12都是蔣介石拋開最高委員會擅自使用武力,前者讓蔣介石登上國民黨的最高領導地位,後者則早晨大革命失敗,國民黨中央權威喪失殆盡,此後蔣介石直到敗離大陸都迷信武力解決,然而他再也沒有獲得過成功。

九月上旬,蔣介石下令莊繼華帶領新一團包圍許崇智公館,同一天,何應欽率領黨軍包圍了東莞許濟師和莫雄師,許濟猝不及防,全師被繳械;莫雄師駐守廣九線,部隊較爲分散,莫雄在慌忙率領駐守樟木頭的一個團和駐守淡水的一個團,逃進惠州,加入了陳炯明的部隊。

許崇智接到公館被包圍的報告後,愣了好一會,他沒想到蔣介石會對他下手,他原以爲蔣介石只是心痛廖仲愷的死,非要徹查到底,他交出了梁鴻楷等人原以爲事情就這樣過去了,可沒想到蔣介石居然趕盡殺絕。他隨即想到,東莞的許濟和莫雄恐怕凶多吉少,蔣介石絕不會放過他們的,城內的譚曙卿和衛立煌恐怕已經靠不住了。

看着院裡忙亂佈防的衛隊,許崇智似乎回到炮火硝煙的戰場,血液重新流淌起血姓和豪氣,他把家人全部趕回後院,然後下令打開公館的大門,自己則換上了便裝,端把椅子坐在客廳前毫不在意的抽着大煙,好一會,門外才傳來喊聲。

“不要開槍,不要開槍。”

他點點頭,衛隊長才拎着打開機頭的手槍跑到門口大聲叫道:“過來吧。”

莊繼華與衛立煌團的營長方靖一起走進許崇智的公館,他們的使命就是勸說許崇智承認現實,接受蔣介石的安排。

“說吧,蔣介石有什麼話?”許崇智單刀直入的問。

“許司令,外面已經被黨軍包圍了,武力抵抗毫無意義。”方靖看看周圍殺氣騰騰的衛隊官兵勸解道。

許崇智沒有理他,他鄙夷的看看方靖:“蔣介石給了衛立煌多少錢?你還算是我的部下嗎?”

方靖面紅耳赤的,不知該如何回答。

“一文錢都沒有。”莊繼華穩穩的答道,似乎根本沒看到指着自己的槍口:“衛團長和方營長只是執行軍事委員會的命令。”

“軍事委員會?哼,我是軍事委員會委員,軍事委員會有什麼決定我怎麼不知道!”許崇智冷笑道。

“因爲這事與許司令有關,所以許司令必須迴避。”莊繼華淡淡的說:“許司令,軍事委員會得到情報,粵軍不穩,外面的部隊是來保護您的安全的。”

“保護我的安全?我有衛隊,不需要他們保護。”許崇智冷冷的道。

“您的衛隊要調出公館,”莊繼華很平靜:“打開天窗說亮話,軍事委員會正在討論對您的處置,在這個非常時期,爲了避免出現混亂,衛隊必須調走,當然您可以留下幾個親信衛士。另外,校長有封信給您。”

說完莊繼華從兜裡拿出蔣介石的信交給身邊的衛士長,衛士長接過信,跑上臺階,交給許崇智。

許崇智看完信後,沒有說話,默默地想了會說道:“你回去吧,把我屋裡的電話線接通,有什麼事,我會自己和蔣介石說的。”

“是,”莊繼華和方靖向許崇智敬禮後轉身離開許公館。

當天晚上許崇智的親信粵軍總部軍需處長關道,廣東財政廳長李基鴻,粵軍總部秘書長兼廣東沙田清理處長江維華,海軍司令招桂章等全部被捕,許崇智在廣東的勢力土崩瓦解。

五天後,許崇智在陳銘樞陪同下登上去上海的輪船,從此脫離中[***]界和政界。

蔣介石又以譚曙卿旅爲核心成立第三師,除原譚曙卿旅外,其餘各部由許濟師和莫雄師改編而來。衛立煌團則編入黨軍戰鬥序列。

(未完待續)

第七節 曙光(一)第一節 挽弓(一)第四節 戰鼓(一)第二節 投敵(六)第七十六節 國民政府第八節 南線(一)第三十節 中山艦(七)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四)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八)第四節 視察(二)第一節 突破(二)第二節 戰略轉向(一)第一節 辦學(二)第八節 刺廖(五)第八節 光復武漢(一)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二)第二節 戰後之戰(三)第四節 戰爭(一)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八)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六)第四節 視察(四)第四節 再戰津浦(五)第七節 風波(三)第四節 陰雲(五)第七十七節 平叛(四)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九)第二節 川軍(八)第三節 魅影(一)第五節 謀功(二)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四)第十一節 重振(十)第四節 以牙還牙(一)第二節 川軍(二)第七節 生機(一)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六)第四節 戰鼓(五)第九節 魅影(二)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七)第四節 以牙還牙(十)第五節 盟國(八)第五節 戰雲密佈(二)第三節 魅影(五)第六節 和約(一)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五)第九節 溧水反擊(五)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七)第九節 魅影(十四)第五節 突擊(九)第二節 投敵(二)第六節 救亡(六)第八節 轉折(九)第一節 “意外”的戰爭(二)第五節 曙光(十六)第六節 南京戲(二)第二節 說汪(二)第八節 刺廖(二)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四)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二)第六節 攻略山東(五)第一節 蟄伏(八)第四節 決戰前奏(二)第二節 察東收編(十二)第一節 德黑蘭(十四)第六節 救亡(一)第三節 鏖兵淞滬(九)第七節 風波(十二)第六節 攻略山東(十三)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七)第三十節 中山艦(五)第十一節 重振(三)第二十八節 舒心第九節 魅影(十五)第五節 圈套(三)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一)第四節 外交(九)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八)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二)第二節 端倪(二)第十節 虎嘯(六)第一節 返川(六)第六節 戰地黃花(三)第五節 海關(一)第四節 經濟改革(三)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七)第二節 說汪(一)第二節 端倪(二)第八節 日薄(七)第二節 初戰(三)第一節 突破(十四)第二節 陝北行(三)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十二)第三節 戰天津(八)第九節 轟炸東京(五)第四節 密林血戰(六)第五節 積聚(五)第三節 巧取(一)第二節 起航(一)第六節 救亡(一)第四節 外交(五)第一節 德黑蘭(十二)
第七節 曙光(一)第一節 挽弓(一)第四節 戰鼓(一)第二節 投敵(六)第七十六節 國民政府第八節 南線(一)第三十節 中山艦(七)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四)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八)第四節 視察(二)第一節 突破(二)第二節 戰略轉向(一)第一節 辦學(二)第八節 刺廖(五)第八節 光復武漢(一)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二)第二節 戰後之戰(三)第四節 戰爭(一)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八)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六)第四節 視察(四)第四節 再戰津浦(五)第七節 風波(三)第四節 陰雲(五)第七十七節 平叛(四)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九)第二節 川軍(八)第三節 魅影(一)第五節 謀功(二)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四)第十一節 重振(十)第四節 以牙還牙(一)第二節 川軍(二)第七節 生機(一)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六)第四節 戰鼓(五)第九節 魅影(二)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七)第四節 以牙還牙(十)第五節 盟國(八)第五節 戰雲密佈(二)第三節 魅影(五)第六節 和約(一)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五)第九節 溧水反擊(五)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七)第九節 魅影(十四)第五節 突擊(九)第二節 投敵(二)第六節 救亡(六)第八節 轉折(九)第一節 “意外”的戰爭(二)第五節 曙光(十六)第六節 南京戲(二)第二節 說汪(二)第八節 刺廖(二)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四)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二)第六節 攻略山東(五)第一節 蟄伏(八)第四節 決戰前奏(二)第二節 察東收編(十二)第一節 德黑蘭(十四)第六節 救亡(一)第三節 鏖兵淞滬(九)第七節 風波(十二)第六節 攻略山東(十三)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七)第三十節 中山艦(五)第十一節 重振(三)第二十八節 舒心第九節 魅影(十五)第五節 圈套(三)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一)第四節 外交(九)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八)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二)第二節 端倪(二)第十節 虎嘯(六)第一節 返川(六)第六節 戰地黃花(三)第五節 海關(一)第四節 經濟改革(三)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七)第二節 說汪(一)第二節 端倪(二)第八節 日薄(七)第二節 初戰(三)第一節 突破(十四)第二節 陝北行(三)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十二)第三節 戰天津(八)第九節 轟炸東京(五)第四節 密林血戰(六)第五節 積聚(五)第三節 巧取(一)第二節 起航(一)第六節 救亡(一)第四節 外交(五)第一節 德黑蘭(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