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節 攻略山東(一)

“看報!看報!八路軍收復菏澤,看陳G將軍將軍大戰鉅野,……”

“看報!看報!孫震將軍光復蚌埠!看常勝將軍莊上將再造大捷!…….”

“看報!看報![***]光復淮南!……”

“看報!看報!傅作義將軍反攻包頭!”

“看報!看報!羅斯福總統決定向我國提供五千萬美援援助!……”

…….

八月的渝城,天氣依舊燥熱,城市的天空灰濛濛的,到處林立的煙囪,拼命的排放着廢氣,工業污染已經初步顯露,不過在這個時代,還沒有人去關心這些。

比空氣更熱的是來自前線的消息,隨着中[***]隊的大規模進攻,大後方街頭再度響起報童歡快的叫賣聲,市民們在邁着輕鬆的步伐,聊着最近戰事的進展,計算着[***]什麼時候能打到自己的家鄉,不過,讓很多人奇怪的是,準備啓程返鄉的並不多。

在這些勝利消息背後,各個街道村莊的黨支部和後備役幹部又接到命令,開始挨家挨戶通知新一期預備役士兵入伍。歡送新兵入伍的喧囂鑼鼓又在街頭鄉間響起,一個個胸前披着紅花的年青人,昂首闊步走向軍營,不過很少有人注意到,他們比前些年入伍的士兵看上去更年青。

進入八月以來,不但是中國戰場好消息頻傳,國際戰場也是勝利頻傳;蘇俄在庫爾斯克會戰中轉入反攻,攻克奧廖爾;英美盟軍在意大利登陸,意大利政斧逮捕墨索里尼,宣佈退出戰爭;在中太平洋,美國海軍向馬紹爾羣島發起反攻;在南太平洋,美軍徹底將曰軍從瓜達爾卡納爾島驅逐,麥克阿瑟正積極準備在吉爾伯特羣島登陸。

戰爭的形勢從來沒這麼好過,如果說開羅宣言中提出的無條件投降,民衆還將信將疑,那麼現在,民衆毫不懷疑,這個目標一定能實現,而且時間很快。

《王師北伐》,中央曰報以陸游詩詞爲標題在頭版頭條刊登了最近的國內戰場進展,新華曰報也毫不示弱的在頭版刊登了周EN來親自撰寫的社論,而屬於第三黨的新民報也不甘沉默,在頭版刊登了由該黨領袖鄧演達撰寫的《希望之光》,全面論述戰爭形勢和未來中國發展方向。這也是第三黨對蔣介石的《中國之道路》的首次公開回應。

隨着戰爭形勢好轉,滇緬公路重新打通,大批物資源源不斷到來的同時,大後方的經濟形勢進一步好轉,蔣經國主持的西南開發工作隊宣佈了新一輪工業發展計劃,梅雲天爲這個計劃準備了五億法幣。

隨着,湖南夏糧豐收,國內糧食進展狀況得到很大緩解,在這些有利條件下,蔣介石決定加強湖南的社會改革,爲此從渝城抽調了一批幹部到湖南,將湖南省黨部主任換成了原四川省黨部主任方勁,這個決定讓陳立夫鬱悶不已。

“老蔣這是要做什麼?”對蔣介石的這個舉動,鄧演達感到非常不解,當初他在湖南搞社會改革時,蔣介石暗地裡設置了不少障礙,薛嶽、陳誠都不敢公開幫忙,可現在卻又重新拾起他當初的工作。

“這有什麼不好解釋的,莊文革在渝城進行的社會改革成功,以及現在渝城發揮的巨大作用,讓國民黨上下都認識到社會改革的必要,可社會改革究竟該由誰來主導,陳立夫想幹,陳誠也想幹,可蔣介石都不放心,陳立夫主持的中央黨部多年沒幹出什麼實事,陳誠擅長軍事,對民政不是很熟悉,更主要的是,倆人手上都沒有合適的幹部。”李濟深一臉不以爲然,彷彿鄧演達少見多怪似的。

特園的二層陽臺上,鄧演達和李濟深正悠閒的在夕陽下翻看報紙,小圓桌上兩杯原本熱氣騰騰的茶早已經涼了。

鄧演達放下報紙,遲疑下端起茶杯微微抿了口涼茶,然後看了看錶,微微皺眉:“任公,這EN來約的是什麼時間?”

“七點三十,”李濟深看看手錶:“還有十分鐘。”

鄧演達微微點頭,又拿起報紙,最近他們的心情都很好,雖然面上他們的力量沒有多少變化,可實際上,在江北戰區,第三黨直接控制的軍隊已經達到三十多萬,接近四十萬的規模,另外在冀東,他們還有兩支游擊隊,在冀中北部還有一支游擊隊在活動。當初他們與莊繼華達成合作協議,這個決定現在看來是非常正確。

在軍事上獲得巨大發展的同時,第三黨已經正式成立組織,國民黨革命委員會正式成立,李濟深成爲黨的主席,鄧演達擔任書記長兼組織部長,負責全黨的實際工作,章伯鈞出任宣傳部長,陳銘樞擔任秘密軍事部長,這個職務沒有對外宣佈,只在黨內存在。

委員會成立後,立刻在各地成立組織,譚平山去了兩廣,黃琪翔在江南戰區,陳銘樞嚴重在江北戰區,不過,委員會的最大秘密,與莊繼華的關係,還只是保留在中央幾個人中知道,連章伯鈞都不知道。

“擇生,這莊文革到底是怎樣想的?”李濟深也放下報紙,報上的標題赫然是,《勝利的保證——莊文革上將》。

李濟深對莊繼華的瞭解不多,不過鄧演達和陳銘樞力主與他合作,他也同意了,可心中依舊將信將疑,剛開始的動作還不大,可這兩年效果出來了,他們的力量在江北戰區迅速增強,這讓他非常受鼓舞;可又讓他有些着急,隨着不斷的勝利,蔣介石的威望越來越高,手中的權力越來越大,如何才能抑制蔣介石的讀才野心呢?李濟深沒有想到辦法。

“我也不知道,”鄧演達也合上報紙,微微嘆口氣:“不過,從他幾次談話來看,他的目的是放在戰後。”

“戰後?”李濟深稍稍遲疑下,他心中頓時涌起一片疑雲,爲什麼要放在戰後呢?戰後,曰本投降,蔣介石的聲望豈不是如曰中天,根本無法撼動。

鄧演達顯然也有同樣顧慮,他嘆口氣:“他的意思是,現在是戰爭時期,政治方面最好保持穩定,至於其他問題,戰後再商量。”

“這是他說的?”李濟深驚訝的扭頭盯着鄧演達。

鄧演達點點頭,這個問題,前段時間梅老爺子特意來與他商議過,老爺子轉達了莊繼華的意見,不過,老爺子也說不清楚,莊繼華爲何會這樣想。

李濟深沉默了,這些年莊繼華在軍事和民政上表現出了傑出才幹,可在政治上呢?他這些年之所以能克服一切困難,更主要支持實際來自蔣介石,對付川中羣豪,對付陳立夫,對付藍衣社,都是依靠蔣介石的支持才渡過難關,也就是說,他政治上的才幹還沒顯露。

特園外駛進一部轎車,李濟深和鄧演達都認出了,那是八路軍辦事處的轎車,倆人起身下樓,等他們到門口時,周EN來已經走上臺階。

三人是老朋友了,見面隨口開兩句玩笑,便一起進門,看得出來周EN來的心情很好,最近GCD在宣傳上有了突破姓進展,梅悠蘭的《太行行》在大後方引起不小的反響,這個反響還沒過去,陳G率部攻克魯西北重鎮菏澤定陶,隨後率部向鉅野嘉縣追擊。雖然國民黨堅持,第一機械化集團軍也參與了對菏澤和定陶的進攻,可這場勝利在大後方引起巨大反響,八路軍的聲望迅速上升。

三人來到二樓,在小客廳裡坐下,周EN來開口便說:“任公,擇生兄,我黨打算在參政會提出一個提案,要求召開國民會議,擬定一部真正的憲法,我們希望貴黨能支持這個提案。”

鄧演達稍稍楞了下,制定憲法?國民政斧現在執行的憲法是1931年制定的《中華民國訓政時期約法》,這部憲法是蔣介石在取得中原大戰勝利後召開了國民大會,在這個會上制定並通過了這部憲法。

從憲法的名稱便知道,這部憲法是蔣介石的工具,特別是其中的第三章,在這章中規定了,國民黨爲訓政時期的最高訓政者,國民黨全國代表大會行使中央統治權……。

這部憲法在法理上確立了國民黨的統治地位,雖然在這部憲法中沒有否認其他黨派的執政權力,可在其中種種條款規定了,國民黨的最高統治權,其他黨派是在國民黨的訓導下活動。不過這部憲法,也是一部漏洞很多的憲法,其中不少模糊字眼,比如第三條第三款關於地方自治,只是模糊的說依據建國大綱….推行之。

對這部憲法,鄧演達早就批判過,李濟深也反對過,所以周EN來一提,兩人心中都大爲贊同,不過鄧演達想起剛纔莊繼華的建議,不由猶豫了下,可李濟深卻立刻響應了。

“這部憲法早就應該廢除了,應該制定一部真正的明煮憲法。”李濟深有些激動的站起來,白色的長鬚微微前飄:“這是部讀才憲法,新憲法必須是經過全國各黨派,經過國民大會充分討論過,應該是結束蔣介石讀才統治的憲法!”

(未完待續)

第十節 拉薩風雲(二)第十七節 新兵連(二)第七節 鎮藍衣(二)第十一節 大捷(五)第二節 戰後之戰(三)第三節 調整(四)第三節 巧取(二)第五節 雲集(八)第二節 戰略轉向(一)第一節 法幣(七)第二節 戰後之戰(五)第二十七節 轉變(二)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一)第三節 魅影(七)第一節 挽弓(五)第四節 決戰前奏(五)第十三節 煩惱第十節 虎嘯(九)第七節 曙光(三)第一節 德黑蘭(四)第四節 決戰前奏(三)第二節 起航(六)第十節 撤退(一)第四十八節 傷懷(四)第八節 轉折(十六)第七十四節 解惑第六節 救亡(二)第七節 生機(二)第八節 日薄(十二)第六節 波瀾起(八)第八節 刺廖(一)第六節 攻略山東(十二)第一節 破冰(一)第一節 太行行(一)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六)第二節 重建(三)第一節 出兵(一)第八節 南線(八)第五節 號角(九)第八節 光復武漢(五)第三節 太行行(二)第十節 拉薩風雲(四)第五十節 暗敵第四節 婚禮(一)第二節 初戰(一)第八節 刺廖(三)第六節 南京戲(二)第十一節 反擊閃電(二)第一節 法幣(一)第五節 反擊(三)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六)第五節 圈套(一)第一節 遏制(十)第十節 虎嘯(四)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七)第五節 雲集(一)第八節 天火(十一)第一節 德黑蘭(三)第四十二節 歧路(一)第七節 閃電(三)第七節 生機(五)第二節 說汪(二)第四十五節 遷都(四)第八節 光復武漢(四)第五節 突擊(二)第四節 戰爭(二)第四節 再戰津浦(七)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五)第七節 曙光(四)第九節 溧水反擊(二)第四十五節 遷都(一)第六節 突破(二)第六十三節 協調會第一節 諜影(一)第三節 太行行(三)第四十九節 別離(七)第九節 魅影(六)第十節 風雲(十九)第二節 策劃(四)第六節 救亡(九)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十二)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七)第六節 突破(一)第五節 戰雲密佈(六)第六節 和約(二)第四節 經濟改革(五)第八節 日薄(十)第四節 經濟改革(二)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五)第四十八節 傷懷(八)第五節 兩全(一)第九節 轉機(二)第一節 挽弓(八)第三節 戰天津(五)第八節 轉折(二十四)第五節 曙光(五)第十節 拉薩風雲(五)第一節 霧(一)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三)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七)
第十節 拉薩風雲(二)第十七節 新兵連(二)第七節 鎮藍衣(二)第十一節 大捷(五)第二節 戰後之戰(三)第三節 調整(四)第三節 巧取(二)第五節 雲集(八)第二節 戰略轉向(一)第一節 法幣(七)第二節 戰後之戰(五)第二十七節 轉變(二)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一)第三節 魅影(七)第一節 挽弓(五)第四節 決戰前奏(五)第十三節 煩惱第十節 虎嘯(九)第七節 曙光(三)第一節 德黑蘭(四)第四節 決戰前奏(三)第二節 起航(六)第十節 撤退(一)第四十八節 傷懷(四)第八節 轉折(十六)第七十四節 解惑第六節 救亡(二)第七節 生機(二)第八節 日薄(十二)第六節 波瀾起(八)第八節 刺廖(一)第六節 攻略山東(十二)第一節 破冰(一)第一節 太行行(一)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六)第二節 重建(三)第一節 出兵(一)第八節 南線(八)第五節 號角(九)第八節 光復武漢(五)第三節 太行行(二)第十節 拉薩風雲(四)第五十節 暗敵第四節 婚禮(一)第二節 初戰(一)第八節 刺廖(三)第六節 南京戲(二)第十一節 反擊閃電(二)第一節 法幣(一)第五節 反擊(三)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六)第五節 圈套(一)第一節 遏制(十)第十節 虎嘯(四)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七)第五節 雲集(一)第八節 天火(十一)第一節 德黑蘭(三)第四十二節 歧路(一)第七節 閃電(三)第七節 生機(五)第二節 說汪(二)第四十五節 遷都(四)第八節 光復武漢(四)第五節 突擊(二)第四節 戰爭(二)第四節 再戰津浦(七)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五)第七節 曙光(四)第九節 溧水反擊(二)第四十五節 遷都(一)第六節 突破(二)第六十三節 協調會第一節 諜影(一)第三節 太行行(三)第四十九節 別離(七)第九節 魅影(六)第十節 風雲(十九)第二節 策劃(四)第六節 救亡(九)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十二)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七)第六節 突破(一)第五節 戰雲密佈(六)第六節 和約(二)第四節 經濟改革(五)第八節 日薄(十)第四節 經濟改革(二)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五)第四十八節 傷懷(八)第五節 兩全(一)第九節 轉機(二)第一節 挽弓(八)第三節 戰天津(五)第八節 轉折(二十四)第五節 曙光(五)第十節 拉薩風雲(五)第一節 霧(一)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三)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