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節 別離(五)

莊繼華沒有說話,伍子牛把他的外衣拿出來給他披上,一粒金星在陽光下閃閃發光,軍官啪地立正敬禮。

“報告長官,國民革命軍第三軍xx師九江警備團中尉韓武奉命執行命令,請您原諒。”韓武眼中射出崇敬的目光,當初他們在贛江西岸苦戰,對莊繼華以三千之衆對抗近兩萬敵軍並取得勝利佩服得五體投地。

“你們在找什麼?”莊繼華問。

“我們接到報告說有個共C黨上了一條船,我們奉命搜查所有過往船隻。”

“朱軍長也開始清黨了?”莊繼華明知故問。

“是,不過軍長說共C黨與我們曾經是朋友,好合好散,禮送出境。”韓武答道。

“那你們還搜什麼?”韓武不知道莊繼華這是在嘲諷,而杜聿明他們卻是明白的,但杜聿明卻不理解莊繼華爲何要這樣。

“軍長說共C黨不能留在江西,抓住之後就送上船,送他們去武漢。”韓武解釋說。

“哦,那你們查吧,我們船上沒有共C黨,只有國民黨。”莊繼華不想與他胡扯了,做了個手勢,讓他自行方便。

“卑職不敢,長官虎威,卑職不敢冒犯。”韓武隨後又用一種拉近乎的口氣說:“長官在牛行時,卑職正在贛江西岸作戰,對長官,三軍將士由衷敬佩。”

“不查,你回去怎麼交代。”莊繼華沒接這個茬。

“我會向上司如實報告,上級絕不會追究,相反他可能會來拜見長官。”韓武依舊挺得筆直:“長官如果要進城的話,可以坐卑職的船進城。”

莊繼華搖搖頭:“不去了,除了滿地血腥外,還能有什麼呢?沒意思。”

韓武顯然沒想到居然得到這樣的回答愣住了。

“如果你不查的話我們還要趕路。”莊繼華說得很平靜。

“長官是要去南京?”韓武問,莊繼華點點頭,他有些不耐煩了,便對杜聿明說:“光亭,你替我接待一下韓中尉,我回艙裡休息一下。”說完又對韓武說:“對不起,我先告辭了。”

“長官請自便,卑職告辭。”傻子都知道莊繼華即將飛黃騰達,這個時候誰敢得罪他,就算朱培德親來,也得給三分面子。

杜聿明這一年多疊經坎坷,姓格變得更加沉穩,很客氣的送他過船,邊走還邊解釋:“師長的傷還沒好完,最近在武漢監獄裡又…。”

韓武連忙打斷他的話:“莊將軍的事我們都知道,武漢那幫王八蛋就知道聽共C黨,連莊將軍都容不下,還能容得下誰。我們三軍將士聽說後都向軍事委員會上書了,要求釋放莊將軍。”

這些話其實是韓武聽說的,莊繼華的政治態度在高層不是秘密,三軍中也有不少孫學會的人,二次東征時,莊繼華留守廣州,多次出席高級會議,三軍高級將領對他根本不陌生。莊繼華被捕的消息傳開後,在三軍高級將領中引起不小的震動,加上對農運不滿。將領們議論紛紛認爲跟着武漢沒有好結果,遲早會被共C黨殺頭,不如跟着蔣介石,這在無形中也影響了朱培德的態度。

朱培德清黨後,剩下的路就沒什麼危險了,但莊繼華更加沉默了,杜聿明試圖勸解他,但莊繼華只是默默的聽,什麼話都不說,等杜聿明說得口乾舌燥後,莊繼華給他倒了杯水,然後才說:“離家三年多了,該回去看看了,父母年齡大了,他們救了我的命,而我卻沒有盡到責任。光亭,今後風雲莫測,凡事小心謹慎,緊跟校長,可保你二十年無事。”

杜聿明瞪大眼睛,他明白莊繼華要做什麼了:“文革,沒有了[***],我們照樣可以革命,校長會率領我們繼續北伐的,你不應該現在離開。”

“北伐?沒有北伐了,以後就是打仗,國民黨內戰,和李宗仁、李濟深、馮玉祥、唐生智、閻錫山他們打,然後就是剿共,戰火連綿,遭殃的還是老百姓。”莊繼華的口氣很平靜,4.12之後他就已經作出決定,沿途的現實更加堅定了他的想法。

“文革,恐怕你是不想去剿共吧。”杜聿明當然明白莊繼華的真實想法。

“共C黨不是那麼容易消滅的,校長不該用軍事手段,這是個政治問題,或者說是個社會問題,他的一些主張是符合當前的社會需要的。刀,是消滅不了信仰的。”莊繼華平靜而淡漠,彷彿與自己根本沒關係。

“我主張國共合作,支持總理的三大政策,現在國共合作破裂了,我的主張無法實現,而且….”莊繼華沉凝片刻,然後直視杜聿明:“我無法向巫山、陳賡、周EN來他們開槍。同樣我也不可能向你、向校長、君山、壽山他們開槍。”

杜聿明猶豫片刻後問:“他們能和你一樣嗎?我們要沒能逃出來,恐怕已經做鬼了。”

“許他不仁,我不能不義。”

“校長會讓你走嗎?”杜聿明打內心深處不希望莊繼華走,但他也知道他是勸不動的。

莊繼華沒有回答,他合身倒在船板上,怎麼才能讓蔣介石放過自己呢?莊繼華心裡沒把握,蔣介石也不是善茬,真要惹怒了他,是完全可能送他上軍事法庭的。

眼看南京越來越近,莊繼華還是沒有想出萬全之策。

九江沒有向南京報告莊繼華他們的行蹤,他們的船在下關碼頭靠岸後,莊繼華向摸摸身上什麼都沒有,他有些抱歉的對船老大說:“非常對不起,這一路上多虧了你,本想送你點東西作爲紀念,可我身上什麼都沒有。”

船老大很豪爽,他早看出來了,莊繼華是這羣人的頭,而且是個大有來頭的人,現在落難了,將來必定發達,能結交上這樣的朋友對將來有無盡的好處。

“長官說那裡話,我們江湖朋友最講義氣,長官是個講義氣的人,能爲長官效力是我的幸事。”船老大很豪爽。

“好,肖老闆這樣朋友我交定了。”莊繼華哈哈一笑,心裡卻毫不在意。

上岸之後,杜聿明問:“文革,我們現在去那裡?”

莊繼華想想後說:“光亭,你是學兵團的人,最好先找張教育長,聽他的安排。”

“那你呢?”

“回家養傷。”莊繼華實在想不出讓結交上放過他的方式,乾脆不想了,就說傷勢沒好,回家待着去,看蔣介石會怎麼處理他。

杜聿明目瞪口呆,他這才明白莊繼華是真的不幹了,而且決心很大。

“我也回家,老牛說得對,世道太亂了,先回家,想清楚再來,狗曰的。”夏陽林撿了條命,他既憤怒又無奈,經過幾天的思索,仍然沒有想清楚,問題到底在哪裡,對將來也充滿迷茫,心灰意冷下也決定回家。

“你們要去那裡?”莊繼華問宋雲飛和伍子牛,他對宋雲飛感到非常遺憾,宋雲飛是因爲信念纔跟着他的,但現在…。

“我們送您回家,然後再說。”宋雲飛很乾脆的說,北伐完了,他也不知道未來怎麼走。

“雲飛,我…”莊繼華有些說不下去。

“文革,你已經盡力了,用不着自責。”宋雲飛心裡也難過,但他還是寬慰莊繼華。

“獨木難支,迴天無術,光亭,這是我給校長的一封信,麻煩你轉給校長。”莊繼華看看川流不息的人羣,長嘆一聲:“走吧。”必須趕快離開南京,杜聿明一向上面報告,他就可能走不了了。

莊繼華不知道,此刻蔣介石不在南京,而在蚌埠督戰,4.12之後,南京方面對下一步何去何從有兩種意見,一種是西征,討伐武漢;另一種是繼續北伐,先打垮軍閥,黨內紛爭留待以後再說。兩種意見紛爭部下,這時孫傳芳出來幫忙了。

直魯聯軍在四月中旬開始反攻,一路於四月十二曰包圍合肥,另一路則沿津浦路南下攻克浦口,奉軍精銳則在張學良率領下進駐駐馬店,威逼武漢。

這種情況下,南京武漢同時作出決定,先北伐打垮張作霖,然後再東征或西征,五月出南京方面兵分三路北伐,就在莊繼華到達南京的前兩天,蔣介石趕赴前線督戰。

杜聿明在第二天才找到張治中,張治中聽說莊繼華回家了,連聲嘆息,莊繼華沒出事前,張治中雖然看重他,但也只是比其他同學稍微重那麼點,可莊繼華出事之後,他才發覺他的影響已經擴展到整個黃埔系統。

莊繼華的嫡系第一師不消說了,本來官兵對武力分共不滿,全師形同散沙,蔣介石不得不把王俊和胡宗南調到第一師擔任正副師長,但就算這樣也沒能壓住一師軍心;而黃埔同學對分共議論紛紛,但莊繼華的事一傳來,黃埔系統內部立刻變得鴉雀無聲,第一師那些參加過牛行大戰的老兵,紛紛要求立刻西征,拯救師長,連走了的薛嶽也連續通電要求釋放莊繼華,武漢的行爲無形中幫了蔣介石的大忙,穩定了本有些紛亂的黃埔系。

張治中不敢怠慢,立刻將莊繼華的情況發往前線司令部,蔣介石電報後接到立刻電令上海警備司令部和杭州警備司令部截住莊繼華,同時派俞濟時攜帶他的親筆信立刻趕赴杭州。

(未完待續)

第九節 倒胡驅許(一)第四節 塞北烈焰(九)第七節 曙光(一)第二節 陝北行(五)第四節 塞北烈焰(八)第二節 策劃(十五)第三十節 中山艦(四)第七節 閃電(七)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七)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七)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九)第七節 後起之秀第二十七節 轉變(四)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一)第四節 外交(八)第十一節 反擊閃電(一)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四)第三十六節 戰東莞(二)第一節 諜影(四)第九節 魅影(三)第三節 會戰(十五)第三節 彙報第二節 策劃(八)第二節 初戰(七)第六節 爾虞我詐(二)第三節 戰天津(十四)第十節 暗棋(五)第四節 再戰津浦(五)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一)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三)第一節 挽弓(十三)第三節 新人舊人(六)第七節 風波(五)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三)第二節 交易(六)第十節 風雲(九)第六節 攻略山東(九)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十二)第一節 德黑蘭(二)第三節 會戰(十二)第二節 陝北行(一)第一節 上海風波(十)第二十九節 婚禮(一)第四十節 欺敵(一)第六節 救亡(八)第四節 外交(九)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二十二)第四十九節 別離(三)第八節 南京,南京(七)第七節 風波(五)第十節 江戶之花(一)第三十八節 鐵軍羣英(二)第三節 魅影(八)第四十七節 分路(四)第四十四節 襲淡水(二)第一節 法幣(七)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四)第六節 南京戲(三)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一)第五節 反擊(五)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四)第六節 攻略山東(五)第四節 經濟改革(十一)第五節 反攻(四)第九節 豪賭(四)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四)第十節 風雲(二十三)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三)第二節 戰略轉向(二)第七節 鎮藍衣(五)第二節 川軍(五)第五節 戰雲密佈(八)第六節 突破(二)第三節 鏖兵淞滬(七)第三節 別動隊(三)第二十五節 雲聚第四十九節 別離(二)第六節 爾虞我詐(八)第十節 大撤退(九)第二節 重建(一)第四節 再戰津浦(一)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七)第七節 風波(八)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一)第四節 戰鼓(六)第十六節 新兵連(一)第十節 暗棋(六)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六)第五節 反擊(九)第二節 說汪(三)第四節 九天之上(三)第七十七節 平叛(四)第一節 亂起(一)第七節 風波(一)第七節 塞克特(三)第五節 戰雲密佈(四)第八節 日薄(二)第四節 陰雲(四)第四十六節 旁觀(四)第四十八節 傷懷(二)
第九節 倒胡驅許(一)第四節 塞北烈焰(九)第七節 曙光(一)第二節 陝北行(五)第四節 塞北烈焰(八)第二節 策劃(十五)第三十節 中山艦(四)第七節 閃電(七)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七)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七)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九)第七節 後起之秀第二十七節 轉變(四)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一)第四節 外交(八)第十一節 反擊閃電(一)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四)第三十六節 戰東莞(二)第一節 諜影(四)第九節 魅影(三)第三節 會戰(十五)第三節 彙報第二節 策劃(八)第二節 初戰(七)第六節 爾虞我詐(二)第三節 戰天津(十四)第十節 暗棋(五)第四節 再戰津浦(五)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一)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三)第一節 挽弓(十三)第三節 新人舊人(六)第七節 風波(五)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三)第二節 交易(六)第十節 風雲(九)第六節 攻略山東(九)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十二)第一節 德黑蘭(二)第三節 會戰(十二)第二節 陝北行(一)第一節 上海風波(十)第二十九節 婚禮(一)第四十節 欺敵(一)第六節 救亡(八)第四節 外交(九)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二十二)第四十九節 別離(三)第八節 南京,南京(七)第七節 風波(五)第十節 江戶之花(一)第三十八節 鐵軍羣英(二)第三節 魅影(八)第四十七節 分路(四)第四十四節 襲淡水(二)第一節 法幣(七)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四)第六節 南京戲(三)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一)第五節 反擊(五)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四)第六節 攻略山東(五)第四節 經濟改革(十一)第五節 反攻(四)第九節 豪賭(四)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四)第十節 風雲(二十三)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三)第二節 戰略轉向(二)第七節 鎮藍衣(五)第二節 川軍(五)第五節 戰雲密佈(八)第六節 突破(二)第三節 鏖兵淞滬(七)第三節 別動隊(三)第二十五節 雲聚第四十九節 別離(二)第六節 爾虞我詐(八)第十節 大撤退(九)第二節 重建(一)第四節 再戰津浦(一)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七)第七節 風波(八)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一)第四節 戰鼓(六)第十六節 新兵連(一)第十節 暗棋(六)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六)第五節 反擊(九)第二節 說汪(三)第四節 九天之上(三)第七十七節 平叛(四)第一節 亂起(一)第七節 風波(一)第七節 塞克特(三)第五節 戰雲密佈(四)第八節 日薄(二)第四節 陰雲(四)第四十六節 旁觀(四)第四十八節 傷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