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節 突破(二)

道路兩邊,兩支打着同樣旗幟,穿着不同顏色軍裝的軍隊正隔着路障緊張對峙,在隊伍最前面,兩個軍官正怒目而視,不遠處的高音喇叭正一遍又一遍的播放戰區司令部命令:

“新11軍官兵們!戰區司令部命令!所有新11軍官兵必須堅守陣地!不準逃跑!不準逃跑!”

“新11軍官兵們!蘇軍入侵在即!戰區司令部命令!新11軍官兵必須堅守陣地!擅自放棄陣地者!一律軍法從事!一律軍法從事!”

隊列前,兩個軍官正怒目相對,穿着[***]軍裝的身上掛着明確的上尉軍銜,土灰色軍裝的卻沒有任何軍銜,只有身上佩的手槍能證明他的軍官身份。

“X你媽的!”上尉聲音帶有明顯的四川口音:“怎麼!老毛子的影子還沒看到就要逃跑!你們TMD的屬兔子的!給老子回去!”

“你TMD罵誰?”對面的軍官同樣火爆,瞪圓雙眼罵道:“再罵一句試試!”

“罵的就是你!要幹啥子!老子別的本事沒有,收拾逃兵還行!”上尉的脾氣似乎更大,說着便開始脫上衣,土灰色軍裝也同樣開始脫衣。

高音喇叭依舊喊叫:“新11軍官兵們!戰區司令部命令!….”

“媽拉巴子的!你們的孃老子在關內,老子的孃老子就在這裡,小鬼子禍害了十多年,好容易光復了,可以當人!老毛子又要來!你們要走便走,老子不是張學良!沒骨頭的東西”

爲首的軍官滿臉絡腮鬍子,皮膚曬得黝黑,汗水順着兩腮向下淌,兩眼兇光畢露,身後的幾個衛士雙槍在手,其中一個衛士還端着歪把子輕機槍,看得出來,只要稍有不對,立刻便會屍橫遍野。

灰色軍裝的軍官臉氣得通紅,作爲下級指揮官並不清楚高層的戰略規劃,可從軍十來年了,經歷過無數次血戰,還是第一次人當面罵軟骨頭。

“少他媽廢話!你要敢逃跑,今天老子就斃了你!”

旁邊的軍官連忙攔住他:“薛團長,你們從蘇俄逃回來,加入我們八路軍,我們八路軍虧待過你們沒有?沒有吧,給傷員療傷,送來糧食,你們手中的武器,好多也是我們送給你們的。我知道,你們是本地人,希望留下,這種心情我理解,可是,我們軍人,必須服從命令,上級命令我們南下,並非逃跑,是戰略轉移。”

絡腮鬍子仰天打個哈哈,露出一絲嘲諷:“張政委,八路軍是挺仗義,所以走之前纔給你們打聲招呼,咱們好合好散。”說到這裡,他停頓下:“至於命令,你們沒聽到戰區司令部的命令嗎?那是本戰區的最高命令,我們留下正是服從命令,相反你們纔是逃跑。”

“那是國民黨的命令,我們新11軍是GCD的部隊,國民黨的命令管不着我們!”政委依舊保持着冷靜,他的手始終拉着灰軍裝。

“那我們就更不能奉陪了,”絡腮鬍子冷冷的盯着政委:“這輩子當一次漢殲便夠了,再當一次,那不成三姓家奴了,政委,團長,青山不改,綠水長流,咱們後會有期!”

叛逃!叛逃!短短兩天時間,有七萬多僞滿洲國防軍逃離新11軍,一半多成建制逃跑,其餘的多是三三兩兩逃跑,有些新連隊晚上宿營還齊裝滿員,早上起來一看,除了連長和指導員外,士兵全部逃跑。

爲此,新11軍政治部緊急下達命令,要求各部隊採取混編形式,對東北籍戰士實行一對一幫助,無論吃飯睡覺解手,都要在一起,連隊指導員要掌握每一個東北籍士兵。

可即便這樣,也擋不住士兵逃跑的勢頭,特別影響士氣的是當地的老百姓,老毛子要來的消息如同夏天的風一樣刮過黑河兩岸,當初熱烈歡迎新11軍的當地老百姓頓時翻臉,軍隊路過時,老百姓拒絕提供任何幫助,軍民衝突不斷髮生。

新11軍政委羅R桓爲這事焦頭爛額,他連續向中央發出數封電報,向中央報告部隊的情況,認爲就這樣簡單南下將極大損害部隊,損害黨在當地人民中的威信,應該留下部分部隊,在黑河堅守,至於是不是與蘇軍交手,可以視情況而定。

也就是羅R桓的電報到達的前後,從莫斯科來的電報到達延安,MZD看完電報後便命人去將朱D任B時劉S奇請來。

夏季延安的傍晚很美,延河如一條玉帶纏繞在落曰晚霞下的寶塔山下,紅色的晚霞如火般耀眼,山坡上村民正趕着羊羣歸家,寬闊的河灘上抗大的學員們正在晚艹,不遠的河邊幾個女人正趕着洗衣,悠揚悲涼的信天游從遠處傳來。

朱D正在軍委辦公室值班,當他匆忙趕到時,劉S奇和任B時已經到了,簡單兩句寒暄後,MZD將兩封電報遞給他。

“主席,羅R桓同志的顧慮很對,我們不能這樣離開黑河,新11軍南下是戰略調整,並非因爲蘇軍的行動,這個道理應該給戰士們講清楚。”朱D很快看完電報,立刻提出自己的建議。

新11軍南下的主要原因不是因爲蘇軍入侵,而是中央在權衡全局後進行的戰略調整。中央判斷,由於莊繼華背約,出兵搶佔佳木斯地區,將八路軍在東北的根據地割裂成兩塊,而南滿建立根據地的企圖受到嚴重挫折,這導致八路軍在東北的戰略地位極其不利。

華北的晉察冀地區由於抽調大批部隊東進,導致該地區力量下降,雖然國民黨軍的力量也同樣不強,但國民黨軍佔領着交通線,可以迅速增兵,所以中央決定,將新11軍一部調回華北,林B出任晉察冀野戰軍司令員,聶R臻擔任政委兼晉察冀政治分局第一書記。

黑河地區雖然地域寬廣,可人煙稀少,幾乎沒有工業基礎,除了農業外,其他物資都要從外運進來。

讓中央下此決心的最關鍵因素還是莊繼華,根據情報,莊繼華插手東北人事安排,東北六省中,鄧演達社會明煮黨安排了兩個省,給新11軍制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使中央可以放心抽調部隊。

“看來,我們的決定太快了,斯大林變化多端。”任B時有些遺憾,在蘇軍入侵威脅下,延安決定放棄黑河,無疑是一次壯士斷腕,可現在斯大林一閃身,這個腕便斷得不值。

“應該還有挽救之法,立刻通知NE來和林B,讓他們告訴蔣介石和莊繼華,新11軍遵命停止南下,EN來可以重提黑河省主席人選。”劉S奇建議道。

MZD點點頭,他抽菸不斷,一支接着一支,窯洞內煙霧裊繞。整風運動雖然還沒結束,MZD的領導權威已經樹立起來,劉S奇正在準備的七大報告上,首次提出以MZD思想指導全黨行動,進一步加強了他在全黨的權威。

“主席,張W天在電報中說,蘇方將在明天中午發表正式聲明,給我們的時間並不多了。”朱D鄭重的看着MZD,倆人二十多年的合作,讓他們彼此非常瞭解,知道他正在猶豫,重返黑河,這話好說,可也給國民黨製造了攻擊的口實,影響黨的形象。

“部隊肯定要南調,逃兵衆多是因爲部隊的政治思想工作還不夠嚴實,民衆抗拒,說明當地黨組織力量還不夠強大。”MZD重新點上一支菸,擡頭看着他的戰友們:“可以留下部分部隊,由陳G羅R桓同志擔任北滿軍區司令員和政委。”

“立刻給EN來發電,我黨停止南下,黑河省主席依舊是高G同志,將張W天同志的電報轉發給他。”

說到這裡,MZD停頓一下又說:“我們受了幾天的氣,這口氣要出,在莫斯科宣佈後,我黨要在政治上予以反擊,這個意思也要告訴EN來。”

“情況是我們通報的,所以反擊的重點是政治改革,要求國民黨進一步推行社會改革,要進一步團結明煮人士。”MZD抖抖菸灰露出絲笑容:“另外讓陳G去長春後,安撫下莊上將,這一次莊上將可氣得夠嗆。”

朱D忍不住露出了笑容,任B時和劉S奇卻有些莫名其妙,不知道MZD在說什麼,朱德見狀便解釋道:“這次將情報透露給莊文革,是主席安排的連環套,主席認爲,莊文革一定會向蔣介石報告,蔣介石便會懷疑莊文革與我們有私下聯繫,所以他們之間便有一番暗鬥,莊文革要平息蔣介石的猜忌,保住東北戰區司令官的位置,便會透露些他對戰後的設想,我們便可通過蔣介石的反應,來判斷蔣介石究竟在戰後是想和平還是戰爭。”

劉S奇和任B時恍然大悟,進而佩服不已。這個計策之大膽,匪夷所思,卻又妙到毫巔,令人難以想象。拿如此重要的盟友來作試金石,也只有MZD這樣雄才大略的人敢冒這個風險。

MZD有些得意的笑笑:“其實我們的風險並不大,莊上將經營多年,蔣介石不敢輕易動他,惹翻了他,蔣介石的江山要坍一半。”

“國民黨經過七年抗戰,力量得到很大發展,對這一點我們必須認識到,所以在抗戰結束後,內戰的風險不是小了而是大打增加,只要蔣介石不改[***]反人民的思想,內戰便隨時可能爆發。”

MZD站起,手裡夾着香菸,在窯洞裡來回踱步,每當他高興時,便會如此.

(未完待續)

第七節 塞克特(三)第八節 特使(十四)第八節 特使(十三)第八節 刺廖(八)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六)第二十五節 風波(三)第三節 重起(六)第六節 爾虞我詐(五)第五節 號角(四)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七)第三節 會戰(十五)第一節 上海風波(七)第四節 決戰前奏(三)第三節 鏖兵淞滬(七)第四節 謀殺(六)第五節 曙光(十八)第四節 戰鼓(六)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四)第十節 江戶之花(一)第九節 轟炸東京(五)第八節 轉折(十二)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三)第九節 號角(四)第四節 塞北烈焰(七)第一節 霧(一)第八節 九變(三)第三節 戰鼓(十四)第六節 爾虞我詐(二)第二節 重建(四)第十節 江戶之花(七)第五節 受罰與訛詐第八節 刺廖(九)第一節 返川(五)第八節 轉折(二)第五節 盟國(五)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四)第四節 謀殺(六)第八節 光復武漢(五)第二節 策劃(六)第五節 反擊(六)第五節 反攻(六)第三節 暗戰(五)第十節 餘波(二)第七節 風波(九)第三十三節 路遇(二)第五節 謀功(一)第十八節 血戰惠州(一)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四)第四節 九天之上(八)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八)第二節 戰後之戰(一)第十節 虎嘯(六)第二節 戰略轉向(二)第四節 再戰津浦(二)第十節 風雲(二十)第五節 謀功(二)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三)第二節 察東收編(九)第一節 上海陰謀(二)第五節 號角(六)第五節 號角(一)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二)第十節 大撤退(九)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四)第二節 交易(六)第三十四節 宣傳隊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五)第九節 魅影(十二)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五)第五節 號角(四)第三節 鐵血雄關(三)第八節 日薄(二)第二十節 兵油子(二)第三節 會戰(十二)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五)第六節 戰地黃花(二)第九節 魅影(六)第八節 九變(二)第三節 狙擊(二)第七節 生機(二)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八)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六)第六節 突破(一)第二節 陝北行(二)第六節 爾虞我詐(十)第八節 南線(八)第四十五節 遷都(五)第五節 圈套(三)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八)第三節 巧取(四)第七節 風波(十五)第十節 虎嘯(四)第一節 突破(二)第八節 轉折(十五)第十一節 重振(二)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五)第二節 交易(三)第十節 虎嘯(三)第八節 轉折(四)第三節 調整(四)
第七節 塞克特(三)第八節 特使(十四)第八節 特使(十三)第八節 刺廖(八)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六)第二十五節 風波(三)第三節 重起(六)第六節 爾虞我詐(五)第五節 號角(四)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七)第三節 會戰(十五)第一節 上海風波(七)第四節 決戰前奏(三)第三節 鏖兵淞滬(七)第四節 謀殺(六)第五節 曙光(十八)第四節 戰鼓(六)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四)第十節 江戶之花(一)第九節 轟炸東京(五)第八節 轉折(十二)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三)第九節 號角(四)第四節 塞北烈焰(七)第一節 霧(一)第八節 九變(三)第三節 戰鼓(十四)第六節 爾虞我詐(二)第二節 重建(四)第十節 江戶之花(七)第五節 受罰與訛詐第八節 刺廖(九)第一節 返川(五)第八節 轉折(二)第五節 盟國(五)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四)第四節 謀殺(六)第八節 光復武漢(五)第二節 策劃(六)第五節 反擊(六)第五節 反攻(六)第三節 暗戰(五)第十節 餘波(二)第七節 風波(九)第三十三節 路遇(二)第五節 謀功(一)第十八節 血戰惠州(一)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四)第四節 九天之上(八)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八)第二節 戰後之戰(一)第十節 虎嘯(六)第二節 戰略轉向(二)第四節 再戰津浦(二)第十節 風雲(二十)第五節 謀功(二)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三)第二節 察東收編(九)第一節 上海陰謀(二)第五節 號角(六)第五節 號角(一)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二)第十節 大撤退(九)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四)第二節 交易(六)第三十四節 宣傳隊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五)第九節 魅影(十二)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五)第五節 號角(四)第三節 鐵血雄關(三)第八節 日薄(二)第二十節 兵油子(二)第三節 會戰(十二)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五)第六節 戰地黃花(二)第九節 魅影(六)第八節 九變(二)第三節 狙擊(二)第七節 生機(二)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八)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六)第六節 突破(一)第二節 陝北行(二)第六節 爾虞我詐(十)第八節 南線(八)第四十五節 遷都(五)第五節 圈套(三)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八)第三節 巧取(四)第七節 風波(十五)第十節 虎嘯(四)第一節 突破(二)第八節 轉折(十五)第十一節 重振(二)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五)第二節 交易(三)第十節 虎嘯(三)第八節 轉折(四)第三節 調整(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