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節 風雲(五)

下午,簡單的戰區司令部內,戒備森嚴,參加會議的各部將領正襟危坐,會議室內氣氛凝重,隨着一聲令下,會議桌旁的將領們齊刷刷站起來,莊繼華走到主位上,擡頭看掃視一眼,目光落在後面的一個空位上。

“那是誰的位置?爲什麼沒來。”莊繼華眉頭微皺,今天的會議通知了所有參加會議的成員,而且這些人都在濟南城內,他們在昨天還參加了祝捷大會。

參加會議的將領們沒人回答,參謀長徐祖貽見狀便答道:“那是郝鵬舉將軍的位置,會議開始前,我接到他派人送來的請假條,說家裡出了點事,今天不能出席會議了。”

“出事?出什麼事?我看是心裡有鬼吧。”莊繼華冷笑兩聲,心中疑雲叢生,他微微沉凝:“諸位請坐。”

諸將坐下,莊繼華自己卻沒有坐下,乾脆走出自己的座位:“今天的會議是整軍會議,諸位也可以看到,原江北戰區的部隊大多數不在這個計劃之內,爲什麼呢?在鄂北會戰前後,江北戰區即開展了整軍運動,經過整軍後,江北戰區部隊的戰鬥力大幅上升,所以在這次會戰後,你們的部隊也要進行整編,當然,隨着整編也要對將領進行調整。”

說到這裡,他停頓下,此刻會議室內靜得連一根針掉地上也能聽見,每個人都正襟危坐,目不斜視,實際每個人都緊張得不得了,氣氛令人窒息。

“毋庸諱言,你們當中有些人是從僞軍中反正歸來,對整編心中有疑慮,這點我個人表示理解,但是,”莊繼華語氣一轉,變得十分嚴厲:“作爲軍人,我非常不恥這種行爲,軍人當以血捍衛自己的榮譽,死,並不可怕,張自忠將軍犧牲了,他的死重於泰山,無數士兵犧牲了,爲了民族讀力,他們毫無畏懼的顯出了自己的生命。”

莊繼華邊說邊走,慢慢踱到龐炳勳身後,他的手在龐炳勳的肩上輕輕拍了下:“龐將軍,當年你在臨沂力戰,麾下上萬將士,他們倒在曰軍的炮火下,你還能記得他們嗎?當你向曰軍舉起雙手時,你心中有沒有愧疚。”

龐炳勳臉色慘然,嘴角直哆嗦,想起臨沂血戰,第二次津浦路作戰中,沿途斷後,那些犧牲的士兵,他們不屈的身影,他們迎着曰軍炮火衝鋒的英姿,此刻他心如刀割。

“我知道,你心裡一定在懊悔,”莊繼華的手滑到椅背上:“你能在[***]進攻時反正,說明你心裡還有贖罪之心,還有愧疚,還能挽救。”

當莊繼華說出這番話時,他感到四周的空氣明顯輕鬆下來,甚至連呼吸都鬆弛下來。可莊繼華卻又說:“但是,從原則上說,你們不能再領軍了。”

莊繼華轉身走到孫良誠身後:“孫良誠將軍,”孫良誠騰地站起來,莊繼華的目光從龐炳勳到吳化文,一個一個看過去,然後才慢慢的說:“軍事委員會任命你爲軍事委員會副委員長辦公室主任,即刻赴渝城就任。”

孫良誠神色大變,臉色慘白,軍事委員會副委員長,馮玉祥的辦公室主任,以馮玉祥的姓格,不每天抽他三頓鞭子纔怪。

徐祖貽倒吸口涼氣,這個主意好毒,誰給蔣介石出的。馮玉祥到處與蔣介石作對,每每以抗戰爲旗幟,蔣介石這次派個當過漢殲的嫡系部下到他面前,這是什麼意思?不就是暴君之醜,讓馮玉祥每天難受嗎,同時向天下昭告,馮玉祥抗戰是假。

“王清翰將軍,軍事委員會任命你爲貴州保安司令部少將參議,你們的中將軍銜乃僞政斧授予,軍事委員會不予承認;趙雲祥將軍,軍事委員會任命你爲江西省福建省保安司令部少將參議,甄紀印將軍調任廣東省保安司令部少將參議,戴心寬將軍調任湖南省保安司令部少將參議。”

莊繼華點到名的將領全是孫良成部的將領,孫良誠是汪僞軍第二方面軍總司令,下轄兩個軍另一個直轄師,每個軍轄四個師,這番任命,將師長以上將領全部調離。

孫良誠等人直通通的站在那,一聲不吭,良久,趙雲祥抗聲道:“莊司令,你們這是卸磨殺驢。”

“卸磨殺驢?錯了!”莊繼華冷笑一聲:“你們反正是爲你們自己贖罪,爲你們的部下還有個未來,其實你們心裡清楚,你們的士兵不願爲小鬼子賣命,與[***]作戰,恐怕他們就會戰場起義。

說實話,要不是你們還有反正的功勞在裡面,現在你們便不是在這裡,而是在監獄,你們的子孫將在民衆的唾罵中渡過,你們反正,挽救了你們的生命,也挽救了你們的未來。”

莊繼華嚴詞如刀,一刀一刀的剔開,他們內心的想法,點出他們的想法,將他們不敢說出來的東西說出來。

“今天,我不想說什麼歷史,說什麼中央雜牌之分,就說現在,你們大多數投降曰本人,原因很簡單,害怕,不是害怕死亡,而是害怕沒有部隊,你們希望,用手中的部隊來要挾中央,要挾中央給予更多的權力!郝鵬舉幹什麼去了?其實很多人心知肚明,不過我要正告他們,現在不是以前,現在的國民政斧在全國民衆中的威望,從未有如此高過,與政斧對抗,必定頭破血流。”

莊繼華的話擲地有聲,孫良誠等人頓時感到郝鵬舉凶多吉少。他們剛剛接到消息,走出飯店,一個郝部軍官匆忙來找郝鵬舉,在郝鵬舉耳邊低聲說了幾句後,郝鵬舉臉色頓變,立刻向他們告辭,沒等他們反應過來,便消失不見了。

現在看來,郝鵬舉肯定是接到消息,莊繼華要對他的部隊下手。不過龐炳勳也奇怪,郝鵬舉怎麼得到消息的?

會議開到現在,一直是莊繼華在唱獨角戲,誰都沒有開口。莊繼華怒斥一陣後,又開始宣佈人員調整。

“龐炳勳將軍,你在臨沂血戰,得到國光勳章,第二次津浦路會戰,得到青天白曰勳章,武漢保衛戰,你再次得到青天白曰勳章,本來,憑這三枚勳章,以臨沂的戰功,完全可以流芳百世,可惜了,”說到這裡,他嘆口氣,停頓下才慢慢的說:“軍事委員會命令,任命龐炳勳將軍爲華北戰區中將參議。”

龐炳勳頓時舒口氣,他沒想到,莊繼華說得那麼重,可最後處理卻這樣輕,他站起來,眼淚忍不住流下來:“老朽遵命。”

莊繼華輕輕拍拍他的肩,讓他坐下:“孫殿英將軍,軍事委員會決定任命你爲陝西保安司令部副參謀長。”

孫殿英也輕輕舒口氣,看來蔣介石對他們不是要趕盡殺絕,龐炳勳留在華北戰區,將來怎樣就看莊繼華的,他去陝西,他原來就在陝西待過,而且副參謀長還是有一定實權。

果然,接下來,龐孫部的軍長師長們的結果比起孫良誠來說要輕多了,他們一部分調到遠征軍擔任副職,一部分調到湖南湖北,擔任師管區的副職,最好的是副司令,也有副參謀長。

吳化文的神情一直很緊張,他知道郝鵬舉的事情最多,也猜到郝鵬舉的後手是什麼,GCD也曾經派人與他聯繫過,他沒有接受,也沒有拒絕,在他看來,[***]兵強馬壯,GCD沒有前途,與其到時候再叛回來,不如現在就投奔[***]。

“吳化文將軍,軍事委員會決定任命你爲,豫東南警備區總參議,兼任平漢線南段鐵路護衛隊副隊長。”

整個會議已經被莊繼華強大氣場壓制住,吳化文連忙站起來接受,接下來,吳部將領也同樣被重新分配工作,他們全部被調到湖南江西的警備區中任職,從副司令到副參謀長不等。

“多謝司令,沒讓我等沿街乞討。”吳部副司令寧春林冷言道,吳化文部投敵後編成和平救[***]第三方面軍,下面依然是兩個軍,可總人數更少,只有不到一萬人。

“寧將軍多慮了,每個反正軍官,中央都會管,”莊繼華不以爲意:“剛纔我說了那麼多,原因很多,抗戰六年了,我一直在想,曰本人爲什麼會一而再再而三的侵略我們,原因很簡單,因爲我們一盤散沙,如果將來我們還這樣,那麼下次入侵的就可能是蘇俄人,也可能是英國人。郝鵬舉以爲跑到GCD那邊去,人家就不整編他們的軍隊了?

荒唐!我告訴你們照樣整編,當年,寧都叛變的二十六路軍,最後怎麼樣了,季振同、黃中嶽他們是怎麼死的,不就是對整編軍隊不滿嗎!”

於都叛變將領的最後結果,在抗戰開始後不久便由龔楚等人解開,當時還引起一些震動,特別是那些雜牌軍將領,他們本來與GCD有聯繫,總是希望在國共兩黨間左右搖晃,以保存實力,這個事情的解開,對打破那些雜牌將領的幻想起了很大作用。

“整編軍隊是中央既定國策,只有經過整編之後的軍隊纔是真正的國家軍隊,你們離開了部隊,你們的部隊將繼續在保衛國家,民族解放的戰場戰鬥。”

說到這裡,莊繼華猛然叫到:“馬法五將軍,”馬法五騰地站起來,莊繼華望着他下令道:“反正部隊,原僞軍第五方面和第三方面軍,總兵力共三萬四千人,由你負責整編,軍事委員會給了番號。”

說到這裡,他停頓下說:“四十軍是支光榮的軍隊,這支部隊在兩次津浦路作戰中都立下功勳,軍事委員會下令,你去重建四十軍,你的部隊原來有六千多人,接受這兩支部隊後,就有了四萬人,可以整編出一個乙種軍,裝備現在還無法完全滿足,軍事委員會決定提供你兩個甲種師的裝備,包括重炮。”

(未完待續)

第十節 大撤退(二)第三節 魅影(五)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四)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三)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四)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一)第五節 積聚(一)第八節 天火(二)第十節 拉薩風雲(四)第五節 受罰與訛詐第六十一節 裂痕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七)第十一節 重振(七)第十一節 大捷(三)第八節 日薄(十一)第十一節 重振(二)第四節 密林血戰(五)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二)第一節 突破(三)第七節 風暴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二)第七節 生機(三)第一節 突破(十二)第十節 大撤退(五)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八)第八節 天火(十)第三節 戰鼓(一)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八)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四)第五節 號角(二)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一)第三節 會戰(十八)第四節 經濟改革(五)第十節 虎嘯(十)第十節 江戶之花(十六)第三節 會戰(九)第六節 救亡(三)第一節 上海風波(七)第六節 懲韓(二)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一)第四節 密林血戰(七)第一節 戰局(一)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一)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九)第五節 號角(一)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二)第一節 德黑蘭(一)第六節 和約(五)第五節 曙光(十六)第七節 閃電(一)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二)第五節 反攻(四)第七節 鎮藍衣(一)第八節 光復武漢(九)第二十三節 風波(一)第六節 攻略山東(十一)第一節 德黑蘭(十五)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九)第十節 江戶之花(五)第二節 沙基(四)第五節 盟國(四)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第十節 大撤退(一)第三節 戰天津(一)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七)第十節 風雲(二十七)第六節 爾虞我詐(十)第六節 和約(五)第二十七節 轉變(一)第八節 天火(六)第十節 風雲(十八)第四十五節 遷都(三)第二十七節 轉變(五)第十節 餘波(五)第三節 結盟(一)第九節 中央入川(一)第四十八節 傷懷(四)第七節 閃電(三)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六)第八節 九變(一)第八節 南線(一)第四節 決戰前奏(四)第四節 外交(八)第二節 川軍(七)第六十八節 情報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八)第五十五節 棉湖(一)第一節 蟄伏(一)第二十一節 衝突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十三)第二十六節 視察(一)第六節 新雲南(一)第二節 戰後之戰(五)第八節 轉折(五)第一節 上海陰謀(三)第三節 會戰(十五)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五)第五節 號角(八)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七)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一)
第十節 大撤退(二)第三節 魅影(五)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四)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三)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四)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一)第五節 積聚(一)第八節 天火(二)第十節 拉薩風雲(四)第五節 受罰與訛詐第六十一節 裂痕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七)第十一節 重振(七)第十一節 大捷(三)第八節 日薄(十一)第十一節 重振(二)第四節 密林血戰(五)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二)第一節 突破(三)第七節 風暴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二)第七節 生機(三)第一節 突破(十二)第十節 大撤退(五)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八)第八節 天火(十)第三節 戰鼓(一)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八)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四)第五節 號角(二)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一)第三節 會戰(十八)第四節 經濟改革(五)第十節 虎嘯(十)第十節 江戶之花(十六)第三節 會戰(九)第六節 救亡(三)第一節 上海風波(七)第六節 懲韓(二)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一)第四節 密林血戰(七)第一節 戰局(一)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一)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九)第五節 號角(一)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二)第一節 德黑蘭(一)第六節 和約(五)第五節 曙光(十六)第七節 閃電(一)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二)第五節 反攻(四)第七節 鎮藍衣(一)第八節 光復武漢(九)第二十三節 風波(一)第六節 攻略山東(十一)第一節 德黑蘭(十五)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九)第十節 江戶之花(五)第二節 沙基(四)第五節 盟國(四)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第十節 大撤退(一)第三節 戰天津(一)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七)第十節 風雲(二十七)第六節 爾虞我詐(十)第六節 和約(五)第二十七節 轉變(一)第八節 天火(六)第十節 風雲(十八)第四十五節 遷都(三)第二十七節 轉變(五)第十節 餘波(五)第三節 結盟(一)第九節 中央入川(一)第四十八節 傷懷(四)第七節 閃電(三)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六)第八節 九變(一)第八節 南線(一)第四節 決戰前奏(四)第四節 外交(八)第二節 川軍(七)第六十八節 情報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八)第五十五節 棉湖(一)第一節 蟄伏(一)第二十一節 衝突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十三)第二十六節 視察(一)第六節 新雲南(一)第二節 戰後之戰(五)第八節 轉折(五)第一節 上海陰謀(三)第三節 會戰(十五)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五)第五節 號角(八)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七)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