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 海關(一)

自辛丑條約之後,中國海關就掌握在外國人手中,廣東海關也是如此,海關關長一直掌握在英國人手中。省港大罷工後,罷工工人組織了糾察隊負責封鎖香港,凡是駛往香港的船隻均要接受檢查,一旦查出違禁物品,如糧食、布匹、藥品等一慨扣押。如此連續扣押了七八艘船,廣州海關宣佈糾察隊的搜查干擾了海關的正常秩序,海關不能接受這樣的干擾,因此宣佈停關。

蔣介石決定採納莊繼華的意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之後,莊繼華就當着黨軍全體巨頭的面彙報了川軍整編的情況,以及下一步工作設想。蔣介石聽後又詢問了一些情況,他問得很細,不但有士兵的思想生活,甚至連講課講那些,士兵幾天吃一次肉都問;周主任和廖仲愷也不時插話,幸虧莊繼華幾乎每天都在下面跑,每次事件都親自處理,對部隊的情況非常熟悉,要不然還真被蔣介石問着了,不過他也有些納悶,蔣介石怎麼對部隊的情況瞭解這麼多。

最後莊繼華鄭重提出個要求,他希望蔣介石、廖仲愷和周主任抽時間去清新一趟,他把自己對青軍會和孫學會的憂慮告訴了他們,也講了自己採取的預防措施,可是他擔心無論蔣先雲還是曾擴情都可能壓不住他們,因此他只能寄希望高層的支持。

“你希望我們怎麼支持你?”周主任眉頭緊鎖,兩會衝突在區委受到很多批評,黨軍裡面被他壓制住了,可是軍校裡面卻愈演愈烈,梅縣那樣的打架暗地裡已發生好幾起了。

“嗯,你連這個都考慮到了,我可以放心了。”通過剛纔對莊繼華的盤問,蔣介石對自己當初破格使用莊繼華的決定更感正確:“說吧,需要我們作什麼。”

蔣介石心裡窩着火,儘管他同意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可這種明顯針對自己的暗殺卻不能追查,主使者不會受到任何懲罰,這讓他感到一種屈辱,也讓他更深切的希望能儘快增強自己的實力,而川軍整編是快速提高實力的捷徑,他瞬間就決定不容許任何人破壞這個整編。

“我想請校長和黨代表向國民黨員宣佈,凡是整編期間挑動國共矛盾,致使發生梅縣鬥毆那樣嚴重事情的人,一律開除黨籍軍籍。”莊繼華鄭重的向蔣介石和廖仲愷提出了他的想法。

“亂世用重典,好,我贊成。”蔣介石當即表態支持,廖仲愷看看蔣介石,有些疑惑的問:“文革,有必要處這麼重嗎?應該允許爭論。”

何應欽也插話道:“是呀,文革,你剛纔還說缺少幹部,現在就規定這麼重的處罰,那不是幹部更少了嗎?”

“黨代表,總,…,師長,爲將之道,先正己後正人,整編川軍主要是思想整編,就更要求先正己後正人,如果讓士兵們看見數百教官打羣架,以後那些教官還再教士兵嗎。”

“這事我看就這樣,仲愷兄,敬之,我看沒什麼,當初成立的目的就是讓他們團結同學,現在不但沒能團結同學,反而在分裂同學,況且,先把處罰公佈出來,也算是一個警告。整編是頭等大事,其他任何事都要讓路。”蔣介石堅決的說,他連追查兇手都放棄了,還有其他什麼事不能放棄的。

廖仲愷想想也對,整編是目前的頭等大事,無論如何不能出意外,於是他也點頭表示贊成。何應欽目光閃爍,又是妒忌又是羨慕,莊繼華起得太快了,出校門不到一年,居然就督率兩萬人整編,這整編一結束,那他不就是師長,軍長了,超越許多黃埔教官,和自己平起平坐了,再過上幾年,恐怕自己都要屈居其下了。

“周主任,我也想請您對貴黨同學宣佈同樣的決定。”莊繼華轉頭又對周主任說。

周主任想想後才說:“我沒有權力宣佈這樣的處罰,只有區委纔有這個權力,不過我贊成你的主張,我去和區委的同志交涉,由區委發佈這樣一個決定。”

蔣介石堅決的態度讓周主任無法推辭,如果周主任在這時有任何反對或退縮的意思,那麼將來發生什麼事,蔣介石必定歸罪於[***]的挑釁。不過周主任也有把握推動廣東區委作出這樣的決定,共產國際已經作出決定,要大力增強蔣介石的力量,推動蔣介石繼續堅持反帝。

第二天莊繼華就到國民政斧向汪精衛彙報工作,沒想到汪精衛正在召開緊急會議,莊繼華在辦公室外等了兩個多鐘頭,汪精衛才與廖仲愷從會議室出來,兩人邊說邊向辦公室走去。

在辦公室門外,汪精衛看見莊繼華等在那裡,匆匆向他打個招呼,推開門就進去,廖仲愷跟在後面,正要進去,卻忽然側身,招呼莊繼華一同進去,莊繼華也沒在意,便跟着廖仲愷走近汪精衛的辦公室。

“仲愷兄,財政方面還有那些難處,你與子文再談談,一年就要少百多萬,那些地方可以省,就先省省,那些可以緩辦的,就先緩緩。”汪精衛背對着廖仲愷,自顧自的邊走邊說。等他轉過身來,才發現莊繼華也進了辦公室,不由愣了下,隨即就笑着說:“文革,你也來了,坐,坐下說。”

廖仲愷沒有坐,站在汪精衛辦公室桌前:“支持省港罷工(作者注,由於沙面租界加入罷工,因此不在只是香港罷工了。)工人的費用,修路的費用,擴建石井兵工廠的費用,這些都不能省,黨軍擴建是蘇俄提供的經費,政斧倒用不着出多少錢,要省只能從其他方面省。”

“仲愷兄,剛纔同志們也提了,修路就真的不能緩緩?”汪精衛提起水瓶爲廖仲愷倒了一杯水,隨後又向莊繼華走來,莊繼華趕緊站起來,要從汪精衛手中接過水瓶,汪精衛輕輕擺手,示意他別動。

“這個不能省,伍朝樞、鄒魯只看到修路費錢,卻沒看到它更是爲罷工工人提供就業機會,讓他們有個掙錢養家的工作,省下這個對罷工會造成極大的影響。”廖仲愷堅決不同意。

“唉,吵了幾個小時,什麼結果也沒有。省教育費,皺海濱(即鄒魯)要跟我拼命,省軍費吧,各軍都在叫苦,借錢吧,宋子文卻說銀根緊張,無錢可借。你這裡又省不下來。你讓我怎麼辦。”汪精衛哀嘆道。

“還是隻有統一稅收,只有稅收統一了,政斧收入才能增加,纔有錢。兆銘,你應該下決心了,沒有其他辦法。”廖仲愷堅持他的觀點。

莊繼華聽了半天,除了知道國民政斧財政困難沒錢外,其他一點摸不着頭腦。於是他老老實實的坐在那裡聽兩個大佬在那裡爭論。

“仲愷兄,你是知道的,我是支持統一稅收的,可這事急不得,你得容汝爲(即許崇智)想想。”汪精衛勸到,可他英俊的臉上也流露出無可奈何。

“唉,你呀,就是優柔寡斷。”廖仲愷急了,他雙眉緊皺,語氣急促:“現在是政斧沒錢,就算不修路,也維持不了幾個月。英國人就是看準了這個,所以才停關,他們這是在逼我們向他們投降。”

汪精衛靠在椅子上,哀嘆道:“統一稅收又能怎麼樣,你是財政部長,應該知道,罷工之後,商稅也減少很多,你看看外面,還有多少船來廣州,他們停不停關其實都一樣。”

“那怎麼會一樣,關餘還有上千萬,足夠我們維持一年了。”看着汪精衛的樣子,廖仲愷有些無可奈何,走到莊繼華對面的沙發上坐下,有些喪氣的靠在靠背上,用手按住兩側的太陽穴,隨意的說:“文革,你說不是。”

汪精衛似乎這纔想起莊繼華也在這裡,他挺起身問道:“文革,你有什麼事嗎?”

莊繼華站起來說:“報告汪主席,卑職是來彙報川軍整編工作的。”

“哦,”汪精衛這纔想起,整編川軍是由軍事委員會負責,莊繼華只是負責執行。想起川軍整編,他不由又哀嘆一聲:“還有川軍,這個整編費也不能省。”

“是呀。兩萬人,一個月就要幾十萬,我上那去找這筆錢。”廖仲愷的手依然在太陽穴上柔動。

“汪主席,黨代表,究竟是發生什麼事?讓你們這樣爲難?”莊繼華試探的問道。

“沒什麼,就是沒錢了。”廖仲愷咕噥道。

“你給他說說吧,年青人腦子活,也許有辦法。我的牙好像又疼起來了。”汪精衛說着吸了口氣,他感到牙疼是不是又要發作了。

廖仲愷嘆口氣把海關宣佈停關的事情告訴了莊繼華,莊繼華不解的問海關不在我們手上,他宣佈停關與我們有什麼關係。廖仲愷搖頭說:“關係大了,海關關稅扣除每年規定要償還辛丑條約規定的賠款外,剩下的稱爲關餘,這些關餘由廣州海關移交國民政斧,現在他宣佈停關,這些關餘就不會在移交國民政斧了。而關餘佔國民政斧財政收入的五成左右。”

莊繼華這才明白,少了近五成財政收入,恐怕哪國的財政部長都要頭疼。他想想後問:“我們可不可以現在就收回海關?”

“難度很大,省港罷工只針對英國,收回海關就是針對整個列強,總理當初就想強行收回海關,結果各國列強紛紛干涉,到最後總理也只好放棄了。”廖仲愷說的是23年24年孫中山因關餘事件強行收回海關,結果列強派來幾十艘軍艦,孫中山最後被不得不放棄。

莊繼華沉思片刻後笑了,他的笑聲越來越大,廖仲愷和汪精衛有些莫名其妙的看着他,不知道他爲何突然發笑。

“真不知道是哪個天才兒童給英國人出的這個主意,國民政斧應該給他發一個一頓重的獎章。”

汪精衛和廖仲愷不由愕然。

作者注:真實歷史中,廣東海關停關是在26年2月,不過由於蝴蝶翅膀的原因,提前了。

(未完待續)

第一節 辦學(三)第四節 密林血戰(六)第十節 大撤退(二)第二節 戰略轉向(三)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一)第五節 曙光(三)第三節 戰天津(五)第十節 大撤退(一)第一節 挽弓(十三)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三)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七)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八)第八節 南線(八)第五節 謀功(三)第六十三節 羣毆第一節 突破(二)第三節 交易(一)第三節 鏖兵淞滬(五)第四節 戰鼓(四)第八節 轉折(十五)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一)第三節 會戰(十三)第四節 再戰津浦(四)第二十五節 風波(三)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二)第三節 戰天津(九)第三節 新人舊人(一)第一節 上海風波(二)第一節 上海風波(五)第四節 陰雲(七)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六)第五十節 暗敵第二節 投敵(九)第一節 法幣(一)第十節 拉薩風雲(二)第四十六節 旁觀(四)第八節 刺廖(六)第五節 盟國(一)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五)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一)第十一節 重振(七)第十節 衝突第三節 戰鼓(十二)第七節 風波(十三)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七)第六十八節 情報第十節 辯論賽第十節 拉薩風雲(一)第四節 經濟改革(五)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三)第一節 奪軍(十二)第一節 蟄伏(八)第九節 溧水反擊(二)第七節 閃電(四)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十一)第十七節 間諜學校第四節 以牙還牙(二)第九節 局勢第十節 風雲(七)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一)第五節 盟國(四)第一節 德黑蘭(十五)第七節 曙光(十一)第七節 風波惡(二)第五節 盟國(九)第三十四節 宣傳隊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八)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三)第五節 號角(二)第四節 再戰津浦(六)第一節 法幣(五)第六十三節 協調會第一節 霧(二)第七節 閃電(八)第一節 遏制(二)第八節 南京,南京(五)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四)第三節 會戰(八)第十節 辯論賽第一節 返川(四)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四)第五節 戰雲密佈(三)第七節 曙光(一)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四)第一節 挽弓(二)第九節 魅影(九)第七十六節 國民政府第八節 光復武漢(二)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四)第一節 “意外”的戰爭第七十七節 平叛(三)第四十九節 別離(三)第一節 上海陰謀(一)第四節 戰鼓(四)第十三節 煩惱第一節 黨爭(三)第十三節 煩惱第一節 奪軍(十三)第八節 九變(三)第十節 撤退(一)
第一節 辦學(三)第四節 密林血戰(六)第十節 大撤退(二)第二節 戰略轉向(三)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一)第五節 曙光(三)第三節 戰天津(五)第十節 大撤退(一)第一節 挽弓(十三)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三)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七)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八)第八節 南線(八)第五節 謀功(三)第六十三節 羣毆第一節 突破(二)第三節 交易(一)第三節 鏖兵淞滬(五)第四節 戰鼓(四)第八節 轉折(十五)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一)第三節 會戰(十三)第四節 再戰津浦(四)第二十五節 風波(三)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二)第三節 戰天津(九)第三節 新人舊人(一)第一節 上海風波(二)第一節 上海風波(五)第四節 陰雲(七)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六)第五十節 暗敵第二節 投敵(九)第一節 法幣(一)第十節 拉薩風雲(二)第四十六節 旁觀(四)第八節 刺廖(六)第五節 盟國(一)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五)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一)第十一節 重振(七)第十節 衝突第三節 戰鼓(十二)第七節 風波(十三)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七)第六十八節 情報第十節 辯論賽第十節 拉薩風雲(一)第四節 經濟改革(五)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三)第一節 奪軍(十二)第一節 蟄伏(八)第九節 溧水反擊(二)第七節 閃電(四)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十一)第十七節 間諜學校第四節 以牙還牙(二)第九節 局勢第十節 風雲(七)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一)第五節 盟國(四)第一節 德黑蘭(十五)第七節 曙光(十一)第七節 風波惡(二)第五節 盟國(九)第三十四節 宣傳隊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八)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三)第五節 號角(二)第四節 再戰津浦(六)第一節 法幣(五)第六十三節 協調會第一節 霧(二)第七節 閃電(八)第一節 遏制(二)第八節 南京,南京(五)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四)第三節 會戰(八)第十節 辯論賽第一節 返川(四)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四)第五節 戰雲密佈(三)第七節 曙光(一)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四)第一節 挽弓(二)第九節 魅影(九)第七十六節 國民政府第八節 光復武漢(二)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四)第一節 “意外”的戰爭第七十七節 平叛(三)第四十九節 別離(三)第一節 上海陰謀(一)第四節 戰鼓(四)第十三節 煩惱第一節 黨爭(三)第十三節 煩惱第一節 奪軍(十三)第八節 九變(三)第十節 撤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