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節 謀朝鮮軍部放長線 佔九州中華軍登陸

三日後一封蓋有朝鮮鎮國將軍印的文書被快馬加鞭着送抵了瀋陽軍府。對於這份措辭恭順內容空洞的回覆的到來,中華軍方面倒是顯得頗爲鎮定。此時此刻在軍府的議事廳中,身爲遼東警備指揮使的少將李過,長嘆了一聲向自己的同僚苦笑道:“看來朝鮮人還是一如既往的固執啊。”

“這不正是朝廷希望看到的反應嗎?”一旁被朝鮮武將嘲諷爲“野人”的博洛在聽完幕僚的抑揚頓挫的朗讀之後淡然地回答道。

“如果僅是想要一個開戰的理由,那當初賢親王的遇刺就已經是最好的時機了。但朝廷不都一一放棄了嗎。或許在朝鮮人看來,朝廷對他們的威嚇已經成了狼來了的孩子的謊言,不足爲懼。其實根本用不着如此麻煩。只要給我一個師的兵力,在鴨綠江解封之前,我就能打到漢城去。博洛將軍你們當年也不是這麼幹的嗎。”李過自信滿滿地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話雖如此。但那次徵朝我等也付出了不小的代價啊。”博洛說到這裡腦中不由地就浮現出了二十多年前在朝鮮的那次作戰。卻見他沉吟了一聲回想道:“那時我們也曾指望能在一兩個月內了結朝鮮。可朝鮮人對我們的抵抗遠比我們想象中的要激烈得多。加之朝鮮的氣候就如朝鮮人那般多變,這一仗斷斷續續地一直持續到了第二年的夏天。期間還折損了揚古利等將領。若非當年多爾袞當機立斷地攻打江華島,虜獲了居住在島上的朝鮮二王子、王妃和衆多大臣及其眷屬。恐怕朝鮮人還不會如此容易的屈服。”

“這麼說這次朝廷是想等倭國那邊了結後,再回來收拾朝鮮人咯?”李過側着腦袋猜測道。

“這我也不清楚。或許軍部那裡還有別的安排吧。你們漢人不是最擅長謀略的嗎。”博洛不置可否的回道。

給博洛這麼一說,李過只好興致乏乏地咋了咋嘴道:“也罷,軍部怎麼安排咱們就怎麼辦吧。”

“是啊。或許最後還真會像朝鮮人自己說的那樣,由他們的王夾道歡迎我們進入朝鮮呢。”博洛一邊拿起了那份文書,一邊依照總參部的指示果斷的下令道:“着令第七野戰師立即趕往寬甸待命!”

相比尚不明朗的對朝戰略,中華軍在倭國的行動卻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就在德川幕府與中華代表簽署下“馬關秘約”一個多月後,中華軍的水陸兩棲作戰部隊終於在數個月的修正之後再一次出現在了對馬海峽上。這其中包括了由海軍中將施郎率領的23艘戰列艦、15艘護航艦,和一百餘艘輔助船及運輸船;以及由李耀鬥中將率領的第六野戰師,總共三萬餘人。如此大規模的登陸戰在中華朝對外作戰的歷史上還是第一次。甚至以這個時代的水準,中華軍的兵力也是令人心生畏懼的。唯一能與之相媲美的戰役恐怕也只有當年的旅順登陸戰了。不過在旅順登陸戰中,由於事先已經成功迷惑了敵方,因此中華軍在登陸時並沒有遇到象樣的阻擊。可以說是在兵不血刃的狀態下拿下了這座遼東半島上的重鎮。然而這一次中華軍的運氣就沒那麼好了。

由於從一開始起,倒幕軍團方面就料定了中華軍遲早有一天會渡海來犯。爲此倒幕軍團特意加強了九州島沿海,特別是位於對馬海峽的下關、福岡諸港的守備。不僅在原有要塞的基礎上增修了大量炮臺,還徵調了大批兵員在此防守。因此對於中華軍來說無論其選擇哪兒一個登陸點登陸九州島,等待他們的似乎都是一場不可避免的惡戰。

無論是從戰術上來說,還就政治上來說,九州島北端的福岡都是一個絕佳的攻擊目標。此地東北部瀕臨周防灘,西北部有玄海灘,西南部臨有明海。自古以來就是倭國聯繫外界的一個重要樞紐,歷史上同中國、朝鮮等國都有密切的交往,同樣也是最早接受華夏文化影響的日本城市之一。此外自7世紀起倭國便在此地設置了九州總督府太宰府。而太宰府作爲古都統治了九州地區將近500年,所以福岡從另一個方面來說有是九州島北部的一個重要政治中心。只要一舉拿下福岡這一重鎮,對中華軍來說就等同與打下了半個九州島。因此這一次中華軍方面毫不猶豫地就將福岡選做了自己的登陸點。

不過,福岡既是兵家必爭之地,倒幕軍團方面自然也不會讓中華軍的戰略意圖輕易得逞。事實上,守備福岡的倒幕軍團同樣有着自己的優勢。首先當然是地理上的優勢。對馬海峽呈東北西南走向,長222千米,最窄處寬41.6千米,深度50~100米,最深處131米。海峽兩側都是沉降式海岸,曲折蜿蜒,礁石、島嶼、港灣星羅棋佈。熟悉的人只要在此稍加布置,想要伏擊經過海峽的艦隊並不是件困難的事。此外,對馬海峽有方向相反的兩股海流:一股是從東海北上向東北方向流的對馬暖流,暖流流量約500萬米3/秒,在海流中占主導地位。另一股海流是來自日本海從東北向西南流的寒流。如果對其不瞭解則艦隊將難以在其中自由活動。除了自然地理上的優勢,倒幕軍在福岡修築的工事同樣也是可圈可點的。整個城池由石質結構構築,除了陪有必要的炮臺之外,還增設了大量的步槍眼。倒幕軍方面擔負守衛福岡重任的是島津的家臣中村秀夫。面對中華軍的大舉來襲,他一邊派人向島津告急求援,一邊則把希望寄託於1.2萬名守軍和200門火炮之上。

正所謂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面對險惡的地勢,以及早有準備的敵人,中華軍自然是不會就此放棄對九州的登陸。在派出了多股艦隊對對馬海峽進行了長達一個多月的清掃,確定對馬海峽上不再會出現倒幕軍艦隊之後。在弘武十一年農曆三月初七,施琅在幕府領航員的幫助下,帶領由一百多艘船組成的艦隊穿越了險惡的對馬海峽,然後安然地停泊在了福岡守軍的火炮射程之外。上午巳時,施琅迫不及待地就在不設防的玄海灘放下了由五百名水兵組成的先頭登陸部隊。在佔領了幾齣防守薄弱的敵軍據點後,施琅的人馬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在那裡設置了重型攻城炮陣地,準備隔着對方的護城河轟擊下城。

面對已然開始登陸的中華軍城池上的中村秀夫倒是顯得頗爲鎮定。卻見他不慌不忙地針對中華軍的主攻方向,適時改變了兵力佈置。在四面有圍牆的城裡只留下較弱的防衛力量,將主力部署在了城池的西北部。此時的施琅顯然沒有注意到倭人的這一變化。或許是先頭部隊的登陸過於順暢,施琅不假思索地就決定攻擊對方防衛力量最強的左翼。

這顯然是一個輕率的決定。中華軍的先頭部隊進攻進行得十分糟糕,由於水淺,施琅的戰艦根本無法靠近海灘進行有效的火炮掩護。而現實也很快就證明了要在岸上集結攻擊部隊強攻山麓上的倭人陣地是一件需要付出大量傷亡的代價。意識到自己錯誤的施琅趕緊撤回了部隊。然而在這個海灘上他卻留下了一百餘名陣亡將士。

大約過了半個時辰後,滿載着李耀鬥部的第二梯隊艦隊總算也趕到了。面對海灘上七零八落的中華軍將士的屍首,剛剛趕來的李耀鬥不由皺起了眉頭嘟囔道:“施將軍,以後貴部只要選好登陸點爲後續部隊做好準備就行,至於後面陸地上的事就請交給我們陸軍來處理吧。”

被陸軍同僚這麼一說,施琅的臉上立即變得紅一陣白一陣的。雖然他也知道自己剛纔的決定確實鹵莽了一些。但照李耀斗的意思,分明是在說他們海軍不能在陸地上作戰。對此,施琅自然是覺得自己的自尊受到了傷害。需知施琅本人也是經歷過大陣仗的人物。從當年收復臺灣,到後來登陸突襲遼東,以及那次火燒江戶,施琅在登陸戰上的經驗在中華海軍之中也算是首屈一指的。可誰知竟會被陸軍部的人如此奚落。久經沙場的他哪兒受過這種氣啊。

覺得有些不甘心的施琅當即冷哼了一聲向李耀鬥提醒道:“李將軍,福岡城不是普通的小漁村。倭人在這裡佈下了重兵,看來我們想要攻佔此城還得從長計議才行。”

“只可惜,倭人留給我們的時間並不充裕啊。我們登陸福岡的消息用不了多久就會傳遍整個島嶼。屆時叛軍會像潮水一般向我們這裡涌來。如果是那樣的話,我們的處境可就糟糕了。”李耀鬥不無擔憂地說道。這話一出口,他就立即意識到了自己的話可能會讓對方感到不舒服。想到日後的戰鬥還需要海軍方面的幫助,李耀鬥當下轉了口氣向施琅客氣道:“當然要想在敵軍的援兵抵達之前攻克福岡,還得有施將軍你們海軍的幫助才行啊。”

“好說。”施琅神色稍緩地拱了拱手道:“不知李將軍對接下來的攻勢有何看法?”

“看法暫時還沒有。”李耀鬥說到這兒頓了頓道:“在下想知道剛纔貴部是如何進攻的。”

施琅以異樣的目光掃了李耀鬥一眼,隨即深吸了一口氣將剛纔的經過一五一十地都說了一遍。在聽完施琅的敘述後,李耀鬥趕緊拿起了望遠鏡觀察起來道:“施將軍,你剛纔說的那個據點是哪兒個?”

“西北角,靠近城池的那一個。”施琅指了指道。對於那塊讓他陰溝裡翻船的地方施琅自然是再熟悉不過的了。

“恩,果然是守備森嚴啊。”李耀鬥一邊點了點頭,一邊則手持望遠鏡執着地尋找對方設防薄弱的環節。忽然間他的手停了下來,就像是眼鏡蛇用它的信子鎖定獵物一般。“施將軍,你來看看,那邊是否也有個據點?”

“啊,是的。是據點,只不過被崖壁給擋住了,從我們這邊的角度來看並不清楚。應該說是個不錯的位置。如果能拿下的話,我們火炮將對福岡城產生直接威脅。”施琅接過望遠鏡仔細觀察道。一種莫名的興奮在他的心中油然而生。同爲軍人的敏銳讓他與李耀鬥不約而同地都意識到了這可能是個突破口。

“施將軍,你說倭人在那裡會佈置多少兵力?”李耀鬥託着下巴自顧自地問道。

“這很難說。據幕府提供的情報來看,福岡城的守軍大約有一萬多名,火炮二百餘門。從剛纔進攻的情況來看,倭人在左翼投入了大量的兵力。再除去城池內是守軍。敵軍在右翼的兵力應該比較薄弱。這樣吧,我派艘船先去打探一下再說。”施琅深入分析道。此刻的他儼然已經忘記了剛纔受挫的不快。全身心地投入到戰鬥與李耀鬥一起分析起作戰計劃來。這不,才發現新情況。他便立即下令讓手下派了一艘偵察船悄悄地繞到了福岡的東北角。

大越過了一個多時辰後,偵察船那邊終於傳來了消息。正如施琅分析的那樣,倭人在右翼確實沒有佈置足夠的兵力。這一消息讓先前還頗爲憂慮的兩個將軍立刻就來了精神。李耀鬥當即便要派兵攻打敵軍的右翼。然而這一次,施琅卻顯得頗爲鎮定道:“請等一下。李將軍,從倭人的防守陣勢看來,似乎頗有道道。我剛纔進攻之前並沒有發現據點有太多的守軍。可不一會兒就冒出了衆多敵軍來。由此可見倭人在防禦上還是下了不少工夫的。如果我們現在貿然進攻,恐怕效果並不一定理想。”

“恩,施將軍說的有道理。”李耀鬥若有所思地點頭道:“究竟要怎樣才能速戰速決呢?”

“是啊,得先要打破倭人的陣才行。”施琅跟着說道。

一瞬間兩位海、陸兩軍的將領不禁都陷入了沉思之中。在過了半晌之後,施琅突然擡起了頭道:“我有主意了。”

可誰知一旁的李耀鬥也隨之擡頭附和道:“我也是。不如這樣,你我把各自的想法寫下來,對一下如何?”

“好,就這麼辦。來人啊筆墨伺候。”施琅興致勃勃地囑咐道。待侍衛端來筆墨之後,兩人迫不及待地就拿起了筆在自己的手心上書寫起來。

“我寫完了。”施琅把筆一擱道。

“我也寫完了。”李耀鬥一擡手道。卻見兩人湊到了一塊看了看後,不禁同時露出了神秘的笑容。

【……246謀朝鮮軍部放長線 佔九州中華軍登陸 文字更新最快……】@!!

()

第13節 旅途的終點第7節 茶與茶杯100 追刺客鄭森遇胞弟穩局勢酒井細盤算59 齊會師使團盤收穫意偏科親王籌大學141 議西北軍部擬方案拉民心女皇提口號第264節 鎮海公書房圖運河 楊夫人府邸宴貴客第10節 江左諸府第22節 徐州雪夜(下)第299節 豔陽日奧軍港遇襲 嗅異味英國艦脫逃第300節 襲亞丁海軍惹衆怒 議政廳彈劾遭否決第14節 農村公社49 共和君主難斷優劣惡狼入室巴黎遭劫第29節 隆武皇帝(上)第2節 奉皇命黃得功赴京 接家書吳克善朝聖第5節 帝都風雲(五)第九節第19節 國會(三)第46節 結束與開始100 追刺客鄭森遇胞弟穩局勢酒井細盤算101 王夫之傲評西夷制弘武皇悉解憲政術158 退冬營三桂造防線碰釘子藩酋籠羅剎第12節 大同義軍(下)第16節 前夜(上)第283節 萬軍圍攻託木斯克 舉白旗傳教士送信89 蛟龍出水驚煞四鄰半島生亂烽火驟起第42節 桑稻之爭(二)187 喬承雷立志做記者顧炎武不滿辭教案第10節 大海我來啦!第230節 論朝鮮兩臣定計策 爲草案說客防黃府第24節 登基第238節 趙教頭會館受歡迎 鄭提督書房詢情況第366節 識手段總督認新主 爲宗教特使下許諾第24節 君與臣(下)第32節 諜影重重第9節 新安財閥第299節 豔陽日奧軍港遇襲 嗅異味英國艦脫逃第211節 遇天兵西藏王求救 聞喜訊達賴佛勸降第四十節第二十六節58 南安普敦龍困淺灘市長衙門親王赴會196 德川幕府楚歌四面西北諸藩勤皇倒幕54 受盤查細作險被捕不甘心賭徒另闢徑第259節 黃首相試探繼承權 鎮海公言明國會意第47節 開封之戰(一)192 回京路女皇賞楓葉乘御輦皇夫進納言73 催糧款官府押公田求說法農夫告御狀39 論關稅衆商針鋒對納進言女皇展宏第2節 帝都風雲(二)172 敦刻爾克約克失利法王親政春風得意148 匯城頭雙雄論戰術伊犁城俄使誇海口第365節 聞易主衆移民憂心 抵弗州詹姆斯賣乖第12節 首相第346節 賞才華紫軒攏誠志 爲和談特使抵海港第4節 橘子與枳子105 歐洲博士開壇講課中原書生針鋒相對第14節 廢宦官朝野起波瀾修女訓女主彰女德47 狹相逢二王心相惜爲自由名將怒起兵47 狹相逢二王心相惜爲自由名將怒起兵第361節 遇說客黃太沖探底 收殘局閻爾梅佈陣 黑色柳丁25 韓半瓶攜妻投小舅張村民投票換酒席108 爲謀權東林起紛爭受牽制復興心生惱第26節 蜀中攻略(三)29 威尼斯謀略蘇伊士中華朝指染愛琴海第41節 桑稻之爭(一)第262節 回皇女夫之巧解圍 爲皇家宗羲擬新法第354節 黃首相盤算國有化 陳會長聞訊阻危局第318節 窺會議瑞使生歹意 販軍火中華髮橫財第324節 上年報內閣備對帳 聞報告女皇議流民第356節 進書房黃首相坐鎮 訪相府陳會長求援第15節 暗戰(一)第358節 衆學究行宮論園林 論教育御前起爭執108 爲謀權東林起紛爭受牽制復興心生惱第八節171 慶親政法王開舞會不解世俄使惹笑話120 弘武帝外交改陋習衆大臣陸海做選擇第11節 驚變(二)第30節 編制第11節 大同義軍(上)第277節 接命令哥薩克出動 克城池蒙古兵燒殺第12節 湄公河畔天朝揚威新月城下諸侯臣服190 爲大局復興黨定計求合作倭國使赴朝第240節 中華使會場巧周旋 詹姆斯跨海送情報第294節 龔紫軒書房析局勢 弘武皇御園見公爵203 爲解壓中華忙移民承夫志女皇設基金101 王夫之傲評西夷制弘武皇悉解憲政術61 齊聯手王罡籌農校釋新政衆儒探淵源第320節 整股市議員出主意 爲壟斷倆商揣聖意第十三節第12節 湄公河畔天朝揚威新月城下諸侯臣服第34節 密使第十八節第17節 國會(一)第260節 借修法儒道首爭鋒 關國事皇子收報紙第33節 求援第333節 遊印度公爵探虛實 爲債務英使見邦德128 化糾紛國會終冰釋揚國威敖廣抵江口楔子第5節 奇貨可居第14節 廢宦官朝野起波瀾修女訓女主彰女德第278節 蘇赫巴魯心窺火炮 米哈伊爾終明敵情
第13節 旅途的終點第7節 茶與茶杯100 追刺客鄭森遇胞弟穩局勢酒井細盤算59 齊會師使團盤收穫意偏科親王籌大學141 議西北軍部擬方案拉民心女皇提口號第264節 鎮海公書房圖運河 楊夫人府邸宴貴客第10節 江左諸府第22節 徐州雪夜(下)第299節 豔陽日奧軍港遇襲 嗅異味英國艦脫逃第300節 襲亞丁海軍惹衆怒 議政廳彈劾遭否決第14節 農村公社49 共和君主難斷優劣惡狼入室巴黎遭劫第29節 隆武皇帝(上)第2節 奉皇命黃得功赴京 接家書吳克善朝聖第5節 帝都風雲(五)第九節第19節 國會(三)第46節 結束與開始100 追刺客鄭森遇胞弟穩局勢酒井細盤算101 王夫之傲評西夷制弘武皇悉解憲政術158 退冬營三桂造防線碰釘子藩酋籠羅剎第12節 大同義軍(下)第16節 前夜(上)第283節 萬軍圍攻託木斯克 舉白旗傳教士送信89 蛟龍出水驚煞四鄰半島生亂烽火驟起第42節 桑稻之爭(二)187 喬承雷立志做記者顧炎武不滿辭教案第10節 大海我來啦!第230節 論朝鮮兩臣定計策 爲草案說客防黃府第24節 登基第238節 趙教頭會館受歡迎 鄭提督書房詢情況第366節 識手段總督認新主 爲宗教特使下許諾第24節 君與臣(下)第32節 諜影重重第9節 新安財閥第299節 豔陽日奧軍港遇襲 嗅異味英國艦脫逃第211節 遇天兵西藏王求救 聞喜訊達賴佛勸降第四十節第二十六節58 南安普敦龍困淺灘市長衙門親王赴會196 德川幕府楚歌四面西北諸藩勤皇倒幕54 受盤查細作險被捕不甘心賭徒另闢徑第259節 黃首相試探繼承權 鎮海公言明國會意第47節 開封之戰(一)192 回京路女皇賞楓葉乘御輦皇夫進納言73 催糧款官府押公田求說法農夫告御狀39 論關稅衆商針鋒對納進言女皇展宏第2節 帝都風雲(二)172 敦刻爾克約克失利法王親政春風得意148 匯城頭雙雄論戰術伊犁城俄使誇海口第365節 聞易主衆移民憂心 抵弗州詹姆斯賣乖第12節 首相第346節 賞才華紫軒攏誠志 爲和談特使抵海港第4節 橘子與枳子105 歐洲博士開壇講課中原書生針鋒相對第14節 廢宦官朝野起波瀾修女訓女主彰女德47 狹相逢二王心相惜爲自由名將怒起兵47 狹相逢二王心相惜爲自由名將怒起兵第361節 遇說客黃太沖探底 收殘局閻爾梅佈陣 黑色柳丁25 韓半瓶攜妻投小舅張村民投票換酒席108 爲謀權東林起紛爭受牽制復興心生惱第26節 蜀中攻略(三)29 威尼斯謀略蘇伊士中華朝指染愛琴海第41節 桑稻之爭(一)第262節 回皇女夫之巧解圍 爲皇家宗羲擬新法第354節 黃首相盤算國有化 陳會長聞訊阻危局第318節 窺會議瑞使生歹意 販軍火中華髮橫財第324節 上年報內閣備對帳 聞報告女皇議流民第356節 進書房黃首相坐鎮 訪相府陳會長求援第15節 暗戰(一)第358節 衆學究行宮論園林 論教育御前起爭執108 爲謀權東林起紛爭受牽制復興心生惱第八節171 慶親政法王開舞會不解世俄使惹笑話120 弘武帝外交改陋習衆大臣陸海做選擇第11節 驚變(二)第30節 編制第11節 大同義軍(上)第277節 接命令哥薩克出動 克城池蒙古兵燒殺第12節 湄公河畔天朝揚威新月城下諸侯臣服190 爲大局復興黨定計求合作倭國使赴朝第240節 中華使會場巧周旋 詹姆斯跨海送情報第294節 龔紫軒書房析局勢 弘武皇御園見公爵203 爲解壓中華忙移民承夫志女皇設基金101 王夫之傲評西夷制弘武皇悉解憲政術61 齊聯手王罡籌農校釋新政衆儒探淵源第320節 整股市議員出主意 爲壟斷倆商揣聖意第十三節第12節 湄公河畔天朝揚威新月城下諸侯臣服第34節 密使第十八節第17節 國會(一)第260節 借修法儒道首爭鋒 關國事皇子收報紙第33節 求援第333節 遊印度公爵探虛實 爲債務英使見邦德128 化糾紛國會終冰釋揚國威敖廣抵江口楔子第5節 奇貨可居第14節 廢宦官朝野起波瀾修女訓女主彰女德第278節 蘇赫巴魯心窺火炮 米哈伊爾終明敵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