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科技(上)

正所謂一石激起千層浪。

這篇文章無論從立意角度還是行文角度,都略顯生澀,如果由周霆震、鄭玉等儒林名宿們來品評的話,恐怕連縣學考試都不會讓其通過,然而,文章末尾那句疑問,卻立刻在揚州城內外引起了軒然大波。

第一批看到文章的儒生,習慣性地就去問罪於刊載文章的那家報紙《春秋正義》,但發現其是舉國上下爲數不多還能替儒林發聲的通道之一後,就迅速將問罪目標轉向了文章的執筆人。

怎奈令他們非常鬱悶的是,執筆人只按照慣例在文章末尾留了個假號,青丘子,具體是誰,卻根本無從查起,想方設法找到報紙的掌櫃和當天負責審閱報紙的幾個讀書人,後者則非常尷尬地承認,最初做審閱時只是草草看了前半段,所以稀裡糊塗地就下令付梓了,萬萬沒想到,那個青丘子狡詐到了如此地步,居然讓文章的後半段的立意走向了與前半段截然相反的方向。

找不到罪魁禍首怎麼辦,當然是立刻發文去將這篇《原禮》駁得體無完膚,好在眼下揚州城內大家雲集,倒不缺乏運筆如山的儒林名宿,於是乎,就在《原禮》刊發後的第五天,本該每旬一期的《春秋正義》就又臨時增發了一期,八個版面上,刊登滿了由周霆震、鄭玉、王翰等名宿寫的文章,引經據典,將《原禮》中的內容逐條批駁。

結果不這麼幹還好,新增發的《春秋正義》一出,整個儒林轟動,兩千多份報紙當天就被搶購一空,書鋪老闆趕緊又臨時加印了三千多份,依舊供不應求,許多買不到報紙的人,甚至不惜花大價錢從縣學中僱傭學子謄抄,也要留一份做永久珍藏。

畢竟執筆的都是當世名流,全天下任何一家書鋪,想同時讓如此多的才子爲其寫文章,基本沒有可能,而《春秋正義》偏偏做到了,並且題目立意都一模一樣,即便不支持其中觀點,拿回家去,也可以給孩子當作範文參考,如此一舉兩得,那期《春秋正義》如何能不賣得揚州紙貴。

這世界上,對金錢最爲敏感的就是商人,當發現以往鮮有人問津的《春秋正義》忽然變成了搶手貨之後,淮揚地區的其他幾家私辦報紙,如《揚子江軼聞》、《兩淮雜事》等,立刻投入了戰場,於是乎,一家家報紙各自組織人手,東西效顰,關於禮與仁之間的話題,層出不窮。

只可惜,由於平素過於專注於街頭巷尾的緣故,大多數報紙都因爲品位太低,很難入大儒們的法眼,所以根本請不到什麼名家,勉強拼湊出來的東西,看起來也驢脣不對馬嘴,刊發之後,銷量不增反降,真是鬧了個貽笑大方。

賠錢的買賣,商販們當然不願意做,正當大夥後悔的幾乎跳腳之際,幾家報紙卻同時收到了青丘子的第二篇文章,“說仁”。

比起上一篇《原禮》來,這篇文章的文筆就提高得太多了,並且不再像先前一樣遮遮掩掩,並且開篇就向如今盤踞在揚州城內的名流宿儒們發出了問詰。

文章依舊引經據典,文四駢六,想完全讀懂並不容易,但刨除那些複雜的旁徵博引後,大體的意思卻簡單而清晰,子曰:“當仁,不讓於師”,所以青丘子身爲晚輩,就有足夠的理由,跟前輩名宿們一較短長。

這不是不尊師重道,也不是自不量力,而是要捍衛聖人之本意。

而《春秋正義》刊發了青丘子的《原禮》之後,卻將《說仁》拒之門外,明顯是背叛了聖人之言,也辜負了其報刊之名,那些在《春秋正義》上撰文批駁青丘子,卻不肯讓青丘子發出聲音的名宿們,則要麼是膽怯理虧,要麼是蓄意曲解聖人的經典,試圖以己之昏昏使人昭昭。 щшш⊕ ттkan⊕ ¢ O

罵完了名流了宿老,青丘子筆鋒一轉,直奔主題,理直氣壯地自問自答,何爲仁,聖人在《論語》裡頭其實說得非常明白,“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在這方面,聖人將他的本意表達得極爲清楚,人和人之間完全是平等的,按照聖人的觀點,人人各盡其知能,才力,各得分願,則大道將興,雖爲父者,不得以非禮束縛其子,而論其他乎。

而接下來,青丘子又借題發揮,由聖人之仁,引申到揚州乃至全天下義軍都在做的事情,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沒有人天生喜歡被當四等賤民對待,更沒有人天生喜歡受奴役,所以,紅巾軍起義,就是順應的聖人之仁,具有無法反駁的正義性。

而淮揚當前所信奉的人人生而平等,就是仁的具體體現,“蓋非談平等,則不能去奴隸心,非示衆生可爲聖賢,則則不能去退卻心,進而欲求大道而無望。”

衆人皆可爲聖賢,乃亞聖孟子所云,非青丘子首創。

亞聖孟子以爲,“人皆能爲堯舜”,堯舜於堯舜不分高下,則人與人之初生而平等。

聖人曰,“有教無類”、“學而優則仕”,則是平等的條件下,後天努力不同,而給予那些肯努力向上者,出仕,去更好地推行“仁”之道,聖人最初,就不認爲有人天生便可以高高在上,讓大夥出仕,也不意味着他們可以隨意踐踏同族。

聖人希望門下弟子,相處以友,取長補短,平等互助,即便聖人曾推崇以禮治世,退一步講,聖人的門下弟子之間,儒生與儒生之間,在聖人眼裡絕對平等。

若是聖人門下子弟繼承聖人絕學,認同彼此之間的平等,那“推己及人”,儒林子弟與非儒林子弟,也沒有互相奴役的道理,聖人講究“有教無類”,若是全天下百姓都了讀聖賢書,皆爲聖人門下的子弟呢,則平等之道必然大行,天下必然大治

“這,這簡直就是雪中送炭。”《兩淮雜事》的掌櫃周珏的哪管文章的觀點對不對,沒等將一篇《說仁》文章讀完,就意識到了,自己獲得一個翻本機會,隨即也不管什麼上旬還是下旬了,迅速組織人手,將此文在報紙下一期的頭版付印,同時,在報紙上最上方專門用最大字號寫了一個標題,青丘子舌戰羣儒。

聰明人可不止他一個,第二天,與最新新版的《兩淮雜事》同時,另外就有四家報紙,都將《說仁》放在了頭版,而看熱鬧的從不嫌事兒大,發現有幾家報紙同時對《春秋正義》展開羣毆之後,許多原本對此話題不感興趣的市井百姓也紛紛掏出餘錢,去買份報紙去查探究竟。

大夥都看得懵懵懂懂,分辨不出對錯,但不可否認的是,青丘子的《原禮》和《說仁》與名宿們反駁他的文章,同時傳遍了整個淮揚,並且還隨着商販和報紙的腳步,迅速向全天下快速傳播。

而《論語》中的“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有教無類”等名言,以及《孟子》中,“人皆可以爲舜堯”“君視臣如草芥,則臣視君如寇仇”等警句,也迅速以另外一種解釋被廣爲人知。

“曲解聖人之意,其罪當誅,當誅。”揚州城最大的一家客棧的上房裡,師山先生鄭玉揉着一份《兩淮雜事》,恨不得將青丘子的肉身從報紙中揉出來,然後依“夫子誅少正卯”之舊例,當場砍死。

“當誅,當誅。”

“必須把他找出來,驗明正身,然後綁到夫子廟前處以極刑。”

“還有這幾家報紙的掌櫃和東家,也必須追究到底。”

伯顏子忠、曹彥可、韓因等次一級名儒紛紛擦拳磨掌,怒不可遏,如果此事發生於淮揚之外,大夥絕對可以將報館掌櫃、東家扭送官府,然後逼着他們找出到底誰是青丘子,處以私刑,過後官府非但不會追究,反而會認爲他們捍衛了儒林正道,加以大肆褒獎。

而在淮揚,衆人的願望就很難實現了,首先,他們各自身後的人脈,都對此地鞭長莫及,其次,街頭巷尾不停走來走去的那些黑衣人,也絕不會容忍任何私刑,在他們眼皮底下發生,、

“最可惡的是那《春秋正義》。”忽然間,有人調轉劍鋒,直奔大夥身後,“要不是它先刊發了青丘子小兒的文章,我等豈會如此進退維谷。”

正所謂一語驚醒夢中人,大夥瞬間就感覺受到了出賣,幾乎個個怒髮衝冠,如果《春秋正義》不疏忽,大夥就不會撰文反駁青丘子,而青丘子的謬論,就不會像現在一樣傳播的人盡皆知,《兩淮雜事》、《揚子江軼聞》這些不入流的小報,就不可能找到機會渾水摸魚。

“那,那《春秋正義》哪裡是疏忽,分明是爲了錢財而公然愚弄我等。”有人在猛醒之後,循着同樣的思路,迅速得出一個驚人的結論。

事到如今,除了青丘子這個罪魁禍首之外,收益最大的,無疑是《春秋正義》的背後東家,沒多花一文潤筆,就請了如此多名宿爲他撰稿,讓《春秋正義》從原本苟延殘喘的狀態,轉眼間躍居淮揚三大報紙之一,而最可惡的是,那報紙掌櫃居然忘恩負義,公然聲稱,接下來幾期,他們要同時將儒林名宿們的文章,和青丘子及其支持者的文章,並列刊刻發行,絕不再輕易授人以柄,毀了報紙和諸位才子的名聲。

“要不是我等,它怎麼可能起死回生,。”

“說是不授人以柄,分明是巴不得我等跟青丘子永遠爭執下去,他好坐收漁利。”

“該死,其心當誅。”

“當誅,當誅。”

剎那間,大夥就發現了第二個該滿門抄斬的對象,恨不得立刻拔出刀來,將其亂刃分屍。

“其罪固然當誅,但吾輩如今身在匪窩,還是不要輕舉妄動爲妙,免得又像上次一樣,中了那朱屠戶的圈套。”儒林名宿周霆震年齡稍長,出身也相對寒微,所以想得更多一些,衝着怒不可遏的衆人拱了拱手,小聲提醒。

“呃。”衆人聞聽,先是衝着他怒目而視,隨即,就想起來老儒王逢被氣吐血的場景,那一刻,朱屠戶也是什麼都沒幹,由着他們折騰,而最後,他們卻落了個自取屈辱。

莫非,這又是朱屠戶的詭計,剎那間,衆人背後就冒出一股森然涼意。

肯定是,那朱屠戶老謀深算,估計此刻就等着大夥忍受不住,主動去觸犯淮揚那多如牛毛的苛法,然後他好將大夥捉拿治罪,名正言順。

呸,什麼不因言罪人,狗屁,找如此多報紙來圍攻大夥,撩撥大夥搶先動手,與因言罪人還有什麼差別,。

“的確,我等切不可輕舉妄動。”

“然,那朱屠戶最喜歡自我標榜公平公道,只要我等不上當,他多少還要顧忌着一些臉面。”

“如今之際,最好的策略,就是以不變應萬變,靜待時機。”

在場當中不少人,如老儒王翰,才子伯顏守中等,都曾經在官場中打過滾兒,熟知官府慣用的害人手段,沉吟片刻,相繼補充。

“那要等到什麼時候。”

“怕什麼,死則死爾。”

也有不少性格剛烈者,揮舞着胳膊反駁,既不能當面罵賊,又無法讓當地百姓明白什麼是大義,還每天看着自己荷包裡的錢流水般向外花,他們的耐心已經被消耗到了極限,所以寧願拼掉最?

?所有,好歹博取青史留名。

“不需要太久了,下個月,觀星臺就會落成,屆時,朱屠戶肯定會去江南。”師山先生鄭玉想了想,咬着牙說道,“集慶乃新下之地,百姓受朱屠戶的愚弄未深,而臨近集慶,便是吳越,天下才俊半數居於此,老夫就不信,聽聞朱屠戶歪解聖人之言,他們卻個個都無動於衷。”

“師山先生是說?”衆才子名流們微微一愣,遲疑着問。

“我等可一面於那青丘子論戰,一面四下奔走,聯絡同道,一起前往集慶,以逸待勞,若是那朱屠戶不來則已,若來,便讓他當場給天下讀書人一個交待。”師山先生鄭玉繼續冷笑,兩眼中緩緩涌現出幾道寒光。

“不妥,人心難測,一旦把朱屠戶逼入絕境,恐怕會流血漂杵。”老儒周霆震被嚇了一跳,連忙低聲提醒。

“就是要流血,那朱屠戶富甲天下,又頗董收買人心,若不流血,絕無讓天下人認清其真實面目的可能。”師山先生鄭玉點了點頭,臉上露出幾分捨生取義的決然,“諸君儘管放心,屆時某絕不藏於人後,不流血則已,若流血,則以鄭某始。”

注1:關於儒學和平等,就不都寫了,國學名宿熊十力有《原儒》一卷可供參考,若儒學能夠浴火重生,功歸他,過亦歸他。

第43章 那一扇門第24章 陰雲密佈第33章 異變(下)第215章 鬼域第306章 黃河賦(下)第2章 大潮(下)第137章 吳良謀的謀第149章 斯文第153章 一步之遙第41章 改元第16章 紫微(下)第46章 祿公第55章 破賊(下)第31章 討價還價(上)第21章 跨海第93章 英雄(中)第111章 迷團第46章 較量(下)第78章 算計(上)第63章 後路(中)第9章 暗戰(中)第290章 國策(上)第16章 清洗(上)第258章 鏡子(上)第239章 歧途第156章 工業第54章 破賊(中)第219章 無題第78章 算計(上)第58章 奇謀(中)第49章 先鋒(上)第78章 破軍(上)第62章 後路(上)第41章 改元第3章 我在哪第90章 將計就計(中)第77章 英雄不讀詩書第288章 天算(下)第39章 奪營(中)第5章 佛子第208章 義兵第162章 朱重八第96章 迎新(下)第26章 生意(下)第41章 伊萬諾夫第30章 與子同袍第15章 紫微(中)第8章 暗戰(上)第48章 較量(下)第238章 內訌(下)第135章 獨家買賣第12章 憤憤相惜第76章 謀劃第304章 黃河賦(下)第92章 獵殺第41章 吳家有女第288章 天算(下)第41章 轉身(下)第89章 將計就計(上)第11章 讀書人第47章 渡河(中)第8章 因果第58章 奇謀(中)第243章 神秘訪客第53章 春歸(下)第64章 苦戰(上)第40章 奪營(下)第46章 第一次財政危機第93章 渡河第59章 暴風雨第69章 秋露(下)第43章 名將第85章 收心第87章 趙君用第195章 聯盟第37章 獻寶第49章 朱重九賣甲第140章 奇襲第66章 爆發第18章 科技(中)第186章 張九十四第80章 算計(下)第216章 水師第58章 奇謀(中)第30章 與子同袍第66章 秋露(上)第93章 困獸第65章 苦戰(中)第8章 赴會(下)第318章 黃河賦(下)第5章 糊弄(下)第1章 春來(上)第91章 將計就計(下)第1章 廟算第71章 決戰(上)第318章 黃河賦(下)第25章 生意(中)第82章 華夏通寶第75章 山寨招聘會第6章 赴會(上)
第43章 那一扇門第24章 陰雲密佈第33章 異變(下)第215章 鬼域第306章 黃河賦(下)第2章 大潮(下)第137章 吳良謀的謀第149章 斯文第153章 一步之遙第41章 改元第16章 紫微(下)第46章 祿公第55章 破賊(下)第31章 討價還價(上)第21章 跨海第93章 英雄(中)第111章 迷團第46章 較量(下)第78章 算計(上)第63章 後路(中)第9章 暗戰(中)第290章 國策(上)第16章 清洗(上)第258章 鏡子(上)第239章 歧途第156章 工業第54章 破賊(中)第219章 無題第78章 算計(上)第58章 奇謀(中)第49章 先鋒(上)第78章 破軍(上)第62章 後路(上)第41章 改元第3章 我在哪第90章 將計就計(中)第77章 英雄不讀詩書第288章 天算(下)第39章 奪營(中)第5章 佛子第208章 義兵第162章 朱重八第96章 迎新(下)第26章 生意(下)第41章 伊萬諾夫第30章 與子同袍第15章 紫微(中)第8章 暗戰(上)第48章 較量(下)第238章 內訌(下)第135章 獨家買賣第12章 憤憤相惜第76章 謀劃第304章 黃河賦(下)第92章 獵殺第41章 吳家有女第288章 天算(下)第41章 轉身(下)第89章 將計就計(上)第11章 讀書人第47章 渡河(中)第8章 因果第58章 奇謀(中)第243章 神秘訪客第53章 春歸(下)第64章 苦戰(上)第40章 奪營(下)第46章 第一次財政危機第93章 渡河第59章 暴風雨第69章 秋露(下)第43章 名將第85章 收心第87章 趙君用第195章 聯盟第37章 獻寶第49章 朱重九賣甲第140章 奇襲第66章 爆發第18章 科技(中)第186章 張九十四第80章 算計(下)第216章 水師第58章 奇謀(中)第30章 與子同袍第66章 秋露(上)第93章 困獸第65章 苦戰(中)第8章 赴會(下)第318章 黃河賦(下)第5章 糊弄(下)第1章 春來(上)第91章 將計就計(下)第1章 廟算第71章 決戰(上)第318章 黃河賦(下)第25章 生意(中)第82章 華夏通寶第75章 山寨招聘會第6章 赴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