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黨爭

洪武時期,明朝已經出現了總兵官的稱呼,多爲一軍主帥。其後,總兵官日見氾濫。到南明時,總兵官已經多如牛毛。

儘管這樣,丹初能升爲副總兵,已是不次超擢。焦璉麾下諸將,只有馬起蛟爲總兵官,其他各將多爲副總兵。朱旻如、馮之驥資歷較淺,僅是副將。

丹初護駕有功,擢升爲廣西協守副總兵,心裡自然高興。

沒想到,永曆帝身旁傳來幾聲輕咳,正是司禮監秉筆太監龐天壽。桂林之戰時,龐天壽爲監軍太監,後前往奉天護駕。永曆君臣能從奉天逃脫,龐天壽出力甚大,故爲永曆帝所親信。

永曆帝會意,說道:“焦璉擊破清虜,龐天壽監軍有力、造炮有功,著賜一品冠服,提調漢土官兵。”

明朝宦官擅權,有識者痛心疾首。文臣之中,立即有一員御史越班出列,說道:

“本朝祖制,太監最高爲正四品。自英宗以後,我朝太監往往有越品級至一、二品者。其秉樞筆,督西廠,擅權干政,爲害不淺。

“位高者如王振、劉謹、魏忠賢、汪直者,顯赫一時,乃至建生祠、稱九千歲。其禍國殃民,神人共憤,至於株連九族。

“臣請皇上遵守祖制,約束中官,上可承太祖遺志,下可保全龐公公福壽官祿,豈不善哉?”

說話的人正是都察院陝西道御史劉湘客,陝西富平人,正直敢言,曾在奉天彈劾安國公劉承胤挾制朝廷。

劉湘客哥哥劉遠生爲戎政尚書,名義上掌理京營部隊。劉承胤投鼠忌器,不敢殺劉湘客,欲杖責劉湘客,羣臣力爭。劉湘客名聲大噪,爲時人所看重。

劉湘客話音剛落,底下議論紛紛,有反對的,也有贊成的,越說越離譜,越說越激動。永曆帝本就沒有主見,此刻更加煩擾。

馬吉翔侍立門外,隔在永曆帝與羣臣中間,說道:“皇上,臣斗膽說兩句。奉天時,朝廷受制於劉承胤。龐公公奮不顧身,隻身面見劉承胤老母,以忠義相激,君臣得以脫難。

“非常之功,當有非常之賞。非常之時,當有非常之舉。臣以爲,皇上聖明,龐公公功勳卓越,雖不能封爵,賞一品服、提調漢土官兵卻是可以的。”

都這種時候了,羣臣還在爭論不休,可見明朝的黨爭,已經病入膏肓。岑丹初大爲失望,透過霞光,他看到永曆帝滿目憂容,猶豫不決。

做皇帝的,要威福自操,纔有威望。明初太祖、成祖皆爲雄主,自然可以威福自操,乾坤獨斷。後期則有嘉靖帝,雖然隱居深宮,卻馭下甚嚴。像永曆帝這種,既無主見,又無威望,還如何中興大明?

這時候,就該首輔說話了。嚴起恆卻做起了和事佬,說道:“皇上,時間不早了。賞罰之事,明日再議吧。岑丹初敬獻酒食,請皇上準備進膳。”

天色漸黑,永曆君臣逃亡數日,酒食不繼。不少人飢腸轆轆,聽說丹初送來了行軍乾糧,個個兩眼放光。

永曆帝還識大體,下令平分乾糧。丹初也很慷慨,讓軍士在羅家店外生火煮粥。這種時候,一碗熱氣騰騰的白米粥,絕對是人間絕味。

有處房屋還算體面,大概有三間房。皇太后、諸妃嬪、皇子、皇女都擠在裡面,永曆帝坐在堂屋中間,左右隨侍著兩名太監。

屋外地面泥濘,諸臣胡亂找個東西墊坐,有人已經累極,乾脆坐於泥地之上。

喝過米粥,永曆帝心滿意足。望著滿天的繁星,他不勝感慨,把酒灑在地上,對諸臣說道:“他日太平,毋忘君臣此夕也。”

首輔嚴起恆對道:“皇上聖明,臣子忠義,太平指日可期矣。”

明知道他說的是假話,永曆帝還是笑了笑,說道:“先生說得是,君臣和睦,必有太平之時。”

三更時分,永曆帝就寢,屋門緊閉。

丹初鬆了口氣,正想回去休息,卻被嚴起恆攔住。

嚴起恆是浙江山陰人,崇禎年間進士,居官清廉,事主忠誠。永曆帝陷於奉天時,嚴起恆不離不棄,在朝野中名望很高。論者常把他和瞿式耜並稱,認爲二人分膺內外,可作師表。

只是,這兩人都缺少濟變之才,在此大廈將傾之際,始終拿不出切實可行的救時之策。尤其是嚴起恆,身爲首輔,職責更爲重大。

他到岑丹初拉到一邊,說道:“瞿閣老的奏疏,我已經看過了,請皇上還陛桂林,我會力成此事。我問你個問題,你要如實回答。”

丹初不明所以,鄭重地說道:“閣老儘管問。”

“你帶來多少兵馬?戰力究竟如何?”

原來是這事,丹初不假思索,答道:“共有五百兵馬,都是上過戰場的老兵。重甲騎兵約有一百名,鳥銃手約有一百名,所有人至少一人一馬。戰鬥力不容小覷,曾在桂林城下與清虜血戰,至今未有敗績。”

嚴起恆聽得將信將疑,要是明軍真有這麼厲害,還會一直丟城失地,還會被劉承胤挾於奉天嗎?

事到如今,他已經無計可施,只好寄希望於岑丹初,說道:

“這幾天,更多的敗兵會陸續來到古泥關,附近的瑤人、侗人也可能會蠢蠢欲動。萬一敗兵、瑤侗作亂,你這五百兵馬,有把握護駕嗎?”

這種事哪有把握,只不過拚命血戰而已。不過,岑丹初不想讓首輔起疑,便說道:“有把握。我軍雖少,卻爲百戰精銳,可以以一敵十,對付敗兵、瑤侗毫無問題。”

看丹初這麼肯定,嚴起恆也就放心了。

丹初忍不住說道:“閣老,古泥關彈丸之地,又遭亂兵洗劫,非駐陛之地。爲今之計,還是要請皇上儘快還陛桂林,主持中興大業。”

嚴起恆苦笑一下,不便多言, 只是說道:“天威難測,我們做臣子的,也不好妄加揣測。”

丹初明白了:永曆帝不願回桂林!桂林離清虜近,爲兵家必爭之地。永曆帝不敢回桂林,免得受到清虜的威脅。

堂堂一國之主,萬衆矚目,竟然如此怯懦!

話沒說完,就有緹騎來找。丹初只好辭別嚴起恆,跟著緹騎來到一處角落。

原來是馬吉翔來找,他低聲詢問丹初:“我竟不知,將軍何事結怨於龐公公?”

丹初手上有兵,倒也不怕龐天壽,說道:“幾個月前,桂林戰急,龐公公借寓廣西都司衙門。我帶兵到都司衙門請領武器,想是衝撞了他。”

馬吉翔說道:“龐公公有批紅之權,又提調漢土官兵,非同小可。此處是朝廷,龐公公深爲皇上信賴,你可千萬注意。”

“謝緹帥提醒。”

“丹初,你可有婚約在身?”

值此亂世,武夫地位提高,倒也成了各方爭取的對象。岑丹初心中得意,這次又是誰要拉攏他?永曆帝?皇太后?

“有婚約了,乃瞿閣老之女。”

“哦!”馬吉翔恍然大悟,沉默片刻才說道:“太后有一養女,今年十八歲,疏藩之後,少小無依,由太后撫養長大。今日,太后見你氣宇不凡,託我問詢於你。你若肯毀婚……”

若能娶個宗室之女,對自己的事業倒也不無裨益。只是,丹初已有婚約,便毅然拒絕了馬吉翔的提議:“我已有婚約,原訂於本月完婚。太后好意,實無福接受。”

馬吉翔笑笑,說道:“將軍乃厚道人。”

第152章 首登之功第189章 擊退清軍第一十四章 大變在即第一章 告急第八十一章 金秀土司第120章 情報局358.第358章 報仇雪恨第四章 敵襲第314章 首戰製勝第256章 以眾擊寡,以快製慢第274章 不鳴則矣,一鳴驚人第317章 反敗為勝第305章 爭取封王第170章 大局崩壞第228章 穴地攻城第343章 開啟民智第154章 飛奪黃花驛第162章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第402章 戰局關鍵吳三桂第九十一章 徵蠻將軍第228章 穴地攻城第199章 逼退清軍第307章 經略遇刺第116章 十兩撫卹銀第九十一章 徵蠻將軍第317章 反敗為勝353.第353章 珠瑪喇堅守贛州第287章 兵臨城下第110章 時局關鍵忠誠府第388章 大聖人再世第126章 夜襲第347章 除惡務盡第406章 三路出征第167章 聯姻土司第四十八章 稅賦之謎第384章 擴建水師第二十八章 破敵第298章 首蹶名王第122章 結交東勳第269章 巡撫雷瓊廉第159章 殺人誅心第243章 援剿大將軍第158章 大將之風第207章 滇桂兵爭第七十八章 教導第210章 生離死別第258章 中興銀行第395章 民心所向,則無所不可第227章 為國除奸第160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109章 英雄救美第416章 先克南昌第九十五章 大兵團之戰第七十六章 平等第246章 定計援粵第247章 要在水師369.第369章 岑丹初西進衡州360.第360章 三迭三勝第313章 變計東進第一十九章 勒捐第125章 五屯所第222章 水戰芻議第166章 辦公司378.第378章 釐定官制第400章 “糞刑”洪承疇第343章 開啟民智第一十八章 拆臺第340章 縱橫捭闔第195章 清軍急襲第251章 天降神兵第179章 滿虜來襲第179章 滿虜來襲第137章 九節十成炮 再議火器第193章 二攻全州第三十九章 番兵第一十章 點名第250章 焚燒船廠357.第357章 虎賁大敗第四十一章 東徵第138章 鄉飲酒禮第184章 反攻全州第206章 孫可望請封秦王第105章 雷霆之怒第116章 十兩撫卹銀第109章 英雄救美第105章 雷霆之怒第233章 寧國公第七十三章 訓話第148章 智取古漏關第七十五章 火槍揚威第261章 拒絕反攻第322章 奇襲羚羊峽第414章 鰲拜坐困武昌第161章 羞辱陳曾禹383.第382章 先湖廣後江西363.第363章 進取吉安第106章 內鬥失機第177章 屯兵興安359.第359章 輔兵逞威第144章 授旗
第152章 首登之功第189章 擊退清軍第一十四章 大變在即第一章 告急第八十一章 金秀土司第120章 情報局358.第358章 報仇雪恨第四章 敵襲第314章 首戰製勝第256章 以眾擊寡,以快製慢第274章 不鳴則矣,一鳴驚人第317章 反敗為勝第305章 爭取封王第170章 大局崩壞第228章 穴地攻城第343章 開啟民智第154章 飛奪黃花驛第162章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第402章 戰局關鍵吳三桂第九十一章 徵蠻將軍第228章 穴地攻城第199章 逼退清軍第307章 經略遇刺第116章 十兩撫卹銀第九十一章 徵蠻將軍第317章 反敗為勝353.第353章 珠瑪喇堅守贛州第287章 兵臨城下第110章 時局關鍵忠誠府第388章 大聖人再世第126章 夜襲第347章 除惡務盡第406章 三路出征第167章 聯姻土司第四十八章 稅賦之謎第384章 擴建水師第二十八章 破敵第298章 首蹶名王第122章 結交東勳第269章 巡撫雷瓊廉第159章 殺人誅心第243章 援剿大將軍第158章 大將之風第207章 滇桂兵爭第七十八章 教導第210章 生離死別第258章 中興銀行第395章 民心所向,則無所不可第227章 為國除奸第160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109章 英雄救美第416章 先克南昌第九十五章 大兵團之戰第七十六章 平等第246章 定計援粵第247章 要在水師369.第369章 岑丹初西進衡州360.第360章 三迭三勝第313章 變計東進第一十九章 勒捐第125章 五屯所第222章 水戰芻議第166章 辦公司378.第378章 釐定官制第400章 “糞刑”洪承疇第343章 開啟民智第一十八章 拆臺第340章 縱橫捭闔第195章 清軍急襲第251章 天降神兵第179章 滿虜來襲第179章 滿虜來襲第137章 九節十成炮 再議火器第193章 二攻全州第三十九章 番兵第一十章 點名第250章 焚燒船廠357.第357章 虎賁大敗第四十一章 東徵第138章 鄉飲酒禮第184章 反攻全州第206章 孫可望請封秦王第105章 雷霆之怒第116章 十兩撫卹銀第109章 英雄救美第105章 雷霆之怒第233章 寧國公第七十三章 訓話第148章 智取古漏關第七十五章 火槍揚威第261章 拒絕反攻第322章 奇襲羚羊峽第414章 鰲拜坐困武昌第161章 羞辱陳曾禹383.第382章 先湖廣後江西363.第363章 進取吉安第106章 內鬥失機第177章 屯兵興安359.第359章 輔兵逞威第144章 授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