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時局關鍵忠誠府

路過桂林,丹初自然要進城拜見瞿式耜。才進留守府,丹初就看見門口換上了白色的對聯,頓感心中不妙。

瞿共美匆匆迎了過來,小心說道:“夫人過世了。郝永忠兵亂時,夫人乘車到城外避難,病情加劇。孔有德入寇時,夫人病危,閣老正在北門督戰,竟沒有見上最後一面……”

人生無常啊,丹初心中生起一陣悲愴。二月底,他入府見到邵夫人,就覺得她氣色不好。沒想到,那次見面竟成了永別。

由岳母而想起瞿夫人,丹初心中的思念更加殷切。生逢亂世,身爲孤兒,他更加珍惜親情,更渴望闔家幸福。

這狗日的世道啊!若世道不太平,小民何來幸福?

來到正堂,瞿式耜正在處理公務。丹初連忙向他作揖行禮,說道:“閣老,我回來了。”

瞿式耜放下筆,起身回禮,笑道:“我計算日子,估摸着這兩天你該回來了。”

寒暄過後,丹初悲切地說道:“局勢剛有改觀,桂林才恢復太平,沒想到,丈母竟然離我等而去。”

“哎,”瞿式耜倒是很釋然,說道:“她身體本就不好,這番升入天堂,也算是徹底解脫了。你在前線帶兵打仗,我不忍告訴你。”

兩人沉默片刻後,瞿式耜忽然話鋒一轉,問道:“琢如,聽人講,上帝託夢於你,授你以番語?”

丹初微微一笑,說道:“是的。不過,上帝授我以英咭唎文,而非佛朗機文。”

瞿式耜雜學百家,見多識廣,既信奉儒教,也信奉天主教。番人都奉丹初爲上帝的先知,他又該如何對待這個女婿?

卻見他沉默片刻,說道:“看來,耶穌教將來會勝過天主教,英咭唎也將勝過佛朗機。”

明人把西班牙、葡萄牙混稱爲佛朗機。至晚明時,佛朗機是當之無愧的歐洲霸主。天主教(羅馬公教)勢力最強,廣派傳教士來華傳教。

丹初被瞿式耜的睿智所觸動,說道:“閣老所言極是。羅馬教廷承認,我國之上帝,與天主教之上帝本爲一人。上帝授我以英咭唎文,想是要彌合耶穌教與天主教之間的裂隙,乃至要促成儒、釋、道、教之統一。”

瞿式耜豁然開朗,眼中泛光,說道:“是的。中華文化博大精深,釋家入中華,隨即與儒、道相融合。天主教、耶穌教入中華,想必與釋家應無二致。”

丹初相信,華夏文化有着頑強的生命力。縱觀歷史,哪怕外族入侵中原,也很快會被華夏文化同化。天主教同樣也不例外,傳教士也好,番兵也好,正好爲他效力。

哭祭過邵氏,丹初隨瞿式耜返回正堂。

瞿式耜嘆道:“夫人死前遺囑,想葬於常熟老家。我在七星山找了塊墓穴,暫厝於此。他日恢復中原,當移棺虞山也。”

落葉歸根,瞿氏夫婦雖爲天主教徒,仍舊恪守傳統禮制。瞿夫人從小在常熟長大,丹初身邊也有幾個常熟籍的幕僚,常聽他們談起虞山。

江南風物,令丹初不勝嚮往,他說:“江南義師如雲,太湖義師至今活躍。豫國公以江西反正,惠國公以廣東反正。魯王在舟山,寧波有四明山寨,福建有招討大將軍忠孝伯(鄭成功)。

“王光泰兄弟在襄陽、鄖陽抗清經年,與順軍餘部合成夔東十三家。西軍取雲南,已有歸順之心。只要皇上銳意進取,朝廷舉措得當,恢復中原仍有希望。”

瞿式耜更加樂觀,說道:“是呀!去歲至今,桂林三捷。堵閣部勇於任事,何督師威望素著。豫國公有精兵二十萬,惠國公領廣東,財賦充沛。形勢一片大好,大明中興可期矣。”

這……丹初可不敢苟同。

桂林三捷看似風光,實因清軍並未使出全力。第一次,恰逢嶺南三忠襲攻廣州,李成棟的主力不在桂林。第二次,逢王光泰兄弟在襄陽起義,襄陽爲天下重鎮,清廷震動,孔有德後路受到威脅,只得退回湖廣。第三次,金聲桓又以江西反正……

丹初追隨何騰蛟征戰四個月,對前線明軍的弊病一清二楚,萬不敢像何騰蛟那樣樂觀。

當着瞿式耜的面,他直言道:“閣老,恕我直言,何督師實無方面之才,馭將無術。滇師、桂師、楚師貌合神離,在全州、永州進展緩慢。

“豫國公反正,大明中興有望。但他棄南京而攻贛州,實爲一步臭棋,亦在走向死局。懇請閣老想辦法督促督師、惠國公出兵增援贛州。

“眼下,時局的關鍵正在贛州。贛州破,則江西全,贛州不破,則滿盤皆輸,中興無望矣!”

贛州溝通四省,“接甌閩百越之區,介溪谷萬山之阻,爲嶺海之關鍵,江湖之要樞”,爲兵家必爭之地。

州城三面臨江,城高牆厚,北宋時曾以鐵水澆鑄城牆臺基,易守難攻。從宋朝起,贛州曾發生過多次激戰,鮮有從正面攻克贛州者。贛州以此得了個別名,曰“忠誠府”。

山川形勝,犬牙交錯。滿清深諳這個道理,在贛南設置南贛巡撫、南贛總兵,低職高配,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這次金聲桓反正,贛州守軍屢有投降,但南贛巡撫劉武元、南贛總兵胡有升不肯歸順,以五六千兵馬據城頑抗。

劉武元本是祖大壽的部將,隨祖大壽一起降清,編入漢軍鑲紅旗,授世職三等輕車都尉。胡有升同樣是遼東降將,隸漢軍鑲黃旗,世職三等梅勒章京。

滿清馭將有術,劉武元、胡有升不敢投降,決定死守贛州。

金聲桓於三月十六日統十萬大軍,南下贛州,圍城三個月,至今未能攻克。

瞿式耜自然知道何騰蛟統御無方,也明白贛州的重要性。可丹初說贛州之戰關乎中興大局,又斷言金聲桓攻不下贛州,似乎危言聳聽。

“贛州彈丸之地,守軍渙散,不時歸降。豫國公以十萬大軍攻贛州,料想破城必矣。”

“不然。閣老想想,自北宋至今,可有以強攻攻破贛州的戰例?”

似乎沒有。

宋末,文天祥在江西起兵抗元,一度攻下汀州、興國,圍困贛州。元兵據守,天祥不能克,後被元朝援軍擊敗。

元末,陳友諒派將領幸文才圍贛州。幸文才圍城四月,數度強攻,始終無法攻克。最後,城內糧盡,城外無援,守軍譁變,幸文才纔算攻下贛州。

朱元璋與陳友諒爭奪天下,派大將常遇春攻贛州。常遇春勇猛,一向攻無不克,卻在贛州城下一籌莫展,除了圍困別無他法。半年後,守軍糧盡,不得已出降,常遇春終究拿下贛州。

似乎也有。

隆武二年四月,金聲桓尚爲滿清江西總兵官,派兵圍攻贛州。守軍負城頑抗,清軍不克。隆武帝聽說後十分高興,給贛州賜名“忠誠府”。到了十月,守軍內訌,金聲桓終究打下了贛州。

第274章 不鳴則矣,一鳴驚人第145章 陳邦傅借兵第一十一章 拜師第五十六章 廷爭第385章 交趾內亂第324章 以攻為守第四十八章 稅賦之謎第210章 生離死別第五十九章 夜校第336章 經略粵東第310章 大西軍出兵川湖第七十七章 火炮第334章 以蜀糧養蜀兵第386章 牛刀殺雞第八章 破陣第七十九章 寓教於樂第190章 無力追擊第七十一章 教導隊第104章 禍起蕭牆第399章 清軍崩潰第321章 轟擊木排第134章 籌議大學第255章 不請自來吳六奇第191章 義師歸附第244章 護駕大將軍馬寶第282章 親兵渡河362.第362章 逼死陳泰第七十七章 火炮第259章 北上三江口第225章 房緯小事,關系大業第300章 孔四貞第317章 反敗為勝第160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104章 禍起蕭牆第279章 收編忠貞營第299章 奇貨可居第134章 籌議大學第205章 蛇吞象第169章 武備學堂,龍門鑄將第213章 興學之議第312章 定計破敵第四章 敵襲第四十四章 進取永安第五十八章 納妾第207章 滇桂兵爭第四十章 陰結少年,挾洋自重第282章 親兵渡河379.第379章 郭都賢蒞臨集思堂第176章 薑瓖反正第283章 襲取塘站第五十八章 納妾第325章 連環爆破372.第372章 九迭十八層第297章 破城第八十三章 降服土司355.第355章 持重封鎖第七十四章 考覈第343章 開啟民智第三十七章 童子兵第一十章 點名第六十六章 完婚第八十章 合陣第231章 耿仲明畏罪自殺第六十章 土司第三十七章 童子兵第298章 首蹶名王第六十章 土司第305章 爭取封王第151章 雄關獨峙鎮南天第110章 時局關鍵忠誠府第137章 九節十成炮 再議火器第274章 不鳴則矣,一鳴驚人第204章 忠貞營進退兩難第345章 掃除文盲第163章 籌建水師第146章 天賜不取,必受其咎第389章 奇襲跳馬澗第331章 太后368.第368章 朱成功北上長江第260章 陸戰大捷第231章 耿仲明畏罪自殺第346章 微服私訪第八十四章 桂林告急第129章 破城第400章 “糞刑”洪承疇第162章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第136章 遙遙領先 擴產增效第412章 兵臨城下第七十八章 教導第191章 義師歸附第179章 滿虜來襲第262章 水師第二協第193章 二攻全州第201章 陡轉直下第116章 十兩撫卹銀第223章 解放賤民 發放軍餉第227章 為國除奸第247章 要在水師第243章 援剿大將軍第417章 破城在即
第274章 不鳴則矣,一鳴驚人第145章 陳邦傅借兵第一十一章 拜師第五十六章 廷爭第385章 交趾內亂第324章 以攻為守第四十八章 稅賦之謎第210章 生離死別第五十九章 夜校第336章 經略粵東第310章 大西軍出兵川湖第七十七章 火炮第334章 以蜀糧養蜀兵第386章 牛刀殺雞第八章 破陣第七十九章 寓教於樂第190章 無力追擊第七十一章 教導隊第104章 禍起蕭牆第399章 清軍崩潰第321章 轟擊木排第134章 籌議大學第255章 不請自來吳六奇第191章 義師歸附第244章 護駕大將軍馬寶第282章 親兵渡河362.第362章 逼死陳泰第七十七章 火炮第259章 北上三江口第225章 房緯小事,關系大業第300章 孔四貞第317章 反敗為勝第160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104章 禍起蕭牆第279章 收編忠貞營第299章 奇貨可居第134章 籌議大學第205章 蛇吞象第169章 武備學堂,龍門鑄將第213章 興學之議第312章 定計破敵第四章 敵襲第四十四章 進取永安第五十八章 納妾第207章 滇桂兵爭第四十章 陰結少年,挾洋自重第282章 親兵渡河379.第379章 郭都賢蒞臨集思堂第176章 薑瓖反正第283章 襲取塘站第五十八章 納妾第325章 連環爆破372.第372章 九迭十八層第297章 破城第八十三章 降服土司355.第355章 持重封鎖第七十四章 考覈第343章 開啟民智第三十七章 童子兵第一十章 點名第六十六章 完婚第八十章 合陣第231章 耿仲明畏罪自殺第六十章 土司第三十七章 童子兵第298章 首蹶名王第六十章 土司第305章 爭取封王第151章 雄關獨峙鎮南天第110章 時局關鍵忠誠府第137章 九節十成炮 再議火器第274章 不鳴則矣,一鳴驚人第204章 忠貞營進退兩難第345章 掃除文盲第163章 籌建水師第146章 天賜不取,必受其咎第389章 奇襲跳馬澗第331章 太后368.第368章 朱成功北上長江第260章 陸戰大捷第231章 耿仲明畏罪自殺第346章 微服私訪第八十四章 桂林告急第129章 破城第400章 “糞刑”洪承疇第162章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第136章 遙遙領先 擴產增效第412章 兵臨城下第七十八章 教導第191章 義師歸附第179章 滿虜來襲第262章 水師第二協第193章 二攻全州第201章 陡轉直下第116章 十兩撫卹銀第223章 解放賤民 發放軍餉第227章 為國除奸第247章 要在水師第243章 援剿大將軍第417章 破城在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