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天降神兵
屠殺就像一場瘟疫,一旦開始,就難以停手。殺人之外,又常常伴隨著搶劫、姦淫、鬥毆,直至軍紀崩沮,無法收拾。 明軍原計劃快打快撤,燒掉造船廠就立即返回三水。但造船廠毗鄰清遠港,港內多商鋪、商船。軍隊很快失控,將士闖進清遠港,到處燒殺搶掠。
馬寶驍勇善戰,畢竟是東勳將領,軍中不行教育,也就不能收放自如。將士已經殺紅了眼,爭相哄搶財物。
東勳餉銀不豐,欠餉積月,這次難得發個橫財,就讓兄弟們放縱一次吧。料想清軍防備空虛,應無大礙。馬寶無力約束軍紀,只得聽之任之。
申時,北方塵土飛揚,似有大軍來襲。
一名赤軍偵侯飛騎而來,找到馬寶,上氣不接下氣地說道:“爵帥,韃子來了,爲首的是副將高進庫。”
聽到“高進庫”三字,馬寶神色一動,問道:“怎知是高進庫?”
“打的旗號是‘都督僉事南贛左協副將高’。”
高進庫,陝西宜川人,原是賀人龍的部將,官副將。孫傳庭殺賀人龍,高進庫無所依傍,後投降滿清親王多鐸,隨洪承疇伐江西,駐贛州。
李成棟率東勳十幾萬兵馬兩攻贛州,都被守軍擊敗。滿清負責駐守贛州的,文臣爲南贛巡撫劉武元、巡道張鳳禮,武將爲南贛總兵胡有升、副將高進庫。
事後,高進庫加都督僉事,賜蟒衣一襲。以他的資歷和戰功,很有希望晉升總兵。這次南下增援廣州,高進庫正想借機立功,向平南王尚可喜邀寵。
兩次贛州之戰也在馬寶心中留下了陰影,胡有升、高進庫等滿清武將的名字,在他腦海中揮之不去。
敵軍來襲,部屬還在清遠港燒殺搶掠,倉促間難以迎戰。真是大意了,馬寶大爲懊悔,道:“傳令下去,立即收攏兵馬迎戰韃子。若有貪戀財物者,格殺勿論。”
馬寶麾下還有兩百親兵,召之即來,倉促間列陣迎戰。
清軍倏忽而至,前面皆爲騎兵,至少有五百騎。這支來自贛州的綠營兵盔甲鮮明,軍械精利,看起來甚是精銳。
他們曾經兩敗粵軍,繳獲了不少糧草器械,對戰東勳很有信心。主將高進庫自恃人多,揮軍搶先發起進攻。
明軍人少,勞師遠征,人馬疲乏,明顯不是清軍對手。馬寶眉頭緊皺,只得硬著頭皮應戰,好爲部屬爭取時間,加緊收攏士卒。
“嗖嗖嗖!”騎兵交戰,照例先是馬上騎射,各自發出一陣箭雨。
明軍箭矢不如清軍密集,未及接戰,已有十幾騎倒下。馬寶大爲震怒,越挫越勇,拍馬衝入敵陣,一條鞣鞭槍猶如蛟龍出海,在空中劈啪作響。鞭刃所及,敵軍非死即殘,七八步內無人能敵。
親兵士氣大振,齊聲吶喊,跟著主帥衝殺敵軍。馬寶這支兩百親兵,是他軍中精銳中的精銳,平時以家丁待遇厚養,戰時全靠他們廝殺拚命。
怎奈清軍人多,後續還有騎兵源源不斷地趕來。清遠城內守軍也得到消息,許爾顯親自督軍,坐渡船到北江東岸,配合高進庫反擊明軍。
馬寶還有六百騎兵,原在清遠港內搶劫,一時間收攏不齊。就算有士卒加入戰場,飽掠之後已無心戰鬥。
戰至酉初時分,明軍漸漸不支。馬寶身中兩箭,雖有盔甲相護,畢竟受了箭傷,勇武不再,威風大減。清遠守軍也渡過江來,加入戰鬥。
明軍再堅持下去,就有全軍覆沒的危險了。馬寶見狀,只得鳴金收兵,急向南方撤去。
騎兵來得迅疾,敗得狼狽。蓋因戰馬比人嬌貴,忍耐力不足。騎兵強行軍之後,人咬咬牙尚能堅持下去,戰馬馬力喪失較多,很難連續強行軍。
清軍騎兵卻無跋涉之苦,戰馬馬力尚足,可以加速追擊。許爾顯、高進庫合兵一處,自恃人多,決定放膽連夜追擊。 明軍且戰且退,剛開始還有隊形,沒過多久隊形便已渙散。酉正以後,天色漸黑,明軍急於撤退,更加狼狽。
所幸赤軍偵侯一直跟在馬寶身邊,爲他帶路,準備乘夜突圍。
有人向他獻計:“不如引兵向東撤去,與何標統合軍一處。何標統奇襲從化,想必已在撤退途中。兩軍合爲一處,當有把握擋住清軍。”
馬寶喟然長嘆,道:“我軍兵敗,皆因搶劫。士卒紛亂,各自爲戰,只知向南撤退。我若引兵東去,徒爲何標統增一累贅。且必有部屬不知,茫然南撤,爲韃子所殺。我已向大將軍求援,當收攏部衆,堅持南下。”
主帥義氣,衆人歎服,追隨馬寶南撤。馬寶亦不顧自身安危,堅持打著中軍旗號,不斷收攏敗卒。
入夜,清軍緊追不捨,舉著火把追擊。明軍草木皆兵,風聲鶴唳。
夜戰難度很大,雙方建制都已混亂,就算偶爾接戰,也大多是混戰。明軍的傷亡主要來自己方的踩踏和誤傷,來自清軍的殺傷反而很少。
天色大亮,馬寶回望身後,只剩兩百多騎。親兵死的死,散的散,只剩不到一百騎。清軍卻已迫近,喊殺聲清晰入耳。
“爵帥,背後有韃子!”
馬寶聞訊大驚,扭頭一看,果真見到一隊韃子,打著“許”字旗號,必是許爾顯的騎兵。
這個老小子出身於東江鎮,詭計多端,不知何時派遣了一支精兵,抄襲到了明軍背後。
馬寶眼前一黑,彷彿天要塌了。“結陣!”他大喝一聲,再度抽出鞣鞭槍,準備與清軍決一死戰。
剩餘兩百騎兵,自知死之將至,卻無一人敢降,自覺結成戰陣,背靠背,準備同時迎擊兩股敵人。
雙方鏖戰一刻鐘,明軍又損失不少。殘部已陷入重圍,再打下去必死無疑。馬寶只得選擇突圍,下令丟棄中軍大旗,先保住性命再說。
他極力鞭策坐騎,部下士卒也極力追隨。可敵軍也是騎兵,馬力更足。馬寶想突圍,又能突圍到哪去?
巳時,清軍再次追上馬寶,把殘餘幾十騎明軍團團圍住。馬寶再逞神勇,用鞣鞭槍連續擊殺十幾個清軍。怎奈部衆越來越少,他的力氣也越來越少,盔甲上紮了七八支箭矢,另有三處刀傷,血滲盔甲。
馬寶力竭,將要被執。卻聽見一陣急促激昂的天鵝喇叭聲,大地震動,似有無數騎兵奔馳而來。
“啪啪啪啪!”子彈如同密雨,清軍兩翼頓時人仰馬翻。
在戰馬上使用鳥銃?這種本事,普天之下只有索倫人會,怎麼會出現在粵東戰場上?
清軍披靡,自覺向北撤去。馬寶慌不擇路,急忙逃脫,卻見迎面大隊赤軍疾馳而來。赤色軍旗迎風招展,當中一面大旗,上書“寧國公援剿大將軍岑”,在晨光下熠熠生輝,耀眼奪目。
鐵騎如風,長矛如林,鞍甲耀眼,赤軍猶如天兵下凡,令馬寶震撼不已、感動萬分。他終於安心,全身力氣用盡,彷彿卸下了千鈞的重擔,從戰馬上跌落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