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情報局

辭別魯可藻,丹初回到永安城,立即召集親信,部署機宜。

俞厚基照例留守永安,着重推進着佃納糧、增設鄉長兩項工作,小事自專,大事向瞿夫人請示辦理。

方以智率領步兵第二營,前往接收昭平。爲減小阻力,昭平保持現狀,暫不實施着佃納糧、增設鄉長兩項政策。丹初強調,昭平與永安州一樣,大小事務樣樣都要服從總兵府。

丹初將親率標營、步兵第一營,前往梧州護駕。監軍何雲隨行。

分劃已畢,衆人散去。丹初卻特意留下了馮加禮。

“老馮,這次開會,你知道我爲什麼要喊你參加?”

馮加禮在軍中管斥候,是事實上的情報總管。他略一思索,答道:“大帥擡愛,讓職下與聞機密,職下辦事亦能有的放矢。”

“嗯,說得好。”丹初問道:“依你看,皇上何時可以臨幸南寧?”

“這?”馮加禮吞吞吐吐,最後說道:“從永安至梧州,約有三百里陸路。若走陸路,標營三天可以到達,步營六日可以到達;若走水路,標營、步營四天內可全部到達。大帥明日就要率標營拔營,可見時間緊迫。照此推論,皇上大概將在三五天內臨幸梧州。”

“這是什麼話?”丹初啞然失笑,說道:“我不是要考問你算術,更不要你推論,而是想問你有沒有皇上行蹤方面的情報。”

馮加禮汗顏,說道:“職下屬實沒有。”

“永州那邊可有消息?”

“沒有。前兩天倒是聽商旅說,陳友龍糾合餘部,在武岡州與郝永忠開戰,戰敗。”

“李成棟要派兵迎駕,有沒有消息?”

“聽過一點風聲。”

“可知他何時迎駕,帶多少兵馬,在何地接駕?”

馮加禮一問三不知,生怕丹初怪罪,緊張地站了起來,說道:“大帥恕罪,職下屬實不知。”

“坐坐坐。”丹初招呼他坐下。

馮加禮卻愈發緊張,不敢坐下。

“你答不上問題,也情有可原,我不怪罪你。我且問你,目前我們有多少個夜不收?明哨多少個?暗哨多少個?”

夜不收、明哨、暗哨皆爲明朝邊軍偵察兵的稱呼。焦璉的兵馬皆爲陝西邊軍,稱呼相沿至今。

夜不收乏起一般的斥候,晚間無需隨士卒收隊回營,故得此稱呼。明哨又稱尖哨,深入敵境,乘夷馬,操夷語,與夷人打成一片,身份暴露。暗哨又稱尖夜,是明哨的替補,在指定地點埋伏,着夷服,操夷語,隨時攔截夷兵。明軍形象地稱之爲“明哨如履虎穴,暗哨如履虎尾”。

“全部夜不收共有六十一人,其中明哨三十二人,暗哨十三人。”

三千多人的軍隊,共有六十多個斥候,比例已經不低了,足以應付一般的作戰需求。

丹初雄心勃勃,渴望獲得更多更新的情報。這年頭,比錢糧還重要的東西不多,情報信息可稱是其中一項。

“這些斥候,主要部署在哪些地方?”丹初問道,見馮加禮有些緊張,便說道:“沒關係,我只是覺得,軍中斥候還得加強。”

馮加禮眼前一亮,說道:“按軍中的規矩,斥候大都在百里之內,東至昭平,南至古眉寨,北至獵兒堡。西南是個例外,因我軍在金秀設置了礦監,斥候遠至兩百里外。”

“我軍很快要接管昭平,你有何打算?”

馮加禮不假思索,說道:“人準備在昭平上游一百里外的廣運堡設、下游一百里外的馬江鎮增設斥候。不過,這需要額外的經費。”

斥候要交際,要配給快馬,有時還有識字寫字的要求,所需費用不低。

陝西邊軍既要鎮守邊疆,還要與農民軍作戰,在斥候工作上很有經驗。李自成、張獻忠的農民軍,也都非常重視斥候工作。

馮加禮出身於陝西邊軍,對斥候工作還是有經驗的。

丹初神色堅定,說道:“經費這塊你不用擔心,我來想辦法。現在的問題是,我軍的斥候太少,分佈太近,獲取的情報太慢、太少,政府的塘報也時有時無。我兩眼一抹黑,幹什麼都抓瞎。

“咱們將來要幹大事,非加強斥候不可。如果我要在桂林、梧州、南寧、潯州四地增設斥候,可行嗎?對了,還有嚴關、鎮峽關。”

馮加禮心中一驚,鋪這麼大的攤子,大帥可真敢想。

在嚴關、鎮峽關部署斥候,可以獲取湖廣乃至江西方面的情報。湖廣的得失關乎戰略全局,江西則爲時局的關鍵。

潯州是陳邦傅的老巢。丹初志在廣西,將來必與陳邦傅發生衝突。

南寧地處鬱江平原,又有鐵礦,丹初心儀已久。

梧州緊鄰廣東,方便獲取廣東方面的情報。

只是,永安僻居內陸,交通不便。想在以上各地佈置斥候,就得增募人手,增加信使、馬匹,在沿途安排落腳點,代價太高昂了。

馮加禮不敢違拗丹初的意思,答道:“沒問題,但要增加不少人馬,經費也將激增。”

“你先估個數目。”

他盤算片刻,小心翼翼地說道:“我軍現有六十一個斥候,每月需經費一百多兩白銀,戰時一般要增加到二百兩。

“若要在以上各地派遣斥候,至少要增幕一百人馬,每月維持經費要增至三百兩,戰時將增至四五百兩。一年下來,至少需要四千兩銀子。”

丹初倒吸一口涼氣,四千兩銀子不是個小數目,可以買兩千支火繩槍了。

轉身一想,這兩年局勢多變,誰能搶先獲得準確的情報,誰就得搶得先機,就能爭取主動。用四千兩銀子加強情報工作,還是值得的。

丹初一咬牙,說道:“沒問題,四千兩就四千兩。你初次招募人馬,一次性要多少錢?”

“總得要一千兩。”

“我今晚就批給你。”

馮加禮大喜過望,說道:“謝大帥。”

丹初淡淡一笑,說道:“都是爲了昭永軍,何談謝謝?你總辦斥候,兢兢業業,心思縝密,我要謝你纔對。只是,斥候工作,或稱之爲情報工作,地位至關重要,需引起十足的重視。

“今後,你經費足了,人馬多了,責任也更將更重。我打算在中軍成立一個新機構,名曰情報局,你任局長,專門負責情報工作。

“情報局除了要在戰場上刺探軍情,還要深入敵後獲取一切有用的情報,還要離間敵人,還要處決叛徒。總之,只要是有利於我軍的,有害於敵軍的,情報局都可經理。”

第150章 釋放俘虜358.第358章 報仇雪恨第290章 兵臨嚴關第290章 兵臨嚴關358.第358章 報仇雪恨第165章 戰略轉移第125章 五屯所第284章 紅沙坳遇阻第285章 攻克紅沙坳第241章 次輔親迎381.第381章 朱成功兵敗南京第231章 耿仲明畏罪自殺第222章 水戰芻議第387章 攻克湘潭第123章 射禮第七十五章 火槍揚威第187章 氣定神閑第287章 兵臨城下第三十五章 泰州學派369.第369章 岑丹初西進衡州第108章 治軍之道第六十二章 面聖第345章 掃除文盲363.第363章 進取吉安第322章 奇襲羚羊峽第235章 啟發民智第122章 結交東勳第二十八章 破敵第165章 戰略轉移第150章 釋放俘虜第三十九章 番兵第二章 參軍354.第354章 圍點打援第八章 破陣第142章 半老徐娘第268章 逼降李明忠第129章 破城第343章 開啟民智第218章 水師大捷第234章 料敵於先第261章 拒絕反攻379.第379章 郭都賢蒞臨集思堂第三十四章 聽風亭論道第213章 興學之議第347章 除惡務盡第264章 驅逐馬吉翔第三十七章 童子兵第141章 威信不可稍減第二十二章 內訌第二十一章 練兵378.第378章 釐定官制361.第361章 野戰破敵第六十七章 獨立成鎮第八十八章 永歷帝出逃第162章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第九十七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259章 北上三江口第402章 戰局關鍵吳三桂第165章 戰略轉移第290章 兵臨嚴關第三十六章 督標左協第七十四章 考覈第212章 堵胤錫先斬後奏第169章 武備學堂,龍門鑄將第279章 收編忠貞營第109章 英雄救美第340章 縱橫捭闔第300章 孔四貞第253章 杜永和遣使求援第八章 破陣第199章 逼退清軍第279章 收編忠貞營第345章 掃除文盲第324章 以攻為守第144章 授旗第127章 擴軍第333章 浙閩大變第284章 紅沙坳遇阻第188章 清軍突破拒馬牆第一十章 點名第411章 傾巢出動第182章 報捷第133章 德之所在,天下歸之第415章 旗兵來援第407章 傾盡國力,與虜決戰第385章 交趾內亂第105章 雷霆之怒第303章 整編第343章 開啟民智第四十三章 處置俘虜第315章 清軍來援第240章 大明最大的敵人是自己第162章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第313章 變計東進第210章 生離死別第234章 料敵於先第177章 屯兵興安第七十五章 火槍揚威第246章 定計援粵第279章 收編忠貞營
第150章 釋放俘虜358.第358章 報仇雪恨第290章 兵臨嚴關第290章 兵臨嚴關358.第358章 報仇雪恨第165章 戰略轉移第125章 五屯所第284章 紅沙坳遇阻第285章 攻克紅沙坳第241章 次輔親迎381.第381章 朱成功兵敗南京第231章 耿仲明畏罪自殺第222章 水戰芻議第387章 攻克湘潭第123章 射禮第七十五章 火槍揚威第187章 氣定神閑第287章 兵臨城下第三十五章 泰州學派369.第369章 岑丹初西進衡州第108章 治軍之道第六十二章 面聖第345章 掃除文盲363.第363章 進取吉安第322章 奇襲羚羊峽第235章 啟發民智第122章 結交東勳第二十八章 破敵第165章 戰略轉移第150章 釋放俘虜第三十九章 番兵第二章 參軍354.第354章 圍點打援第八章 破陣第142章 半老徐娘第268章 逼降李明忠第129章 破城第343章 開啟民智第218章 水師大捷第234章 料敵於先第261章 拒絕反攻379.第379章 郭都賢蒞臨集思堂第三十四章 聽風亭論道第213章 興學之議第347章 除惡務盡第264章 驅逐馬吉翔第三十七章 童子兵第141章 威信不可稍減第二十二章 內訌第二十一章 練兵378.第378章 釐定官制361.第361章 野戰破敵第六十七章 獨立成鎮第八十八章 永歷帝出逃第162章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第九十七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259章 北上三江口第402章 戰局關鍵吳三桂第165章 戰略轉移第290章 兵臨嚴關第三十六章 督標左協第七十四章 考覈第212章 堵胤錫先斬後奏第169章 武備學堂,龍門鑄將第279章 收編忠貞營第109章 英雄救美第340章 縱橫捭闔第300章 孔四貞第253章 杜永和遣使求援第八章 破陣第199章 逼退清軍第279章 收編忠貞營第345章 掃除文盲第324章 以攻為守第144章 授旗第127章 擴軍第333章 浙閩大變第284章 紅沙坳遇阻第188章 清軍突破拒馬牆第一十章 點名第411章 傾巢出動第182章 報捷第133章 德之所在,天下歸之第415章 旗兵來援第407章 傾盡國力,與虜決戰第385章 交趾內亂第105章 雷霆之怒第303章 整編第343章 開啟民智第四十三章 處置俘虜第315章 清軍來援第240章 大明最大的敵人是自己第162章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第313章 變計東進第210章 生離死別第234章 料敵於先第177章 屯兵興安第七十五章 火槍揚威第246章 定計援粵第279章 收編忠貞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