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630章 眼前稀有

楊昌樂見溫玉華已經說完。拉了一下萬臨山,站起身來:“既然如此,老朽就告退了。溫姑娘請好好休息。”萬臨山跟着站起身子:“我也下去了。您多保重。”

因爲溫玉華青城之行事關重大,故此儘管溫玉華已經分析出沒有危險,萬臨山、楊昌樂二人仍然在不停地思考。這樣一來,腳步就慢了。剛走過三個帳篷,就聽遠處溫玉華喊道:“招弟──再招──你們上哪兒去了?”

二人一聽,暗道不妙,莫非又丟失了軍師的姐姐。當即運起神功,注意傾聽。但聞溫玉華咕噥道:“哼,敢不聽我的命令。等兩位軍師回來,我告訴她們,看她們怎麼處置。”

溫玉華話音剛落,雷再招的聲音立即響起:“哎,師姐,我們在這兒哪!您可千萬別告訴三妹四妹。”接着是雷招弟的聲音:“這帳篷頂上,雖說出了帳篷,卻仍然在帳篷的範圍之內的。我們可沒到別的地方去。”

聽到這裡,萬臨山、楊昌樂二人都長吁了一口氣。萬臨山道:“奇怪。她們是軍師的親姐姐,溫姑娘還擔心她們骨肉情深,一時衝動呢。看這樣子她們怎麼不急呀?”

楊昌樂道:“或許她們的漠不關心是假裝的。在老夫看來,她們定是想哄得溫姑娘放鬆看管,然後想偷偷地進城救人。”

“嗯──有道理!”萬臨山不由得豎起了大拇指。

次日,溫玉華、雷招弟、雷再招攜帶精鋼盾牌及長短兵器,率領中軍展示軍儀的百名騎兵小隊來到青城山。

“兩位師妹,”溫玉華指着建福宮門內大聲問道:“你們看,第三進的大雄寶殿怎麼變成三皇殿了?”

其實三皇殿遠在山上,在建福宮門口根本就看不見。然而雷招弟卻應道:“師姐有所不知。這青城山近年來了個老道,說是要創立什麼天師道。一朝天子一朝臣,一個老道一串名。想必就是那個老道改的名字。”

溫玉華拉住馬繮,道:“我輩修煉之人,遇佛磕頭,遇觀進香,乃是本份。走,我們進去看看。”

雷招弟、雷再招跟着下了戰馬。雷再招對騎兵隊長譚新竹吩咐道:“你們小心看好我們的戰馬,尤其是我這匹,丟了可是賠不起的。”一轉頭:“哎──等等我。”追上雷招弟,“大姐身上帶錢了沒有?”

就這樣,三人說笑着進了建福宮。

溫玉華駕輕就熟,很快就找到了張道凌。

“天師洞內,我本不該與道長談世俗的事情。”在完成了香客與道家的通常禮節之後,溫玉華立即地向張道凌說道:“但事出突然,又相當嚴重。我不得不向道長討個主意。請道長務必允許。”

“本來我是不許的,但不許又有何用?姑娘武功高強,手握兵權,貧道又怎麼攔得住?三位姑娘,請往這邊來。”

張道凌領着三人。轉彎抹角,來到一間小石屋。沒有喚道童奉茶,四人就這樣坐了。然後,張道凌說道:“天下紛紛,都爲名去;世上擾擾,皆奔利來。有所求,必有所憂,貧道既未能讓姑娘放棄所求,又怎能讓姑娘放下煩憂?姑娘有什麼話,這就請講吧。”

“打擾道長清修,實是不該。來,招弟、再招,你們也來行個禮。”

“勿須多禮。”

“我要說的有兩件事。”溫玉華多行一禮,這才說道:“四川萬萬民衆,選五百人作爲代表;五百人中又有四百多人一再連任。這閉合堂到底能否代表百姓,一直是我們的擔憂。最近,他們又藉口爲了能隨時調解官府各司的紛爭,成立了常執會。常執會作爲一種常設機構,直接凌駕於官府各司之上。雷絕招曾說,常執會九名執事相互輒鬥,很快就會變作一個人。這樣一來。就有違當初張永大人設立閉合堂的初衷了。

“繼閉合堂成立常執會之後,官府其餘各司也相繼成立了名稱各異的常執會。然後,功勞由具體的官員擔當,過失就推給了常執會。由於法不責衆,就形成了有功無過的局面。因此,第一件事,我想問道長常執之會是否應該取消。

“第二件事,是爲了兩位軍師。從二月出兵到現在,經過了九個月。四川軍隊在兩位軍師的率領之下,兵力從十五萬增至八十五萬。在不傷一兵一卒的前提之下,我們逼降了吐蕃、西夏兩國。此外還強行請到了龜茲、回紇兩國的儲君作爲人質。與大理打過一仗,當時道長就在城內,詳情想必知道。本月初,大理已送來了降書順表,現在尚未接管。兩位軍師的功績,說蓋過日月,實不過分。

“是非,來源於情海戰役。那是一個縱橫三四百里的冰湖。我軍當時把吐谷渾全國軍民和西夏軍隊引到湖心的一座山上。然而,當我們順利逼降了西夏軍隊之後,火山突然爆發。在兩位軍師的調度之下,我軍全體將士包括西夏降兵在內全部脫險,而吐谷渾百萬軍民卻只有三百餘人逃出性命。

“那是個意外,真的是個意外。但是,爲了整頓軍心,爲了有利於今後的戰爭,兩位軍師故意散佈言論,就好像吐谷渾全國軍民是死在四川軍隊的手裡一樣。

“這一次,我軍南下接收大理,經過成都。閉合堂常執會假借百姓想瞻仰軍師之名。將兩位軍師誆進成都,然後軟禁了起來。此外,他們還處處設置障礙,干擾軍隊的行動。連啄木鳥的焦任,也公然與軍隊反目。今日之所以到此,就是因爲閉合堂要我到後山接回聖駕,而路經此地。他們就是要我離開大軍,好殺了我這個總指揮。在解除軍隊的威脅之後,他們必將對兩位軍師下手。針對這種情況,我已經向江湖營健兒說出了啄木鳥的弱點,並對刑司的莫正儀宣稱,如果閉合堂不放軍師出城,早晚我必將成都夷爲平地。但那只是說說而已,我根本就不能那樣做的。到底怎樣才能救回軍師,還望道長指點。”

張道凌聽了,卻似乎並不震驚,只問:“你所說的軍師,就是她們二人的妹妹?”三人點頭示意。張道凌道:“你二人尚且乳燕出谷,雛鶯展翅。你們的妹妹自然比你們還小,怎麼就有如此之異能,莫非是曾經拜了什麼高人爲師?”

雷招弟欠身答道:“回稟道長,他們沒有另外拜師,學的是家傳的武藝。”

“道長問的是兵法。不是武功。”溫玉華道:“這個問題我也很想知道。”

雷招弟躊躇了一下,答道:“我家重男輕女,沒有請教書先生。不過我家很有錢,三妹四妹她們自己就買了很多書。也許,他們的兵法是從書中學來的。”

張道凌點頭道:“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一本書就能提供一隻觀察世界的眼睛,提供一種看法。不過,且不說盜世欺名之作,就只論名家之經典,亦不乏相互衝突和自相矛盾。能夠在浩瀚的書海之中,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這兩位軍師的確是天降奇才。”繼而話鋒一轉,又道:“貧道想知道的並不是這些。一門學問,到了極高的境界,其本身就有很大的吸引之力。然而,在學習的初期,卻懵懵懂懂,百事不懂,味同嚼蠟。兩位軍師小小年紀,不可能立下什麼濟世救民之宏願。在沒人督促的情形之下,不知是什麼力量,促使她們刻苦鑽研、堅持不懈的?”

雷招弟答道:“道長說的這些學問太高,我聽不懂的。”

溫玉華道:“師妹,絕軍師咬文嚼字你尚能聽懂,道長的話深入淺出,你怎會不懂。莫非有什麼隱情?”

雷招弟忙道:“沒有沒有,怎麼會有隱情。”

雷再招解圍道:“她倆太好強,又打不過我們,於是就只好學習兵法。”雷招弟接着附和道:“對,對。爭強鬥狠,是她倆一貫的德性。”

溫玉華道:“那麼辛苦,是給誰看的呀?”

雷再招道:“給爸爸看呀!爸爸總想生個兒子,我們就是要給他看看,閨女也不是好惹的。”

“好了。”張道凌打斷三人的閒扯:“現在大家都放鬆了。讓我來回答溫姑娘提出的問題。

“溫姑娘提出的問題有兩個,兩個問題的根源卻在一處。也可以說,這本來就是同一個問題。軍師之事,看起來是因爲情海戰役,實際上也是閉合堂及各司領頭之人權力鬥爭的結果。

“從道理上講,五百人組成的閉合堂本來是能夠代表萬萬民衆的。但是五百人的篩選很成問題。時間一長,篩選的標準便趨於固定。標準固定,人員也隨之固定。人員固定之後,慢慢地就有了特權。有了特權,他們就不能代表民衆了。早些時候,貧道對此就有所察覺,只因爲另無他法,也只得由它。

“常執之會,一望可知乃是不詳之物。它是閉合堂成員演化爲權貴之後所產的怪嬰。其實這也難怪。有這樣的母親,就會有這樣的嬰兒,就會有謀暗軍師這樣的舉動。對這樣的事情,你們現在只能兵來將擋,水來土淹。自然,這不是長久之計。就像洪水一樣,這裡堵住了,它又會從別的地方鑽出。惟一的辦法是疏導,也就是想出更好的治國之法,釜底抽薪,徹底改變現在的局面。然而貧道無能,卻無計可施。只能任由妖魔橫行天下。”

“難道,”溫玉華道:“真的就沒有辦法了嗎?”

張道凌道:“談何容易。千百年來,多少人殫精竭慮,想要探尋真正的治國之法。貧道何能,自然也未能尋到。不過,天生兩極,陰陽交替。樂極生悲,否極泰來,陰陽總是不斷地進行着轉化。也許就在無望之時,能盼來久旱之雨。”

溫玉華立即問道:“莫非道長新近又結識了什麼奇人?”

“你先別急。”張道凌道:“是有這麼一個人。其實這人到底是否能行,貧道也只是猜測。”

“那他定然風度高雅,談吐不凡,曾經與道長討論過治國之道了?”雷招弟問道。

張道凌道:“他是來求我的。當時他卑躬屈膝,看不出應有的風度。他說他有治國的良方。是何良方,貧道卻未加詢問。”

雷招弟道:“那,道長憑什麼認爲他的方法可能很高明呢?”

“那是因爲,他說他的方法能夠保國九十年。”張道凌道:“貧道依稀記得,當初張永尚以爲自己的方法能夠保國千年。就憑他這點自知之明,貧道就猜測,他可能就是我們的希望。”

“既然如此,又爲何不加詢問,就把他給攆走呢?”雷招弟道。

“不經磨難,不成大器。我已給他設下難題,要考一考他。”張道凌道:“他如果經受住考驗,方有長談的必要。若經受不住,談之無益。”

雷再招道:“不知道長給他設下什麼樣的難題?說不定還難不住我呢。”

“是嗎?”張道凌道:“他要貧道以天師道的名義重新出山,我就要他去請尊師出任天師道的副教主。”

請無玫出任天師道副教主,雷再招可萬萬不敢,當即嚇得吐了吐舌頭。

溫玉華道:“不過,師父與道長一向交好,萬一我師父不加刁難,一下子就答應了呢?”

張道凌道:“這個倒不用擔心。那人剛走,你師父就來了。原來你師父早就在暗中得知了他的一舉一動,已經知道了此事,肯定不會輕易答應的。那人昨日剛去,你們現在上山,應該還能碰上。”

“我可要仔細瞧瞧這人長的什麼模樣。”雷招弟道。

張道凌又道:“說起這人,你師父還知道他的家底。他就是峨嵋派掌門渡元禪師,也就是曾經化名李舜,聚衆造反,後來被王濟恩打敗的那位。”

“哦?”溫玉華想道,原來只是敗軍之將。不過又想,能戰者如雷又招、雷絕招卻不能治世,能治世如張永卻不能打仗。

第二卷 第482章 江閣煙鴻第二卷 第452章 星橋東西第二卷 第229章 先當陸軍第二卷 第197章 攻城策略第一卷 第18章 當街殺人第二卷 第119章 酒能亂性第二卷 第606章 惱人情味第二卷 第200章 斬了劉虞第二卷 第213章 再得一人第二卷 第381章 流水春遠第二卷 第614章 粉金裁雪第二卷 第335章 溼雨穿花第二卷 第808章 黃花衰草第二卷 第155章 老哈河畔第二卷 第418章 人閒玉簟第一卷 第17章 又下北海第二卷 第262章 結義閻柔第二卷 第232章 孫策毒計第二卷 第274章 數字名字第二卷 第743章 弄妝試巧第二卷 第130章 呂布來投第二卷 第331章 錦籜參差第二卷 第307章 糧食生產第二卷 第125章 反反劫營第二卷 第390章 月細風尖第二卷 第661章 兩竿紅日第二卷 第483章 露蕊煙叢第二卷 第96章 三部聯軍第二卷 第460章 年華偷歇第二卷 第52章 劫後重逢第二卷 第365章 涉方成趣第二卷 第415章 睡容初起第二卷 第710章 漸天如水第二卷 第775章 情多是病第一卷 第12章 狹路相逢第二卷 第544章 終欠峰巒第二卷 第358章 飛紅半溼第二卷 第266章 整體戰略第一卷 第50章 毛城縣令第二卷 第91章 五部混戰第二卷 第622章 悵望林泉第二卷 第655章 亂鋪金蕊第二卷 第377章 蘭英凝念第二卷 第730章 玉葉騰芳第二卷 第478章 南望亭丘第二卷 第316章 撞擊巨船第二卷 第202章 關羽零碎第二卷 第783章 素景衰殘第二卷 第82章 孫堅返回第二卷 第818章 羅幕輕寒第一卷 第10章 陣前遊說第二卷 第537章 長門深鎖第二卷 第485章 閒臥殘春第二卷 第375章 輕泛花浮第二卷 第492章 路隔秋江第二卷 第773章 食薄田賦第二卷 第633章 平康小巷第二卷 第95章 就不開關第二卷 第812章 疏雨西風第二卷 第315章 未奉軍令第二卷 第372章 繭館綢繆第二卷 第560章 鼓角亂雲第二卷 第601章 暖律潛催第二卷 第489章 滿面殘紅第二卷 第343章 星拱嚴更第二卷 第196章 黑山主力第二卷 第141章 兵潮涌動第二卷 第53章 安排縣治第二卷 第640章 花面爭紅第二卷 第458章 卷地江流第二卷 第250章 平定江南第二卷 第404章 殘虹雲中第二卷 第807章 冰姿玉態第二卷 第661章 兩竿紅日第二卷 第758章 閒窗經歲第二卷 第827章 雙門並麗第二卷 第429章 人情耐久第二卷 第474章 餘聲歸向第二卷 第75章 矯詔檄文第二卷 第136章 終於上路第二卷 第666章 雪盡寒輕第二卷 第116章 智取潼關第二卷 第164章 不學軍陣第二卷 第376章 流霞供酌第二卷 第715章 愁理征衣第一卷 第33章 矢石如雨第二卷 第135章 不救徐州第二卷 第553章 西顧郎官第一卷 第28章 城樓觀景第二卷 第460章 年華偷歇第二卷 第659章 垂楊雙髻第二卷 第701章 徒有荒丘第二卷 第742章 遠山眉小第二卷 第115章 降白波軍第二卷 第483章 露蕊煙叢第二卷 第62章 訣別劉備第二卷 第229章 先當陸軍第二卷 第633章 平康小巷第二卷 第210章 勤政好官第二卷 第801章 風翻成陣
第二卷 第482章 江閣煙鴻第二卷 第452章 星橋東西第二卷 第229章 先當陸軍第二卷 第197章 攻城策略第一卷 第18章 當街殺人第二卷 第119章 酒能亂性第二卷 第606章 惱人情味第二卷 第200章 斬了劉虞第二卷 第213章 再得一人第二卷 第381章 流水春遠第二卷 第614章 粉金裁雪第二卷 第335章 溼雨穿花第二卷 第808章 黃花衰草第二卷 第155章 老哈河畔第二卷 第418章 人閒玉簟第一卷 第17章 又下北海第二卷 第262章 結義閻柔第二卷 第232章 孫策毒計第二卷 第274章 數字名字第二卷 第743章 弄妝試巧第二卷 第130章 呂布來投第二卷 第331章 錦籜參差第二卷 第307章 糧食生產第二卷 第125章 反反劫營第二卷 第390章 月細風尖第二卷 第661章 兩竿紅日第二卷 第483章 露蕊煙叢第二卷 第96章 三部聯軍第二卷 第460章 年華偷歇第二卷 第52章 劫後重逢第二卷 第365章 涉方成趣第二卷 第415章 睡容初起第二卷 第710章 漸天如水第二卷 第775章 情多是病第一卷 第12章 狹路相逢第二卷 第544章 終欠峰巒第二卷 第358章 飛紅半溼第二卷 第266章 整體戰略第一卷 第50章 毛城縣令第二卷 第91章 五部混戰第二卷 第622章 悵望林泉第二卷 第655章 亂鋪金蕊第二卷 第377章 蘭英凝念第二卷 第730章 玉葉騰芳第二卷 第478章 南望亭丘第二卷 第316章 撞擊巨船第二卷 第202章 關羽零碎第二卷 第783章 素景衰殘第二卷 第82章 孫堅返回第二卷 第818章 羅幕輕寒第一卷 第10章 陣前遊說第二卷 第537章 長門深鎖第二卷 第485章 閒臥殘春第二卷 第375章 輕泛花浮第二卷 第492章 路隔秋江第二卷 第773章 食薄田賦第二卷 第633章 平康小巷第二卷 第95章 就不開關第二卷 第812章 疏雨西風第二卷 第315章 未奉軍令第二卷 第372章 繭館綢繆第二卷 第560章 鼓角亂雲第二卷 第601章 暖律潛催第二卷 第489章 滿面殘紅第二卷 第343章 星拱嚴更第二卷 第196章 黑山主力第二卷 第141章 兵潮涌動第二卷 第53章 安排縣治第二卷 第640章 花面爭紅第二卷 第458章 卷地江流第二卷 第250章 平定江南第二卷 第404章 殘虹雲中第二卷 第807章 冰姿玉態第二卷 第661章 兩竿紅日第二卷 第758章 閒窗經歲第二卷 第827章 雙門並麗第二卷 第429章 人情耐久第二卷 第474章 餘聲歸向第二卷 第75章 矯詔檄文第二卷 第136章 終於上路第二卷 第666章 雪盡寒輕第二卷 第116章 智取潼關第二卷 第164章 不學軍陣第二卷 第376章 流霞供酌第二卷 第715章 愁理征衣第一卷 第33章 矢石如雨第二卷 第135章 不救徐州第二卷 第553章 西顧郎官第一卷 第28章 城樓觀景第二卷 第460章 年華偷歇第二卷 第659章 垂楊雙髻第二卷 第701章 徒有荒丘第二卷 第742章 遠山眉小第二卷 第115章 降白波軍第二卷 第483章 露蕊煙叢第二卷 第62章 訣別劉備第二卷 第229章 先當陸軍第二卷 第633章 平康小巷第二卷 第210章 勤政好官第二卷 第801章 風翻成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