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689章 幾許繁紅

萬臨山從沒有這麼仔細地觀看過田間地頭。隨着衆人一路轉來轉去,渾然忘了中途溜號,藉機逃逸。

午飯時,雷絕招道:“萬相公,你必須狠下心腸,從速逃走。再拖下去,極有可能被四川官府所打動,最後背上賣國賊的罵名。”

萬臨山心知事實正如雷絕招所言,口上卻不肯輕易服軟,當下說道:“在下是想,巴東出路不暢。水路太慢,容易被追上。陸路只有一條,而尊重又正在前方。況且,就算在下成功逃去,天下之大,卻不知何處才能容身?”

雷絕招道:“這是萬相公人生氣節的大關頭,切勿再猶豫了。這樣吧,我修書一封,遣你至成都公幹。飯後就立即動身,這樣就沒人會追你了。”

雷又招插言道:“萬兄若欲回西夏,憑四妹的書信還可以通過邊關哨卡。若要覓地隱居。我心中倒有一個地方。這個地方,無論四川官府、別的官府還是江湖草莽,任何人都不敢輕易前去打擾。”

萬臨山道:“有這樣的地方,不知在哪裡?”

“青城山靜棲觀。”雷又招道。

船過夔門,江面豁然開朗。萬臨山在白帝城、萬縣兩處換船,繼續走水路。此乃虛者實之,實者虛之的策略。對於迷惑萬一可能有的追蹤者,想必有些用處。

爲避免招搖,萬臨山吃喝拉撒都在船上。沿途靠岸,均不下船。

這日,行至豐都。船家上岸購買應用之物迴轉以後,說是岸上有人想要推翻株連制,慫恿萬臨山上岸去看熱鬧。

萬臨山問什麼是株連制。船家道:“也就是抄家滅門,株連九族什麼的。”

萬臨山道:“常言道:一人做事一人當。同謀同犯者同罪,這倒不必說。罪犯的家人,還有家裡的下人,就不一定人人都參與了罪行。何況九族之內,很多親戚平素都是不來往的。這株連制,確實該破。岸上這人,想必大有見識。”

船家道:“大有見識,倒不見得。我看他也不過是想憑着一張尖牙利嘴,混口飯吃罷了。”

萬臨山道:“老丈何出此言?”

船家道:“客官來自外鄉自然不知。在我們這兒,每州每縣,都供養了一幫食客。只要你有特別的想法,當街演說,能博得路人喝彩,就可以到官府充當食客。”

萬臨山道:“晚生風聞上古時期。達官貴人供養食客,乃是爲了讓其爲自己出謀劃策之用。貴地官府供養食客,莫非也是作此用途?”

船家道:“這個我可不知。我只知道當食客可以錦衣玉食,過上好日子。只可惜,我是不行的。”

萬臨山道:“今日這人以破除株連製爲突破口,想必能夠如願以償了。”

“客官說得倒是輕巧。一種法制,用了幾百年,那有這麼容易就能破得了的?一人做事一人當,那只是說說而已。老漢另外倒是聽說有一句,叫做‘一人得道,雞犬升天’。”船家磕了磕菸灰,道:“就算是當官的正直,或者這門親戚平素根本就沒有來往,但別人知道你是某某大人的親戚,還能不讓你佔點便宜。所以啊,一旦當官的犯了大事,所有這些佔過便宜的親朋好友都應該株連,這就叫做因果報應。這是天理啊。光是一頓說辭,是廢不了的。”

萬臨山覺得這裡面有些問題,卻又不便與船家爭論,只推說自己連日來心情不暢。不想上岸去看熱鬧。

其實,萬臨山是擔心萬一碰上尊重或者溫玉華,自己就擺脫不了當賣國賊的命運了。所以,越是熱鬧的地方,自己越是不能去。

船家轉身忙碌,萬臨山面江而坐,胡思亂想。

雷又招、雷絕招不是要找四川官府的不好之處嗎,眼下這裡便有,只可惜她們不在此處。

隔了一陣,萬臨山又想,既然有人評論株連制,就一定有人評論其它的律法。眼前這事,不僅不能說是四川官府的不好之處,似乎還有些可圈可點呢。

那麼,株連制到底是好還是不好?萬臨山想了一陣,實在想不明白。更覺天地之宏大,自己之渺小。

巴州上岸,萬臨山買了一匹瘦馬,改取陸路。

巴州方圓數百里,爲平行嶺谷地區。萬臨山自東而來,實際上在走出三峽大巴山,經過萬縣之後,便是這種地形。因萬臨山一直乘船,所以到此時才注意到這種地貌。

這一帶,由十幾條東北、西南走向的山脈組成了平行的山嶺。著名的有明月山、銅鑼山、華鎣山等等。這些山比起三峽大巴山來說,遠要低得多。卻因爲谷地淺丘平緩,萬臨山遠遠望去,老早便見一道大山橫亙天邊,便如西夏的北山、龍首山一般。行至山腳。又見山勢巍峨,萬臨山陡生怯意。鼓足勇氣爬上去,卻都不高,萬臨山心情又轉爲舒暢。

世上有些事情就像這裡的山一樣,看起來困難,真正去做,卻很容易。但願自己目前所處的困境也能如此。

翻過璧山,下了青木關之後,便到了川中方山丘陵地帶。這裡,平行山嶺很遠才能見到一道。處處嶺緩谷寬,延綿起伏,林茂糧豐。

山南、劍南的冬水田裡,什麼都不種。西夏境內亦是如此。萬臨山從未聽說過冬水田還能種什麼東西,但此時一眼望去,處處水田都種有不知道叫什麼名稱的莊稼。農桑真是發達!

以往萬臨山所知道的好官,也不過是不畏強權,斷案如神罷了。現在萬臨山已經知道,案子斷得妙,亦說明罪犯的狡猾。案子斷得多,也表示秩序的混亂。百姓真正需要的,是能爲百姓謀幸福的,像張永這樣的好官。

記得十六七歲的時候,有一次鄭師叔講述武林盟主之爭。自己當時就覺得奇怪。這些人去爭武林盟主幹什麼?武林盟主有錢嗎,有權嗎,有名嗎?有,當然有,但都比不上皇帝。那麼,爲何不去爭皇帝?

眼下這個張永,在四川施行新政的結果,萬臨山已經推測到,必然引發與周邊國家的戰火。另一方面,萬臨山也猜到,四川的新政與天朝整體不合。極有可能與朝庭發生摩擦。天朝皇帝即將入川,看來就是因爲這個原因。

新政的施行,使四川具有了獨立王國的態勢,也使天下仁人志士紛紛投效。現在,張永完全可以自立王國,自己做皇帝,設法使普天之下都如四川這般富裕,但這張永卻爲何要隱居起來?

對面一輛馬車馳來,萬臨山小心讓過。再接前面思緒時,猛然一省,自己這是怎麼了?眼看四川就要引兵犯境,怎麼還在爲四川着想?

成都,位於四川盆地西部,長江支流岷江、沱江的上游。成都生產的蜀錦、蜀鏽、竹編、漆器等向爲宮中貢品。整個城市的佈局,乃效仿“井田制”格局,屬於一座人爲的城市。成都平原北面是龍門山;西面,則是邛崍山、大雪山等荒蕪之地。

在沙魯裡山以西,喜馬拉雅山和崑崙山之間,盤踞着吐蕃王國。在巴顏喀拉山、岷山、祁連山、阿爾金山、可可西里山所圈起來的崑崙山地區,還遊移着吐谷渾王國。

吐蕃假使東進,翻過沙魯裡山便是大雪山。吐谷渾若要南下,越過岷山便到了龍門山。而大雪山、龍門山之後,則是一馬平川的成都平原了。由此可見,成都易攻難守,戰略位置非常不利。雖如此,歷來四川仍以成都作爲首府。

萬臨山在虎牙時,曾感嘆虎牙城鎮的規模。然而,虎牙與成都相比,就完全微不足道了。萬臨山心想,有道是大隱隱於市,也許我躲在成都同樣能避開四川官府。但想是這麼想,終究不敢相試。爲避免遇上尊重、溫玉華等人,萬臨山一望見成都的影子,便斜插北進,繞了過去。

雷又招曾道:自己若回西夏,可憑雷絕招的書信通過邊關;若覓地隱居,則應取青城山。成都一過。青城山已經不遠,自己應拿出最後的決定出來了。

在峽江船上,自己已初步決定隱居,但青城山靜棲觀則未想過。雷又招之所以指出青城山靜棲觀,想必是本着愈是危險的地方就愈是安全的想法。但爲何不是成都?爲何不是青城山的其它地方?若直接住進靜棲觀,是否要向無玫表明自己的真實身份?若是,又怎能肯定無玫不會對溫玉華說?

雷又招、雷絕招二人既能準確地猜到自己準備逃逸的打算,很有可能也猜到了自己想隱居的想法。爲何雷又招卻又說出兩種去向?是不是說師門恩重,自己應向師門報訊?

師門恩重,的確如此。無論掌門、師父、師叔還是同輩師兄弟,都與自己結下了深深的情誼。在西夏覆巢之下,冰原派豈有完卵?自己的確應該向師門報訊,讓他們趨吉避凶纔好。

祖國對自己是抽象的,冰原派對自己是具體的。但在自己的心中,兩者都是一樣。自己既然不能爲國家趕回去,當然就不能爲冰原派趕回去。

第二卷 第351章 麟符刻玉第二卷 第645章 檀煙初噴第二卷 第84章 鼓勵攻關第二卷 第567章 問花先發第二卷 第757章 神京佳會第二卷 第523章 煮石成丹第二卷 第57章 北上安喜第二卷 第93章 拖延時間第二卷 第718章 雲靜如歸第二卷 第419章 拈花嗅蕊第二卷 第138章 十步呼我第二卷 第277章 沐浴宰羊第二卷 第763章 塞草煙光第二卷 第804章 亂入紅樓第二卷 第449章 流霞共酌第二卷 第181章 代攻幽州第二卷 第478章 南望亭丘第二卷 第242章 人肉搜索第二卷 第827章 雙門並麗第二卷 第417章 月斜春老第二卷 第795章 酒朋詩侶第二卷 第603章 晴晝誰主第二卷 第696章 淺蘸煙蕪第二卷 第78章 關前混戰第二卷 第401章 疏雨西風第二卷 第225章 奸銀搶劫第二卷 第705章 恍入桃源第二卷 第747章 幾尺湘波第二卷 第762章 紅英青梅第二卷 第815章 層樓東風第一卷 第21章 廣宗首戰第二卷 第824章 銀瓶玉泉第二卷 第539章 笏金章貴第二卷 第392章 天遙雲黯第二卷 第632章 火德流光第二卷 第435章 東風花信第二卷 第554章 管好滋味第二卷 第82章 孫堅返回第二卷 第192章 首頓飽飯第二卷 第517章 亂花狂絮第二卷 第462章 薄衫閒院第二卷 第479章 繞溪東注第二卷 第772章 金谷年華第二卷 第141章 兵潮涌動第二卷 第292章 故計重施第二卷 第384章 梅謝雪枝第二卷 第227章 厲兵秣船第二卷 第412章 翠被華燈第二卷 第429章 人情耐久第二卷 第500章 浪濺荷心第二卷 第688章 此時情苦第二卷 第676章 寒灰炙手第二卷 第165章 離開荊州第二卷 第227章 厲兵秣船第二卷 第437章 江天雪意第二卷 第435章 東風花信第二卷 第165章 離開荊州第一卷 第9章 將計就計第一卷 第20章 知錯能改第二卷 第251章 勇對埋伏第二卷 第608章 煙光淡蕩第二卷 第523章 煮石成丹第二卷 第236章 垃圾猛將第二卷 第516章 瑤圖纘慶第二卷 第762章 紅英青梅第二卷 第595章 早晚重遊第二卷 第111章 軍事戰略第二卷 第764章 孤館夢迴第二卷 第361章 醉餘臨望第二卷 第380章 繡幄低飛第二卷 第57章 北上安喜第一卷 第9章 將計就計第二卷 第676章 寒灰炙手第二卷 第370章 家聲接武第二卷 第347章 普率恩榮第二卷 第582章 寄情高遠第二卷 第123章 隊列操練第二卷 第542章 白蘋香散第二卷 第397章 露泣西風第二卷 第59章 冒充衛士第二卷 第512章 餘花落處第二卷 第114章 出兵冀州第二卷 第426章 草際露垂第二卷 第66章 跟班田蘭第二卷 第493章 惱煙撩霧第二卷 第689章 幾許繁紅第二卷 第799章 避樂分行第二卷 第395章 葉下間關第二卷 第774章 羅綺歡緒第二卷 第172章 陷入險境第二卷 第154章 強騎出擊第二卷 第592章 玉麟背冷第二卷 第151章 搖籃扼殺第二卷 第354章 翠幄盤雕第二卷 第811章 濃勝香醪第二卷 第532章 月桂星榆第二卷 第822章 風慢落花第二卷 第740章 宮腰低亞第二卷 第100章 個人英雄第二卷 第791章 曲水臨流
第二卷 第351章 麟符刻玉第二卷 第645章 檀煙初噴第二卷 第84章 鼓勵攻關第二卷 第567章 問花先發第二卷 第757章 神京佳會第二卷 第523章 煮石成丹第二卷 第57章 北上安喜第二卷 第93章 拖延時間第二卷 第718章 雲靜如歸第二卷 第419章 拈花嗅蕊第二卷 第138章 十步呼我第二卷 第277章 沐浴宰羊第二卷 第763章 塞草煙光第二卷 第804章 亂入紅樓第二卷 第449章 流霞共酌第二卷 第181章 代攻幽州第二卷 第478章 南望亭丘第二卷 第242章 人肉搜索第二卷 第827章 雙門並麗第二卷 第417章 月斜春老第二卷 第795章 酒朋詩侶第二卷 第603章 晴晝誰主第二卷 第696章 淺蘸煙蕪第二卷 第78章 關前混戰第二卷 第401章 疏雨西風第二卷 第225章 奸銀搶劫第二卷 第705章 恍入桃源第二卷 第747章 幾尺湘波第二卷 第762章 紅英青梅第二卷 第815章 層樓東風第一卷 第21章 廣宗首戰第二卷 第824章 銀瓶玉泉第二卷 第539章 笏金章貴第二卷 第392章 天遙雲黯第二卷 第632章 火德流光第二卷 第435章 東風花信第二卷 第554章 管好滋味第二卷 第82章 孫堅返回第二卷 第192章 首頓飽飯第二卷 第517章 亂花狂絮第二卷 第462章 薄衫閒院第二卷 第479章 繞溪東注第二卷 第772章 金谷年華第二卷 第141章 兵潮涌動第二卷 第292章 故計重施第二卷 第384章 梅謝雪枝第二卷 第227章 厲兵秣船第二卷 第412章 翠被華燈第二卷 第429章 人情耐久第二卷 第500章 浪濺荷心第二卷 第688章 此時情苦第二卷 第676章 寒灰炙手第二卷 第165章 離開荊州第二卷 第227章 厲兵秣船第二卷 第437章 江天雪意第二卷 第435章 東風花信第二卷 第165章 離開荊州第一卷 第9章 將計就計第一卷 第20章 知錯能改第二卷 第251章 勇對埋伏第二卷 第608章 煙光淡蕩第二卷 第523章 煮石成丹第二卷 第236章 垃圾猛將第二卷 第516章 瑤圖纘慶第二卷 第762章 紅英青梅第二卷 第595章 早晚重遊第二卷 第111章 軍事戰略第二卷 第764章 孤館夢迴第二卷 第361章 醉餘臨望第二卷 第380章 繡幄低飛第二卷 第57章 北上安喜第一卷 第9章 將計就計第二卷 第676章 寒灰炙手第二卷 第370章 家聲接武第二卷 第347章 普率恩榮第二卷 第582章 寄情高遠第二卷 第123章 隊列操練第二卷 第542章 白蘋香散第二卷 第397章 露泣西風第二卷 第59章 冒充衛士第二卷 第512章 餘花落處第二卷 第114章 出兵冀州第二卷 第426章 草際露垂第二卷 第66章 跟班田蘭第二卷 第493章 惱煙撩霧第二卷 第689章 幾許繁紅第二卷 第799章 避樂分行第二卷 第395章 葉下間關第二卷 第774章 羅綺歡緒第二卷 第172章 陷入險境第二卷 第154章 強騎出擊第二卷 第592章 玉麟背冷第二卷 第151章 搖籃扼殺第二卷 第354章 翠幄盤雕第二卷 第811章 濃勝香醪第二卷 第532章 月桂星榆第二卷 第822章 風慢落花第二卷 第740章 宮腰低亞第二卷 第100章 個人英雄第二卷 第791章 曲水臨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