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473章 蠟燭半籠

勢,只聽當的一下。長槊就被震上了半空。根敦雙手虎口因爲握得太緊,亦被震裂。 wωw▪ TTKΛN▪ CO

雷又招銅錘乘勢而進,闖在了根敦的胸口,將根敦打下戰馬。隨即策馬進了關口。丟下八思巴,下了馬卻又以禮相待:“別駕受驚了。請別駕自行走出去。兩日之後,我再行受降。二姐,送客。”

遠處的雷再招等了等,直到八思巴看見了自己,才從四五丈遠的地方一步跨了過來,做了個手勢:“別駕,請。”

成都解危之後,次主力軍人數超過三十萬。此外,還有近兩萬重傷士兵在成都治療。兵力空前強大。這麼多的人聚在一起,不僅灌縣小城被擠得水泄不通,而且縣城以南,帳篷林立,還綿延了數裡之遙。

敵軍投降之後,並不能立即變爲自己的軍隊。尤其是剛剛投降的軍隊,最容易倒戈。

爲防止降軍譁變,以往領兵之人在己方人數比較多的時候,常常將降軍與自己原有的軍隊混合編排。若己方人數較少。通常就會不斷地變換編排方式,讓降軍士兵周圍的人羣始終處於變換之中。其理由是:無法串通,也就無法謀反。

然而,收編降軍,其目的並不單單是收編了事,它還要爲下一階段的戰爭作好準備。故此,實際收編過程,做起來往往有些差異。

當初次主力軍以三萬兵力降服吐蕃十一萬軍隊的時候,正屬於敵多我少,而雷絕招卻只進行了一次編排,然後讓部隊不斷地操練,用匆忙擠佔了降軍聚衆串通的時間。

這一次,己方二十多萬收降大理八萬,而雷絕招反而三天換一次編排,並取消了繁重的訓練,代之以教化。

這是因爲,要真正轉化降軍,必須消除降軍士兵頭腦中對我方的怨恨,還要打消降軍士兵因爲投降而產生的悲觀情緒,鼓舞其士氣。從根本上說,只有教化,才能達到這個目的;編排,只是一時權宜之計。如今時間充裕,還能從況榮河那裡請來衆多專司教化的人士,故此,雷絕招何樂而不爲之?

灌縣的戒嚴是針對士兵的。由於即將在北方進行軍事行動,對於百姓。還實行了“只准南下,不準北上”的辦法,將南方的消息對北方進行封鎖。

六月中旬之後,南下的百姓數量忽然銳減,每日只有三五人,二十七日則一人都沒有。二十八日,雷絕招將主要將領召集起來,還是在那座臨時充作帥府的豪宅。

正房大堂內,掛了一張很大的地圖。雷絕招指點着說道:“吐谷渾自從三月下旬進行難民騷擾之後,因爲我軍消息封鎖得不錯,吐谷渾不知我軍虛實,故此沒有什麼動靜。本月中旬之後,南下至灌縣的百姓數量銳減,昨日更無一人。這說明,吐谷渾逼近了我們,其勢力已經到了綿竹、安縣一帶。爲此,我軍應該採取相應的行動。

“吐谷渾是個小國,人口約九十萬,主要是鮮卑族人,其足跡遍佈崑崙山東段的岷山、祁連山、阿爾金山、可可西里山和念青唐古拉山範圍內的廣大區域,是一個逐水草而居的遊牧國家。

“崑崙山東段這一帶。土地相當貧瘠,食物非常匱乏。任何一個地方的土地,都供養不起定居下來的、生產落後的吐谷渾這樣的國家。他們只好逐水草而居,哪兒水草茂盛就在哪兒安身,哪兒林木蔥蘢就在哪兒打獵。當水源變少變髒、野草變短變少、野獸幾乎絕跡之後,他們只好收拾行裝,重新尋找下一個地方。就這樣,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周而復始,循環不休。

“這樣的國家,百姓們自然免不了跋山涉水,免不了顛沛流離。好不容易建立的家園,往往毀之一旦,着實讓人神傷。而且,他們在每次遷移的時候,還要將老弱病殘棄之荒野……其野蠻、其殘酷,實在令人髮指。因此,我們應推翻吐谷渾國君的統治,解救其百姓,讓張大人的新政,爲他們找到安居樂業的方法,讓他們和四川百姓一樣,過上幸福、安樂的日子。”

雷絕招踱了幾步,續道:“因爲偶爾通商的關係,吐谷渾對於周邊國家的情況有一些瞭解,對於近年來富裕起來的四川,起了貪念。大理杜聞秀進軍四川的邀請,更促使其統治者下了決心。他們以爲四川是一隻待宰的羔羊。他們也要分一杯羹。

“吐谷渾常規軍隊二十萬,佔全國人口的比重較大。再加上常年輾轉遷移和定期清除老弱病殘,百姓體質十分彪悍,能夠投入戰鬥的百姓,又有不下三十萬人。其總兵力,應以五十萬來估計。

“本來,吐谷渾行蹤不定,一直是我們的心腹之患。現在,他們卻來了。他們想來攻打我們,卻又一時找不到很好的辦法。這種情況,對於我軍來說,實在是大好的機會。

“我軍的體質比不上他們,但我軍士兵的紀律性肯定比他們強。我軍的將帥,絕對不會面對想要進攻的敵人而拿不出進攻的辦法。故此雙方對比,勝算握在我軍。

“不過,兵法雲:‘全國爲上,破國次之’,我不想就這樣簡單地將其擊敗。大家看這裡:在柴達木盆地東面的高原之上,有一個冰湖,叫做湟吉卡孟湖。這個湖,縱橫兩三百里,一眼望不到邊。從中心到岸邊,有兩三天的行程。又軍師已經與我約好。她將在冰湖的周圍,融化出一條護城河來,留下幾個缺口,派兵守住。因此,我想最好是將吐谷渾帶到湟吉卡孟冰湖,迫使其舉國投降。

“這樣,問題就來了。我軍到底應該怎樣行動,才能順利地將吐谷渾帶到包圍圈呢?

“答案,我這裡當然有,但是現在我不想說。這是一個涉及實戰的問題。通過對問題的思考,有利於提升每一位將領的謀略。所以。我希望大家下去想一想。同時,也可以驗證我自己的答案到底對不對。後天,六月三十卯時,還是這個地方,我們再議。”雷絕招說完,徑自轉入內室去了。衆將呆立片刻,見確已無事,這才散去。

是日,衆將領各歸本部,按照雷絕招的吩咐,潛心思索。這其中,萬臨山卻是個例外。

衆將之中,本來萬臨山的心思最爲靈活,更應當勤加思索,但萬臨山想到:無論自己怎樣謀劃,都比雷絕招差得太遠,乾脆就不用想了。於是,萬臨山歸來無事,乾脆就練起了武功。

靜夜沉沉,浮光靄靄。怡然心會,入室登臺。猛然間,萬臨山長劍舞到急處,尖銳的金刃破風之聲一下子轉換成嗚嗚的低鳴,就像蜜蜂翅膀發出的聲音一般。這意味着,萬臨山的劍法真正登堂入室了。

收劍之後,萬臨山喜悅之餘,不由想到:不知自己此時的劍法能否與言壽風一戰。

心念至此,忽又想起一事。於是萬臨山喚過親兵,囑咐其趕赴尊重營中,約尊重明晨在營外玉壘關會面。

次日辰時,尊重早早地等在玉壘關。見萬臨山過來,尊重首先客氣,然後詢問萬臨山自加入川軍以來,順心與否。

萬臨山亦客氣了幾句,然後道:“託尊兄洪福。自入川之後,在下雖然談不上順心與否,但能夠置身於傾天而下的洪流之中。亦可謂此生不虛。說起來,反倒是在下無意之中,引來四尊神女,使得尊兄地位下降。在下深以爲憾。”

尊重道:“萬兄說的哪裡話來。我自己是塊什麼料自己清楚。兩位軍師願意統領川軍,乃求之不得的事情。溫姑娘尚且欣喜,何況在下?萬兄引來軍師,實乃最大的功績,在下亦深以爲榮焉。”

“算了,不說這些。”萬臨山道:“你我自開封一別,僅巴東匆匆一會。近日又因軍事繁忙,未能一敘。今日得暇,正好暢談。”

尊重道:“也好,在下也有此意。不過,萬兄今日之邀,必有要事。依我看,萬兄還是先說事情,然後敘舊,如何?”

“嗯,不錯,先談事情。”萬臨山隨意走了兩步,立定了,道:“當初,在巴東商議援救大理杜文秀的時候,曾經有個理由,便是敵軍統帥固定,對掌握其統軍思路有利。是這樣吧?”

“對,是這個理由。”

“前段時間,吐谷渾以難民騷擾我軍。設此計者,絕軍師曾猜想是金旺福。雖然招弟姑娘親眼見他葬身雪崩之中,然而我以爲絕軍師料事如神,金旺福必然未死。”

尊重沉吟道:“嗯,在判斷事物方面,絕軍師當然遠勝招弟姑娘。不過,招弟姑娘武功奇高,眼光犀利,其親眼所見,也應該是錯不了的。”

關於金旺福的生死問題,萬臨山不作糾纏,只是接着說道:“今吐谷渾逼近我軍,卻又拿不出進攻之策。若金旺福在吐谷渾王朝仍然得勢,必然不應該這樣。我想,可能是因爲出身或者其它什麼原因,金旺福在吐谷渾已然失勢。絕軍師曾經說過,金旺福的計策有些邪氣。如果絕軍師討厭他的邪氣,則很可能令刺客殺之。如果絕軍師自信能充分掌握其邪氣,亦有可能派遣刺客。只不過後者是假刺殺,目的是爲了引起吐谷渾國王的重視。”

“萬兄所言極是。如今吐谷渾已然逼近,刺客應該扮成平民,躲在野外,然後混入吐谷渾百姓之中,待機行事。”略停,尊重又道:“能當此重任者,惟丐幫言壽風爾。萬兄莫非想邀我聯手,攔截言壽風?”

萬臨山道:“唉!吐谷渾女子巫苓燕曾與金旺福交好,後來絕交離去。在吐蕃通麥城外的山谷,跟蹤吐谷渾使者之時,巫姑娘認出使者是金旺福,爲償還其往日情意,自殺身亡。雖然於公於私,金旺福都是在下的仇敵。但巫姑娘臨終之願,在下牢記在心。故邀尊兄,一是請留意言壽風行蹤,二是聽聞尊兄曾與席大猷兩敗俱傷,萬一有事,也好聯手阻止。還望尊兄勿卻是幸。”

尊重道:“對於巫姑娘之歿,在下早有耳聞。巫姑娘爲償還金旺福往日情意,固然屬於初聞,然而卻聞之等於未聞。依在下愚見,巫苓燕償還人情事小,對萬兄失望事大。無望而自殺,爲萬兄而非爲金某人也。

“萬兄入川乃在下所請,且萬兄引來雷家姐妹,爲四川翻天覆地,功莫大焉。在下與席大猷乃是在你死我活情形之下的設計互傷,對言壽風卻不能如此。不過,既然萬兄有邀,在下雖敵不過亦不敢稍有推辭。好在聽溫姑娘評說,萬兄武功已臻化境,你我聯手,雖不一定能勝,想來亦不會慘敗。只是言壽風與金旺福素昧平身,並無仇怨,若行刺定是奉了絕軍師的指派。你我若前去阻止,就有可能壞了絕軍師的大事。切莫因爲救一人而多死無數的士兵和百姓。”

“這倒是始料未及。”萬臨山想了想,道:“還是大局爲重。今日在下之所請取消。”

“能容能忍,大丈夫也。”尊重拍了拍萬臨山的肩膀,然後嘆道:“寤寐相求反側思,有情誰不愛娥眉?白骨已成魂結草,黃花含得雀酬恩。萬兄有這番心意,也就夠了。巫姑娘泉下有知,定然心慰。放寬心,一切都是命中註定的。”

萬臨山垂首道:“多謝尊兄寬語。我知道,其實是我的錯。當初我沒有珍惜,現在後悔,卻已經晚了。”

尊重道:“聽萬兄言語,其實依然悔意多於愛意。設或巫姑娘重生,萬兄定然因爲情意不足,又要裹足不前。真的,這是天意。上天註定要萬兄先遇到雷家姐妹,然後才認識巫姑娘。雷家姐妹,個個光彩奪目,巫姑娘與之比較起來,自然黯淡失色。有句話,有些冒昧,然而在下卻定要勸戒萬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緣法,像雷家姐妹這樣的人物,萬兄還是趁早死心爲好。”

第二卷 第194章 守住范陽第二卷 第591章 錦犀光豔第二卷 第663章 一曲離亭第二卷 第220章 半將強兵第二卷 第699章 香徑偷期第二卷 第369章 豪攘橫卷第二卷 第505章 臨風自知第二卷 第552章 雲月孤高第二卷 第183章 輕鬆壯舉第二卷 第473章 蠟燭半籠第二卷 第335章 溼雨穿花第二卷 第129章 濮陽之戰第二卷 第296章 島國混戰第二卷 第703章 攜杖曾遊第二卷 第361章 醉餘臨望第二卷 第162章 分文不取第二卷 第199章 三箭追射第二卷 第486章 玉顏光景第二卷 第614章 粉金裁雪第二卷 第713章 側臥珠簾第二卷 第82章 孫堅返回第二卷 第613章 回頭光景第二卷 第489章 滿面殘紅第二卷 第806章 咫尺天漢第二卷 第447章 光陰輕棄第二卷 第73章 全面修養第二卷 第118章 殲滅袁紹第二卷 第118章 殲滅袁紹第一卷 第10章 陣前遊說第二卷 第629章 刀頭切藕第二卷 第88章 公孫殞命第一卷 第40章 天賜絕配第二卷 第581章 平生丹素第一卷 第42章 微小成功第二卷 第216章 調虎離山第二卷 第271章 水軍又建第二卷 第543章 白鳥成行第二卷 第199章 三箭追射第二卷 第460章 年華偷歇第二卷 第630章 眼前稀有第二卷 第306章 產業配套第二卷 第454章 光泛樓臺第二卷 第104章 陰謀陽謀第二卷 第821章 金菊芙蓉第二卷 第181章 代攻幽州第二卷 第613章 回頭光景第二卷 第311章 水軍情況第二卷 第534章 緩歌妖麗第二卷 第219章 計長計短第二卷 第710章 漸天如水第二卷 第544章 終欠峰巒第一卷 第15章 勞逸懸殊第二卷 第742章 遠山眉小第二卷 第433章 畫堂花月第二卷 第483章 露蕊煙叢第二卷 第212章 連得兩將第二卷 第502章 廬阜嵯峨第二卷 第87章 井欄油罐第一卷 第25章 得到弓箭第二卷 第824章 銀瓶玉泉第二卷 第830章 田軍來攻第二卷 第109章 政事紀要第一卷 第31章 安排守城第二卷 第427章 四坐清歡第二卷 第476章 高情雲渺第二卷 第497章 碎月篩簾第二卷 第356章 閒調綠綺第二卷 第667章 淡月西風第二卷 第642章 漢守分麾第二卷 第791章 曲水臨流第二卷 第246章 對等分兵第二卷 第148章 微效狙擊第一卷 第40章 天賜絕配第二卷 第141章 兵潮涌動第一卷 第22章 慌忙退兵第二卷 第197章 攻城策略第二卷 第672章 停驂訪古第二卷 第339章 奠酒盈卮第二卷 第173章 折戟沉沙第二卷 第108章 河間張合第二卷 第591章 錦犀光豔第二卷 第345章 羣后葵傾第二卷 第568章 佔得人間第二卷 第461章 蘋風入坐第二卷 第335章 溼雨穿花第二卷 第279章 一言不合第二卷 第676章 寒灰炙手第二卷 第535章 同約探春第二卷 第98章 軍師田豐第二卷 第276章 發現陸地第二卷 第671章 流波墜葉第二卷 第727章 日月天遠第二卷 第792章 望中似睹第二卷 第766章 明眸層波第二卷 第201章 進駐范陽第二卷 第391章 幾回無寐第二卷 第400章 玉酒頻傾第二卷 第191章 對穿范陽第二卷 第770章 紅窗閒臥第二卷 第435章 東風花信
第二卷 第194章 守住范陽第二卷 第591章 錦犀光豔第二卷 第663章 一曲離亭第二卷 第220章 半將強兵第二卷 第699章 香徑偷期第二卷 第369章 豪攘橫卷第二卷 第505章 臨風自知第二卷 第552章 雲月孤高第二卷 第183章 輕鬆壯舉第二卷 第473章 蠟燭半籠第二卷 第335章 溼雨穿花第二卷 第129章 濮陽之戰第二卷 第296章 島國混戰第二卷 第703章 攜杖曾遊第二卷 第361章 醉餘臨望第二卷 第162章 分文不取第二卷 第199章 三箭追射第二卷 第486章 玉顏光景第二卷 第614章 粉金裁雪第二卷 第713章 側臥珠簾第二卷 第82章 孫堅返回第二卷 第613章 回頭光景第二卷 第489章 滿面殘紅第二卷 第806章 咫尺天漢第二卷 第447章 光陰輕棄第二卷 第73章 全面修養第二卷 第118章 殲滅袁紹第二卷 第118章 殲滅袁紹第一卷 第10章 陣前遊說第二卷 第629章 刀頭切藕第二卷 第88章 公孫殞命第一卷 第40章 天賜絕配第二卷 第581章 平生丹素第一卷 第42章 微小成功第二卷 第216章 調虎離山第二卷 第271章 水軍又建第二卷 第543章 白鳥成行第二卷 第199章 三箭追射第二卷 第460章 年華偷歇第二卷 第630章 眼前稀有第二卷 第306章 產業配套第二卷 第454章 光泛樓臺第二卷 第104章 陰謀陽謀第二卷 第821章 金菊芙蓉第二卷 第181章 代攻幽州第二卷 第613章 回頭光景第二卷 第311章 水軍情況第二卷 第534章 緩歌妖麗第二卷 第219章 計長計短第二卷 第710章 漸天如水第二卷 第544章 終欠峰巒第一卷 第15章 勞逸懸殊第二卷 第742章 遠山眉小第二卷 第433章 畫堂花月第二卷 第483章 露蕊煙叢第二卷 第212章 連得兩將第二卷 第502章 廬阜嵯峨第二卷 第87章 井欄油罐第一卷 第25章 得到弓箭第二卷 第824章 銀瓶玉泉第二卷 第830章 田軍來攻第二卷 第109章 政事紀要第一卷 第31章 安排守城第二卷 第427章 四坐清歡第二卷 第476章 高情雲渺第二卷 第497章 碎月篩簾第二卷 第356章 閒調綠綺第二卷 第667章 淡月西風第二卷 第642章 漢守分麾第二卷 第791章 曲水臨流第二卷 第246章 對等分兵第二卷 第148章 微效狙擊第一卷 第40章 天賜絕配第二卷 第141章 兵潮涌動第一卷 第22章 慌忙退兵第二卷 第197章 攻城策略第二卷 第672章 停驂訪古第二卷 第339章 奠酒盈卮第二卷 第173章 折戟沉沙第二卷 第108章 河間張合第二卷 第591章 錦犀光豔第二卷 第345章 羣后葵傾第二卷 第568章 佔得人間第二卷 第461章 蘋風入坐第二卷 第335章 溼雨穿花第二卷 第279章 一言不合第二卷 第676章 寒灰炙手第二卷 第535章 同約探春第二卷 第98章 軍師田豐第二卷 第276章 發現陸地第二卷 第671章 流波墜葉第二卷 第727章 日月天遠第二卷 第792章 望中似睹第二卷 第766章 明眸層波第二卷 第201章 進駐范陽第二卷 第391章 幾回無寐第二卷 第400章 玉酒頻傾第二卷 第191章 對穿范陽第二卷 第770章 紅窗閒臥第二卷 第435章 東風花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