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579章 重會歡宴

刑部尚書嚴永福道:“啓稟太后。微臣認爲張永此事不妥。就事而論,這張永雖無大錯,然懲惡鋤奸之舉,只能由官府出面。張永此舉,實有越俎代庖之嫌。”

太師羅忠信亦道:“啓稟太后,這張永想必認爲官府互相推諉,辦事拖沓,又有貪贓枉法者,製造冤獄,故以正義自居,實乃江湖草莽之作爲。”

“行了。”太后止住衆人後,又道:“下面,請宰相說一說張永入川的經過。”

宰相丘政原起身拱手道:“臣遵旨。”然後,似乎一邊回憶,一邊說道:“子虛六年,四川大旱。時有彭縣縣令齊元辰挪用救災糧款,中飽私囊。災民不堪忍受,擁王小菠爲首,起而作亂。

“王小菠帶領災民,殺公差,搶官糧。不日便攻破縣城,殺了齊元辰。

“這齊元辰平時貪求無厭,剝削到的金錢極多。造反的百姓將他的肚子剖開來,塞滿了金錢,人心大快。

“後來王小菠被官兵所殺,事態稍有平息。誰知又出了個李舜。

“這個李舜,通曉三韜六略。他收編了王小菠的餘孽,又乘勢招兵買馬,攻掠州縣,盛極一時。

“川軍與之數番交戰,屢戰屢敗。朝庭派兵增援,亦是損兵折將。最後,還是派出太監總管王濟恩公公統率大軍,這才擊敗了李舜,平定了亂勢。”

丘政原面露神往之色,繼續回憶道:“當時,王公公率大軍已將成都團團圍住,眼看那成都旦夕可破,那李舜突然大做法事,施捨僧衆。把成都各處廟宇中的數千名和尚都叫來領取財物。李舜數千親隨同時剔度爲僧,改穿僧服。到得傍晚,東門西門兩處城門大開,萬餘名和尚一齊衝出。李舜早已易服爲僧,混雜其中,就此不知去向,再也捉他不到。官軍後來捉到一個和李舜相貌很像的長鬚大漢,將他斬了。說已殺了李舜,呈報朝庭冒功。”

“冒功?有這樣的事?”皇帝奇道:“既然你們已經知道王公公是冒功,他又怎麼能夠領賞呢?”

丘政原道:“啓稟皇上:爲政者當以大勢爲重。王公公擊敗李舜乃大勢,是否真的抓住李舜乃小事。大勢之下,小事就不必追究了。”

“嗯,丘宰相說得有理。只要大面上過得去,些許小節不必認真,這就是難得糊塗。”太后道:“丘宰相這就要說到張永了。皇兒請聽仔細。”

“恕爲臣年邁昏庸,說話不得要領。”丘政原聞聽太后之言,似有責怪自己說話不着邊際之意,忙稱惶恐,然後乾咳了兩聲,續道:“王公公平定四川之後,一時之間,竟無官員願意到四川就職,朝庭就委以王公公節度使之職,讓四川軍政一統。誰知王公公統軍有方,卻治世無術,搞得四川天怒人怨,民不聊生。子虛八年,四川又逢大旱。朝庭這纔派張永掛知州之職,前往巴蜀。

“張永知州之職,本在王公公節度使之下。但王公公想必聽過張永的大名,待張永一到,立即捉了許多亂黨來交給張永治罪,想要討好張永,誰知張永卻盡數將亂黨給放了。

“王公公大驚,怒斥張永。張永卻道:‘前日李舜脅民爲賊。今日永與公化賊爲民,有何不可哉?’頓使王公公無話可說。

“王公公部下士卒不守軍紀,掠奪民財,張永派人捉到,也不向王公公說,徑自將這些士兵綁了,投入井中淹死。王公公心知說不過張永,就裝作不知。士兵見張永手段厲害,就規矩多了。

“打那以後,四川雖以王公公節制,但王公公胸無點墨,實乃張永當家。”

“宰相請坐。”太后環顧左右,道:“張永治蜀五年,應該說六年以來,四川安然無事。哀家深感欣慰。

“去年春天,關內巡撫狀告四川,說西夏因四川低價物資大量涌入,強徵高額關稅,影響了關內的貿易。秋季,嶺南巡撫奏本,說大理國因爲同樣原因,也開始徵收高額關稅。此外。江南、淮南、河南等各地巡撫也紛紛上奏,狀告四川低價傾銷大量物資,擾亂了各地的集市。

“不知衆愛卿注意到沒有,所有這一切,都是四川物資大量低價外銷所致?”

羣臣轟然道:“太后一語中的,臣所不及。”

太后續道:“四川,乃邊陲蠻荒之地。短短五年,就能有這麼多的物資低價外銷,張永功不可沒……”

“呃……臣啓奏太后──”丘政原忽然起身,卻又閃爍其辭。

“宰相何事?”太后問道。

丘政原道:“臣啓稟太后,對四川張永是褒是貶,望太后明確。”

“宰相請坐。”太后道:“四川各業興旺,稅貢猛增,應予嘉勉。然張永擅自改換貢物,阻止八府巡按司職,卻又應予嚴懲。大褒大貶,難以定奪。故哀家才準備讓皇帝御駕親往,酌情處理。同時,也是讓皇帝最後歷練一番的意思。”

兵部尚書方留譽道:“啓稟太后。四川原駐軍馬十萬之衆。據細作探報,最近兩年,四川廣徵鄉勇,操練兵馬,已私下擴兵五萬。既有如此大不諱之事。皇上入川恐有不測之險。望太后三思。”

太后微笑道:“事先沒有料到,方稱不測之險。既然已經知道,只要善加準備,所遇之險就不會是不測的了。”

方留譽道:“臣愚頓,謝太后指點。依臣之見,川軍佔地利人和之便;皇上入川,當從禁軍和山南、劍南、江南駐軍之中抽調十萬之衆隨駕前往,方保無虞。”

“抽調軍馬,準備糧草輜重,需時幾何?”

“需時半月。”

太后最後問:“諸愛卿有何高見?”

禮部侍郎尤惠安上前道:“太后容稟。微臣聞聽四川張永早就料到皇上即將入川,正在巴州修建一座朝天門。預計要在二月初才能完工。”

“好,那就先行調集糧草輜重。皇上入川之期,二月再議。”太后想了想,又道:“隨行輔佐之臣,今日倒可確定。吏部,準備推薦何人前往?”

吏部葛清苑道:“稟太后,臣推舉兵部侍郎武潛陽大人、禮部侍郎尤惠安大人同往。”

太后點了點頭,道:“不錯。羅太師和刑部嚴大人也去吧。”

太師羅忠信、刑部尚書嚴永福齊道:“臣遵旨。”

太后道:“哀家再讓大內侍衛派出十大高手隨駕,皇兒定可無憂。皇兒呀,記住,大勢要緊,不要在秭歸、虎牙兩鎮自劍南易手四川之類的小事上面過於糾纏。”

一再延期之後,三月初三,皇帝終於啓駕。

杜聞秀逃回大理點滄山,求見師父席大猷。而席大猷亦正在翹首盼望,故聽見稟報,立即傳見。

灰頭垢面、衣衫襤褸、風塵僕僕的杜聞秀進到房中,單膝點地,埋首抱拳道:“徒兒杜聞秀見過師父。”

“快快請起。”席大猷搶上一步,扶起杜聞秀,“師徒如父子,徒兒勿須多禮。”上下一打量,又道:“聞秀啊,你怎麼被弄成這番模樣?”

杜聞秀退開一步,拱手道:“恭喜師父,此次天朝武術會試,弟子幸不辱命,奪得第一名。”

“第一名!”席大猷大喜,“好,好,好。”連說三個好字,才逐漸平息了情緒,道:“點滄一派,振興有望了。”隨即對侍立一旁的弟子:“快,叫你刁師叔、麥師叔、竇師叔過來,馬上擺酒設宴,爲你杜師兄慶功。”又道:“聞秀快隨我來。我有一套新衣服。從未穿過。你快換上了。”杜聞秀道:“那是準備給師父過年的時候穿的,弟子怎敢?”席大猷道:“敢的,敢的。你立了這麼大的功,你若不敢,還有誰敢?至於過年麼,我再做一套就是了。”

武林中人,辦事通常利索。但擺酒設宴卻是精細功夫,半點馬虎不得,故點滄派還是很花了一番功夫,才設下了酒宴。

杜聞秀因立了大功,被請到上席上位,緊挨着席大猷。兩位師叔刁邑陽、麥水吉打橫而坐,另一位師叔竇均邦坐在了下首。其餘九名師兄弟則另擺了一席。

歌頌,互誇,酒過三巡。

刁邑陽繼續道:“想不到我邊陲小派竟能揚威中原,杜師侄功莫大焉。”

“刁師叔折殺弟子了,弟子愧不敢當。”杜聞秀也有些喝多了,故放膽說道:“弟子此次中原之行,聞聽江湖人士普遍傳頌天下第一高手之名。師叔可知是誰?”

“天下第一高手?”刁邑陽吸了一口氣,道:“是誰?”

杜聞秀略停了一下才道:“中原江湖傳言,天下第一高手,乃丐幫幫主言壽風和師父二人並列。我派仰仗師父神威,早已威震中原,實非弟子此次會試之功也。”

“有這等事。”刁邑陽吃了一驚,轉向席大猷道:“師兄,敝派與丐幫,莫非有上代留下的過節?”

“絕對不是丐幫。”竇均邦道:“那丐幫身處中原,焉有自封第一高手之理。依小弟之見,定是有人想挑起敝派和丐幫之爭,要坐山觀虎鬥。”

麥水吉道:“休要多慮。言壽風,自己的事都忙不過來呢,那兒顧得上找我派的晦氣。”

“不說這些,喝酒,喝酒。”席大猷止住衆人話頭。衆人紛紛舉酒碰杯。然後,席大猷問道:“此次會試,徒兒可曾遇見扎手的後生?”

杜聞秀道:“只有一位。是西夏冰原派的弟子,名叫萬臨山。說來也有些僥倖,這萬臨山在複試的時候,失手傷人性命,被抓之後又越獄逃走。故此沒有和弟子過招。後來,弟子亡命四川之時,承蒙萬臨山內功療傷。他的內功,的確是非同小可。若弟子與他動手,非輸不可。”

“冰原派?早些年聽說有個班道宏。”席大猷思索了一下,嘆道:“這萬臨山一出手便斷送了自家前程,徒兒當引以爲鑑。”

杜聞秀只得答道:“是。”

“四川的溫玉華,沒有去參加會試?”席大猷又問。

“沒有。”杜聞秀道:“不過,在弟子看來,她的武功定然不及萬臨山。”

席大猷道:“非也。想那‘七絕手’柏樹英、‘三星劍’龔鼎森等人,武功絕非泛泛,卻敗在她的手下,她的武功定然不差。”

杜聞秀道:“她一個女子能有多大作爲,力氣也不會比男人大的。江湖傳言,她慣會學人招式,故常人輕易不敢與她動手。但徒具招式,到頭來終是無用。”

席大猷道:“江湖各派招式,皆以各派相應內功驅使,方纔有用。爲師卻聽說溫玉華不僅現學能用,而且常勝各派,必具超乎尋常之內功,方纔能夠。徒兒斷不可小覷。”

杜聞秀道:“師父對丐幫言壽風尚且不懼,爲何單單對溫玉華耿耿於懷?”

席大猷道:“這還不是因爲她是四川的嘛。”

杜聞秀道:“說到四川,弟子此番倒已探得他們的重大機密。”

“什麼機密?”席大猷等三人同聲問道。

杜聞秀道:“西夏早在我國徵收高額關稅半年之前就閉了關,並且還在成縣、望子關一帶集結了重兵,隨時準備引兵入川。此外,四川與天朝體統不合,不遵法令,天朝太后大爲震怒,已令兵部調集大批糧草運往劍南。看來天朝大軍也即將自長江三峽攻入。我軍若再發難,四川將三面受敵,必然不保。”

席大猷不由大聲說道:“如此說來,四川並不難攻取?”

“大致如此。”杜聞秀道:“不過,也有點問題。四川方面雖然眼下危機重重,但他們絕不會坐以待斃,定然多方方翰旋。或派遣使節與西夏和我國周旋甚至納貢,取分化兩國將士、離間兩國權貴之效;或上表天朝推諉塞責,行拖延之實,藉機壯大其羽翼。並且,西夏國重兵壓境卻止步不前,想必是妄想我大理先行出兵,然後好坐收漁人之利。如果我大理也這樣想,此不動彼亦不動,必將坐失良機,授四川以喘息之機。”

第二卷 第451章 覺來珠淚第二卷 第112章 四方用兵第二卷 第664章 恨隔爐煙第二卷 第621章 羅裙碧草第二卷 第197章 攻城策略第二卷 第607章 寒江天外第二卷 第91章 五部混戰第二卷 第155章 老哈河畔第二卷 第326章 森羅華纓第二卷 第393章 朱闌向曉第二卷 第655章 亂鋪金蕊第二卷 第696章 淺蘸煙蕪第一卷 第33章 矢石如雨第二卷 第465章 落日半銜第二卷 第163章 空手索賄第二卷 第252章 轉逃爲擾第二卷 第767章 陽和萬戶第二卷 第207章 秦嶺高山第二卷 第824章 銀瓶玉泉第一卷 第2章 終於吃飽第一卷 第42章 微小成功第一卷 第43章 芙蓉多姿第二卷 第570章 華渚虹流第二卷 第481章 景疏樓上第二卷 第474章 餘聲歸向第二卷 第352章 浴日開天第二卷 第119章 酒能亂性第二卷 第517章 亂花狂絮第二卷 第210章 勤政好官第二卷 第808章 黃花衰草第二卷 第550章 別岸扁舟第二卷 第773章 食薄田賦第二卷 第148章 微效狙擊第二卷 第197章 攻城策略第二卷 第630章 眼前稀有第二卷 第674章 散花卻病第二卷 第553章 西顧郎官第二卷 第509章 日邊人遠第二卷 第602章 終欠峰巒第一卷 第10章 陣前遊說第二卷 第831章 雙妹碰頭第二卷 第297章 佔領島國第二卷 第348章 仰欽元后第二卷 第118章 殲滅袁紹第二卷 第126章 女人善變第二卷 第728章 已斷無由第二卷 第382章 飛雨落花第二卷 第457章 汀花雨細第二卷 第64章 琴瑟和暢第二卷 第286章 騷擾戰鬥第二卷 第218章 詐死蠢計第二卷 第809章 飛瓊伴侶第二卷 第378章 歸鴻紫塞第二卷 第602章 終欠峰巒第二卷 第116章 智取潼關第二卷 第194章 守住范陽第二卷 第581章 平生丹素第二卷 第784章 有月嬋娟第二卷 第551章 羽輪飆駕第二卷 第487章 曲中雙淚第二卷 第279章 一言不合第一卷 第49章 才女蔡琰第二卷 第644章 夜寒手冷第二卷 第496章 紅藥闌邊第一卷 第6章 清酒言歡第二卷 第133章 樂安北海第一卷 第19章 糧草之錯第一卷 第19章 糧草之錯第二卷 第483章 露蕊煙叢第一卷 第23章 挾持董卓第二卷 第636章 雲間玉簫第二卷 第509章 日邊人遠第二卷 第812章 疏雨西風第二卷 第586章 諸天花雨第二卷 第388章 曉鶯朝雲第二卷 第384章 梅謝雪枝第二卷 第383章 東溪春近第二卷 第61章 黯淡星光第二卷 第560章 鼓角亂雲第二卷 第354章 翠幄盤雕第二卷 第578章 憐才深意第二卷 第645章 檀煙初噴第二卷 第251章 勇對埋伏第二卷 第755章 蘭心百媚第二卷 第58章 殺死督郵第二卷 第833章 心灰意冷第二卷 第263章 禱告天地第二卷 第625章 風前秋葉第二卷 第145章 樹林騎兵第二卷 第752章 風光鶯語第二卷 第361章 醉餘臨望第二卷 第148章 微效狙擊第二卷 第703章 攜杖曾遊第二卷 第197章 攻城策略第二卷 第658章 偶別珠宮第二卷 第499章 一朵雲袖第二卷 第593章 溼雨穿花第二卷 第213章 再得一人第二卷 第612章 存養天真第二卷 第555章 水中捉月
第二卷 第451章 覺來珠淚第二卷 第112章 四方用兵第二卷 第664章 恨隔爐煙第二卷 第621章 羅裙碧草第二卷 第197章 攻城策略第二卷 第607章 寒江天外第二卷 第91章 五部混戰第二卷 第155章 老哈河畔第二卷 第326章 森羅華纓第二卷 第393章 朱闌向曉第二卷 第655章 亂鋪金蕊第二卷 第696章 淺蘸煙蕪第一卷 第33章 矢石如雨第二卷 第465章 落日半銜第二卷 第163章 空手索賄第二卷 第252章 轉逃爲擾第二卷 第767章 陽和萬戶第二卷 第207章 秦嶺高山第二卷 第824章 銀瓶玉泉第一卷 第2章 終於吃飽第一卷 第42章 微小成功第一卷 第43章 芙蓉多姿第二卷 第570章 華渚虹流第二卷 第481章 景疏樓上第二卷 第474章 餘聲歸向第二卷 第352章 浴日開天第二卷 第119章 酒能亂性第二卷 第517章 亂花狂絮第二卷 第210章 勤政好官第二卷 第808章 黃花衰草第二卷 第550章 別岸扁舟第二卷 第773章 食薄田賦第二卷 第148章 微效狙擊第二卷 第197章 攻城策略第二卷 第630章 眼前稀有第二卷 第674章 散花卻病第二卷 第553章 西顧郎官第二卷 第509章 日邊人遠第二卷 第602章 終欠峰巒第一卷 第10章 陣前遊說第二卷 第831章 雙妹碰頭第二卷 第297章 佔領島國第二卷 第348章 仰欽元后第二卷 第118章 殲滅袁紹第二卷 第126章 女人善變第二卷 第728章 已斷無由第二卷 第382章 飛雨落花第二卷 第457章 汀花雨細第二卷 第64章 琴瑟和暢第二卷 第286章 騷擾戰鬥第二卷 第218章 詐死蠢計第二卷 第809章 飛瓊伴侶第二卷 第378章 歸鴻紫塞第二卷 第602章 終欠峰巒第二卷 第116章 智取潼關第二卷 第194章 守住范陽第二卷 第581章 平生丹素第二卷 第784章 有月嬋娟第二卷 第551章 羽輪飆駕第二卷 第487章 曲中雙淚第二卷 第279章 一言不合第一卷 第49章 才女蔡琰第二卷 第644章 夜寒手冷第二卷 第496章 紅藥闌邊第一卷 第6章 清酒言歡第二卷 第133章 樂安北海第一卷 第19章 糧草之錯第一卷 第19章 糧草之錯第二卷 第483章 露蕊煙叢第一卷 第23章 挾持董卓第二卷 第636章 雲間玉簫第二卷 第509章 日邊人遠第二卷 第812章 疏雨西風第二卷 第586章 諸天花雨第二卷 第388章 曉鶯朝雲第二卷 第384章 梅謝雪枝第二卷 第383章 東溪春近第二卷 第61章 黯淡星光第二卷 第560章 鼓角亂雲第二卷 第354章 翠幄盤雕第二卷 第578章 憐才深意第二卷 第645章 檀煙初噴第二卷 第251章 勇對埋伏第二卷 第755章 蘭心百媚第二卷 第58章 殺死督郵第二卷 第833章 心灰意冷第二卷 第263章 禱告天地第二卷 第625章 風前秋葉第二卷 第145章 樹林騎兵第二卷 第752章 風光鶯語第二卷 第361章 醉餘臨望第二卷 第148章 微效狙擊第二卷 第703章 攜杖曾遊第二卷 第197章 攻城策略第二卷 第658章 偶別珠宮第二卷 第499章 一朵雲袖第二卷 第593章 溼雨穿花第二卷 第213章 再得一人第二卷 第612章 存養天真第二卷 第555章 水中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