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309章 輕重工業

特,指的是特殊物品的生產。它們本來算在“材”裡面。因爲特別重要,才被分離出來。具體來說,主要就是藥材和調料兩大類。就不再細說了。

經濟作物的種植,不能一蹴而就。每一樣都可以種,但每一樣都不可大面積種植。這是因爲,在這個年代,對經濟作物的需求還不是很旺盛。得隨着需要的增加而逐漸擴大種植面積。

田潤對經濟作物的種植,多數放在幷州,先是“國營農場”的方式進行。準備待市場擴大了,形成了上規模的需求了,再放歸民間。

牧業。這兩個字很容易讓人想到牧民和遊牧民族。田潤的領地在祖國的北方,與北方遊牧民族所在的區域接壤。邊境地區的漢族居民,也有從事放牧作業的。這部分,是既有的,也是不需要改變的。

田潤所要倡導的牧業,卻不是這種自然的散放牧業,而是集中的車間式牧業。具體的品種,就是豬和雞。本來還應該有鴨子的,但由於水鄉不多,不太方便而作罷。這部分,田潤仍然以“國營”的直接經營方式來生產。與經濟作物種植不同的是。由於單個百姓的財力微薄,這部分放歸民間的時間,也許會在很久以後。

漁業就沒怎麼弄了。漁業主要不是指捕魚,而是養魚。領地大多不夠養魚的條件。無法實施專業的養魚作業。

因爲水利建設的需要,有一些零星的塘堰。有條件的塘堰裡面養了魚,但那卻是散放的養魚。跟“網箱養魚”之類的正規漁業不可同日而語。

青州海岸線很長,多漁民。這個時代,漁民的捕魚能力是比較低的。大海,對於那些漁民來說,就相當於是取之不盡的寶藏。儘管去捕就是了。海邊漁村,臨時挖池養魚,是爲了防止魚死了,賣不上好價錢。而官府能夠做的,也就是幫助漁民,把捕撈上來的魚賣出去。其中,基礎設施道路,已經有了。

富業,還是農民閒瑕時候的作業。不過,不包括農民幹工業,更不包括農民當兵。指的,就僅僅是農民利用房前屋後的資源而進行的簡單手工作業。由於時代的侷限,這是不好管理的。因而田潤就放任不管。

林業,在這個時代還不需要。這個時代總人口太少。森林的自然生長速度遠遠快於人們的砍伐速度。因而,田潤沒有興辦林業。放任民間砍伐森林。但是,卻對土地開荒進行限制。必須在官府批准的前提下,才能夠毀林開荒。私自開荒的土地,種出來的勞動成果一律沒收。這也算是間接地保護了森林了吧。

農、林、牧、富、漁過了。大農業也就算是過了,接下來就是工業了。

工業,實際並不神秘,它其實就是社會分工的產物。從工業的發展角度來看,就兩個階段,手工業和大工業。其中的手工業,又約等於農業裡面的副業。

工業的分類,最基本的,是重工業和手工業。怎樣纔算重,如何纔算輕呢?有人說,是根據產品來看的,產品單位體積的重量大的工業部門就是重工業,重量輕的就是輕工業。那麼,總得有個尺度吧,那個尺度、包括那個尺度以下的算輕工業,那個尺度加一克,就是重工業?一克的差距,不,有人說,加一毫克就是重工業,那差距就又縮小爲一毫克了。很明顯。這是荒謬的。儘管這樣劃分標準舉世公認,它依然是荒謬的。

感覺《中國統計年鑑》中的定義相對準確一些。裡面說,重工業是爲國民經濟各部門提供物質技術基礎的主要生產資料的工業,輕工業爲主要提供生活消費品和製作手工工具的工業。它這個說得有些複雜,簡言之,重工業就是生產生產資料的工業,輕工業則是生產消費品的工業。

曾經在105章說過,在和順有一家織布的機戶,裡面有織機四十餘臺,上百人同時開工,好不壯觀。織布織錦等紡織行業與服裝業配套,都屬於輕工業。而生產織布機器的工業,就屬於重工業。

很顯然,最先產生的,是輕工業。輕工業的產生,實際上就是把單個的手工業,集中起來的過程。集中之後,實行工序化,進一步分工合作,能夠大大地提高生產效率。這是田潤領地範圍內人民羣衆生活日益提高的需要所刺激出來的。基本上,可以說,也是自發的。

重工業就麻煩了。在社會安定時間不夠長,民間資本積累不夠多的情況下,是很難自發地產生重工業的。105章所說的機戶裡面的織機,並不是重工業企業生產的。那些織機,都還是木工機械,以木匠手工作坊生產的。而這種木匠的手法作坊,看上去就有些像是重工業的雛形,然而卻並不是。木匠作坊裡面。生產的東西主要還是傢俱之類的消費品,因而仍然應該計算到輕工業裡面去。

如果沒有田潤自上而下的重點扶持,真正產生重工業的過程將是極其漫長的。之前,田潤扶持了什麼沒有呢?對了,有兩樣。一樣是石灰礦,一樣的鐵礦。

田潤對石灰礦的扶持,最後演化爲對交通運輸業的扶持和對商業的扶持;對鐵礦的扶持,則演化爲對重工業的扶持。這裡,說後面一項。

就拿織布機來說,木匠可做,鐵匠實際上也可以做。通常,木頭做的織布機要便宜一些。其便宜,主來是因爲木材不值錢,直接到山上砍伐就是。木工可以去砍,需要做機具的用戶也可以去砍。這方面沒有什麼限制。其成本,主要就是木匠的手工錢。而鐵器做成的機具就不同了。自然界裡,沒有現成的鐵。鐵一旦裸露,就會被氧化。因而鐵器從材料開始,就需要從冶煉作坊裡面獲得。而在這個時代,對於鐵礦,並沒有什麼探測手段。地表的鐵礦好找,地表以下的鐵礦就不好找了。因而全社會的鐵器本來就少。僅從供需方面看,鐵器就遠遠緊俏於木器。

田潤來扶持了。稍稍改變了一點。田潤並不像有些穿越者那樣,具有找礦的本事,同時還具有鍊鐵的技術。田潤對於鍊鐵,完全是個外行。但田潤知道鐵器的重要性,也知道以煤炭作爲燃料,讓爐溫升高,可以煉出更好的鐵。田潤所作的,就是派出了更多人手,在鐵礦本來就比較多的太行山地區找礦;安排人力物力,組建治鐵作坊;最關鍵的,還是田潤提供了對鐵器的大量需求。

找礦辦作坊是直接做的。需求是間接做的。直接做的部分,做完了,也就完了。間接做的,卻一直都沒有完。有鐵器的需求,生產鐵器就能養家餬口,就能得到好處,因而領地內的鐵器生產一直髮展迅猛。

鐵器生產的發展,使得鐵材料的自身成本得以一定的下降。雖然說,鐵仍然比木頭貴,但是,鐵做成的機具明顯比木頭做成的機具結實耐用。兩項相權,就有人選擇使用鐵器製作的機具了。

生產鐵製機器,跟生產木製機具相比,是一個跨越式的飛躍。剛開始的時候,兩者相似,這邊是木匠那邊是鐵匠,都是作坊式的生產,都談不上“重工業”三個字。但時間一長,木製機具逐漸就被鐵製機具取代了。木匠又回過頭去做傢俱等消費品了。而鐵匠,則大踏步地向着真正的重工業邁進。

田潤在這時,拿出了一筆訂單。訂單上就兩相東西:鐵板和角鋼。田潤的訂單是有特別的意義的,那就是造船。在很早的時候,田潤就曾經在信都跟田蘭說過,拿下青州之後立即回報,自己想造船。田蘭照辦了。很快拿下了青州,第一時間回報。田潤也派出了鄭渾。

鄭渾是一個兩用人才。即是治理方面的官吏,又是一個巧匠。由於鄭渾在政治上傾注了一些精力,在科學發明上的成就不如馬鈞。但實際上,鄭渾也差不了多少。

以鄭渾爲首的一幫官吏接收了青州政權之後,首先是迅速安定地方。然後就是清理地方政治,將施政的方法由傳統的舊法過渡到田潤的新法。這是需要全力去做的。一直到190年秋收才結束。

施政方法的改變,其實是非常困難的。如果以暴力的方法去做,快到是快,但不容易獲得民心。以前,田潤在幷州、冀州推行新政,就是以暴力的方法去做的。黑山裡面的長治小平原不算,那裡是從無到有。隨便哪一種施政方法都可以。

拿下青州以後,田潤一時之間,並沒有攻打徐州的計劃。田潤也知道徐州陶謙必不會攻打青州。因而田潤吩咐鄭渾,以和平的方式推行新政。時間再長,也可以。

鄭渾沒有推辭,更沒有叫苦。難就難,難也要去做。於是,鄭渾就真的迎難而上了。按照田潤的交待,寧可緩一點,但一定要和平。鄭渾忠實地貫徹了。到190年秋,實際上還只是略有眉目。然後,突然之間,蝗災就來了。青州受蝗災影響不大,但也還是有點影響。有影響的地方,立即按新政的方法進行救濟。結果,蝗災之後,全青州百姓一下子就認可了新政。百姓們認爲,面對那樣一場蝗災,如果是舊政,不知會有多少人流離失所。而施行新政卻沒有餓死一人。直觀的效果,一下子就改變了百姓的看法。

那之後,鄭渾就相當於空閒了下來。日常的事務,自有事務性的普通官吏打理。鄭渾只是總體上決策一下就行了。於是,這時,田潤就下令,讓鄭渾建船塢,準備造海船。

出色的工匠,通常會奇思妙想,不受傳統的約束。馬鈞是,三鬥也是。鄭渾本來也是,但由於鄭渾同時也是政治家,所以,鄭渾在打破傳統這方面,衝勁並不是很足。

船塢很快就搭建完畢了。那就是一般的船塢。只不過,從“海船”二字考慮,鄭渾把船塢建得比尋常的船塢稍稍大了一些。船塢搭建完畢,就該造船了。說到造船,鄭渾又比三鬥、陸駿等人好些了。鄭渾心裡本來就有一般戰船的藍圖。

鄭渾等了兩天,沒有新的命令下來。第三日,鄭渾就安排船塢的工人上山伐木。鄭渾的想法是,先造一艘蒙衝再說。

在做工的事情上,鄭渾並沒有把自己當作官吏,而是把自己當作是師傅。師傅是需要指導徒弟的,因而鄭渾自己也上山伐木去了。下午,鄭渾帶着工人擡着木頭回到船塢。這才發現,田潤到了。

田潤是來跟鄭渾說造船之事的。田潤給鄭渾說的,有兩件事。一是尖底配重;二是龍骨貼板。尖底配重,以前面的章節裡面已經說過了。龍骨貼板,指的是先製作龍骨,然後貼上船板。這兩件事,鄭渾均提出反對。田潤就跟鄭渾解釋。解釋了半天,尖底配重的道理,鄭渾接受了;但是,因爲木材做不出配重的尖底,還是拒絕執行。

次日,田潤又說了一天,卻沒有新意。田潤只知道尖底配重的原理,並不知道龍骨貼板的原理。面對鄭渾的反問,時常說不上來。最後,田潤決定,理解的執行,不理解的也執行。反正是一定要造那種尖底配重、龍骨貼板的海船。

田潤耍橫了。但田潤畢竟不是小女孩,知道自己耍橫是可以的,但木材做不出配重的尖底等等具體的阻礙還得自己的克服。田潤想來想去,就想到了角鋼和鐵板。角鋼,一定可以製作龍骨。鐵板,一定可以附着到龍骨上面去。於是,田潤就下了訂單。

田潤的訂單,放在現代,實際上就相當於一種科研計劃。三國這個時代,在田潤出現之前,是能夠打製出“刀”的。刀,就相當於小鐵板。小鐵板而轉個彎,就變成了角鋼。因而,作爲科研性質的小批量角鋼和鐵板很快就做出來了。

第二卷 第811章 濃勝香醪第二卷 第342章 鴻慶寰瀛第二卷 第345章 羣后葵傾第一卷 第43章 芙蓉多姿第一卷 第3章 加入黃巾第二卷 第449章 流霞共酌第二卷 第202章 關羽零碎第二卷 第800章 侍女傾酒第二卷 第397章 露泣西風第二卷 第657章 未到愁腸第二卷 第751章 天香染袂第二卷 第736章 平蕪遠樹第二卷 第241章 第二請求第二卷 第773章 食薄田賦第二卷 第445章 乍遷芳樹第二卷 第618章 恨爲情離第二卷 第361章 醉餘臨望第一卷 第42章 微小成功第二卷 第321章 軟硬結合第二卷 第97章 積雪不化第二卷 第536章 屈指尋思第二卷 第660章 當時留住第二卷 第786章 半下香銷第二卷 第121章 死灰復燃第二卷 第329章 旦暮潮聲第二卷 第431章 殘春風雨第二卷 第416章 珠翠煙霞第二卷 第799章 避樂分行第二卷 第403章 應解人同第二卷 第360章 雪添蕊佩第二卷 第436章 箭漏天杳第二卷 第266章 整體戰略第二卷 第146章 曹軍混亂第二卷 第63章 疑似幻影第二卷 第276章 發現陸地第二卷 第633章 平康小巷第二卷 第763章 塞草煙光第二卷 第298章 信仰強兵第二卷 第741章 酬歌百琲第二卷 第250章 平定江南第二卷 第168章 逼而不攻第二卷 第297章 佔領島國第二卷 第573章 橫斜清淺第一卷 第26章 駐紮城西第二卷 第559章 倚樓吟嘯第二卷 第561章 卷地江流第二卷 第481章 景疏樓上第一卷 第48章 曲調高揚第二卷 第682章 白猿高樹第二卷 第475章 溪風漾流第二卷 第586章 諸天花雨第二卷 第564章 不知郎去第二卷 第319章 槳葉推力第二卷 第729章 浪浸斜陽第二卷 第711章 一場消黯第二卷 第550章 別岸扁舟第二卷 第800章 侍女傾酒第二卷 第600章 霜溼水天第二卷 第461章 蘋風入坐第二卷 第527章 傳杯繞檻第二卷 第764章 孤館夢迴第一卷 第4章 窈窕淑女第二卷 第301章 滴血喂親第二卷 第250章 平定江南第二卷 第543章 白鳥成行第二卷 第678章 共佔春風第二卷 第437章 江天雪意第二卷 第158章 沒有速度第二卷 第398章 潘令閒眠第二卷 第398章 潘令閒眠第二卷 第510章 家山回首第二卷 第163章 空手索賄第二卷 第642章 漢守分麾第二卷 第90章 走哪條路第一卷 第2章 終於吃飽第二卷 第653章 四季當窗第二卷 第741章 酬歌百琲第二卷 第136章 終於上路第二卷 第794章 羞笑相語第二卷 第735章 檢降彤霞第一卷 第45章 澗河樹梢第二卷 第518章 卜年無用第二卷 第554章 管好滋味第二卷 第700章 淑景遲遲第二卷 第597章 幸有微吟第一卷 第11章 脫籍未成第二卷 第83章 曹操臨關第二卷 第72章 忙於內政第二卷 第350章 認行如綴第二卷 第95章 就不開關第二卷 第498章 花謝春歸第二卷 第567章 問花先發第二卷 第809章 飛瓊伴侶第二卷 第829章 草解宜男第二卷 第184章 屢戰不克第二卷 第671章 流波墜葉第二卷 第429章 人情耐久第二卷 第313章 登船接戰第二卷 第248章 刀若旋風第二卷 第336章 白蘋香散
第二卷 第811章 濃勝香醪第二卷 第342章 鴻慶寰瀛第二卷 第345章 羣后葵傾第一卷 第43章 芙蓉多姿第一卷 第3章 加入黃巾第二卷 第449章 流霞共酌第二卷 第202章 關羽零碎第二卷 第800章 侍女傾酒第二卷 第397章 露泣西風第二卷 第657章 未到愁腸第二卷 第751章 天香染袂第二卷 第736章 平蕪遠樹第二卷 第241章 第二請求第二卷 第773章 食薄田賦第二卷 第445章 乍遷芳樹第二卷 第618章 恨爲情離第二卷 第361章 醉餘臨望第一卷 第42章 微小成功第二卷 第321章 軟硬結合第二卷 第97章 積雪不化第二卷 第536章 屈指尋思第二卷 第660章 當時留住第二卷 第786章 半下香銷第二卷 第121章 死灰復燃第二卷 第329章 旦暮潮聲第二卷 第431章 殘春風雨第二卷 第416章 珠翠煙霞第二卷 第799章 避樂分行第二卷 第403章 應解人同第二卷 第360章 雪添蕊佩第二卷 第436章 箭漏天杳第二卷 第266章 整體戰略第二卷 第146章 曹軍混亂第二卷 第63章 疑似幻影第二卷 第276章 發現陸地第二卷 第633章 平康小巷第二卷 第763章 塞草煙光第二卷 第298章 信仰強兵第二卷 第741章 酬歌百琲第二卷 第250章 平定江南第二卷 第168章 逼而不攻第二卷 第297章 佔領島國第二卷 第573章 橫斜清淺第一卷 第26章 駐紮城西第二卷 第559章 倚樓吟嘯第二卷 第561章 卷地江流第二卷 第481章 景疏樓上第一卷 第48章 曲調高揚第二卷 第682章 白猿高樹第二卷 第475章 溪風漾流第二卷 第586章 諸天花雨第二卷 第564章 不知郎去第二卷 第319章 槳葉推力第二卷 第729章 浪浸斜陽第二卷 第711章 一場消黯第二卷 第550章 別岸扁舟第二卷 第800章 侍女傾酒第二卷 第600章 霜溼水天第二卷 第461章 蘋風入坐第二卷 第527章 傳杯繞檻第二卷 第764章 孤館夢迴第一卷 第4章 窈窕淑女第二卷 第301章 滴血喂親第二卷 第250章 平定江南第二卷 第543章 白鳥成行第二卷 第678章 共佔春風第二卷 第437章 江天雪意第二卷 第158章 沒有速度第二卷 第398章 潘令閒眠第二卷 第398章 潘令閒眠第二卷 第510章 家山回首第二卷 第163章 空手索賄第二卷 第642章 漢守分麾第二卷 第90章 走哪條路第一卷 第2章 終於吃飽第二卷 第653章 四季當窗第二卷 第741章 酬歌百琲第二卷 第136章 終於上路第二卷 第794章 羞笑相語第二卷 第735章 檢降彤霞第一卷 第45章 澗河樹梢第二卷 第518章 卜年無用第二卷 第554章 管好滋味第二卷 第700章 淑景遲遲第二卷 第597章 幸有微吟第一卷 第11章 脫籍未成第二卷 第83章 曹操臨關第二卷 第72章 忙於內政第二卷 第350章 認行如綴第二卷 第95章 就不開關第二卷 第498章 花謝春歸第二卷 第567章 問花先發第二卷 第809章 飛瓊伴侶第二卷 第829章 草解宜男第二卷 第184章 屢戰不克第二卷 第671章 流波墜葉第二卷 第429章 人情耐久第二卷 第313章 登船接戰第二卷 第248章 刀若旋風第二卷 第336章 白蘋香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