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49章 才女蔡琰

田潤很順利地見到了蔡琰。

這是蔡邕的書房。兩名親兵被家丁帶到偏房去了。王越,因爲田潤介紹是自己的丈夫而留下了。蔡邕叫下人上茶,並且同時叫下人帶蔡琰過來。

三國美人衆多,田潤記得的,就有貂蟬、甄宓、小喬、大喬、孫尚香、鄒氏、樊氏、祝融、吳氏等人。蔡琰的美麗,也是排得上號的。而且,蔡琰跟這些美人不同,蔡琰是有內涵的。

蔡琰博學多才,音樂天賦自小過人。據說六歲時她聽父親在大廳中彈琴,隔着牆壁就聽出父親把第一根弦彈斷的聲音。蔡邕驚訝之餘,又故意將第四根弦弄斷,居然又被她指出。長大後她更是琴藝超人。她在胡地日夜思念故土,回漢後參考胡人聲調,結合自己的悲慘經歷,創作了哀怨惆悵、令人斷腸的琴曲《胡笳十八拍》;嫁董祀後,感傷離知己,作《悲憤詩》,那是我國詩史上第一首自傳體的五言長篇敘事詩。學術界評論其“真情窮切,自然成文”。其中的激昂、酸楚,在建安詩歌中堪稱別具一格。三國戰亂,經書史書十不存一。在天下稍定之時,蔡琰僅憑心中的記憶,就默寫出四百多部,無一遺誤。被史學界贊爲“孤芳續漢史,血淚寫春秋。”

然而,蔡琰的命運卻相當不幸。十六歲,嫁給河東世族的大學子衛仲道,還算恩愛。可惜好景不長,不到一年,衛仲道便咯血而亡。蔡琰不曾生下一兒半女。衛家的人嫌她剋死了丈夫,百般ling辱虐待。最後,蔡琰在父親的反對聲中,回到父親的身邊。董卓伏誅後,蔡邕枉死獄中。長安大亂,蔡琰隨即被匈奴掠去,被左賢王納爲王妃,那年她二十三歲。此後,蔡琰居南匈奴一十二年,育有二子。直到建安十三年,也就是208年,曹操派週近爲使,攜帶黃金千兩,白璧一雙,把她贖了回來。在曹操的安排下,嫁給田校尉董祀,這年她三十五歲。

嫁給董祀之後,夫妻間感情並不好。蔡琰飽經離亂憂傷,時常神思恍惚;而董祀正值鼎盛年華,生得一表人才,通書史,諳音律,自視甚高。心中嫌棄蔡琰乃三嫁之女。只是迫於丞相的授意,不得不接納了她。在婚後第二年,董祀犯罪當誅。蔡琰顧不得嫌隙,蓬首跣足到曹操的丞相府求情。曹操念及昔日與蔡邕的交情,又想到蔡琰悲慘的身世,倘若處死董祀,蔡琰勢難自存,於是寬宥了董祀。最後也生有一兒一女。

美貌驚世,加上聰慧絕代,使蔡琰有別於衆多三國美女,成爲男性穿越者的正妻人選。婚姻的不幸,命運的多舛,讓蔡琰更蒙上了一層悽美的色彩,讓人頓感憐惜。田潤自然是不能娶蔡琰的,但看一看的好奇心是有的。如果可能的話,改變一下蔡琰的命運也是願意的。而且,蔡琰既然是四大才女之首,其智慧絕不容小覷,說不定還能幫自己大忙。

只不過,田潤對蔡邕直接叫蔡琰出來有點疑惑。再怎麼說,王越在場,蔡琰也應該回避纔是。

一陣輕脆的、急促的跑步聲傳來。蔡邕不禁嘆道:“這丫頭……”剛說三個字,一個小姑娘就衝進了書房:“爹、爹,澤坤姐真的來了麼……”小姑娘邊說邊四處張望,一眼看見田潤,就拐彎跑了過來,“你就是澤坤姐嗎?你真是澤坤姐嗎?”然後就蹲在了田潤的身旁,望着田潤,等待回答。

“我就是田潤田澤坤,”田潤道,“姑娘你是……”小姑娘道:“我叫琰兒。”“琰兒?”田潤一轉念,驚道,“你就是蔡琰?!”“是啊,我就是蔡琰,”蔡琰道,“別看琰兒現在還小,琰兒可學會了不少東西。等長大了,琰兒要跟姐姐一樣,做大英雄。”

原來蔡琰還沒長大啊。田潤問:“琰兒,讓姐姐抱抱好不好?”蔡琰口中不答,一下子就抱住了田潤,用行動回答了。田潤再問:“再讓姐姐親親好不好?”這次蔡琰雖然嗯了一聲,但還是搶先親了田潤。兩個人你親過來我親過去,好一陣才消停了。田潤鬆開蔡琰。蔡琰就坐在田潤身旁,而且還挨着田潤。田潤又問:“琰妹妹,我們義結金蘭怎麼樣?”蔡琰立即高興地答道:“好哇,好哇!”隨即又望向蔡邕,“爹,行嗎?”

蔡邕見田潤喜歡蔡邕,也非常高興。但蔡邕畢竟年紀一大把了,沉得住氣。因此道:“若與女人做官的辯題無關,我同意。”田潤聽了,也道:“當然無關。不過,我與妹妹契若金蘭,亦與伯喈先生無關,如何?”蔡邕沉吟:“嗯,甚是。”

蔡琰道:“爹同意了。你就是我的姐姐了。”田潤亦道:“對。我們也不玩交換譜貼的把戲。一言爲定,就從此刻起,你就是我的妹妹。”說罷,兩人又抱了一回。良久分開,田潤問:“妹妹今年幾歲了?”蔡琰答:“十一。”“哦,十一啊。姐姐十九。哎呀不好,”田潤忽然想起,蔡琰十六歲就要嫁給衛仲道,於是連忙問道:“伯喈先生,妹妹可曾訂親?”蔡邕道:“年歲還小,尚無。”

“啊,”田潤舒了一口長氣,“這就好了,這就好了。”隨即又想,自己也不可能在京城看着蔡琰。怎樣才能阻止這樁親事呢?有了,“伯喈先生,我爲妹妹說門親事如何?”

蔡邕道:“琰兒還沒到年紀,此事且容緩議。”田潤道:“說親,不等於成親。說親,就跟生意人下訂金一樣。先說到那兒放着。等妹妹長到十六歲,成不成親還兩說。”

“嗯,言之有理,”蔡邕道,“不知男方是……”

田潤道:“我是這樣想的。家世,一定要清白,是否富貴不要緊。因爲無論富貴,都不是男方本人奮鬥的結果。要想讓妹妹今後過上好日子,男方的才能就比較重要。而才能呢,又分爲很多種。有經史之才,有治世之才。有造福於百姓之才,還有懷才不遇之才……”

蔡邕止住了田潤的長篇大論,道:“澤坤不必顧忌,直說男方就是。”田潤只得道:“我爲妹妹擇定的男方,姓趙,名雲,字子龍,常山真定人。其人忠肝義膽,文武雙全。身長八尺,姿顏雄偉,曾爲本郡所舉……”

“好,好,既爲郡守推薦,就一定不是庸人,”蔡邕道,“更何況適才澤坤所言,到時候是否成親還兩說。因此,澤坤所說的這門親事,老夫應下了。”

田潤萬沒想到蔡邕會這麼痛快地答應,因此聞言還愣了好一陣。然後才說:“多謝伯喈先生應允。”蔡邕笑道:“澤坤對琰兒的疼愛,老夫一望可知真假。知道你會爲琰兒着想的。不過,老夫依然堅持認爲女人不宜做官。”

“是啊,”田潤道,“耽擱了這麼久,也該談正事了。”

蔡邕又道:“儘管有女漿、女鹽、女冪等人,掌祭禮、賓客、喪紀之事。然後這些人不過是皇帝的侍婢而已。就連教習讀書的班惠班,亦是如此。女人做官,其實上並無先例。”

田潤道:“有沒有先例,其實並不重要。凡事有當爲不當爲。當爲者,雖千萬人,吾往矣。”

蔡邕沒想到田潤就這麼簡簡單單地就把沒有先例給否決了,而且還說得在理,故反問道:“澤坤怎見得做官便是當爲之事?”田潤亦反問道:“依伯喈先生所見,做官應當怎樣做呢?”

蔡邕答:“做官者,雖時獻一策,偶進一言,釋彼官責,慰此素飱。固未能輸竭忠款,盡瀝胸肝,排方入直,惠彼黎元,俾吾徒草鄙並有聞焉也。”

田潤沒有聽懂,只得以自己的語言說:“依不才所見,要回答由誰做官的問題,必先回答做官之後到底要幹什麼的問題。要回答做官之後到底要幹什麼的問題,必先回答爲何需要做官的幹那些事的問題。因此,問題的根由,在於百姓爲何要有官。

“百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經營自家田地,是爲正道。然而天下百姓衆多,如果沒有官府的管制,讓百姓自發勞作,必然會陷入糜亂。比如,百姓種糧,這是應該的。但如全天下百姓都種糧食,鹽從何來、布從何來?因此,就需要爲官者調劑,控制好了,才能百業興旺。這些事情,我會,因此我就是百姓需要的官吏。”田潤說的這些,別說蔡邕沒有想過,那時代的人都沒想過。

蔡邕想了想,道:“澤坤所言,頗有新意。不過據老夫所知,歷朝歷代,官府都沒有做過這樣的調劑,官府只是控制一下稅賦就成了。似乎……似乎……百業照樣興亡。”

田潤道:“伯喈先生說的,又是先例的問題。沒有做過,不等於不該做。以往,官府沒有調劑,百姓靠的是集市調劑。比如糧食大豐收,看上去本來是好事。然而,吃不完的糧食如果賣不掉,換不回其它自己需要的東西,又成了壞事。來年,農夫就不會花大力氣種糧了。”

這次,蔡邕想了很久。最後說:“澤坤所言,與老夫所知大異。或屬正理,或屬蠱惑,老夫一時難以分辨。老夫只能說,車騎將軍再提議澤坤做官,老夫將不再反對。”

第二卷 第380章 繡幄低飛第二卷 第52章 劫後重逢第二卷 第625章 風前秋葉第二卷 第295章 跳板小島第二卷 第148章 微效狙擊第二卷 第148章 微效狙擊第二卷 第345章 羣后葵傾第二卷 第144章 安排演練第二卷 第331章 錦籜參差第二卷 第548章 尋常言語第一卷 第10章 陣前遊說第二卷 第654章 欲下偷眼第二卷 第234章 長文閒聊第二卷 第653章 四季當窗第二卷 第813章 今生夕宴第二卷 第678章 共佔春風第二卷 第765章 鬥草青心第二卷 第717章 波上無影第二卷 第483章 露蕊煙叢第二卷 第770章 紅窗閒臥第二卷 第160章 如期傷亡第二卷 第638章 麻姑妙手第一卷 第38章 攔路搶劫第二卷 第769章 盡憑音耗第二卷 第468章 清泉流齒第二卷 第785章 襟懷不盡第二卷 第789章 不斷牽役第二卷 第548章 尋常言語第二卷 第159章 寫字找錢第二卷 第303章 岳父岳母第二卷 第451章 覺來珠淚第二卷 第154章 強騎出擊第二卷 第561章 卷地江流第二卷 第808章 黃花衰草第二卷 第542章 白蘋香散第二卷 第524章 竹外花邊第二卷 第303章 岳父岳母第二卷 第228章 神童陸議第一卷 第41章 瀕死真情第二卷 第524章 竹外花邊第二卷 第325章 甘露登歌第二卷 第607章 寒江天外第二卷 第310章 商業貿易第二卷 第724章 初坼桃花第一卷 第30章 廣宗換人第二卷 第426章 草際露垂第二卷 第206章 長者陶謙第二卷 第735章 檢降彤霞第二卷 第719章 雨跡雲蹤第二卷 第782章 閒思更遠第二卷 第221章 快速戰鬥第二卷 第292章 故計重施第二卷 第112章 四方用兵第二卷 第239章 婦女行乞第二卷 第272章 水軍出征第二卷 第730章 玉葉騰芳第二卷 第423章 水泛落英第二卷 第495章 紅箋着意第二卷 第788章 碎點真露第二卷 第716章 墮葉香砌第二卷 第512章 餘花落處第二卷 第650章 溫養兩般第二卷 第690章 不放行雲第二卷 第636章 雲間玉簫第二卷 第601章 暖律潛催第一卷 第45章 澗河樹梢第二卷 第295章 跳板小島第二卷 第586章 諸天花雨第二卷 第335章 溼雨穿花第二卷 第643章 廊廟當時第一卷 第36章 遭遇挾持第二卷 第59章 冒充衛士第二卷 第66章 跟班田蘭第二卷 第179章 吻了再死第二卷 第306章 產業配套第二卷 第259章 長城關外第二卷 第324章 強盜邏輯第一卷 第30章 廣宗換人第二卷 第513章 燕然未勒第二卷 第85章 曹軍進攻第二卷 第669章 涼葉歸燕第二卷 第712章 認行如綴第二卷 第176章 合州戰役第二卷 第672章 停驂訪古第二卷 第643章 廊廟當時第二卷 第795章 酒朋詩侶第二卷 第267章 相互掣肘第二卷 第284章 巨大的雞第二卷 第253章 對峙對耗第二卷 第776章 素月當午第二卷 第316章 撞擊巨船第二卷 第701章 徒有荒丘第二卷 第226章 孫郎美名第二卷 第274章 數字名字第一卷 第21章 廣宗首戰第二卷 第644章 夜寒手冷第二卷 第293章 屍山戰鬥第二卷 第424章 幽鷺慢來第一卷 第40章 天賜絕配第二卷 第509章 日邊人遠
第二卷 第380章 繡幄低飛第二卷 第52章 劫後重逢第二卷 第625章 風前秋葉第二卷 第295章 跳板小島第二卷 第148章 微效狙擊第二卷 第148章 微效狙擊第二卷 第345章 羣后葵傾第二卷 第144章 安排演練第二卷 第331章 錦籜參差第二卷 第548章 尋常言語第一卷 第10章 陣前遊說第二卷 第654章 欲下偷眼第二卷 第234章 長文閒聊第二卷 第653章 四季當窗第二卷 第813章 今生夕宴第二卷 第678章 共佔春風第二卷 第765章 鬥草青心第二卷 第717章 波上無影第二卷 第483章 露蕊煙叢第二卷 第770章 紅窗閒臥第二卷 第160章 如期傷亡第二卷 第638章 麻姑妙手第一卷 第38章 攔路搶劫第二卷 第769章 盡憑音耗第二卷 第468章 清泉流齒第二卷 第785章 襟懷不盡第二卷 第789章 不斷牽役第二卷 第548章 尋常言語第二卷 第159章 寫字找錢第二卷 第303章 岳父岳母第二卷 第451章 覺來珠淚第二卷 第154章 強騎出擊第二卷 第561章 卷地江流第二卷 第808章 黃花衰草第二卷 第542章 白蘋香散第二卷 第524章 竹外花邊第二卷 第303章 岳父岳母第二卷 第228章 神童陸議第一卷 第41章 瀕死真情第二卷 第524章 竹外花邊第二卷 第325章 甘露登歌第二卷 第607章 寒江天外第二卷 第310章 商業貿易第二卷 第724章 初坼桃花第一卷 第30章 廣宗換人第二卷 第426章 草際露垂第二卷 第206章 長者陶謙第二卷 第735章 檢降彤霞第二卷 第719章 雨跡雲蹤第二卷 第782章 閒思更遠第二卷 第221章 快速戰鬥第二卷 第292章 故計重施第二卷 第112章 四方用兵第二卷 第239章 婦女行乞第二卷 第272章 水軍出征第二卷 第730章 玉葉騰芳第二卷 第423章 水泛落英第二卷 第495章 紅箋着意第二卷 第788章 碎點真露第二卷 第716章 墮葉香砌第二卷 第512章 餘花落處第二卷 第650章 溫養兩般第二卷 第690章 不放行雲第二卷 第636章 雲間玉簫第二卷 第601章 暖律潛催第一卷 第45章 澗河樹梢第二卷 第295章 跳板小島第二卷 第586章 諸天花雨第二卷 第335章 溼雨穿花第二卷 第643章 廊廟當時第一卷 第36章 遭遇挾持第二卷 第59章 冒充衛士第二卷 第66章 跟班田蘭第二卷 第179章 吻了再死第二卷 第306章 產業配套第二卷 第259章 長城關外第二卷 第324章 強盜邏輯第一卷 第30章 廣宗換人第二卷 第513章 燕然未勒第二卷 第85章 曹軍進攻第二卷 第669章 涼葉歸燕第二卷 第712章 認行如綴第二卷 第176章 合州戰役第二卷 第672章 停驂訪古第二卷 第643章 廊廟當時第二卷 第795章 酒朋詩侶第二卷 第267章 相互掣肘第二卷 第284章 巨大的雞第二卷 第253章 對峙對耗第二卷 第776章 素月當午第二卷 第316章 撞擊巨船第二卷 第701章 徒有荒丘第二卷 第226章 孫郎美名第二卷 第274章 數字名字第一卷 第21章 廣宗首戰第二卷 第644章 夜寒手冷第二卷 第293章 屍山戰鬥第二卷 第424章 幽鷺慢來第一卷 第40章 天賜絕配第二卷 第509章 日邊人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