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72章 忙於內政

張純的人頭,對於田潤來說,一旦上交,既有立功的可能,又有越界動兵的嫌疑,是不能使用的。但如果就這麼扔了,就有可能使降將誤以爲受到冷遇。因此,田潤還是讓王越收下了。

田潤問過五名將領的姓名。然後叫他們立即趕赴毛城,沿途儘可能多吸引一些難民同往。到毛城之後,自然有人接應。五人領命而去。

五人去後,田潤道:“我們到那邊山腳下去,給他們讓開去路。”到了山腳,田潤又道:“哎,你看這人頭怎麼處理?”王越道:“主意只得你自己拿。這個我可不懂。”田潤道:“那就送到高陽吧。”當日夜宿山林,次日返回高陽。接近城門,城牆上有人喊話。田潤讓王越答話,說是撿到一個人頭。然後把張純的人頭扔在地上,就離開了。

離開高陽,二人又趕往漁陽。此時張舉已在幽州,但漁陽卻人去城未空,還有少數跟隨二張造反的匪徒和一城百姓。二人在飯館說話,散佈張純已經被殺的消息。讓城中百姓知道二張很快就會被鎮壓,官兵即將血洗漁陽的事實。接着,散佈毛城可以吃飽飯的言論,鼓動百姓逃往毛城。停留了三天,二人踏上歸途。

田潤和王越輕裝行進,儘管耽擱了數日,後來在真定附近,還追上了那一萬降兵。此時的一萬降兵,挾裹了七八萬難民,因此行進十分緩慢。田潤再向那五名將領道了聲辛苦,然後快馬加鞭,先一步趕到毛城。讓關張高李四將領兵帶糧,前往接應。讓鄒靖陳康做好轉運難民的準備。

幽州牧劉虞敗退至高陽之時,曾經傳書冀州刺史韓馥援助。韓馥就派遣了潘鳳守衛高陽。韓馥嚴令,高陽屬於冀州,叫潘鳳只守高陽,切不可攻入幽州。

得到張純的人頭之後,明顯的反攻機會來了。劉虞讓潘鳳反攻幽州,但潘鳳以韓馥命令予以拒絕。因此耽擱了數日。數日後,劉虞自行帶兵,心中七上八下地開赴幽州。哪知,盤踞幽州的張舉見張純已死,居然懸樑自盡了。最後勝利的得來,未費吹灰之力。

劉虞當即安撫幽州百姓,並派遣使者攜重金到高陽,對潘鳳及冀州韓馥表示感謝。隨後,劉虞親赴漁陽,卻並未屠城,而是安撫。

劉備當日逃到徐無山時,正遇公孫瓚率白馬義從經過。公孫瓚聽說張純在追擊劉備,當即引兵前往。奔出五十里,未見敵蹤,返回。劉備見白馬義從威勢驚人,便想說動公孫瓚幫忙征討二張。公孫瓚不願意。事情就拖了下來。一來二去,就傳來了二張覆滅的消息。劉虞平寇有功,加封爲太尉。僅劉備沒有得到平原縣令的職位。從此,劉備便跟在了公孫瓚的身邊。

二張之亂,讓田潤的毛城獲得人口十八萬人。由於是戰爭帶來的人口,這十八萬人中,家庭的比重相較以往爲低,僅佔到十萬餘人。最後,田潤除縣城外,山裡有居民近三萬戶十四萬人,軍屯八萬餘人。

早在春末的時候,辛毗說的是軍屯安置處基本滿員,居民安置處還能容納十萬人。現在是深秋。半年過去了。除了修建道路和關口,還進一步改善了田地,興修了水利。居民安置處不僅完全吸納了新增的十萬居民,還吸納了軍屯兩萬人。原來的軍屯安置處增至一萬人。最後剩下了五萬沒有家庭的人。

最早,田潤就徵收過青州二十餘縣的糧食。那些糧食雖然一度被皇甫嵩調走,但後來卻又返還了。隨後,田潤又得到廣宗黃巾軍從各地收刮來的糧食。因而糧食大大的有。185年的春季,春播適時進行,一點沒有耽誤。山裡的風,多半屬於定時定量的季風,比較容易掌握。山裡的水,經過廣泛興建塘堰溝渠之後,由望天下雨,變成了人工控制。因而得到了意料中的豐收。此時,田潤的存糧,足以讓三百萬人吃上一年。

若是要白白地養活那多出來的五萬人,糧食自然是夠的。但若是不給這五萬人找到事情做,那是絕對不行的。這時,距離189年還早。戰亂還未開始。五萬人都當士兵,是完全沒有必要的。因此,田潤將士兵進行精編,最後控制爲正規軍五千、後備軍五千。其餘四萬人進行全面建設。

在黑山東部沙河一帶發現了巨大的石灰石礦,北段也發現了稍微小一點的石灰石礦。石灰石的開採,雖然不能用來生產水泥,但卻能做成生石灰和熟石灰,利於關口、城牆、房屋等各類建築。

在平山、沙河、內丘等地發現了鐵礦。雖然鐵礦的貯藏量並不是很大,但品位還算可以。自己鍊鐵,總比花錢到處買,把政治經濟軍事命脈交到人家手裡要好上許多。

在峰峰和六河溝等發現了大型煤礦,這是田潤早就知道的。太行山山脈,山西煤礦是出了名的。煤礦的開採,不僅能解決生活能源的問題,而且由於煤炭燃燒的溫度較高,能夠煉出的鐵就會更好。鐵好,兵器就能更加鋒利。

在這個時候,沒有多少生產工具。礦物的開採,就跟前世的鄉鎮小礦差不了多少。但田潤好歹知道一些基本常識,提出了安全第一的口號。

煤炭一經生產出來,就立即得到了廣泛的使用。生活上,毛城家家戶戶都不燒柴了,全部改燒煤炭。煤炭是戰略物資。煤炭的購買,實行六七十年代使用過的制度,憑票供應。不售與毛城之外的人。

有了煤炭之後,鍊鐵,就不再用小作坊的玩意了。鍊鐵廠就出來了。興建的高爐高達數丈。但鼓鳳還需要人力,需要十個人同時拉動風箱。一般出產些鐵農具,如鐵耙、彎鋤、鐵鏵等等。每年能得鐵七百多萬斤。

石灰石礦就慘了點。原有的房屋,除非有所毀損,是不宜推dao重來的。因而,最初石灰石礦僅僅用在了兩個關口和新屋的修建上面。從前只有兩座燒製城牆磚的磚窯,後來另建了八座磚窯燒製普通磚。很快,石灰石就供大於求了。礦上出現了窩工現象。最後,田潤一聲令下,山裡的道路,重整路基之後,全部抹上半尺石灰。石灰石礦這才恢復了生機。

田潤此令,其實並不僅僅因爲石灰石礦。最主要的,還是要安排勞力。人,有事情做,纔不會亂想。人不亂想,才能夠得到安定。原本有四萬人需要安排,秋後農閒,又產生了三萬多空閒勞力。共需安排七萬多人。各種礦物的開採,磚窯、鍊鐵廠、鐵器作坊、關口建設及運輸也就僅僅安排了兩萬餘人。只有道路修建,才能夠吸納大量的勞力。

山裡諸多雜事,遠勝縣城。好在辛毗有大才,安排得井井有條。軍隊方面,顧嫂抽到了田潤的身邊,由陳康率領當時的五百士兵留守縣城。原來容納三千人的軍營,經過擴建,容納了五千常規士兵。仍由高順擔任縣尉,總領軍事,並親率士兵兩千。關羽、張飛協助高順,並各自親率士兵一千五。黃川、郭路、張吉、朱義、羅望、蔣成、蘇恆、程春、潘榮、衛永等中級將領十人,每人帶兵五百。每一名中級將領的下面,又有五名百人長。百人長的下百,是十人長。

從二張那裡投降過來的領頭之人吳唐,和李建,兩個人被田潤指派率領五千後備軍。後備軍也像正規軍那樣選定了十人長和百人長,但卻沒有選拔中級將領。田潤的想法是,一旦開戰,後備軍直接併入常規軍就是了。

後備軍不像正規軍那樣駐守一個地方,勤加訓練。而是有些像民兵那樣,一會兒做的是百姓的事,一會兒做的又是士兵的事。總之,這是一支臨時性、機動性的部隊。其人員倒是選拔過的,比普通百姓身體素質好,但又遠遠不是特種部隊那樣的精英。就算與常規的五千士兵要相比,也要差上少許。田潤爲這五千後備士兵配備的裝備是大刀、鋤頭、扁擔和籮筐。

田潤又把田蘭弄到自己身邊來了。帶着王越,顧嫂和李建、吳唐的五千後備軍,自山裡慢慢尋路南下。一週之後,接近了壺關過山道路。

黑山,即太行山。整條山脈有粗有細,在毛城興建的過山道路和壺關過山道路這兩個地方,山脈較細,但也並不是一堵牆那樣。其寬度的直線距離仍然有七八十里。再加上道路的彎曲,實際距離近兩百里。

毛城的關口是興建在兩頭的。壺關不是。壺關是興建在幷州一側的。壺關,屬於幷州的上黨郡。原屬並冀兩州唯一通道。在軍事和經濟上意義極爲重要。但由於重農輕商的思想,其經濟上重要性被朝廷忽略。長期的和平,軍事上的重要性也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至此時,壺關仍然是一個縣級行政單位,歸上黨郡節度。

黃巾造反的時候,由於壺關地形險惡,而未被波及。因而在上黨郡的郡守看來,壺關,就是一個收稅的好地方而已。

田潤、王越、李建、吳唐率五千後備士兵,到達壺關過山道路之後,先是僞造了一個滑坡,將其過山道路阻塞了。過山的商旅因爲道路不通,返回壺關。壺關就派了一隊士兵出來查看。這一隊士兵共二十多人,毫無懸念地被田潤的後備軍全部殲滅了。

第二卷 第801章 風翻成陣第二卷 第80章 諸侯異心第二卷 第191章 對穿范陽第二卷 第710章 漸天如水第一卷 第8章 意料之中第二卷 第107章 人才歸心第二卷 第141章 兵潮涌動第二卷 第483章 露蕊煙叢第二卷 第338章 清宵雲霞第二卷 第488章 長帶歌塵第二卷 第648章 周行胎息第二卷 第818章 羅幕輕寒第二卷 第213章 再得一人第二卷 第367章 蕭然巾岸第二卷 第210章 勤政好官第二卷 第361章 醉餘臨望第二卷 第531章 早晚重遊第二卷 第688章 此時情苦第二卷 第86章 公孫瓚軍第二卷 第466章 羞容易變第二卷 第769章 盡憑音耗第二卷 第699章 香徑偷期第二卷 第450章 繡工日永第二卷 第416章 珠翠煙霞第二卷 第218章 詐死蠢計第二卷 第448章 雨滴空階第二卷 第642章 漢守分麾第二卷 第707章 盛年晝錦第二卷 第122章 崛起之途第一卷 第7章 首戰順利第二卷 第515章 譙門畫戟第二卷 第779章 稍覺輕寒第二卷 第673章 骨體清英第二卷 第627章 天面琉璃第二卷 第394章 斜紅淡蕊第二卷 第780章 片帆高舉第二卷 第193章 攻不攻城第二卷 第89章 騎兵剋星第二卷 第623章 洗盡秋容第二卷 第475章 溪風漾流第二卷 第565章 鳳台沙苑第二卷 第302章 青州巨船第二卷 第485章 閒臥殘春第一卷 第32章 乘夜逆襲第一卷 第33章 矢石如雨第二卷 第384章 梅謝雪枝第二卷 第772章 金谷年華第二卷 第683章 幽谷暄和第二卷 第213章 再得一人第二卷 第733章 紅粉難比第二卷 第553章 西顧郎官第二卷 第763章 塞草煙光第二卷 第247章 三面受敵第二卷 第456章 尊前眼底第二卷 第603章 晴晝誰主第二卷 第361章 醉餘臨望第二卷 第272章 水軍出征第二卷 第369章 豪攘橫卷第二卷 第344章 宸心虔潔第二卷 第752章 風光鶯語第二卷 第175章 攻城受挫第二卷 第304章 出征在即第二卷 第680章 缺月向人第二卷 第225章 奸銀搶劫第二卷 第112章 四方用兵第二卷 第58章 殺死督郵第二卷 第470章 酒困路長第二卷 第749章 簾卷霜曉第二卷 第581章 平生丹素第二卷 第722章 時清俗阜第二卷 第406章 蹙破眉峰第二卷 第528章 雞蟲得失第二卷 第428章 旋翻紅袖第二卷 第154章 強騎出擊第二卷 第171章 京城舊事第二卷 第700章 淑景遲遲第二卷 第424章 幽鷺慢來第二卷 第398章 潘令閒眠第二卷 第120章 複雜戰鬥第二卷 第780章 片帆高舉第二卷 第761章 上清彤霞第二卷 第341章 馴致隆平第二卷 第719章 雨跡雲蹤第二卷 第322章 橫衝直撞第二卷 第565章 鳳台沙苑第二卷 第208章 借糧豫州第二卷 第791章 曲水臨流第二卷 第176章 合州戰役第一卷 第20章 知錯能改第二卷 第617章 短杖高提第二卷 第747章 幾尺湘波第二卷 第759章 把人看待第二卷 第830章 田軍來攻第二卷 第811章 濃勝香醪第二卷 第565章 鳳台沙苑第二卷 第280章 親人不在第二卷 第84章 鼓勵攻關第一卷 第9章 將計就計第二卷 第525章 舞鸞翻鏡第二卷 第568章 佔得人間
第二卷 第801章 風翻成陣第二卷 第80章 諸侯異心第二卷 第191章 對穿范陽第二卷 第710章 漸天如水第一卷 第8章 意料之中第二卷 第107章 人才歸心第二卷 第141章 兵潮涌動第二卷 第483章 露蕊煙叢第二卷 第338章 清宵雲霞第二卷 第488章 長帶歌塵第二卷 第648章 周行胎息第二卷 第818章 羅幕輕寒第二卷 第213章 再得一人第二卷 第367章 蕭然巾岸第二卷 第210章 勤政好官第二卷 第361章 醉餘臨望第二卷 第531章 早晚重遊第二卷 第688章 此時情苦第二卷 第86章 公孫瓚軍第二卷 第466章 羞容易變第二卷 第769章 盡憑音耗第二卷 第699章 香徑偷期第二卷 第450章 繡工日永第二卷 第416章 珠翠煙霞第二卷 第218章 詐死蠢計第二卷 第448章 雨滴空階第二卷 第642章 漢守分麾第二卷 第707章 盛年晝錦第二卷 第122章 崛起之途第一卷 第7章 首戰順利第二卷 第515章 譙門畫戟第二卷 第779章 稍覺輕寒第二卷 第673章 骨體清英第二卷 第627章 天面琉璃第二卷 第394章 斜紅淡蕊第二卷 第780章 片帆高舉第二卷 第193章 攻不攻城第二卷 第89章 騎兵剋星第二卷 第623章 洗盡秋容第二卷 第475章 溪風漾流第二卷 第565章 鳳台沙苑第二卷 第302章 青州巨船第二卷 第485章 閒臥殘春第一卷 第32章 乘夜逆襲第一卷 第33章 矢石如雨第二卷 第384章 梅謝雪枝第二卷 第772章 金谷年華第二卷 第683章 幽谷暄和第二卷 第213章 再得一人第二卷 第733章 紅粉難比第二卷 第553章 西顧郎官第二卷 第763章 塞草煙光第二卷 第247章 三面受敵第二卷 第456章 尊前眼底第二卷 第603章 晴晝誰主第二卷 第361章 醉餘臨望第二卷 第272章 水軍出征第二卷 第369章 豪攘橫卷第二卷 第344章 宸心虔潔第二卷 第752章 風光鶯語第二卷 第175章 攻城受挫第二卷 第304章 出征在即第二卷 第680章 缺月向人第二卷 第225章 奸銀搶劫第二卷 第112章 四方用兵第二卷 第58章 殺死督郵第二卷 第470章 酒困路長第二卷 第749章 簾卷霜曉第二卷 第581章 平生丹素第二卷 第722章 時清俗阜第二卷 第406章 蹙破眉峰第二卷 第528章 雞蟲得失第二卷 第428章 旋翻紅袖第二卷 第154章 強騎出擊第二卷 第171章 京城舊事第二卷 第700章 淑景遲遲第二卷 第424章 幽鷺慢來第二卷 第398章 潘令閒眠第二卷 第120章 複雜戰鬥第二卷 第780章 片帆高舉第二卷 第761章 上清彤霞第二卷 第341章 馴致隆平第二卷 第719章 雨跡雲蹤第二卷 第322章 橫衝直撞第二卷 第565章 鳳台沙苑第二卷 第208章 借糧豫州第二卷 第791章 曲水臨流第二卷 第176章 合州戰役第一卷 第20章 知錯能改第二卷 第617章 短杖高提第二卷 第747章 幾尺湘波第二卷 第759章 把人看待第二卷 第830章 田軍來攻第二卷 第811章 濃勝香醪第二卷 第565章 鳳台沙苑第二卷 第280章 親人不在第二卷 第84章 鼓勵攻關第一卷 第9章 將計就計第二卷 第525章 舞鸞翻鏡第二卷 第568章 佔得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