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384章 梅謝雪枝

哨兵返回中軍報告情況。溫玉華及雷家四女均不表態。萬臨山只得帶了粟玉都等人飛騎前往。這樣,又耽擱了一日。

萬臨山到了之後,偕同敖聞喜等人,來到金沙江岸邊,召回神刺營部分高手,詢問過江的情況。

言壽風道:“這等小河溝,過就過了,有什麼好說的。”

萬臨山道:“大軍長期不能過江,只一個神刺營在江南,能抵擋杜聞秀的十萬大軍嗎?”

言壽風訕笑道:“當然不行。我老叫化是說,我們神刺營過江的方式,他們借用不了。”

敖聞喜道:“言監軍之言有理。由於神機營遠在後方,我們造的船隻難抵大浪。恐怕要勞煩衆位神刺營兄弟尋找一處江面寬闊,水流平緩的地方。”

“錯了。”言壽風道:“我曾見鄉民過江,在箭上綁一根細繩,瞄準對岸的大樹,射將過去,然後細繩拉粗繩,就是一道繩橋,滑過去就是了。”

“就依言監軍之言。”敖聞喜一邊說一邊從親兵手中拿過一張弓箭,遞給言壽風。“言監軍請射。”

言壽風接弓箭在手,道:“這裡好像沒有繩子?”

敖聞喜不言,微笑着作了個請射的手勢。言壽風張弓搭箭,射出的箭忽忽悠悠落在了江心。

“沒有繩子,根本就射不遠。”言壽風又道:“你直接找根粗繩,我划船過去,同樣可以成事。”

結果衆人還是一齊回到簸箕砟,在軍營中找了幾根粗繩,接在一起。重回江邊,言壽風划船過江,架起了繩橋。

繩橋很長,約有六十丈。兩端高,中間低。兩邊都捆在參天大樹之上。敖聞喜叫過一名親兵,順繩索滑出。前半程向下滑的時候還比較順利,後半程親兵越來越慢,最後乾脆抱住繩索,停住了。

萬臨山親自將親兵救出,到了對岸。嚴肅地對言壽風說道:“我現在命令你,派遣神刺營高手,尋找寬闊的河面。”

“早這樣不就成了。”言壽風依然有話可說,“他們都是掌門幫主之類的宗師,一定要有令箭纔好叫他們做事。”

又是一日過去。

次日,神刺營分頭而出,很快找到了水緩之處。並羣策羣力,架了一根貼着江面的繩橋,讓船隻牽繩而過。但由於船隻較少,當日只過了兩千人。

第三日。加造船隻,多處渡江,渡過了七八千人;第四日,再次加快,前鋒軍隊終於全部渡過了金沙江。

如此這般,中軍之前的二十萬軍隊渡江,總共花費了一十七日。

萬臨山想道:渡江之前,我軍距離杜聞秀就兩日行程。也就是說,杜聞秀十萬軍隊在兩日之內就全部渡過了金沙江。真不知是怎樣做到的。

神機軍隨中軍同時到達之後,並沒有立即過江。他們將二十條大船加以改造,在船面鋪上平板。然後聯成兩串。將十條大船駛向對岸,同時在江面上橫了一條鐵鏈。

當對面的十條大船行駛到鐵鏈的位置之後,他們將每條船隻都繫上粗繩,粗繩的另一端依次聯結在兩岸不同地點的器械之上。

最下游的船隻固定在鐵鏈的位置不動,他們只將上游的船隻劃出,同時兩岸的器械開始釋放繩索。緩慢地,始終保持着牽引的姿態。越在上游的器械放出的繩索越長。從空中鳥瞰,二十條大船就像是往中間傾斜的兩條巨木一樣。

俄傾,每條大船都捱到了鐵鏈,兩岸的器械也將繩索固定。二十條大船連成一線,前有粗繩牽引。後有鐵鏈阻擋,一條過江的平坦大道就成了。

於是,後面六十萬大軍,三日之內就過了金沙江。只是這時,又失去了杜聞秀軍隊的蹤跡。

失去了敵蹤,就意味着敵軍有可能從任何方向發動襲擊,也就增加了防備的難度。

一路有驚無險,最後終於接近了大理。

由於洱海的阻隔,大軍繞道至南端的下關。這樣,在到達大理之前,就必須首先經過太和城。

神刺營報告,杜聞秀軍隊守在城中。

左面是巍巍羣山,右面是茫茫洱海,只一條大道,卻被太和城城牆隔斷。神刺營只好駐紮下來。前鋒到後,敖聞喜率俞常泰、凌向山等將上前挑戰。城樓上杜聞秀卻道:“免戰,我正憑藉城牆的優勢等你進攻。我軍將士誓與太和共存亡,要看你百萬之師攻我太和之時,糧食是否接濟得上。”敖聞喜無法,只得退後十里,宿營下關。

“卻不知怎樣才能攻取太和?”萬臨山衝進雷絕招的營帳問計,雷絕招道:“不能跟你說。不過,溫姑娘可以說。”溫玉華道:“你可以挖地道,派遣神刺營鑽到城內,內外夾攻。或者,乾脆一直挖到大理。”

萬臨山回到自己帥帳,心道,看來真要自己想辦法了。於是,叫親兵促請敖聞喜、王濟恩等人前來商議。

敖聞喜道:“挖地道似乎不行。西面的羣山泉水衆多。他們還修了護城河,地道多半通不過去。”

尊重道:“按照小弟對溫姑娘的瞭解,地道之說肯定是對萬兄的戲言。”

粟玉都道:“其實,攻取太和城本身並不困難,難就難在萬將軍施令,卻要達到軍師的效果。卑職認爲,如果軍師下令,敵軍很快或傷或死或投降,結果倒不一定;可以肯定的是,我軍絕對甚少傷亡。而按照正常的攻城,要想做到這點,又幾乎是不可能的。”

萬臨山道:“多謝各位獻計獻策。依在下所見,敵軍如今按照孫子兵法,選擇堅守,有些類似於通麥之役。絕軍師曾經說過,堅守必須有糧,必須安定。我們可以想辦法瓦解敵人的軍心。火炮轟城之策因爲神機營一直未能煉出精鐵,不能施行;而神刺營高手騷擾之策就可以在這裡採用。此外,我軍還可以在攻城的高架之上射箭,在箭上綁紮火繩,實行火攻。只是這騷擾、火攻兩策能在多長時間內奏效,在下沒有把握。”

敖聞喜道:“卑職有一計,說來與衆位參詳。太和城城牆很長。一直延綿至西山深處。卑職設想,再怎麼長,也總有完結的地方。如果萬將軍派遣神刺營高手到山上城牆中斷之處,先砍伐一條隔火帶,然後點燃東面樹木,讓火自西向東燒向城內,當有立竿見影的功效。此外,西山水系發達,應該有泉水流向太和城中。如果我軍找到這樣的泉水,然後將桐油倒入泉水,將能極大地幫助火勢。”

“敖監軍之計很毒啊。厲害,厲害。”王濟恩感嘆之後,徐徐說道:“灑家認爲,西山看起來很高,其實不然。讓神機營開路,應該可以讓大軍直接插向大理。不過,兩位軍師以往在攻佔別國之時,總是先行征服對方的軍隊,放過太和不打顯然不符合軍師的心意。因此,攻打太和與迂迴進兵只好同時進行。

“大理皇室欲降四川,降意誠懇;杜聞秀則桀驁不馴,對抗我軍。兩者的立場,有根本的不同。太和與大理相距不過二十里,太和的殺伐之聲定能傳至大理。因此,對太和至大理的沿途,我軍不要阻斷,讓大理皇室不斷給杜聞秀施加壓力。這也是瓦解杜聞秀軍心的一個有力的手段。

“總的來說,對太和,就按敖監軍的辦法進攻。同時,萬兄弟還可以派遣大軍埋伏在太和至大理沿途的西山之上,等到杜聞秀軍隊不堪火攻,自太和潰退之時,再行殺出,擊其尾驥,定能大獲全勝。當然了,多數的兵力還是應該埋伏在大理一帶。”

經過兩個時辰的反覆磋商,終於得出了比較完整的方案。萬臨山走到雷又招營帳,照例請示一番。雷又招問道:“城內的百姓怎麼辦?”萬臨山道:“太和是座小城。杜聞秀必然事先將百姓全部疏散,才能將十萬士兵駐進去。由此可以肯定城中沒有百姓。”雷又招道:“好。按照這個方案,我們四姐妹和溫姑娘應該埋伏在大理城外了。”

三月十四日清晨,大火在西山點燃。正巧,這日是西風,風助火勢,很快就燒成一道火牆,向太和城推進。灌注了桐油的泉水,像一條噴着火舌的毒龍,率先衝進太和。

水能滅火。但如今水裡本來就有火,如何還能滅火?片刻之後,城內只見一片赤紅,更無半分雜色。遍地煌煌燁燁,便如電掣紅綃;漫天灼灼輝輝,卻似霞飛降綺。那窩中豬狗貪性命,西撞東奔;這檐內飛禽惜羽毛,高飛遠舉。更有縷縷黑煙,盡因處處赤焰。直燒得城內房屋翻成火屋,桌椅凳變作燈籠。大理軍倉惶失措,太和城混亂不堪。半個時辰之後,杜聞秀率衆逃逸而出。

埋伏在西山的敖聞喜軍隊待杜聞秀十萬大軍經過了七八萬之後,點燃號炮,呼嘯着殺將出來,一下子就斬斷了大理軍隊的尾巴。

墜後這萬餘名大理士兵早就軍心全失,根本不堪一擊。大部分士兵當即投降,少數士兵跳進了洱海。

敖聞喜在吃掉大理軍尾巴之後,留下五千弓箭兵,讓大將俞常泰看守降卒。然後偕同凌向山,率騎兵繼續追擊。

大理城附近,在聽到前鋒營行動的號炮之後,尊重、王濟恩、紀波明、呂孝直等監軍各自率兵自三陽峰、雪人峰、應樂峰、龍泉峰、玉局峰一帶分別衝出,頃刻間就將大理城團團圍住。杜聞秀趕到之時,南門外溫玉華及雷家四女早就等在那裡了。

太和距離大理很近,大理士兵在奔逃之際隊伍前後拉長。後面的尚在七裡橋,就被前面的已經到達大理的士兵擋住。正在驚慌之時,敖聞喜率騎兵追擊而至。大理士兵再也顧不上隊形,紛紛向兩側逃出。

左側是西山,大理士兵沒能跑出多遠,川軍鄒衛閩、粟世雄、景懷忠、葉新圩等監軍率兵自聖應峰、馬龍峰一帶相繼衝出,迎頭痛擊。右側是洱海,由於大理氣候溫和,常年不熱不燥,大理士兵中半數不會游泳,也就等於是死地。沒辦法,只得拼命朝前擁擠。

杜聞秀立定馬匹,尋思着怎樣才能將大理南門附近的川軍殺散,然後逃進城中。眼睛一掃,卻見川軍依然陸續不停地自西山涌出,似乎無窮無盡。心道:“看來此地便是我斃命之所了。”

“杜聞秀,你還不投降,更待何時?”杜聞秀循聲望去,說話的卻不是川軍衆將,乃是城樓之上的大理皇帝羅仁定。

杜聞秀道:“皇帝請看,給大理帶來災禍的,就是這五個妖女。末將今日就算拼個粉身碎骨,也要殺了她們。”

大將甫石良卻道:“元帥,我們大勢已去,不如聽從皇命,降了吧。”大將周澤國亦道:“元帥,降了吧。”

“天道敗壞,必生妖孽。我杜聞秀昂揚七尺男兒,怎能向女子折腰?衝,都給我衝!”杜聞秀驅馬衝出兩丈,發覺衆將士都沒有跟來。掉轉馬頭,喝道:“怎麼啦?怎麼個個都成了孬種?”

甫石良等將答道:“我們不想打了。”“元帥,投降吧,投降纔有活路。”“元帥,您不爲自己着想,也該想想我們的士兵哪!”

“唉……天要亡我!”杜聞秀長長的嘆了一口氣,然後抽出佩劍,在脖子上一劃,殉國了。

大軍駐紮城外,小隊人馬陪同雜政司派遣的隨軍官員進城接收大理。

由於在閉合堂扣留一事中,杜聞秀起了援救作用,加之感其英勇壯烈,雷又招、雷絕招專門遣人在城郊洱海之濱爲杜聞秀造了一座墳墓。下葬之日,雷家四女一同前往祭奠。

諸事完畢,萬臨山將軍印交還溫玉華。溫玉華拿出雷又招的錦囊。萬臨山拆開,取出摺疊的紙張,展開鋪平,見上面寫着:“杜曾助我脫困,不宜相逼。若不降,亦不催促。

“杜惜兵,乃怕痛之狼,終不敢有犯我軍虎威。虎吃狼崽,毋須理會狼在何方,故沿途不需防備。

第二卷 第594章 南風吹竹第二卷 第481章 景疏樓上第二卷 第505章 臨風自知第二卷 第220章 半將強兵第二卷 第589章 難言未老第二卷 第164章 不學軍陣第二卷 第572章 莫辭沉醉第二卷 第165章 離開荊州第二卷 第526章 千村狐兔第二卷 第764章 孤館夢迴第二卷 第291章 主動出擊第二卷 第178章 三死三利第二卷 第829章 草解宜男第二卷 第241章 第二請求第二卷 第631章 夢破南窗第二卷 第656章 一杯萬里第二卷 第299章 漁家姑娘第二卷 第66章 跟班田蘭第二卷 第632章 火德流光第一卷 第24章 忍氣吞聲第二卷 第332章 罷扇從容第二卷 第764章 孤館夢迴第二卷 第536章 屈指尋思第二卷 第108章 河間張合第二卷 第334章 雨霽輕塵第二卷 第663章 一曲離亭第二卷 第601章 暖律潛催第二卷 第770章 紅窗閒臥第二卷 第199章 三箭追射第二卷 第689章 幾許繁紅第二卷 第216章 調虎離山第二卷 第519章 金吾不禁第二卷 第158章 沒有速度第二卷 第230章 殺了嚴輿第二卷 第337章 異花四季第二卷 第213章 再得一人第二卷 第772章 金谷年華第二卷 第202章 關羽零碎第二卷 第349章 貺福千齡第二卷 第344章 宸心虔潔第二卷 第382章 飛雨落花第二卷 第429章 人情耐久第二卷 第149章 重蹈覆轍第二卷 第473章 蠟燭半籠第二卷 第476章 高情雲渺第二卷 第484章 妝席相逢第二卷 第386章 橫玉聲中第二卷 第629章 刀頭切藕第一卷 第24章 忍氣吞聲第二卷 第179章 吻了再死第二卷 第260章 暗中決定第二卷 第161章 能治兩人第二卷 第679章 世人疏略第二卷 第546章 紙書難足第二卷 第371章 笙歌紫陌第二卷 第359章 全迥冷谷第二卷 第642章 漢守分麾第二卷 第618章 恨爲情離第二卷 第575章 金籠鸚鵡第二卷 第584章 風露中香第二卷 第458章 卷地江流第二卷 第730章 玉葉騰芳第二卷 第629章 刀頭切藕第二卷 第264章 輕取新昌第二卷 第634章 惹住朝雲第二卷 第711章 一場消黯第二卷 第359章 全迥冷谷第二卷 第160章 如期傷亡第二卷 第277章 沐浴宰羊第二卷 第462章 薄衫閒院第一卷 第32章 乘夜逆襲第二卷 第607章 寒江天外第二卷 第743章 弄妝試巧第二卷 第183章 輕鬆壯舉第二卷 第750章 幾聲啼鳥第二卷 第554章 管好滋味第二卷 第568章 佔得人間第二卷 第759章 把人看待第二卷 第235章 阻截無赦第二卷 第368章 好雨新晴第二卷 第87章 井欄油罐第二卷 第202章 關羽零碎第二卷 第276章 發現陸地第二卷 第296章 島國混戰第一卷 第39章 獨孤武功第二卷 第745章 鞦韆歌笑第二卷 第692章 碧天如掃第二卷 第487章 曲中雙淚第二卷 第600章 霜溼水天第二卷 第98章 軍師田豐第二卷 第544章 終欠峰巒第二卷 第740章 宮腰低亞第二卷 第548章 尋常言語第二卷 第756章 金碧吾鄉第二卷 第577章 阿嬌金屋第二卷 第583章 璧月光輝第二卷 第279章 一言不合第二卷 第378章 歸鴻紫塞第二卷 第654章 欲下偷眼第二卷 第73章 全面修養
第二卷 第594章 南風吹竹第二卷 第481章 景疏樓上第二卷 第505章 臨風自知第二卷 第220章 半將強兵第二卷 第589章 難言未老第二卷 第164章 不學軍陣第二卷 第572章 莫辭沉醉第二卷 第165章 離開荊州第二卷 第526章 千村狐兔第二卷 第764章 孤館夢迴第二卷 第291章 主動出擊第二卷 第178章 三死三利第二卷 第829章 草解宜男第二卷 第241章 第二請求第二卷 第631章 夢破南窗第二卷 第656章 一杯萬里第二卷 第299章 漁家姑娘第二卷 第66章 跟班田蘭第二卷 第632章 火德流光第一卷 第24章 忍氣吞聲第二卷 第332章 罷扇從容第二卷 第764章 孤館夢迴第二卷 第536章 屈指尋思第二卷 第108章 河間張合第二卷 第334章 雨霽輕塵第二卷 第663章 一曲離亭第二卷 第601章 暖律潛催第二卷 第770章 紅窗閒臥第二卷 第199章 三箭追射第二卷 第689章 幾許繁紅第二卷 第216章 調虎離山第二卷 第519章 金吾不禁第二卷 第158章 沒有速度第二卷 第230章 殺了嚴輿第二卷 第337章 異花四季第二卷 第213章 再得一人第二卷 第772章 金谷年華第二卷 第202章 關羽零碎第二卷 第349章 貺福千齡第二卷 第344章 宸心虔潔第二卷 第382章 飛雨落花第二卷 第429章 人情耐久第二卷 第149章 重蹈覆轍第二卷 第473章 蠟燭半籠第二卷 第476章 高情雲渺第二卷 第484章 妝席相逢第二卷 第386章 橫玉聲中第二卷 第629章 刀頭切藕第一卷 第24章 忍氣吞聲第二卷 第179章 吻了再死第二卷 第260章 暗中決定第二卷 第161章 能治兩人第二卷 第679章 世人疏略第二卷 第546章 紙書難足第二卷 第371章 笙歌紫陌第二卷 第359章 全迥冷谷第二卷 第642章 漢守分麾第二卷 第618章 恨爲情離第二卷 第575章 金籠鸚鵡第二卷 第584章 風露中香第二卷 第458章 卷地江流第二卷 第730章 玉葉騰芳第二卷 第629章 刀頭切藕第二卷 第264章 輕取新昌第二卷 第634章 惹住朝雲第二卷 第711章 一場消黯第二卷 第359章 全迥冷谷第二卷 第160章 如期傷亡第二卷 第277章 沐浴宰羊第二卷 第462章 薄衫閒院第一卷 第32章 乘夜逆襲第二卷 第607章 寒江天外第二卷 第743章 弄妝試巧第二卷 第183章 輕鬆壯舉第二卷 第750章 幾聲啼鳥第二卷 第554章 管好滋味第二卷 第568章 佔得人間第二卷 第759章 把人看待第二卷 第235章 阻截無赦第二卷 第368章 好雨新晴第二卷 第87章 井欄油罐第二卷 第202章 關羽零碎第二卷 第276章 發現陸地第二卷 第296章 島國混戰第一卷 第39章 獨孤武功第二卷 第745章 鞦韆歌笑第二卷 第692章 碧天如掃第二卷 第487章 曲中雙淚第二卷 第600章 霜溼水天第二卷 第98章 軍師田豐第二卷 第544章 終欠峰巒第二卷 第740章 宮腰低亞第二卷 第548章 尋常言語第二卷 第756章 金碧吾鄉第二卷 第577章 阿嬌金屋第二卷 第583章 璧月光輝第二卷 第279章 一言不合第二卷 第378章 歸鴻紫塞第二卷 第654章 欲下偷眼第二卷 第73章 全面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