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623章 洗盡秋容

緊接闢謠、驅逐之後。就是打探。也就是證實難民之言是否屬實。爲此,國王尉闕派遣了三批使者,趕赴西夏。

四日後第一批使者自玉門關返回,報告把守玉門關的依舊是西夏軍隊。七日後第二批使者自涼州返回,報告涼州城還是由西夏國治理,城中民心安定,百姓生活井然有序,沒有絲毫的亡國跡象。

經過這兩番打探,茲龜國君臣心中懸着的石頭慢慢地放下了。在官府的努力之下,百姓也平息下來,恢復了往日那種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第三批使者的目的地是西夏國首都酒泉。由於路途遙遠,要十月十日才能返回。然而,到了這一天,這批使者卻未能如期歸來。

通常,緊張使人振奮,平靜使人懈怠。這批使者大概是由於沿途所見皆風平浪靜,從而懈怠了。從這個意義上講,延期反面比提前要好。

十月十二日清晨,當士兵打開城門的時候,才發覺樓蘭已經被軍隊圍住了。

接到士兵報告。國王尉闕當即取消了早朝,吩咐武將調派士兵上城牆防守,然後率領衆臣登上了城樓。

敵軍距城牆大約一箭之地,個個精神抖擻,人人冑甲分明。放眼一看,不見其尾;左右一望,不見其邊。敵軍陣列之中,很多旗幟之上都寫有一個“川”字。由此看來,這就是吐谷渾難民所說的四川軍隊。

龜茲國君臣這時才知道吐谷渾難民所言不虛。中原居然是那麼的廣大,僅僅一個四川就能派出上百萬的軍隊。而且這百萬軍隊還能悄無聲息地,一下子就圍住了樓蘭!

既然百萬軍隊之說不虛,那麼川軍的火炮也就必然不假。甚至於“陸地變成大海”的妖術都可能是真的了。對這樣的軍隊,如何才能抵擋?

按照吐谷渾難民之言,在川軍面前,要麼趕快投降,要麼就全體滅亡。吐谷渾百萬軍民就因爲遲遲不降而命喪黃泉,樓蘭城區區二十萬人口自然不在話下。

這時,武將邰營常上氣不接下氣地跑了過來,報告道:“國……國王,整個城池……已被團團圍住……不知道有多少敵人。看……看樣子,敵人不僅僅是想要攻克城池……而且……而且想要全殲我軍。”

尉闕掃視了一眼衆臣,見衆人有的因爲恐懼而面色慘白,有的因爲無望而黯然神傷,盡都不知所措。於是說道:“民間有句俗語,叫做‘不管誰當國王,百姓的日子還得過’。我們若是降了,失去的是富貴榮華。也許還包括生命,但百姓卻能因此而保全。我們若是不降,富貴榮華連同我們的生命同樣不保,而百姓卻會受到株連。因此,我決定投降。”

衆臣都沒有說話。最後趕過來的武將金人壯只聽到這番話的末尾,既沒有問爲什麼,也沒有請戰。

卯時,樓蘭城打開了東門。尉闕手捧印信,率文臣武將魚貫而出,迎向川軍。雷又招見了,撣了撣身上的灰塵,上馬揚鞭,迎了上來。

“來者通名。”雷又招喝道。一般來說,這話是“來者通名受死”,這時省下兩字。

尉闕越衆而出,答道:“我乃龜茲國國王尉闕。今率文武百官,前來投降。這就是龜茲國國王的印信。”

“原來是國王,失敬失敬。”雷又招言語客氣,卻依然端坐馬上:“尉闕,想必虛懷若谷的意思。看來國王的父親在取名字的時候,就預見到你要做國王。要你以百姓爲念。你的父親很了不起啊。”

尉闕不敢怠慢,解釋道:“啓稟這位女將軍,小王之父乃龜茲國先王。小王的王位乃是世襲。”

“哦,世襲的國王。難怪你父親有此預見。”雷又招略微停了一下,道:“對不起,忘了告訴你了,我是四川軍隊的軍師,名字叫做雷又招。”

尉闕一聽“雷又招”三字,猶如驚雷貫耳,兩腿一軟,打了個趔趄。正自感到失態,想要解說兩句,卻見好幾名文臣武將正從地上爬起,就乾脆住了口。

“你們怎麼了?病了吧?”雷又招問道:“千萬不要說是被我的名字嚇的。那樣說,我就嫁不出去了。”

“不敢當雷軍師如此玩笑。”尉闕想到,與其讓她這樣貓戲老鼠,到不如來個痛快。於是問道:“但不知雷軍師如何處置我們?”

“處置?”雷又招露出很驚訝的神色,道:“我們又不是一國的,我哪有什麼權力來處置你們?嗯,就算是一國的,你是國王,相當於我天朝的皇帝,也沒有由我來處置你們的道理。”

尉闕平日裡何曾遭受過如此戲耍,心中惱羞成怒,臉上卻還要不動聲色。問道:“雷軍師今日率軍圍住樓蘭,不知是想要佔領城池、招降龜茲、逼我國答應歲歲納貢,還是想索要軍需糧草?”

“痛快。”雷又招雙手一拍,道:“既然尉闕國王如此爽快,我也就打開天窗說亮話了。你所說的事。都不是我的目的。我此次率軍前來的原因比較複雜,且容我慢慢道來。

“素聞龜茲國國泰民安,百姓安居樂業。但民生低下,百業不旺,人民還相當疾苦。爲了將我們四川先進的農耕、高超的醫術以及其它見長的地方引入龜茲,同時也爲了保持龜茲國政統不變,我希望尉闕國王將太子交給我軍,讓他在四川歷練學習,以利龜茲國今後的興旺。”

“這個……”尉闕不由有些遲疑。這分明是擄掠人質,卻偏偏要說得這麼好聽。你國王的兒子在我手裡,你不聽我的,將來還想不想有繼承人?而兒子在他國生活幾年,必然會受到別國文化思想的薰陶,將來他回來治理國家,其行爲和方式必將行同陌路。

這還不止。擄掠人質之後,天朝的官兵就可以隨意衝進龜茲,隨意徵收駱駝、馬、牛等賦稅。動不動就下達霸道的命令,讓龜茲國出人出錢。他們來的時候,說不定國王還要親自接待,擺設酒宴,贈送禮品。到時候,醉醺醺的天朝士兵在城中恣肆橫行,搶劫金帛。姦污婦女……而龜茲的百姓只能忍氣吞聲,敢怒不敢言。當天朝使者再次駕臨之時,還必須換上另一副面孔,好像那些不愉快的事情根本就沒有存在過似的。那種做人做鬼的腳色,實在比死還要難受。

“國王可是不願意?”雷又招打斷了尉闕的沉思。

尉闕吞了一下口水,戰戰兢兢地問道:“如果……如果我國拒絕,不知將會有什麼樣的後果?”

“樓蘭城內,咳,嗯。”雷又招掰着手指續道:“除了蒼蠅、跳蚤、臭蟲、老鼠……不太好算呢。”雷又招笑了笑,又道:“這麼說吧,如果你不答應。樓蘭城內不論貧富貴賤,所有人全部殺死。當然,我可以吩咐士兵,將你留到最後再殺。”

尉闕的雙腿不由得又是一陣發軟。送子爲質的後果雖然嚴重,但能夠保住國家,也只好這麼做了。於是道:“雷軍師請息怒。雷軍師的要求,我答應了。不過……”說到這裡,尉闕因爲愛子心切,不忍心子孫世世代代重蹈自己的覆轍,心生一計,道:“不過我的長子年齡太小,還不足八歲。可否送我的兄弟?”

“可以。”雷又招未加刁難,一口答應,道:“送誰都可以。只是你得在百官面前宣佈他是儲君,也就是下一個國王。”

就這樣,尉闕惟一的兄弟尉圖耆由武將邰營常陪同,走進了川軍。

尉圖耆與尉闕同父異母,平時兩人就不甚合睦,此時正好被尉闕推出,作了擋箭牌。

十月二十九日,雷又招回師成縣。與雷絕招所率的自回紇凱旋的軍隊匯合。

問起回紇之行,雷絕招道:“這一次,我也不跟他們來斯文的了。我就像你一樣,一上來,就要他們答應兩件事,馬上就成了。”

雷又招問道:“我們不是說好就只有人質一件事麼?還有一件是什麼事?”

雷絕招道:“哦,那是我自己想的,城下之盟,要他們單方面答應不得犯我疆界。我本來是想,說兩件,他們還個價,就變作一件了。誰知他們兩件都答應了呢。”

雷又招笑道:“大軍壓境,又不是買小菜,他們敢還什麼價?”

“嗯,你那邊如何?有沒有什麼特別的?”雷絕招問道。

“有啊。”雷又招道:“樓蘭城東郊的羅布泊煞是美麗,岸邊種滿了菊花。我去的時候,菊花正好都開了。黃澄澄一遍。金玉滿堂。你老說我沒文采,當時我觸景生情,還得踏莎行一首,待我念給你聽。”清了清喉嚨,念道:“瘦影滿籬,香疏三徑,深深淺淺黃相映。露下繁英飢可餐,風前雅緻誰堪並?談到可憐,懶如新病,厭厭開出秋情性。慢言盡日只閒閒,須知詩酒陶家興。”

雷絕招道:“好詞,好詞。最後三字,不如換成寶坪村的寶坪,改作‘須知詩酒盡寶坪’。”

提到寶坪村,就想起了王嬙。二人的神情不由得黯淡了下來。

由於種種原因,閉合堂及官府其餘各司齊心協力,早早地運齊了軍隊全年所需的後續的二十五萬石糧食。

正當軍隊休整完畢,準備南下之際,溫玉華卻接到了啄木鳥的傳信,說是大理國已經願意投降了。

來信稱,大理國皇室懾於天朝的威名,主動奉上降書。大理元帥杜聞秀亦納順表,附在降書之中一併送達成都。只是杜聞秀在順表末尾還附加了一個要求,欲請雷又招、雷絕招二人親自前往,接收大理軍隊。

溫玉華看完信後,立即快步流星走向雷又招的營帳。營帳裡沒人,溫玉華又轉向雷絕招的營帳。進帳之後,見裡面只有雷再招一個人。

“師妹,你的兩位軍師呢?”

雷再招沒好氣地應道:“軍師是師姐你的。我有的只是兩個妹妹。”

“都一樣。她們上哪去了?”

“別提了,她們跟王濟恩出去了。”雷再招道:“那個王濟恩可會講故事了。她們卻不帶我去。”

“招弟也一起的嗎?”見雷再招點了點頭,溫玉華又道:“怎麼只丟下你一人?那也太不像話了。是不是你自己犯了什麼錯?”

雷再招道:“哪有什麼錯?不就是身子不舒服罷了。王濟恩是太監,根本就沒有什麼不方便的。三妹卻說,不能讓士兵看見污穢之物,怕影響軍心。我說可以挖坑埋起來,三妹卻就是不許。簡直是小題大做。”

在此之前,溫玉華從未考慮過污穢之物會不會影響軍心之類的事,這時聽了卻也懶得細想,只是問道:“她們往哪個方向去了?我有要事,須儘快知會兩位軍師。”

雷再招道:“他們到野外去了。依據故事裡面的地形,去尋找相應的地形。就是這個理由,王濟恩纔沒有在營帳裡面講,我纔沒有能夠聽到。你若出去找,很可能錯過。不如就在這裡陪我說說話罷。”

溫玉華道:“我可是真的有要事。”

雷再招道:“世上庸碌之輩常常忙中出錯,欲速不達。愈是有要事,就愈是不能慌亂。再說了,這個時候,她們也快要回來了。與其出去瞎找,倒不如在這裡守株待兔的好。”

“咦?”溫玉華奇道:“什麼時候,你也變得這麼會說話了?”

“我一向就是這樣的啊,只是從來就沒有表現的機會。她們三個,大厲害了。而師姐你,我雖然打不過你,卻一定能說得過你的。嘿嘿。”說到這裡,雷再招自己也感覺有些過火,就轉移話題問道:“不知師姐找又招她們有什麼要事,可不可以告訴我呀?”

對於雷再招言語中的衝撞,溫玉華倒一點沒有在意,當下答道:“是個好消息:大理皇室向成都送達了降書,其軍隊也納了順表。”

第二卷 第229章 先當陸軍第一卷 第37章 大俠王越第二卷 第308章 發展副業第二卷 第107章 人才歸心第二卷 第344章 宸心虔潔第二卷 第404章 殘虹雲中第二卷 第825章 露英千樣第二卷 第58章 殺死督郵第二卷 第613章 回頭光景第二卷 第480章 細拈輕攏第二卷 第102章 面首干政第二卷 第605章 疏篁一徑第二卷 第205章 小匪調停第二卷 第136章 終於上路第二卷 第77章 諸侯會盟第二卷 第161章 能治兩人第二卷 第342章 鴻慶寰瀛第二卷 第254章 得意忘形第二卷 第554章 管好滋味第二卷 第540章 旋呼佳麗第二卷 第807章 冰姿玉態第二卷 第105章 冀州易手第二卷 第745章 鞦韆歌笑第二卷 第373章 似玉纖柔第二卷 第612章 存養天真第二卷 第84章 鼓勵攻關第二卷 第771章 畫鼓催蓮第二卷 第213章 再得一人第二卷 第732章 曾諧鴛侶第二卷 第594章 南風吹竹第二卷 第240章 拒絕要求第二卷 第790章 門外旗低第二卷 第700章 淑景遲遲第二卷 第713章 側臥珠簾第二卷 第288章 下關海溝第二卷 第776章 素月當午第二卷 第608章 煙光淡蕩第二卷 第744章 青回柳眼第二卷 第609章 不放行雲第二卷 第806章 咫尺天漢第二卷 第610章 掩人生暖第二卷 第751章 天香染袂第二卷 第247章 三面受敵第二卷 第417章 月斜春老第一卷 第14章 山谷分兵第二卷 第622章 悵望林泉第一卷 第36章 遭遇挾持第二卷 第265章 軍前會商第二卷 第749章 簾卷霜曉第二卷 第249章 緩緩佯攻第二卷 第156章 步兵堅陣第二卷 第198章 擰勁發作第一卷 第9章 將計就計第二卷 第79章 陳年舊事第二卷 第607章 寒江天外第一卷 第29章 一場屠殺第二卷 第219章 計長計短第二卷 第615章 一經傳訓第二卷 第87章 井欄油罐第二卷 第379章 千點珠結第二卷 第504章 紅妝金盞第二卷 第185章 改變身份第二卷 第243章 追上大軍第二卷 第549章 玉走金飛第二卷 第384章 梅謝雪枝第二卷 第397章 露泣西風第二卷 第724章 初坼桃花第二卷 第373章 似玉纖柔第二卷 第562章 天際徵鴻第二卷 第480章 細拈輕攏第二卷 第598章 千尋翠嶺第一卷 第8章 意料之中第二卷 第542章 白蘋香散第一卷 第30章 廣宗換人第二卷 第792章 望中似睹第二卷 第541章 愁悶朝夕第二卷 第62章 訣別劉備第二卷 第824章 銀瓶玉泉第二卷 第465章 落日半銜第二卷 第504章 紅妝金盞第二卷 第453章 紫騮花步第二卷 第248章 刀若旋風第二卷 第206章 長者陶謙第二卷 第206章 長者陶謙第二卷 第579章 重會歡宴第二卷 第418章 人閒玉簟第二卷 第427章 四坐清歡第二卷 第276章 發現陸地第二卷 第304章 出征在即第二卷 第67章 秘密審判第二卷 第744章 青回柳眼第二卷 第242章 人肉搜索第二卷 第527章 傳杯繞檻第二卷 第60章 子龍報信第二卷 第806章 咫尺天漢第二卷 第374章 莫尋塵世第一卷 第31章 安排守城第二卷 第117章 損兵郟縣第二卷 第249章 緩緩佯攻第二卷 第757章 神京佳會
第二卷 第229章 先當陸軍第一卷 第37章 大俠王越第二卷 第308章 發展副業第二卷 第107章 人才歸心第二卷 第344章 宸心虔潔第二卷 第404章 殘虹雲中第二卷 第825章 露英千樣第二卷 第58章 殺死督郵第二卷 第613章 回頭光景第二卷 第480章 細拈輕攏第二卷 第102章 面首干政第二卷 第605章 疏篁一徑第二卷 第205章 小匪調停第二卷 第136章 終於上路第二卷 第77章 諸侯會盟第二卷 第161章 能治兩人第二卷 第342章 鴻慶寰瀛第二卷 第254章 得意忘形第二卷 第554章 管好滋味第二卷 第540章 旋呼佳麗第二卷 第807章 冰姿玉態第二卷 第105章 冀州易手第二卷 第745章 鞦韆歌笑第二卷 第373章 似玉纖柔第二卷 第612章 存養天真第二卷 第84章 鼓勵攻關第二卷 第771章 畫鼓催蓮第二卷 第213章 再得一人第二卷 第732章 曾諧鴛侶第二卷 第594章 南風吹竹第二卷 第240章 拒絕要求第二卷 第790章 門外旗低第二卷 第700章 淑景遲遲第二卷 第713章 側臥珠簾第二卷 第288章 下關海溝第二卷 第776章 素月當午第二卷 第608章 煙光淡蕩第二卷 第744章 青回柳眼第二卷 第609章 不放行雲第二卷 第806章 咫尺天漢第二卷 第610章 掩人生暖第二卷 第751章 天香染袂第二卷 第247章 三面受敵第二卷 第417章 月斜春老第一卷 第14章 山谷分兵第二卷 第622章 悵望林泉第一卷 第36章 遭遇挾持第二卷 第265章 軍前會商第二卷 第749章 簾卷霜曉第二卷 第249章 緩緩佯攻第二卷 第156章 步兵堅陣第二卷 第198章 擰勁發作第一卷 第9章 將計就計第二卷 第79章 陳年舊事第二卷 第607章 寒江天外第一卷 第29章 一場屠殺第二卷 第219章 計長計短第二卷 第615章 一經傳訓第二卷 第87章 井欄油罐第二卷 第379章 千點珠結第二卷 第504章 紅妝金盞第二卷 第185章 改變身份第二卷 第243章 追上大軍第二卷 第549章 玉走金飛第二卷 第384章 梅謝雪枝第二卷 第397章 露泣西風第二卷 第724章 初坼桃花第二卷 第373章 似玉纖柔第二卷 第562章 天際徵鴻第二卷 第480章 細拈輕攏第二卷 第598章 千尋翠嶺第一卷 第8章 意料之中第二卷 第542章 白蘋香散第一卷 第30章 廣宗換人第二卷 第792章 望中似睹第二卷 第541章 愁悶朝夕第二卷 第62章 訣別劉備第二卷 第824章 銀瓶玉泉第二卷 第465章 落日半銜第二卷 第504章 紅妝金盞第二卷 第453章 紫騮花步第二卷 第248章 刀若旋風第二卷 第206章 長者陶謙第二卷 第206章 長者陶謙第二卷 第579章 重會歡宴第二卷 第418章 人閒玉簟第二卷 第427章 四坐清歡第二卷 第276章 發現陸地第二卷 第304章 出征在即第二卷 第67章 秘密審判第二卷 第744章 青回柳眼第二卷 第242章 人肉搜索第二卷 第527章 傳杯繞檻第二卷 第60章 子龍報信第二卷 第806章 咫尺天漢第二卷 第374章 莫尋塵世第一卷 第31章 安排守城第二卷 第117章 損兵郟縣第二卷 第249章 緩緩佯攻第二卷 第757章 神京佳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