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171章 京城舊事

徐晃站起身來,向滿寵行了一禮。道:“公之所言,讓晃如夢初醒。願從公言,即刻投奔總督。”滿寵道:“假如殺掉楊奉,以爲進見之禮如何?”徐晃道:“以臣弒主,大不義也。吾決不爲。”滿寵改口道:“我是試探你的。公明真義士也!”

於是,徐晃引帳下數十騎,星夜同滿寵轉移到田軍。軍營裡的動靜讓很多人都知道了。有人報告了楊奉。楊奉大怒,引千騎來追。邊追邊喊:“徐晃反賊休走!”

正追趕間,忽然一聲炮響,山上山下,火把齊明,伏軍四出。張郃一馬當先,大喝:“我在此等候多時。休教賊酋走脫!”楊奉大驚,急待回軍,早被田兵圍住。楊奉奮戰多時,衝出重圍,往壟西去了。田軍乘勢攻擊,楊奉軍士大半投降。自此,西征軍這邊又添了猛將徐晃。

當日呂兵自長安城敗走之後,李傕、郭汜縱兵大肆搶掠。太常卿種拂、太僕魯馗、大鴻臚周奐、城門校尉崔烈、越騎校尉王頎等人皆死於國難。眼看賊兵逐漸接近皇宮,有侍臣將獻帝請上宣平門平止判亂。李傕等人望見黃傘羅蓋。立即約束住軍士,口呼“萬歲”。

獻帝問:“卿等進入長安,意欲何爲?”李傕、郭汜仰面答道:“董太師乃陛下社稷之臣,無端被王允謀殺。臣等特來報仇,不敢造反。但見王允,臣便退兵。”這時王允正在皇帝身側,聞知此言,奏曰:“事已至此,陛下不可惜臣。臣請求下去見此二賊。”獻帝沉吟不言。王允當即自宣平門城樓上跳下,跌於塵埃,忍痛大叫道:“王允在此!”

李傕、郭汜二賊縱馬過來,手起劍落,把王允殺於樓下。

獻帝見狀,閉目默然良久,道:“王允既已伏誅,軍馬因故不退?”李傕、郭汜道:“臣等有功王室,未蒙賜爵,故不敢退軍。”獻帝問:“卿欲封何爵?”李、郭等人各自寫職銜獻上,勒要如此官品,獻帝只得從之。封李傕爲車騎將軍池陽侯領司隸校尉假節鉞,郭汜爲後將軍美陽侯假節鉞,同秉朝政;樊稠爲右將軍萬年侯。

李傕、郭汜掌權之後,殘害百姓。把獻帝周圍服侍的人都換成自己的心腹。朝廷官員,皆由二賊升降。爲了博取人望,二賊特宣朱傕入朝,封爲太僕,同領朝政。

一日。人報涼州刺史韓遂並西涼太守馬騰引軍十餘萬,殺奔長安,聲言討賊。

李傕、郭汜、樊稠聽聞敵軍將至,一同商議禦敵之策。謀士賈詡曰:“二軍遠來,只宜深溝高壘,堅守以拒之。不過百日,彼軍糧盡,必將自退。然後引兵追之,二將可擒矣。”

帳下大將王方卻道:“此計耗費時日,不好。某願領精兵萬人,立斬馬騰、韓遂之頭,獻於帳下。”另一名大將李利亦道:“某願隨王將軍前往破敵。”

賈詡道:“今若迎擊,必定不勝。”王方喝道:“三軍未發,焉可出此不吉之言?我二人若敗,情願斬首;若我等獲勝,文和敢不敢輸首級與我?”

“算了,依了二位將軍便是。”賈詡道,“長安以西二百里的頭道源附近,道路險峻,可讓樊將軍屯兵於此,堅壁守之。待王方、李利獲勝。再引兵追敵。”

李傕、郭汜採納了賈詡的建議,點一萬五千人馬與王方、李利。二人整頓軍馬,離長安二百八十里下寨。

不久,西涼兵到。王方、李利當路迎去。兩軍擺開陣勢。馬騰、韓遂聯轡而出,指王方、李利罵道:“反國之賊。誰去擒之?”話音未落,只見一位少年將軍,面如冠玉,眼若流星,虎體猿臂,彪腹狼腰;手執長槍,坐騎白馬,從陣中飛出。此人即馬騰之子馬超,字孟起,此時年方十七歲。

王方看一看,對方少一名少年。欺他年幼,躍馬迎戰。不到數合,早被馬超一槍刺於馬下。馬超圈馬即回。李利見王方被刺死,從馬超背後趕來。馬超裝作不知。馬騰在陣門下大叫:“背後有人追趕!”聲猶未絕,只見馬超已將李利擒在馬上。

此時軍士無主,望風奔逃。馬騰、韓遂乘勢追殺,大獲全勝。直逼頭道源下寨,然後把李利斬首號令。

李傕、郭汜聽說李利、王方皆被馬超殺了,方信賈詡有先見之明。按照賈詡之言,閉守關防,由他搦戰,並不出迎。

果然西涼軍未及兩月,糧草俱乏,只得拔寨退軍。李傕、郭汜引軍追趕馬騰,樊稠引軍趕韓遂。西涼軍大敗。馬超在後死戰,殺退李傕、郭汜。樊稠追趕韓遂,看看趕上,韓遂向樊稠說:“吾與公乃同鄉,何必相逼太甚?”樊稠答道:“上命不可違!”韓遂曰:“吾此來亦爲國家。你我政見不同,並無私怨吧?”樊稠聽罷,撥轉馬頭,收兵回寨,讓韓遂去了。

恰有李傕之侄李別正在樊稠軍中。見樊稠放走韓遂,回報其叔。李傕大怒,便欲興兵討樊稠。賈詡道:“頻動干戈,深爲不便。不若設一宴,請樊稠慶功。就席間擒稠斬之,毫不費力。”李傕大喜,便設宴請郭汜、樊稠。二將欣然赴宴。酒半闌,李傕忽然變色道:“樊稠何故交通韓遂,欲謀造反?”樊稠大驚,未及開言,卻見刀斧手擁出,早把樊稠斬首於案下。

其時,潼關早閉。西涼兵一退,長安再無外患。其後,李傕自任大司馬。郭汜自任大將軍,橫行無忌,朝廷無人敢言。

一日,太尉楊彪、大司農朱傕暗奏獻帝曰:“今聞田澤坤擁兵二十餘萬,謀臣武將數十員,若得此人扶持社稷,剿除奸黨,天下幸甚。”獻帝泣道:“朕被二賊欺凌久矣!若得誅之,誠爲大幸!”

楊彪奏曰:“臣有一計:先令二賊自相殘殺,然後詔令田澤坤引兵擊之,掃清賊黨。以安朝廷。”獻帝問:“計將安出?”楊彪道:“臣聽說郭汜之妻善妒。可令人用反間計,則二賊自相謀害矣。”獻帝道:“善。”

下朝之後,楊彪就唆使自己的夫人找藉口入出郭汜府。慢慢地與郭汜的妻子混熟。然後找了個機會,說:“聽說郭將軍與李司馬的夫人有染,其情甚密。倘若李司馬得知,必害郭將軍。夫人最好提醒郭將軍注意一下。”

郭汜妻子大驚道:“難怪我見他經宿不歸!卻原來幹出如此無恥之事!若非夫人告知,妾尚矇在鼓裡。”

過了數日,郭汜又將往李傕府中飲宴。郭汜的妻子道:“今兩雄不能並立。倘若你被李傕酒中下毒,妾將奈何?”郭汜哪裡肯信。妻子又另找理由拖延時間,結果郭汜沒有去成。

晚間,李傕久候郭汜不至,便派人將酒筵送到了郭汜府上。郭汜的妻子接過酒食,暗中下了毒藥,這才端了進去。郭汜過來便要吃。妻子道:“東西自外面而來,豈可輕信?”乃叫下人牽了條狗過來。先與狗吃,轉瞬狗就死了。自此,郭汜就真的開始懷疑李傕了。

一天上完朝之後,李傕又邀請郭汜到家中飲宴。夜間席散,郭汜大醉而歸。偶然感到腹痛。郭汜妻子道:“糟了,一定是中毒了!”急令下人取糞汁給郭汜灌下。郭汜吐了又吐,方纔輕鬆。

醒神之後,郭汜大怒道:“吾與李傕共圖大事,披肝瀝膽。豈料他會無端害我。我若再忍,早晚必遭毒手。”於是便整頓本部甲兵,準備攻打李傕。早有人報知李傕。李傕亦大怒道:“郭汜安敢如此!”遂點本部甲兵,來殺郭汜。兩處合兵數萬,就在長安城下混戰。邊上的士兵,還趁機擄掠居民。

李傕又派遣侄兒李暹引兵圍住皇宮,用車二乘,一乘載天子,一乘載伏皇后,派賈詡、左靈監押車駕;其餘宮人內侍,皆步行而走,押到李傕營中。隨後郭汜也領兵入官,把剩下的宮嬪采女全部搶走,放火焚燒了皇宮。

次日,郭汜得知李傕劫了天子。領軍來營前廝殺。營外殺聲震天,營內軍士往來奔跑,這都讓皇帝皇后驚恐不已。當日,郭汜未能攻進李傕軍營,暫且退去。李傕見軍營的柵欄不夠堅固,就派人將皇帝皇后轉移到了郿塢,由侄兒李暹監管。郿塢乃當初董卓修建,城牆高厚皆七丈,與長安城相當,堅固異常。

由於沒有人服侍,皇帝皇后都是萬金之體,便有些吃不下、睡不着。獻帝叫人向李傕要米五斛,牛骨五具,用來與左右共食。李傕怒道:“早晚兩次供飯,還不知足!”乃以腐肉朽糧與之,皆臭不可食。獻帝罵道:“逆賊竟然如此相欺!”

郿塢城外,忽然槍刀映日,金鼓震天,原來是郭汜又到。郿塢城門開處,李傕引兵出迎郭汜,鞭指郭汜而罵:“我待你不薄,你如何謀害我!”郭汜道:“爾乃反賊,如何不能殺你!”李傕道:“我保駕在此,何爲反賊?”郭汜道:“此乃劫駕,何爲保駕?”李傕曰:“不須多言。你我兩人各不用軍士,單挑見輸贏。贏的便把皇帝取去罷了。”於是,二人就在陣前廝殺開來。戰到十合,不分勝負。只見楊彪拍馬而來,大叫:“二位將軍少歇!老夫特邀衆官,來與二位講和。”李傕、郭汜乃各自還營。

楊彪等朝官共六十餘人,先到郭汜營中勸和。郭汜突然叫士兵將衆官全部扣下。楊彪道:“我等好意而來,爲何如此相待?”郭汜道:“李傕劫天子,偏我就劫不得公卿嗎?”楊彪道:“一人劫天子,一人劫公卿,你們到底要幹什麼?”郭汜大怒,拔劍便要殺楊彪。中郎將楊密力勸,郭汜才放過了楊彪。自此之後,李傕、郭汜二人每日廝殺,死者不知其數。

這些事,跟演義之事大同小異,只是時間早了四年。

雖然本書阻斷了潼關,演義沒有阻斷潼關,但演義中的長安城與衆諸侯也同樣沒有往來。長安的財富,本來就是從洛陽轉移過去的。而轉移的方式,卻是搶劫。是搶劫,就必須會有巨大的損耗。董卓自身,就是一個鉅貪。董卓手下的軍士,也時常騷擾民衆。爾後,董卓換成李傕、郭汜,換湯不換藥。因此,很難想象,四年之後,在沒有各州各府的進貢納賦的情況下,皇宮還能維持開銷,朝官還能夠發放俸祿,長安百姓還能夠源源不斷地生產出讓士兵搶劫的東西。

也許事實就是如此的不合情理。據說,某某史冊還記載了,事實真是就是如此的不合情理。不管了,提前四年,一棒子消除這些疑問,最方便了。

接下來,這裡已經沒有演義裡的張濟和白波軍了。就讓李傕、郭汜這麼打下去吧。

蔡琰收伏呂布之後,接下來佔領漢中就簡單了。漢中郡所在的南鄭城,以及葭萌、城固、武鄉、南江、褒城等二十餘縣都被呂布搶劫過了。本來就不怎麼強大的武裝力量,早就被呂布打了個七零八落。蔡琰兵馬一到,諸縣聞風投降。

讓蔡琰比較頭疼的是,呂布在洗劫這些縣份的時候,還殺了不少官吏。導致十幾個縣處於無政府狀態。而治理地方的官吏,蔡琰又沒有儲備,只能從其他縣裡抽調縣丞充數。過了一個多月,縣令纔算是配備齊了。

秋天的田野,褶褶皺皺都兜着豐收的喜悅。天高氣爽,微風拂面。原本青翠欲滴的青紗帳變成了頭戴紅纓、身穿黃袍的壯實小夥。它全身的每一塊肌肉都鍛鍊得結結實實的,密密地排列着。長頸鹿高粱最經不起風的**。有風從身邊路過,它就羞紅了臉,並且一紅起來就無休無止,拘謹得使勁低着頭。大豆個子不高,就揚長避短,多長豆角,多育豆粒,渾身上下都長滿了豐收的希冀。就連山嶺薄地和地頭溝邊秧的地瓜火蔥,也一不小心就用臃腫的身軀撐破了地皮,頓時把整個秋天都惹笑了。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如今,秋收的時節已經到了。

第二卷 第212章 連得兩將第二卷 第182章 襲擊輜重第二卷 第126章 女人善變第二卷 第164章 不學軍陣第二卷 第295章 跳板小島第二卷 第173章 折戟沉沙第二卷 第531章 早晚重遊第二卷 第723章 背冷清風第二卷 第739章 漲海千里第二卷 第81章 籌備守關第二卷 第784章 有月嬋娟第二卷 第782章 閒思更遠第二卷 第589章 難言未老第二卷 第609章 不放行雲第一卷 第18章 當街殺人第二卷 第607章 寒江天外第二卷 第404章 殘虹雲中第二卷 第113章 積極備戰第二卷 第74章 董卓進京第二卷 第142章 雌燕驚飛第二卷 第703章 攜杖曾遊第二卷 第152章 冒認親戚第二卷 第197章 攻城策略第二卷 第442章 月桂星榆第二卷 第685章 漸天如水第二卷 第665章 重繞回廊第二卷 第532章 月桂星榆第二卷 第824章 銀瓶玉泉第二卷 第614章 粉金裁雪第二卷 第204章 當衆扒褲第二卷 第611章 量金買笑第二卷 第729章 浪浸斜陽第二卷 第182章 襲擊輜重第二卷 第117章 損兵郟縣第二卷 第544章 終欠峰巒第二卷 第219章 計長計短第二卷 第690章 不放行雲第二卷 第134章 殲滅管亥第二卷 第146章 曹軍混亂第二卷 第645章 檀煙初噴第二卷 第318章 皮帶傳動第二卷 第497章 碎月篩簾第二卷 第396章 牽繫人情第二卷 第74章 董卓進京第二卷 第413章 永日環堤第二卷 第653章 四季當窗第二卷 第705章 恍入桃源第二卷 第269章 愁思何處第二卷 第773章 食薄田賦第二卷 第754章 燕然無計第二卷 第688章 此時情苦第二卷 第343章 星拱嚴更第二卷 第683章 幽谷暄和第二卷 第567章 問花先發第一卷 第12章 狹路相逢第一卷 第32章 乘夜逆襲第二卷 第311章 水軍情況第二卷 第183章 輕鬆壯舉第二卷 第709章 禁漏花深第二卷 第187章 火油位置第二卷 第418章 人閒玉簟第二卷 第52章 劫後重逢第一卷 第22章 慌忙退兵第二卷 第299章 漁家姑娘第二卷 第520章 豔歌無間第二卷 第278章 戰船來了第二卷 第298章 信仰強兵第二卷 第652章 香散東風第一卷 第28章 城樓觀景第二卷 第688章 此時情苦第二卷 第292章 故計重施第二卷 第788章 碎點真露第二卷 第810章 盛年晝錦第二卷 第160章 如期傷亡第二卷 第494章 啼破曉妝第二卷 第499章 一朵雲袖第二卷 第155章 老哈河畔第二卷 第691章 韶陽偏早第二卷 第259章 長城關外第二卷 第641章 寓形宇內第二卷 第681章 半收雪林第二卷 第710章 漸天如水第二卷 第723章 背冷清風第二卷 第234章 長文閒聊第二卷 第453章 紫騮花步第二卷 第454章 光泛樓臺第二卷 第465章 落日半銜第二卷 第351章 麟符刻玉第二卷 第365章 涉方成趣第二卷 第349章 貺福千齡第二卷 第478章 南望亭丘第二卷 第187章 火油位置第二卷 第795章 酒朋詩侶第一卷 第4章 窈窕淑女第二卷 第229章 先當陸軍第二卷 第788章 碎點真露第二卷 第246章 對等分兵第二卷 第497章 碎月篩簾第一卷 第15章 勞逸懸殊第二卷 第176章 合州戰役
第二卷 第212章 連得兩將第二卷 第182章 襲擊輜重第二卷 第126章 女人善變第二卷 第164章 不學軍陣第二卷 第295章 跳板小島第二卷 第173章 折戟沉沙第二卷 第531章 早晚重遊第二卷 第723章 背冷清風第二卷 第739章 漲海千里第二卷 第81章 籌備守關第二卷 第784章 有月嬋娟第二卷 第782章 閒思更遠第二卷 第589章 難言未老第二卷 第609章 不放行雲第一卷 第18章 當街殺人第二卷 第607章 寒江天外第二卷 第404章 殘虹雲中第二卷 第113章 積極備戰第二卷 第74章 董卓進京第二卷 第142章 雌燕驚飛第二卷 第703章 攜杖曾遊第二卷 第152章 冒認親戚第二卷 第197章 攻城策略第二卷 第442章 月桂星榆第二卷 第685章 漸天如水第二卷 第665章 重繞回廊第二卷 第532章 月桂星榆第二卷 第824章 銀瓶玉泉第二卷 第614章 粉金裁雪第二卷 第204章 當衆扒褲第二卷 第611章 量金買笑第二卷 第729章 浪浸斜陽第二卷 第182章 襲擊輜重第二卷 第117章 損兵郟縣第二卷 第544章 終欠峰巒第二卷 第219章 計長計短第二卷 第690章 不放行雲第二卷 第134章 殲滅管亥第二卷 第146章 曹軍混亂第二卷 第645章 檀煙初噴第二卷 第318章 皮帶傳動第二卷 第497章 碎月篩簾第二卷 第396章 牽繫人情第二卷 第74章 董卓進京第二卷 第413章 永日環堤第二卷 第653章 四季當窗第二卷 第705章 恍入桃源第二卷 第269章 愁思何處第二卷 第773章 食薄田賦第二卷 第754章 燕然無計第二卷 第688章 此時情苦第二卷 第343章 星拱嚴更第二卷 第683章 幽谷暄和第二卷 第567章 問花先發第一卷 第12章 狹路相逢第一卷 第32章 乘夜逆襲第二卷 第311章 水軍情況第二卷 第183章 輕鬆壯舉第二卷 第709章 禁漏花深第二卷 第187章 火油位置第二卷 第418章 人閒玉簟第二卷 第52章 劫後重逢第一卷 第22章 慌忙退兵第二卷 第299章 漁家姑娘第二卷 第520章 豔歌無間第二卷 第278章 戰船來了第二卷 第298章 信仰強兵第二卷 第652章 香散東風第一卷 第28章 城樓觀景第二卷 第688章 此時情苦第二卷 第292章 故計重施第二卷 第788章 碎點真露第二卷 第810章 盛年晝錦第二卷 第160章 如期傷亡第二卷 第494章 啼破曉妝第二卷 第499章 一朵雲袖第二卷 第155章 老哈河畔第二卷 第691章 韶陽偏早第二卷 第259章 長城關外第二卷 第641章 寓形宇內第二卷 第681章 半收雪林第二卷 第710章 漸天如水第二卷 第723章 背冷清風第二卷 第234章 長文閒聊第二卷 第453章 紫騮花步第二卷 第454章 光泛樓臺第二卷 第465章 落日半銜第二卷 第351章 麟符刻玉第二卷 第365章 涉方成趣第二卷 第349章 貺福千齡第二卷 第478章 南望亭丘第二卷 第187章 火油位置第二卷 第795章 酒朋詩侶第一卷 第4章 窈窕淑女第二卷 第229章 先當陸軍第二卷 第788章 碎點真露第二卷 第246章 對等分兵第二卷 第497章 碎月篩簾第一卷 第15章 勞逸懸殊第二卷 第176章 合州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