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話:薤上露,何易晞,人去何時還(三)

樂棲身已經半個月沒有見過太陽,每當他想要走出門去,門外的兩名婢女就會毫不留情地將他推回來,試過幾次後他發現這兩名婢女身懷絕技,除非自己使用法術,否則絕無可能脫身——而若是使用法術,必然落下叛逃的口實,王爺等的就是他的叛逃罪名。

他實在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要招致殺身之禍,自從進了王府,他唯宋甄馬首是瞻,除了曾經因爲想要求得鬼血童子的召喚之法外,他不記得自己曾有過任何激怒主子的行爲。而且宋甄若是想要逼宮,少了自己就猶如斷臂,他不會做這樣的傻事。

於是樂棲身非常老實地終日待在屋內,一日三餐有人送來,便盆夜壺有人倒,除了不得自由行動,倒也沒什麼太大的不便,也不用應付王爺的許多稀奇古怪的問題諸如如何能教一個人死得毫不留痕跡。要人死得乾淨利落的方法有很多,但是因爲京城裡有個與太子交好的衛檀衣,所有的方法都變得行不通。

他可是很清楚地記得當日在含蒼閣書庫內見到太子宋旌的場面。

若撇開與宋甄的關係,樂棲身自己僅僅是一介草民,從來也沒見到過太子,由於自家主子平日裡就顯出對這侄兒的不屑,樂棲身一直以爲這太子也就是沽名釣譽,頂多不過能吟詩作賦,未必是宋甄的對手。可真到見了面,他才明白宋甄爲何要在皇上眼皮下養着自己。

宋旌推門而入時,他以爲是被哪個來打掃衛生的下人撞見了,想也沒想一張符就揮了出去。誰想那符只是啪一聲打在宋旌胸口,光也沒閃一下就飄落到地上,成了一張廢紙。

那時候,宋旌站得筆直,面無表情,眼神冷得叫人膽寒,加上符咒無效,站在那兒的儼然不是一個人,而是某種殭屍或者厲鬼。樂棲身仗着自己一身本領,三十餘年來從未真正怕過誰,唯獨那一天,宋旌讓他落荒而逃了。

或許就是這件事讓宋甄產生了懷疑,自己功敗垂成,在主子眼裡或許就成了背叛的一種。

門外忽然傳來說話聲,在他反應過來前就被破門而入的兩名婢女左右制住,宋甄揹着手慢慢踱了進來。

“王爺這是要做什麼?”樂棲身不敢掙扎,只是不解地問。

宋甄定定地看了他一會兒,揮手讓那兩名婢女放開了他。武藝高強的婢女退到了一旁,即便如此樂棲身還是站在原地一動不動,他知道自己膽敢亂動的下場一定是分筋錯骨。

“這幾天委屈你了。”宋甄開口只說。

“王爺言重了,王爺是講道理的人,軟禁在下一定有不得已的理由。”這句話既是爲了保命,也是爲了引他自己說出緣由。

宋甄又沉默下來,在房間裡走來走去,這兒看看那兒看看。樂棲身不明就裡,仍舊不敢動。

過了不知多久,宋甄終於舒了口氣,問:“你需要準備多久?”

樂棲身怔了怔,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答道:“隨時都可以。”

“是麼,那好,”宋甄點頭,“最近你還是留在房間裡不要出去,京城裡很不太平,你一旦出去了,本王沒有把握能保得了你。”

話說到這個份上,樂棲身已經完全明白了,他抖擻精神,對宋甄行了大禮:“但憑王爺調遣!”

***

誰說天道酬勤,枉他寒窗苦讀十餘載,最後不一樣名落孫山。

數數那榜上有名的二十餘人,近一半是京城高官之後,且不論腹中墨水多少,單是那身價就高出自己百千倍,恁是那考官眼瞎,也不敢錯將他們判爲落榜。

崔胤覺得自己倒黴透了,哪年參加科舉不好,偏偏選了這麼一個仙人攔道的悲催年份,少了那些貴族子弟,他保證自己一定能金榜題名!

回到家中,妻子只是擺臉色,偶爾抱怨一聲世道不公,立刻招來一頓諷刺,說他沒本事還糟蹋錢,家裡兩個孩子等着吃飯,以後再不會給他銀兩上京趕考了。

家裡的兩個孩子,女兒還在襁褓中,兒子卻已經七八歲大,要說小,也已經記事了,被孩子看到自己落魄歸來,崔胤心裡十分不是滋味。妻子是個烈性子,這一會肯定要給他小鞋穿。

誰知這穿小鞋都還算是好,他纔回家不到一個月,妻子就三番五次不給飯吃,逼急了,還眼一翻,數落他四體不勤,從來拿不回一兩銀子,憑什麼吃飯。

崔胤是讀書人,但畢竟還是個男人,被妻子這般騎在頭上侮辱,一次兩次十次八次,難免不發火,這一火之下,竟然草率地寫了休書,被妻子得意洋洋地拿走了。

妻子一走,家裡再無一顆米下炊,孩子餓得哇哇直哭,他一個堂堂七尺男兒,竟然無計可施。好容易將女兒哄睡了,崔胤回到自己的房間,想看看還有沒有值錢的東西拿去當了,好歹換幾個饅頭回來。

“咦?這是……”牀下的大瓦罐裡竟然翻出一副筆簾,也不知是祖上誰用過的稀罕玩意兒,筆毛開了岔,已經無法再用。

將瓦罐給當了,換得些米湯和饅頭,一天的飯菜算是有着落了。

第二天起牀後,崔胤摸摸肚子又餓了,只好又把家裡一隻缶也給賣了,買得一碗豆粉,三人分着喝。這樣下去終究不是辦法,他左思右想,無可奈何地決定賣字爲生。

由於沒有名氣,賣字的錢除了買紙,也就一頓能吃一個包子,日子越過越不像樣。

一日字沒賣出去,家裡揭不開鍋,崔胤被女兒煩得實在是沒了脾氣,便來到書桌前,抓過筆在紙上畫雞鴨魚肉,邊畫口中邊罵罵咧咧。

誰知他才擱筆沒一會兒,有人來敲門,真把吃的給端來了。

崔胤望着桌上的烤雞烤鴨烤魚,簡直跟做了夢一樣,和兒子兩個人三下五除二吃得一乾二淨。女兒在牀上哭,他纔想起來還有個不能吃肉的主,抱着僥倖心理來到桌邊又畫了一碗粥,沒一會兒鄰居還真送了過來,說是聽到孩子哭,知道他們沒飯吃。

這支筆——瓦罐裡翻出來的舊毛筆,絕對是一支神筆!崔胤按捺住狂喜的心情,將它洗乾淨,每一根【防歧義】毛都理得整整齊齊,這才小心翼翼掛在了牀頭。他躺在牀上,心裡卻想不成,這若是神筆,遲早得叫人發現,還是從現在起裝作大字不識,將筆藏好,帶着孩子到遠離熟人的地方去爲妙。

第十六話:便縱有千種愁情,更與何人說(一)第九話:欲得周郎顧,時時思拂弦(二)第一話:玉鳴九皋,聲聞於野(二)第三十八話:曾經滄海,彼時巫山(三)第十二話:風吹仙袂飄飄舉,霓裳羽衣(一)第二十七話:式微式微,卿胡不歸(五)第八話:可知否,君恩淺處草方深(二)第十三話:我有木中結,知君解不得(二)第三十話:但願人長久,千年共嬋娟(三)第二十二話: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二)第十六話:便縱有千種愁情,更與何人說(三)第三十五話:風綠江南,明月何時照我還(一)第六話:歡若見憐時,棺木爲誰開(四)第三十四話:日暮東風怨啼鳥,落花何似(五)第三十七話:尋尋覓覓,冷清悽慘兮(五)第二十四話:浮生只合尊前老,血滿長安道(三)第三十七話:尋尋覓覓,冷清悽慘兮(二)第四十一話: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三)第十六話:便縱有千種愁情,更與何人說(四)第二十三話:不敢高聲歌,恐驚天上人(四)第四十話:十年一覺揚州夢,薄倖名(四)第三十三話:藍河清且淺,相去復幾許(二)第四十話:十年一覺揚州夢,薄倖名(六)第二話:慈母手中劍,遊子身上衣(一)第十九話:勸君早忘卻,此物最相思(五)第九話:欲得周郎顧,時時思拂弦(二)第十九話:勸君早忘卻,此物最相思(二)第七話:一別後,魂魄不曾入夢來(四)第三十五話:風綠江南,明月何時照我還(一)第三十五話:風綠江南,明月何時照我還(一)第七話:一別後,魂魄不曾入夢來(二)第八話:可知否,君恩淺處草方深(二)第六話:歡若見憐時,棺木爲誰開(三)第二十八話:薤上露,何易晞,人去何時還(三)第二十七話:式微式微,卿胡不歸(四)第三十六話:如初見,秋風悲畫扇(二)第十八話:人面不知何處去,牡丹依舊(二)第十一話:天盡頭,知何處有香丘(一)【輔助】章節對應物品索引第二十話:隨風潛入夜,潤心細無聲(一)第四十話:十年一覺揚州夢,薄倖名(三)第三話: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愛(三)第三十二話:問世間,恨何物,教生死相許(五)第二十四話:浮生只合尊前老,血滿長安道(三)第七話:一別後,魂魄不曾入夢來(三)第三十八話:曾經滄海,彼時巫山(三)第十四話: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去(三)第十四話: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去(二)第三十八話:曾經滄海,彼時巫山(五)第三十二話:問世間,恨何物,教生死相許(二)第三十一話:終夜長開眼,報答前生未展眉(四)第三十一話:終夜長開眼,報答前生未展眉(一)第二十二話: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六)第十六話:便縱有千種愁情,更與何人說(一)第三十一話:終夜長開眼,報答前生未展眉(二)第二十話:隨風潛入夜,潤心細無聲(四)第二十六話:縱使晴明無雨色,雲亦沾衣(五)第三十二話:問世間,恨何物,教生死相許(一)第三十九話: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一)第三十二話:問世間,恨何物,教生死相許(三)第十話:苦海無涯,回頭是憾(四)第十九話:勸君早忘卻,此物最相思(二)第二十五話:驀然回首,幾人燈火闌珊處(五)TM:引離樽第十三話:我有木中結,知君解不得(三)第二十話:隨風潛入夜,潤心細無聲(五)第四十話:十年一覺揚州夢,薄倖名(四)第二十八話:薤上露,何易晞,人去何時還(二)第二十五話:驀然回首,幾人燈火闌珊處(五)第三話: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愛(一)第二十二話: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四)第十五話: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青絲成雪(五)第十八話:人面不知何處去,牡丹依舊(四)第二十六話:縱使晴明無雨色,雲亦沾衣(二)第三十一話:終夜長開眼,報答前生未展眉(六)第九話:欲得周郎顧,時時思拂弦(二)第三十一話:終夜長開眼,報答前生未展眉(二)第三十六話:如初見,秋風悲畫扇(三)第三十一話:終夜長開眼,報答前生未展眉(二)第二十八話:薤上露,何易晞,人去何時還(三)第五話:男兒愛新婦,女子輕前夫(二)第二十七話:式微式微,卿胡不歸(一)第二十二話: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一)第三十七話:尋尋覓覓,冷清悽慘兮(一)第十九話:勸君早忘卻,此物最相思(二)第十八話:人面不知何處去,牡丹依舊(五)第二十六話:縱使晴明無雨色,雲亦沾衣(二)第十一話:天盡頭,知何處有香丘(四)第十一話:天盡頭,知何處有香丘(一)第十四話: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去(一)第三十一話:終夜長開眼,報答前生未展眉(五)第三十三話:藍河清且淺,相去復幾許(六)第三十七話:尋尋覓覓,冷清悽慘兮(二)第四十一話: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一)第二十九話:滿目河山空念遠,應憐眼前人(三)第六話:歡若見憐時,棺木爲誰開(四)第三十六話:如初見,秋風悲畫扇(六)第十八話:人面不知何處去,牡丹依舊(三)第十四話: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去(四)
第十六話:便縱有千種愁情,更與何人說(一)第九話:欲得周郎顧,時時思拂弦(二)第一話:玉鳴九皋,聲聞於野(二)第三十八話:曾經滄海,彼時巫山(三)第十二話:風吹仙袂飄飄舉,霓裳羽衣(一)第二十七話:式微式微,卿胡不歸(五)第八話:可知否,君恩淺處草方深(二)第十三話:我有木中結,知君解不得(二)第三十話:但願人長久,千年共嬋娟(三)第二十二話: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二)第十六話:便縱有千種愁情,更與何人說(三)第三十五話:風綠江南,明月何時照我還(一)第六話:歡若見憐時,棺木爲誰開(四)第三十四話:日暮東風怨啼鳥,落花何似(五)第三十七話:尋尋覓覓,冷清悽慘兮(五)第二十四話:浮生只合尊前老,血滿長安道(三)第三十七話:尋尋覓覓,冷清悽慘兮(二)第四十一話: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三)第十六話:便縱有千種愁情,更與何人說(四)第二十三話:不敢高聲歌,恐驚天上人(四)第四十話:十年一覺揚州夢,薄倖名(四)第三十三話:藍河清且淺,相去復幾許(二)第四十話:十年一覺揚州夢,薄倖名(六)第二話:慈母手中劍,遊子身上衣(一)第十九話:勸君早忘卻,此物最相思(五)第九話:欲得周郎顧,時時思拂弦(二)第十九話:勸君早忘卻,此物最相思(二)第七話:一別後,魂魄不曾入夢來(四)第三十五話:風綠江南,明月何時照我還(一)第三十五話:風綠江南,明月何時照我還(一)第七話:一別後,魂魄不曾入夢來(二)第八話:可知否,君恩淺處草方深(二)第六話:歡若見憐時,棺木爲誰開(三)第二十八話:薤上露,何易晞,人去何時還(三)第二十七話:式微式微,卿胡不歸(四)第三十六話:如初見,秋風悲畫扇(二)第十八話:人面不知何處去,牡丹依舊(二)第十一話:天盡頭,知何處有香丘(一)【輔助】章節對應物品索引第二十話:隨風潛入夜,潤心細無聲(一)第四十話:十年一覺揚州夢,薄倖名(三)第三話: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愛(三)第三十二話:問世間,恨何物,教生死相許(五)第二十四話:浮生只合尊前老,血滿長安道(三)第七話:一別後,魂魄不曾入夢來(三)第三十八話:曾經滄海,彼時巫山(三)第十四話: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去(三)第十四話: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去(二)第三十八話:曾經滄海,彼時巫山(五)第三十二話:問世間,恨何物,教生死相許(二)第三十一話:終夜長開眼,報答前生未展眉(四)第三十一話:終夜長開眼,報答前生未展眉(一)第二十二話: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六)第十六話:便縱有千種愁情,更與何人說(一)第三十一話:終夜長開眼,報答前生未展眉(二)第二十話:隨風潛入夜,潤心細無聲(四)第二十六話:縱使晴明無雨色,雲亦沾衣(五)第三十二話:問世間,恨何物,教生死相許(一)第三十九話: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一)第三十二話:問世間,恨何物,教生死相許(三)第十話:苦海無涯,回頭是憾(四)第十九話:勸君早忘卻,此物最相思(二)第二十五話:驀然回首,幾人燈火闌珊處(五)TM:引離樽第十三話:我有木中結,知君解不得(三)第二十話:隨風潛入夜,潤心細無聲(五)第四十話:十年一覺揚州夢,薄倖名(四)第二十八話:薤上露,何易晞,人去何時還(二)第二十五話:驀然回首,幾人燈火闌珊處(五)第三話: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愛(一)第二十二話: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四)第十五話: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青絲成雪(五)第十八話:人面不知何處去,牡丹依舊(四)第二十六話:縱使晴明無雨色,雲亦沾衣(二)第三十一話:終夜長開眼,報答前生未展眉(六)第九話:欲得周郎顧,時時思拂弦(二)第三十一話:終夜長開眼,報答前生未展眉(二)第三十六話:如初見,秋風悲畫扇(三)第三十一話:終夜長開眼,報答前生未展眉(二)第二十八話:薤上露,何易晞,人去何時還(三)第五話:男兒愛新婦,女子輕前夫(二)第二十七話:式微式微,卿胡不歸(一)第二十二話: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一)第三十七話:尋尋覓覓,冷清悽慘兮(一)第十九話:勸君早忘卻,此物最相思(二)第十八話:人面不知何處去,牡丹依舊(五)第二十六話:縱使晴明無雨色,雲亦沾衣(二)第十一話:天盡頭,知何處有香丘(四)第十一話:天盡頭,知何處有香丘(一)第十四話: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去(一)第三十一話:終夜長開眼,報答前生未展眉(五)第三十三話:藍河清且淺,相去復幾許(六)第三十七話:尋尋覓覓,冷清悽慘兮(二)第四十一話: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一)第二十九話:滿目河山空念遠,應憐眼前人(三)第六話:歡若見憐時,棺木爲誰開(四)第三十六話:如初見,秋風悲畫扇(六)第十八話:人面不知何處去,牡丹依舊(三)第十四話: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去(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