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第三招

第365章 第三招

“因爲無論是華爾街資本還是其他國家的資本,像霓虹的軟銀投資、野村證券都有投資新芯科技,淡馬錫和挪威主權基金同樣有投資新芯。

我們吸納了來自全球各地的資本,他們都只有分紅權,沒有決策權,他們投資獲得的股票投票權是正常股本的十分之一。

也就是說新芯的控制權一直牢牢掌握在我手裡,和三星、臺積電的情況截然不同。

我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去操控新芯的分紅情況,新芯每年分紅大概就20億美元,但是我們的盈利情況超過了50億美元,我把新芯每年盈利的大頭都放在了給員工和研發投入上。

這也是新芯一直在半導體戰場上有着核心競爭力的根本原因,比起給股東分紅,我們更願意把錢投入到研發當中去。”

後世華爲能夠橫跨多個領域,一直在創業,並且都能做出一番成績,他們的利益分配機制是關鍵。

雖然華爲在某些方面做的不地道,但是他們能夠在通信行業取得巨大成功後,在消費電子、智能汽車等領域創業成功,這是非常罕見的事情。

一般巨頭很難跨界,他們的創業大多都是圍繞自己立身之本的衍生行業,而且即便如此也很容易就陷入衰敗,然後把衍生行業打包賣掉。

最典型的案例就是藍色巨人IBM,在大型計算機上獲得成功後,陸續做了個人計算機、半導體、企業管理諮詢等,最後這些領域都被他們自己一個個打包賣掉了。

周新之所以願意給員工分紅,員工薪酬體系和企業利潤高度捆綁,這套玩法也是學習的華爲,他不能保證自己未來能夠一直做出正確決策,企業的自我糾偏機制顯得格外重要。

華爲的模式證明了戰鬥力,那我模仿華爲的機制來爲未來做謀劃。

“其實不僅僅是新芯,NewPay、新芯、Matrix都採取了這樣的架構,Newman,你對企業的控制權格外看重,無論是誰來投資你的企業,你都要把控制權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上。”邁克爾問。“這是因爲伱缺乏安全感嗎?”

周新在世界首富的位置上呆了很多年,媒體幾乎是把周新的成長經歷給扒爛了,他父母早逝世人皆知,因此很多媒體把周新在企業上有超乎尋常的控制慾,歸結爲周新的成長環境導致他缺乏安全感。

這一點周新沒有承認過,也沒有哪家媒體問過他這個問題。

邁克爾覺得機會難得,周新表現如此放鬆,這些問題都可以趁機聊聊。

“創始人被掃地出門的案例數不勝數,Matrix併購蘋果一案中,喬布斯作爲蘋果的創始人沒有反對的權力,更別提喬布斯曾經被蘋果掃地出門,我缺乏安全感不是很正常嗎?

而且自從NewPay之後,大量硅谷企業採取同股不同權的股權架構,不正說明了大家在面對強勢的投資機構時,都缺乏安全感。

既然投資機構願意接受這種股權分配方式,說明他們認可企業價值,寧願損失投票權也要投資,後來NewPay、Matrix、新芯的發展都證明了他們的選擇是正確的。

過去造就現在,現在影響未來。”周新解釋道。

周新在整個採訪環節,都想傳遞一種這樣的思想,那就是新芯是市場化競爭的結果,我們現在遭受到的是不公平的待遇,是阿美利肯採取非市場化原則在針對新芯科技。

邁克爾問:“最近一次華府新聞發佈會上,對媒體關於新芯科技的提問,表示新芯可能和東方官方有關,對此你怎麼看?”

這也是白宮慣用手法了,後世被這樣誣告的企業不在少數,有的確實有關,但同樣有無關被莫名冠上這樣頭銜的企業。

“沒有,新芯科技有官方的資本沒錯,但是我們從來沒有爲軍隊提供任何服務,我們更不是軍工企業。”周新斬釘截鐵道。

有的話題雙方有默契不會談,歐美的媒體惡意揣測新芯科技會爲華國相關方面提供光刻機、半導體人才和芯片設計、芯片製造相關技術。

這類指責同樣出現在白宮,這屬於極端敏感的話題,因爲確實存在這樣的可能性,甚至這是已經發生過的事實。

新芯出售光刻機給華國國有企業,國有企業再轉交給軍工企業,一些半導體相關軍工企業的工程師跑到新芯入職,工作一段時間後再回去。

周新很想直接反駁,全球其他國家的半導體企業難道不會和他們的國家合作嗎?爲什麼華國企業不能賣產品給華國官方,就因爲這是阿美利肯所定義的敏感技術嗎?

當然阿美利肯處於優勢地位,他們能夠隨便制定規則,當規則不利於他們的時候,他們可以修改規則。

周新只是覺得不公平。

但這種就完全不能擺在檯面上說,整個採訪記者不會提,周新更不會提。

因爲一旦周新承認,那阿美利肯方面有了法理依據,相關懲罰措施可以進一步加碼,光是利用瓦森納協定要求,協定參與國的企業停止和新芯合作,新芯靠着儲備材料能保持當前的先進製程兩年時間。

兩年時間一到,製程又要倒退回65nm。

這還是在購買了住友化學相關半導體技術的前提下。

“Newman,您認爲阿美利肯的行政命令對新芯科技的影響大嗎?

如果白宮方面不改變對新芯科技的態度,未來新芯科技依然能夠保持現在的競爭力嗎?”邁克爾問。

周新說:“我認爲影響是暫時而巨大的,我們的業務規模至少萎縮三分之一,對任何一家企業來說,他們的規模因爲非市場因素萎縮三分之一的時候,這影響都是巨大的。

但新芯科技有自己的糾偏機制,這種影響同樣也是短暫的。

我們無法和Matrix合作,那我們可以和其他手機廠商合作,索尼、諾基亞、三星等。

新芯在智能手機芯片領域的優勢非常明顯,無論是性能還是功耗,A系列芯片都是首屈一指的存在。

無法和新芯合作,是Matrix的損失,Matrix需要被迫換另外一家供應商的芯片,Mphone不再是性能最好的智能手機。

光是代替Mphone,成爲性能最好的智能手機這件事,足夠讓其他智能手機廠商們興奮起來了。

但這不是一件好事,Matrix同樣是我創辦的企業,我讓它成爲了智能手機時代的標誌性品牌,讓它在過去幾年時間裡成爲了最具號召力的科技公司。

因爲白宮沒有根據的指控和沒有任何依據的行政手段,導致Matrix變得黯淡無光,這是一種悲哀。”

周新需要讓阿美利肯的消費者意識到,白宮對Matrix採取的手段,對他們來說也會因此受損,他們能買到的Mphone會受到影響,無論是性能還是續航,都會因此下降。

邁克爾從口袋裡掏出Mphone3,露出遺憾的表情,Mphone3問世後,即便是發佈會槍擊案,還是後續的金融危機,都沒有影響到Mphone3的銷量。

接近一千美元的定價,全球銷量破億,這是巨大的商業成功,成功到所有媒體都在高呼Matrix的名字,認爲它是新時代的微軟。每個時代都有科技巨頭,在七十年代是IBM和思科,八十年代是微軟和英特爾,九十年代是雅虎,那麼新世紀的第一個十年,毫無疑問是Matrix和NewPay。

Matrix的股價在金融危機期間逆勢連續上漲,已經超過五千億美元了。

這兩家新世紀第一個十年裡最著名最成功的企業,創始人都是周新,這也讓周新的知名度再度上了一個臺階。

如果有系統的話,傳說度至少要+10。

“我很喜歡Mphone3,我在使用Mphone3之前沒有使用過智能手機,它讓我感覺自己就像進入到了一個科技改變的新時代。

即便在華國,我無法享受到Mphone的所有功能,功能受到限制,但它仍然是最好的智能手機。

如果白宮的決定會導致Mphone不再是Mphone,那確實是一件令人遺憾的事情。”邁克爾說。

周新說:“不止這麼簡單,原本明年秋天要推出的Mphone4同樣會受到影響。

白宮的行爲,用華國古話來形容,那就是牽一髮而動全身。”

阿美利肯的手段顯然不止這些。

新芯收購爾必達一案,NEC、日立和背後的產經省都同意了,阿美利肯出手了,以同樣的理由,要求霓虹不得把爾必達出售給新芯。

“欺人太甚!阿美利肯這是在逼我們,只能選擇把爾必達出售給鎂光。”阪本幸雄憤怒地錘桌子,他無法接受這樣的結果。

NEC的總裁矢野薰同樣無法接受,但爸爸的話能不聽嗎?敢不聽嗎?

別說NEC不敢不聽,產經省同樣不敢不聽。

“阪本桑,別想了,和鎂光接洽吧,我們別無選擇。

我理解你的心情,NEC方面同樣希望和新芯合作,新芯的吃相要比鎂光好太多了。

華國有個成語叫事與願違,現在的情況就是事與願違,我們無法反抗阿美利肯的決定,我們只有聽從。”

矢野薰顯得很平靜,並沒有因爲這個消息而沮喪。

阪本幸雄作爲多年行業老兵,自然知道當年霓虹半導體是怎麼垮的。

整個行業都能被阿美利肯的手段整垮還無法反抗,更別說已經走到末路的爾必達。

阿美利肯也沒有說太多,就說了爾必達不能賣給新芯。

對霓虹來說,不能賣給新芯,我更不可能賣給海力士和三星,那我的選項只有鎂光。

全球範圍內有能力、有意願買下爾必達的半導體廠商,就只有新芯、三星、海力士和鎂光。

之所以阪本幸雄如此憤怒,除了他別無選擇外,還和鎂光高管開出的羞辱報價有關。

新芯之前和他們聊的,是以40億美元的估值收購爾必達,而鎂光只來了一位副總,給的報價只有20億美元,還帶着施捨的表情,一副你不賣就等着爛在手裡的樣子。

爾必達此時的虧損高達700億日元,不賣NEC、日立和產經省也不可能再往裡面砸錢了。

因爲只要三星、海力士和鎂光不和他們聯手提高產品價格,那爾必達永遠都沒有扭虧爲盈的可能。

這三家就等着爾必達倒,倒了之後再擡價,這樣纔可以利益最大化,所以爾必達是必死無疑。

當新芯這個選擇消失後,鎂光才如此肆無忌憚。

“爾必達出售後,阪本桑有沒有考慮加入新芯?”梁孟鬆邀請道。

新芯在接到消息後內部沒有太大反應,因爲這是新芯戰略分析部門意料之中的事情,阿美利肯不可能放任他們繼續收購全球半導體優質資產。

時間窗口已經過去,未來新芯只有一條路能走,那就是自立自強。

所以梁孟鬆見到一下子老了十歲的阪本幸雄後,沒有把注意力放在爾必達後續打算怎麼辦,而是直接挖人。

原本已經心生退意,打算回去養老的阪本幸雄聽到後擡頭道:“樑君的意思是,新芯邀請我加入?”

梁孟鬆個人名義邀請和新芯邀請是兩碼事,梁孟鬆個人邀請,在ASPLA擔任高管,阪本幸雄是不願意的。

新芯邀請,那意味着新芯會分出一塊業務給他來做。

梁孟鬆點頭:“沒錯,雖然不能收購爾必達,但是新芯還是想進入存儲芯片領域,看阪本桑有沒有意願在存儲芯片領域再整旗鼓,和三星、海力士、鎂光競爭了。”

阪本幸雄眼前一亮,對他來說,已經六十多歲的高齡,靠自己想東山再起屬於癡心妄想,但是背靠新芯這顆大樹,未必不可能。

不說把三星、海力士他們幹掉,至少讓他們肉痛,狠狠從他們身上割下一塊肉來不難。

“好,我願意接受新芯的邀請,這邊爾必達出售給鎂光還有一些事要處理,處理完我會第一時間加入新芯。”阪本幸雄連給我點時間思考這樣的推辭都沒有說,直接就答應了下來。

另一方面,三星吃到了新芯分出來的蛋糕。

“只有這樣了,Matrix北美地區的訂單分了一部分給我們,同時也提出了苛刻的條件,那就是在關建設備上三星必須從新芯手裡採購。”

 

第220章 新百度上市第81章 開放註冊權限第250章 技術基因第294章 試探底線第55章 人在舊金山ISSCC會議現場第154章 巔峰對話與死裡逃生第73章 知乎?Quora!(求追讀)第338章 引爆第368章 兩邊的進展第230章 訪談2第303章 狡猾的麥道夫第252章 Mphone2第285章 臉書 臉聊第24章 電子社區第231章 手機交鑰匙方案(6K)第95章 什麼是Quora+第232章 宿敵第156章 用戶第296章 質疑第105章 百人會第251章 又一年的過去第96章 電子支付的擴張第132章 性價比極低的生意第314章 突然陡峭的曲線第158章 老鄉們,進貨來了!(4k))第347章 競爭對手第96章 電子支付的擴張第54章 投資的原則第132章 性價比極低的生意第197章 開發者大會第73章 知乎?Quora!(求追讀)第103章 曹永羅回國第164章 在申海第259章 旋轉門第238章 事情還沒有結束第306章 上當的遠不止Xcom第221章 你就說投不投吧第61章 最重要的產品第131章 在伯克利的閒聊第269章 被坑第26章 riot拆分第185章 Mphone第69章 失去投資的康菲尼迪第129章 微軟不做電子支付的原因第32章 華國分公司第295章 權力交接完本感言第305章 合作對象第90章 Matrix第251章 又一年的過去第227章 兩頭吃不過分吧第147章 第二件事(求訂閱!)第142章 鍵盤發售後第200章 如何開始第115章 世紀交易第321章 合作第67章 酸了第104章 曹永羅回國見聞第229章 參加訪談節目第159章 220萬,40%股份第70章 A/B股架構第113章 Quora金選第37章 反擊第201章 風雨欲來(4K)第96章 電子支付的擴張第271章 抱有目的的度假第55章 人在舊金山ISSCC會議現場第20章 蓋茨要見我?第134章 提前截胡臺積電(4K)第52章 反手投資百度第330章 高估第239章 發酵第141章 matrix鍵盤上市第124章 拳頭遊戲IPO前的路演第97章 Newman的查理·羅斯訪談節目第20章 蓋茨要見我?第70章 A/B股架構第168章 新的想法,新的思路(6K))第272章 弊遠大於利第311章 定價第197章 開發者大會第304章 周新的想法第105章 百人會第36章 搬運?複製粘貼!第331章 採訪第75章 迅速擴散的Quora(求追讀!)第221章 你就說投不投吧第310章 遙遙領先第223章 新一代ipod發售第334章 海嘯的前兆第178章 控股騰訊第172章 爲什麼總是Newman?第131章 在伯克利的閒聊第134章 提前截胡臺積電(4K)第193章 新芯科技的又一員第307章 殊途同歸第105章 百人會第124章 拳頭遊戲IPO前的路演第122章 無限接近於零的可能性也不是零第225章 去舊金山前
第220章 新百度上市第81章 開放註冊權限第250章 技術基因第294章 試探底線第55章 人在舊金山ISSCC會議現場第154章 巔峰對話與死裡逃生第73章 知乎?Quora!(求追讀)第338章 引爆第368章 兩邊的進展第230章 訪談2第303章 狡猾的麥道夫第252章 Mphone2第285章 臉書 臉聊第24章 電子社區第231章 手機交鑰匙方案(6K)第95章 什麼是Quora+第232章 宿敵第156章 用戶第296章 質疑第105章 百人會第251章 又一年的過去第96章 電子支付的擴張第132章 性價比極低的生意第314章 突然陡峭的曲線第158章 老鄉們,進貨來了!(4k))第347章 競爭對手第96章 電子支付的擴張第54章 投資的原則第132章 性價比極低的生意第197章 開發者大會第73章 知乎?Quora!(求追讀)第103章 曹永羅回國第164章 在申海第259章 旋轉門第238章 事情還沒有結束第306章 上當的遠不止Xcom第221章 你就說投不投吧第61章 最重要的產品第131章 在伯克利的閒聊第269章 被坑第26章 riot拆分第185章 Mphone第69章 失去投資的康菲尼迪第129章 微軟不做電子支付的原因第32章 華國分公司第295章 權力交接完本感言第305章 合作對象第90章 Matrix第251章 又一年的過去第227章 兩頭吃不過分吧第147章 第二件事(求訂閱!)第142章 鍵盤發售後第200章 如何開始第115章 世紀交易第321章 合作第67章 酸了第104章 曹永羅回國見聞第229章 參加訪談節目第159章 220萬,40%股份第70章 A/B股架構第113章 Quora金選第37章 反擊第201章 風雨欲來(4K)第96章 電子支付的擴張第271章 抱有目的的度假第55章 人在舊金山ISSCC會議現場第20章 蓋茨要見我?第134章 提前截胡臺積電(4K)第52章 反手投資百度第330章 高估第239章 發酵第141章 matrix鍵盤上市第124章 拳頭遊戲IPO前的路演第97章 Newman的查理·羅斯訪談節目第20章 蓋茨要見我?第70章 A/B股架構第168章 新的想法,新的思路(6K))第272章 弊遠大於利第311章 定價第197章 開發者大會第304章 周新的想法第105章 百人會第36章 搬運?複製粘貼!第331章 採訪第75章 迅速擴散的Quora(求追讀!)第221章 你就說投不投吧第310章 遙遙領先第223章 新一代ipod發售第334章 海嘯的前兆第178章 控股騰訊第172章 爲什麼總是Newman?第131章 在伯克利的閒聊第134章 提前截胡臺積電(4K)第193章 新芯科技的又一員第307章 殊途同歸第105章 百人會第124章 拳頭遊戲IPO前的路演第122章 無限接近於零的可能性也不是零第225章 去舊金山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