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 秦昭襄王死了

公元前251年,秦昭襄王因病醫治無效,死亡於秦都咸陽,享年七十三歲。

秦國舉國哀慟,上至豪門權貴,下至販夫走卒,都在收到消息的第一時間涌上街頭,對秦昭襄王展開各式各樣的哀悼活動,紀念這位爲秦國強盛殫精竭力的國家領袖。

秦昭襄王55年的從政生涯當中,使秦國在經濟、政治、軍事等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不僅削弱了六國的實力,而且還剔除了秦國內部對王權有威脅的勢力,爲始皇帝最終統一六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秦昭襄王取得這樣的功績並不是偶然,這跟他強調君主集權和重用布衣客卿有很大的關係。他任用賢能,打擊了秦國的分封貴族,使秦國走上了一條與列國截然不同的發展道路。正是因爲這點區別,秦國才能屹立於戰國之林,卓爾不羣。

在範睢到來秦國之前,宣太后和她的孃家黨,一直是秦昭襄王的心頭大患。對於一個有雄心壯志的君主來說,分封貴族的存在,讓他不能說一不二、金口玉言,這對於按照他的思路治理國家,是很不利的。

困擾秦昭襄王的問題,也同樣發生在戰國其他諸侯國身上。貴族掌權不僅是一種潮流,更是那個時代的背景。因此也產生了許多弊病:

一,權利巨大,沒有有效的監管制度。貴族往往把個人利益、家族利益放在國家利益之前,這本來是君主的特權,卻在貴族間普及了。以公謀私,中飽私囊的事情時有發生。

二,行政崗位上的官員需要才能,但貴族往往不學無術。他們只懂得結當私營,保住自己的權勢。真正對國家有用的人才,他們都招攬爲門客,作爲提高自己聲望的手段。

正是因爲這種種的原因,制約了戰國七雄的發展。秦昭襄王未必就是看透了這一點,但他爲了將王權集中,卻必須消除這些不利的因素。這個時候,另一個同樣胸懷大志的範睢前來相助。

能手握國政、獨斷專謀、操生殺大權,方稱得上國君。廢太后、逐穰侯,將高陵君、涇陽君趕出函谷關。秦昭襄王和範睢,聯袂出演了秦國的奪權大戲。

國家權力的集中、軍隊實力的強橫、內外政權的穩固,秦昭襄王已經作了他可以做的一切。他走的很安詳,他相信大秦的子孫,一定能實現統一天下的宏願,事實並沒有讓地下的他失望。

安國君嬴柱在父親死後,繼承了王位,即秦孝文王。嬴子楚也熬上了太子的寶座,他還不知道僅僅是一年後,被酒色榨乾身體的安國君就給他騰出了秦國的王位。

秦孝文王開始了長達一年的守靈生活,爲了祭奠秦昭襄王在天之靈,秦國不動兇兵,百姓們經歷了一個難得的平靜之年。

和平纔會有發展,就在這一年,秦國的水利工程建設,在蜀郡守李冰的帶領下,取得了歷史性的突破。

自從秦國滅了蜀國之後,蜀地就成了秦國最重要的生產資料基地。秦國連年征戰,依賴的就是這個物產豐饒的大後方。

秦昭襄王很有發展的眼光,政治和軍事是強國的必須,但經濟發展卻是這一切的基礎。於是,他在蜀地任命了李冰這個不懂軍事、也不熱衷政治,就愛搞科技建設的郡守。

李冰也投桃報李,用都江堰再次證明了秦昭襄王的眼光。

都江堰作爲迄今世界上最大的無壩引水工程,就是用現代水利工程學最挑剔的眼光去審視,也找不出李冰設計上的瑕疵。

科學是重視實踐的一門學科,在都江堰設計的最初階段,李冰對岷江的進行了實地的觀察和考驗,最終在河道上的玉壘山開鑿缺口,把岷江分成了內江和外江。內江爲引水渠總幹,負責分流和灌溉。外江爲岷江主幹,負責排洪和減災。

都江堰經過“魚嘴”、“飛沙堰”、“寶瓶口”三大主體工程的建設,成功解決了岷江自動分流、自動排沙、控制進水流量等問題。蜀地從此以後沃野千里,被後世稱爲“天府之國”。都江堰也成爲功在秦代、利在千秋的水利工程。

李冰用現在的話說,是太有才了。除了都江堰以外,還在物質耐熱反應,水位檢測領域有開創性的貢獻。

秦朝的時候還沒有**,人工開鑿山岩是一項艱難的工作。李冰採取用大火燒石的辦法,將石頭溫度升高產生碳化,從而變脆崩裂。當都江堰完工後,他又成立了中國第一個水位觀測站,僱用三個石人長年站在水中,用“枯水不淹足,洪水不過肩”來確定水位。

就在秦國建立和發展和諧社會的同時,其他六國都活躍了起來。長期被秦國壓抑的敏感神經,都需要宣泄和放鬆。

七十七 亡楚七十九 往事不堪回首八十二 皇權的神話(2)四十七 楚國的宮廷陰謀(1)六 包裝嬴異人九十八 大澤鄉的咆哮九十八 大澤鄉的咆哮四十八 楚國的宮廷陰謀(2)二十八 魏無忌大敗秦軍五十六 趙國迴光返照(2)三十三 最後一次合縱(1)五十六 趙國迴光返照(2)二十 東周的滅亡(1)七十二 荊軻刺秦王(5)一 嬴異人的煩惱八十一 皇權的神話(1)六十九 荊軻刺秦王(2)二十一 東周的滅亡(2)九十三 死去原知萬事空六十五 英雄的輓歌二十二 清掃政治流氓十三 強大的競爭對手四十八 楚國的宮廷陰謀(2)七十一 荊軻刺秦王(4)五 走進彼此的生命四十七 楚國的宮廷陰謀(1)九十七 殺人者人恆懼之四十八 楚國的宮廷陰謀(2)二十七 蒙氏家族第一代十四 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六十二 韓非留下的記憶(5)三十四 最後一次合縱(2)二十七 蒙氏家族第一代二十二 清掃政治流氓三 流浪在趙國的日子五十四 魏楚大戰八十五 我愛長命百歲六十三 窘困中的趙國七十四 沸騰的易水七十四 沸騰的易水四十八 楚國的宮廷陰謀(2)十九 小人物放光芒七十二 荊軻刺秦王(5)六 包裝嬴異人七十 荊軻刺秦王(3)二十四 秦昭襄王死了十八 秦趙再起爭端(2)六十 韓非留下的記憶(3)七十四 沸騰的易水三十二 秦國的大災之年五十四 魏楚大戰十三 強大的競爭對手六十二 韓非留下的記憶(5)七十九 往事不堪回首八十一 皇權的神話(1)九十二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九十二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八十一 皇權的神話(1)四十六 李斯其人七十六 亡魏七十九 往事不堪回首九十六 蒙恬抱恨而終十九 小人物放光芒七十五 軍權傾扎五十九 韓非留下的記憶(2)十六 始皇帝的父親九十四 李斯入甕八十二 皇權的神話(2)八十六 不叫胡馬度陰山(1)六十 韓非留下的記憶(3)六十六 將小人進行到底三十二 秦國的大災之年四十七 楚國的宮廷陰謀(1)六十三 窘困中的趙國八十六 不叫胡馬度陰山(1)三十二 秦國的大災之年四十五 十年前的間諜案十一 大難不死必有後福十八 秦趙再起爭端(2)四十八 楚國的宮廷陰謀(2)二 誰是最可恨的人五 走進彼此的生命三十八 嫪毐的風流往事五十八 韓非留下的記憶(1)三 流浪在趙國的日子二十四 秦昭襄王死了六十五 英雄的輓歌六十四 亡韓二十 東周的滅亡(1)九十一 像趙高那樣做太監二十六 秦莊襄王的任期五十五 趙國迴光返照(1)四十六 李斯其人四十二 處理趙太后十四 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九十三 死去原知萬事空十五 一切都擺平了三十六 蒙驁之死
七十七 亡楚七十九 往事不堪回首八十二 皇權的神話(2)四十七 楚國的宮廷陰謀(1)六 包裝嬴異人九十八 大澤鄉的咆哮九十八 大澤鄉的咆哮四十八 楚國的宮廷陰謀(2)二十八 魏無忌大敗秦軍五十六 趙國迴光返照(2)三十三 最後一次合縱(1)五十六 趙國迴光返照(2)二十 東周的滅亡(1)七十二 荊軻刺秦王(5)一 嬴異人的煩惱八十一 皇權的神話(1)六十九 荊軻刺秦王(2)二十一 東周的滅亡(2)九十三 死去原知萬事空六十五 英雄的輓歌二十二 清掃政治流氓十三 強大的競爭對手四十八 楚國的宮廷陰謀(2)七十一 荊軻刺秦王(4)五 走進彼此的生命四十七 楚國的宮廷陰謀(1)九十七 殺人者人恆懼之四十八 楚國的宮廷陰謀(2)二十七 蒙氏家族第一代十四 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六十二 韓非留下的記憶(5)三十四 最後一次合縱(2)二十七 蒙氏家族第一代二十二 清掃政治流氓三 流浪在趙國的日子五十四 魏楚大戰八十五 我愛長命百歲六十三 窘困中的趙國七十四 沸騰的易水七十四 沸騰的易水四十八 楚國的宮廷陰謀(2)十九 小人物放光芒七十二 荊軻刺秦王(5)六 包裝嬴異人七十 荊軻刺秦王(3)二十四 秦昭襄王死了十八 秦趙再起爭端(2)六十 韓非留下的記憶(3)七十四 沸騰的易水三十二 秦國的大災之年五十四 魏楚大戰十三 強大的競爭對手六十二 韓非留下的記憶(5)七十九 往事不堪回首八十一 皇權的神話(1)九十二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九十二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八十一 皇權的神話(1)四十六 李斯其人七十六 亡魏七十九 往事不堪回首九十六 蒙恬抱恨而終十九 小人物放光芒七十五 軍權傾扎五十九 韓非留下的記憶(2)十六 始皇帝的父親九十四 李斯入甕八十二 皇權的神話(2)八十六 不叫胡馬度陰山(1)六十 韓非留下的記憶(3)六十六 將小人進行到底三十二 秦國的大災之年四十七 楚國的宮廷陰謀(1)六十三 窘困中的趙國八十六 不叫胡馬度陰山(1)三十二 秦國的大災之年四十五 十年前的間諜案十一 大難不死必有後福十八 秦趙再起爭端(2)四十八 楚國的宮廷陰謀(2)二 誰是最可恨的人五 走進彼此的生命三十八 嫪毐的風流往事五十八 韓非留下的記憶(1)三 流浪在趙國的日子二十四 秦昭襄王死了六十五 英雄的輓歌六十四 亡韓二十 東周的滅亡(1)九十一 像趙高那樣做太監二十六 秦莊襄王的任期五十五 趙國迴光返照(1)四十六 李斯其人四十二 處理趙太后十四 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九十三 死去原知萬事空十五 一切都擺平了三十六 蒙驁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