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三 死去原知萬事空

每天處理大量的奏章,是始皇帝最痛苦的事情,不僅僅因爲身體吃不消,奏章的內容實在令他生氣。六國遺貴散盡家財、拉攏從屬,蠢蠢欲動、意圖東山再起。各地百姓的反秦活動也日漸頻繁、此起彼伏,經常因爲稅收,發生暴力抗法的事情。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辰未到。始皇帝這些年巧取豪奪、大興土木、橫徵暴斂、揮霍無度的行爲,終於自食其果。

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淒厲的晚霞紛飛,紅日沉淪,山風呼嘯,大秦帝國面臨着史無前例的政治危機,搖曳在風雨飄搖之中。

能救秦國的只有始皇帝,他必須推到自己的問政方式,馬上採取休養生息的政策,輕徭薄賦,緩解人民的壓力。

始皇帝已經老眼昏花,無法透過現象看本質,對秦朝社會混亂的原因,他有獨到的見解。是百姓對他健康的疑惑,造成現在動盪的局面,他決定再次東巡,向天下證明自己身體無恙,以安民心。

始皇帝這個想法一經提出,就遭到滿朝官員的反對。他的健康狀況到底如何,在秦朝的高級官員中,是心照不宣的事情。

多年忘身於國事,令始皇帝積勞成疾,加上國家經營不善帶來的憂慮和煩惱,說他病入膏肓也不爲過。東巡的路途勞累人所共知,大臣們都擔心始皇帝無法承受,會加重病情的惡化,所以極力勸阻。

始皇帝什麼時候聽過人勸?他絲毫不把別人的話放在心上,堅持一意孤行。天堂有路他不走,地獄無門闖進來。

秦朝上下爲始皇帝這次死亡之旅做了很多準備,配備大量的侍從人員和醫護工作者,儘量保證始皇帝旅途愉快,能夠活着回家。右丞相馮去疾駐留咸陽,看守帝國基業,左丞相李斯隨駕出行,幫助始皇帝處理政務。

如果東巡就這樣開始,始皇帝的死還有何精彩可言?缺少胡亥的客串,秦朝的宮廷壓軸大戲就不再完美。不用着急,身兼編、演、導於一身的趙高已經爲我們安排妥當。

趙高未雨而綢繆,他唯恐始皇帝卒於行旅,於是讓胡亥央求始皇帝准予隨行,好應付突發事件。始皇帝出於對幼子的疼愛,又想路途有伴,便答應了胡亥的請求。哭喪的孝子到場,我們送始皇帝上路吧。

始皇帝羈旅匆匆,行至雲夢,南望九嶷山,遙祭虞舜冢。浮江而下,經丹陽,錢塘,登會稽山,祭大禹。他終於收起與生俱來的高傲,不再提起自稱超過三皇五帝的羞人事,在上古明君面前低頭,祈求堯、舜、禹能夠看在同事的面子上,拉自己一把,救救破敗的秦國。

始皇帝這點遲到的覺悟,在他的昏庸面前不值一提。他的出行對平息民憤還是有些積極的作用,御駕所經之處,通常會佈施百姓,與民同樂。秦朝的情況稍有改觀,他又開始犯混。

東巡的隊伍沒有從江左返回咸陽,而是沿江北上。經由吳中,渡長江,至海上,再臨琅邪。始皇帝還對求仙問藥念念不忘,不去渤海看看他不死心。

到達琅邪郡後,始皇帝把當地的方士悉數請來,研討取得靈藥的可行性。方士們恐怕始皇帝責難,就編瞎話糊弄他:“蓬萊仙山有大鮫魚守護,凡人不能近前,所以靈藥難以求得。”

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始皇帝爲除掉鮫魚的事情發愁,晚上則夢到與海神打架。兩人你來我往,打的不亦樂乎。他在夢裡活動筋骨,痛快淋漓,醒來卻不是那麼回事。一場噩夢虛耗他太多精力,人昏沉而不振,病情急轉直下。

這樣的結果並非偶然,連日來始皇帝行程緊密,一直沒有休息好。海邊的氣候潮溼陰冷,他虛弱的身體難以消受。真是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眼看始皇帝的精神日漸萎靡,亡期在即,東巡的車隊開始返回咸陽。皇帝死於外的後果不堪設想,弄不好要天下大亂。

始皇帝躺在他的鑾輿之內,前所未有的平靜。回憶的閥門被打開,他遙想起當初意氣風發、鐵馬金戈,運籌帷幄、征討天下的豪情;遙想起傲志在胸、果敢能爲,破舊圖新、整治朝綱的威嚴。憶往昔,崢嶸歲月稠。他太多感慨,太過疲憊,提不起絲毫的心氣,想好好休息休息。

沒有人下令,車隊的行進速度卻在加快,很快北渡黃河,一路向西。舟車勞苦把始皇帝憔悴的不成人形,黃河依然驚濤拍岸,更加襯托着他的孤獨和落寞,佝僂的身子蜷縮在明豔的被褥內,折射出將死的淒涼。

從始皇帝不斷轉動的眼珠內,你可以看出他還在進行人生的思索。如何生存,怎樣毀滅?每個人都要交上答卷。

始皇帝並沒有像他的偉大那樣,書寫出完美的答案。他的人生我們歷歷在目,也觸目驚心,披肝瀝膽致使血氣太腥,巍峨黎生猶令江山形槁。

春去秋來,暑往寒至,始皇帝突然明白,自己不過是花費一生的時間,去證明人對生命的力不從心。香甜的睡眠,他比誰都需要。爲了結束身心的痛苦,他決定投入寂寂的懷抱。

沙丘是個風景旖旎的地方,商紂在這裡荒淫無道,趙武靈王在這裡埋身黃土。始皇帝聽從兩位前輩的召喚,魂魄離體,前去歡歌宴飲,暢快在酒池肉林之中。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竟折腰。死亡,是每個人的歸宿,帝王如是。

四十七 楚國的宮廷陰謀(1)四十五 十年前的間諜案七十六 亡魏七十四 沸騰的易水四十六 李斯其人二十四 秦昭襄王死了八 長平之戰(2)二 誰是最可恨的人二十四 秦昭襄王死了八十五 我愛長命百歲六十八 荊軻刺秦王(1)九十三 死去原知萬事空九十六 蒙恬抱恨而終七十九 往事不堪回首五十五 趙國迴光返照(1)十五 一切都擺平了八十六 不叫胡馬度陰山(1)三十四 最後一次合縱(2)二十四 秦昭襄王死了二十一 東周的滅亡(2)十五 一切都擺平了十 白起功高震主二十八 魏無忌大敗秦軍五十九 韓非留下的記憶(2)六十 韓非留下的記憶(3)九十二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十七 秦趙再起爭端(1)七十七 亡楚六十三 窘困中的趙國七十九 往事不堪回首七十九 往事不堪回首二 誰是最可恨的人十四 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九十九 沒有不散的宴席六十七 亡趙九十二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八 長平之戰(2)七十五 軍權傾扎玉皇大帝那些事兒十七 秦趙再起爭端(1)九十五 扶不起的扶蘇六 包裝嬴異人十 白起功高震主九 長平之戰(3)十 白起功高震主六十四 亡韓四十九 尉繚的國家政策(1)三 流浪在趙國的日子八十五 我愛長命百歲八十三 當皇帝愛上旅遊九十 坑儒案五十八 韓非留下的記憶(1)六十五 英雄的輓歌十 白起功高震主九十五 扶不起的扶蘇四十五 十年前的間諜案三十四 最後一次合縱(2)九十八 大澤鄉的咆哮九十三 死去原知萬事空五十四 魏楚大戰五十六 趙國迴光返照(2)五 走進彼此的生命五十八 韓非留下的記憶(1)五十四 魏楚大戰九十四 李斯入甕九十六 蒙恬抱恨而終四十五 十年前的間諜案十九 小人物放光芒六 包裝嬴異人五十七 趙國迴光返照(3)四十九 尉繚的國家政策(1)八十三 當皇帝愛上旅遊八 長平之戰(2)八十五 我愛長命百歲二十八 魏無忌大敗秦軍八 長平之戰(2)七十三 荊軻刺秦王終結篇(6)八十七 不叫胡馬度陰山(2)八十三 當皇帝愛上旅遊十九 小人物放光芒七十六 亡魏六 包裝嬴異人七十六 亡魏六十六 將小人進行到底六十五 英雄的輓歌六十六 將小人進行到底三十八 嫪毐的風流往事六十九 荊軻刺秦王(2)三十八 嫪毐的風流往事八十八 不取南方誓不休十八 秦趙再起爭端(2)九十六 蒙恬抱恨而終七十 荊軻刺秦王(3)二十 東周的滅亡(1)六十三 窘困中的趙國五十五 趙國迴光返照(1)五十七 趙國迴光返照(3)
四十七 楚國的宮廷陰謀(1)四十五 十年前的間諜案七十六 亡魏七十四 沸騰的易水四十六 李斯其人二十四 秦昭襄王死了八 長平之戰(2)二 誰是最可恨的人二十四 秦昭襄王死了八十五 我愛長命百歲六十八 荊軻刺秦王(1)九十三 死去原知萬事空九十六 蒙恬抱恨而終七十九 往事不堪回首五十五 趙國迴光返照(1)十五 一切都擺平了八十六 不叫胡馬度陰山(1)三十四 最後一次合縱(2)二十四 秦昭襄王死了二十一 東周的滅亡(2)十五 一切都擺平了十 白起功高震主二十八 魏無忌大敗秦軍五十九 韓非留下的記憶(2)六十 韓非留下的記憶(3)九十二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十七 秦趙再起爭端(1)七十七 亡楚六十三 窘困中的趙國七十九 往事不堪回首七十九 往事不堪回首二 誰是最可恨的人十四 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九十九 沒有不散的宴席六十七 亡趙九十二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八 長平之戰(2)七十五 軍權傾扎玉皇大帝那些事兒十七 秦趙再起爭端(1)九十五 扶不起的扶蘇六 包裝嬴異人十 白起功高震主九 長平之戰(3)十 白起功高震主六十四 亡韓四十九 尉繚的國家政策(1)三 流浪在趙國的日子八十五 我愛長命百歲八十三 當皇帝愛上旅遊九十 坑儒案五十八 韓非留下的記憶(1)六十五 英雄的輓歌十 白起功高震主九十五 扶不起的扶蘇四十五 十年前的間諜案三十四 最後一次合縱(2)九十八 大澤鄉的咆哮九十三 死去原知萬事空五十四 魏楚大戰五十六 趙國迴光返照(2)五 走進彼此的生命五十八 韓非留下的記憶(1)五十四 魏楚大戰九十四 李斯入甕九十六 蒙恬抱恨而終四十五 十年前的間諜案十九 小人物放光芒六 包裝嬴異人五十七 趙國迴光返照(3)四十九 尉繚的國家政策(1)八十三 當皇帝愛上旅遊八 長平之戰(2)八十五 我愛長命百歲二十八 魏無忌大敗秦軍八 長平之戰(2)七十三 荊軻刺秦王終結篇(6)八十七 不叫胡馬度陰山(2)八十三 當皇帝愛上旅遊十九 小人物放光芒七十六 亡魏六 包裝嬴異人七十六 亡魏六十六 將小人進行到底六十五 英雄的輓歌六十六 將小人進行到底三十八 嫪毐的風流往事六十九 荊軻刺秦王(2)三十八 嫪毐的風流往事八十八 不取南方誓不休十八 秦趙再起爭端(2)九十六 蒙恬抱恨而終七十 荊軻刺秦王(3)二十 東周的滅亡(1)六十三 窘困中的趙國五十五 趙國迴光返照(1)五十七 趙國迴光返照(3)